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实践活动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第一章:走进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方法。

2. 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科学的基本概念:物质、能量、变化、生命等。

2. 科学方法:观察、实验、假设、验证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博物馆,了解科学的发展历程。

2. 开展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第二章:生活中的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面积、体积、利率、概率等。

2. 解决实际问题:购物、理财、测量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

2. 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探索历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内容】1. 我国历史文化:古代文明、近现代史、传统文化等。

2. 历史事件:四大发明、抗日战争、改革开放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了解历史文化。

2. 开展历史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体验历史人物。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

2. 学生能表达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和理解。

第四章:关注社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热点问题。

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社会热点问题:环境保护、贫富差距、教育公平等。

2. 社会参与: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现状。

2. 开展公益活动,培养学生关爱社会的情感。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2. 学生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九上语文 综合实践活动

九上语文 综合实践活动

九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九年级上学期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在九年级上学期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设计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包括课外阅读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推荐书目,如《红楼梦》、《西游记》等优秀文学作品,或者是一些优秀的现当代作家的作品。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典文化,促进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阅读活动,如朗读比赛、书评比赛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还可以包括作文活动。

在九年级上学期,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作文主题,如《我的偶像》、《我喜欢的书籍》等,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教师还可以进行作文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写好一篇文章,如如何构思、如何组织语言,如何润色修改等,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还可以包括语言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语言实践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语言游戏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还可以包括课外文化体验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文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文化,了解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文化阅历,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

九年级上学期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希望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第一章:走进社会,体验生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构成和运作方式。

2.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社会的基本构成:家庭、学校、企业、政府等。

2. 社会生活:日常生活、社交礼仪、公共安全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社区、企业、政府部门等,了解它们的基本运作方式。

2. 举办社交礼仪讲座,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社交技巧。

3. 开展公共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作业与评价】2. 学生进行社交礼仪实践,观察并评价自己的表现。

第二章:探索自然,珍爱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自然环境,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珍爱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调查、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自然环境:气候、地形、生物等。

2. 人与自然的关系:依赖、影响、保护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自然环境的特点。

2. 开展环境保护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进行环保实践,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作业与评价】2. 学生进行环保实践,记录并评价自己的表现。

第三章:品味文化,传承精神【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意识。

3. 提高学生欣赏、理解、传承文化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诗词、书画、民间艺术等。

2. 民族精神: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团结互助等。

【教学活动】1. 举办传统文化讲座,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2. 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意识。

3.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欣赏和理解传统文化。

【作业与评价】2. 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实践,观察并评价自己的表现。

第四章:锻炼身体,增强体质1. 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养成锻炼习惯。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手工制作——废物利用,感受创新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手工制作——废物利用,感受创新

手工制作——废物利用,感受创新一、活动主题产生创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创新是火,点燃希望之灯;创新是灯,照亮前行的路。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离不开创新引擎的推动和发展。

创新改变生活。

过有创意的生活,你准备好了吗?二、确定活动目标(一)认知目标1、通过废物利用,知道创新来源于生活,了解创新的意义与价值;2、通过创新,知道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二)能力目标1、通过活动,提高勤于思考和动手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2、通过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参与活动,感受创新,培养科学精神,增强政治认同。

2、通过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

三、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周)1、启发引导,引出活动主题同学们通过抖音、哗站等网络平台,自行搜索废物利用的小视频。

2、结成小组,分工协作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长自愿结成小组,确定组长一名。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周)1、确定和搜集再利用的废物(1)小组长带领成员探讨并确定创新时需要的废物:(2)搜集并整理废物。

2、废物大创作,感受创新之乐(1)小组长带领成员,共同商讨和制作废物利用的设计图或设计稿。

(2)依据设计图或设计稿,分工协作,对废物进行改造和创新。

(3)对完工的作品进行完善,并写下创新过程中的收获。

第三阶段:展示阶段(1周)(I)各小组派代表在班级内展示利用废物制作的手工作品,并分享创新带来的收获。

(2)老师点评。

四、评价与反馈小组评价:评价以小组为单位,强调同学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个人反馈:反馈针对小组个人,关注个人在活动中对自己行为的反思总结和提高。

