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点详解:自然地理和地图(6)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运动及其影响-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四季变换与昼夜更替的原因- 地球运动对气候和地理现象的影响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种类与用途- 比例尺、地图符号和注记- 地图的阅读和解读3. 空间定位与地理坐标- 经纬度系统- 地理坐标的确定方法- 空间定位技术的应用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组成与大气层结构-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系统2. 水文循环与海洋地理- 水文循环的过程与意义- 河流、湖泊的特征与分类- 海洋的形成、分布和海洋资源3. 地貌与地质作用- 地壳结构与板块构造- 内外地质作用及其影响- 地貌类型与地貌演化4. 生物地理与生态系统- 生物分布的规律与生态因素 -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人口分布、迁移与人口问题 -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体系- 城市问题与城市规划2. 农业地理与粮食安全- 农业类型与农业布局- 农业技术与农业生产- 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3. 工业地理与区域发展-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 工业发展与区域经济- 产业转型与区域创新4. 交通运输与物流- 交通运输方式与网络- 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物流系统与现代物流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与GIS- 遥感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知识- 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中的应用2. 环境监测与评估- 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 环境评估的步骤与内容-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五、地理实践与案例分析1. 地理实践活动- 地理实验与实地考察- 地理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地理问题的探究与解决2. 地理案例分析- 国内外地理案例的收集- 案例的分析方法与步骤- 案例教学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概要性的归纳,实际的高考地理复习应结合具体的教材和考试大纲进行深入学习和练习。
此外,考生还应关注最新的地理事件和现象,以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考地理知识点分布
高考地理知识点分布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之一,也是高考科目之一。
地理知识点的掌握是考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之一。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掌握高考地理知识点,本文将对地理知识点的分布进行详细介绍。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自然地理是地理学的基础,包括地球的构造、自然环境、气候、地貌等各个方面。
1. 地球的构造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我们生活的外壳,包括陆壳和海壳。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是地球的最大部分。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分为外核和内核。
2.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指地球上存在的各种自然要素,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和生物环境。
其中大气环境包括大气层、气候和气象等;水环境包括海洋、江河湖泊和地下水等;生物环境包括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等。
3. 气候气候是指某个地区在较长时期内的平均天气状况。
气候的形成受到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在中国,气候分布具有明显的特点,如北方干旱、南方湿润等。
4. 地貌地貌是地球表面地形的总体呈现。
地貌可以分为平原、山地、高原和丘陵等不同类型。
地貌的形成与地壳运动、风化侵蚀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包括人口与城市、经济与交通、文化与旅游等方面。
1. 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是人文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口分布的不均衡和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城市规划、人口流动和城市管理等是人口与城市考点的重点内容。
2. 经济与交通经济与交通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经济地理主要研究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和区域联系等问题。
交通地理主要研究交通网络的建设与发展以及运输资源的合理利用等。
3. 文化与旅游文化地理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的空间分布和文化景观的形成等问题。
旅游地理主要研究旅游资源的分布、旅游地的开发与管理等。
三、地理知识点的应用地理知识点的应用是考试中的重点之一。
考生需要掌握地理知识点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1. 地图阅读与解析地图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工具,考生需要具备地图阅读和解析的能力。
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
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根据历年高考失分比较多的科目,为考生总结了一些答题注意细节及经验,请考生一定注意,以免丢分不该丢失的分数而追悔莫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一、经纬网图的判读及应用1.常用经纬网图的判读类型侧视图俯视图常见演变简图截取一段纬线,在其上标注经度截取一段经线,在其上标注纬度截取极地投影图中的一部分判读要领横线(或弧线)一般代表纬线,由南向北增大为北纬度,反之为南纬度竖线(或弧线)一般代表经线,由西向东增大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相邻的两条经(纬)线之间经(纬)度差一般是相等的关注经纬线的表现形式:纬线为圆弧线,经线则是从圆心出发的射线。
判断圆心是北极点还是南极点,确定纬线是南纬度还是北纬度依据自转方向及经线经度值的变化特征,确定经线是西经度还是东经度。
2.经纬网的应用定方向(1)定南北: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2)定东西:同是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 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则要看两点的经度和,若经度和小于180° ,则东经的在东,西经的在西;若经度和大于180° ,则东经的在西,西经的在东定距离(1)任一经线上: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约是 111 千米。
(2)任一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的计算公式为:111 千米·cos θ ( θ为该经线的纬度数)(3)不同经线和纬线上:计算两点间距离时可进行估算。
一是可以先假设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二是可以先算出比例尺,进而计算出两点间距离定范围(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度数相同的地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特别提醒: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高考地理知识点重点
