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西方城市比较
论中世纪东西方城市的差异——以巴黎、长安为例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8.01论中世纪东西方城市的差异——以巴黎、长安为例金萌萌 王颖杰【摘 要】中世纪东西方封建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二者在城市来源、城市居民构成、城市内部环境、城市的地位及作用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异,本文从这几个方面来论证这些差异对中西方近现代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中世纪 城市 巴黎 长安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程度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
城市是有着方便交通环境、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常是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中古时代西欧和中国的城市千差万别。
下面就以西欧的巴黎和中国的长安为例作一个简要的说明。
一、城市来源不同(一)西方城市来源主要有四个途径(1)被破坏的旧城市:中世纪之前西方已经有城市存在,但是由于罗马帝国三世纪危机和蛮族入侵,生产力遭到破坏,工商业衰落,城市萧条。
(2)旧城市复兴:从7世纪开始,在主要贸易通道以及大河流域,一些古罗马的旧城市渐渐复兴。
(3)新兴城市:到11世纪时,不仅罗马时期的古城大批复兴,“在其他地方,特别在德意志内部,兴建着新的城市”。
①西欧城市兴起后,西欧法令规定,凡居住满一年零一天的人就可以成为城市居民,大量农奴逃往城市,这种解放了农奴的途径使得越来越多的农奴自发聚集到城市。
(4)领主新建城市:中世纪西欧,城市大多建立在封建领主和教会的封地上,所以法文“城市”(Ville)这个字是导源于“乡村领地”(Villa)这个字,他们在自己的封地上建立新的城市来招揽移民收租金以获取较大的经济利益。
巴黎可以说是沿着塞纳河发展起来的,公元486年苏瓦松战役后定都巴黎,卡佩王朝时期成为当时西方政治文化中心,此后巴黎一直作为法国历代王朝以及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首都而存在。
(二)中国古代的城市主要有两个形成途径(1)最早是以作为全国性的或地区性的政治中心而出现的。
主要是按照统治阶级的政权建设而建立或是由军事驻扎地发展演变而来的。
中西文明起源之比较篇
思维方式差异
中国哲学思想注重整体思维和辩 证思维,强调天人合一;西方哲 学思想注重逻辑推理和分析思维, 强调理性主义。
社会功能差异
中国宗教与哲学思想注重社会伦 理和道德教化,强调集体主义; 西方宗教与哲学思想注重个人信 仰和自由意志,强调个人主义。
05
中西文明交流与影响
中西文明交流的历史背景
古代丝绸之路
中西城市与国家起源的比较
中西城市与国家的起源在时间上存在差异。中国城市的起源要早于西方, 大约在公元前2070年左右,而西方城市的起源则要晚得多,可以追溯到 公元前8世纪左右。
中西城市与国家的起源在原因上也有所不同。中国城市的起源主要与农 业生产、水利建设和宗法制有关,而西方城市的起源则主要与工商业发
海洋文明
西方文明起源于海洋文明,其经济形态以贸易和航海为主。 随着贸易的繁荣,城邦之间的竞争和合作也日益加强,地理环境
中国文明起源于大河平原,而西方文明则起源于海洋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文明在资源利用、生产方式和 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03
增进国际了解
中西文明交流有助于增进国际了解和友谊。通过相互学习和交流,不同
国家和地区的人民能够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和价值观,促进世界的和
平与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经济形态
中国文明以农耕经济为主,而西方文明则以贸易和航海为主。这种经济形态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文明在价值观念、社会 结构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不同。
社会结构
中国文明的社会结构以家庭为单位,注重家族和血缘关系;而西方文明则以城邦为单位,注重个人和契 约关系。这种社会结构的差异对中西文明的政治、法律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也是 中西文明交流的重要途径。通过海上丝 绸之路,中国与东南亚、印度、中东等 地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和文化往来。
西方城市规划发展历史
全球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01
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许多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进入城市,对城市规
划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间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吸引力
和竞争力。同时,城市间也需要开展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03
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对城
市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需要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节约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谢谢聆听
03
居住区规划
古希腊城市规划中,居住区规划相对简单,以临近街道 的独立住宅为主。
古罗马城市规划
01
02
03
城市规模
古罗马城市规模较大,如 罗马城的人口达到了10万。
道路系统
古罗马城市规划重视道路 系统建设,如罗马帝国的 道路网。
公共设施
古罗马城市规划注重公共 设施的建设,如浴场、剧 场、竞技场等。
影响
城市美化运动对西方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城市景观和公共空间 的建设。
D
区域规划和地方政府的角色
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旨在解决城市与区域 发展的协调问题。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区域发展目标 、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
地方政府角色
地方政府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地方政府负责 制定城市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并监督规划的实施。同时 ,地方政府还需要与中央政府、区域政府以及私人部门等各 方利益相关者进行协调。