综合实践作业反馈卡五、习题演练1.材料一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是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2015年7月31日,托马斯巴赫宣布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是北京,北京成为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及亚洲运动会三项国陆赛事的城市。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第一章:走进社会,了解社会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发展现状。

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注社会的情感。

引导学生学会与社会各界人士沟通交流。

1.2 教学内容我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我国社会的发展现状社会调查方法和社会实践1.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当地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调查结果,提出解决方案。

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发展和社会责任。

第二章:关爱他人,温暖社会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背景的人相处,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2.2 教学内容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社会公益活动的意义和参与方法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如支教、环保、敬老等。

学生分享参与活动的感受和收获,讨论如何关爱他人。

邀请心理专家进行讲座,教授与人沟通的技巧和关爱他人的方法。

第三章:探索科学,创新社会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学的重要性,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未来社会贡献力量。

3.2 教学内容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探索的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3.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生活实际提出科学问题,并进行探究。

邀请科学家或工程师进行讲座,分享科学探索和创新的经验。

第四章: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家园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增强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

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原因环保的方法和技巧环保行动的参与4.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环境调查,了解当地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活动。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分享环保经验和成功案例。

第五章: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增强文化自信。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主题与目标1.1 活动主题: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1.2 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生活质量。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料。

准备个人或小组的展示作品。

2.2 教师准备:制定活动计划和评分标准。

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和材料。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学生分享收集到的资料,共同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3.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各小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并进行展示。

3.3 实践活动:学生根据讨论结果,选择一种或多种实践活动,如环保宣传、植树造林等。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五章:活动延伸与拓展5.1 学生延伸:学生根据活动中的实践经验,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行动计划。

学生通过展示、写作等形式,表达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解和思考。

5.2 教师拓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参观、考察活动,加深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环境保护领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第六章:活动评估与反馈6.1 学生评估:学生通过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6.2 教师评估:教师对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评估。

教师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反馈和建议。

第七章:活动资源与资料7.1 学生资源:学生整理活动过程中使用的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

学生分享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供全班参考。

7.2 教师资源:教师整理活动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践活动案例等。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第一章:走进综合实践活动1.1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意义和目的,培养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1.2 活动内容:介绍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和特点探讨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分享一些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1.3 活动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引发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特点、目的和意义。

3. 分享:让学生分享他们所知道的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4. 讨论:让学生讨论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和目的,以及如何设计和实施一个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

1.4 活动评价: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情况来评价活动的效果。

第二章:研究性学习活动2.1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概念、流程和技巧,培养学生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

2.2 活动内容:介绍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定义和流程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查研究分享一些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案例2.3 活动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案例,引发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定义、流程和调查研究技巧。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一个小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实践所学的技巧。

4. 分享: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体验。

2.4 活动评价: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成果来评价活动的效果。

第三章:社区服务活动3.1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社区服务活动的意义、组织和实施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3.2 活动内容:介绍社区服务活动的定义和意义探讨如何组织和实施社区服务活动分享一些成功的社区服务活动案例3.3 活动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社区服务活动案例,引发学生对社区服务活动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社区服务活动的定义、意义和组织实施方法。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一个小型的社区服务活动,实践所学的组织和实施方法。

4. 分享: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服务成果和体验。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第一章:走进社会,了解社会1.1 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关心社会的情感。

1.2 活动内容: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

社会功能及其作用。

1.3 活动步骤: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思考社会构成和功能。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社会构成的理解。

邀请社会工作者或专家进行讲座,介绍社会功能及其作用。

第二章:探索自然,珍爱环境2.1 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培养学生珍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

2.2 活动内容: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3 活动步骤: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环境,了解其基本特征。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分享保护自然环境的方法和经验。

第三章:学习文化,传承文明3.1 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学生热爱文化、传承文明的意识。

3.2 活动内容: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3.3 活动步骤:引导学生学习中国文化,了解其基本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邀请文化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经验和方法。

第四章:锻炼身体,强身健体4.1 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热爱运动、锻炼身体的习惯。

4.2 活动内容: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和作用。

4.3 活动步骤: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了解其基本方法和技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和作用。

