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题库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2课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精选7篇)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羚羊木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积累名言警句。
2、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的启示。
教学重点感知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看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自读课文,疏通文字,了解文章的大意。
老师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手中的一颗石头):同学们,老师手里是什么?生答对,是一颗普通的石头,但在我的眼里,它又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它曾摆在我的桌上。
记得有一次,我回家,发现自己书架上的石头不见了。
当时,我一下蒙了,追问母亲,原来,刚才她打扫房间,看见这块石头其貌不扬,就把它扔掉了。
最后,在垃圾堆里我寻回了石头。
为什么老师这么珍爱这块石头,因为它是我最好的朋友从远方带回来的送我的礼物,他现在在成都,我们很久没有见面,这块石头是我们友谊的见证。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位同学他友谊的信物羚羊木雕的命运又是怎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2课《羚羊木雕》。
(大屏幕展示题目、作者)初步感知课文1、三组学生选出代表朗读课文三个部分,本组其他学生注意听,找出读错的字词,并当堂予以纠正,教师明确,其他同学注意记录。
(字词略)2、(用大屏幕投影问题组)文中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围绕它发生了什么事?涉及到那些人物?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回答并明确上述问题。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细致的描写展示人物感情2、(难点)理解“我”(中年人)对于生活的使命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经常和父母一起散步吧!一家人手牵手,轻轻地,自由地漫步田间、道旁。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优秀6篇)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优秀6篇)《羚羊木雕》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根据自己的情况,查字典解决文字障碍。
练习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思想。
能力目标:学习插叙的写作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家庭成员各自的思想感情,从不同人的立场考虑如何解决这场矛盾。
教学重难点:重点1、根据自己的情况,查字典解决文字障碍。
2、练习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思想。
3、学习插叙的写作方法。
难点1、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2、体会家庭成员各自的思想感情,从不同人的立场考虑如何解决这场矛盾。
教学设计思路:本文的故事一波三折,很有吸引力;而更感人的是文中表现的高尚友谊。
作者是以一个孩子的口气来讲述故事,以孩子的视角来看待世间(包括家庭、学校)的冷暖,形成两个世界——成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
在“我”的眼里,这两个世界有着本质的不同,高下优劣自见。
这对同龄的学生来说,是很容易被打动并引起共鸣的。
课文不难理解,出示投影片只是起着一种媒介作用,触发学生进人课文的情境,设身处地体会“我”的心情,感受“我”的伤心,起着情感教育的作用。
另外,由于作者从一个孩子的视角来写,写出了孩子与成人世界的对立状态和对立情绪,因此,还得防止一种偏向,即孩子对成人世界和家庭的反感、反抗的情绪。
教学方法:学生阅读、讨论与教师的总结启发相结合。
教学媒体:投影(投影片里的两幅画面,应在两处相关情节的展开中出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相信大家都有好朋友吧,爸爸、妈妈是不是支持你们的友谊呢?你有没有因为朋友的事情跟爸爸妈妈闹过矛盾呢?让我们一起打开课本,来看看我们文章中的小主人公遇到了什么样的麻烦,想一想我们到底该如何这类亲情与友情的矛盾。
二、朗读分角色朗读全文。
朗读前,要默读几遍,对生字、多音字、异读字,要先查字典。
在朗读中,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结构思路梳理;全文分四个部分,按照以下思路划分结构:“查问木雕”(妈妈、爸爸和我)──插叙“赠送木雕”(我和万芳)──“强迫取回木雕”(我、奶奶、爸爸、妈妈)──“取回木雕”(万芳和我)一部分(1—16段):“查问木雕”,写爸爸妈妈为了一件羚羊木雕而伤害了“我”的心。
羚羊木雕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羚羊木雕优秀教学设计羚羊木雕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4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羚羊木雕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羚羊木雕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中思想感情,以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2、学习并运用朗读的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知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准备预习、扫除文字障碍;诵读全文,读好自己喜欢的角色。
媒体多媒体计算机,背投大电视,音响,网络。
学习过程感受→朗读→探究→领悟→联想迁移教学设计(课前播放动画片《朋友》,以渲染气氛3分钟)一、导入主持人:刚刚升入中学的我们,在悄悄地长大,对许多事情有了自己的主见。
对学习,对友情,我们可能与父母有不同的看法,它也许让你无奈、伤心,甚至落泪。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羚羊木雕》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开场白之后,大屏幕投影出示学习目标)二、检查预习抹(mǒ)眼泪攥(zuàn)树杈(chà)寒颤(zhàn)怦怦(pēng pēng)逮着玩(此处逮dǎi,不念dài)三、整体感知角色朗读(播放学生自拍自演的课本剧录像6分钟)大屏幕投影:围绕羚羊木雕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同学们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羚羊木雕》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
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
