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皮炎
过敏性皮炎治疗方法
过敏性皮炎治疗方法
过敏性皮炎的简介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发生的炎症性反应。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
过敏性皮炎的原因
一、药物过敏性皮炎
药物引发的过敏性皮炎是一些对某种药物过敏的人群因误服药物而导致的身体机能过敏的一种现象。
一旦在使用药物后数小时至2周内出现皮肤症状,首先要考虑药物过敏,应立即停药并至医院就诊,请医生诊断和治疗。确诊药物过敏后一定要记住过敏药物的名称,以后患病就医时一定要告诉医生,避免使用从而导致再次过敏甚至危及生命。
二、接触过敏性皮炎
顾名思义是接触某些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过敏反应。常见的接触致敏物有金属(眼镜架、皮带扣、手表、合金项链、耳环等)、塑料(凉鞋、装饰品等)、化妆品、胶布等。
接触过敏性皮炎主要是指直接接触到了病源而引发的皮炎,对于像接触物一样的特殊形状的现象,需通过做斑贴试验来确诊。但是化妆品过敏不易甄别。
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曾经发生各种过敏反应的人),使用新化妆品前最好先在耳后或前臂屈侧试用数日,如无红斑和瘙痒再购买使用。
三、光敏性皮炎
主要是由于光敏物质存在条件下经日光照射后皮肤出现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光敏物质可以是内服药物(如四环素类、磺胺类等)、食物(如泥螺、灰菜等)、日常接触物(如化妆品、清洁剂中的香料、防腐剂、染料等)、职业接触物(如焦油、沥青等)或内源性卟啉等。
针对光敏性皮炎大家首先要尽快找到光辐射的物质,尽量的避开接触。在
生活中大家可使用防紫外线遮阳伞和防晒霜来避免阳光的照射。
药物性皮炎
药物进入人体的不同途径: 药物进入人体的不同途径:
内服 注射(皮下\肌肉\静脉注射) 注射(皮下\肌肉\静脉注射) 外用(包括滴眼、滴鼻) 外用(包括滴眼、滴鼻) 吸入 含服 漱口 栓塞(肛栓、阴道栓) 栓塞(肛栓、阴道栓) 灌肠
病因
药物因素
任何一种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有引起药疹 的可能性。临床上常见的有:
④ 局部治疗: a. 无糜烂:用保护性、有一定收敛、消炎作用的粉 剂、洗剂、激素霜等。 b. 有糜烂:湿敷、糊剂。 ⑤ 护理: 注意防止褥疮发生;保护眼睛(氢化可的松眼药 水或4%硼酸眼膏);注意口腔清洁(2%小苏打水漱 水或4%硼酸眼膏);注意口腔清洁(2%小苏打水漱 口)。
多形红斑
(erythema multiforme) multiforme)
治
2、全身疗法: 全身疗法:
疗
1、追查病原,积极寻找病因。 追查病原,积极寻找病因。 轻症者口服抗组胺制剂,或加用静注10% 轻症者口服抗组胺制剂,或加用静注10%葡萄 糖酸钙。 糖酸钙。 水疱水疱-大疱型及重症型应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 激素,如泼尼松60~80mg/d或用相当量的氢化 激素,如泼尼松60~80mg/d或用相当量的氢化 可的松、地塞米松口服或静滴。 可的松、地塞米松口服或静滴。皮损消退后逐 渐减量,疗程达2~4周或更长 周或更长。 渐减量,疗程达2~4周或更长。
多形红斑型药疹
药疹
药 疹药疹(drug eruption)亦名药物性皮炎(dermatitismedicamentosa),是药物通过内服、注射、使用栓剂或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尚可累及机体其它系统。药物既有治病的效用,又可能引起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由药物引起的非治疗性反应,统称为药物反应,药疹仅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病因 引起药疹的药物,随着新药不断地增加,种类也有增多。任何一种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药疹。临床上常见的有:①抗生素类,抗生素中不少可导致药疹,以青霉素、链霉素最多,其次是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土霉素等;③磺胺类;③解热镇痛类,此类品种繁多,商品名称复杂,很多是同药异名或同名异药,其主要成分大多是阿司匹林、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等,其中以吡唑酮类和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的发病率最高,保泰松引起的药疹也很常见;④催眠药、镇静药与抗癫痫药,如苯巴比妥、甲丙氨酯(眠尔通)、氯普隆吨(泰尔登)、苯妥英钠等。