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 股骨颈骨折

合集下载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 股骨颈骨折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  股骨颈骨折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股骨颈骨折(修订)

(草案)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股骨颈骨折的诊断、辨证、治疗和功能康复。

本指南适用于股骨颈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本指南适合中医骨伤科、中西医结合骨科、中医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股骨颈骨折fracture of the femoral neck

凡发生于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的骨折均称为股骨颈骨折。

3 诊断[1]

中医病名:股骨颈骨折

西医病名:股骨颈骨折

3.1病史

有明确的外伤史。

3.2症状体征

3.2.1症状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可伴有青紫肿胀。

3.2.2体征无移位、嵌插型骨折腹股沟中点下方附近有压痛,纵轴叩击患肢足跟或大转子部时髋部有疼痛;移位的骨折可见短缩、外旋、外展及轻度屈髋屈膝畸形,并可扪及股骨大粗隆上移等。

3.3影像检查

X线片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如早期X线片征像不明显而临床怀疑骨折,需进一步行 CT或MRI检查。

3.4 分型

3.4.1 按骨折部位分型

头下型;经颈型;股骨颈基底型。

3.4.2 按骨折线分型( Pauwels 角分型)

Ⅰ型:Pauwels 角为 0 °~ 30 ° ;Ⅱ型:Pauwels 角为30°~ 50°;Ⅲ型:Pauwels 角为大于 50°。

3.4.3 按骨折移位程度分型( Garden 分类)[2]

Ⅰ型:不完全骨折或外展嵌插型骨折;Ⅱ型:股骨颈完全骨折不过没有移位;Ⅲ型:股骨颈完全骨折,出现移位不过保持接触;Ⅳ型:完全移位,股骨头以及股骨颈间无连续性。

3.5 鉴别诊断

股骨颈骨折结合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往往诊断较为明确,但有时需注意与病理骨折相鉴别。

骨伤科股骨骨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骨伤科股骨骨折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股骨骨折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为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骨折。由于老人股骨颈部骨质疏松,因此,在较轻

的外力下,如行走时碰撞、跌倒,即易发生股骨颈骨折。

【诊断】

1.老人跌跤后,髅部疼痛剧烈,失去站立及行走能力。

2.患肢呈现外旋和短缩畸形。骨折延长线与股骨干纵轴的垂线所成的角度>50。者,属内收型,畸形明显,患肢短缩可达3cm左右,明显外旋。骨折延长线与股骨干纵轴的垂线所成的角度<30。者,属外展型,患肢仅有轻度外旋或短缩。

3.伤处瘀肿多不明显。

压痛以鼠蹊中部为明显。如骨折发生于股骨颈之基底部,则局部瘀肿较重,压痛明显。

4.股骨颈不完全性骨折,患肢稍能伸屈,畸形不明显。可作足跟叩击试验,如引起鼠蹊部明显疼痛,骨外展型内收型折的可能性较大。股骨颈骨折

5.X片可明确骨折的类

型及移位情况。无移位的骨折在X片上仅见微细的骨折线或仅有一侧骨皮质不连续。个别病员X片无明显的骨折征,但老人跌跤后璇部疼痛,功能障碍,足跟叩击痛明显者,宜按不完全骨折处理。

【治疗】

1.无移位的不完全性骨折,可作胶布皮肤牵引患肢,重量2~4kg,置患肢于轻度屈胸、屈膝和轻度外展位。合适的牵引可以缓解骨折部位的疼痛。

6.牵引过程中注意勿使扩展板抵及床栏或滑轮,否则失去牵引作用,甚至使断骨移位。如牵引后疼痛迅速减轻,则6~8周后可摄X片复查,如骨折线消失,可停止牵引,练习扶双拐行走。

7.对有移位的内收型骨折,可作手术治疗。较常用的为空心钉内固定术,术后无需牵引,可扶双拐进行患肢不负重行走练习。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因断骨愈合困

难,可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全髅关节置换术。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21〕

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4、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