高考地理知识点重点高考地理科目是理科生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涵盖了大量的地理知识。
为了帮助考生复习地理科目,本文将重点介绍高考地理知识点的重点内容。
第一节:自然地理知识点自然地理是地理科目的基础,对于考生来说尤为重要。
在自然地理中,气候与气象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考生需要掌握各个气候带的特征,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季风的形成和影响因素,如青藏高原的高山和海洋的影响。
另一个重要的自然地理知识点是水文地理。
考生需要掌握全球的河流、湖泊和水文地貌的分布情况,如长江、亚马逊河等。
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考生需要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方式,以及现代社会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和解决途径。
第二节:人文地理知识点人文地理是地理科目中与人类活动相关的部分。
城市化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考生需要了解城市化的定义、特征和影响,如人口密度增加、土地利用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全球主要城市的分布和特点,如纽约、东京、伦敦等。
另一个重点是经济地理。
考生需要了解全球的经济地理分布和结构,如工业和农业的区域分布、资源型经济和制造业经济的特点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全球化对经济地理的影响,如产业转移和国际贸易的变化。
第三节:环境地理知识点环境地理是地理科目中关注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部分。
资源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考生需要了解各种资源的定义和分类,如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状况,如石油、煤炭、水力资源等。
环境问题也是高考地理科目的重点。
考生需要了解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内容和现状,如气候变化、土地退化、水资源污染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环境保护的方法和途径,如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等。
结论通过对高考地理知识点的重点内容进行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应该重点关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环境地理等重点内容。
同时,还需要了解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如经济发展、城市化和环境问题等。
新高考高考地理知识点
新高考高考地理知识点一、自然地理知识点新高考高考地理考试涵盖了世界自然地理和中国自然地理两个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将就这两个方面的知识点进行介绍。
世界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结构与地球运动: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板块构造理论和地球的运动原理。
2. 地球的大气圈:了解地球的大气层结构、气候带和气候变化等内容。
3. 地球的水圈:掌握水资源的分布、水循环和洋流等自然现象。
4. 地球的陆地和人口:学习各大洲的地理特点、人口分布和人居环境等。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点1. 中国的自然条件: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如地形、气候、水文等。
2. 中国的自然资源: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种类、分布和利用情况。
3. 中国的农业和农作物分布:介绍中国的农业区划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情况。
4. 中国的工业布局和能源:掌握中国的工业布局特点和主要能源资源。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除了自然地理知识点外,新高考高考地理考试还会涉及到一些人文地理知识点。
下面将就几个重要的人文地理知识点进行介绍。
1. 城市与城市体系:学习全球城市化进程、城市体系的结构和特点等。
2. 人口与城市化:了解全球人口分布、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等人口地理现象。
3. 区域发展与全球化:掌握全球经济地理的基本特点和全球化对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影响。
4. 旅游地理:熟悉重要旅游景点的地理位置、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情况。
5. 区域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了解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三、地理实践能力除了理论知识外,新高考地理考试还会考察考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实践能力的考查主要包括地图阅读与地理实地观察两方面。
1. 地理实践能力之地图阅读:考生需要能够掌握地图阅读的基本技能,如读图、理解地图符号和图例、判断地理位置等。
2. 地理实践能力之地理实地观察:考生会接受一些地理实地观察的测试,需要通过观察并回答问题来考查其地理实地观察能力。
总结:新高考地理考试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的知识点,考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并具备地理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_背下来最低75分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自然地理部分第一单元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地球运动专题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着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地理新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地理新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近年来,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考试形式不断变化,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地理学科的知识点也发生了一些调整。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准备地理考试,本文将对新高考地理学科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构造、经纬度及其意义,地图的种类、使用及运用等。
2.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常识,包括世界各大洲的地理位置、特征和主要国家等。
3. 自然灾害与地质灾害地球的自然环境与自然灾害的关系,地震、火山、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4.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主要包括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分布与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的意义、方法与措施等。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与城市人口的数量、分布、迁移与城市的特点、分类、规模等。
2. 农业与工业农业的类型、分布、发展问题与工业的类型、分布、特点等。
3. 交通与通讯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与交通网络,以及通讯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等。
4.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评价指标、发展战略等。
