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2

合集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答案2

现代教育技术答案2

1 名词解释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电化教育: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

2例举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

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

设计: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的四个主要方面:教学系统设计,信息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

开发:是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态的过程。

需要使用印刷技术,视听技术,计算机辅助技术,整合技术等。

运用:包括媒体的运用,革新与推广,实施和制度化,政策和法规等。

管理:包括项目管理。

资源管理,教学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等。

评价:包括问题分析,参照标准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

3简述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一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由于教育和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教育技术在不同的国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教育技术,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1视觉教育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2视听教育阶段(20世纪30~50年代)3视听传播阶段(20世纪50~60年代)4教育技术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二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我国的教育技术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起步于30年代。

从20世纪20年代,我国教育界就尝试利用电影,幻灯片等媒体作为教学工具。

20世纪70年代,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我国的教育技术几乎没有什么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教育技术获得了长足发展,到1993年前后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课程结构。

1995,中国教育科研网开通,标志着中国网络教育的开端。

2000年,教育部制定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实施“校校通”工程的战略目标。

4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定将日益突出2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3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4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5说说你对教育技术定义的理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第2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152

现代教育技术-第2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152
23
第三节
第二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也被称为教学论,是研究教师教学行为及 其对学生学习影响的各种途径和方法的学科,其研究范 围主要包括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课程与教材、教学 方法和策略、教学环境以及教学评价和管理等。
教学理论是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并抽象出来的科学知 识体系,它来自教学实践又指导教学实践。
信源
编码
信道
译码
信宿
噪音 反馈
图2.3 香农—韦弗模式
30
第四节
第二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传播理论
2.4.2 教育传播的效果
教育传播要产生良好的效果,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理。 1. 共同经验原理 2. 抽象层次原理 3. 重复作用原理 4. 信息来源原理
31
第五节
第二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系统科学
9
第二节
第二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
2.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2.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0
第二节
第二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
2.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 国,它在60年代以前一直是作为占统治和主导地 位的心理学派而存在,分为经典行为主义和新行 为主义。
目前传播的主要模式有拉斯韦尔的 “5W”模式、香 农—韦弗传播模式和贝罗传播模式。
28
第四节
第二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传播理论
2.4.1 传播的主要模式
1. 拉斯韦尔传播模式
图2.2 “5W”模式及其扩展的五个研究领域
29
第四节

现代教育技术(本)2

现代教育技术(本)2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参考答案: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必须满足如下几个基本要求:第一:转变教师角色。

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处于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教师的角色将由教学的灌输者、演讲者、讲解者、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第二:转变学生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应由知识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在对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

第三:转变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不令仅传授书本知识,还要重视能力训练和情操培养,尤其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第四:转变媒体功能。

由单纯辅助教师课堂讲授的播放工具、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第五:转变过程结构。

使教学过程结构由逻辑型讲解式向探究、发现、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转变。

210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种模式是什么?•参考答案:L-from IT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辅助工具。

“情境-探究”模式。

基于课堂的“情境-探究”教育模式包括创设问题情境(思考讨论、形成创意)、实践探索、意义建构、自我评价几个基本环节。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引起学习者对问题的思考。

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借助一定的学习资料,形成创新性问题解决的思路,并在实践中探索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法,最终实现问题解决。

可用关系图表示如下:基于课堂的“情境-探究”模式的特点是教师指导、网络支持、学生参与。

由于该模式兼具传统教学师生面对面交流、信息反馈及时和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方式灵活、学习资源丰富等特点,对于革新传统课堂教学,实现在课堂教学中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推动素质教育进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良好场所,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新世纪需要的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一代。

L-with IT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教学课件 现代教育技术(第2版)-陈亚军

教学课件 现代教育技术(第2版)-陈亚军
1.1.1 信息与信息时代
1. 认识信息 2. 信息的革命 3. 信息时代
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

4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教育
1. 认识信息
1)信息是到处存在的
2)信息是可以而且应该被感知的
3)信息是一种资源
4)信息永远处于一种运动的状态
5)信息可以通过运载、存储、传播、再生等为全 人类共享
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
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

25
第二节 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1.2.4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是对教育技术的产生、发展、相 关理论研究、开发、应用及其规律进行研究的一 门学问。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是:视听教育理论、 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理论。
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

26
第三节 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1.3.1 教育技术的产生 1.3.2 教育技术发展历程 1.3.3 教育技术发展趋势