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

10、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

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

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

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

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年〕。

2.疾病分期

〔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 分型

青枝型骨折

横断型骨折

粉碎型骨折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股骨颈骨折的中医治疗策略与注意事项

股骨颈骨折的中医治疗策略与注意事项

· 科普与经验交流 ·

1682020年 第28期

一提到“股骨颈骨折”这个词语,很多人并不是特别陌生。顾名思义,股骨颈骨折指的是股骨颈这个身体部位,也就是从股骨头下一直到股骨颈基底的地方,发生骨折的疾病类型,在骨科较为常见。发生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非常痛苦,如果要坐起来,可能动一下髋部,就会疼痛,生命质量下降。若治疗不当,还可增加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增加治疗的难度。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因此,如何促进病情尽快康复,也是股骨颈骨折患者较为关注的问题。我国传统中医在医治股骨颈骨折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股骨颈骨折?

我国传统中医认为,股骨颈骨折属中医“伤骨”范畴,其病因病机与外伤、经络受损、血溢脉外、瘀于皮下筋膜、阻塞气血等密切相关,具体而言,因患者遭受坠落伤、或遭受侧方的摔倒撞击,或股骨颈长期的遭受高负荷的负重刺激,或骨质疏松等因素,导致股骨颈的连续性遭到破坏,血溢到筋脉外,并淤堵在皮下筋膜,导致气血不畅,引发疼痛、活动受限、下肢畸形等症状。

股骨颈骨折发病一般急骤,若治疗不及时,伤处可因外邪入侵,寒、湿、风、浊、淤相互作用,引发慢性疼痛,导致病情迁延难愈。一般认为,若伴有明显股骨颈外伤史、疼痛、肿胀,无法负重行走,应及时就医,接受患髋的X 线片检查,由医生根据患者股骨颈骨折的中医辩证分型、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及时开展早期医治。

二、中医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优势

针对大部分地股骨颈骨折疾病而言,西医首选手术疗法,如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开展医治。但是由于股骨颈骨折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老年人身体多处于较差水平,且多合并严重内科疾病,对于手术疗法并不能够耐受。这种情况下,西医并没有很好地保守治疗之法。而中医疗法能够很好地弥补西医治疗的不足,治疗方法比较简单,见效比较快,后期功能康复

江夏区中医医院骨伤科中医临床诊疗规范

江夏区中医医院骨伤科中医临床诊疗规范

江夏区中医医院骨伤科中医临床诊疗规范

江夏区中医医院骨伤科中医临床诊疗规范

一、颈椎病

1、概述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是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椎部损伤等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部血管、神经、脊髓而产生一系列症状。

颈椎病临床可分为3型:痹症型(神经根型)、眩晕型(椎动脉型)、瘫痪型(脊髓型)。

2、诊断及鉴别诊断:

症状:颈肩痛、头痛头晕、上肢麻木、严重者有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以致于四肢瘫痪。

体征:颈后伸或侧弯受限,颈棘旁或旁侧肌肉有压痛检验及检查:

①牵拉实验(+)②椎间孔挤压实验(+)③压头实验(+)④x 线可见:颈椎曲度变直或反张;椎间隙变窜,项韧带钙化,钩椎关节骨刺及椎间孔变窄。

鉴别诊断:

(一)、神经根型需与:①胸廓上口综合症②颈椎间关节炎③脊髓空洞症④锁骨上肿瘤相鉴别。

(二)、椎动脉型需与:①美尼尔氏综合症②内耳药物中毒③眼源性眩晕④动脉粥样硬化相鉴别。

(三)、脊髓型需与:①脊髓肿瘤②脊髓空洞症③后纵韧带钙化

④外伤性颈脊髓功能障碍相鉴别。

3、治疗:

(一)手法治疗:按摩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方法有:①舒筋法②提拿法③揉捏法④点穴拔筋法⑤端提运摇法⑥旋转法⑦拍打叩击法

(二)枕颌带牵引:可以缓解肌肉痉挛、扩大椎间隙、流畅气血、缓解症状。

(三)药物治疗:

