《庄子二则》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
助词,的 叫做 一起
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Leabharlann Baidu地,混沌待
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
代词,他们 商量 助词,的 恩情 代指七窍
名词作状 语,每天
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
用来看(外界)、听(声音)、 吃(食物)、呼吸(空气)
• 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 3、《浑沌之死》蕴含了什么道理? • (1)做事快而不加思索,对客观事物不不去 作认真分析,调查研究,单凭主观热情,盲 目好动,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即不按规律办 事,就会好心办坏事。
• (2)告诫人们遇事要多动脑筋,多思考,尽 量减少和避免决策上的失误。 • (3)做事虽出于好心,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 规律,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相反结果。
四、合作探究
• 1、自由朗读课文,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 结果。 • 原因:倏忽报德 • 经过:日凿一孔 • 结果:浑沌死
• 2、回答下列问题,体会故事中“倏、忽、浑沌” 命名的意义。 • 文中“倏、忽”意为急匆匆、神速的意思,代 表有为,意在讽刺二神做事快而不加思考。 • 混沌,聚合不分的样子,指天地未开辟前的自 然状态,代表无为。 • “倏、忽、浑沌”命名,即生动形象又充满幽 默与讽刺,同时也反映了庄子想象的奇诡。 • • 以人的有为,来凿就自然的无为。有为的所谓成 就,就是无为的死亡了
一、 走近作者及作品
1、庄子
战国时哲学家,散文 家、文学家,宋国蒙人。他继承 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子 名周
(约公元前369年-约 前286年)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 切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 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 弃一切文化知识。
2、《庄子》 庄子及其后学者所著《庄子》 一书,是道家经典之一。 《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 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 十一。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 思巧妙,言辞瑰奇,善用寓 言与比喻,文笔汪洋恣肆, 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五、拓展延伸
• 1、联系现实生活,说说日常生活中不按规律 办事,违反事物本性,好心办坏事,效果与 愿望相悖的实例。
五、拓展延伸
• 1、除了从课文中学到的成语外,你还知道 《庄子》中的成语吗? • 鹏程万里、呆若木鸡、朝三暮四、望洋兴叹、 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满志、螳臂当车、 东施效颦、扶摇直上、涸辙之鲋等等。
3、把下列意义相同的“之”归成两 类。
南海之帝 浑沌之德 待之甚善 尝试凿之 浑沌之地
助词:南海之帝
代词:尝试凿之
浑沌之地
待之甚善
浑沌之德
5、熟读课文,直至背诵。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 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 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 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 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 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 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 日而混沌死。
二、初读课文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 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 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 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 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 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 日而混沌死。
读准下列字
沌 dùn
窍 qiào
倏 shū
凿 záo
三、翻译课文
混沌(hùn dùn)之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