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
这种矛盾说到底还是一个代沟问题。
由于时代的变迁,知识背景的不同,两代人在对待人生、理想、亲情、友情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必然会有种种差异,也必然表现在许多家庭里。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概括,主持人概括后,进一步引导同学思考:在这场矛盾冲突中,究竟谁是谁非?要谈出自己的看法,还要再读课文研讨。
22羚羊木雕 教案教学设计
一、22羚羊木雕教案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22羚羊木雕》的主要内容,了解羚羊木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品,培养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
三、教学重点:1. 课文《22羚羊木雕》的主要内容和羚羊木雕的历史文化背景。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22羚羊木雕》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羚羊木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导入:a. 引导学生观察羚羊木雕的图片,引发对课文的兴趣。
b. 提问:“你们对羚羊木雕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羚羊木雕的知识和印象。
2. 阅读理解:a.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22羚羊木雕》,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b. 教师提出问题,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
问题可以包括: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主人公是什么?羚羊木雕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3. 讨论与批判性思维:a.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b.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提出问题如:课文中的羚羊木雕是否具有文化价值?为什么?我们可以从课文中学到什么关于文化多样性的知识?4. 文化背景了解:a. 教师介绍羚羊木雕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b.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听教师讲解,了解羚羊木雕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价值。
5. 总结与反思:a. 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b. 教师强调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品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中的学习过程和思考。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讨论和作业,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互动,评价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七年级上册语文《羚羊木雕》教案设计
七年级上册语文《羚羊木雕》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羚羊木雕》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位木雕艺人在传承手艺的过程中,坚持不懈地追求完美和创新,并最终成为一名受人尊重的艺术家的故事。
本文紧扣语文教材的特点,注重知识和情感的融合,能够引导学生夯实基本语文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增强生活情趣等。
同时,本文也便于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效果示范、让学生在再现故事情境的同时感受美术文化,从羊八井的莘莘学子、到雕刻艺术对文化的传承、学习手艺创新的精神,都对学生的生活态度和人格培养有积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本文,掌握雕刻造型的知识和技能。
(2)掌握描述作品和环境的技巧,进一步提高语文表达和描绘技能。
2、过程与方法(1)分析文本,探究雕刻艺术精神和对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
(2)体验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强审美素质和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理解创新、创造和追求完美的精神内涵,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于追求进步的积极心态。
(2)感悟传承中的责任与使命,加强对美丽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亲情关怀和热爱。
三、教学内容分析1、本文主要描绘了一个制作羚羊木雕的故事。
文中主人公是羊八井的一个木匠,他开始学习雕刻的时候,十分刻苦,常常熬夜练习。
他对雕刻艺术追求完美,每一次雕刻都会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改进;最后,他的羚羊木雕手艺日渐精湛,成为当地著名的木雕艺术家。
2、文章围绕主人公制作羚羊木雕的历程,展现了创新和追求完美的精神。
主人公熬夜学习,不断创新,追求完美,让读者从中体会到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和拼搏精神,同时也认识到雕刻艺术对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1、热身:进入课程氛围,提升学生对文学常识的兴趣和知识引导学生听/看下面的文学常识,完成下列问题。
(1)文学常识片段: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题目:夜雨寄北万里销魂,离愁渐老;满目青山,只恨年少。
如今转瞬,尘缘已断。
归来依旧,月照江潭。
七年级语文上册《羚羊木雕》教案、教学设计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要按时完成,书写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2.作文要有新意,尽量避免套话、空话,注重真情实感。
3.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问题要积极思考、查阅资料,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协助教师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共同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3.课后思考: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下节课分享自己的观点:
a.课文中的羚羊木雕象征着什么?
b.作者是如何通过羚羊木雕来表达对亲情的珍视的?