28
第三节 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1.3.2 教育技术发展历程 1. 外国教育技术发展历史 1) 外国教育技术的形成 (1) 视听教学 (2) 程序教学 (3) 系统化教学
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

29
第三节 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1.3.2 教育技术发展历程
1. 外国教育技术发展历史
2) 外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1) 视觉教育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
“教育技术学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
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理论与实践。”
(何第一克章抗教,育2技0术05概)

24
第二节 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1.2.3 现代教育技术 2. 对应现代教育技术定义的认识

现代教育技术——第2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第2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 3.评价最优化的基本标准
· 首先是效果标准 , 即每个学生在教学 、教育和发 展三个方面都达到他在该时期内实际可能达到的 水平 。这条标准包含三层意思: 一是要从学习成 绩 、品德修养 、智能发展三个方面全面衡量效果; 二是评价效果要有客观标准 ,这就是国家规定的 教学大纲等; 三是评价要依据具体条件和实际可 能 。其次是时间标准 , 即学生和教师都遵守规定 的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时间定额。
· 3 .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 教学传播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 ,但是为了研究方便 , 南 国农 、李运林将它分解为六个阶段(如图2-5) 。
· 4 .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若干规律
· ( 1) 共识律: 在教学传播活动中 ,共同的知识技能基础 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得以交流和沟通的前提。
· ( 2) 谐振律: 指教师传递信息的“信息源频率 ”同学生 接受信息的“ 固有频率 ”相互接近 , 两者在信息的交流和 传通方面产生共鸣。
· 2.3.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关于学习的含义 , 建构主义认为 ,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 得到 ,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 借助 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 利用必要的学习 资料 ,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 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 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 ,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 论认为“情境 ”、“协作 ”、“会话 ”和“意义建构 ”是 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 第一 , 从需求分析中确定问题;
· 第二 , 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可替换的解决方案; · 第三 , 从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中选择问题解决的策略; · 第四 , 实施问题求解的策略;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作业2(同名26526)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作业2(同名26526)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作业2(同名26526)《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作业2》一、填空题1.媒体按作用于人的不同感官划分,可分为视听、视觉和听觉。

2.教学媒体由教和学两部分组成。

3.媒体具有传播和获取的功能;媒体具有积累和存储信息的功能。

4.通常小学教学中最普遍使用的教学媒体有黑板和粉笔、文字印刷、图片、实物和模型教具。

5.教学中使用的投影型视觉媒体主要有幻灯和投影。

6.在使用幻灯机时,如果影幕上的图像模糊,应调节幻灯机的调焦旋钮。

7.录音机在教学中使用的方法主要有示范模仿、情景展示和配画放音法。

8.听觉媒体是指承载、传输和控制声音的物质材料和工具。

9.计算机辅助学习主要有辅助学习式和模拟环境两种基本模式。

10.多媒体计算机主要包括三部分:信息输入部分、信息管理部分、输出部分。

11.计算机多媒体的教学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作为教师、作为学习者、作为学习环境或学习工具、教学管理助手。

12.卫星电视系统由上行地面站、同步地球卫星和地面卫星接收站三部分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1.教学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要素是。

A.传播者、资源、信息、媒体、接受者B.传播者、资源、信息、接受者、效果C.传播者、媒体、信息、接受者、效果D.教师、媒体、教材、学生、学习效果2.下面关于教学媒体这一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教学媒体是教学信息的发送者B.在教学中所有的服务于教学的工具都是媒体C.教师不能算是一种教学媒体D.黑板不是教学媒体3.下面关于教学媒体分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按教学媒体的实用性和价值分类B.可按教学媒体的物理性质分类C.可按传递信息的单向或双向分类D.可按与外界接触的人体器官分类4.下面关于媒体的教学功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教学媒体的理论和实践是教育技术的唯一研究领域B.运用媒体的方式、方法对教学的效果影响不大C.能找到一种可以适合于任何教学目标的“超级媒体”D.媒体一般是灵活的,可以相互替换的,关键是在一定条件下采用何种媒体更适合5.下面四个选项中,属于教学软件的是。

