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博士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00104 )一、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品德优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队精神。

2、培养博学多才,在本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的最新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本领域中做出创新性成果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3、精通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如果第一外语不是英语,则第二外语必须选英语。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 肿瘤转移及非编码RNA调控(高鹏教授)2. 激素相关性肿瘤的发生转移机制及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韩博教授)3. 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蒋凡教授)。

三、学习年限普通博士基本学制4年,达到培养方案毕业要求即可提前一年申请毕业。

四、培养方式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成立由导师任组长的、由3-5名本专业及相关学科专家(必须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组成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专家组中应有一名校内跨学科的导师或校外导师。

五、课程学习要求应修总学分:不少于15学分,其中必修10学分,选修2学分。

博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

(一)必修课: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学分2.专业外语2学分。

3.学位专业课3学分。

(导师组开设)学位专业课由导师组开设,可采取以下三种形式之一:①经典著作或文献阅读:写出读书报告3篇,由导师或导师小组评定成绩,每篇为1学分。

②由本专业组织统一授课,采取课程考试方式③由本专业(未统一开课的)命题并组织考试,具体的考试方式由各专业自行决定。

(二)选修课: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博士生,“第二外国语(英)”为必选。

自行决定(三)补修课: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博士生须补修本专业硕士阶段主干课程1-2门。

特别说明: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或在博士生阶段学习的课程与应补的课程科目相同或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的课程内容与应补的课程科目内容密切相关,且考试成绩合格者,可以免修。

植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1001

植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1001

一、培养目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贯彻“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坚持质量第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1、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在植物学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包括具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 植物细胞及分子生物学2. 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3. 光合作用的分子生物学4. 藻类生理生态5.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三、培养年限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在职4年、硕博连读5年)。

四、课程设置一、培养目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贯彻“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坚持质量第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1、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在遗传学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包括具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 昆虫进化与环境变迁2. 细胞及分子遗传3. 植物分子遗传学与品质改良4.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5. 细胞周期与肿瘤分子遗传6. 生殖遗传工程7. 微生物工程8.药物分子设计与筛选三、培养年限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在职4年、硕博连读5年)。

四、课程设置。

植物学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植物学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植物学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植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研究内容涵盖了植物的结构、
功能、进化和生态等方面。

在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学作为二级学科博士研
究生培养方案,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
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方案
1.课程教学:研究生入学后,首先进行一定的基础课程学习,包括植
物生理学、植物形态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物化学等。

随后,根据学生
的研究方向和个人兴趣,选择相应的专业选修课程,如植物进化与系统学、植物生态学、植物分子生物学等。

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对植物科学各
个领域的综合知识和研究方法的掌握能力。

2.实验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是植物学研究生培养的重点。

研究
生应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的科研项目
开展。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等环节,完整地进行
科学研究并撰写相关论文。

同时,学生还需要参与相关学术交流会议和学
术讨论,提高自己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能力。

植物保护学科(0904)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培养方案.doc

植物保护学科(0904)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培养方案.doc

植物保护学科(0904)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高水平的专业素质,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层次人才。

1.思想政治方面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献身农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合作共赢的协作精神;遵守法纪,品德优良,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业务水平方面要求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历史演变、发展现状和前沿动向;全面掌握现代植物保护领域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技术,能在群落、种群、个体、细胞以及分子水平上探讨和掌握生物-生物、生物-非生物、生物-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生命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生命和植物保护的理论与方法。

3.学术素养及能力对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生产变革能有较强的学习适应能力,具有组织或独立从事植物保护领域的教学、科研或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包括独立申请、实施和完成科研项目的能力,并能取得创造性的成果;能熟练地应用相关的先进科学仪器测定与分析实验数据;至少掌握1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相关的外文文献,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小语种外语的学生要求将英语作为第二外语,具有阅读植物保护领域英文资料的能力。

4.身心素质应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心理素质良好。

二、学科方向1.植物病理学主要研究植物病害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病原与植物相互关系,以及植物病害控制的理论和技术。