卫生条件差
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卫生条件差,运动
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比较研究
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比较研究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城市规划。
而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则是其中的两个典型代表。
虽然两者有着不同的发展背景和文化底蕴,但在城市规划方面,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本文将对这两种规划进行比较研究。
一、背景和特点1. 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的发展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主要出现在中世纪欧洲地区。
在这一时期,城市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繁荣迅速崛起,推动了城市规划的进一步发展。
在城市规划方面,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以保护城市安全为基本要素,因此建造了城墙和城堡,同时也注意城市的合理布局和道路交通的便利性。
2.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始于公元前200年的秦朝,一直延续到清朝(公元1644年-1911年)。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的不同在于其强调传统文化和哲学,因此,中国城市规划通常以城市中心和城市围合的形式为设计重点,并且注重规划中的未来发展性。
二、城市布局和结构1. 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的特点是城市经常被包围在城墙之内,城墙有助于保护城市不受入侵。
城墙内的布局通常采用徽型或者方格状布局,城墙内的重点在于街道的宽度和几何形态。
由于城市通常是从城市中心向四周扩展,因此,城市中心通常是繁华的商业区,周围是住宅区和工业区。
2.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国古代城市规划通常以圆形或者四方形的形式为设计布局,城中心是关键的设计元素。
相对于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注重城市中心和外围空间的结合性,城市的四条主要街道首尾相连、交汇于城中心,形成了城市的“气脉”和“骨骼”。
三、城市建筑和装饰1. 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的建筑和装饰以石头、砖块和木材为主要材料,建筑风格也较为保守,少有创新。
建筑通常采用豁口状窗户、尖拱形拱顶和简单的装饰设计。
此外,西方中世纪城市规划的建筑多为教堂和城堡等宗教和军事建筑,建筑性质较为单一。
中西古代城市形制比较
中西古代城市形制比较摘要:城市的发展受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中西古代由于政治、文化、哲学思想不同,导致了城市规划思想的差异,进而造成了城市形态的不同。
本文结合产生原因,比较了中西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和城市形态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城市形制城市是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它是由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建构而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中西方由于政治、文化、哲学思想等不同,导致了城市规划思想的差异,进而造成了城市形态的不同。
因此首先对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进行比较。
一.中西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主要可以分成两大方向:以《周礼·考工记》为代表的伦理、礼制的规划思想,以及以《管子》和后期的风水理论为代表的自然观、功能性的规划理论。
《周礼·考工记》作为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中最具影响力的一部著作,很早就提出了我国城市,特别是都城的基本规划思想和城市格局。
它提出:“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因为这种方正严整、等级分明的城市格局可以反应皇权统治的至尊无上。
此外,在古代中国,本身抽象和无意义的数字也与一些观念形态结合起来。
数字“3”代表了天、地、人合一的思想,“5”代表了金、木、水、火、土和阴阳五行,“9”象征着九重天,寓意尊贵。
这些思想在城市规划就有应用。
(二)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明确的指导思想相比,西方城市规划体现出了一种多元性和历史性。
西方古代城市的发展大致可分成几个重要的阶段:古希腊时期、希腊化时期、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
每个阶段,城市都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这不仅反映了规划思想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一种社会结构的改变。
(三)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比较与中国统治阶级推崇的“王权至高无上”相反,西方认为“神权至高无上”,神庙和教堂及其广场占据城市的中心位置,其庞大的体积和超出常规的高度控制着城市的整体布局,教堂广场是市民公共活动场所的中心。
中国古代广场对比
案例
西方广场的特点
1.以面状的开敞空间为 主,广场为主要形式 2.静态交往空间 3.公共活动以宗教,集 会活动为主 4.经有组织的设计而完 成的 5.能充分反映出某个时 期统治阶级与市民之 间的关系,是统治阶 级意的体现
中国古代广场起源
中国原始的广场可追溯到原始社会后期。陕西姜寨遗址考古,发现了 距今六七千年的仰韶文化初期的母系氏族村落:居住区中心是约4000多 平方米的广场,房屋建于广场四周,屋门都朝向广场。广场四周有五个 建筑群,各以一座方形大房屋为中心。大致同期的西安半坡遗址也是环 绕广场布局,利用小型住宅沿圆圈密集排列而形成一个中央空间。 这种露天的公共空间,应是先民出于需要而有意识地用建筑围合而成 的,其格局表明了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中心地位,成为全体成员的公共活 动空间。先民在此举行祭祀神祗、部族集会等公共活动,由此产生了最 初的广场文化。
中西方古代城市广场对比
广场的定义
1.广阔的场地 2.今特指城市中阔的、平坦的露天空间,主要用途是 让民众聚集。 ——维基百科
从广场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广场的两个性质 1.场地广阔; 2.人多。
广场起源于欧洲?