4.词汇积累:请学生整理本节课学到的重点词汇和成语,做好词汇积累。
5.课堂反馈:请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设计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羚羊木雕》,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使他们认识到每一个劳动者都值得尊敬。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形式,检测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新课的导入阶段,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一组羚羊木雕的精美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木雕艺术的魅力。同时,我会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你们知道这些精美的工艺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它们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故事?”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羚羊木雕》。
七年级上册语文《羚羊木雕》教案设计
七年级上册语文《羚羊木雕》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雕刻的历史和发展过程;2.了解羚羊木雕的起源和历史;3.掌握描述文字的技巧,理解课文中的表达方式;4.学习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文本阅读,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2.培养学生理解文本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雕刻的历史和发展过程;2.羚羊木雕的起源与发展;3.表达方式的技巧。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2.运用语文知识进行阅读。
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教学环节内容时间导入以问题导入知识10分钟讲授了解雕刻的历史和发展过程15分钟讲授了解羚羊木雕的起源和历史15分钟阅读阅读课文《羚羊木雕》25分钟分组讨论小组讨论课文15分钟表达组织学生对作品表述20分钟巩固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导入邀请学生了解语文学科设立的历史和目的。
提出问题:语文学科的目的是什么?讲授引导学生了解雕刻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了解雕刻的种类和起源。
再介绍羚羊木雕的起源和历史。
阅读让学生阅读课文《羚羊木雕》,重点理解课文中的表达方式。
提醒学生,除了语感和逻辑,语文知识的理解也是阅读的关键。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分析并总结文中描绘的细节和情感。
重点突出作者对羚羊木雕之美的感受和表达方式。
表达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表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用简洁、明确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并能与同学交流。
巩固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按照老师要求进行分析和总结。
要求详细阐述羚羊木雕之美的表现形式、情感内涵等方面。
总结在讲授语文课《羚羊木雕》时,我们在内容的选择上重点突出了雕刻的历史和发展,羚羊木雕的起源与发展,以及描写羚羊木雕之美的表达方式。
针对教学目标,我们根据这些重点进行了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最新初一上册语文《羚羊木雕》教案三篇
初一上册语文《羚羊木雕》教案三篇篇一【设计理念】1.立足小说故事内容,紧扣小说情节发展,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2.分角色朗读,在对话中感受人物形象,说出人物性格,学习人物描写方法。
3.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4.注重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守住语文教学的根。
5.在学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练笔”,让学生有话想说、能说。
【教学目标】1.根据课文语境,说出“自作主张、仗义、形影不离、合二为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这些词语。
2.分部分、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描写,评说文中人物,推想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
说出文章运用插叙手法的作用。
3.用自己的话说出读课文后的感受或受到的启发。
【教学重点】抓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评说文中人物,推想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
【教学难点】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方法】1.教法:朗读法、启发式、问题法、推断法。
2.学法:朗读法、讨论法、问答法、圈点勾画做批注。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弄清生字读音、字形、意义;弄清词语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诗句导入。
友谊是冬日的一缕阳光,让饥寒交迫的人感到温暖;友谊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让濒临绝境的人看到希望;友谊是一首飘荡的歌谣,让孤苦无依的人获得慰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友谊引发的一个故事——《羚羊木雕》。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⑴孩子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我检查检查。
⑵提出问题:全文一共有多少自然段?抽学生回答。
提出问题:课文围绕“羚羊”木雕发生了什么事情?(学生试着回答或有回答的*。
)二、研读课文1——10自然段1.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1——10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妈妈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我”说的话,并注意“我”和妈妈的神态、动作。
2.分角色朗读课文1——10自然段,读后说出写什么?⑴学生读课文。
⑵说出该部分写什么:妈妈追问羚羊木雕的下落,我告诉她送给万芳了。
(PPT:追问木雕)3.评说文中人物。
你从文中的语句中读出妈妈怎样?我怎样?说明理由。
七年级上册语文《羚羊木雕》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羚羊木雕》教案设计范文3篇从小我们就开始结识朋友,见天为大家准备的是七年级上册语文中关于友谊的课文《羚羊木雕》的教案设计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上册语文《羚羊木雕》教案设计范文一知识目标:读懂课文,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倾向能力目标: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教学重点: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读懂课文,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倾向教学和学习方法:探究、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这里有两样东西:一样是一堆金钱,一样是几个穷朋友。