主要研究领域有真菌学与水稻病害、植物线虫学与大豆病害、植物病毒学与蔬菜病害、植物细菌学与果树病害、植物病害流行学与药材病害、分子植物病理学与玉米病害等。

XX大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XX大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XX大学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扎实的植物病理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本学科方向的各种实验技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了解本学科的国际学术前沿及国内外研究动态,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在植物病理学领域的研究中能做出创造性成果,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以及具有独立发展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 植物病原学
2. 分子植物病理学
3. 植物病害系统功能基因组学
4. 植物检疫与入侵植物病原生物学
5. 植物与病原物相互作用
三、学习年限
1. 学制3年,最长年限不超过7年。

2. 博士研究生完成学校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分要求以及培养环节要求,完成毕业论文,在校学习时间2年以上(包括2年),并有以第一作者和XX大学单位署名,在SCI刊物公开发表的与本人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成绩60分以上(含60分)可获得学分。

至少应修满12学分。

每18学时对应1学分,每门理论课一般不超过3学分,实验课不限。

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选修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课程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硕士或博士课程。

(一)必修课。

植物病理学博士生培养方案

植物病理学博士生培养方案

植物病理学博士生培养方案090401 植物病理学博士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应贯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坚持质量第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

要求博士研究生:1、较好的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品德高尚, 学风严谨, 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及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 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植物病理学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包括具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 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国内外研究前沿; 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分子植物病理学采用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功能基因组学等学科的方法研究植物和病原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重点研究病原物致病性与致病型变异的功能基因组、植物抗病性的分子机理和持久、广谱抗病植物的基因工程。

2、植物病害流行学以水稻、小麦、玉米的重大病害为主要对象,研究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寄主-病原群体相互作用而导致病害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病害流行的模型构建与模拟,为农业生产提供病害流行及成灾规律和测报方法。

3、植物病原生物学包括1) 真菌学及植物真菌病害,研究内容涉及真菌的形态、生理、生态、遗传、分类、防治等方面工作。

2) 植物病原细菌学及细菌病害,研究内容涉及植物病原细菌的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工作重点是细菌病害的生物防治。

3) 植物病毒学及病毒病害,发现和鉴定新的植物病毒, 明确其分类地位; 研究重要粮食作物病毒病的介体传播机制及其诊断防治; 重要作物病毒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抗病毒转基因工程植物的研究, 开发抗病资源, 获得抗病毒转基因植株。

4)植物病原线虫及线虫病害,研究植物线虫的基础生物学﹑生态学与分子生物学, 线虫病害的生物防治以及线虫传播植物病毒的机制方面。

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专业博士生课程设置

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专业博士生课程设置

1.真菌学、真菌资源利用与植物真菌病害、2、植物病毒病害与分子植物病毒学3.植物抗病基因工程、4.分子植物病理学、5.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与综合治理6.植物病原细菌学与线虫学
研究方向: 1、农药毒理与抗药性; 2、农药环境毒理;
3、农药新剂型加工原理;
4、除草剂毒理与植物化感作用。

研究方向:昆虫系统学、害虫综合治理、昆虫化学生态、昆虫生理与生化、昆虫分子进化
研究方向:
1、农产品食品安全与原理;
2、检疫害虫的控制与评价;
3、有害生物入侵机制及控制。

研究方向:微生物与酶
研究方向:
1、植物与病原物相互作用的机制
2、极端环境微生物多样性
3、功能基因组研究
4、微生物与环境修复
研究方向:1、植物病原真菌学和真菌资源;2、植物病毒学与抗病毒基因工程;3、分子植物病理学;4、植物病原细菌学与线虫学;5、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研究方向: 1.昆虫分类与分子系统发育;2.昆虫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3.昆虫生态与害虫综合治理;
4.城市与资源昆虫;
5. 害虫入侵与植物检疫。