在希腊,人民是自由的,他们在国家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城市生活 是开放的,任何人都有机会进行宗教活动。体育竞技、演说、诗歌音乐 会等活动。在此影响下,集体参与政治生活就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 内容。 古罗马时期,需要歌颂对君主的崇拜,轴线对称 渐进式的空间。巨 大的尺度成为这个时期广场的主要特点。广场周边建筑以纪念性公建为 主。广场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它所代表的更多是统治者的意志,是为被 深化了的皇权服务的,而市民的公共生活则退到了次要地位。 到了中世纪,所有的生活内容均被宗教所侵蚀。广场与教堂或者市政 厅相结合成为当时特点鲜明的城市公共空间,并且广场的有序化程度更 高,出现了广场群,广场在人们生活中地位越来越高。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又重新回归到城市的中心。公共空间从服务宗教 皇权,变成服务市民生活。广场与市民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并且被更 多更巨大的公共建筑所包围,古希腊时期广场的公共性,开放性与自由 性再次回归。
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比较分析
中西城市规划设计之比较分析摘要:城市发展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很大。
中西方由于文化、哲学思想不同,导致了城市规划思想的差异,进而造成了城市形态的不同。
本文从文化方面比较了中西古代规划思想和当代城市形态的差异,并分析了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城市规划思想城市形态比较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1、儒家礼制规划思想礼制规划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末年齐人著的《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的“营国制度”深刻影响着中国历代的城市尤其是都城的规划,提出了都城规划布局的理想模式,奠定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基本轮廓(图1)。
同时,从《周礼》的“营国制度”中,也可以看出“择中而立”、“居中为尊”等礼制思想在城市规划上的反映。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与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有很大关联。
在战国以前,诸子百家争鸣,并没有统一的政治哲学思想。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就成为当时封建统治的理论准则。
儒家思想强调重礼、崇孝、尚文。
在重礼的倡导下,一切建筑活动都要受礼制的约束。
无论是都城规划、宫殿庙宇还是百姓住宅都讲究对称、均齐、规矩、等级。
在崇孝的主张下,儒家提倡尊敬长辈、敬祀祖先,形成了中国的大家庭制度,营造了以礼为纲的传统合院式住宅布局(二合、三合、四合院(图2)等),并成为我国古代各类建筑组合方式的缩影——如宫殿、王府、衙署、庙宇、祠堂、会馆、书院及其它建筑。
乃至村镇、城市的布局等。
2、天人合一和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图1 明代北京城复原图图2 中国传统四合院“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中国哲学对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强调“天道”(自然法则)与“人为”的合一。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表现在城市规划上,其突出特点就是:要顺之以天理,追求与天同源、同构,与自然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和象天法地的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始终。
中西方城市特征比较
城市的规划及形态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都与其相关,而城市的形态又体现了文化的特征。
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不同地区文化的对比清楚地了解到不同民族建筑与城市形态的差异,另一方面,通过对建筑与城市形态差异的研究,我们又可以更深刻体会到不同民族文化上的差别。
中国与欧洲作为中西文化的代表,建筑与城市的形态特征有很大的区别,对立和互补,这也同样体现在文化上。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中国古代并无系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也无这方面的论著。
但政治制度很完善,风水、阴阳五行等概念逐渐系统化,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些城市规划的思想,对城市布局有很大影响。
儒家提倡“居中不偏”,“不正不威”。
这种思想直接影响城市规划布局的“宫城居中”及中轴线对称的布局。
儒家提倡的礼教尊卑、伦理、秩序也影响城市及建筑群的严整方正的布局。
中国古代“天人感应”的自然观对城市规划也有影响,如唐长安13排坊象征十二月加闰月,皇城南面4行坊象征四季。
关于兽中四灵“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东为春,南为夏,西为秋,北为冬等概念,均在城市布局及地名方面有体现。
阴阳、风水八卦等观念对城市的规划影响很大。
如,城市北面往往不开城门,以免对“王气”不利,有时在北城正中建玄武庙。
城市规划中关于数字的应用也逐渐形成一种传统的观念。
如三、五、六、九等数字,表示尊贵。
王城的城门往往为奇数,这与突出中轴线布局有关,中间城门为帝王专用。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西方城市建设强调秩序、组织和永恒的理性至上的原则。
这些原则是理想的、超时间的和绝对的。
在城市建设中追求抽象的对称和协调,寻求纯粹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强调轴线和主从关系。
西方把宇宙描绘为一种和谐运动着的星球体系: 宇宙、太阳、地球都为圆的,整个天体由十个星球绕“中心火”在不同层次上运行。
这在城市空间上的反映以古希腊雅典城为典型,大致以卫城为中心,向外作放射状;卫城又以神庙、雕像所组成的广场为中心。
卫城既是全城中心,又是制高点。
中外古代城市公共空间比较解析
宋 清明上河图(局部,里坊-街市) 一场发生在北宋的中国古代城市革命——拆除坊墙,沿街办商业,转封闭的里坊制为开放的街巷制。 北宋的税制改革:宅税和地税突出了土地经济价值,改变了城市发展的脉络。 开放的街巷制推动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也使市井成为丰富的信息交流和节会活动 场所。
“理制城市”
廊柱围绕
附属建筑
基于实践基础的美学形式 形式上封闭的广场、广场四周连续的建 筑、宽敞通达的大街,两侧成排的建筑物 罗马人特有的转换,,更华丽更雄伟。 城市享乐的公共生活铸就罗马精神
功能扩大
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
“自下而上”自发形成过程 城市公共空间指挥棒剧源自: 举足轻重的地位,社交公共活动场所