三、地理技能与方法1. 地图解读与制作利用地图进行空间分析、地理问题解决等,以及地图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调查与实验进行地理问题调查与实验的设计、实施与分析。
3. 统计与图表运用统计学方法和图表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解读。
以上是地理新高考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广大同学更好地备战高考。
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还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祝愿同学们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大全
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大全高考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的重要考试,地理作为其中的一门科目,也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
在备考地理科目时,了解和掌握地理的核心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高考地理必考的知识点大全,帮助学生整理自己的学习思路。
1. 地球与地图地球是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因此地理科目的首要内容是地球的基本特征和地球的形状。
学生需要熟悉地球的纬度和经度、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地壳构造等知识点。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地图的制作方法和地图的使用,包括平面投影地图和球面投影地图。
2.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包括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方面。
学生需要熟悉不同气候带的特征和分布,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水文地理的基本知识,如水循环、河流、湖泊等。
对于土壤和生物方面的知识,学生需要了解土壤的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生物的分类和分布规律。
3. 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包括人口、城市、交通等方面。
学生需要了解人口的分布和变化,掌握人口增长和控制的原因和对策。
对于城市方面的知识,学生需要了解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影响。
交通方面的知识包括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4. 区域地理区域地理是研究不同地理区域的特征和变化的学科,包括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理解中国地理的区域差异和自然资源的分布。
对于世界地理方面的知识,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和国际地缘政治的影响。
5.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的重要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学生需要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相关政策。
总结起来,高考地理的必考知识点主要包括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五个方面。
学生需要通过系统学习和练习,掌握这些核心知识点,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同时,学生还需要关注地理学科的最新研究和进展,了解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新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
新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新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考生需要熟悉并掌握地理的必考知识点,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本文将介绍新高考地理必考知识点,并按照合适的格式进行简洁美观的排版。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与地理坐标:地球是我们人类生活的家园,掌握地球的基本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被划分为北半球、南半球、东半球和西半球。
为了确定位置,人们采用了经纬度坐标系统,其中纬度表示地点距离赤道的远近,经度表示地点相对于本初子午线的位置。
2. 大地形地貌与水系:地球的表面由陆地和水域组成,根据形态特征不同,可分为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地形。
水系包括海洋和内陆水系,海洋是地球表面积水最广的部分,而内陆水系包括河流、湖泊、湿地等。
3.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地球大气长期变化的统计结果。
气候要素包括温度、降水、气压、湿度等。
气象研究具体天气现象,如暴雨、台风、龙卷风等。
4.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自然灾害常常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地震、火山、洪水、干旱等是常见的自然灾害形式。
防灾减灾工作非常重要,包括科学预测、预防、应急救援等。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与城市:人口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城市是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区。
人口密度、人口数量、人口流动等是重要的人口指标。
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规模的变化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2. 经济与农业: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增长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经济规模、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模式等是经济学关注的重点。
3. 文化与城市发展:城市与文化密切相关,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
文化多样性、文化遗产、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等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4.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在地理学领域有着重要应用。
GIS 能够整合遥感数据,进行地理分析和决策支持;而遥感技术则能够获取地球表面的大范围信息。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一、自然地理部分。
1. 地球的宇宙环境。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顺序(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地球的普通性(在太阳系中,与其他行星相比,质量、体积等方面的相似性)和特殊性(存在生命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液态水、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及其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等);太阳活动(黑子、耀斑等)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等)。
2. 地球的圈层结构。
- 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的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各圈层的特点。
例如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度不均;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等。
