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管理》课程

合集下载

安全生产培训的培训课程和内容

安全生产培训的培训课程和内容

安全生产培训的培训课程和内容一、教学内容本次安全生产培训的教材章节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详细内容包括: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介绍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重点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讲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策划、安全生产培训等。

二、教学目标1. 使学员了解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掌握相关法律法规。

2. 使学员掌握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 增强学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条款理解和应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实施。

2. 教学重点: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电脑、显示屏、黑板、粉笔。

2. 学具:培训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安全生产事故案例视频,使学员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 教材讲解:讲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3.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安全生产事故案例,使学员掌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应用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实施。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员现场解答,检验学习效果。

5. 板书设计: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进行板书,方便学员理解和记忆。

6. 作业设计:题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答案: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法。

题目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案: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安全生产策划,组织安全生产培训,确保安全生产。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培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员是否掌握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要求。

《现代企业管理》项目七__运作企业生产系统

《现代企业管理》项目七__运作企业生产系统
專案七 :運作企業生產系統
知識目標
1.瞭解生產過程的空間組織、時間組織和 組織形式。 2.掌握生產現場管理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標
1.能夠熟練運用目視管理方法。 2.能夠熟練運用定置管理方法。 3.能夠熟練運用5S管理方法。
任務一 :生產過程組織
一、生產過程的空間組織 二、生產過程的時間組織 三、生產過程的組織形式及模式
任務二 : 現場管理
一、現場管理概述 二、現場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一、現場管理概述

現場管理,就是運用科學的管理制度、 標準、方法和手段,對現場的各種生產 要素進行合理地、有效地計畫、組織、 協調、控制,使它們處於良好的結合狀 態,以達到優質、低耗、高效、均衡、 安全、文明生產的目的。
二、現場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二、生產過程的時間組織
2.平行移動方式
工序 1
2
3
4
二、生產過程的時間組織
2.平行移動方式 平行移動方式適用於批量大,單件工序時間 長的的情況。 優點是生產週期短,由於在製品移動快,流 動資金佔用也就減少。 缺點是當下道工序的加工時間小於上道工序 的加工時間時,有停工待料現象,但這種停工 時間不好利用,還有運輸工作量因相對頻繁而 加大。
1.目視管理 2.6S管理 3.定置管理 4.看板管理
二、現場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1.目視管理 目視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觀、色彩適宜的 各種視覺感知資訊來組織現場生產活動, 達到提高生產效率的一種管理手段,也 是利用人的視覺,及時調整行動、方式、 方法來進行現場管理。
三、生產過程的組織形式及模式
組織流水生產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產量足夠大,足以保證工作地正常 負荷。 (2)產品結構和工藝過程相對穩定,產 品的設計能夠達到“結構的工藝性”。 (3)組成生產過程的各道工序能夠分解 與合併,以滿足工序間的同期化(同步 化)要求。

第3章 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企业生产管理》PPT课件

第3章  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企业生产管理》PPT课件
2)零件组的划分方法
(1)编码法 (2)生产过程分析法 (3)目测法
3.5 成组技术
3.5 成组技术
3)零件分类编码系统
目前世界上已有十几种零 件分类系统,按分类所依 据的主要特征划分,有以 下三大分类系统: (1)按零件结构特征分 类——布里奇分类系统 (2)按工艺特征分类— —米特洛法诺夫分类系统
3.5 成组技术
3.5.1成组技术的概念和发展 1)成组技术的概念 2)成组技术的发展
3.5 成组技术
3.5.2零件的分类编码 1)零件分类编码、分组的可能性
(1)各种类型零件在整个产品结构的组成中都各有一定的出现率。 (2)在机械制造产品中,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分布等具有相对的稳 定性。
3.5 成组技术
3.3 定制生产
3.3.2定制生产方式的运行 1)产品设计
产品模块设计的好处如下: (1)可以把各种产品都用上的标准化部件的数目最大化。 (2)把产品的模块分立,可以使企业在同一时间内制造各个模块。 (3)模块分立化,可以更容易地诊断生产中的质量等问题。
3.3 定制生产
2)制造流程的设计
流程模块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使流程的前期阶段生产各个产品品种中公用的部分,须按要求定 制生产的部分放在尽可能后的流程阶段。 (2)企业可对子流程重新排序,以实现定制生产。
现举例说明平准化的含义: (1)生产两种产品且产量相同。 (2)生产两种以上的产品,且产量相同。 (3)多品种生产且产量不同。
3.1 流水生产
3.1.6混流生产投产顺序安排的方法 1)生产比倒数法 2)逻辑运算法
3.1.7瑞典式流水线
3.2 柔性制造系统
3.2.1柔性制造系统的概念
柔性制造系统,指由计算机控制的以数控机床(NC)和加工中心(MC) 为基础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制造系统。