• • • •
典型公共生活空间 6座forum,2座campus 对街道空间的放大,既具有边界、 区域、节点和标志的作用,又是城 市中最有灵魂的地方
罗马广场 罗马罗曼努姆广场、凯撒广场和奥古斯都广场
空间尺度处理——独具特色空间 形态
功能繁杂: 司法、行政、商业、娱乐、宗教和社 会交往,城市活动重要场所
社会活动、经济及技术发展、思想 意识、文化传统等都围绕这一“发 生器”运转
巡逻人员
“象天法地,皇图永固”
“万变不离其宗” 桥上生意繁荣
地域特征:交通密集处成为商业聚集地 听乐 角力
卖画
买卖
大型院落将山水引入城市,营造了宜人的生态环境和富有人文气息的游憩场所, 对于推动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吸引高素质人才入驻,具有 重要意义。
清 清明上河图(乾隆时期北京城)
最热衷的事情; 特殊荣耀和福利; 自豪荣誉感; 真正属于市民的城市;
Pollice_Verso 角斗士
中外古代城市设计的对比
31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翻印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的城市设计
32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翻印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的城市设计
古典主义(Classicism)风格
16世纪末,文艺复兴后期逐步成型;法国 古典园林的唯理秩序的影响
强调轴线对称,主从关系、突出中心和规 划的几何形体,强调统一性 和稳定感。
形成具有强烈秩序感的城市轴线系统。 ③纪念性、标志性构筑物成为城市结构的主体。 ④城市道路一般是“环形+放射”。 典型代表:封丹纳的罗马改建规划
29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翻印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的城市设计
封丹纳的罗马城市改建设计
30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翻印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的城市设计
• 彰显繁荣与力量的大比例模数手法
世俗建筑的恢宏与奢华
•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理想城市模型
15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翻印
古罗马城市设计
• 营寨城 营寨城有一定的规划模式: 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中间十字形街 道,交点附近为露天剧场或斗兽场与 官邸建筑群形成的中心广场。营寨城 的规划思想深受军事控制目的的影响 。
28
版权归中国建筑所有,请勿翻印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的城市设计
巴洛克时期
1、时代背景
①中央集权制和君主制逐渐取代教会统治城市设计在指导 思想上为中央集权的政治寡头服务。
②几何与规则的形式美成为规划与设计的原则,在观念意 识上,是几何美学的集中反映。
2、城市设计的特点
①讲求轴线对称,尺度宏大,给人以威严感。 ②放射性的城市轴线,串起若干个豪华壮丽的城市广场,
——————圣马可广场
中西方城市的比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西方古代城市发展(经济方面)
• 第一 西方古代城市是以工商业为中心,是 独立于封建领主直接控制之外的一种自由 城市。
• 第二 商品经济发达促进城市发展迅速,一 些城市港口成为交通中心。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政治方面)
• 第一 中国城市最早是作为全国或地区性的 政治中心出现说明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
什么是正常城市化,滞 后城市化,过度城市化? 正常城市化是如何衡量 的,中国现在城市化处 于何种情况?
• 滞后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 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
• 过度城市化:过量的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并 超越国家经济发展承受能力的城市化现象。主要 发生在一些发展中国家。
• 正常城市化:即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剩 余劳动力(推力)、城市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更 多的劳动力供应(拉力),两个力共同促成农村 人口向城市移动,农村的剩余和城市的需求在一 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处于某种平衡状态,人口顺 理成章地从农村向城市移动,使城市人口比重不 断增长,城乡同步发展。
• 第二 在春秋战国时期,城市的出现时为了 战争的进攻与防御,,是军事的需要。
• 第三 城市出现开开始,它对农业的依赖程 度很深,却不能为农业提供动力,如唐长 安城市分内城和皇城为了体现皇权,是城 市的军权化
西方城市发展(政治方面)
• 第三 古典时期城市中心是大型公共建筑如他点罗马的城 市结构体现了神人合一的思想
中西古代城市比较图
我国设市(包括市镇)标准
设市的指标图
县是否是市,如果是, 它在我国城市体系中 的处于什么位置?
• 是。 • 我国城市化水品还比较低,所以我国城市规模是金
部编版(2018)中古的西欧庄园与城市(共22张PPT)
阅读材料,分析领主与佃户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7世纪法兰克王国的“农民请求委身文件”
立字人某某,谨致崇高庄严之某某大人阁下
在我活着的时期,我将在合乎我一个 自由人身份的情形下,为您服务,维护您的 荣誉。我不得脱离您的统治与监护,将毕生 投靠在您的势力与保护之下。因此,您我之 间,如一方欲解除此种契约,必须付与对方 若干先令作为赔偿;此种谅解,永久不得破 坏。
开始盘剥城市的财富,为了争取自治 的权力,城市同封建主展开了斗争。
城市 自治 斗争
赎买
金钱换取自由
1108年法国琅城市民用钱购
买自治权,但不久主教出尔
武装斗争 反抗换取自由
反尔。1112年,琅城人民处
死主教,打败国王军队,最
琅城起义
终取得胜利,赢得自治权。
规模: 普遍较小 数千居民 2万人算作大城
材料一、随着庄园制度的发展,农奴渐渐 地受领主的司法权管辖……有司法权的领 主支配着佃户的人身和财产……甚至对他 人拥有生杀大权。
——[美]布莱恩·蒂尔尼、西德尼பைடு நூலகம்佩因 特:《西欧中世纪史》
材料一反映了西欧庄园具有什么权? 司法权
除此之外,领主还拥有什么权利? 行政权
材料二、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 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 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 粉,违者罚款20先令。……下列诸人无权享用公共牧 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 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 违者还要罚款……某人不按规定价格卖酒,也要罚款。
这些都为牛津大学奠定
了世界近现代学术文化中心 的地位。
请你说说你理解的庄园是什么样的?