- 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组成和特点。
大气圈的垂直分层(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等)。
3. 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例如,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越明显。
- 热力环流: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垂直运动,进而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产生空气的水平运动),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4. 大气运动。
- 气压带和风带:三圈环流的形成(假设地球表面均匀,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和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的分布、成因和季节移动规律。
新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大总结
新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大总结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地球表面特征的缩略表示。
比例尺、图例、方向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3. 地图的类型: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专题地图等。
4. 地图的阅读与解读:通过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识别图例,了解地图所表达的信息。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与结构。
- 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气候。
-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纬度、海陆分布、地形等。
2. 水文循环与洋流:- 水文循环的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径流。
- 洋流的类型与分布:寒流、暖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 地貌与地质作用:- 地貌类型:山脉、平原、盆地等。
- 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
4. 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地震、火山爆发。
- 气象灾害:洪水、干旱、台风。
- 灾害预防与减灾措施。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分布与迁移。
- 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经济地理:- 农业地理:农业类型、农业布局。
- 工业地理: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布局。
- 交通运输地理:交通网络、物流分布。
3. 环境与发展:- 环境问题:污染、生态破坏。
- 可持续发展策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基本概念、功能与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与在地理中的应用。
五、地理实践1. 地理实验:- 气象观测、土壤分析等。
2. 地理调查:- 社区调查、环境评估等。
3. 地理研究:- 地理现象的观察、分析与解释。
六、地理学科思想方法1. 地理空间思维:- 空间分析、地理模式识别。
2. 地理综合分析:- 自然与人文因素的综合考量。
3. 地理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
高考地理知识点考点归纳大全
高考地理知识点考点归纳大全地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
高考地理所包含的内容涵盖广阔,而考试形式也不断变化。
在备考期间,掌握地理考点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高考地理常考知识点进行归纳,以便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人口统计学人口统计学是高考地理中的重点内容,其实践性强,作为地理考试的常规题型之一,也往往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1.人口分布•我国人口密度的分布规律•人口的城乡分布•人口分布的原因分析2.人口变化•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与原因分析•人口结构的变化•人口流动的类型3.人口政策•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税收、社会保障等政策的影响•人口发展战略与政策城市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和工业化也是高考地理中的常考考点,其都与我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1.城市化•城市化的阶段性发展•城市化的影响•中国的城市化道路2.工业化•工业化阶段与特征•工业化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污染物的排放与治理3.区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及其阶段特征•区域分权与行政区划改革•区域发展格局与空间优化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高考地理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基础知识以及我国的自然资源。
1.地理条件•我国自然地理位置与范围•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结构与功能分析•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2.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类型•自然灾害防治基础知识•自然灾害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3.能源与资源•能源与资源的基础概念•能源和资源的类型及分布•能源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全球环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也是高考地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
对于地球的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1.环境问题基础•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评估。
2.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珠江三角洲的气候变迁•气候变化的风险评估3.全球化•全球化的内涵与特征•全球化的原因•全球化的影响小结高考地理考点众多,同学们在备考期间首先需要对考纲有所了解,以此为基础针对性地学习。
同时,在学习的同时,注重实践应用,结合当代地理发展动态,不断拓宽自己的地理视野,及时关注地理发展前沿,才能在地理上举一反三,真正做到熟能生巧。
高考地理讲义(一轮复习)
高考地理讲义(一轮复习)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
高考地理考试的重点在于理解与记忆,细节的记忆需要在平时
多加练。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轮复,系统性地研究高考地理知识。
1.1 地球的结构和运动
地球由内向外分为核心、地幔、地壳和水圈四个部分。
地球的
自转和公转分别造成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以及季节的变化。
1.2 气候与天气
气候是指某个地区长期统计下来的天气状况,天气则指较为短
暂的自然现象。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海陆分布和地形等。
1.3 植被和土壤
植被反映了某个地区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土壤则与植被和气候密切相关,不仅能够影响植物的生长,还能对水源的净化和保持有一定的影响。