企业管理课程学习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

企业管理课程学习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

企业管理课程学习的心得体会企业管理课程学习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

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管理课程学习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过一个学期的系统学习,使我在有关企业与企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生产管理、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管理、绩效管理、管理心理学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收获良多,深有心得。

我们通常所说企业,一般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风险、实行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并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出现、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企业管理是指,由企业经营人员或经理机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盈利这一目的的活动的总称。

企业管理是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引导着整个企业的发展道路,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企业管理概论》其实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也只是了解一点点而已。

但是,即便是一点点也使我认识到很多问题。

不得不说,通过了解,中国的企业,甚至整个企业界都有一种从众性现象,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利润空间比较大;二、进入壁垒比较低;三、市场机制不健全;四、领导素质比较低;五、企业缺乏新机制。

这种现象是伴随着中国企业的出现而出现的,短期内是不可能消除的,甚至永远都不可能消除,但这种现象的出现又不全是坏事,至少起到鞭笞企业的作用。

还有,近几年来,“人性化管理的思想”越来越多地被国内企业家所重视,并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实施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也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最为重要的管理模式之一。

但是,人性化管理也是一把两面刃,稍有不慎,便会走向极端,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有些企业推行人性化管理后收到了可喜的效果:比如创造了一个人性化的管理氛围,加强了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了团队合作,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生产计划管理培训课程

生产计划管理培训课程

生产计划管理培训课程第一章:生产计划管理概念及重要性1.1 生产计划管理的定义生产计划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活动进行合理组织和安排,确保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生产周期的最小化,以达成企业生产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

1.2 生产计划管理的重要性生产计划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合理的生产计划可以使企业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在竞争激烈、市场多变的今天,一个企业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管理,将很难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1.3 生产计划管理对企业的影响良好的生产计划管理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加灵活应变,在资源配置上更加有效率,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并且加强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

另外,有效的生产计划管理还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品牌形象。

第二章:生产计划管理的基本内容及流程2.1 生产计划编制生产计划编制是指根据市场需求、企业资源状况等因素,科学地确定生产计划的数量和时间,并做出详细的计划表。

2.2 生产计划执行生产计划执行是指根据生产计划编制的内容,进行计划的实际执行,包括生产组织安排、协调指导、监督检查等环节,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

2.3 生产计划控制生产计划控制是指对生产计划执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扭转局面,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生产计划管理的方法和技巧3.1 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是指根据市场需求、企业资源等因素,科学地进行生产计划编制的方法,主要包括经验法、定额法、模拟法等。

3.2 生产计划的执行方法生产计划的执行方法是指根据生产计划的内容,进行计划的实际执行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包括统一指挥、协调指导、现场调度等。

3.3 生产计划的控制方法生产计划的控制方法是指对生产计划执行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巧,主要包括实时监控、故障处理、资源优化等。

