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生物复习(人教版)考点规范练29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 含解析

合集下载

广西2020版高考生物考点规范练29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17生物

广西2020版高考生物考点规范练29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17生物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基础达标1.(2018全国Ⅰ卷)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答案 D解析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A项正确。

种群数量的增长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影响,种群密度越大,则种群增长的速率越小,所以当种群的数量达到K值后,密度对种群的制约最强,B项正确,D项错误。

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大时,种内斗争加剧,鱼体生长缓慢,每条鱼的质量小;养殖密度小时,种内斗争弱,鱼体生长快,每条鱼的质量大。

所以在不同养殖密度条件下,可能会出现鱼产量相同的情况,C项正确。

2.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如下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B.呈“J”型增长的种群中死亡率和迁出率都为0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答案 C解析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A项错误;呈“J”型增长的种群中依然有个体死亡,B项错误;图中a指的是性别比例,b指的是年龄组成,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C 项正确;图中c指的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波动,D项错误。

3.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五点取样时,应选择个体分布较为均匀的区域进行取样B.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物种丰富度的研究不能采用该种方法进行C.对于个体较大、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D.若重捕时方法不当造成已捕获的标记个体死亡,会导致估算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答案 C解析选取样方时,一定要做到随机取样。

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物种丰富度研究也能采用该种方法进行。

高三生物高考复习专题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高三生物高考复习专题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一、选择题1. A、B两种微藻对磷元素需求较高,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A和B得到两种微藻的生长曲线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A、B微藻在不同浓度的磷元素下的生长速率曲线。

现将两种等体积的微藻混合培养在磷元素浓度为X的环境中,若只考虑磷浓度的影响,那么随时间的推移预期两种微藻的数量变化曲线可能是【知能定位】本题以磷元素对微藻的生长影响为话题,以曲线的形式,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具有一定的难度。

【解题关键】通过审图,明确甲乙两图的形成条件,并在特定条件下,如只考虑磷浓度的影响,对种群数量变化进行准确预期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答案解析】D 由甲图可知,微藻A对较低浓度的磷元素环境比微藻B强;由图B知,微藻A在磷元素浓度较高时的生长速率较快。

【易错点击】审题、审图不细致,未明确甲、乙两图的形成条件。

2.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知能定位】本题通过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考查“S”型和“J”型增长曲线的条件及其不同种群之间的关系。

【解题关键】准确把握种间关系、种群增长曲线的形成条件及其准确获取图文信息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答案解析】C 由图可知:a种群的数量达到K时,b的数量为0,与捕食关系相悖;若两种群为竞争关系,后期a种群的竞争加强是导致b种群灭亡的原因;a种群为“S”型增长,其种群数量会受到自身增长而导致的食物、空间等因素的影响;b种群数量的变化是在有限条件下进行的,不是“J”型增长。

【易错点击】不能准确获取图文信息及其对能力捕食和竞争等种间关系的理解不够是导致本题出错的主要原因。

3.图中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图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图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d点之后B.若此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开始C.若此图表示酵母菌生长曲线,则次级代谢产物在ab时期大量积累D.若此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率为0【知能定位】考查种群增长曲线的形成条件及其意义。

2018届高考生物(人教版)课件:必修3-4-1、2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

2018届高考生物(人教版)课件:必修3-4-1、2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

进入导航
必修3·第4章·第1、2节
第11页
系列丛书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1.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________→根据实验数 据,用适当的__________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检验或修正。 2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写出上图中各年龄组成的类型。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2)各年龄组成类型的特点及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进入导航
必修3·第4章·第1、2节
第10页
系列丛书
类型 ① ② ③
年龄组成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各年龄段个体比例适中 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 K/2 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进入导航
必修3·第4章·第1、2节
系列丛书
必修部分
必修3 稳态与环境
必修部分 必修3
进入导航
第 1页
系列丛书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进入导航
必修3·第4章·第1、2节
第 2页
系列丛书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进入导航
必修3·第4章·第1、2节
第 3页
系列丛书
第1、2节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生物
进入导航
必修3·第4章·第1、2节
第14页
系列丛书
答案 一、1.(1)①活动范围小 动能力强 m× N ② M= n ②随机取样 ③等距取样法 (2)①活