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版 第6章 PowerPoint2010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版 第6章 PowerPoint2010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第六章 PowerPoint 多媒体课件制作
第二节 PowerPoint 2010简介
二、母版的使用
2.应用幻灯片母版
⑴ 在打开的演示文稿中,在要应用母版样式的某张幻 灯片上单击右键,选择“版式”。
⑵ 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刚才创建保存过的版式名称, 幻灯片样式即变为所设置的母版样式。
— 11 —
第六章 PowerPoint 多媒体课件制作
第二节 PowerPoint 2010简介
一、模板(板式)的使用
02 模板的调用
⑴ 启动PowerPoint2010,执行【文 件】→【新建】命令,出现“可用的 模板和主题”。 ⑵ 进入【我的模版】,选择【个人模 版】中的你想要的模版类型(如“古典 风格”),点击确定。
— 9—
第六章 PowerPoint 多媒体课件制作
第二节 PowerPoint 2010简介
— 10 —
二、母版的使用
1.建立幻灯片母版
⑴ 启动PowerPoint2010 ⑵ 执行【视图】,选择“母版视图” ⑶ 右击“单击此处编辑幻灯片母版样式”字符,选“字体”选项,打开“字体”对话框设置 ⑷ 分别右击“单击此处编辑幻灯片母版文本样式”仿照步骤(3) ⑸ 执行【开始】,在“段落”窗口找“项目符号”和“编号”进行设置 ⑹ 执行【插入】→【页眉和页脚】命令 ⑺ 执行【插入】→【图片】命令 ⑻ 在【幻灯片母版】的“编辑母版”视窗中单击“重命名” (9) 单击“关闭母版视图”按钮退出
件的放映控制与打包
第六章 PowerPoint 多媒体课件制作
第一节 PowerPoint 2010简介
一、PowerPoint 2010的工作界面
(1)标题栏:标题栏位于演示窗口的头部中央位置,显示演 示文稿的标题名称。 (2)编辑区(工作区):编辑幻灯片的工作区,制作出一张 张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就在这里进行。 (3)大纲区:在大纲区中,通过“大纲视图”或“幻灯片视 图”可以快速查看整个演示文稿中的任意一张幻灯片。 (4)备注区:用来编辑幻灯片的一些“备注”文本。 (5)状态栏:在此处显示出当前文档相应的某些状态要素。

现代教育技术 (2)【精选文档】

现代教育技术 (2)【精选文档】

1第一次教育革命的标志是()以专职教师的出现为标志2关于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都包含“技术"一词,研究范畴基本相同3在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起步阶段的萌芽思想是()教学设计4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哪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 )电化教育5教育技术是以视听教育为基础,下面属于视听教育媒体的是()有声电影6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 A.为教师提供学习和教学工具、交流与协作的平台• B.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激发教师探究动机C。

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D。

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7根据 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学习资源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B.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D.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9下面属于信息技术对于教学环境变革的是()A。

多媒体网络教室B。

电子书包、交互电子白板的使用C.录播教室的使用10我国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面向的对象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教学人员1一个孩子捡到1元钱交给老师,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

以后这个孩子每次捡到东西都主动交还失主或交给老师。

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原理是(B。

操作性条件反射2提出“S-M—C-R"传播过程模式的学者是( )。

C.贝尔洛3“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观点属于( ).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4个体能正确构建自我的能力,知道如何用这些意识察觉来做出适当的行为,并规划、引导自己的人生.这种能力属于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

D.内省智能5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现代教育技术2

现代教育技术2

1.视听教学运动 1.视听教学运动
• 视听教学(20世纪20~50年代) 视听教学(20世纪20~50年代) 世纪20 年代
–特征: 特征: 特征
• 教学媒体中增加了“声音” 教学媒体中增加了“声音” • 开始关注“媒体理论” 开始关注“媒体理论”
–典型事件: 典型事件: 典型事件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 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视觉教学分会正式改名为视 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视觉教学分会正式改名为视 听教育分会( 听教育分会(Division of Audiovisual Instruction)。 Instruction)。
2.个别化教学 2.个别化教学
• 早期的个别化教学 • 程序教学 • 个别化教学系统、掌握学习法、录音指导 个别化教学系统、掌握学习法、 法 • 计算机辅助教学
2.个别化教学 2.个别化教学
• 程序教学
– 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
– 程序教学机和程序课本的形式
2.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
•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
1.视听教学运动 视听教学运动
• 视听传播(20世纪50~70年代) 视听传播(20世纪50~70年代) 世纪50 年代
–特征: 特征: 特征
• 教育电视 • 开始关注“教育传播理论” 开始关注“教育传播理论”
–典型事件: 典型事件: 典型事件
• 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的盛行 • 1963年,美国发布了视听传播(Audiovisual 1963年 美国发布了视听传播(Audiovisual Communication)的定义。视听传播的目标是: Communication)的定义。视听传播的目标是:有效地 的定义 使用每一种传播方法和媒体, 使用每一种传播方法和媒体,以开发学习者的全部潜 能。