第四章:生产计划管理的实际案例分析4.1 案例一: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计划管理以某汽车制造企业为例,对其生产计划管理的实际运作进行分析,包括生产计划编制、执行和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并分析其管理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现代企业管理》-第4章企业生产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第4章企业生产管理
4-3
企业生产管理
Chapter
4
4.1.1 生产管理在企业经济活动中 的地位与作用
首先,企业生产的产品要适应市场,能够为目标用户所接受,能 为他们带来各种实际的利益。在任何企业,生产管理都是最基本 和最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其次,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要能够为用户所接受,不能仅仅靠生 产管理,还要有领先一步的营销管理。 再次,一个企业适应环境的工作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生产管理 与市场营销不是无条件地进行的,它们需要得到及时、充足、有 效的资金支持,这就需要加强财务管理。 因此,生产管理作为企业适应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整体性、 动态化的管理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4-14
企业生产管理
Chapter
4
生产系统个性化特征
系统的经济性 系统的和谐性 系统的学习性
4-15
企业生产管理
Chapter
4
系统的经济性
任何类型生产系统都把追求产出/投入的最大化 为目的,因为企业的生产系统都是以占有一定 的资源为运作前提,对于人类来说,资源的稀 缺性始终是干扰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 作为生产系统都有义务以更少的投入去创造更 多的产出。这种对于经济性的自发追求是一切 企业的共同责任,也是生产管理人员的重要任 务,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重点:
在加工装配型工业,生产能力是一个动态 的概念,生产系统的“瓶颈”环节往往随 产品结构的更换而变化和转移,这使得如 何在计划中做好负荷平衡,使生产过程同 步化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加工装配生产的 组织十分复杂,是生产管理研究的重点。
4-30
企业生产管理
Chapter
4
4.2.3 按生产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分类
Chapter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经营目标,进行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活动。

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果和市场竞争力。

内容:包括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改进,具体涵盖产品和服务的选择、生产运作系统布局、质量管控、成本控制以及生产过程的规划与控制。

目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2.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历程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从手工作坊到工业革命,再到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逐步形成了科学管理体系。

产生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的生产方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促进了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的发展。

发展过程: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到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再到丰田的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生产与运作管理不断适应时代变化,推动生产效率的提升。

现代特征:现代生产运作管理强调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实施精细化管理和绿色生产,以适应全球化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生产运作的分类根据产品形态和生产组织方式的不同,生产运作可以分为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生产。

制造性生产:指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原材料转化为新产品的过程,如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组装等。

服务性生产:指不通过物质产品的转化,直接为顾客提供所需服务的过程,如餐饮服务、金融服务等。

4.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过程组织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础,涉及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两个方面。

空间组织:主要解决生产设施的布局问题,包括工厂布局、设备布置、工作站设置等,目的是实现高效、安全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时间组织:主要解决生产活动的时序安排问题,包括作业计划、流程控制、交货期管理等,目的是确保生产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第二章企业战略和生产与运作战略1.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概述基本概念: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实现其长期目标,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制定的一系列行动计划。

企业大学生产质量管理通用课程

企业大学生产质量管理通用课程

总经理、厂长、生产主 管、生产管理人员 总经理、厂长、生产主 管、生产管理人员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库存管理 采购员管理技能 TQM全面质量管理实 践 企业流程重组(再 造) 现场效率损失分析 与改善实务 制造型企业之生产 运作管理 生产主管的五项核 心技能 生产现场的持续改 善
生产制造业 生产制造业 生产制造业 生产制造业 生产制造业 生产制造业 生产制造业 生产制造业 生产制造业 生产制造业 生产制造业
如何正确实施5S 现场管理 零缺陷质量管理 高效工厂生产运 作管理
总经理、厂长、生产主 管、生产管理人员 采购经理、物流主管、 生产经理、物料和仓储 管理人员 总经理、厂长、生产主 管、生产管理人员 总经理、厂长、生产主 管、生产管理人员 总经理、厂长、生产主 管、生产管理人员 总经理、厂长、生产主 管、生产管理人员 总经理、厂长、生产主 管、生产管理人员 生产运作相关的管理及 技术人员 总经理、厂长、生产主 管、生产管理人员 总经理、厂长、生产主 管、生产管理人员 总经理、厂长、生产主 管、生产管理人员
企业大学生产质量管理通用课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课题名称 适用行业 生产制造业 生产制造业 生产制造业 生产制造业 生产制造业 生产制造业 生产制造业 生产制造业 生产制造业
现场管理与现场 改善 现代质量管理 ISO9001质量管理 体系
基于流程的规员及现场操作人员 生产管理人员、品质管理 人员 生产管理人员、品质管理 人员 中高层管理者 工程师、中高层管理者、 生产主管、班组长 生产管理人员 生产管理人员 生产管理人员、IE工程师 班组长、车间主任 采购经理、物流主管、生 产经理、物料和仓储管理 人员 总经理、厂长、生产主管 、生产管理人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生产管理》课程
复习指南
课程说明:
本课程共分17 章,希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能做到全面学习,重点掌握。

