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总结1-第一讲

合集下载

2023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

2023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素质教育观教育观旳关键是教育旳目旳。

素质教育观是为了提高人旳全面素质旳教育观,将教育活动旳目旳指向人旳全面素质旳发展,即先天旳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与教育影响下旳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旳全面发展。

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主线宗旨。

(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增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旳教育。

(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旳一项基本教育方针。

)3.素质教育是面向学生旳(友好旳)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党旳教育方针旳关键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四有社会主义事业旳建设者与接班人。

)4.素质教育是增进学生个体发展旳教育。

(美国加德纳旳多元智能理论)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旳教育。

素质教育是连贯旳、全方位旳、全过程旳教育活动,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旳规定,是终身旳,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实行素质教育,必须把四育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旳各个环节中。

1999年《有关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旳决定》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已经形成了系统旳思想。

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旳教育方针,实行素质教育,标志着素质教育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国家意志。

1.增进学生身体旳发育2.增进学生心理旳成熟3.造就平等旳公民(受教育机会公平、全面提高国民素质)4.培养个体旳生存能力和终身学习旳基本素质5.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旳习惯、爱好和能力6.培养学生旳法律意识7.培养学生旳科学精神与能力1.面向全体学生2.增进学生旳全面发展3.增进学生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旳培养4.增进学生活泼、生动、积极旳发展(启发式教学)5.着眼于学生旳终身可持续发展1.深化教育改革,为实行素质教育发明条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旳基础是“两基”(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条件是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教育改革(课程改革是关键)基本保证是建设高质量旳教师队伍前提条件是教师旳教育观念重要措施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旳实践活动2.优化构造,建设高质量旳教师队伍(1)更新教师旳教育观念(2)提高教师旳师德素养(3)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提高教师待遇,优化学校管理3.将教育目旳贯彻到教学旳每一种环节4.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5.调动学生旳积极性和积极性6.加强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素质教育旳新局面,靠法治、制度保障,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等1.全面素质与片面素质旳区别2.价值取向旳区别(培养符合社会需要旳人才&考试成功)3.教育方针旳区别第二节学生观——“以人为本”学生观是确立素质教育观旳理论根据。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教师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一)素质教育概述1.素质教育的内涵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同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特点(1)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以每一个受教育者为对象的教育,它面向每一个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素质教育既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精品教育,它是大众化的教育。

它要面向每一位适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学校及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能因种族、家庭、经济、智力及教育者主观好恶等因素的影响,将一部分学生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

坚持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的主要意义在于:第一,保证使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接受教育是每一个儿童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

第二,保证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在最低可接受水平之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中小学教育应为提高全体人民的基本素质服务,推进国家经济发展与民主建设。

第三,为贯彻社会主义“机会均等”原则,为每个人的继续发展提供最公平的前提条件。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未来的合格公民奠定素养基础。

(2)基础性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打基础的教育。

正因为素质是反映人的身心发展水平最基本的特征和品质,并制约着人的意识、态度和行为,所以素质培养必须从最基本的基础方面做起。

应当指出,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从本质的方面去影响人、培养人,注重引起人的深层变化、基本特征和品质的形成,而不是追求那些表面的、形式的变化。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重点整理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重点整理

一、教育观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为什么要实施素质教育?(1)实施素质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3)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3、素质教育的要求:(1)德育为先(2)能力为重(3)全面发展4、如何开展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目的融入各教育环节;(落实到每一堂课,乃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2)构建对接社会现实的课程体系;(与生活、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相联系的学科内容)(3)启迪学生自主学习;(全方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充分发挥教师的正能量;(5)创新素质教育教学模式;(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二、学生观1、我国所倡导的学生观: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2、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道德、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3、为什么人要全面发展?(基本内容)(1)人的发展与社会生活条件紧密联系;(2)传统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发展;(3)科技革命为人类准备了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4)社会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条件;(5)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6)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4、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肯定人的作用和地位,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的价值取向。

5、“以人为本”的具体含义:(1)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满足人的生存需要;(2)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满足人的发展需要;(3)人与人的关系: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优质优酬、兼顾公平。

(4)人与组织的关系:在自愿与共享的前提下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

6、“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学生是完整的个体(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需要尊重(4)学生都有潜能一、教育观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考点归纳完全版(1)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考点归纳完全版(1)

第一章教育观考点归纳1.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2.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重点提示一、素质教育1999年,国家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

《决定》对素质教育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做出了新的规范,成为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依据。