2024年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2篇)

2024年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2篇)

2024年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一、背景介绍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和通信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支持、促进和改进的技术体系。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逐渐普及,成为推动教育变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和发展趋势,制定2024年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实现科技与教育的有机融合,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设定2024年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促进作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1. 推广应用新兴教育技术,提升教育教学效果;2. 建设现代教育技术支持平台,完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3. 培养现代教育技术人才,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吸纳国际先进经验。

三、具体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制定以下具体措施:1. 推广应用新兴教育技术(1)开展教育技术应用案例研究,总结推广好的实践经验;(2)加强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对新兴技术的运用水平;(3)组织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推广活动,向学生和家长普及相关知识。

2. 建设现代教育技术支持平台(1)整合教育资源,建设综合性教育资源平台;(2)完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鼓励教师分享好的教学资源;(3)开发教育教学辅助软件和工具,提供更多便利和有效的支持。

3. 培养现代教育技术人才(1)加大对教育技术相关专业的招生计划,培养更多专业人才;(2)推动教师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3)组织教育技术研讨会、讲座等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1)积极参加国际教育技术会议、展览等活动,了解国际先进经验;(2)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技术理念和工作方法;(3)与国外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共同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四、保障措施为了保证2024年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需要加强以下保障措施:1. 加大资金投入,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2.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统一管理和协调指导机制;3. 建立考核评估制度,对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和奖惩;4. 建设技术支持团队,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 2)作业

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 2)作业

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 2)作业 1 第一章1.试说出与教育技术学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的3个主要方面.答:1视听教学运动推进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2个别化教学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技术的形成.3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技术理论核心--教学设计学科的诞生.2.简述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发表的教育技术定义的内容.答: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

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3.简述我过教育技术发展取得的主要经验.答:1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教育技术.2发展的不仅是装备与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是核心.3教育技术发展的重点是现代教学媒体教材建设.4教育技术发展的关键是人.5教育技术的科学研究是发展教育技术的先导.4.信息加工学习原理可以描述为哪4个方面的内容?答:信息流.人的加工信息能量是有限的,记忆取决与信息骗码.会议部分取决于提取线索.5.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包括哪4个要素?答:1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2学习是自我发起的.3学习是渗透性的.4学习是自我评价的.6.简述现代建构注意观的学习具有哪6个特征?答:积极的学习.建构性的学习.雷击性的学习.目标指引的学习.诊断性的学习.反思性的学习.7.简述拉斯韦尔传播模式的内容。

P218.简述香农--施拉姆模式和施拉姆模式的内容.答:香农-施拉姆模式是施拉姆对香农的传播模式作出了研究改进,在传播模式中加入反馈环节,并强调只有信息发出者(信息源)与信息接受者(信宿)的经验领域有重叠的共同经验部分,传播才能完成.施拉姆模式的内容是传播的循环模式,不仅强调反馈并且突出,反馈的双向性,表明任何传播活动都应具有的双向性.9.简述考夫曼的教育应用模式.答:是把系统方法定义为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逻辑过程的组成是:确认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从备选方案中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策略)并组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惊醒实施,评价效果,对系统的整体或部分做必要的调整或修改.10.P3711.简述发现学习有哪4项优势和作用?答:1提高智力的潜力.2使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3学会将来做出发现的最优方法和策略.4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检索.第二章1.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现代教育技术2

现代教育技术2

一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C )A. 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B. 20世纪60年代早期CAI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C. 当前,CAI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D. 早期的CAI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20世纪初出现的采用照相、幻灯和无声电影的视觉教学,主张利用媒体向学生提供视觉形象,以具体、生动的形式呈现抽象的概念和选择教具等。

因此,在本质上与直观教学是(A)。

A. 一致的B. 无联系的C. 不同的D. 相反的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验( C)A. 19世纪末B. 1922C. 20世纪20年代D. 1936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94年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结构的内容是(B )A.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B.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C.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为了促进学习D. 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教育技术领域的最后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哪一年作出的( D)A. 1972B. 1973C. 1994D. 2005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94年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结构的内容是(B )A.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B.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C.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为了促进学习D. 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在视听教学的研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著作是(B)于1946年所著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书中提出了“经验之塔”理论。