①、痹症型:

主症:以肩颈、上肢的疼痛、麻木为主。

治宜:温经活血

方用:桂枝葛根汤

②、眩晕型:以发作性眩晕、头痛目眩、转动头颈即发眩晕或猝倒为主。

治法:a、属气虚下陷者、宜补中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b、痰瘀交阻者,宜祛湿化痰、散瘀通络,方用:温胆汤加咸。

股骨颈骨折诊疗规范

股骨颈骨折诊疗规范

股骨颈骨折诊疗规范(试行)

骨伤科二病区

2012年1月修订

一、诊断及检查要点

1、病史:了解受伤时间、机制、暴力种类、伤后患肢功能和处理情况等。

2查体:患肢外形、体位;压痛点和叩痛部位;肢体长度;患肢主动和被动活动情况。

3患侧髋关节正侧位片以及骨盆平片;临床症状可疑但首次x线片未见骨折者,应卧床休息,1—2周后摄片复查。为预防漏诊,可摄患肢全长x线片。CT片可作为常规检查。

4三大常规、肝肾功、心电图;拟行手术者应查血生化、免疫。凝血四项等。

5、根据x线片、CT片,作出骨折分类和分型(部位分类;Garden 分型;稳定性分类等)

二、治疗

(一)不全骨折、无移位骨折者应卧床休息,皮肤牵引维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可配合穿“丁”字鞋,8周后可扶双拐活动。卧床期间应注意防止骨折移位,适时复查x线片。

(二)有移位骨折但患者拒绝行手术治疗者,行手法复位骨牵引或皮牵引维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也可配合髋带外固定。应适时复查x线片了解复位和固定情况。

(三)、完全骨折、移位骨折者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

不能闭合复位者,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

股骨颈基底部骨折者可考虑行钉板系统内固定。(四)、人工关节置换术

适应证:高龄病人;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或合并髋关节骨关节炎者。

(五)、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一般采用闭合复位,经c臂用多针或细空心钉内固定。对于外展或无移位骨折可采用牵引或单侧髋人字石膏固定治疗。(六)药物治疗

按照中医三期辨证用药。

手术病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七)功能锻炼

卧床期间加强全身锻炼,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和扩胸运动,并主动咳嗽排痰。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19个住院病种
□观察舌脉象、肿胀、疼痛情况,及时调整外固定松紧度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骨伤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
□中药辨证施治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便常规
□心电图
□肝功能、肾功能
□凝血功能
□复位后复查X线片评估
长期医嘱
□骨伤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
□中药辨证施治
临时医嘱
□对异常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必要时复查
长期医嘱
□饮食指导
□观察肿胀、疼痛、末梢血循、外固定松紧度等情况及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
□夜间巡视
□按医嘱进行治疗
□中医情志疏导、健康教育与生活护理
□饮食指导
□观察肿胀、疼痛、末梢血循、外固定松紧度等情况及护理
□指导功能锻炼
□夜间巡视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骨伤科常规护理
□分级护理
□普食
□中药辨证施治
临时医嘱
□调整外固定
□复查X线片(必要时)
主要
护理
工作
□入院介绍
□入院健康教育
□介绍入院检查前注意事项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完成麻醉前各项护理操作(必要时)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17)

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4、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

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

10、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

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

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

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

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

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疾病分期

(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 分型

青枝型骨折

横断型骨折

粉碎型骨折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医院股骨颈骨折中医分级诊疗指南(2020版)

医院股骨颈骨折中医分级诊疗指南(2020版)

XX省医院股骨颈骨折中医分级诊疗指南

(2020版)

股骨颈骨折是指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多数为关节囊内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严重危害老年人生活质量。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是常用的手术方法,虽然治愈率较高,均存在一定比例的并发症,医疗单位需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手术条件。

一、中医诊断、分期及分型

(一)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朱云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中股骨颈骨折诊断标准。

(二)分期

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期、

1、早期:伤后2周内。症见髋部疼痛,肿胀不显,活动受限,动则痛甚,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涩。症属血瘀气滞。