研究方向:1、农药毒理与有害生物抗药性2、天然物产物农药3、农药及农药中间体合成4、农药加工与应用技术5、农药残留与环境毒理6、除草剂作用机理及应用7、农药与环境生物安全
相互关系
全日制农业推广植物保护领域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

第一部分 贵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第一部分 贵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0904 一级学科:植物保护090401 植物病理学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为我国科教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献身的崇高精神,具有艰苦奋斗作风、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

2、较全面地掌握植物病理学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研、教学、技术工作服务、管理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成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高级专业人才。

3、热爱学习,热爱专业,学习刻苦努力,善于钻研,善于思考专业学术问题;治学严谨,开拓进取,求实创新;身心健康。

4、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学习年限按贵州大学《贵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要求。

三、主要研究方向1.分子植物病理学2.真菌学3. 植物病害综合防治四、培养方式按贵州大学《贵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课程设置博士生的必修课程学习必须修满最低17-19学分。

选修课根据博士生的具体情况和培养方向而定。

跨一级学科培养的博士生必须补修所修专业硕士生专业基础课2-3门。

见课程设置表。

六、科学研究按贵州大学《贵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答辩和学位授予按贵州大学《贵州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说明:博士研究生课程学分17~19分,培养环节不少于6学分。

植物病理学专业博士(含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植物病理学专业博士(含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植物病理学专业博士(含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090401一、培养目标博士学位研究生是我国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

因此对博士生的培养必须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坚持质量第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 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1.思想品德要求在思想政治上,要求博士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献身农业,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诚挚的协作精神;遵守法纪,品德优良;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业务素质要求在业务上,要求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历史演变、发展现状和前沿动向;全面掌握现代植物病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技术,能在群体、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探讨和掌握寄主-病原物的相互关系、病害发生发展和流行的规律以及病害控制的理论和技术;对有关的学科发展和生产变革能有较强的适应力,具有组织或独立从事植物病理学的教学、科研或技术管理工作的能力,并能取得创造性的成果;能熟练地应用电子计算机及其先进仪器设备;具有独立从事和组织本学科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综合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小语种外语的学生要求将英语作为第二外语,具有阅读本专业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3.身体素质要求身体健康,无任何传染性疾病。

二、研究方向1.植物病原真菌学植物病原真菌学是植物病理学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真菌分类、真菌生物学、植物病原真菌鉴定等。

重点研究领域有球壳孢目真菌分类、水稻病害、园艺植物病害等。

植物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植物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植物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的植物学专业技术人才。

要求学生学好本专业的专业学位课和选修课,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在此基础上拓宽知识面,对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要有充分的了解,要有与国内外同行专家学术交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1、研究方向之一:植物系统分类及区系内蒙古地区占有独特的地理位置,是亚洲大陆中部蒙古高原的一部分,也是欧洲-西伯利亚、地中海、喜马拉雅、东亚等植物区系的交错地带,植物多样性具有关键性特征,历来一直受到国内外植物学家的关注。

开展这一地区植物系统分类及区系特征研究,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域性特色。

本研究方向主要开展以下研究内容:(1)植物系统分类及区系特征研究。

从分子水平研究植物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对内蒙古地区的植物进行地理分布和时间分布的深入研究(2)沙漠区生物土壤结皮层物种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物种间的相互作用与土壤因子的复杂性关系研究(3)丛枝菌根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

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其在植被类型、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分布差异,真菌与植物共生关系机理及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理生态学功能2.研究方向之二:植物发育生物学内蒙古地区具有较丰富的植物资源,分布有独特的珍稀濒危植物,长期生存在极端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对环境具有稳定的适应机制,是植物抗性基因宝贵的资源库,研究极端环境中优势植物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适应机理,为有效控制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植物的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拟开展以下研究内容:(1)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生物学研究。

珍稀濒危植物的生长、发育、生殖、生理生态因子对植物发育调控的分子机理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的内容,为深入研究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2)植物发育生理学研究。