邀请体育教练进行讲座,介绍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巧。

第五章:培养情感,提升情商5.1 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情感的重要性和作用。

培养学生培养情感、提升情商的能力。

5.2 活动内容:情感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情感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5.3 活动步骤:引导学生认识情感,了解其基本类型和特点。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第一章:人与自然1.1 主题活动一:探索自然界的奥秘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对自然界的兴趣。

内容:观察不同的植物和动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生态环境。

方法:实地考察,观察记录,小组讨论。

1.2 主题活动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目的: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

内容:学习环保知识,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方法:讲座,小组讨论,实践活动。

第二章:人与社会2.1 主题活动一:社区服务目的:培养学生关爱社区,服务社会的意识。

内容:参与社区清洁、关爱老人、帮助残障人士等活动。

方法:实地参与,记录感受,小组分享。

2.2 主题活动二:了解社会现象目的: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内容:观察社会现象,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方法:观察记录,小组讨论,研究性学习。

第三章:人与自我3.1 主题活动一:认识自我目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

内容:进行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方法:小组讨论,自我反思,分享感受。

3.2 主题活动二:自我管理内容:制定个人计划,管理自己的时间。

方法:小组讨论,实践尝试,分享经验。

第四章:人与他人4.1 主题活动一:团队合作目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内容:进行团队游戏,完成团队任务。

方法:小组合作,实践尝试,分享感受。

4.2 主题活动二:沟通与交流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的沟通与交流。

方法:小组讨论,实践尝试,分享感受。

第五章: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与反思5.1 主题活动一:总结经验目的:帮助学生总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

内容:回顾活动过程,总结自己的表现和收获。

方法:小组讨论,个人反思,分享经验。

5.2 主题活动二:规划未来目的:培养学生规划未来的能力,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

内容: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和职业规划。

方法:小组讨论,个人反思,分享经验。

第六章:科技与生活6.1 主题活动一:科技创新改变生活目的: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综合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综合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综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如观察、调查、分析、解决问题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生活中的科学1. 活动目的: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活动内容: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第二章:环保行动1. 活动目的: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

2. 活动内容:调查周围环境的污染情况,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

第三章:关爱他人1.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活动内容:开展志愿者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

第四章:传统文化探究1.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2. 活动内容:调查当地的传统文化,进行整理和传承。

第五章:创新与实践1.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活动内容: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活动报告、作品展示、实践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程。

2. 辅助材料:相关文章、视频、案例等。

3. 实践场地:学校、社区等。

六、教学时间每章活动时间为2课时,共10课时。

七、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活动指导:教师给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3.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活动成果,分享活动心得。

八、教学策略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第一章:走进自然【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

2. 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自然环境的特点及作用。

2.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 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心得。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 学生通过实例分析,了解保护自然环境的方法。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

3. 学生对保护自然环境的实际行动。

第二章:探索科学【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3.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1. 科学方法的基本步骤。

2. 科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3. 科学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设计实验。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结果。

4. 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2. 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3. 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关注社会【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

2. 了解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概述。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社会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3.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介绍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等。

4. 学生分享参与社会实践的感悟和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社会问题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3. 学生对社会活动的参与和贡献。

第四章:品味文化【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第一章:人与自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生活质量。

【教学内容】1. 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生态环境的现状与保护。

3.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

2. 开展环保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举办主题班会,分享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悟。

第二章:人与社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积极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社会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3. 人际关系的处理与沟通技巧。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社会生活。

2. 开展社会道德讲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举办人际沟通培训,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第三章:人与自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增强自我意识。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自己,发展规划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1. 自我认知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自我规划与发展战略的制定。

3. 自我调节与管理方法的掌握。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认知测试,了解自己的特点。

2.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指导学生制定发展计划。

3. 举办自我管理培训,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第四章:人与家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关系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增强家庭观念。

2.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承担家庭责任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提高家庭和谐度。

【教学内容】1. 家庭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家庭责任感的培养。

3. 与家人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家庭角色体验,感受家庭责任。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第一章:走进自我1.1 课题:《我》1.2 学习目标: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优点和不足。

学会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自信心。

1.3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优点和不足。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互相给予建议。

1.4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准备一张自己的照片,并在照片背后写上自己的特点和感受。

2. 学生轮流展示自己的照片,并分享自己的特点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分享自己的发现,给予建议。