2、中期:伤后2-4周。症见痛减肿消,新血渐生,筋骨虽续而未坚,活动仍有受限,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营血不调。

3、后期:伤后4周以上。髋部疼痛基本消失或时有隐痛,肿

胀不显,可轻微活动,但尚未能负重行走,因病久必虚,舌质淡,胖嫩,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症属肝肾气血亏虚。

(三)分型

同《XX省股骨颈骨折分级诊疗指南》(2020版)。

二、治疗

中医疗法。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按照骨折三期辨证治疗:

1、骨折早期。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生地、枳壳、香附、延胡索等。中成药:应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类。

2、骨折中期。治法:和营止痛,接骨续筋。推荐方药:舒筋活血汤加减。羌活、防风、荆芥、独活、当归、续断、青皮、牛膝、五加皮、杜仲、红花、枳壳等。中成药:应用和营止痛,接骨续筋类。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一、临床诊断要点

1. 听诊、问诊、望诊、切诊相结合,全面了解病史、症状、体

征等。

2. 根据患者表现进行病机辨证,确定病因、病位、病机。

3. 通过骨伤科常见检查方法,如X射线、CT、MRI等,辅助

诊断和鉴别诊断。

4. 综合分析临床资料,确立诊断,并进行相关治疗。

二、诊疗原则

1. 注重整体观察,病情明确后,从整体上采用一贯的诊疗原则。

2. 中西医结合,根据病情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3. 强调个体化治疗,针对每位患者的特殊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

4. 相互配合,中药和物理治疗等方法可以相互配合,以融合优势。

三、临床操作规范

1. 根据诊断结果,明确治疗方案,包括用药、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2. 合理用药,选择适宜的中成药或中药治疗,注意剂量和用法用量,遵循药物治疗原则。

3. 物理治疗,如按摩、拔罐、热敷、针灸等,应由专业人士进行操作,注意操作规范。

4. 康复训练,根据病情和患者条件,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定期评估和调整训练方案。

四、病情观察与随访

1. 定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记录相关信息,包括症状、体征、用药效果等。

2. 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生活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守医疗伦理和职业操守,保护患者隐私和权益。

2. 操作规范,医务人员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标准化。

3. 患者教育,医务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必要的治疗知识和注意事项,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以上为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的基本要点,详细内容请参考相关专业文献和指南。

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试行)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无移位和轻度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一、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股骨颈骨折(TCD 编码为:BGG000)。

2.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股骨颈骨折(ICD-10 编码为:S72.002)。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9-94 )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朱云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年)。

(2)西医诊断:参照《外科学》第6 版(吴在德吴肇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年)和《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孙传兴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年)。

2. 疾病分期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期。

(1)早期:伤后2 周内。

(2)中期:伤后2 周~4周。

(3)晚期:伤后4 周以上。

3. 分型

(1)按骨折线部位分型:

①股骨头下骨折;

②经股骨颈骨折;③股骨颈基底骨折。

2)按骨折移位的程度分(Garden 分型法)

I型:为不完全骨折或外展嵌插型骨折伴有股骨头一定程度后倾。

H型:完全骨折没有发生移位。

皿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股骨头外展,股骨颈轻度上移并外旋。

W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股骨颈明显上移外旋。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股骨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股骨颈骨折。

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骨伤科临床诊疗指南·股骨颈骨折(修订)

(草案)

1 范围

本指南提出股骨颈骨折的诊断、辨证、治疗和功能康复。

本指南适用于股骨颈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本指南适合中医骨伤科、中西医结合骨科、中医科、康复科等相关临床医师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股骨颈骨折fracture of the femoral neck

凡发生于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的骨折均称为股骨颈骨折。

3 诊断[1]

中医病名:股骨颈骨折

西医病名:股骨颈骨折

3.1病史

有明确的外伤史。

3.2症状体征

3.2.1症状髋部疼痛、活动受限,可伴有青紫肿胀。

3.2.2体征无移位、嵌插型骨折腹股沟中点下方附近有压痛,纵轴叩击患肢足跟或大转子部时髋部有疼痛;移位的骨折可见短缩、外旋、外展及轻度屈髋屈膝畸形,并可扪及股骨大粗隆上移等。