2018高考生物(全国卷 地区专用)总复习课件:第十单元 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2018高考生物(全国卷 地区专用)总复习课件:第十单元 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2.性别比例是如何影响种群密度的? 答:性别比例通过改变种群的出生率,进而改变种群密度。
1.(2017福建龙岩四校期中,27)下图表示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 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A为出生率和死亡率,B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C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 度 C.D为年龄组成,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 D.种群特征包括遗传特征、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解析】出生率和迁入率使得种群密度增加,死亡率和迁出率 使得种群密度减小,A错误;C表示性别比例,能影响种群的出 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B错误;D为年龄组成,主要通过影 响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C错误;种群特征包 括遗传特征、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D正确。
4.(2017吉林梅河口五中周测,9)样方法是生态学研究中经常 使用的调查方法。以下关于样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D A.用样方法调查森林乔木丰富度时应对各样方数据求平均值 B.蚜虫呈集群分布,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C.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应在植物生长密集处取样 D.调查蝗虫幼虫种群密度应根据地段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解析】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丰富度时,应该调查植物的种 类总数,不能取平均值,A错误;蚜虫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 小,宜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错误;样方法调查种群 密度的关键是随机取样,C错误;取样方法可根据地段形状来 确定,D正确。
>

<
3.种群的空间特征 (1)含义:种群中的个体在______________ 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其生活空间中 (2)类型(连线): ①均匀分布型 a.瓢虫的空间分布 ②随机分布型 b.田野中某种杂草的空间分布 ③集群分布型 c.稻田中水稻的空间分布 D答案:①-c ②-b ③-a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9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9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

考点规范练29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一、基础达标1.(2018全国Ⅰ卷)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2.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如下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B.呈“J”型增长的种群中死亡率和迁出率都为0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3.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五点取样时,应选择个体分布较为均匀的区域进行取样B.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物种丰富度的研究不能采用该种方法进行C.对于个体较大、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D.若重捕时方法不当造成已捕获的标记个体死亡,会导致估算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4.(2018江苏卷)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

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农田的存在,增加了松鼠的活动空间B.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遗传多样性C.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生殖隔离D.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相同5.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右上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中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下列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6.20世纪30年代,环颈雉被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后,其种群数量的增长如下图实线所示。

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3)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显微计数 法。
2.实验流程
液体
无菌
均匀
上盖板片边缘
计数板
计数室底部
7 曲线
3.结果分析
(1)开始一段时间内,酵母菌的增长符合 “S” 型曲线增长模型。 (2)de段曲线下降的原因可能有_营__养__物__质__随__着__消__耗__逐__渐__减__少__,__有__害__产__物__逐_ 渐积累,培养液的pH等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等 。
(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 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 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_减__小___(填“增大”“不变”或“减 小”)。若在5 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 K值_不__变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__K_值__是__由__环__境__资__源_ _量_决__定__的__,__与__接__种__量__无__关____。
的视网膜上存在一种色素,对这一波段的光

很最敏终感引。发色昆素虫吸趋收向光 光之源后飞,行刺。激一视盏觉20神W经的,动能力强
黑光灯可管理50亩农作物,一夜诱杀的虫总微生物(如蓝藻、
重数高达4~5 kg。
酵母菌等)
样方法
标志重 捕法
抽样检测法
讨论
趋光性昆虫
黑光灯诱捕
要调查新疆北塔山荒漠草原地带的野驴的种群密度,通常采取哪种调查方 法?并说明理由。 逐个计数法。此地带野驴分布范围较小,种群个体较大。
(2)样方法与标志重捕法的比较
注意计算单位面积
重点剖析归纳
点击重点 攻克难点
1.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应注意的问题 (1)调查对象要选熟悉的又容易计数的植物。例如一般不选丛生或蔓生的 单子叶草本植物,而选择个体数目容易辨别的双子叶草本植物。 (2)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昆 虫卵、蚜虫、跳蝻等也可用样方法调查。 (3)植物的大小不同,样方面积也应不同。如乔木的样方面积为100 m2, 灌木为9 m2,草本植物为1 m2。 (4)选取样方时,要注意随机取样。例如对于方形地块常用五点取样法, 狭长地块常用等距取样法。