A. 加涅B. 戴尔C. 瑞奇D. 赫本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B )A. 19世纪末、20世纪初B. 1918—1942C. 二战时期D. 1945---1955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学习资源(C )A. 信息和人员A. 信息和人员C. 设计和制作D. 技巧和环境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D )A. 计算机辅助教育的B. 网络技术应用C. 程序教学法D. 视听运动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B)A. 戴尔B. 斯金纳C. 克劳德D. 加涅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D )A.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以前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基本是各自独立发展的B.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中的概念和模式相互影响C. 教育技术是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整合形成的一种分析、解决教育或教学问题的综合技术D. 20世纪70年代,由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结合的教育技术的实践已广泛应用二在刺激与反应的联接中更强调“强化”作用的是华生。

现代教育技术二自测练习题第二章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二自测练习题第二章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二自测练习题:第二章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一、选择题1. 学习是指“刺激—反应”之间联系的加强。

这是()对学习的界定。

A. 行为主义心理学B. 认知主义心理学C. 人本主义心理学D. 建构主义理论2. 学习是指认知结构的变化。

这是()对学习的界定。

A. 行为主义心理学B. 认知主义心理学C. 人本主义心理学D. 建构主义理论3. 学习是指自我概念的变化。

这是()对学习的界定。

A. 行为主义心理学B. 认知主义心理学C. 人本主义心理学D. 建构主义理论4. 人和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人类的学习主要是在有目的的人类()中进行的,并采用了特定的()。

A. 社会活动工具B. 科学研究方法C. 生产实践语言D. 改造自然工具5.()的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A. 广义B. 人类C. 狭义D. 儿童6. ()关于学习的观点概括起来,成为学习过程的5个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A. 朱熹B. 老子C. 孟子D. 孔子7. ()总结并撰写出培养演说家的经验——《演说术原理》,其中提出学习过程的三个循序地步骤:“摹仿®理论®练习”。

A. 昆体良B. 杜威C. 柏拉图D. 苏格拉底8. ()将心理学概念引入到教育中,提出学习过程划分为4个连续的步骤:“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A. 皮亚杰B. 赫尔巴特C. 奥苏贝尔D. 班杜拉9. ()基于他的“活动中心论”,提了关于“问题解决”学习过程的5步模式:问题®观察®假设®推理®检验。

A. 杜威B. 加涅C. 乔纳森D. 布鲁纳10. ()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同时发生的过程:习得、转换和评价。

并大力提倡发现式教学。

A. 杜威B. 加涅C. 乔纳森D. 布鲁纳11. ()基于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提出行为学习的4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2(福建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模拟题)

现代教育技术2(福建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模拟题)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2显示试题2、以下媒体中,接触面最广的媒体是()3、电视录像与幻灯卷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能够().呈现生动的彩色物体和事件体和事件的时间进行操作4、下面的教育媒体中,()媒体的表现5、影片6、几分钟()7、8、生观看时事9、下10、下11、下12、体现13、在多媒体教提示,14、视15、度16、在17、能18、他们19、20、下心得等类存访问收集其他这些评价21、下22、在C .学生家长的角色D .软件开发者的角色23、计算机作为教学的目标的一个例子是()C A .一个学物理的学生解决数学计算B .一个小学的学生利用计算机练习拼写课C .一个职业培训的学生利用计算机学习数据原理D .一个高中的学生利用计算机上网查询文学作品作者的背景24、在计算机的组件中,作为“大脑”并执行实际运算的是()C A .ROM. B .RAM.C .CPU.D .磁盘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电子媒体终将取代传统媒体B .传统媒体将得到发展和完善C .电子媒体的功能越来越强D .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促进26、下列关于微格教学系统说法错误的是( )A A .微格教室与通常的教室没有区别B .微格教室可以监控整个教学过程C .微格教室实际上就是一个教学练习环境D .微格教学系统一般由微格教室、总控制室、观摩室等构成27、?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提供支持和帮助,学生之间利用网络形成有效的学习共同体,构成了( )三维互动方式。