以苯巴比妥引者最多;⑤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等,如破伤风抗毒素、蛇毒免疫血清、狂犬病疫苗等。中药也可引起药疹。文献中报告单味药引起药疹的有葛根、天花粉、板蓝根、大青叶、穿心莲、丹参、毛冬青、益母草、槐花、紫草、青蒿、防风、白蒺藜、大黄、蓖麻子等;成药中有六神丸、云南白药、牛黄解毒片、羚翘解毒片等。发病机制 药疹的发病机制可分为免疫性反应和非免疫性反应两大类。(一)免疫性反应即变态反应,多数药疹由药物变态反应引起,其发生机制比较复杂。有些药物是大分子物质,可有完全抗原的作用,如血清、疫苗及生物脏器和蛋白制品等。更多的药物是低分子量化合物。这些药物本身或其代谢分解产物属于半抗原,没有抗原性,需在机体内和高分子量的载体(蛋白质、多糖、多肽)通过共价键结合,才成为完全抗原。与药疹发生有关的变态反应包括:①IgE依赖型变态反应(1型),可产生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及过敏性休克等症状,如青霉素过敏;2细胞毒型变态反应(11型),可引起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及粒细胞减少等现象,可见于奎宁过敏;③免疫复合物型反应(111型),如血清病,某些药物引起的血清病样综合征、血管炎、荨麻疹及肾小球肾炎等;④由致敏淋巴细胞介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IV型),如湿疹样及麻疹样药疹、剥脱性皮炎等。药物过敏的症状多种多样,机制复杂,有的尚未确知是属于何种变态反应,可能不是简单的某型反应。药物的化学结构不同,它们在机体内的代谢产物也
药疹(药物性皮炎)
07 护理
护理诊断
1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疾病所致的皮肤破损有关 2 体温过高 与感染和药物热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发热、表皮剥脱
3
消耗增加及食欲下降有关 4 知识缺乏 缺乏药物致敏知识 5 有感染的危险 与皮损面广、表皮脱落、机抵抗力下降有关
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 穿刺治疗
对症护理
皮损 护理
心理护理
病情观察 消毒隔离
皮损观察
听取病人主诉
听
看
看病人的皮疹情况
触碰病人的皮肤
触
闻
闻病人皮肤发出的气味
皮损护理
糜烂渗液护理
水疱护理
一般护理
黏膜护理
厚痂护理
一般护理
患者置于单人病房或抢救室,必要时使用 层流床,每日紫外线照射2次,桌面和地 面用消毒剂擦拭。
安全性高准确性低。
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 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 组胺游离试验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试验 药物诱导淋巴细胞刺激试验 琼脂弥散试验
05 诊断
诊断
02
潜伏期
01
用药史
03
典型临床表现
06 治疗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局部护理
系统药物治疗
其他治疗
治疗目的与关键
药 疹
药疹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外用和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的皮肤黏膜的急性炎症反应。相当于祖国医学“药毒”的范畴。
中医学认为本病总由禀赋不耐,邪毒侵犯所致。根据患者体质、病邪性质及疾病病程的不同又有湿毒蕴肤、热毒入营、气阴两虚之分。
现代医学认为几乎所有的药物都有可能引起药物性皮炎,但最常见的有抗生素类、磺胺类、解热镇痛药、巴比妥类、安眠药及各种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近年来也有较多关于中药中成药引起的药疹的报道。
一、发病机制:药疹的发病机制复杂,可通过变态反应或非变态反应性机制发生。
1.变态反应:多数药疹由变态反应机制引起。
一般变态反应性药疹的发生机制有四种类型,不同类型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
不同类型药疹临床表现
变态反应性药疹的共同特点有:①仅少数具有过敏体质者发生,多数人不发生反应;
②病情轻重与药物的药理及毒理作用、剂量无关;③有潜伏期,初次用药约4~20天后出现临床症状,已致敏者如再次服药,则数小时内即可发生;④临床表现复杂,皮损多样,但对于某一患者而言常以一种表现为主;⑤存在交叉过敏及多价过敏;⑥停止使用致敏药物后病情常好转,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2.非变态反应:如阿司匹林可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引起荨麻疹;甲氨喋呤引起口腔溃疡、出血性皮损及白细胞减少等。