假如让你选择其中你需要的东西,你选什么好呢?(穷朋友)为什么这样选择?(朋友珍贵,友情珍贵。
友情是用金钱换不来的)没有人认为金钱贵重,金钱万能吗?(摇头)的确。
最珍贵的东西是友情。
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
”希罗多德说:“世界上没有比一个既真诚又聪明的朋友更可贵的了。
”斯托贝说:“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重钱轻情义,尤其是大人们,他们的这种重财轻义的思想往往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一件由羚羊木雕引起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今天我们要共同地学习一下张之路的文章——《羚羊木雕》二、作者简介。
(幻灯展示)张之路,1945年生,山东诸城人。
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
曾任中学教师多年。
1982年调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现任该厂文学部主任。
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
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磨表》《傻鸭子欧巴儿》及同名中篇小说,话剧《双龙花盆》,童话集《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小说集《在楼梯拐角》《题王》,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
1992年被登录于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名册。
三、木雕鉴赏(幻灯展示)让同学们欣赏我国木雕艺术家在木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进而了解羚羊木雕这种艺术品。
四、检查预习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学会运用。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精选5篇)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羚羊木雕》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通过讨论明确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互相商量,换位思考,才能避免矛盾,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人物形象的分析。
难点是主题的揭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的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朗读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向教室。
刚到门口,突然,“嗖”的一声,一个粉笔头飞了过来,不偏不倚打在老师黝黑的脸上……学生自由发言后老师亮出结果:(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老师若无其事地擦了擦还在微微发麻的脸颊,弯下腰捡起那还在地上跳动的粉笔头,轻轻地放入粉笔盒,面带微笑地说“上课,同学们好!”“老师好!”)这样的境界是多么美好啊!可是有一件事由于处理不当给双方带来了伤害。
老师板书:羚羊木雕。
二、默读课文思考1、文章围绕羚羊木雕写了一件什么事?2、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3、每个人物的形象各是怎样的?作者是如何刻画的?三、讨论交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结合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讨论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重点段落体会人物情感。
四、再读课文联系自己,联系生活思考讨论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或“父母”你会怎样做?五、布置作业续写“我回家之后”(注意关键词:沟通、和谐)【板书】要回羚羊木雕──伤害语言、动作、心理──刻画}人沟通商量换位思考──避免矛盾和谐相处《羚羊木雕》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体会和感悟亲情、友情,学会理解亲情,珍惜友情。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本文巧妙的构思。
3、学习文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具体生动的刻画人物形象。
《羚羊木雕》优秀教案
《羚羊木雕》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羚羊木雕》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技巧,如描绘方法、修辞手法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创意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2)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羚羊木雕》的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欣赏作者的写作技巧,如描绘方法、修辞手法等。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增强学习体验。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创新意识。
4.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羚羊木雕》的文本和相关资料,多媒体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羚羊木雕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简介作者及相关背景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生字词及写作技巧。
3. 课堂讲解:(1)分析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及写作技巧。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4. 互动环节:(1)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第22课羚羊木雕教案新课标
第22课羚羊木雕教案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羚羊木雕的象征意义。
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细节描写、对话描写等。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自然与人文的美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羚羊木雕的象征意义。