3.3影像检查

X线片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如早期X线片征像不明显而临床怀疑骨折,需进一步行 CT或MRI检查。

3.4 分型

3.4.1 按骨折部位分型

头下型;经颈型;股骨颈基底型。

3.4.2 按骨折线分型( Pauwels 角分型)

Ⅰ型:Pauwels 角为 0 °~ 30 ° ;Ⅱ型:Pauwels 角为30°~ 50°;Ⅲ型:Pauwels 角为大于 50°。

3.4.3 按骨折移位程度分型( Garden 分类)[2]

Ⅰ型:不完全骨折或外展嵌插型骨折;Ⅱ型:股骨颈完全骨折不过没有移位;Ⅲ型:股骨颈完全骨折,出现移位不过保持接触;Ⅳ型:完全移位,股骨头以及股骨颈间无连续性。

3.5 鉴别诊断

股骨颈骨折结合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往往诊断较为明确,但有时需注意与病理骨折相鉴别。

3.5.1 骨粗隆间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的受伤姿势、临床表现大致相同,两者容易混淆,应注意鉴别诊断。一般来说,老年患者年龄较股骨颈骨折大,平均70岁;粗隆间骨折属关节外骨折,没有关节囊束缚,外旋短缩畸形更明显,外旋可达90度;粗隆间骨折因局部血运丰富,肿胀和瘀斑大都明显,疼痛也较股骨颈骨折更剧烈;粗隆间骨折压痛点在粗隆部,股骨颈骨折压痛点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外下方。有时单凭临床检查两者难以

鉴别,摄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髋关节CT可协助鉴别诊断。

4、辨证

本辨证分型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在《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5]的基础上结合前期的文献整理进一步完善。股骨颈骨折的辨证以三期辨证为主,需结合患者年龄、体质等因素,综合辩证。就骨折而言,分期如下:

4.1早期

伤后1-2周,肌肉、筋脉受损,血离经脉,瘀积不散,其主症是气血凝滞而产生的局部肿胀疼痛。

主症:骨折,疼痛,肿胀,瘀斑等。

次症:口渴,尿赤,便秘,舌质红或有瘀斑,苔黄,脉浮数或脉浮紧。

4.2中期

伤后3-4周,虽损伤症状改善,肿胀瘀阻渐趋消退,疼痛逐步减轻,但瘀阻去而未尽,疼痛减而未止。

主症:骨折未连或骨连未坚,痛减,肿消未尽等。

次症: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

4.3后期

受伤4周后,瘀肿已消,但筋骨尚未坚定,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气血亏损,体质虚弱。

主症:骨折未连或骨连未坚,可伴有头晕眼花,面色淡白或腰膝酸痛,肢体萎软等。

次症:神疲乏力,或少气懒言,舌淡,苔薄,脉细。

5、治疗

5.1治疗原则(推荐级别:A)[6-9]

遵循复位、固定、药物治疗、功能锻炼的方法。对无移位骨折,可根据病人情况选择非手术或手术治疗;对有移位的骨折,需先复位,然后进行内固定和其它治疗方法,原则上骨折内固定应当尽早实施,如患者内科条件允许,应在48小时内手术。老年移位骨折可选择人工关节置换。

5.2治疗方法

5.2.1非手术治疗(推荐级别:A)[10]

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有:持续牵引或者支具固定,适用于无移位骨折。

5.2.2手术治疗(推荐级别:A)大多数股骨颈骨折需要手术治疗,除外股骨颈疲劳性骨折的患者、无法行动或无法耐受手术者。

5.2.2.1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1,11-14]

本方法适用于Garden各型骨折。采用三根空心钉、平行等腰三角形排列的固定方式已成为内固定的首选方式。股骨颈后方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四枚螺钉钻石形置入可提供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对青壮年GardenⅢ、Ⅳ型骨折,在切开复位的基础上,可选用带血供的骨瓣移植和本固定。