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
论中西方古代城市规划的异同21408111李春林从小时候看电影看书的时候就深深对古代希腊的城市规划建筑格局和样式深深着迷,后来买了几本专门讲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彩页图片很多的书(对不起搁家里了),对当时城市的布局、自来水设施的原理、下水道布置、奴隶房间与主人房间和各种浴池花园还有港口船舶的剖面图等等做了详细介绍,让我非常神往。
后来又去了北京,而且看过《鬼吹灯》这本小说,里面对中国的风水文化做了非常详细的解析,因此对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建筑布局也有了很大的兴趣,下面就对二者进行比较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儒家礼制规划思想礼制规划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末年齐人著的《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 方九里, 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
《周礼》的“营国制度”深刻影响着中国历代的城市尤其是都城的规划, 提出了都城规划布局的理想模式, 奠定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基本轮廓。
同时,从《周礼》的“营国制度”中, 也可以看出“择中而立”、“居中为尊”等礼制思想在城市规划上的反映。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与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有很大关联。
在战国以前, 诸子百家争鸣, 并没有统一的政治哲学思想。
自汉武帝“罢默百家, 独尊儒术”后, 儒家思想就成为当时封建统治的理论准则。
儒家思想强调重礼、崇孝、尚文。
在重礼的倡导下, 一切建筑活动都要受礼制的约束, 无论是都城规划、宫殿庙宇还是百姓住宅都讲究对称、均齐、规矩、等级。
在崇孝的主张下, 儒家提倡尊敬长辈、敬祀祖先, 形成了中国的大家庭制度,营造了以礼为纲的传统合院式住宅布局二合、三合、四合院等, 并成为我国古代各类建筑组合方式的缩影—如宫殿、王府、衙署、庙宇、祠堂、会馆、书院及其它建筑, 乃至村镇、城市的布局等。
从图中可以看到“阴阳”“天人合一”的思想非常注重,单是看到乾清宫与坤宁宫之间的是交泰殿就能明白建筑者的思想天人合一和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 是中国哲学对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 强调“天道”自然法则与“人为”的合一。
以巴黎和北京城为例浅析轴线式构图城市中西方差异
以巴黎和北京城为例浅析轴线式构图城市中西方差异北京和巴黎,作为代表东西方文化的两座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具有相似的历史背景和城市性质。
两者均为国家的首都、政治和文化中心。
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巴黎是沉淀西方文化最深厚的城市北京是蕴涵东方文化最富饶的地方。
尽管受到不同文化与规划理论的影响但两个城市在空间形态及其布局上表现出许多相似之处,最著名的就是两座城市的轴线构图。
作为东西方两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北京和巴黎在旧城布局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其范围均由历史上形成的最外圈城墙确定(原先的城墙已改成了环路)市中心布置王宫和重要的宗教建筑(北京为故宫;巴黎为城岛上的圣母院和塞纳河右岸的卢浮宫)并采用了轴线构图(尽管轴线的表现方式及形成历史各有千秋),旧城区周围布置有大片的绿化环境(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巴黎的布洛涅和班森诺公园)。
城市的轴线不仅是对城市主要道路的一种升华,而且是城市设计的高潮部分,使得很多城市的道路、建筑及景观布置均围绕着它展开。
北京和巴黎的轴线有很多共同的特点,比如,它们都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的型式都很清晰清晰且规模宏大;它们都有宫廷建筑统领的建筑群,并且空间有序,高潮迭起;它们都经过人工的精心规划设计,将城市中心归于其上,而非自然堆砌形成。
但是,由于它们不同的形成过程、不同的体态,所以给人的感觉也各不相同。
下面我们将就此分别对北京和巴黎两条城市主轴线的特点3.3.1两种形成过程——两种结果北京和巴黎的轴线有着不一样的形成过程。
北京的轴线是通过城市的整体规划自上而下形成的,更多的反映了统治者的意志,除了使用功能以外更加注重象征意义,给人带来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
而巴黎的轴线则不然,虽然也是自上而下形成的,但是其产生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分时期逐渐形成,所以其演化过程除了君主意志以外,也将民众的使用考虑在其中,除了给人以奢华之感以外也将城市的浪漫融入其中。
轴线的概念和定义衡有序,具体而言,可表现为以下几点:①控制城市空间格局——城市空间轴线的性状决定城市的基本格局(网状、放射状);②组织城市空间序列——轴线上虚与实的组合与交替构成了城市的空间序列;③形成城市天际轮廓线——城市天际线的形成与发展往往依赖于城市轴线的构架;④展现城市标志——壮丽的城市空间轴线本身就兼具城市景观与认知地标的作用。
第10课+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知识提纲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十课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课标要求: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本课时间框架】一、“各具特色”——古代中西方的村落、集镇和城市人类居住形式演变: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一)村落的产生1、原因: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
2、出现: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
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
3、特点: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
4、影响:为人们的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也为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提供了便利。
知识提升1:全面理解村落产生的影响?(1)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2)提高了生活质量(3)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4)促进文明的发展;(5)承担一定的社会管理和教化功能。
(二)集镇的产生1、产生原因: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兴起(根本原因)2、过程:生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分离→集聚交换生活所需→商人出现→迅速繁荣、经济中心→保护财富筑垒设防需要→集镇产生知识提升2:中国古代集镇的特点?(1)经济:商业手工业繁荣;(2)政治:政府设置机构管理(3)军事:保护财产,防范外敌(4)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3、中国古代的集镇:(1)职能:①为了军事目的而设立;①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①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
