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个人看法

合集下载

城乡一体化需破除二元结构

城乡一体化需破除二元结构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关键是要尊重农民的权益和财产权利,发挥市场在要素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城乡各类要素之间的平等交换。而推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关键是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甚至是直接干预,来推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
《决定》明确提出,要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一个"平等",一个"均衡",体现了国家对城乡要素交换和公共资源配置的"平等性"的高度重视,是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您认为《决定》在这一点上的创新性体现在哪?
就目前我国城乡要素市场看,不论是劳动要素、土地要素还是资本要素,由于农民身份、土地国有和集体所有差异、农民财产权利不明等原因,现存的城乡要素尚未实现平等交换,因而推进其平等交换是重要的制度创新。
在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方面,关键是要尊重农民的权益和财产权利,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发挥市场在要素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城乡各类要素之间的平等交换。而在推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方面,关键是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在这个领域政府不能缺位,需要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甚至是直接干预,来推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
这些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城乡关系转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良性循环阶段,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做了很大的努力,成绩也有目共睹。
《决定》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方面的理论创新和政策突破,主要有以下几点:在体制机制方面,明确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在权利平等方面,明确要求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逐步破解城乡土地市场的二元结构、实现同地同权同价,维护农民的土地合法权益;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方面,明确提出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方面,明确提出推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建立更加开放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机制;在成果共享方面,明确提出让广大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等等。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思考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思考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思考城乡二元结构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困扰我国发展的重要问题。

城市的繁荣与乡村的落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平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思考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方法与途径。

一、加强乡村发展要实现城乡结构的平衡发展,首先需要加强乡村的发展。

乡村地区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地,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

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

此外,还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服务,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归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二、促进城市发展与加强乡村发展同样重要的是促进城市发展。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是科技创新和人才聚集的地方。

为了推动城市的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城市规划,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提供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入城市。

同时,要注重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避免城市过度集聚,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恶化。

三、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要真正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就需要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指以城市为核心,将城市和乡村有机结合,形成有机的产业链和生活链,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为了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我们需要建立健全城乡统一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村消费升级;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推动农村金融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提高农村社会自治能力。

四、改革户籍制度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与户籍制度的不合理有密切关系。

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工和农村居民进入城市的权利,导致了城乡之间的阶层差距和不平等。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需要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实现城乡人口的平等待遇。

逐步取消户籍限制,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村居民的权益,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品质。

五、加强政策支持为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政府需要加强政策支持。

农村工作中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探讨

农村工作中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探讨

农村工作中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探讨近年来,我国农村工作中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城乡二元结构指的是城市与农村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不平衡。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与城市相比明显存在差距。

这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如道路交通状况不佳,农产品运输成本增加,影响了农业的竞争力;电力供应不稳定,限制了农村工业的发展。

因此,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均衡发展,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农村教育医疗资源不足农村教育医疗资源的不足问题较为突出。

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农村学校教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不够雄厚,教育质量难以提高。

医疗资源不均衡分布,农村居民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普遍存在。

因此,有必要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素质。

三、农村经济发展困境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水平低,这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重要方面。

农村地区要想摆脱这一困境,就需要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四、农村土地问题矛盾突出农村土地问题一直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症结所在。

土地承包经营权分散导致农业生产难以集约化,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不强,阻碍了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因此,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农村土地积极、高效利用,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必要手段。

五、农村人口流失现象严重由于农村的发展较为滞后,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纷纷选择外出务工,导致农村人口大量流失。

大量劳动力外出,不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

为了遏制农村人口流失,需要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六、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城市来说存在较大的差距,缺乏全面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面临养老、医疗等问题的保障不足。

申论: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

申论: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

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许多变化,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日益加深。

城市的高楼大厦与乡村的落后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城乡之间的差距愈发显著。

城乡二元结构不仅影响着经济发展的平衡,还导致了社会问题的加重。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必须积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首先,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交通、水电、通信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这不仅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提升,也限制了城乡间要素流动的顺畅。

因此,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优先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交通和水电供应条件,提升农村通信网络覆盖率,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其次,需要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业是农村经济的基础,也是城乡发展差距最为明显的领域之一。

要实现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必须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力度。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推广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稳定性。

同时,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另外,要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

当前,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人才匮乏和劳动力流失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农民缺乏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民工迁徙,导致农村地区缺少劳动力。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民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平衡流动。