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羚羊木雕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简要介绍羚羊木雕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分析课文分析羚羊木雕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细节描写、对话描写等。
4.小组讨论课文中哪些细节让你感受到了自然与人文的美好?作者是如何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你认为课文中的羚羊木雕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5.小组分享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评价。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自然与人文的作文,要求运用本节课学到的写作手法。
7.课后作业写一篇关于自然与人文的作文,题目自拟。
提交一篇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清单,包括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和疑问。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羚羊木雕》,让学生感受到了自然与人文的美好,学习了课文中的写作手法。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同时,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讨论环节表现不够积极,课堂氛围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在分析羚羊木雕象征意义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我们来看看羚羊木雕在故事中代表了什么。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初中语文教案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初中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羚羊木雕》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理解并掌握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和主题。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学难点:1.理解小说中较复杂的情节。
2.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意义。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教学PPT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创设情境:老师将一只羚羊的立体雕塑放到课桌上,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动物,并谈论一下羚羊的形象。
2.让学生提出一些他们对羚羊的想象和了解。
3.引入教材: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关于羚羊的故事,故事叫《羚羊木雕》。
展示与讲解(15分钟)1.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故事的封面,并简要介绍作者、出版社和出版时间。
2.告诉学生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包括盲子老乡、牧羊人和雕刻师等,并解释他们各自的职业和形象特点。
3.让学生查找一些关于盲子老乡的背景知识,并让他们向全班分享。
阅读理解(30分钟)1.让学生阅读故事的前半部分,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2.让学生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a.盲子老乡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故事告诉牧羊人?b.雕刻师为什么要帮助盲子老乡制作雕像?c.雕刻师为什么要告诉盲子老乡羚羊的样子?文学鉴赏(25分钟)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一段对话或一幅插图,并试图解释其中的意义和象征。
2.学生展示:让每个小组选出一组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释和理解。
归纳总结(10分钟)1.让学生总结故事中的主题和意义,并写下自己的观点。
2.收集学生的观点,并和他们进行讨论和分享。
拓展延伸:1.让学生找出其他关于羚羊或盲人的文学作品,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
2.鼓励学生尝试写一篇和《羚羊木雕》类似的故事,表达他们对盲人和希望的理解和关注。
作业:1.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羚羊木雕》的理解和感受。
2.完成拓展延伸的任务,整理其他关于羚羊或盲人的文学作品。
22.《羚羊木雕》优秀教案.doc
22.《羚羊木雕》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3.体会文中所赞美的小朋友之间真诚无私的友情;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不。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少年时光,我们充满朝气,个性飞扬,自然会与父母、朋友发生各种各样的争论碰撞, 大家说说生活中你与他人有过哪些碰撞?(学生举手发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分析其原因所在,同时告诉学生矛盾的解决办法将在学完这篇课文Z后进行揭晓。
)2、导入新课当我们告别如梦如烟的童年,迎來花季雨季的少年,感觉自己好像己悄悄长大,在心灵深处或许己经跃动起鲜活的思想,对生活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在家这个温馨的港湾中,已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叶方舟,然而生活并不只是风平浪静的海面,今天,就让我们驾着这叶方舟,驶向《羚羊木雕》。
(出示课件)板书:羚羊木雕二、预习检查给加点字注音抹泪()寒颤()颤栗(• • •)颤抖(■)逮着玩(■)逮捕()脸颊()羚羊(• • •)木雕()撒谎()衣兜()攥紧()怦怦()树杈()允许()三、作者简介张之路,1945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电影集团策划部编审、一级编剧,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主要作品有电影剧本《霹雳贝贝》《魔表》《疯狂的兔子》,长篇小说《第三军团》c 1992年被登录于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手册;1997年入选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冃。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羚羊木雕到底是一件什么东西?(学生各抒已见,教师归纳总结)明确: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木雕工艺品。
课文围绕羚羊木雕主耍写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后找出答案,教师总结)明确:“我”和父母由羚羊木雕引发的家庭矛盾。
《羚羊木雕》教案设计
反馈与改进
根据教学效果评估结果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 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
教学不足与改进