AA .教师—计算机—学生?B .学生—计算机—学生C .教师—计算机—教师?D .计算机—学生—计算机28、最适合课堂讲演、操练和练习的硬件排列方式是( )A A .横排B .纵排C .环形D .两排29、最适合课堂辩论的硬件排列方式是( ) D A .横排B .纵排C .环形D .正对两排30、最适合网上小组合作的硬件排列方式是( )C A .横排B .纵排C .环形D .两侧31、在呈现课件时,你发现图像大小超出了屏幕的范围,应将投影机( )C A .上移B .下移C .前移D .后移32、? 教师在教师使用移动投影时,发现在屏幕中画面太小,以下正确的操作是投影仪应()AA .往后移动B .往前移动C .往左移动D .往右边移动33、教师在使用完投影仪后,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D A .按下按钮关闭投影仪B .用遥控器关掉投影仪C .散热后,切断电源D .直接切断电源关闭投影仪34、网络教学机房对计算机系统的保护可以使用的方法是( )A A .安装硬件还原卡B .硬盘格式化C .安装摄影头监控D .勤关电脑35、在上课过程中发现鼠标不能用,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B A .内存条没插好B .鼠标的接口没有与机箱插好C .键盘操作不灵D .网络有故障36、? 在应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电脑和投影仪通电后,电脑运行正常,但属幕上显示和信号输入,最可能的原因为( )BA .内存条没插好B .电脑与投影仪连接的信号线没有插好C .office 程序没有安装好D .显示器没有通电37、在应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笔记本连通投影仪,电脑、屏幕运行正常,屏幕却没有显示出画面,最可能的原因为( )DA .内存条没插好B .没通电C .系统没有启动D .笔记本没有切换显示画面38、教师在使用键盘时,发现按键盘上的字母键,却显示的是数字,其原因是( )CA .键盘损坏B .键盘输入驱动损坏C .没进行数字/字母切换D .显卡损坏39、局部地区通信网络简称局域网,英文编写为( )D A .WAN B .MANC .SAND .LAN40、网络拓扑指的是:( )A A .网络结构B .网络形状C .网络协议D .网络地址提交并查看单选题答案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1、关于录音机中的放音磁头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BCDA .将磁信号转换成电信号B .将电信号转换成磁信号C .将声信号转换成磁信号D .将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2、某教师想用录音进行教学,那么他应该做哪些课前准备工作呢()ABCA .做好教学设计B .进行教学现场实地考察C .提前试机D .做好课后总结和评价3、录音在教学上的应用范围很广,除了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用于哪些方面()ABDA .社会和家庭教育中B .师资培训方面C .唱片公司D .思想品德教育4、录像取代电影的原因有哪些()BCDA .录像的色彩表现力更好B .录像能实现快进和倒带C .录像能检锁到节目的某一具体段落D .录像设备要比电影便宜得多5、以下电视媒体的应用,哪些属于示范教学?()ACDA .实验课前,教师利用电视教材展示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B .学生利用电视教材进行自学,获取丰富知识C .体育训练课前,教师利用电视教材展示优秀运动员的标准动作D .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前,指导教师向他们展示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况6、以下属于博客功能的是()ABCDA .信息发布B .信息管理C .信息共享D .信息交流7、多媒体系统能()ABCA .提供多种感官的刺激B .有利于个别化学习C .接近真实世界的学习D .达成教学目标的广泛8、完成教学实施之后,进行教学反思时,不属于对教学资源反思的是()ADA .学生活动是否充分深入B .教学图片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C .所选音频朗诵是否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D .学生的协作程度9、多媒体综合教室的教学主要功能有( )ABCA .辅助教学活动B .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C .便于观摩示范教学,扩大教学规模D .便于学生进行实验10、多媒体综合教室教学要考虑的问题有( )ABCA .控制教学的进度和节奏B .保护学生的眼睛C .要合理使用传统媒体D .要尽量使用多媒体11、不具备“学生录制跟读内容,进行对比训练”功能语言实验室类型是()ABA .听音型,只提供单纯听音功能B .听说型,提供双向通话C .听说对比型,双声道双轨D .视听听说对比性12、微型教学系统的功能有( )ABCDA .分组训练B .交互学习C .示范教学D .讲评教学13、最简单的微格教室可有( )两间教室组成。

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2)

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2)

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2)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21、现代远程教育:广义上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现代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应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远距离教育模式。

狭义指依赖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建立的,在具有双向交互功能的电子教学平台进行的,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远程个性化学习方式。