2018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课件(67张)

2018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课件(67张)

难点知识· 讲练贯通
强化提能集训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结束
2.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及判断技巧 (1)种群年龄组成的表示方法: ①模式图
主干知识· 自主联通
重点知识· 探究学通
难点知识· 讲练贯通
强化提能集训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结束
②统计图
主干知识· 自主联通
重点知识· 探究学通
难点知识· 讲练贯通
强化提能集训
主干知识· 自主联通
重点知识· 探究学通
难点知识· 讲练贯通
强化提能集训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结束
种群的数量特征
[过程体验]
1.观察下图中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回答相关问题
主干知识· 自主联通
重点知识· 探究学通
难点知识· 讲练贯通
强化提能集训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结束
(1) 种群密度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 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但在一定程度上能预 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不影响死亡率。 10 ×100% (4)1 000 个人的村庄一年出生 10 个小孩, 则出生率是_____________ 1 000
结束
[系统认知]
1.种群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 变化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但在一 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4)种群特征的实际应用 ①城市人口的剧增——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
主干知识· 自主联通 重点知识· 探究学通 难点知识· 讲练贯通 强化提能集训

2018年高考生物(必修3)一轮复习: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

2018年高考生物(必修3)一轮复习: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

判断正误 1.可用样方法调查某块草地蒲公英的数量和某玻璃容器中酵母菌的数量变 化。( × ) 2.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的发展趋势,性别比例可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和死亡率。( × ) 3.种群的“S”型增长和“J”型增长主要由环境条件决定。(√ ) 4.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 ) 5.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 )
个体总数N 再次捕获的个体数n ②、密度估算公式: = 。 初次捕获标志数M 重捕中的标志个体数m 2.出生率和死亡率: 该种群个体总数 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个体数目占 的比率。 3.迁入率和迁出率: 单位时间内 迁入或迁出 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4.年龄组成: (1)、类型 类型 增长型 图例 年龄比例 年幼个体数 大于 年老 ______ 个体数 出生率与死亡率 种群密度 出生率大于 死亡率 增大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决定(直接)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高、迁入 数量多时,种群数量增加;反之,种群数量减少。 (2)、间接因素: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 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①、年龄组成: 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 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基本不变 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 ②、性别比例: ♀> ♂ →增长快;♀≈ ♂ →相对稳定;♀< ♂ →增长慢。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
基础知识提要 一、种群的特征 1.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 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1)、样方法: 植物、活动范围小的动物;②、取样关键:随机取样 ①、适用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③、 常用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标志重捕法: ①、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 __________、活动范围大 __________的动物。

专题29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讲-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

专题29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讲-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

讲考纲讲考点考点一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种群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不同物种,种群密度不同;同一物种,种群密度可变。

(2)出生率、死亡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

(3)迁入率、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

(4)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①类型:②意义: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5)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

3.种群的空间特征(1)均匀分布:稻田中水稻的空间分布。

(2)随机分布:草地上某种杂草的空间分布。

(3)集群分布:瓢虫的空间分布。

【例1】(2017年新课标Ⅲ卷,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答案】B【跟踪训练1】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的密度影响不大B.一般情况下,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增长快C.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研究现代城市的人口变化影响不大D.水稻的空间分布不属于种群的特征【答案】B【解析】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降低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A错误;一般情况下,繁殖能力强的种群出生率高,种群增长快,B正确;迁入率和迁出率会对现代城市的人口变化产生直接影响,C错误;水稻的空间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D错误。