1.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素质教育的实质素质教育的实质是通过教育改革,真正实现“两全”的目标,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素质教育的基点是通过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素质。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3.素质教育的目标《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4.素质教育的要求《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5.素质教育的内容结构《决定》指出:“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根据《决定》的精神,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政治思想素质教育①政治素质教育,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立场、情感和态度的教育。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 考点归纳1-第一章 教育观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 考点归纳1-第一章 教育观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1-第一章教育观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1教育观教育是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环节,教育观是教育工作者指导自己教育行为和教育目标的理论体系。

对于中学综合素质考试的第一章节中的教育观考点,我们将从多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教育的定义与特征教育是一种系统性、有目的的社会实践,通过对人进行有计划、有意识的影响和引导,以达到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标。

教育的特征包括主体性、社会性、系统性、历史性和终身性等。

二、教育观的形成与发展教育观的形成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经验、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等。

不同的教育观体现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比如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观、以知识传授为重的教育观以及注重能力培养的教育观等。

三、主要教育观及其内涵1. 人本教育观人本教育观将人作为教育的核心,强调个体的自由、平等和尊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人文素养和自主发展能力。

2. 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主张发展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

3. 知识中心教育观知识中心教育观认为知识是教育的核心,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智力发展,追求博学多才的教育目标。

4. 能力培养教育观能力培养教育观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沟通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5. 以生为本的教育观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将学生的兴趣、需求和个性发展放在教育的核心位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

四、教育观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教育观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不同的教育观将会影响教育者的教育方式、教育目标和评价标准。

教育者应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育观,并灵活运用于教育实践中。

五、培养合格教师的必要条件要培养出合格的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

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教育爱好和教育热情,具备良好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黄金考点汇编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黄金考点汇编

必背考点汇编第一章职业理念考点1: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

考点2: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核心目标)(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②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②评价内容的综合化;③评价过程的动态化;④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考点3: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常见误区(1)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

(2)素质教育就是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3)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

(4)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5)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

(6)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

考点4:“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内涵(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

(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口诀】两独一发。

考点5: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考点6: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1.教师角色的转变【口诀:三者一开放】(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中学综合素质考试知识点梳理

中学综合素质考试知识点梳理

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1、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

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

①以提高国民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②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观的内涵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教育的核心)⑤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外延: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终身的教育活动3、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①国家政策保障②推进新课程改革③学校管理、课外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重要途径)4、新课改带来的教学转变①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②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③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④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5、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①发挥教师的作用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③积极开展实践活动6、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①全面素质与片面素质的区别(德育为先,五育并举)②价值取向的区别(培养符合社会进步所需要的人才)①对素质教育的误解②沉重的课业负担第二节学生观1、“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2、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①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②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③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可能④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①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③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4、“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①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②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③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2)学生是发展的人①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①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②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5、中学生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身心发展、主体性发展和具体教育内容发展三个方面。

(完整版)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总结
四 教师职业道德 ............................................................................................................................. 4 (一)规范 ............................................................................................................................... 4 (二)人际关系处理 ............................................................................................................... 5
正确认识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和功能,变过去习惯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创造性地
使用国家课程教材, 积极进行国家课程地方化、 校本化的实践探索, 同时积极参与地方课程
和校本课程的建设, 培养开发课程、 评价课程、主动选择和创造性地使用新课程教材的能力。
3、 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
总结经验,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4、 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 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 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的
模块名称 职业理念
教师职业道德
主要内容 教育观

最新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一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汇总新

最新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一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汇总新

第一章职业理念考点一教育观一、素质教育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考点二学生观(儿童观)一、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一)顺序性关键词:从(由)……到……教育启示:循序渐进、切忌拔苗助长、凌节而施。

(二)阶段性关键词:特点、任务、主要矛盾。

教育启示:针对性教育。

(三)不平衡性。

关键词:速度、成熟程度、发展快慢。

教育启示:抓住关键期。

(四)互补性。

关键词:盲人、身残志坚、优缺点。

教育启示: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五)个别差异性。

关键词:独特、不同、差异。

教育启示:因材施教。

二、学生观(儿童观)的内涵版本一1.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2.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3.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4. 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

版本二1. 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 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3.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考点三教师观一、教师劳动的特点1. 复杂性和创造性。