此外,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当前,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相对不完善,农民的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保障存在较大差距。

这不仅导致了农村人口的流失和农业劳动力的减少,还使得农民对城市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

综上所述,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和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城乡融合发展如何破解城乡二元困境

城乡融合发展如何破解城乡二元困境

城乡融合发展如何破解城乡二元困境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困境日益凸显,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不仅影响着社会的公平正义,也阻碍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步伐。

那么,如何通过城乡融合发展来破解这一困境呢?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打破城乡之间的制度壁垒。

长期以来,户籍制度将人口分为农村户籍和城镇户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动,导致农村劳动力难以在城市获得平等的就业、教育、医疗等机会。

因此,改革户籍制度,消除户籍背后的福利差异,实现城乡居民身份的平等,是推动城乡融合的重要前提。

产业融合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动力。

农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附加值低。

要实现城乡融合,就需要推动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例如,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利用农村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服务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同时,城市的产业也可以向农村拓展,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带动农村产业的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融合的重要支撑。

目前,农村在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方面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道路、桥梁、电网、水利等方面的投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同时,要推进城乡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让农村居民也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基础设施服务。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融合的重要目标。

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大,农村居民难以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

为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

例如,可以通过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建设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突破城乡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突破城乡二元结构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与建议隋维钧盟委提出,要加快推动城乡发展由二元分割向城乡统筹转变。

这是盟委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改善民生、推动发展的大局出发,针对工农、城乡发展不协调和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战略决策。

突泉县作为农业大县和革命老区,山原交错的自然形态,农牧融合的经济业态,封闭偏远的地理区位,几分几合的行政归属,都历史地注定突泉城乡二元的现实,统筹发展的艰难。

突泉县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富民兴县的重要举措,正在探索实践经济欠发达地区促进城乡统筹的新型发展之路。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富民安民的重大举措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格局,推动城乡从分离走向统一,不断增强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镇的促进作用,形成城乡互动共进、融合发展的格局,加快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一,统筹城乡发展,是破解三农难题、优化城乡发展格局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特别是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振荡之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农村发展慢的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特别是突泉县的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城镇化才刚刚起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致使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力不强,过多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过多的人口滞留在农村。

2009年,突泉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13元,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倍。

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突破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思想束缚,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整体推进城乡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把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农牧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形成城乡互补共促、共同发展的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关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个人看法

关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个人看法

关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几点建议进入2000年后,我国提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然而,个人认为我国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上,急于改变现状,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是经过几千年历史而形成的,而城乡二元结构由以下几个因素构成:1 、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

户籍壁垒严重阻碍了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实行了暂住证制度,从一定程度上放开了区域之间的人口流动。

但是,在当今来看,即使实行了暂住证制度,各区域在对待持有暂住证的居民仍存在歧视。

2 、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

例如,教育和公共设施的投入。

城市中的教育和公共设施的投入,几乎完全是由国家财政负担的,而农村的教育和基础设施,国家的投入则相当有限,有相当一部分要由农民自己来负担。

而目前,国家对教育与基础设施的投入也几乎都在城市中。

3 、事实上是将城乡分成了两种社会身份。

这也就奠定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

城乡二元结构则表现为“双重二元结构”,即不仅存在以现代工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之间的经济二元结构,同时也存在着以城市社会为一元与农村社会为一元的社会二元结构。

而“双重二元结构”的特征,造成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对立、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对立。

使得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社会和谐发展。

那么,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我国政府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1、建立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机制;2、建立城乡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3、构建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4、建立城乡统筹的税费制度;5、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城乡产业统筹发展。

个人认为,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上,我国政府过于急于求成。

首先,城镇居民与乡村居民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素质等方面无法实现对接。

人们在短期内,很难消除观念中原有的城乡之间的地位差距,过快地从表面上打破这种关系,则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也会导致一些对农村居民不公平的现象产生。

城乡融合发展如何破解城乡二元困境

城乡融合发展如何破解城乡二元困境

城乡融合发展如何破解城乡二元困境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犹如一道鸿沟,横亘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导致了资源分配不均、发展机会不等、公共服务差异等诸多问题。

城乡融合发展成为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所在。

城乡二元困境首先体现在经济发展方面。

城市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产业集聚,经济发展迅速。

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单一,多以传统农业为主,附加值低。

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

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城乡二元困境也十分明显。

教育资源方面,城市拥有优质的师资、先进的教学设施和丰富的教育课程,而农村地区教育条件相对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质量难以保障。