3.蓄积作用如碘化物、溴化物可引起痤疮样皮损,砷剂引起的色素沉着等。
二、临床表现
本病表现复杂,基本具有以下特征:
1.发病前有用药史。
2.有一定潜伏期,第一次发病多在用药后4-20天内,重复用药常在24小时内发生,短者甚至在用药后瞬间或数分钟内发生。
药物性皮炎的预后
药物性皮炎的预后
预后是指预测疾病的可能病程和结局,那你知道药物性皮炎的预后是什么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药物性皮炎的预后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药物性皮炎的预后
重症多形红斑型患者以儿童多见,病程为4周左右,在未用激素前其死亡率高达30%,在经过中亦可出现呼吸道损害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间有胸腔积液,眼损害可致盲,可有严重的肾损害。
药物性皮炎的表现
有少数过敏体质的人在用了某些药物后可引起各种各样的皮疹,称为药物性皮炎,又叫药疹。引起药疹的药物多见于碘胺类药、止痛退热、抗菌素、安眠药等。首次用药者,多在药后5-10天发病重复用药者,常在1天内发病。药疹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固定性红斑、麻疹样红斑,少见的有剥脱性皮炎。
(1)固定性红斑:它的特点是:在第一次红斑消退以后,如下次再用同一种药,可在原来发生红斑的部位再次发生红斑。红斑常见于手足背、躯干、口唇、阴茎等处。停药后逐渐消退,留下明显的色素斑。
(2)麻疹样红斑:又称猩红热样红斑。皮疹常由面颈部迅速扩散到躯干和四肢,为针帽大小,鲜红色或大片红斑,很象麻疹或猩红热,伴有瘙痒。一般2-3周可逐渐消退。
(3)剥脱性皮炎:常在用药20天后发病。开始时可出现麻疹或猩红热样红斑,以持逐渐加重,全身皮肤特别是面部浮肿、起疱、渗液。常伴有高热,甚至发生心、肝、肾等内脏病变,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在好转过程中可出现在大量脱屑。
[治法]:解毒凉血,利湿
金银花15 荆芥10 丹皮12 紫草12 滑石15 土茯苓30 黄柏12 鱼腥草20 薏苡仁15 石斛15 白术15 麦冬12 白藓皮15 甘草4 药物性皮炎的病因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病情说明指导书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病情说明指导书
一、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概述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栓剂使用、灌肠或外用药吸收等途径进入机体后,在皮肤黏膜上引起的炎症性皮损,严重者可累及机体其他脏器和系统。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usis,TEN)又称大疱性表皮松解性药疹,是药疹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起病急骤,常见临床表现有弥漫性紫红或暗红斑片、水疱、糜烂、疼痛等,患者还可出现内脏损害,全身中毒症状较重,有时甚至会危及生命。通常医生会根据情况采用药物、血浆置换等方法治疗。
英文名称:toxic epidermal necrolusis,TEN。
其它名称:大疱性表皮松解性药疹。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皮肤病。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可能与遗传性过敏体质有关。
发病部位:全身。
常见症状:弥漫性紫红或暗红斑片、水疱、糜烂、渗出、疼痛、高热、恶心、腹泻、谵妄、昏迷。
主要病因:主要是因药物引起皮肤、黏膜及其他系统损害所致。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皮肤试验、体外致敏药物试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
重要提醒:本病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可不断加重,甚至引起多系统、脏器损害,严重威胁机体健康,建议积极就医诊治,以防不良情况发生。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发病特点
三、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病因
病因总述:药疹是药物通过各种方式进入机体,引起皮肤、黏膜发生炎症性损害所致,其发病与个体因素和药物因素有关。其发病机制也较复杂,包括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两种。
常见皮炎药物的正确使用指南
常见皮炎药物的正确使用指南