1.4 地貌和水文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隆起或凹陷的形态,水文则指地表水的循环和分布。
地貌和水文的性质、特点以及变化都受到大气和水文圈的影响。
本章内容复习囊括地球的结构和运动、气候与天气、植被和土壤、地貌和水文这四个方面。
请同学们复习好笔记,并结合实践多练习,确保在考试中能够轻松应对。
地球与地图高考地理知识点
地球与地图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与地图是高考地理学科的重要知识点,它关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也是了解地球自然和人文景观的重要前提。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地球和地图所涉及的知识点包括地球的结构和自然地理环境、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地图的制作和使用等,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地球的结构和自然地理环境地球是一个球体,直径约为1.29亿米,其内部划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层。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由铁和镍等物质组成,温度约为6000摄氏度,具有磁性。
地幔是地核和地壳的中间层,厚度约为2900公里,温度为1000—3500摄氏度,地幔岩石的物理性质对地球的热力学演化有重要影响。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薄壳,其厚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平均约为30公里,包括陆地和海洋两种地形。
地球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大气、水体、陆地和生物四个方面。
大气是地球周围的空气层,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它保护地球免受太阳宇宙射线和流星雨的侵害。
水体是地球表面的水资源,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冰川等。
陆地是指地球表面上没有被水覆盖的部分,包括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等地形。
生物是指地球表面上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互相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
二、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是指地球表面自然形成的风景、地貌、气象现象等,在地理考试中,最常涉及的自然景观为山、水、草原和沙漠等。
山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高地,具有复杂的地形,是河流的发源地和水资源的重要储库。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在地球的生态系统、经济活动和人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草原是地球上广阔的天然草land生态系统,是动物牧畜、农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沙漠是指气候条件下极端干燥地区,是生命的极限环境,具有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文化遗产。
人文景观是指人类文明活动在地球表面所留下的痕迹,包括建筑、城市、文化遗产、交通运输等各类工程。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第6课时地球的圈层结构与地球的演化
第6课时地球的圈层结构与地球的演化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2.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1.结合材料,分机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特点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主要特征。
2 . 结合地球内外圈层示意图,熟练掌握各圈层的分布,并说出各圈层的特点。
3.结合图文材料,识别地层和化石的特点,分析地球的演化特征及古地理环境,分析不同地质年代地球演化的特点。
(一)地球内部结构 1. 地震和地震波(1)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地震对地表的破坏程度称为烈度, 一次 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知识链接]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波的传播方向质点振动方向波的传播方向000质点振动方向纵波横波000-O0(2)地震波类型传播速度通过的介质地表震动横波(S波) 较慢固体引起地面水平晃动纵波(P波) 较快固体、液体、气体引起地面上下颠簸2 .地球内部圈层莫霍面(17 km): 地震波在此处明显 加速二L地 壳 :平均厚17 km 2.000海拔越 高壳越厚核古登堡面(2900 km): 此处 横 波消失,纵 波 速度明显下降横波 纵波 (S)P)速度/(km·s-¹)0 3 6 9 3.00040005.0006000深度k m地幔陆地上12 151000(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生物圈:存在于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大气圈水图: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注意]生物圈的特殊性(1)生物圈是有生命存在的圈层,而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是无机圈层。
(2)生物圈的范围与其它圈层交错分布,其界线不像其他圈层那样分明。
(3)生物圈不仅包括了地球上的全部生物,还包括了生物生存的无机环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最活跃的圈层。
二、地球的演化(一)地层和化石1.地层和化石特点作用地层是地壳上部呈带状展布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保存有不同时代的生物遗体或遗迹,遗留下环境变化的物质凭证化石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保存着相同或近似的化石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2.研究地层和化石的意义: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
地球与地图高考地理知识点
地球与地图高考地理知识点地球和地图是高考地理中最基础的知识点,也是理解地理学的基础。
地球和地图的相互关系非常密切,地球作为我们生活的星球,而地图则是将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可视化的工具。
在高考地理中,我们需要了解地球的结构、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以及如何将地球上的信息呈现在地图上。
一、地球的结构地球是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组成的。
内核是地球的中心,由固态铁和镍构成;外核由液态铁和镍构成。
地幔是位于地壳与内核之间的一层,约占地球半径的四分之三,由固态和部分熔融的岩石构成;地壳则是位于地球表面的一层薄薄的岩石皮,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球的结构。
二、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地球是由大气、水和陆地三部分组成的。
在高考地理中,我们需要了解这三个部分的特征和相互影响。
大气层保持了适宜的氧气和空气成分,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同时也可以保护我们免受太阳辐射的伤害。
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占地球表面的71%,包括海洋、淡水、河流、湖泊和冰川等。
陆地是我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包括大陆、岛屿、高山和低地等。
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影响着地球的生态平衡。
三、地图由于地球太大了,所以我们需要将地球上的信息呈现在地图上。
地图是看到地球和我们周围的环境的重要途径,提供了地球表面的信息。
地图包括平面地图和球面地图。
为了将地球表面呈现在平面图上,需要将地球表面的经度和纬度转换为坐标。
因为地球是球体,所以经纬度是一种球面坐标系。
根据定义,经度是经过北极和南极的以地心为原点的大圆弧;纬度是测量地球表面上,与赤道平面之间的角度。