A
教学内容深度不够
针对学生理解能力较高的特点,增加对课文主 题和情感的深入分析。
教学方法单一
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角 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B
C
课堂节奏把控不当
加强课堂节奏的把控,避免教学进度过快或 过慢,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吸收知识。
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学生的 道德意识和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让学生从优秀的小说作品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文化修 养和审美水平。
教学内容与步骤
02
导入环节
01
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与羚羊木雕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 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02
提问导入
《羚羊木雕》教案设 计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步骤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师自我反思与提升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小说《羚羊木雕》的故事情 节和主题。
学习小说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 巧,如语言、动作、心理等。
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理 解作者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
评价方式不够多元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小组报告、口头测试 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D
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持续学习专业知识
关注语文教育领域的新动态和研究成果,不 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学习他们的 教学技巧和策略。
《羚羊木雕》的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
《羚羊木雕》的教学设计一、课文整体理解该文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
“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
“我”对朋友这样反悔,伤心极了。
这种矛盾是亲情与友情之间的矛盾,说到底还是一个“代沟”问题。
由于时代的变迁,知识背景的不同,两代人在对待人生、理想、亲情、友情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必然会有种种差异,也必然表现在许多家庭里。
二、教学设想三、教学目的1.学习掌握课文中的有关生字词。
2.运用多种方法阅读课文,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充分感悟本文的人物思想感情,欣赏人物形象。
3.理清文章线索、结构,品味语言,随文讲解烘托、反问的修辞手法及叙述中的倒叙和插叙。
4.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好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和组织探究性问题的提出及解决,整体感知课文的人文精神。
5.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正确处理好亲情、友情的关系。
从中获得有益启示,并能有效地解决好类似问题。
四、重点、难点1.重点:①充分感悟文章中的人物思想感情,欣赏人物形象,整体感知课文的人文精神。
②文章线索、结构,品味语言,叙述中的倒叙和插叙。
2.难点:①整体感知课文中的人物思想感情,人物形象的人文精神。
②通过是非曲直正的辩论,正确处理好亲情、友情的关系,从中获得有益启示,并能有效地解决好类似问题。
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课型设计探索式品读型精读课七、教学手段自制多媒体课件一套八、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幻灯片1)说明:学生分若干学习小组,每组只完成预习的部分内容。
学生并将其自制成若干张资料卡片,同时教师也编入课件中。
(二)课堂教学引入教学:(大约1分钟)1.导语新课教学:1.题目解说。
(大约1分钟)。
《羚羊木雕》教案设计(七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把握课文的情节和思想感情。
(3)通过文中的人物描写分析归纳人物形象。
(4)了解描写、插叙等写作知识。
2、情感目标:(1)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浓浓亲情,珍视真诚无私的友情。
(2)透过家庭矛盾冲突的生活表象、深刻领会文中蕴涵的待人处世的道理,尊重他人的情感和人格,能以坦诚的心理与父母沟通。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中的矛盾冲突(2)教学难点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打出课题幻灯片课题羚羊木雕(三)、在学习之前,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
出示幻灯片【个别提问后齐读】(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怦怦pēng脸颊jiá抹mǒ树杈chà攥zuàn逮捕dài寒战zhàn寒颤逮着玩dǎi颤抖chàn(四)整体感知速读课文,思考以下两个问题:a、围绕木雕写了哪些事?明确:故事围绕“羚羊木雕”展开,按情节发展来讲,我们可以用询问木雕、赠送木雕、索回木雕加以概括。
b、主要涉及哪些人物?提示:妈妈我爸爸奶奶万芳万芳妈妈(五)精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1,分角色对话:妈妈:“那只羚羊哪儿去啦?”我:“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妈妈:“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我:“我把它收起来了。
”妈妈:“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了啦?”我:“没有卖······我送人了。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
教学思路一、教学目标①课文分析:本文写的是子女与父母的冲突,其中是非曲直很值得分析研究一番。
教学本文,要让学生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意识到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我们怎样看待友谊,怎样看待物质利益,怎样更好的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怎样消除我们与父辈之间的隔膜。
②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七(1)班学生语文成绩处于中等水平,在朗读与发散思维能力方面尚有欠缺。
希望通过本文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基本要领,能够做到有感情的朗读,并能根据教师引导,发现课文所要揭示和表达的深层次问题,进而阐明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1.分角色朗读,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2.思考课文所要揭示和表达的深层次问题。