医疗资源同样如此,城市医院设备先进、医疗技术高超,农村地区则医疗设施简陋,医疗人才短缺,许多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突出。

公共服务的差距也是城乡二元困境的重要表现。

城市交通便利,公共交通网络发达,而农村道路状况不佳,公共交通服务有限。

城市的文化娱乐设施丰富多样,农村的文化生活则相对匮乏。

此外,社会保障方面,城市居民享有较为完善的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障制度,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则相对较低。

那么,如何通过城乡融合发展来破解这些困境呢?首先,要加强城乡产业融合。

农村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农业,应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同时,鼓励城市的工业企业向农村转移,带动农村工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让农村的优质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其次,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

打破户籍制度的限制,让农村人口能够更加自由地向城市迁移,同时也鼓励城市人才到农村创业和发展。

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引导资金流向农村,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推动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再者,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建设。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升统筹发展水平——论城乡一体化之基础战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好“三农”问题,进而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全局。

市委六届三次全会提出“把城乡一体化作为基础战略”,“不断提升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这不仅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决策部署的重要体现,而且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决心和信心。

当前,淮安进入了全面跨越赶超的关键时期。

我们要深刻领会市委全会精神,充分认清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必要性,积极探索缩小城乡差距、破解二元结构新路,加快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进而为全市科学跨越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突破视域局限夯实基础地位在市委六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六大战略”中,城乡一体化战略与其他五大战略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方面,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速推进,将为其他五大战略提供基础支撑;反过来,其他五大战略推进的成果,又将进一步助推城乡一体化战略步伐不断加快。

因此,全会把城乡一体化作为基础战略,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淮安发展形势的准确判断,对淮安科学跨越发展战略的深刻把握。

没有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没有“三农”问题的真正解决。

“三农”问题源于城乡二元分治的历史现实,解决“三农”问题,同样要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入手,通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没有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没有城市的发展。

虽然我们置身于城乡二元结构之中,但城市与乡村依然呈现出互相依存、唇齿相依的关系。

不仅农村需要来自城市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反之,城市也需要农村提供基本的农副产品、工业品消费市场以及相当数量的劳动力资源。

近年来国家重推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等政策,正是在城乡一体化视野中托举城市相关产业的务实之举,这足可表明,农村是城市不可或缺的腹地,城市发展的支撑和依托在农村。

没有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没有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目标的实现。

这不仅因为农村本身就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因为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农村的意义与价值远远超出其本身的空间,对区域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 . 科技 水平 及耕 作方式 落后 、 生 产效率 低 由于 务农 人员 素质 较低 ,导 致我 国农 业生 产科 技 化水 平较 低 。
农 民至今 还在 利 用老 传 统 、 老经 验进 行耕 种 , 大多 已在 农 业 发 达 国 家 大规模 应用 的技 术在 我 国未 能推 行 。 中国农村 实行 的是 联产 承包 责任 制 , 基本 是一 家一 户 的小 规模
觉 得价 格合适 , 就可 以向其 出售 。 日本是 通过 农协 进 行生 产指 导 与
3 . 成立农 村社 区股 份合作 社
即把村 集 体 经 营 陛资产 经 审计 、评 估 后 按 农龄 量 化 到全 体 村
民, 村 民成 为股 份合 作 社 的股 东 , 有 的还 成立 了股 东大 会 、 董 事会 、
每年 还 要花 大量 外 汇进 口 , 是 世 界上 最大 的粮 食 进 口国之 一 ; 而美 国 只以 2 %的农 业人 口却成 为世界 上最 大粮 食 出 口国 ; 日本 、 以色 列 等 国也 是地 少 人多 , 但 农业 人 口也都 不 到 5 %, 生 产 的农 产 品基本 自 足, 有 些产 品还 能 出 口, 差距 之 大让人 汗颜 1 3 . 产销 机制 落后 中 国农 民生 产 没有 规划 , 什 么 挣钱 就 一 窝蜂 的 搞 什 么 , 所 以各 地 经常 发生 农 民卖 粮 难 、 卖水 果 难 的事情 , 大多 情况 下 农 民 只能 看 着成 熟 的农产 品烂 在地 头 , 一筹 莫展 。 美 国农 民在收 获后 通过 互联 网 ,在 电脑上 浏 览期货 市 场行 情 , 国 际型粮食 出 口公 司会 每天 对外 公 布大 豆和 玉米 的收 购价 格 , 一旦
【 关键 词 】 农村 ; 问题 ; 改革 ; 措施