经纬度的转换是我们理解地球和地图关系的关键所在。
总结起来,地球和地图是高考地理中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理解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和地理位置之间的关系。
只要掌握了这些知识,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地球和我们的生活环境。
辽宁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辽宁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相互关系的科学。
对于辽宁高考的考生来说,掌握以下地理知识点至关重要。
自然地理部分1. 地球与地图:了解地球的形状、运动,以及地图的基本概念、比例尺、方向、图例等。
2. 气候与天气:掌握气候类型、气候分布规律,以及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
3. 水文地理: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体的分布、类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 地貌学: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等地貌类型及其形成过程。
5. 生物地理: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植被类型和动植物分布。
6. 土壤地理:土壤类型、分布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7.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自然资源的分类、分布及其开发利用,以及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特点和预防。
人文地理部分1. 人口与城市:人口分布、迁移、城市化过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经济地理:农业、工业、服务业等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区域差异。
3. 交通地理:交通运输方式、交通网络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 政治地理:国家、地区、行政区划的地理分布及其政治意义。
5. 文化地理:不同地区的文化特征、文化景观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区域地理部分1. 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分布等。
2. 世界地理:世界各大洲的地理特征、主要国家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3. 辽宁地理:辽宁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资源状况、经济特点等。
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原理、应用领域。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结束语地理学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要求我们了解自然现象,还要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通过对上述知识点的系统学习,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高考地理科目的考试,同时也能够培养对地理环境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
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地理考前必背自然地理核心考点
高考地理考前必背自然地理核心考点#01等值线的判读注:①走势包括整体的走势,也包括局部的走势,例如局部的弯曲。
②特殊是指:“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表格简称大、小)#02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及变化的描述1.点状地理事物:如城市的空间分布、矿产资源的分布等(1)分布的描述点状地理事物一般比例尺较小。
描述时应从大范围考虑:点的大小代表的含义,反映的地理原理。
【描述角度】点的疏密,沿什么线(面)密集,沿什么线(面)稀疏;点组成的形状反映疏密规律。
(2)变化的描述要关注点的数量变化,位置是否变动以及变动的方向,有时还要关注点的规模大小是否己改变。
【描述角度】 数量变化、位置变化、等级(大小)变化等2. 线状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河流、交通线、山脉等(1)分布的描述读图时注意事物的起止点、事物沿途的变化和事物的走向;注重同一空间不同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和相互影响的结构体系。
(2)变化的描述线状地理事物发展变化大多可以几类,常见的是某一地理要素随时间或距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
【描述角度】 线状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描述角度:趋势、分段(阶段)、变化快慢(速度)。
3.面状地理事物:一般表示地形区、物(1)分布的描述规律判读类型举例等高线(地貌)等压线(大气)等潜水位线数值知类型地形类型、地形部位高低压中心,脊、槽知海拔高低走势知分布地势走向、山谷和山脊高压流向低压知水流方向疏密知变化程度坡度陡缓风力大小水流快慢闭合知特殊大:山丘;小:洼地大大:地势低洼,地下水出露或大水漫灌小:过度抽取地下水面状分布相对而言其比例尺较大,在描述中,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分布特点、或该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对其面积大小、形状加以注意。
(2)变化的描述面状地理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间和距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对于这类描述,要关注面积大小的变化,变化的方向以及变化的速度。
【描述角度】 面积大小的变化(集中、碎片化);变化方向,变化速度。
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
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地球与地图考点:1、经纬网的判读2、地图三要素3、等高线地形图4、地形剖面图一、经纬网的判读(一)、经线1、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点的线形状:半圆不平行相交于南北极点2、特征方向:指示南北方向长度:约2万千米实质: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面面角)3、经度分布规律:东经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数愈向西愈大4、半球划分:东半球(20°W—160°E)西半球(160°E—20°W)注: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
一直一条经线的度数可以求出对应经线的度数。
(二)、纬线1、概念: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形状:圆平行2、特征方向:指示东西方向长度:由赤道向南北缩短实质:地表某点到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3、纬度分布规律:北纬的度数越向北都数越大,南北的度数越向南度数越大4、半球划分:北半球、南半球(三)、经纬线的运用: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方法:确定经纬线;定经纬度;)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两点之间的位置关系(有图无图))3、最短航线的判定法(过地心大圆的劣弧最短)(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线过极点,方向分为三种情况:a、同在北半球,先向北,过北极点之后再向南b、同在南半球,先向南,过南极点之后再向北c、两地位于不同的半球,则看劣弧过哪个极点而做讨论(2)、同一纬线,却不同经线上a、同在北纬:若A在西边,B在东边,A到B最短航线:东北—正东—东南;若A 在东边,B在西边,A到B最短航线:西北—正西—西南b、同在南纬:若A在西边,B在东边,A到B最短航线:东南—正东—东北;若A 