22、现代教育技术:是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侧重于教育技术中与现代教育媒体、现代教育理论以及现代科学方法等相关的内容,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的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一种体系。

23、课件:为了辅助教学或辅助学习,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手段开发和制作的用于表现教学或学习内容的应用软件。

24、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人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

25、教育传播: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活动是一种典型的传播活动。

从教育系统的构成来说,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因素是教育者、学习者、教学信息和教学媒体。

这四个因素在教学环境中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

26、电声教育媒体:电声教育媒体是以电声技术和设备为其硬件基础,以录音教材为软件基础而构成的教学媒体系统。

常见的电声教学媒体有有线教学广播、五线教学广播、各种类型的录音教学媒体和语音实验室。

27、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自动化的教学技术。

计算机通过特别编制的程序可以为学习者显示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并通过人机对话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引导和支持。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计算机可以完成各种教学任务。

如可以显示动态的、多媒体化的教学信息: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映作出相应的的反馈可以基于计算机进行各种操作和技能的训练;可以在计算机环境下进行发现和探索;可以基于计算机来解决问题等等。

28、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开发而成的网上虚拟会议系统它通过网络在两点或多点之间交互传播视频、音频和数据来实现远距离用户“面对面”的沟通与信息共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提纲1.教育技术的定义和应用领域。

P2-P4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简称AECT94)阐述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是(研究目的)为了促进学习,对(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研究内容)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应用领域:课堂教学领域,远程教学领域,自主学习领域,在职人员培训领域现代教育技术定义: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2.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学习理论、传播理论、视听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P10-P24(1)学习理论: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a.(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即试误说(主要观点)人类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人类的心理与动物相比,只是复杂程度不同而已。

人类的学习是在一种几乎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自动的形成刺激(S)与反应(R)的联结,即S-R联结的过程。

这过程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

桑代克学习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b.(代表人物)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主要观点)一切行为都由反射构成,学习在于形成条件反射。

教学设计原则:积极的反应原则,小步子原则,及时强化原则,自定步调原则,低错误率原则②认知主义学理论:a.(代表人物)布鲁纳的结构-发现说(主要观点)人的认知活动就是按照自己特有的认识程序来形成和发展人事结构的。

b.(代表人物)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主要观点)运用现代信息的观点和方法,着重用信息加工模式来解释学习活动,对学习信息加工过程及其条件作了深入了解。

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学说(主要观点)人类的学习是经验的重组,是认知结构的获得和建构过程。

(2)传播理论:①(代表人物)拉斯韦尔传播模式:(主要观点)提出了一个用文字形式阐述的线性传播模式“5W模式”(7W教学模式前五个)②(代表人物)香农-韦弗传播模式:双向传播模式(主要观点)指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强调传播者和受传者都是积极的传播主体)③(代表人物)施拉姆模式:“经验范围”(主要观点)设计了“经验范围”的传播模式,强调传授的双方只有在其共同的经验范围内,才能达到真正的交流,因为只有这个范围内的信息才能为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所共享。

(3)视听教育理论:(代表人物)戴尔的“经验之塔”(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观点)人类的学习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获得知识,一是有自身的直接经验获得,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

学习应从直接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经验。

传播理论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1)共识律(2)谐振律(3)选择律(4)匹配律。

(4)系统科学理论:1、系统论:贝塔郎菲2、信息论:香农3、控制论:维纳3.教学媒体分类及特征。

P27-P28教学媒体:以传递教学信息为最终目的的媒体被称为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分类:(1)传统教学媒体:使用时不需要电源的媒体,指语言、文字、印刷材料、图片、黑板、模型和实物等。

(2)现代教学媒体:使用时需要电源的媒体。

指光学投影、电声、电视、程序教学机器、计算机和各种网络等。

按感官分类有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交互媒体。

(3)教学媒体特征:表现力、重现力、传播力、参与力、可控力表现力、教学媒体具有表现客观事物的时间、空间、运动特性,以及表征声音、颜色特性的能力。

重现力、教学媒体具有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存储的信息随时重现的能力,有即时重现和事后重现之分。