研究植物组织培养和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快速繁殖、植物胚胎和器官发育、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理以及植物对极端环境适应的生理生化机制,为提高植物的抗性指标和改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提供基础资料和实验依据。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培养方案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培养方案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硕博连续培养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00103 )一、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品德优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队精神。

2、培养博学多才,在本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的最新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本领域中做出创新性成果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3、精通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如果第一外语不是英语,则第二外语必须选英语。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肿瘤病理学:多药耐药机理研究(周庚寅教授、高鹏教授)。

肿瘤相关基因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其病理学意义(李建峰教授)。

2.肿瘤浸润转移及其机制研究。

(高鹏教授)3. 前列腺癌和乳腺癌发病机制的研究、恶性肿瘤预后相关标志物和临床转化的研究(韩博教授)4. 神经病理学(陈哲宇教授)5.心血管病理生理学: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研究、血管生成研究和高血脂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关系的研究,家族性高脂血症基因突变研究。

(李建峰教授)三、学制与学习年限学制为5年。

四、培养方式硕博连续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成立由导师任组长、3-5名本专业和相关学科专家(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组成指导小组,专家中应有一名校内跨学科的导师或校外导师。

五、课程学习要求应修总学分:不少于40个学分,其中必修不少于26学分,选修不少于12学分。

(一)必修课: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硕士阶段)2.马克思主义理论课2学分(博士阶段)3.第一外国语3学分、专业外语2学分。

4.学位基础课(2-3门)5.学位专业课(2-3门):根据情况,学位专业课可采取以下三种形式之一:①经典著作或文献阅读:写出读书报告3篇,由导师或导师小组评定成绩,每篇为1学分。

②由本专业组织统一授课,采取课程考试方式③由本专业(未统一开课的)命题,组织考试,具体的考试方式由各专业自行决定。

植物学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生命科学学院)

植物学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生命科学学院)

植物学(071001)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植物学是生命科学学院的传统优势学科,197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植物发育与分子遗传学、植物分类与资源环境以及水生植物生态学等研究领域均取得较大的研究进展,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本学科具有良好的实验室研究条件,仪器设备总值达到2000多万元。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10名,其中博士生导师5名,高级职称人员大多都具有博士学位。

近年来,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计划、重大专项和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省部级项目等一批科研课题,取得一些代表性研究成果,在国内外著名植物学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产生良好的学术影响。

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现代植物学以及传统植物学科门类等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热爱科学,学术作风严谨,具有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

2. 掌握扎实宽厚的植物学及其相关专业基础、系统的专业理论,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检索和整理相关研究领域的科技文献资料,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独立从事本专业科研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3.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并选修另一门外国语。

二、研究方向1. 植物分子遗传学:主要研究探讨植物基因表达调控及功能,分析蛋白质-蛋白质、DNA-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阐明植物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信号调控网络,揭示植物发育代谢及逆境应答等方面的分子机制。

研究植物功能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分离鉴定植物重要功能基因和蛋白质,应用遗传操作技术对农作物进行分子改良。

2. 环境植物学:主要研究植物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侧重于研究有毒污染物的植物修复机理与应用技术,以及污染水体低等和高等水生植物群落演替过程,水生植被功能、恢复过程及技术。

研究目标是为我国污染湖泊的流域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植物病理学(博士)

植物病理学(博士)