三、课前准备学生①课前请同学们在练笔时就“金钱与友谊”谈谈自己的看法。
②课前自读课文,查字典疏通文字,了解文章的大意。
教师①对课文进行多次阅读,品味文章内涵,形成自己的观点。
②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内容1.导入新课现在我这里有两样东西:一样是一些金银珠宝,一样是几个穷朋友。
假如让你选择其中你需要的东西,你选什么好呢?(穷朋友)为什么有这样的选择呢?(朋友珍贵,友情珍贵)友情是用金钱换不来的。
现在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有什么不要有病,没什么不能没钱。
没有人认为金钱很重要,金钱是万能的吗?“俗话说的好‘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在我看来,友谊是建起人类沟通的桥梁,友谊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友谊的重要性是金钱无法比拟的。
”——七(1)班吕芙蓉“在人生当中,拥有几份真正的友谊,比拥有金钱更有意义。
拥有友谊,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的朋友会来帮助你;拥有友谊,让你的生活更加快乐;拥有友谊,你的人生才会更加显现出自我价值。
”——七(1)班肖玉菲“如果你没有了金钱,你可以得到真心朋友的帮助,马克思年轻时就是靠朋友救济才度过难关的,不是还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千古名言吗?但是如果你没有了友谊,就算有金钱,也会感到很孤单。
”——七(1)班江炜杰“友谊和金钱对我都很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教学构想家庭和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们的现实社会生活中,亲朋之间,同行之间,同学之间互赠东西,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具有特别的意义,但如果就此演化成一段终生痛苦的经历,一个难以愈合的伤疤,一条很难填平的鸿沟,岂不悲哉?儿童文学小说《羚羊木雕》所展示的正是这一生活的侧面。
捧读全文,作者的情感观非常鲜明:虽然孩子们的年幼,但不能伤害他们的心灵;作品的价值观含蓄地告诉我们:尊重,是处理好人称关系的法宝。
小说语言朴实、符合人物身份;情节集中,波澜起伏;插叙巧妙,结构紧凑;视角新颖,读来真切;感人渲染与烘托手法的运用,有力地突现了故事的矛盾及人物的心理。
小说的这些写作上的亮点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范本。
因此,在教学中单纯地把《羚羊木雕》作为记叙文来教,显然是不够的,还应当按小说的特点来进行阅读指导。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进行基础训练。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的阅读方法。
3、指导学生学习文章常用的记叙方法和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4、启发学生品味文章含蓄的语句及文中所隐含的作者情感倾向,让学生同作品展开心灵的对话。
教学重难点:作者的情感观和作品的价值观的探究。
教学思路:板块式教学思路,全课的教学分5个板块。
教学课时:两教时教学过程:一教时一、悟读一篇文章1、教者简述,快速导入。
同学们!我相信大家对家庭和学校生活并不陌生,对发生在家里的一些事也一定熟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一篇反映家庭生活的小说,文章究竟写了一件怎样的事?它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让我们一同走进《羚羊木雕》……(教师屏幕展示或板书课题)。
2、初步感知,概括大意。
①学生边读边勾画文中的生字词,再展开查字词典比赛。
如生字:怦、杈、攥;词:自作主张、形影不离、合二而一、满不在乎、仗义、怦怦等。
②提问: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让学生用“文章讲述了的故事。
”的句式说话,提示学生从多角度或由抽象到具体表述,教师屏幕展示或板书学生表达的内容,如:a、文章讲述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故事。
b、文章讲述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c、文章讲述了为一件工艺品而闹得一家人很不愉快的故事。
d、文章讲述了由一件羚羊木雕送了人而被迫要回的故事。
e、文章讲述了“我”把父母送给自己的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万芳,父母要我去把它要回来的故事。
………………3、深入情节,总理思路。
①学生逐段速读,编写文段序号并标出文中回忆开始和结束的句子。
②提问:回忆部分从叙述方式的角度看属哪种顺序?(点拨:插叙,即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况)插叙这一内容有何作用?(交待故事的来胧去脉或“我”送东西给万芳的原因等)。
③教师在上述提问的基础上相机简介小说的有关知识(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情节过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并提问:全文按情节可分几部分?各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学生前后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屏幕展示或板书(1—16段故事的开端,写妈爸追查木雕的下落,17—25段故事的发展,插叙“我”同万芳的友谊,26—28段故事的高潮,写“我”被迫要回木雕)。
二、说读一些对话1、提问:小说人物鲜明生动,那么文中写了哪些人物?(6人)学生寻读课文,用浪线划出人物的语言描写句。
2、提问:从这些对话的语句中,你认为这些人物有何特点?学生感知人物,并用“妈妈、爸爸、奶奶、万芳的妈妈、万芳、“我”是的人”的句式说话,提示学生尽量用文中的词语或短句多角度表达,掌声鼓励,教师据此顺势点拨,屏幕展开或板书。
如:a、妈妈是一个严厉的人。
(或重财轻义)b、爸爸是一个冷酷的人。
(或严肃、冷漠、重财轻义)c、万芳妈是一个比较泼辣的人。
(或性格粗暴)d、奶奶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
(或深明情理、心地善良)e、万芳是一个宽容大度的人。
(或仗义、纯真)f、“我”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或重友情、纯洁)三、品读一批词句1、提问:文中有哪些叠词?有何表达作用?同学们用圈点标示,找一找,联系语境说一说。
让学生用“表现了。
”的句式说话,学生各自拟写答案,举手发言,掌声鼓励,教师乘机提示,屏幕展示或板书,如:怦怦:表现了我心情紧张。
紧紧:表现了妈妈一定要把事情弄清的神态。
静静:表现了爸爸的严肃与冷漠。
愉愉:表现了“我”的害怕与无奈。
嘿嘿:表现了万芳的爽直。
慢慢:表现了我心情沉重。
呆呆:表现了“我”心情难受,说不出话。
2、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探究”第三题(题目见教科书66面),学生举手发言,教师乘势点拨,屏幕展示或板书。
如:a、“抗拒”比“拒绝”的语气更强调,表明爸爸的态度很坚决。
b、“逼”字形象地表明了“我”极不愿意向万芳讨回“木雕”的心理活动。
c、“努力”一词表明“无”失望之深和痛苦之深。
d、这里用“冷冷的”月光衬托“我”痛苦的心情。
二教时四、演读一遍课文1、角色分配:“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万芳的妈妈各一人,叙述部分由一人朗读。
(学生自荐,如学生多,可由师生推荐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2、朗读要求:①用普通话;②语气要适合人物特点;③声音响亮;④吐字清楚;⑤不错读;⑥不漏读;⑦停顿适当。
3、登台演读,掌声鼓励。