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常见症状包括皮肤红肿、瘙痒、糜烂等。为了缓
解症状,许多人会寻求皮炎药物的帮助。然而,正确使用皮炎药物非常重要,以免导致不良反应或治疗效果不佳。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常见皮炎药物的正确使用指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些常见的皮炎药物。其中,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最常用的
一类。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可以迅速缓解皮肤炎症和瘙痒症状。然而,长期使用或滥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色素沉着等。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剂量和使用时间,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
其次,还有一类非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抗组胺药物和外用抗生素。抗组胺药
物主要用于缓解皮肤瘙痒症状,常见的有氯雷他定、奥曲肽等。这类药物通常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但也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外用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如红斑、脓疱等。在使用外用抗生素时,应注意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过度使用或滥用。
此外,还有一些辅助治疗药物,如角质软化剂、湿疹类药物等。角质软化剂主
要用于治疗干燥、角质过厚的皮肤,如尿素软膏、角质溶解酶等。湿疹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湿疹、过敏性皮炎等,如酮康唑、孟鲁司特等。在使用这些辅助治疗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正确使用方法和剂量。
除了药物治疗,还有一些非药物治疗方法也可以辅助缓解皮炎症状。首先,保
持皮肤清洁是非常重要的。每天用温水洗澡,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和洗涤剂。其次,保持皮肤湿润也很重要。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保湿霜或乳液,每天涂抹在患处。此外,避免暴露在过敏原或刺激物质中也是预防皮炎复发的重要措施。
药物性皮炎怎么治疗最好最快
药物性皮炎怎么治疗最好最快
皮炎在我们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各种皮炎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大家知道药物性皮炎吗?知道药物性皮炎怎么治疗最好最快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药物性皮炎怎么治疗最好最快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治疗药物性皮炎最好最快的方法
1.治疗原则
(1)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以及与其结构相似的药物。
(2)多饮水或输液促进体内药物的排泄。
(3)轻症者给予应用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及钙剂。重症者加用糖皮质激素。特别严重的药疹,及早采用各种措施。①大剂量的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注射用甲泼尼龙,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必要时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②注射用免疫球蛋白,一般连用3~5天。③血浆置换。
(4)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
(5)支持疗法,注意补液和维持电解质平衡等。
对伴黏膜损坏者要积极保护黏膜,尤其是眼结合膜,防止角膜浑浊及黏膜的粘连,小儿要注意龟头及包皮的糜烂,造成包皮狭窄。每日可用3%硼酸水清洗或皮质类固醇类眼药滴眼,口腔注意清洁,经常漱口,可选用2%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2.局部治疗
对于轻型药疹可局部止痒,吸附糜烂面,保持清洁,迅速愈合即可,对于重症药疹,最好采用干燥暴露疗法(红外线灯罩下进行)或局部雷夫奴尔湿敷或外涂PC霜,空气消毒,使用无菌床单及被褥。