在东边,B在西边,A到B最短航线:西南—正西—西北4、利用经纬网判定距离:(1)、两点经度相同,则两点纬度差乘110千米(2)、两点纬度相同,则两点经度差乘110千米乘(3)、两点不同经度,不同纬度5、对chi点(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度数相加为180°(东西经不同),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不同)二、地图三要素一般情况: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一)、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有经纬网的地图: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形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大小(二)、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图幅相同,实地范围相同计算:原比例放大/缩小到n倍;比原比例尺放大/缩小n倍缩放:图幅面积的变化:(三)、图例:三、等高线地形图(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基本特征:(二)、五大地形类型特征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高线特征中间疏四周密密集稀疏中间疏,四周密稀疏、平直海拔较高高,超过500米较低,一般不高于500米无限制低,0—200米地表起伏程度起伏不大,边缘陡峭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坡度平缓四周高,中间低平坦开阔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山地、山峰闭合曲线、外地内高、符号四周低中间高坡示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低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内高外低四周高、中间低坡示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降低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山脊线也叫分水线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叫集水线鞍部一对山脊等高线和一对山谷等高线组成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陡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起近于垂直的山坡,称陡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三大类岩石
③推知岩石沉积时的环境特征。 例1:石灰岩→珊瑚礁组成→珊瑚生长→温暖广阔的浅海。 例2:植物化石和含煤层→陆地上,茂密的森林→湿热的气候。 例3:四川盆地紫红色砂岩-------是气温较高的氧化环境。 例4:柴达木盆地有煤、石油、石膏、钾盐------曾有过气候温暖 湿润的时代,形成煤、石油;以后气候变干燥,形成石膏、钾 盐。 ⑶变质岩——已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使原来岩石成 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 ·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砂岩变质成石英岩;页岩变质成板岩。
6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6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被一些断裂构造带(海岭、 海沟)分为六大板块:(右图写名称) 亚欧、非洲、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极洲板块。大 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 ②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 活动的地带,多火山、地震、矿产分布。
64.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技能扩展】等潜水位线的判读: ①等潜水位线是指某地潜水面的海拔高度。 ②潜水面是一个自由水面,随地势起伏,略有起伏。同一地区,天气晴朗、气温高时, 潜水位低,阴雨天、气温低时,潜水位高。 ③判断潜水埋藏深度:一地海拔高度与该地的等潜水位线的海拔高度之差为该地潜水 的埋藏探度。 ④判读潜水与河流水的互补关系:数值大,潜水位高,对应地的地势也高;数值小, 潜水位低,对应地的地势也低。右图中的河水自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河流都是自 北向南流。a图中河流两岸的潜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潜水补给河流。 b图中河流两岸 的潜水位低于河流水位,河流补给潜水.(箭头表示潜水流向,垂直等潜水线,从高 处流向低处)
64.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静态水资源:①冰川(占淡水的2/3,在两极和高山区,目前直接利用不多, 1600年更换一次);②深层地下水(储量大,利用很少,1400年更换一次);③ 内陆湖泊水。 ~循环周期长,更新缓慢,短期内不易恢复,影响后续利用。 动态水资源:①地表水,河流水(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更新快16天更换一 次);②浅层地下水。 ~更新快,交替周期短,利用后短期即可恢复(以不污染、不破 环、不超过更新速度为前提),是人类开发利用的重点。 ⑵按循环周期分类:
⑶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只占 淡水总储量的0.3%。水的三态变化使其成为最活跃的自然要素之一;水是人 生存必要条件,是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自然资源。
64.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Ⅱ.陆地各种水体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⑴大气降水是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 案例:我国大多数河流主要靠降水补给,河流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一致,有季节和 年际变化。 ⑵冰川的功能:存储固态水、输出液态水、以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陆地其他水体。冰 川对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案例:中国西北一些河流径流变化 与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 ⑶江河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见右图。 湖泊对河流径流起到调蓄作用,延缓、削弱洪峰。 案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泊的天然调节作用;水库的人工调节作用。
65.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意义
陆地
海洋
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意义。 ⑴水循环能量来源:外因一一太阳辐射能、重力能; 内因一一水的三相变化。 ⑵水循环类型: ①海陆间大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水资 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 ②陆地循环:对水资源更新有一定作用。 ③海洋循环:循环水量最大。
65.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意义
风化 搬运 沉积
侵蚀
固结成岩
61.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主要外力作用与地形形成: 主要外力作用与地形形成:
61.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①流水作用:流水作用强大而普遍,使地面变得崎岖。 a.流水侵蚀作用: ▲动力侵蚀:坡面上的流水冲刷坡面,使坡面趋于破碎,并且下 切形成沟谷,如: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沟谷水流使河谷加宽加 深,形成“V”型谷地,如瀑布、峡谷的形成; ▲化学溶蚀:喀斯特地形是石灰岩受含有CO2的水的溶解和冲刷 作用形成的。可形成溶洞、石林,溶洞中形成石柱、石笋、石钟 乳。案例:我国的桂林、云贵高原、南斯拉夫的喀斯特高原。 b.流水搬运和沉积作用:∵流速降低而沉积形成堆积地形,案例: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形成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宽 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沉积规律:砾石—砂—粉砂—粘土(从上游到下游,从底层到上 层)。