植物病理学(博士)一、培养目标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国心;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良好的职业1971年-1973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塞尔日·阿罗什1973年-1975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部主管1973年-1984年:巴黎综合理工学院高级讲师1972年-1973年,1976年,1979年: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197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1981年:剑桥大学,哈佛大学客座教授1984年-1993年:耶鲁大学教授(兼职)1975年-2001年:皮埃尔·玛丽·居里大学物理学教授1982年9月-2001年: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教授1991年12月-2001年:法国大学研究所院士1994年-2000年: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物理系主任2001至今:法兰西大学教授,量子物理学会主席[1]编辑本段荣誉与获奖1988年:爱因斯坦奖1992年:洪堡特奖1993年:迈克尔逊奖章1993年:阿尔伯特·麦克尔逊奖2002年:欧洲物理学会量子电子学奖2007年:美国光学学会查尔斯·哈德·汤斯奖2009年: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金奖)金奖2010年:德国物理学会和美国光学学会赫伯特·瓦尔特奖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编辑本段参与机构法国物理学会欧洲物理学会(EPS)1988年,1990年:美国物理学会会员,研究员2009年:巴西科学院院士2009年:欧洲科学院院士[1]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2001至今2001-2011 ▪塞尔日·阿罗什(2012)▪大卫·维因兰德(2012)▪布莱恩·施密特(2011)▪亚当·里斯(2011)▪萨尔·波尔马特(2011)▪安德烈·盖姆( 2010)▪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2010)▪高锟( 2009) ▪乔治·史密斯( 2009)▪韦拉德·博伊尔( 2009) ▪南部阳一郎( 2008) ▪小林诚( 2008)▪益川敏英( 2008) ▪艾尔伯·费尔( 2007) ▪皮特·克鲁伯格( 2007)▪约翰·马瑟( 2006) ▪乔治·斯穆特( 2的精华,为明年夏天的再一次盛开紫色花朵而做准备。

(植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1001

(植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1001

(植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1001【一】培养目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贯彻“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以后”的指导思想,坚持质量第一,德、智、体全面进展的方针。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1、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差不多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在植物学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包括具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植物细胞及分子生物学2.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3.光合作用的分子生物学4.藻类生理生态5.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三】培养年限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在职4年、硕博连读5年〕。

【四】课程设置《遗传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71007【一】培养目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贯彻“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以后”的指导思想,坚持质量第一,德、智、体全面进展的方针。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1、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差不多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在遗传学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包括具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昆虫进化与环境变迁2.细胞及分子遗传3.植物分子遗传学与品质改良4.植物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5.细胞周期与肿瘤分子遗传6.生殖遗传工程7.微生物工程8、药物分子设计与筛选【三】培养年限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在职4年、硕博连读5年〕。

【四】课程设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0401 植物病理学博士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应贯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坚持质量第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

要求博士研究生:
1、较好的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品德高尚, 学风严谨, 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及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 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掌握植物病理学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包括具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 深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国内外研究前沿; 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分子植物病理学
采用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功能基因组学等学科的方法研究植物和病原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重点研究病原物致病性与致病型变异的功能基因组、植物抗病性的分子机理和持久、广谱抗病植物的基因工程。

2、植物病害流行学
以水稻、小麦、玉米的重大病害为主要对象,研究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寄主-病原群体相互作用而导致病害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病害流行的模型构建与模拟,为农业生产提供病害流行及成灾规律和测报方法。

3、植物病原生物学
包括1) 真菌学及植物真菌病害,研究内容涉及真菌的形态、生理、生态、遗传、分类、防治等方面工作。

2) 植物病原细菌学及细菌病害,研究内容涉及植物病原细菌的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工作重点是细菌病害的生物防治。

3) 植物病毒学及病毒病害,发现和鉴定新的植物病毒, 明确其分类地位; 研究重要粮食作物病毒病的介体传播机制及其诊断防治; 重要作物病毒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抗病毒转基因工程植物的研究, 开发抗病资源, 获得抗病毒转基因植株。

4)植物病原线虫及线虫病害,研究植物线虫的基础生物
学﹑生态学与分子生物学, 线虫病害的生物防治以及线虫传播植物病毒的机制方面。

4、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以植物的土传病害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寄主植物-有益微生物-病原菌之间互作关系,揭示有益微生物抑制病原菌和提高植物抗病性等多方面的机制,并进行安全性基础研究。

与此同时,利用微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开发有益微生物资源,克隆有效基因,通过遗传方法改良有益微生物,优化生物制剂的剂型和工艺,并研制安全高效的生物制剂。