针对不同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可分了解和掌握两个层次来进行。

第一章绪论
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范围和内容及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新特征,了解其作用和意义。

第二章生产运作战略(重点)
1.1 了解生产运作战略的基本概念
1.2 掌握产品战略决策
1.3 掌握产品与服务竞争策略
1.4 了解纵向集成与供应链结构
第三章产品服务设计与生产运作组织方式选择
1.1 产品设计
1.2 服务设计
1.3 产品生产组织方式的划分与选择(重点、掌握)
1.4服务运作组织方式的划分与选择(重点、掌握)
第四章生产运作流程设计与分析(难点)
1.1 生产运作流程设计的基本问题(掌握)
1.2 生产运作流程的具体设计与分析
1.3 生产运作流程的绩效度量与改进
1.4 业务流程重构(掌握)第五章生产运作技术的选择与管理
1.1 生产运作技术的选择决策(了解)
1.2 制造业中新技术选择与管理(掌握)
1.3 服务业中的新技术选择与管理(掌握)第六章生产运作能力(重
点)
1.1 基本概念(了解)
1.2 能力计划(掌握、重、难点)
1.3 能力计划的决策方法(掌握)
1.4 学习曲线(重点掌握、并能举例应用)
1.5 服务能力计划与管理(掌握)第七章工作设计与工作研究了解工作设
计、工作标准及作业测定与工作研究第八章设施选址
1.1 设施选址的基本问题和影响因素(了解)
1.2 企业生产运作全球化的趋势及其对设施选址的影响(掌握)
1.3 单一设施选址(掌握)
1.4 设施网络中的新址选择的方法(了解)第九章设施布置
了解设施布置的基本分类、掌握工艺对象专业化和产品专业化的布置方
法,掌握混合布置的方法,掌握非制造业的设施布置如仓库布置、办公室布
置。

第十章供应链管理(重点)
1.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了解)
1.2 采购管理、配送管理的内容(掌握)
1.3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了解)
第十一章库存管理(重、难点)
1.1 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内容(了解)
1.2 库存管理的基本策略(掌握)
1.3 独立需求的库存管理和单期库存管理的相关内容(掌握)
1.4 几种不同的独立需求库存控制系统(了解)
第十二章综合计划与主生产计划
1.1 生产计划(了解)
1.2 生产计划的制订(掌握)
1.3 掌握主生产计划的制订(重点理解)
第十三章MRP, MRP H与ERP(难点)
了解MRP的基本原理,理解掌握MRP及MRP H的特点及应用第十四章作业排序
1.1 作业排序的概念及原则(了解、理解)
1.2 制造业中的生产作业排序(掌握)
1.3 服务业中的服务作业排序(掌握)第十五章项目管理(掌握)1.1 项目管理的基本特点(了解)
1.2 项目计划的两种方法(掌握)
1.3 项目控制及项目管理组织(重点掌握)
1.4 网络计划技术(了解)第十六章质量管理
1.1 理解相关的概念及原则
1.2 质量成本及质量管理方法(掌握、重点)
1.3 全面质量的方法(掌握、重点)
1.4 ISO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知识(了解)
第十七章精益生产方式(重点)
1.1 JIT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理解、掌握)1.2 精益生产方式的内容及意义(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