关于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的建议

关于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的建议

关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建议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导致了城郊、城乡差距的拉大,不利于实现全面发展,甚至也妨碍了社会和谐稳定。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的薄弱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政府应该加大对道路、供水、电力、通信等方面的投资,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的水平。

同时,还应该注重提高农村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使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条件。

其次,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目前,农村的主要产业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

鼓励和支持农民参与农村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如农村电商、休闲农业等,可以帮助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加强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还应该加大对农村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升农村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

第三,要扩大农村居民的就业渠道。

当前,农村的就业问题仍然是一个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扩大农村居民的就业机会。

一方面,可以建设一些农村产业园区,吸引一些企业和投资者到农村发展。

另一方面,可以加大对农民就业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第四,要改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缺乏一些基本的保障措施。

应该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力度,完善农村居民的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保障。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教育和维权意识的提高,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最后,要加强城乡一体化的管理和服务。

要通过政策的调整和完善,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可以加强农村农业的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

同时,还可以加强城市与农村的交流,促进城市居民走进农村,了解农村的发展状况,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新型城镇化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新型城镇化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新型城镇化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城乡二元结构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它犹如一道无形的屏障,阻碍着城乡之间的资源流动、要素配置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新型城镇化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被寄予了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厚望。

那么,新型城镇化究竟如何才能有效地打破这一困境呢?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得明确城乡二元结构的表现和根源。

城乡二元结构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巨大差距。

城市通常拥有现代化的产业体系、高效的交通网络、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而农村则相对滞后,产业单一、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短缺。

这种差距的根源在于长期以来的城乡分割的体制机制,包括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财政制度等。

新型城镇化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关键在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传统的户籍制度将人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使得他们难以享受到城市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

因此,要打破户籍的藩篱,建立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让农村人口在城市能够安居乐业,平等地享受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权利。

同时,要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比如住房保障、社会保障等,让农村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土地制度的改革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农村,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但现有的土地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的流转和规模经营,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新型城镇化要求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同时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此外,要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增加农村集体和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产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核心动力。

城市和农村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优势,实现产业的协同发展。

城市要加快产业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农村则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

城乡融合发展:打破二元格局的助推器

城乡融合发展:打破二元格局的助推器

城乡融合发展:打破二元格局的助推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乡发展的二元格局日益凸显。

城市迅速崛起,经济繁荣,而农村则陷入了资源匮乏、人才流失等难题之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积极倡导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打破二元格局,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首先,城乡融合发展可以促进资源共享。

在传统的城乡二元格局下,城市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发展机会,而农村则被限制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

这种不均衡的状况不仅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发展,也造成了城市资源的过度消耗。

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利用,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让城市和农村相互依赖、相互支持。

其次,城乡融合发展可以促进人才流动。

由于传统的城乡二元格局使得农村缺乏吸引人才的条件和机制,大量优秀的人才流失到城市,导致农村地区的发展受阻。

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可以打破这种局面,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吸引人才的条件,吸引城市人才回归乡村,推动农村地区的创新创业,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

此外,城乡融合发展还可以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

在传统的城乡二元格局下,农村社会往往缺乏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社会事业相对滞后。

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可以促进城市的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向农村倾斜,让农村居民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提高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减少城乡差距。

最后,城乡融合发展也有助于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传统的城乡二元格局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而农村地区又因为资源匮乏而无法有效保护环境。

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的实现。

在实施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包括优化城乡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等。

同时,也需要加强城乡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互利共赢。

总之,城乡融合发展是打破城乡二元格局的助推器。

只有通过城乡融合发展,才能实现资源共享、人才流动、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对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思考(一)

对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思考(一)

对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思考(一)摘要: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它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妨碍着全国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阻碍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只有探索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农民才能真正富裕起来,才有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保证。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突破;思考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平衡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妨碍着全国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阻碍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近年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没有彻底解决,在我国,只有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使农民真正富裕起来,我们的全面小康社会才有实现的保证。

因此,探索切实有效的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解决措施迫在眉睫。

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主要表现(一)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不断扩大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由90年代中后期的2.5∶1,扩大到2003年的3.2∶1,实际上可能更高。