5.2.2.2滑动髋螺钉+防旋钉内固定术[15-16]

本方法适用于股骨颈基底部骨折及骨折线接近垂直的Pauwels Ⅲ型骨折。

5.2.2.3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17-18]

本方法适用于Pauwels Ⅲ型骨折及股骨颈粉碎性骨折,可提供角稳定性以防止股骨颈短缩。

5.2.2.4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推荐级别:A)[19-23]

首选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高龄、活动量不大、身体条件差、合并症多,髋臼无明显退变的患者推荐采用半髋置换。以下为手术治疗的参考指征:

①年龄超过65岁,预期寿命不超过10-15年者。而小于65岁的新鲜骨折,可考虑先试行内固定治疗。

②严重骨质疏松。

③全身状况较差、体质虚弱,难以耐受二次手术者可以考虑行人工关节置换。

④局部并存其他疾病:如骨折前就存在股骨头坏死、严重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⑤并存神经系统疾病:如频繁全身性癫痫发作、严重帕金森病、老年痴呆、偏瘫等,若实行内固定,患肢难以维持有效保护。

⑥骨折不愈合或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年龄超过60岁。

⑦内固定失败、无再次内固定条件者。

⑧治疗依从性差者:内固定后,骨折愈合过程中由不负重、部分负重再至完全负重期间,依从性差的患者,因身体协调性和体能因素,难以很好依从治疗需要,容易过早负重引起内固定失败。

5.2.3药物治疗(推荐级别:A)[24-28]

5.2.3.1早期:主要证型为血瘀气滞、瘀血内阻,治法为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内服桃红四物汤(《医垒元戎》)加减(推荐级别:A)

方药:桃仁、红花、柴胡、当归、血竭、牛膝、透骨消、土鳖虫、驳骨草等。

或选择内服相应的中成药,外敷相应的膏药。

5.2.3.2中期:主要证型为营卫不和、筋骨未续,治法为调和营卫、接骨续筋。

内服和营止痛汤(《伤科补要》)加减(推荐级别:A)

方药:赤芍、归尾、川芎、苏木、陈皮、乳香、桃仁、续断、乌药、没药、木通、甘草等。

或选择内服相应的中成药,外敷相应的膏药。

5.2.3.3后期:主要证型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治法为补气血、益肝肾、强筋骨。

内服八珍汤(《瑞竹堂经验方》)加减(推荐级别:B)

方药:熟地黄、芍药、川芎、白术、茯苓、当归、川续断、牛膝、骨碎补、自然铜、党参、黄芪、杜仲、驳骨草等。

或选择内服相应的中成药,外敷相应的膏药。

5.2.3.4深静脉血栓的防治

髋部骨折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较高。尤其是老年患者可发生伴有或不伴有临床症状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29]。中医认为深静脉血栓病理基础是瘀,总病机为气虚血瘀,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治法为益气养血、活血通脉。

内服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加减(推荐级别:A)[30-33]

方药:黄芪、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水蛭、丹参、三七等。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常并发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肺部感染、肺栓塞、尿路感染及结石等其他疾病,应综合考虑调整用药。

5.2.4功能锻炼

5.2.4.1非手术治疗患者早期做患侧足、踝关节屈伸活动,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活动,健侧抬腿活动等。同时注重做上肢的功能锻炼及呼吸运动锻炼。早期做到“三不”:不盘腿、不侧卧、不下地。根据临床愈合情况再行患侧的髋关节屈伸活动,逐步过度到离床扶拐下地活动。(推荐级别:D)

5.2.4.2内固定患者术后患肢即可在足跟不离床情况下做屈伸活动。早期做到“三不”:不盘腿、不侧卧、不下地。根据临床愈合情况逐步离床扶拐下地活动。

5.2.4.3髋关节置换患者根据关节置换类型及病情情况制定功能锻炼方案。(参照髋关节置换治疗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