61.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②风力作用:在干旱地区形成风蚀地貌. 案例: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蘑菇等。地表沙尘和碎屑被 风力搬走常形成戈壁和裸岩荒漠。风速减小或气流受阻,导致 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风积地貌(沙漠的基本形态);在沙漠 的外缘常形成黄土堆积,案例:我国的黄土高原。 ③冰川作用:高寒地区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 冰蚀湖(五大湖); 冰川消融后,冰碛物堆积形成冰碛地形(东欧平原的波状起 伏)。
61.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②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岩石承受程度,岩体发生破裂, 并沿断裂面岩块有明显错动、位移叫断层。案例:华山北坡大断崖。断层构造地 断层构造地 岩石破碎,常发展成沟谷、河流。 带,岩石破碎,常发展成沟谷、河流。 地垒: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案例:庐山、泰山。 地堑: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案例:渭河平原、汾河 谷地、东非裂谷带、莱茵河谷地。 ③了解地质构造的意义:找矿、找水、工程建设。 案例:背斜是石油、天然气良好的储油构造;在背斜的山坡上修大型工厂、铁路 易发生滑坡,应加固;向斜构造盆地利于储存地下水,形成自流盆地;打隧道以 背斜最好,隧道通过断层时必须加固;水库选址应避开断层带。
高考地理考点详解 ——自然地理和地图 (6)
4.陆地 (1)陆地的组成要素及其运动 69.主要造岩矿物
主要造岩矿物。 ①地壳中的化学元素:90多种自然存在的,各元素含量差别 大,同一种分布不均匀,稀有金属在一定地质条件下也可能 富集。八种主要: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氧最多(占一半),硅 其次(占1/4)。 ②矿物:是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有3000多种,分布 广泛,到处可见。 常见矿物只有几十种,造岩矿物二三十种,如:石英、长石、 云母、方解石等。 花岗岩是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的。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 组成。
64.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Ⅰ.陆地水的组成和主要水体类型:水资源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 源。 地表水:基本来源是大气降水→分为江河水、湖沼水、冰川水。 地下水:降水和地表水下渗;少量是空气水汽进入地下凝结而成。 ⑴按空间分布分类
地表水:基本来源是大气降水→分为江河水、湖沼水、冰 → 川水。 地下水:降水和地表水下渗;少量是空气水汽进入地下凝结而成。
60.三大类岩石
三大类岩石。 岩石的组成:化学元素---→矿物---→岩石 ⑴岩浆岩——岩浆在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岩 石。 ·侵入岩——花岗岩;火成岩(喷出岩)——玄武岩、流纹岩。 ⑵沉积岩——岩石经过风化、侵蚀形成砾石、沙子、泥土;再 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经过压紧固结作用形成的岩石。 ·按沉积物的颗粒大小,沉积岩可分为砾岩、砂岩、页岩等;有 的沉积岩是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如石灰岩。 ·沉积岩的重要特征是:层理构造和含有化石。∴地层和化石是 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其地理意义有:①确定岩层 的顺序和时代。②了解地壳的变化过程。
61.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Ⅰ.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 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到流水、风、冰川、海浪 等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已生成的岩 石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 下发生高温熔化,又成为新的岩浆。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 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它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 ∵通过循环地球内外物能交换;地表物质循环对地理环境有重 大影响。
6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预先了解] ▲大陆漂移说观点:大西洋两岸的大陆形状、地质构 造,古生物等相似性。二、三亿年以前,地球上只 有一整块联合古陆,在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 潮力的作用下,古陆开始分离。 ▲海底扩张学说:①海底岩石的年龄很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②离海岭愈近, 2 年龄愈轻,离海岭愈远,年龄愈老,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
61.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61.地壳物质循环的组成、过程及其对地表的影响
Ⅱ.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对地表的影响 ⑴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概念: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 称地质构造,它成为地壳运动证据。 形成的地貌称构造地貌。 ①褶皱:岩层受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积压 发生的弯曲变形叫褶皱。 褶皱常形成山脉。 a.背斜:岩层中心老,两翼新,岩层向上 拱起;一般成山,受侵蚀,背斜顶 部受 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背 斜成谷的地形倒置。 b.向斜:岩层中心新,两翼老,岩层向下 弯曲;一般成谷或盆地,受侵蚀,向斜 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而形 成山岭——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
静态水资源:①冰川(占淡水的2/3,在两极和高山区,目前直接利用不多,1600年更换一次);②深 层地下水(储量大,利用很少,1400年更换一次);③内陆湖泊水。 ~循环周期长,更新缓慢,短期内不易恢复,影响后续利用。 动态水资源:①地表水,河流水(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更新快16天更换一次);②浅层地下水。 ~更新快,交替周期短,利用后短期即可恢复(以不污染、不破环、不超过更新速度为前提) ,是人类开发利用的重点。
63.板块运动对地表影响
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案例: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板块相撞挤压地区——常形成山脉。案例:喜马拉雅山—— 亚欧和印度洋板块。阿尔卑斯山——非洲与欧亚板块碰撞。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板块受太平洋板块挤压前缘抬升形成。 安第斯山----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它们是褶皱 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山脉。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的形成: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 下,常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压上升,隆起形成岛弧和海 岸山脉。 ·解释火山、地震、矿产形成与分布——在板块边缘,如:环 太平洋沿岸的火山、地震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