(2)发展演变①两宋时期:出现了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工商业市镇),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②元朝时期: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③明清时期: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
知识提升3:中国古代集镇的发展趋势?(1)性质变化:经济功能日益增强,由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化。
(2)规模扩大:人口显著增长,规模日益扩大(3)出现专业分工:明清时期形成地域性专业分工的工商业集镇。
知识提升4:中国古代集镇形成的原因以及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1)原因:交通便利、商业繁荣;政治、军事因素(2)影响:①促进商业繁荣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沟通城乡,促进城乡经济文化交流③推动城市化发展(三)城市的产生【概念】古代的“城”专指用城墙围起来的防御性设施,一般都有驻军,而且是正规军。
高三总复习历史课件 中西方古代城市特色的比较
映了明朝时期的城市分布图,结合地理知识可知,②是武昌、③是景德镇,二者
均是明朝时期的工商业市镇,故选B项;①是西安、②是武昌,均不是明朝政治
中心,排除A项;③是景德镇、④是泉州,景德镇不是沿海港口,排除C项;①
是西安、④是泉州,二者不是防卫城堡,排除D项。
答案:B
3.古代雅典的城市建筑呈现出宗教区、公共活动区和私人区混合的格局,街道 体系也缺乏规划,城市一直延续的文明。以上材料最能说明 ( ) A.城市设计理念源于小国寡民的地理环境 B.城市设计与其行为和观念形成互动效应 C.城市规划科学合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D.街道体系缺乏规划导致民主政治出现弊端 解析:材料“城市建筑呈现出宗教区、公共活动区和私人区混合的格局”“ 富人区和穷人区均衡地散布于城市之中”反映了城市建设与布局受其民主文 化的影响,反过来也利于形成平等的理念,故B项正确。 答案:B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探究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中国古代城 市的区别。
提示:经济上,西欧城市经济独立,中国城市经济隶属于封建经济;政治上, 西欧城市政治自由,中国城市发展受政府控制;社会关系上,西欧城市市民自由, 中国城市商业组织受政府控制。
[历史解释] 中国古代与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差异 1.西欧城市是工商业者的聚居地。同时,西欧城市还是一个社会概念,是 一种社会共同体,城市市民组成一个市民阶级。而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主要就地 理空间意义上说,指的是众多人口的集中聚居地,但没有形成一个社会共同体, 没有一个有共同利益的市民阶级。 2.西欧中世纪城市最先是作为经济中心——主要是工商业中心发展起来的, 而后才发展了政治、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职能,有些城市甚至没有政治职能。而 中国封建城市一般首先是作为政治中心出现的,是官员的驻地,以后才发展了经 济职能,有些城市甚至没有明确的经济职能。
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与中国城市异同的一些看法
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与中国城市异同的⼀些看法2019-08-22摘要:韦伯为代表的“城市论”的理论强调中西封建社会中城市性质的根本不同,并将此作为解释东西⽅社会历史发展差异的关键因素,事实果真如此吗?本⽂就“城市论”中的关于⾮封建的⼯商业城市与政治中⼼的封建城市的差异问题作些分析并提出⾃⼰的看法。
关键词:中世纪;西欧;中国;城市以韦伯为代表的“城市论”提出的中世纪西欧城市与东⽅城市的类型区分,认为中世纪西欧城市是经济⽣活的中⼼,⽽中国古代城市则是政治中⼼。
他们认为,与中世纪西欧城市相⽐,中国的城市是皇权的象征,⽽不是经济活动的⾃然产物。
中国城市⾃古以来主要作为中央与地⽅政权的所在地和军事驻营地,集市和贸易等商业活动仅处于次要地位。
韦伯为代表的“城市论”的理论强调中西封建社会中城市性质的根本不同,并将此作为解释东西⽅社会历史发展差异的关键因素,他们认为中国封建时代的城市⼤都是封建政治中⼼,是“寄⽣性”的城市,是完全封建的城市,但西欧封建时代的城市却是⼯商业城市,中世纪西欧城市是⾮封建或反封建的堡垒。
的确,在中国封建时代的城市中,政治中⼼居多。
由于中国⾃战国秦汉以来便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城市发展⾃然也被置于封建政治统治的⽹络之中,⼤中⼩各种类型的城市许多便是封建国家的京师、州治、县治所在。
城市的兴建也往往是由封建国家按照⼀定的原则规划建设的,城市建设布局往往反映着封建政治需要。
封建国家也对城市管理进⾏严格的控制。
然⽽,中国封建时代的城市并不单单是政治中⼼,往往也是经济中⼼,是⼯商业中⼼。
最初,城与市是不同的概念,在远古时代是相互分离的,城的原始含义是指为防卫⾃守所设的军事设施,即城堡,具有政治经济中⼼的意义。
市是集中货物进⾏交易的场所,是经济中⼼。
但随着历史的推进,城中的设施⽇益完善,⼈⼝逐渐增多,城成了良好的交易之所,交换物品的市从市井、野市、郊市逐渐向城⾥靠拢,城与市逐渐合⽽为⼀。
到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城市⼤都为政治中⼼与经济中⼼的作⽤兼具。
古代中西方城比较-精品文档
古代中西方城市比较[ 提要 ] 古代的中国与欧洲虽然都是商品经济繁荣、交通运输发达的区域,但是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冲破了封建制度的束缚,而古代中国的城市却加强了封建统治的地位。
本文试图从城市的起源、城市的制度和城市的主体等三个方面对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和唐宋之前的中国城市进行对比,尝试运用制度变迁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前者是封建体制外的产物,而后者是封建体制内的产物,并且会导向不同的社会形态。
本文受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编号:ZZGCD1502)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科研启动项目( 2015-37 )资助原标题:古代中西方城市的比较一一基于制度层面的分析收录日期: 2016年 11 月 16 日中国与西欧的古代城市虽然都是经济繁荣的区域,但是其成因、内部制度以及人口规模和主体都有着本质的不同,反映出中国与西欧在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各自的制度特征。
与此相关的研究也很多,复旦大学的赵建民教授曾经从中国与西欧封建城市的区别中寻找中西封建社会解体缓速的主要原因,并分别从中西城市建立的目的、与封建统治的关系、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刘景华比较了封建时代中西城市产生的过程,二者在“城市”的概念内涵方面的差异,以及在城市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行会等民众组织,从而得出西欧中世纪城市能蓄积起冲击封建政治体系的力量,而中国封建城市更多意义上是在封建政治体系中起着堡垒作用。