药物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一般来说,药疹多在治疗开始后7~10天经过致敏而出现。但如果以前曾接受过同样药物或同类结构的药物治疗,则可于数小时或1~2天内迅速出现。常见的药疹皮肤表现主要有以下的类型。
1.发疹性药疹
是药疹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所有药疹的95%。临床表现为弥漫性鲜红色斑或半米粒大至豆大红色斑丘疹,密集对称分布,形态如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发病突然,常伴有畏寒、高热(39~40℃)头痛,全身不适等,半数以上病例在停药后2周完全消退。如未及时停药,可能发展成剥脱性皮炎,则预后不良。
药物性皮炎的护理措施
药物性皮炎的护理措施
简介
药物性皮炎是指由于外用或内服药物引起的过敏性皮炎。常见的引起药物性皮
炎的药物包括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化学药物等。药物性皮炎的护理措施包括减少接触引发药物的可能、缓解症状、促进皮肤修复等方面。本文将详细介绍药物性皮炎的护理措施。
1. 避免接触引发药物
首先,避免接触引发药物是防止药物性皮炎发生的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法,按医嘱使用药物,并遵循药物的服用说明。
•如果曾经出现过对某种药物过敏的情况,应注意避免再次接触该药物。
•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如出现皮肤红肿、瘙痒、溃疡等异常皮肤反应,应立即停用药物,并向医生报告。
•与医生和药剂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告知自己的药物过敏史和症状。
2. 缓解症状
如果不幸发生了药物性皮炎,可以采取以下护理措施来缓解症状:
•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洁受损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或含香料的洗浴产品。
•避免挠抓:药物性皮炎容易引发瘙痒,但挠抓只会加重炎症和损伤皮肤。可以使用冰袋或温水浸泡来缓解瘙痒感。
•使用抗炎药物: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外用或口服的抗炎药物来减轻炎症反应。
•使用保湿剂:药物性皮炎容易导致皮肤干燥,因此使用保湿剂可以帮助皮肤保持湿润,促进修复过程。
•避免暴晒太阳:阳光对受损皮肤的刺激可能加重炎症反应,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中午时分。
3. 促进皮肤修复
药物性皮炎发生后,皮肤的修复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促进皮肤修复的护
理措施:
•避免再次接触引发药物:继续接触引发药物会使皮肤反应持续恶化,应避免再次接触。
药疹
发病机制
• 免疫性反应(变态反应) • 非免疫性反应
6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7
(一)变态反应型药疹
• 多数药疹属于此类反应; • 有些药物(如血清、疫苗及生物制品等大分子物质)
具有完全抗原的作用;
• 更多的药物为小分子化合物,属于半抗原,需在机体 内和大分子量的载体(如蛋白质、多糖、多肽等)通过共 价键结合后才能成为完全抗原并激发免疫反应;
• 常见致敏药物:
• 多由磺胺类、解热镇痛类及巴比妥类、四环素类、卡 马西平、保泰松等引起;
39
40
临床表现:
• 重型药疹之一,起病急骤,部分患者开始时表现为多 形红斑型或固定型药疹,皮损迅速波及全身并出现大小不 等的松弛性水疱或大疱,尼氏征阳性,稍受外力即形成糜 烂面,出现大量渗出,可形成大面积表皮坏死松解,表现 类似浅表二度烫伤;
(1)皮肤试验:以皮内试验较常用,准确高。 (2)药物激发试验: 药疹消退一段时间后,内服试验剂量(一般为治疗量的1 /8~1/4或更小量),以探查可疑致敏药物; 此试验仅适用于口服药物所致的较轻型药疹,同时疾病本 身又要求必须使用该药治疗时(如抗结核药、抗癫痫药等);
禁止应用于速发型变态反应性药疹和重型药疹患 者。
50
• 皮损初呈麻疹样或猩红热样,逐渐加重并融 合成全身弥漫性潮红、肿胀,尤以面部及手足为 重,可出现丘疱疹或水疱,伴糜烂和少量渗出;
药物性皮疹
剥脱性皮炎型:重症药疹
潜伏期长,发病突然, 但发展缓慢,进行性加 剧,皮疹为全身弥漫性 红肿, 伴渗液、结痂, 继之出现脱屑,手足部 出现破手套、袜套样大 片脱屑,指趾甲、 头发 亦可脱落,病程长,1-3 个月。
其他类型