5. 教师总结学生的分享,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1.5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文章,包括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优点和不足,以及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第二章:理解父母2.1 课题:《父母的爱》2.2 学习目标: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学会理解和感激父母。

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亲情。

2.3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倾听、体验,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故事。

2.4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准备一张与父母的合影,并在照片背后写上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2. 学生轮流展示自己的合影,并分享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故事。

5. 教师总结学生的分享,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2.5 作业:让学生写一封信给父母,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并尝试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亲情。

第三章:探索科学3.1 课题:《生活中的科学》3.2 学习目标: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培养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3.3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科学思维。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走进科学,探索未知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2. 活动内容:(1)参观科学博物馆。

(2)进行科学实验探究。

(3)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活动步骤:(1)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博物馆,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

(2)引导学生参与科学实验,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二、活动主题:关爱环境,从我做起1. 活动目标:(1)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活动内容:(1)环境知识讲座。

(2)环境实践活动。

(1)邀请专家进行环境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组织学生进行环境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三、活动主题:传承文化,弘扬传统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提高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活动内容:(1)传统文化知识讲座。

(2)传统艺术实践活动。

3. 活动步骤:(1)邀请专家进行传统文化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2)组织学生参与传统艺术实践活动,如书法、剪纸、国画等。

四、活动主题:服务社会,锻炼自我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活动内容:(1)社区服务活动。

(2)实践活动总结与分享。

(1)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支教、扶贫、环保等。

五、活动主题:科技创新,引领未来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

(2)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活动内容:(1)科技创新知识讲座。

(2)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3. 活动步骤:(1)邀请专家进行科技创新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综合实践1》评课稿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综合实践1》评课稿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综合实践1》评课稿1. 引言本评课稿旨在对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综合实践1》进行评价,全面分析该教材在综合实践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期为教师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 教材概述《综合实践1》是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的一部分,该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教材内容包括有趣且实用的实践活动,包括数据分析、几何设计、数学建模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教材优点3.1 立足实际问题《综合实践1》的设计理念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教材中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使学习过程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3.2 强调创造力培养教材中的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提供开放性的问题和探究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培养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3 问题解决过程的引导《综合实践1》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教材中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和实践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并提供相应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策略。

4. 教材不足之处4.1 缺乏多样性《综合实践1》中的实践活动种类相对较少,缺乏多样性。

教材的设计可以添加更多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例如实地观察、实验设计等,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学习过程更加丰富多样。

4.2 缺乏扩展性《综合实践1》中的实践活动在问题的设计上较为封闭,缺乏扩展性。

教材可以增加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4.3 缺乏实践环节的评价指标教材中缺乏对实践环节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介绍,这给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评价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在后续的版本中,可以加入对实践环节的评价指标的说明,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的评价和反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第一章:走进自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增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提高环保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自然景物。

2. 学生分享观察心得,进行创作展示。

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欣赏自然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活动,记录下自己看到的自然景物。

3. 学生分享观察心得,进行创作展示。

四、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表2. 创作展示评价第二章:探索科学一、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2. 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探索科学现象。

2.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进行科学报告。

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2.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进行科学报告。

四、教学评价1. 实验操作评价2. 科学报告评价第三章:关注社会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2.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提高思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热点问题。

2. 学生分享调查成果,进行讨论分析。

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2. 学生分享调查成果,进行讨论分析。

四、教学评价1. 调查报告评价2. 讨论分析评价第四章:传承文化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提高文化自信。

2. 学会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创作,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组织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传统文化内涵。

2. 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创作,展示个人才华。

三、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传统文化内涵。

2. 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创作,展示个人才华。

四、教学评价1. 传统文化知识测试2. 创作展示评价第五章:培养品德一、教学目标2.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实践:《雨的诉说》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实践:《雨的诉说》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实践:《雨的诉说》内容预览:综合实践 --雨的诉说教材说明:《雨的诉说》是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

本单元以抒写大自然的诗为主题,让学生从赏识诗词作品中更好地体会自然的诗意,感觉人生情味。

雨是一种最广泛的自然现象。

春雨细,柳丝长,夏季暴雨晒高阳,秋雨缠绵冬雨凉。

能够说,雨带给人的不单是清冷,它滋润着万物,给自然万物带来活力,可是,雨也给人类带来灾害。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去聆听大自然的雨声,感觉雨的韵律,品尝雨的诗意,并在此基础上,以雨为对象,写一篇抒怀文章。