4、演读完毕,师生点评。
五、探读一组问题1、展示问题,学生默读。
问①用一盒糖去换回羚羊木雕,不也算是一种解决矛盾的好办法吗?为什么“我”却不愿意呢?问②文章结尾说:“这能全怪我吗?”应该怪谁?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怎么处理?问③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你是怎么处理的?问④你想对文中的爸爸、妈妈说点什么呢?2、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针对问①让学生用“因为我认为。
”的句式。
针对问②用“应该怪因为。
”的句式表达;针对问③用“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我是这么处的。
”的句式,针对问④用“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
”的句式为开头说几句话。
(掌声鼓励)3、学生互评,教师颁奖(奖品为贺卡等)。
4、要点归结,回扣全文(a、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了一个充满友爱的,少年的心灵世界,让他们崇尚友谊,珍惜友情。
b、以爸爸为代表的成人世界里,家长们疼爱子女,却不懂得尊重子女的人格感情,在他们身上存在着较严重的重财轻义的思想行为,以致在成人和孩子间挖下了一条深深的“代沟”。
c、我们听到了孩子们在向家庭、学校和社会发出强列的呼声:给孩子一个广阔自由的天地,填平两代人之间的鸿沟!)【全课板书呈现】悟读一篇文章——概括内容说读一些对话——感知人物品读一批词句——赏析妙要演读一遍课文——体验情景探读一组问题——凸现互动教学后记《羚羊木雕》是一篇老课文,人教版曾两次改版,都没有删除,这次鄂教版教材又将该文选入,可见这篇小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再从鄂教版《教参》中的“教学建议”看,要求两教时授完,说明教学的层次已经提升。
那么如何让学生与作品进行心灵的对话?力求体现探究、自主、合作的课标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笔者主要是从以下几点考虑的:1、抓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训练,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能力。
2、抓学生的读说训练,培养学生学习语言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3、抓学生的思维发散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究、自主、合作的能力。
4、抓文体特点进行阅读教学指导,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以上不足,肯请同仁们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羚羊木雕》教案北城英才学校李翠霞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
2、体会文中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父母观和子女观,建立理解和信任的关系。
教学重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
2、体会文中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父母观和子女观,建立理解和信任的关系。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父母观和子女观,建立理解和信任的关系。
教学步骤:一、激情导入。
白郁金香是一朵代表友谊的花。
友谊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让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友谊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让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友谊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由友谊引发的故事----《羚羊木雕》二、检查预习。
抹攥犄角怦怦树杈寒战逮捕逮着玩(边读边写)三、学习新课。
1、速读概括速读课文,文章围绕羚羊木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几个词语简要概括。
(送木雕、追问木雕、要(收回)木雕)2、资料助读----了解“羚羊木雕”羚羊木雕是非洲艺术家用一种黑色硬木雕刻成的羚羊形状的工艺品。
非洲木雕是非洲大陆具有代表的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工艺品,其文化、艺术价值很高。
非洲很多国家元首出访或欢迎来访的客人大多喜欢送木雕。
(从这段话中,我们知道了羚羊木雕是十分珍贵的。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下面我们分角色朗读追问木雕、要(收回)木雕两部分。
思考文中的人物在这件事中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征,据此揣摩人物的语气,先试着小组内分角色朗读,注意分配好角色。
(旁白、爸爸、妈妈、奶奶、我、万芳、万芳妈)4、小组展示分角色朗读。
5、评价朗读,注意把握好人物的语气。
6、合作探究。
(1)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我要回了羚羊木雕。
我认为自己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
那么,这件事究竟怪谁呢?(我们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可以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考虑这个问题。
)(2)你觉得怎样处理会更好?(3)怎样才能避免这一类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或我们应该汲取什么教训?小结|:初一的我们不仅要有主见,而且要学会思考,学会与人沟通,学会为别人着想,不要自作主张,一句话,遇事多商量就可避免许多矛盾。
四、小结。
同学们,友情与亲情同样重要。
只有我们善于沟通,善于处理,才会让他们没有冲突。
七羚羊木雕张之路教学目标1 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 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3 学会记叙文的思路,理解插叙守法的运用及其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难点: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形式师生互动式教学步骤1导入课文:同学们进入中学已半个学期了,如春天的小树在慢慢长大,是的,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听从家长了,于是“家”这个宁静的港湾,开始有了起伏的波澜,让我们一起读读张之路写的发生在家中的故事——《羚羊木雕》2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思考一个问题:文中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其中有几个人物?明确:《羚羊木雕》这篇文章把孩子与父母的矛盾冲突展示在我们面前,矛盾尖锐集中。
文章一开头气氛就很紧张,紧紧抓住了我们的注意力,妈妈、爸爸、奶奶先后出场,人物的语言很有特色。
这样巧妙的情节,精彩的语言,同学们一定要精读揣摩。
(1)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情节:起因:送木雕(插叙回忆)——经过:要收木雕(妈妈追查、逼迫,爸爸讲理由)——结果:收回木雕扮演人物角色,分角色表演课文朗诵,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