由于城市居民享受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如教育、公共用品的消费等无法统计,实际收入被低估;而农民收入可能被高估,如果扣除农民收入中不可交易的实物性收入,以及农民收入中用于下一年再生产的生产资料,其收入更低。

据估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际是5∶1甚至是6∶11]。

同时,在1994—2002年期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06%,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仅增长4.46%。

在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纯收入接近3倍的背景下,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年增长速度依然高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的年增长率。

“十五”期间,城乡居民的绝对收入差距由2000年的4026.6元进一步扩大到2005年的5193元,“十五”期末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到3.5∶1左右,全国农村有2600多万人尚未解决温饱,近6000万人处于低水平、不稳定的温饱状态。

(二)农村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户经营规模小,效率低美国农业占GDP比重的3%,美国农民仅占其总人口的1.8%,但他们不仅养活了近3亿美国人,而且还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一点体会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一点体会

关于加快新农村建设,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一点体会党中央提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并不断出台有关“三农”工作的“中央文件”。

市委、区委更是强调通过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率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这是党中央、市委、区委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对农民兄弟的关爱。

如何加快城市化地域内镇村的新农村建设,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我们在实践中有以下一些体会:1、重视城市化区域内原住民就闵行区来说:处在城市化地域内的镇、村占了闵行区地域的大头,占了闵行区人口的大头,占了闵行区经济总量的大头,特别是闵行区财政收入的大头。

这些地区的失地农民(包括户口已“农转非”的安置劳动就业和不安置劳动就业的人)二元结构的矛盾更是突现,已经成为上访的主要群体。

对这一群体要引起高度重视。

第一他们是农民,就是户口“农转非”了,甚至人也住进了动迁房,但是动迁房房型差、环境差、物业差,享受的是最低生活保障金和最低养老金,每月分别为320元和628元。

第二他们为城市和城市化付出了全部努力,包括从农村为城市服务到从农村为城市让路,为政府提供税收到提供大量土地差价;第三由于受文化和技能性及智商的局限性,就业无着落、生活无保障,最起码是只能温饱不能小康的弱势群体。

因此,二元结构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而且趋势拉大。

这批群体,往往还要依赖原来所属的村、镇。

反之,只有村的集体经济发展了,才有能力帮助他们由于在城市化进程中遗留下来而一时又难以解决的恰又是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2、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关键是加快农村发展、重点是村级经济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质是城乡分治,具体反映在农民与市民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差异和不对等上,包括: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农村基础设施、环境建设等诸多方面。

要根本上解决这种不平等,关键是农村要加快发展,而农村要加快发展的重点是加快村级经济发展,这是根本的内动力。

靠政府托底的做法是不可能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说白了,政府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

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认识及看法

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认识及看法

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认识及看法10级农经班姓名:王江龙学号:2010033101近几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一个被关注的话题,究竟什么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呢?在这里我通过网络和相关书籍对城乡经济有了以下的定义和了解。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

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

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应是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实现城乡良性互动,逐步减少农村人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城镇人口,转变生产增长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第一产业结构,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所以,城市化是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根本出路。

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繁荣农村经济。

要架起农户和市场之间的桥梁,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也带来了千家万户的农民如何和大市场连接的问题。

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连接起来,因而是将农民和市场连接起来的有效途径。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民面对的是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

我国果品、蔬菜等园艺产品和畜产品在价格上是有竞争优势的,但在出口上也遇到了卫生检疫等绿色壁垒。

提高农产品质量是我国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前提。

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必须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

小城镇和大中小城市是一个体系,必须协调发展,并要促进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结合,加快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

心得体会: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壁垒,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心得体会: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壁垒,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心得体会: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壁垒,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全国30多个省市陆续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标志着在我国长时间存在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一、各地方案户籍制度改革作为新型城镇化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目前,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全国众多省市均已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主要在农业户口、落户条件、居住证制度、积分落户等方面制定了具体措施。

1.取消农业户口。

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而在已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的省市中,普遍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并制定了时间表。

如北京市明确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并强调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统计制度。

安徽省提出,户口登记不再标注户口性质,不再出具关于户口性质的证明。

贵州省则规定,从2015年6月1日起,在“户别”栏不再登记农业或非农业,统一登记为家庭户或集体户。

2.放宽落户条件。

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在各省的户籍改革方案中,四川省、贵州省均提出全面放开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落户限制;山西省则提出要全面放开建制镇和中小城市落户限制。