活动前要求做好充足的准备,运用电脑制作课件,使讲堂活动感情动、艺术化。

讲堂活动时间安排: 2 课时。

活动准备:学生:这篇综合性学习的文字表达很美,四个部分的内容一气贯串,很有诗意。

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诉说雨的心曲。

活动前,让学生仔细研读,感觉雨的诗情。

单独聆听、体会雨的韵律,能够带着录音机或摄像机,录下雨的音符,记下自己的感觉;采集相关雨的诗文佳作或俗语,认识雨的奇异现象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害。

教师:设计听雨的要求、内容;采集整理相关雨的音像文字资料,制作课件;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采集整理的资料进行编写,装订成册。

活动过程:一、聆听雨的足音(一)听雨去单独一个,带着录音机,察看雨幕,聆听雨韵,感觉雨情。

要求做好记录,比方,听雨地址、季节、雨的特色,对雨声雨象的形象描述,以及自己观雨时的心情,等等。

(二)听雨回来以小组为单位,把大家听雨所得集中到一同,经过编写整理,制作课件或许串连起来;讲堂展现活动时,由学生登台叙述自己的听雨所得,略加描述,并展现听雨成就。

谈谈我听到的雨声──叙述听雨感觉听听我采集的雨韵──播放雨的录音二、感觉雨的诗意(一)展现学生编写的雨的诗集,并作简评。

(能够将他们最成功的页面扫描成图片,再做成 flash 动画,插入音乐,播放。

)(二)感觉雨的情境界:幽静的巷子,一把油字幕:杏花·春雨·江南──雨的情音:伴着悠的笛音,朗,并言美,境界美。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第一章:人与自然【教学目标】1. 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学会基本的环保知识和技能,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教学内容】1.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2. 环保知识和技能:垃圾分类、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

3. 环保行动:学校环保活动、家庭环保行动等。

【教学活动】1. 观看环保视频,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 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和家庭中实施环保行动。

3. 学生展示自己的环保行动成果。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的环保知识和技能。

3. 学生的环保行动成果。

第二章:生活中的科学【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会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科学素养:观察、思考、实验、探究等。

2. 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日用品、交通工具、饮食等。

3. 科学创新:小发明、小制作等。

【教学活动】1. 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进行思考和讨论。

2. 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和探究,如制作汽水、探究浮力等。

3. 学生展示自己的小发明和小制作。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科学素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和成果。

第三章:健康生活【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观念,重视身体健康。

2. 学会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如营养饮食、运动锻炼等。

3.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

【教学内容】1. 健康观念: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健康生活方式的必要性。

2. 健康知识和技能:营养饮食、运动锻炼、心理健康等。

3. 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生活习惯等。

【教学活动】1. 学习健康知识,进行健康讨论。

2. 进行运动锻炼,如跑步、跳绳、瑜伽等。

3. 学习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的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实践活动“雨的诉说”阅读材料汇编:唐东丽一、关于雨的诗歌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春日(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阅读思考:你还记得哪些写雨的诗句呢?在诗(词)人眼中,不同季节的“雨”扮演怎样的角色?是怎样的形象?二、关于雨的名家片段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朱自清《春》云还没铺满了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黑夜了似的。

风带着雨星,象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的乱撞。

北边远处一个红闪,象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

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

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的等着点什么。

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

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几个,他哆嗦了两下。

雨点停了,黑云铺匀了满天。

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被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

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了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几分钟,天地已分不开,空中的河往下落,地上的河横流,成了一个灰暗昏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老舍《骆驼祥子》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

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曲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郁达夫《故都的秋》阅读思考:名家笔下,不同季节的雨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它对于作者情感的抒发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三、关于雨的名家名篇雨的随想——汪国真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