考点二种群的数量变化1.研究方法:构建数学模型。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生物与环境 第29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生物与环境 第29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新人教版必修3
A.在第1年至第3年期间种群呈“J”型增长 B.在第4年初至第5年末,种群数量先增后减 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 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4年末达到最大
解析 图中显示第1年到第3年期间λ值约为1,“J”型曲线其λ 值应大于1且恒定,故不属“J”型增长,A错误;第3年末到第 5年中期λ始终大于1,种群数量一直增加,从第5年中期到第5 年末λ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B正确,C错误。该野兔种群在 第5年中期达到数量最大,D错误。 答案 B
[跟进题组]
题组一 种群的基本特征及其内在联系 1.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①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B.春运期间,北京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②③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正常的⑤
解析 春运期间北京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变 化,主要取决于迁入和迁出,而不是出生率和死亡率,故B 说法错误。 答案 B
[跟进题组]
题组一 “J”型增长和“S”型增长的比较 1.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种群数量“J”型增长曲线只有 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过程中, 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前是“J”型 增长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 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提示 (1)b曲线自始至终存在环境阻力,此类曲线更符合自 然界的种群数量变化实况。 (2)①基本不变(因λ=1)。 ②稳定型。第10年时,种群的λ等于1,说明第10年种群数量 与第9年相同,因此第9年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③不相同。在第4年到第10年间,λ<1,说明种群数量在减少, 到第9或第10年种群数量最少,而不是第8年最少。 ④“J”型增长,因λ>1且恒定。

届高三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第29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届高三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九单元 第29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①确定调查对象 ② 捕获并标记 (数量为 N1) ③重捕、计数(捕获数 N2) ④计数种群密度: NN1=NN20
① 随机 取样 ②样方大小适中 注意事项 ③样方数量不宜太少 ④宜选用 双子叶 植物
①调查时没有 迁入和 迁出 、出生和死亡 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 目,不能影响标志对象 正常的生命活动
►[疑点初探] 疑点 1:稳定型的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为什
2.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 期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 和取样器取样法
解析:B [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A 错 误;年龄组成的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成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C 错误;取样器取样法是调查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一种方法,D 错误。]
解析:A [从表中数据可知,该种群的增长速率在调查的 7 年 内,先增大后减小,符合“S”型增长模型,第四年该种群的增长速率 最大,对应的种群数量应为 K/2,A 正确;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的 种群,其年龄组成从增长型逐渐向稳定型转变,B 错误;种群数量呈 “S”型增长的种群,其种群密度制约增长速率,C 错误;对动物繁育 中心的该濒危动物最好的保护方式为易地保护,D 错误。]
[题组二]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3.(2018·江苏百校联合调研)下列实验或调查活动中,所得数值 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部分标记物脱落 B.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某些田鼠因曾被捕变得狡 猾而不易被重捕 C.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 体 D.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集的地块取样

人教版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第29讲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

人教版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第29讲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课时作业29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湖北长阳一中月考)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如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下列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2月份成熟个体数量大于8月份B.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C.在2月份捕捉成熟个体,对该种群数量影响最大D.8月份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解析:2月份成熟个体的比例大于8月份,但二者数量不同,2月份成熟个体数量不一定大于8月份,A项错误;12月份没有未成熟个体,表明在10月份种群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项正确;2月份成熟个体开始繁殖,在2月份捕捉成熟个体,对该种群数量影响最大,C 项正确;8月份该种群的未成熟个体较多,年龄组成为增长型,D项正确。

2.(2020·陕西黄陵中学开学考试)图1和图2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净补充量(出生率、死亡率之差)和种群密度的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A.图1中曲线a代表死亡率,曲线b代表出生率B.海洋鱼类捕捞应使鱼类的数量保持在图1的E点C.图2中在F点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D.图2中G点代表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解析:分析题图1可知,a是出生率,b是死亡率,A错误;E 点净补充量为0,此时种群数量最大,不是海洋鱼类捕捞应保持的最适宜数量,海洋鱼类捕捞应保持的最适宜数量应该是补充量最大的点,B错误;分析图2可知,F点害虫的增长速率最大,应该在小于F点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G点净补充量为0,该点代表环境容纳量,即K值,D正确。

3.(2020·江西南昌十所重点中学高三模拟)研究人员在千岛湖地区甲、乙两个面积、植被、气候等环境条件相似的岛(均已封闭)上对社鼠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已知乙岛上另一种鼠类——青毛硕鼠的数量要明显多于甲岛,且6到8月该岛上有黄鼠狼活动。