李培、习亚哲从城市人口特征与地域分布、农业和商品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及城市内部规则演变等角度对西欧圭寸建型城市与中国圭寸建型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并概括两者的类别特征。
张南、周伊将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城市和古典希腊城市作比较,从城市的兴起,城市的功能以及城市的历史地位方面讨论了二者的不同。
近年来,关于古代中西方城市的研究比较多,运用丰富的史料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分析,然而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史料学的分析方法占绝大多数,通过对史实的描述总结,从而得出结论;但是经济学的理论利用较少,没能将理论经济学与经济史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中西方城市比较作者:畅童娜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02期[提要] 古代的中国与欧洲虽然都是商品经济繁荣、交通运输发达的区域,但是中世纪的欧洲城市冲破了封建制度的束缚,而古代中国的城市却加强了封建统治的地位。
本文试图从城市的起源、城市的制度和城市的主体等三个方面对中世纪欧洲的城市和唐宋之前的中国城市进行对比,尝试运用制度变迁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前者是封建体制外的产物,而后者是封建体制内的产物,并且会导向不同的社会形态。
关键词:古代城市;制度变迁;体制内;体制外本文受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编号:ZZGCD1502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科研启动项目(2015-37)资助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原标题:古代中西方城市的比较——基于制度层面的分析收录日期:2016年11月16日中国与西欧的古代城市虽然都是经济繁荣的区域,但是其成因、内部制度以及人口规模和主体都有着本质的不同,反映出中国与西欧在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各自的制度特征。
与此相关的研究也很多,复旦大学的赵建民教授曾经从中国与西欧封建城市的区别中寻找中西封建社会解体缓速的主要原因,并分别从中西城市建立的目的、与封建统治的关系、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刘景华比较了封建时代中西城市产生的过程,二者在“城市”的概念内涵方面的差异,以及在城市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行会等民众组织,从而得出西欧中世纪城市能蓄积起冲击封建政治体系的力量,而中国封建城市更多意义上是在封建政治体系中起着堡垒作用。
李培、习亚哲从城市人口特征与地域分布、农业和商品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及城市内部规则演变等角度对西欧封建型城市与中国封建型城市进行比较研究,并概括两者的类别特征。
张南、周伊将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城市和古典希腊城市作比较,从城市的兴起,城市的功能以及城市的历史地位方面讨论了二者的不同。
近年来,关于古代中西方城市的研究比较多,运用丰富的史料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分析,然而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史料学的分析方法占绝大多数,通过对史实的描述总结,从而得出结论;但是经济学的理论利用较少,没能将理论经济学与经济史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自从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兴起之后,不断的有人将制度变迁理论运用到经济史的研究中,其中以诺斯为代表,本文通过描述古代中西方城市的特征,尝试运用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得出古代中西方城市在制度变迁方面沿着不同的道路。
城市作为这一过程中的产物,它不仅体现了制度变迁的不同结果——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产物,而且体现了不同的制度变迁路径导向不同的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一、城市的起源中古中期的欧洲,随着封建制经济的发展,以及长子继承制等制度因素,一部分人开始从事手工业及商业活动,起初他们在领主的土地上进行交易,由领主对其提供一定的保护,并收取相应的税收等管理费用,随着贸易活动的频繁与贸易规模的扩大,自由的商品交易与领主的管理约束相互冲突,为了脱离封建领主的管制,11世纪之后,意大利、法国的一些“城市”为了争取独立的权利,开始进行反抗领主的斗争。
经过长期的斗争,他们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自治权,最终挣脱了封建束缚。
关于我国古代城市的起源,学界有很多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城市是防御外部侵略,保护内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而建立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城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们为了交易的目的聚集在一起便形成了城市的雏形“集市”;再一种观点则从地理因素出发,认为在交通要道,水利枢纽或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自然发展形成了城市。
第一种观点可概括为政治上的原因,例如建立城墙,组织军队等硬件设施,从而使得一个地区貌似一个“城市”,但是这种早期的城市与欧洲中世纪的城市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并没有相对发达的手工业和繁荣的商业,而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与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还有一定的距离;第二种观点与欧洲的城市兴起原因有相似之处,但突出的区别在于,古代中国的城市服从于封建政权的统治,而欧洲的城市则是独立于封建政权的统治。
因此,个人权利在古代的欧洲城市远远大于其在中国;第三种观点认为的起源,更加体现了城市是一个自然的制度变迁的结果,不像欧洲的城市,需要制度上的彻底变革,摆脱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因此,从中西方城市的起源来看,古代中国的城市是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封建体制内的产物;而中世纪欧洲的城市,通过赎买或与封建领主的斗争,创建了新的制度,游离于主流体制之外,成为封建体制中的一种异己的力量。
产生这两种结果的原因之一是,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制度变迁的过程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根据林毅夫的观点,一个社会不同阶级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别如果足够大,那么有可能会引起革命。
在古代的中国,等级观念强于西方,对于自身利益的诉求更多的寄希望于有一个“清官”,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