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

心晴的时候,晴也是雨;心雨的时候,雨也是晴。

不过,无论什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难忘。

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

当然,有时也能瓢泼成一种灾难。

春天的风沙,夏天的溽闷,秋天的干燥,都使人们祈盼着下雨。

一场雨还能使空气清新许多,街道明亮许多,“春雨贵如油”,对雨的渴盼不独农人有。

有雨的时候既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人们却多不以为忤。

或许因为有雨的季节气候不冷,让太阳一边凉快会儿也好。

有雨的夜晚则另有一番月夜所没有的韵味。

有时不由让人想起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名句。

在小雨中漫步,更有一番难得的惬意。

听着雨水轻轻叩击大叶杨或梧桐树上那阔大的叶片时沙沙的声响,那种滋润到心底的美妙,即便是理查德 .克莱德曼钢琴下流淌出的《秋日私语》般雅致的旋律也难以比较。

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无与伦比。

一对恋人走在小巷里,那情景再寻常不过。

但下雨天手中魔术般又多了一把淡蓝色的小伞,身上多了件米黄色的风衣,那效果便又截然不同。

一眼望去,雨中的年轻是一幅耐读的图画。

在北方,一年365天中,有雨的日子并不很多。

于是若逢上一天,有雨如诗或有诗如雨,便觉得好奇。

阅读思考:在汪国真的眼中,雨是。

雨――巴金窗外露台上正摊开一片阳光,我抬起头还可以看见屋瓦上的一段蔚蓝天。

好些日子没有见到这样晴朗的天气了。

早晨我站在露台上昂头接受最初的阳光,我觉得我的身子一下就变得十分轻快似的。

我想起了那个意大利朋友的故事。

路易居.发布里在几年前病逝的时候,不过四十几岁。

他是意大利的亡命者,也是独裁者墨索里尼的不能和解的敌人。

他想不到他没有自由的意大利,在那样轻的年纪,就永闭了眼睛。

一九二七年春天在那个多雨的巴黎城里,某一个早上阳光照进了他的房间,他特别高兴地指着阳光说,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可喜的事。

我了解他的心情,他是南欧的人,是从阳光常照的意大利来的。

见到在巴黎的春天里少见的日光,他又想起故乡的蓝天了。

他为着自由舍弃了蓝天;他为着自由贡献了一生的精力。

可是自由和蓝天两样,他都没有能够再见。

我也像发布里那样地热爱阳光。

但有时我也酷爱雨。

十几年来,不打伞在雨下走路,这样的事在我不知有过多少次。

就是在一九二七年,当发布里抱怨巴黎缺少阳光的时候,还时常冒着微雨,在黄昏、在夜晚走到国葬院前面卢梭的像脚下,向那个被称为“十八世纪世界的良心”的巨人吐露一个年轻异邦人的痛苦的胸怀。