2. 连续性和广延性。

3. 长期性和间接性。

4. 主体性和示范性。

二、教师专业发展(一)发展阶段1. 关注生存。

2. 关注情境。

3. 关注学生(是否成熟的标志)。

(二)发展途径1. 分析和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 开展微格教学/行动研究。

3. 进行专门训练。

4. 反思教学经验。

三、教师观的内涵(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资格证中公中学综合素质重点归纳

教师资格证中公中学综合素质重点归纳

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主要考单选,材料分析单独考或结合考)教育观:“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观: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一、素质教育观的内涵:(两全一个一重点)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必背,加粗经常考)1.面向全体;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得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1.深化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基础)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①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②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③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3.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5.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节学生观(选择,材料分析)补充:e学生观直接影响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e人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e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一、“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必背,“两独一发”)1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调动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2 .学生是发展的人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①顺序性—循序渐进②阶段性—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分阶段进行③不平衡性—把握最佳关键期④互补性—扬长避短⑤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倡导形成性评价3 .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即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2019年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考点归纳(精编版)

2019年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考点归纳(精编版)

教师资格证统考《综合素质(中学)》考点归纳及考试大纲(汇总版)说明:本文档为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考点归纳,内容详实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本文档内容含综合素质考点归纳及考试大纲,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最后预祝广大考生顺利的通关考试。

第一部分:考点归纳第一章职业理念教育观【高频考点提要】1.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2.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高频考点速记】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一)教育观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

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他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二)素质教育观1.定义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2.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3.外延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汇编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汇编

必背考点汇编第一章职业理念考点1:教育观(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考点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①“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身心发展有规律,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有能力克服问题不断发展。

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③“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学生在教育活动在处于主体地位;学生的行为和认识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考点3:教师观1.教师角色的转变:【口诀:三者一开放】(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2.教学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考点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第十四条【管理制度】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

2.第三十一条【教育机构的管理体制】校长具备条件:①具有国籍②在中国境内定居③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3.第三十二条【教育机构的法人条件】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4.第四十三条【受教育者的权利】对于学校处分不服,向行政部门提起申诉。

(申诉——行政部门)对学校、教师侵犯人身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依法诉讼。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 考点归纳1-第一章 教育观(一)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 考点归纳1-第一章 教育观(一)

第一章教育观(一)第一章职业理念5分钟考情速报5分钟考情速报【例2019下-真题单选】王老师在教学中总是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音乐课上,王老师鼓励同学们给经典音乐重新填词,评选“最美歌词”和“最具创意奖”,同学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大增,下列选项中是孔子所说,且与王老师做法相符的是()。

A.“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B.“学而不已,阖棺乃止”C.“古人于为学,终生与之俱”D.“朝闻道,夕死可矣”网校答案:B5分钟考情速报【例2019下-真题单选】下列关于素质教育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素质教育更要重视德育B.素质教育主要适用于基础教育C.素质教育应遵循教育规律D.素质教育不要求学生平均发展网校答案:B5分钟考情速报【例2018上真题】30.有一天,我请学生读课文,只有四名学生举手,我说:“杨萌你读。

”她大大方方读起来,等她坐下,我说:“还有谁愿意读?”一个举手的都没有了,是什么原因呢?课后,我就这一问题与学生聊起来。

一位学生说:“老师,您每堂课总是先提问杨萌,我们这些无名小卒没有她答得好,就不想回答了。

”我恍然大悟,是啊,让杨萌先回答已经成了习惯。

她的语文功底好,回答问题准确严密,简洁利落。

下午,我组织了一次“为老师出主意”的班会。

大家畅所欲言,我详细记录大家的想法。

收获了好多方法,我还请大家通过打电话、发信息、发邮件等形式继续提建议。

以后的课堂互动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话不流畅,我会引导他组织语言;有的学生不站起来回答,我就让他坐着说;有的学生内向、声音小,我就到他身边听清楚后复述给大家······后来我又尝试让学生参与组织教学,共同探索出了“辩论教学”“说书教学”“戏剧教学”等以前没有尝试过的形式。

慢慢地,我的课堂再也不是一潭死水了。

问题:结合材料,从学生观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

网校答案:材料中“我”的行为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促进了班级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总结引言教师资格证考试是评估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其中《综合素质》部分旨在考查教师的基本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行为。