多形红斑性药疹(Erythema multiforme-like reaction) 紫癜或血管炎性药疹(Purpuric drug eruption or vasculitic eruption) 湿疹型药疹(eczema-like eruption) 痤疮型药疹(Acneiform eruption) 光感性药疹(Drug induced photosensitivity) SLE样反应(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like eruption) 扁平苔藓样药疹(Lichen planus-like eruption) 大疱型药疹(Bullous eruption) 银屑病样药疹(Psoriasiform eruption)
原发性损害是皮肤组织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第一个结果
斑疹(macule) 丘疹(papule) 斑块(plaque) 风团(wheal) 结节(nodule) 水疱(vesicle)和大疱(bulla) 脓疱(pustule) 囊肿(cyst)
药疹
更多的药物为小分子化合物,属于半抗原,需在机体 内和大分子量的载体(如蛋白质、多糖、多肽等)通过共 价键结合后才能成为完全抗原并激发免疫反应; 引起免疫反应的物质可以是药物原形,也可为其降解 或代谢产物,也可是药物中的赋形剂及杂质;
临床表现
• • • • ①有用药史; ②有一定潜伏期; ③皮疹类型多样; ④重症时常伴有口腔黏膜损伤,且可有肝肾 心脏关节及造血系统损害的相关表现; • ⑤部位:一般泛发全身,对称分布; • ⑥自觉症状:瘙痒; • ⑦病程多急性,但有自限性。
临床表现及其特点
(一)固定型药疹:
临床表现: • 好发于口唇、口周、龟头等皮肤-黏膜交界处,手足背 及躯干亦可发生; • 典型皮损为圆形或类圆形、水肿性暗紫红色斑疹,直 径1~4cm,常为1个,偶可数个,境界清楚,绕以红晕, 严重者红斑上可出现水疱或大疱,黏膜皱褶处易糜烂渗出; • 自觉轻度瘙痒,如继发感染可自觉疼痛; • 停药1周左右红斑可消退并遗留灰黑色色素沉着斑; • 如再次用药,常于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在原处出现类似 皮损,并向周围扩大,随着复发次数增加,皮损数目亦可 增多。 常见致敏药物: • 由解热镇痛类、磺胺类或巴比妥类、青霉素类、抗真 菌类、抗惊厥药、保泰松等引起。
•
•
③ 镇静催眠药及抗癫痫药:如苯巴
药物性皮炎(药疹)?经方案例
药物性皮炎(药疹)经方案例
梁某,男,49岁,郑州人。于3年前静脉滴注青霉素,过敏试验阴性,用药40分钟后全身出现丘疹,瘙痒,治疗20余天,丘疹、瘙痒解除。自此以后,丘疹、瘙痒反复发作,服用中西药,但治疗效果不理想,近因丘疹、瘙痒复发前来诊治。
刻诊:丘疹,斑色黯红,瘙痒,皮肤干燥,大便干结,口渴,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数。辨为郁热伤阳证,治当清解郁热,温通阳气,给予白虎汤、栀子干姜汤与附子泻心汤合方加味
知母18g,石膏50g,粳米18g,栀子15g,干姜6g,大黄6g,黄连3g,黄芩3g,附子5g,牛蒡子15g,地肤子20g,炙甘草6g。
6剂,水煎服,每天1剂,每日分3服。
二诊:瘙痒减轻,以前方6剂。
三诊:斑色黯红转淡,以前方6剂。
四诊:瘙痒止,以前方6剂。
五诊:大便正常,以前方6剂。
六诊:诸证悉除,以前方6剂。
之后,又以前方治疗12剂。随访1年半,一切正常。
用方提示:根据斑色黯红、口渴辨为热,再根据舌质淡红、苔薄白辨为郁热伤阳,因皮肤干燥、大便干结辨为郁结不通,以此辨为郁热伤阳证。方以白虎汤清泻郁热,兼以益气;以栀子干姜汤清热温阳;以附子泻心汤泻热通阳,兼防寒药伤阳。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药物性皮炎 ppt课件
控制不及时或继续用过敏药可至重症药疹。
ppt课件 21
麻疹样或猩红热样
皮损表现为麻疹样(散在或密集、红色针头至米粒大的斑 疹或斑丘疹,对称分布,可泛发全身,以躯干为多,类似 麻疹 ) 或猩红热样(片状红斑,很快泛发全身,以皮肤皱折部尤 甚,片状脱屑),一般无内脏损害
停药治疗1~2周痊愈。有糠状脱屑。
ppt课件 49
⒈ 对红斑、丘疹等损害,可选用三黄搽剂、炉甘石搽剂等。 外用药物治疗
⒉ 糜烂渗液者,可以1%硼酸液湿敷。对大疱型表皮松解型 药疹,出现大面积糜烂时,置于烧伤病房,以干燥、暴露 为宜。
ppt课件
50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药物过敏的一种严重反应,以注射青霉素等 抗生素发生者最多。 休克发作较快者可在注射过程中,或在作皮试时出现症状, 一般在给药数分钟至半小时内发作。患者先出现面红、胸 闷、气促、头晕、心悸、四肢麻木,继之面色苍白或发绀、 出冷汗、四肢厥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神智不清乃至 昏迷,可同时伴发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皮肤过敏反应。
1.轻型药疹的治疗
停用致敏药物后,皮损多迅速消退。一般给予 抗组胺剂、维生素 C 等。必要时给予中等剂量 泼尼松 (30mg ~ 60mg/d) ,待皮疹消退后逐
渐减量以至停药
ppt课件
哪些药品可引起药物性皮疹?