我有一个应当说是不健全的性格。

我常常吞下许多火种在肚里,我却还想保持心境的和平。

有时火种在我的腹内燃烧起来,我受不住煎熬。

我预感到一个可怕的爆发。

为了浇熄这心火,我常常光着头走入雨湿的街道,让冰凉的雨洗我的烧脸。

水滴从头发间沿着我的脸颊流了下来,雨点弄污了我的镜片。

我的衣服渐渐的湿了。

出现在我眼前的只是一片模糊的雨景,模糊……白茫茫的一片……我无目的在街上走来走去。

转弯时我也不注意我走进了什么街。

我的脑子在想别的事情。

我的脚认识路。

走过一条街,又走过一条马路,我不留心街上的人和物,但是我没有被车撞伤,也不曾跌倒在地上。

我脸上的眼睛看不见现实世界的时候,又走回自己住的地方。

我回到家里,样子很狼狈。

可是心里却爽快多了。

仿佛心上积满的尘垢都给一阵大雨洗干净了似的。

我知道俄国人有过“借酒烟愁”的习惯。

我们的前辈也常说“借酒浇愁”。

如今我却在“借雨洗愁”了。

我爱雨不是没有原因的。

一九四0年七月二十日阅读思考:在巴金的眼中,雨是。

雨之歌([黎巴嫩]纪伯伦)我们是上帝从天上撒下的银线;大自然将我们接住,用我们来美化山川。

我们是从阿斯塔特女神王冠上落下的美丽的珍珠,早晨的女儿抢走了我们,将我们撒遍大地。

我在哭,一个个小山丘却在笑;我往下掉,花儿们却高高的昂起了头。

乌云和大地是一对恋人,我同情他们,并为他们传递书信。

我倾注着冲淡了他们俩中间的这一个强烈欲念,抚慰了另一个受创心灵。

雷声和闪电预示着我的到来,天空的彩虹宣布了我的终结。

生活就是这样,他从愤怒的雷电脚下开始,然后在安谧的死亡的怀抱里结束。

我从海里升起,在太空的羽翼上翱翔。

看到美丽的花园,我就下降,我去亲吻鲜花的嘴唇,拥抱树木的枝条。

万籁俱寂,我用纤细的手指敲着窗上的水晶玻璃,这声音组成了歌曲,使多愁善感的心灵沉醉。

大气的炎热生育了我,我却要驱散这炎热的大气,正象女人一样,她们总是从男人那里取得了征服他们的力量。

我是海洋的叹息,是苍穹的眼泪,也是大地的微笑。

爱情也是这样,它是感情的海洋里发出的叹息,是沉思的天空滴下的泪水,是心田里浮出的微笑。

阅读思考:在纪伯伦的眼中,雨是。

雨的抒情(台湾)季薇雨,好像是千万支魔指;好像是千万条琴弦,弹出了千变万化的声音。

春雨柔软,夏雨粗犷,秋雨苍凉,冬雨肃杀;因季节变化,情调各异。

但是,雨色一样美丽,雨声一样动听。

在图画音乐和诗歌里,有许多描写雨的佳作。

线条色彩和音乐旋律,空灵剔透。

轻细的雨花,像飘忽的雾,白茫茫的,轻吻着人的脸,微微觉着痒;又轻轻濡湿着衣裳。

雨伞仿佛是风帆,在雨色蒙蒙中载浮载沉;也像一只只大翅膀,东南西北,无边无垠,因风四处飘航。

沉默的雨,无声胜有声;逗人的雨,真叫人喜悦。

可以不必穿雨衣,在户外踯躅漫步,雨似蜜似酒,滋润着心灵。

——这梦幻似的雨,这奇异的雨,梦幻似的教人幻想。

记得杏花春雨的江南,雨点敲打着船篷,雨中也有梨花的幽香。

记得西湖的夏雨,元气淋漓,满湖荷叶被打得笃笃地响。

记得天目山的秋雨,重雾深锁,万木萧萧,撑天的松柏经雨洗涤,显得格外苍劲。

记得富春江的冬雨,如泣如诉,两岸茅屋炊烟阴阴沉沉,像一幅染湿了的铅笔画。

细雨微风的夜,适宜读诗和散文。

狂风暴雨的夜,则宜恐怖神怪小说。

要不然,便邀几位知己,泡几杯浓茶,买一包花生米,点上一支洋烛,又当另有一番情趣。

风雨更宜怀人,怀人常不寐;一声风一声雨,都似离人低诉。

那年夏天,和友人在春秋阁小坐。

那时候,菱角已经成熟,莲池潭上,乡人驾着小船,忙于采摘;天空的白云,和水面的白鹭相映成趣。

阵雨骤来,如万马奔腾;半屏山忽然不见了,只有密密的雨,密密地替莲池挂上了珠帘。

阵雨里,那些采菱角的船,依然从容地游移摇荡。

船上的人连蓑衣也不穿。

台湾南部雨量不多。

尤其是高雄,灰土漫天;树枝树叶上厚墩墩地堆积着尘埃,经阵雨一淋,苍翠碧绿。

雨后的寿山,妩媚地俯视默默的爱河;银鳞似的水波也被青青的山染绿了。

河堤上,那一排水泥柱上,那一排路灯的瓷罩,白玉球似的镶嵌在山水之间,依稀是西湖的景色。

“春雨楼头尺八萧,何时归看浙江潮?”阅读思考:在季薇的眼中,雨是雨的诉说我是快乐而沉静的雨。

我从天空中飘落,伴着我欢快的足音,花草荡漾出陶醉的笑意;我是温雅而张扬的雨。

我从天空中洒落,伴着我轻柔的乐拍,万物舒展开紧蹙的额眉。

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看,我来了!柔似牛毛,亮似花针,密似细丝,闭了眼,听吧!你能听见我的诉说吗?我像一枝神奇的笔,轻轻一点,那抹绿意就在宣纸一样的大地上洇开去,洇开去……你听到我的生命力了么?夏“乌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