9.1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教学案)-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含解析

9.1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教学案)-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资料含解析

1.种群的特征(Ⅰ)。

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3.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一、种群的数量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种群是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的数量特征项目定义特点或意义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①不同物种,种群密度不同;②同一物种,种群密度可变出生单位时间内新决定种群大小率、死亡率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和种群密度迁入率、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①类型②意义: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3)完善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图解①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②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

③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2。

种群的空间特征(1)含义:种群中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2)类型: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3.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1)样方法①适用对象:植物、昆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等密度的调查.②过程:确定调查对象→取样→计数每个样方个体数→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估计值。

③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取样的关键:随机取样.(2)标志重捕法①适用生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②密度估算公式错误!=错误!。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应用1.“J”型增长和“S”型增长的比较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曲线模下图中甲表示的是“J”型增长中的种群增长速率变化,乙表示的是“S”型增长中的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由乙图可知,在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在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

3.两个经典曲线分析(1)甲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环境的阻力或被环境所淘汰的个体数目。

2018版高考(全国)生物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6讲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

2018版高考(全国)生物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6讲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

第36讲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1.种群的特征(Ⅰ)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 3。

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1.数量特征(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①样方法错误!②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是迁入率和迁出率及出生率和死亡率。

(3)年龄组成①图中各年龄组成的类型A:增长型,B:稳定型,C:衰退型。

②各年龄组成类型的特点及种群密度变化的趋势。

如表:类型各年龄分布种群密度变化趋势A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增大B各年龄个体比例适中基本不变C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减小(4)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1)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2)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2.空间特征连一连](必修3 P63基础题T3改编)如图A、B为两个国家人口的年龄组成图,纵轴表示年龄,横轴表示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1)A 、B 的年龄结构类型为稳定型、增长型,预测其数量变化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2)若图A 表示广州某次的人口统计图,则春运期间影响该市人口数量的主要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1.分析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1)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

(2)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①年龄结构错误!种群密度②性别比例⎩⎨⎧⎭⎬⎫♀>♂→增长快,♀≈♂→相对稳定♀<♂→增长慢种群密度 (3)有关种群特征的实际应用归纳①城市人口的剧增——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

②中国人口的增长——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不能单纯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

③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出生率,使增长率下降.④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蛾——通过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

⑤将性外激素释放到大田里,通过干扰雌雄蛾正常交尾——降低出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规范练29 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的变化
基础达标
1.(2016河南南阳月考,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A.2015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的性别比例为1.28∶1
B.近年来,北京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薇甘菊的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升高
A项描述的是性别比例,B项描述的是年龄组成,D项描述的是死亡率,C项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

2.(2016黑龙江牡丹江一中期末,2)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
B.“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率和迁出
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
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
,A项错误;“J”型增长的种群中依然有死亡率,B项错误;图中a指的是性别比例、b指的是年龄组成,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C项正确;图中c指的是种群密度,而种群密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波动,D项错误。

3.(2016河南商丘考前押题,6)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臵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臵放臵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志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
法错误的是( )
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
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
C.由于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小于306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N,其中标记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记
的个体数为m,则N∶M=n∶m。

可估算出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为68×54/12=306
只,A项正确;这种调查方法为标志重捕法,B项错误;标志重捕法中被捕捉的动物
实际更难再次被捕捉,说明重捕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根据计算公式可知,
会导致公式N种群内的个体总数偏大,从而导致调查密度升高,实际的种群数量
最可能小于306,C项正确;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导致鼠的种群数
量下降,因此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D项正确。

4.(2016江苏如东中学冲刺三,14)下图表示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
A.A为出生率和死亡率,B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C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C.D为年龄组成,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
D.种群特征包括遗传特征、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死亡率和迁出率使种群密度减少,A项错
误;C表示性别比例,能影响种群的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B项错误;D为年龄
组成,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C项错误;种群特征包括遗
传特征、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D项正确。

5.(2016湖北荆州松滋一中期中,24)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