哪些药品可引起药物性皮疹?
(1)抗真菌药氟康唑用后常有瘙痒、皮疹、疱疹;罕见剥脱性皮炎。
(2)抗菌药物几乎每一种抗生素均可引起皮疹,但以青霉素G、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链霉素、新霉素等较多见。在用药过程中多数皮疹可自行消退,仅少数皮疹可发展为剥脱性皮炎等而危及生命,所以皮疹一经发现应及时停药。另外,头孢噻肟常见用药后有皮疹、瘙痒、红斑、发汗、周身不适等现象,发生率为5%。红霉素服后有皮疹、荨麻疹、瘙痒、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3)磺胺类药皮疹多发生在7~9天,常伴有发热。皮疹有麻疹样疹、瘀斑、猩红热样疹、荨麻疹或巨疱型皮炎;也有产生剥脱性皮炎而致死者。
(4)非甾体抗炎药贝诺酯、对乙酰氨基酚、依托度酸、萘普生、双氯芬酸、氟比洛芬、塞来昔布、乙哌立松、奥沙普嗪等服后可出现荨麻疹、皮疹,大剂量可引起耳鸣、耳聋、定向障碍、血管神经性水肿和哮喘。
(5)抗艾滋病毒药齐多夫定可致过敏症状,出现皮疹、痤疮、眯痒、荨麻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7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
28
上述重症药疹的最常见致敏药物: 卡马西平 别嘌呤醇(尤见肾功不全者) 苯妥英钠 其他抗生素等偶发
-
29
药物超敏综合征
患者整体重、一般情况差,进展迅速 。病程长,甚至反复。
发热(高热),皮疹(重型药疹)
内脏器官受累,多为肝脏,转氨酶升 高,肾损伤多继发于灌注不足;中枢 神经系统症状可由于激素的作用;血 液系统可表现非典型淋巴细胞增多、 嗜酸细胞升高,三系下降等。
药物性皮炎
-
1
定义
药物性皮炎(Dermatitis Medicamentosa) 也称药疹(Drug Eruption),它是药物通过 各种途径进入体内后,引起皮肤、粘膜 的炎症反应,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伴有 内脏损害,甚至死亡。
-
2
药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包括口服、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滴 注或静脉推注)、灌注(灌肠、灌胃)、 点眼、滴鼻、漱口、含化、喷雾、吸 入、外用(涂擦、贴、敷)、药熏、阴 道及膀胱冲洗等。
口唇、龟头、肛门等皮肤黏膜交界, 躯干、指(趾)间等
药物:磺胺、四环素类、解热镇痛等 (感冒药)
-
15
荨麻疹型药疹
-
16
荨麻疹型药疹
俗称风疹块,约占药疹5% 多为I,III型变态反应 表现全身瘙痒,风团,或出现口唇血管 水肿,严重者过敏性休克。 青 霉 素 类 、 血 清 制 剂 、 丙 基 硫 氧 嘧 啶 (甲亢)、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遗传因素:特应性体质
环境因素(其他疾病,感染状态、肝病)
年龄、性别等:儿童发- 病率低
9
非免疫机制
药物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阿司匹林) 药物的积累过量(阿的平、砷中毒) 药物副作用(细胞毒作用脱发,靶向治疗 ) 药物相互作用(用药繁杂趋势) 使已存皮肤病激发(- 吉海反应、病毒激发 10
临床表现
药物疹的临床表现非常复杂:
-
19
麻疹样红斑型药疹
-
20
同一般病毒疹相比,颜色更鲜艳、多 有瘙痒。 青霉素素类,特别是阿莫西林常见, 轻型别嘌呤醇过敏也可见。
-
21
猩红热样红斑型药疹
-
22
多形红斑型药疹
-
23
多形红斑
多形红斑药疹表现为黄豆、蚕豆大小圆 形、椭圆形水肿红斑、丘疹,中央水疱 样,呈靶形、虹膜样,或进一步演变。 多对称四肢,可伴发热、关节痛、腹痛 等,甚至引起眼、口、外阴等粘膜病变。
-
5
发病机理
变态反应 (I、II、III、IV型) 蛋白制品(完全抗原)低分子量或其降解 产物(半抗原), 症状多样,型非单一。
非变态反应
-
6
变态反应
I型(速发型) IgE介导,肥大细胞或嗜碱细胞, 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
II型(细胞毒型,溶贫) 抗原抗体复合物在细胞
(血细胞)表面结合,激活补体,
-
7
III型(免疫复合物型)
药物抗原和特异性IgG或IgM结合形成 免疫复合物沉积在组织,激活补体, 血清病样反应、血管炎等。
IV型(迟发型超敏反应)
药物致敏淋巴细胞介导,释放炎症介
质,引起组织损伤,接触皮炎和剥脱
性皮炎等)
-
8
药疹影响因素
治疗剂量、疗程和次数等
给药方法:给药途径
药物性质:化学结构,具有苯、嘧啶核等
-
35
痤疮型药疹
Tarceva
易瑞沙
-
36
特凯罗
-
37
脂溢性皮炎样
抑制RAF/MEK/ER
K信号传导通路,直接抑制
肿瘤生长;另一方面,它又
可通过抑制VEGFR和P
DGFR而阻断肿瘤新生血
管的形成.