5、种子病理学
以作物种子病害为主要对象,研究种子健康检验方法、种子病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杀菌剂的吸收、分布、传导及应用杀菌剂的原理和方法;种子处理剂配方、剂型、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药剂防治作物种传和土传病害的机制,病原抗药性产生的途径及防止的方法和策略。

三、培养年限
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年,一般不超过5年。

提前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任务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所在院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并报研究生院批准,可以提前毕业。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1、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可采取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方式。

2、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培养博士生的优良学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课程学习、实践教育、学术交流等各个环节。

3、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办法。

应成立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生指导小组,其成员由3-5名本专业和相关学科专业或跨学科的专家组成。

要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和指导小组的作用,因材施教,教书育人。

要鼓励研究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在保证基本要求前提下,具体培养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发挥优势,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4、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协助指导。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对博士生总学分要求不少于12学分(不包括二外、实践教育)。

博士研究生在中期考核前,必须修满专业培养方案中要求的所有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70分及格,选修课程60分及格。

博士研究生综合水平考试不具体设课,要求在中期考核前完成,考试成绩合格计2学分。

第一外语非英语的博士生,必须选修英语做第二外语。

第二外语考试通过计4学分(不记入总学分)。

(一)学位课
1、第一外国语 3.0学分
2、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3.0学分
3、生命科学研究进展 3.0学分
4、植物病理学专业Seminar 3.0学分
5、学科综合考试 2.0学分
(二)选修课
1、二外 4.0学分
2、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 2.0学分
3、分子植物病理学实验技术 2.0学分
4、植物抗病遗传专题 2.0学分
5、植物病毒学进展 1.5学分
6、植物病害与防治进展 2.0学分
7、种子病理学进展 1.5 学分
8、科技论文写作 2.0 学分
(三)跨专业补修课程
跨专业考取或同等学力人员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由导师提出具体意见,决定其是否补修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并报研究生院备案。

补修课程考试成绩60分及格。

只计成绩,不计入研究生阶段的总学分。

(四)必修环节(不计入总学分)
1、实践教育 2.0 学分
六、培养环节
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分为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研究计划。

在导师指导下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学习计划,应在入学一个月内提交;论文研究计划一般在第二学期末提交。

2、开题报告:博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和指导小组指导下,明确研究方向,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一般在第三学期内,公开举行开题报告会。

开题报告评审小组由本学科专业5人以上专家(一般要求副教授以上)组成,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负责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提出具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

由指导教师填写《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审核表》,由各院教务秘书报研究生院备案存档。

开题报告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

对于进行开题报告后更换题目者,须按照上述程序重新进行开题。

3、综合水平考试与中期考核:博士研究生综合水平考试与中期考核一般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综合考试未通过者,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中期考核工作具体办法参照《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规定》执行。

中期考核达不到要求者延期通过,需经再次考核通过或终止培养。

4、论文中期进展研究报告:为使博士生的论文工作得到所在系教师的集体帮助,应阶段性的向所在专业教师做科研报告。

进入论文中期阶段后,由博士生报告科研工作的阶段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听取建议,改进论文工作。

中期研究报告后,由博士生填写《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报告情况表》,由指导教师审核后,送交研究生院备案。

5、实践教育:博士研究生应积极参加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活动。

参加实践教育的具体要求参照《中国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实践教育的暂行规定》执行。

七、学位论文工作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应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并反映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1、博士学位论文应是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应对科技进步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或使用价值。

2、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必须由作者独立完成。

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实验性
原则,论文内容必须以博士生本人完成的第一手实验、观测或调查的材料为主。

3、博士研究生用于做学位论文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年。

4、博士研究生在毕业论文答辩前, 在SCI期刊上至少发表(或已经被接受同意发表)论文1篇。

5、按照《中国农业大学学位授予细则》要求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委员会,论文答辩做到公正、公开、严格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