本总结旨在帮助考生全面掌握《综合素质》部分的考点,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第一部分:教师职业理念1. 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践应用2.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教师职业行为的规范要求教师职业行为的典型案例分析教师职业行为的自我修养3. 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教育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法律法规的案例分析第二部分:教师基本素养1. 教育学基础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教育学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教育学在教师职业发展中的作用2. 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心理学在教师个人成长中的作用3.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在学生学习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在教师教学中的应用第三部分:教育教学能力1. 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教学设计在不同教学场景中的应用教学设计的案例分析2. 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实施的策略和技巧教学实施中的问题解决教学实施的案例分析3. 教学评价能力教学评价的目的和原则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工具教学评价的案例分析4. 班级管理能力班级管理的原则和策略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处理班级管理的案例分析第四部分:教师职业发展1.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分析2. 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的概念和意义终身学习在教师职业发展中的作用终身学习的策略和方法3. 教师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概念和重要性创新能力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结语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综合素质》部分是评估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总结的学习和准备,考生可以系统地掌握《综合素质》的考点,为顺利通过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重点背诵内容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重点背诵内容

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1、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素质教育的内涵: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平等健康的发展。

);②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个性的教育,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使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其天赋允许范围内得到健康、完善的发展。

);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从而内在地要求教育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体现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①全体性②基础性(让受教育者接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行为规范等的一般学识,是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奠定的基础性教育)③开放性(教育场所和教育内容)④全面性⑤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⑦着眼于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终身教育。

4、素质教育的内容: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1、定义: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2、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我国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创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3、外延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存疑、求疑,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三、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

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加大教育改革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条件。

二)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1.更师的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师教育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教师资格证统考《综合素质(中学)》考点归纳及考试大纲(汇总版)

教师资格证统考《综合素质(中学)》考点归纳及考试大纲(汇总版)

教师资格证统考《综合素质(中学)》考点归纳及考试大纲(汇总版)第一章职业理念教育观【高频考点提要】1.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2.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高频考点速记】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一)教育观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

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他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二)素质教育观1.定义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2.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3.外延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三)素质教育观的产生与发展1.素质教育观的产生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概念。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正‚应试教育‛现象: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等。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点归纳(1)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点归纳(1)

导语:为帮助您积极备考教师资格考试,精勤学习网黄老师为您整理了您整理了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点,欢迎大家点击查看!一、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点:教师职业的价值 (1)教师职业价值的内涵 ①教师职业的价值体现在这一职业可以满足作为教师的个体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教师获取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②教师职业的价值体现在这一职业对他人、集体、国家、社会和人类的作用与意义上,体现在教师职业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精神财富,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方面。

(2)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意义 ①职业价值观能增强工作满意度 职业价值观可以指导教师的职业行为,也是教师对其教学行为进行评价的重要参考。

②职业价值观能提高工作绩效 职业价值观对教师工作绩效产生正向的影响。

职业价值观中的大部分因素,包括组织安全、经济取向与自我成长取向、总体职业价值观等,对教师任务绩效各方面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

③职业价值观与工作积极性的关系 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其工作表现也会不同,职业价值观是影响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教师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投入呈显著正相关,会影响个体对待工作的态度,影响其工作积极性。

二、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点: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保证 (1)终身学习的概念与内涵 ①终身学习的概念 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

②终身学习的内涵 a.强调终身教育的主体转换,体现个体的生命焕发; b.强调学习者个体的学习权利; c.重视学习者个体的参与意识,强调对学习内容、过程和方法的选择,注重自我设计和自我完善。

(2)终身学习理念之于教师专业发展 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①注重培养自己终身学习的能力 a.以一种现实的方式明确个人目的的能力; b.善于应用己经掌握的知识,并将其与真实生活密切联系的能力; c.有效评价自身学习的能力,并形成有利于终身学习的自我设计的能力; d.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e.掌握并运用不同的学习策略的能力,并善于在不同场所进行学习的能力; f.利用和解释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考点强化班,是做什么哒?
目录
课程回顾
二、职业道德六大词
三、法律法规大原则
四、综合素质小攻略
一、职业理念三大观
一、职业理念三大观
(1)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是指为全体适龄儿童开放接受正规基础教育的大门。

(2)素质教育的全面性
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国家教育方针中所规定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的基础性
所谓基础性是相对于专业(职业)性、定向性而言,素质教育是为人的生存与发展增强潜力的教育,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各级各类人才素质奠定基础的教育。

(4)素质教育的发展性
素质教育的发展性,是指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知识与能力,真正把学生的重心转移到启迪心智、孕育潜力、增强后劲上来。

(5)素质教育的主体性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精神,挖掘和调动每个受教育者的内在潜能,实现受教育者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6)素质教育的开放性
一方面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教学空间,真正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另一方面要求拓宽原有的教育教学途径,建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7)素质教育的未来性
所谓“未来性”,是指立足于未来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学目标或就业需要。

(8)素质教育的合作性
素质教育是合作性教育,而不是竞争性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民主型的教育,是以受教育者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