200mg*60片/盒,可以服用15
天,一个月服2盒
价格:25192元。索拉非尼 -
38
局部注射反应vitK1
-
3
病因
花有千样红, 人与人不同。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个体因素:
遗传因素 生理状态
药物因素
药能治病,也能致病!
-
4
容易引起药物 疹的药物种类
药物因素:
(1)解热镇痛药(氨基比林、消炎痛) ; (2)镇静安神与抗癫痫药(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 (3)抗生素(青霉素类、磺胺类、喹诺酮); (4)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疫苗); (5)抗痛风药物(别嘌呤醇); (6)中草药(单药和复方成药,如意金黄散)
-
30
接触性皮炎
-
31
皮损边界清,与用药部位一致。 表现红斑、水疱、渗出等湿疹皮炎改变。 常见治疗关节扭伤、关节痛是硬膏制剂。
-
32
光敏型药疹
光暴露部位红斑、湿 疹样改变。尤其面部 肿胀。
常见药物:补骨脂、 噻嗪类利尿剂、维A 酸、喹诺酮类。
-
33
补骨脂治疗白癜风
-
34
痤疮型药疹
表现毛囊性丘疹、脓疱、类似痤疮。 应用碘、溴等制剂,激素等,一般在服药 后1-2月发生。 目前治疗肿瘤的靶向治疗药物如易瑞沙、 舒尼替尼等。
-
17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血清病
一周前应用破伤风针,潜伏期7天 全身瘙痒,风团,注射局部、皮试处 有皮疹。 重者发热、关节痛、腹痛、淋巴结肿 大。 用青霉素类出现血清病样反应
-
18
发疹型
最常见,约占药疹90%以上 弥漫性斑丘疹、对称分布,呈麻疹样 或猩红热样,两种类型可混合,也可 演变进展为红皮病。 可伴有高热,常在治疗过程中出现, 注意和病毒、细菌感染性发疹鉴别。
-
24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Stevens-Jonnson综合症)
-
25
重症多形红斑
多形红斑加重,累及粘膜,常伴高热, 可进一步进展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 患者可有肝酶升高等系统受累: 药物有巴比妥、卡马西平、青霉素类 等
-
26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1)不同药物可以引起同种药疹表现; (2)同一药物在不同的患者可发生不同类
型的药疹; (3)同一药物用于同一患者在不同时期可
出现不同类型的药疹
-
11
固定型药疹
-
12
-
13
对乙酰氨基酚
-
14
固定型药疹
比较常见,多次服用可多次发生 圆形或椭圆形红斑,鲜红或紫红,炎 症剧烈中央可水疱,愈后色沉。
-
39
其他类型药疹
紫癜型药疹 泛发型脓疱型 血管炎型(华法林)
-
40
重症药疹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Stevens-Jonnson综 合症)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TEN)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
41
诊断
依据明确的用药史、潜伏期、各型药 疹的典型临床表现进行诊断,排除具 有类似皮损的其他皮肤病及发疹性传 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