由于这种强烈的等级观念,即意识形态的资本比较大,剥夺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也就是说,即使没有这样的“父母官”,人民对严苛的税赋,残酷的统治的承受能力也远远高于西方。
西方历来强调平等,私人产权不容侵犯。
因而,如果一项制度安排侵犯了这种权利,就可能引起制度变迁,有些学者称之为制度“刚性”(相对于制度的“弹性”)。
二、城市的制度中世纪的欧洲城市是自由的象征,农奴为了摆脱被奴役的地位一般会逃往城市,居住一年零一天以上,便成为自由人,因此有“城市里流动着自由的空气”的谚语。
同时,城市还拥有租税权、司法审判权、行政和军事等独立的自治权利。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在城市中拥有话语权,通过选举和市民大会参与城市的管理和监督。
在具体的商业领域,有第三方组织——行会协调和规范经济行为。
纵观历史,只有在集权或专政的程度较弱的社会发展阶段,经济活动相对自由的情况下,第三方组织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因此,与领主的庄园形成鲜明对比的欧洲城市,完全独立于周围的“封建农村”,充分体现了自由民主。
而古代中国的城市,虽然大多既是政治中心又是经济中心,但是其商业功能是依附于政治功能的。
与自下而上建立起来的欧洲城市不同,中国的城市往往是因为统治当局的因素,自上而下建立的。
北宋的城市也是由于政府取消了坊和市的区分而变得更加繁荣。
城市的空间结构,建筑布局,功能定位无不体现当权者的意志。
城市中的人民完全处于被统治地位,没有任何表达自身意愿,获取相关权利的途径,即使遇到涉及个人利益的情况,也只能诉诸于官府。
封建当局的权力是绝对的,不受挑战的。
既然城市的居民无所谓自由与权利,也就没有类似于西欧的农民逃往城市的现象,人们走到哪里都是一样的。
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是一元的,没有独立发展的工商业,城市与乡村一体化,城市统治着农村。
官府运用行政手段对城市商业经济进行直接的管理监督,调节市场的价格水平,供求状况甚至规定交易商品的种类,同时收取一定的税赋。
另外,中国在唐宋时期,虽然也出现了行会,但与西欧的行会有所不同,中国的行会向官府缴纳税收,并借助官府的权威管理行会,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间接干预,可被视为政治权力在经济领域的延伸。
综上,从古代中西方城市的制度特征来看,欧洲中世纪存在着领主庄园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城市的自由民主制度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类型,而在古代的中国,国家对城市和农村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力。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古代欧洲城市的制度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而古代中国的城市制度带有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色彩。
在古代欧洲,受其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及政府有限理性的制约,政府实施强制性制度安排的成本远远大于其收益,因此没有设置新的制度安排的动机,相反城市的市民阶层有充分的自由以较低的成本创造适合城市经济运行的制度。
这种由市场自发形成的制度是由于封建体制中的制度不均衡才产生的,所以是与封建制度格格不入的。
而在古代的中国,影响国家设置制度安排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统治的合法性远高于欧洲,国家有强烈的动机,通过低成本的制度安排,获得更高的税赋收入、提高自身的威望等制度的收益,强制性的制度变迁首先是符合国家利益的。
因此,西欧的城市是摧毁封建统治的力量,而古代中国的城市是巩固封建统治的堡垒。
三、城市的主体城市的主体指的是城市的政治经济活动以某一个群体为核心,他们能够控制城市的发展方向,并不是指城市中何种人口数量最多。
中世纪的西欧城市是国内外贸易的中心,城市的主体是从事工商业的自由市民。
由分工和专业化发展而产生的商品交换支撑起城市的经济。
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交易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因此对农产品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于是吸引了周围农村居民带着剩余农产品来到城市进行商品交换,降低了农奴对封建领主的依附;另一方面,封建领主对工业产品和奢侈品的需求也对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奴与领主与城市经济发展的联系越来越大,封建的生产关系受到严重的威胁。
而中国的城市,不仅有手工业者和商人,更重要的是封建的官僚、贵族和高利贷者,他们的消费活动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
南宋的临安城随着首都的迁入,人口由40万增加到124万,超过了当时的开封。
同时,随着官僚贵族的加入,城市的服务业也得到发展,酒楼、茶坊、瓦子等休闲娱乐行业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有时甚至通宵营业,被称为“鬼市”;另一方面,封建官僚、地主和高利贷者在农村拥有大量的田产,他们通过封建的地租和税赋对周围的农村进行剥削,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着国家机器,通过封建政治制度进行权利寻租,因此他们有加强和巩固封建政权和生产关系的强烈动机。
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欧洲城市的制度安排最初是市民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随后的发展也由市场起主导作用,其结果也是交易成本最低,最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被创造出来,原来的封建体制也会受其影响,被不自觉地纳入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无形之中促进了封建体制的瓦解。
而古代中国的城市制度由统治阶级根据自身的需要而设置,之后由市场规律加以实现,那么资源配置会倾向于统治阶级的利益,其结果必然是巩固了统治阶级的地位,进而对封建体制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由此可见,古代中西方城市的主体,一个是封建统治阶级本身,一个是其对立阶级,封建体制外的这一阶级主体就注定了二者的制度变迁道路将走向不同的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1]亨利·皮朗著.乐文译.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亨利·皮雷纳著.陈国樑译.中世纪的城市[M].商务印书馆,1985.[3]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6.[4]赵建民.试论中国与西欧的封建城市问题——剖析中西封建社会解体缓速的主要原因[J].社会科学,1983.4.[5]李培,习亚哲.中国和西欧封建社会城市比较研究[J].学术论坛,2006.5.[6]刘景华.封建时代中西城市比较的几个问题[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张南,周伊.春秋战国城市与古典希腊城市比较论[J].学术界,1993.6.[8]赵玉馨.试论中国古代城市的兴起与发展[J].城市问题,1983.1.[9]陈昌福.试论西欧城市的兴起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影响[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