对于大城市的落户条件,《意见》规定,大城市对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不得超过5年。

而安徽省明确不得超过3年,河南省更是缩短为不得超过2年。

此外,在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方面,北京市、上海市两地还明确提出了常住人口上限。

其中,北京市提出,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城六区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础上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上海市提出,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500万以内。

3.完善居住证制度。

各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中,完善居住证制度成为了一项重点工作。

统筹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统筹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统筹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金羊网2007-10-25 11:17:11
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构想
记者邓婧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深刻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加以解决定义。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通过城乡产业融合怎么做,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增强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形成城乡互动共进、融合发展的格局。统筹城乡发展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贯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
城乡关系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系统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目前,中国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上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全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亟待改变,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等等,发展要跟上步伐,更应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协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办法首先要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根本改造,推进农业工业化的进程。其次是积极推进和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不断减轻农民负担。第三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第四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要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大市场,城市和农村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两个板块,城市家庭居民户和农村居民户是市场经济主体的两个组成部分,要协调城乡关系,首先要协调城乡两大市场和两大经济主体的关系,而协调这些关系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根本上就是解决“三农”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几点建议
进入2000年后,我国提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然而,个人认为我国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上,急于改变现状,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是经过几千年历史而形成的,而城乡二元结构由以下几个因素构成:
1 、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

户籍壁垒严重阻碍了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实行了暂住证制度,从一定程度上放开了区域之间的人口流动。

但是,在当今来看,即使实行了暂住证制度,各区域在对待持有暂住证的居民仍存在歧视。

2 、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

例如,教育和公共设施的投入。

城市中的教育和公共设施的投入,几乎完全是由国家财政负担的,而农村的教育和基础设施,国家的投入则相当有限,有相当一部分要由农民自己来负担。

而目前,国家对教育与基础设施的投入也几乎都在城市中。

3 、事实上是将城乡分成了两种社会身份。

这也就奠定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

城乡二元结构则表现为“双重二元结构”,即不仅存在以现代工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之间的经济二元结构,同时也存在着以城市社会为一元与农村社会为一元的社会二元结构。

而“双重二元结构”的特征,造成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对立、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对立。

使得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社会和谐发展。

那么,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我国政府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建立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机制;
2、建立城乡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
3、构建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
4、建立城乡统筹的税费制度;
5、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城乡产业统筹发展。

个人认为,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上,我国政府过于急于求成。

首先,城镇居民与乡村居民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素质等方面无法实现对接。

人们在短期内,很难消除观念中原有的城乡之间的地位差距,过快地从表面上打破这种关系,则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也会导致一些对农村居民不公平的现象产生。

其次,城乡之间在教育、文化、卫生、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存在差距。

农村人口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会离开农村,而进入城市,尤其是如今的年
轻人。

同时,修建城乡公路,开通“村村通”,则为城市从农村抽血,提供了更方便的条件。

在户籍制度的差异上,农村户口在医疗、保险与社会福利等方面也得不到保障。

因此,一旦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乡村地区无法与城市实现对接,从而不利于农村发展。

再次,就目前而言,农业也无法与工业实现对接。

由于农业生产投入多,但所获得的报酬少,同时,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

因此,很多农村劳动力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从而产生“386199”部队。

相比于农业来说,工业生产则有着高需求、高附加值的特点。

因此,农业与工业之间的差距将越来越大。

最后,国家提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

个人认为“以工促农”的结果是,工业依靠农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要远大于对农业的促进成果;“以城带乡”的结果则是城市依靠农村劳动力的发展要远大于对乡村的促进。

因此,基于以上几点,我认为国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1、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是教育、医疗、卫生的投入;
2、加大对农业补贴,降低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成本,从而提高农产品价值,
增加农民收入;
3、逐步消除城乡间户籍制度壁垒,从人们思想上消除城乡居民之间地位的
不平等思想。

在基于以上几点的基础上,个人认为,国家不应追求过快的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应一步一步优先发展农村,发展农业,提高农民收入。

待城乡之间各项差距进一步缩小之后,再实现城乡之间的对接。

如果国家一味急于求成,追求过快增长的话,则会导致城乡之间在居民素质、农工业发展以及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