传播力、教学媒体把信息同时传递到接受者的空间范围,有无限接触和有限接触之分。

参与力、应用教学媒体时,学生可以参与教学活动,有行为参与和感情参与之分。

可控力、教学媒体的使用难易程度,有易控和难控之分4.投影器、展示台、扫描仪、数字投影机的使用。

投影器的使用:P31(1)检查(2)调整距离(3)调节投影方向(4)强弱光灯选择(5)调节影像聚焦(6)调节色环旋钮(7)切换灯泡(8)关机(开机顺序:抬起支撑杆至锁定位置,打开反射镜片,插上电源,开启灯泡开关)①检查:使用前,检查电源是否符合要求,将支撑杆抬起至锁定状态。

②调整距离:反射镜打开至适当角度,打开电源,调整投影器与银幕之间的距离。

③调节投影方向:调整平面反射镜的倾斜度以适应银幕的位置。

④强弱灯光的选择:根据放映环境选择打开强光或弱光开关。

⑤调节影像聚焦:投影胶片放置在载物台,调节调焦旋钮,直至图像聚焦清晰为止。

⑥调节色环旋钮:画面亮度不均或画面边缘出现色环,调节色环旋钮,消除色环。

⑦切换灯泡:灯泡坏掉时,扳动灯泡切换开关,备用灯泡即转入工作状态。

⑧关机:关闭电源,合上反射镜头,放下支撑杆.展示台的使用:P33电源开关→输入选择→调节光源→变焦→聚焦→特殊效果→关机(1)视频展示台与设备的连接:①与显像设备配接②与录像设备的配接(2)物体的展示操作:①了解和掌握视频展示台各按键、开关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②按下之家锁定按钮,撑起摄像头支架,打开摄像镜头盖。

③打开视频展示台的电源开关。

④放置实物或图片等展示物,调整摄像头使之对准被摄物,“输入选择”应选择“摄像机”按钮。

⑤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光源。

非透明资料打开侧灯,透明资料打开载物板下的“底灯”按钮。

⑥展示资料放在展示台上,通过“变焦”按钮改变摄像头的焦距,从而使成像的范围发生改变。

⑦调整聚焦按钮,使影像最清晰。

聚焦分自动聚焦和手动聚焦。

⑧特殊效果调整:正负像转换开关,可将底片影像转化成正像效果呈现,也可将影像负像化。

黑白/彩色转换开关可使图像以黑白或彩色显示。

⑨使用完毕,按照与开机相反的顺序关闭展示台。

扫描仪的使用:P259-P264(1)扫描图像:①用匹配的连接线将扫描仪与计算机连接起来,接上扫描仪的电源。

②在计算机中安装相应的扫描仪驱动程序。

③打开扫描仪的顶盖,将扫描原件朝扫描头放好,合上顶盖,压住原稿。

注意原稿要放平、放正,否则图像会倾斜甚至模糊。

④启动扫描程序。

⑤预扫描,选定要扫描的范围。

⑥设定合理的扫描分辨率、缩放比例及扫描方式,采用合理的扫描对比度、亮度等。

⑦扫描相应的图片或文稿。

⑧选择图像文件的类型,设置保存路径和名称,保存扫描文件。

⑨检查扫描结果。

⑩取出原稿,进行其他图片的扫描工作。

(2)扫描文字:(汉王为例)a.扫描:①将要扫描的印刷原稿向下放在扫描仪的平台上,摆放好位置,盖上扫描仪的上盖。

②运行汉王OCR5.0软件后,会出现OCR软件工作窗口,选择与所扫描原稿相对应的文体(中文简体、中文繁体、英文)或版面类型(横排、竖排等)。

③点击“扫描”按钮。

汉王OCR5.0会自动收索电脑中安装的扫描软件,并直接运行,同时在预览窗口中显示当前要扫描的对象内容。

④用鼠标选中要扫描的区域,并进行扫描参数设定。

⑤点击“扫描”按钮,扫描仪会将选中内容扫描下来b. 进行文字识别:①点击菜单栏中的“编辑/自动校正”,进行倾斜校正。

拖动鼠标选择识别区域,以利于OCR软件的版面分析。

②拖动鼠标选择识别区域。

③点击工具栏中“开始识别”按钮,对选中的文稿进行识别。

c.文本编辑修改d.保存扫描内容:保存识别的内容,单击“文件/另存为”,将文件保存(格式可以选择 TXT)。

数字投影机的使用:P275-P278(1)与信号源设备连接:①与计算机进行连接②与视频设备连接。

(2)启动与投影机连接的设备,运行要投影的程序或文件。

(3)启动投影机:将电源线连接到投影机上,摘掉镜头盖。

调节电源开关至“1”位置,电源指示灯将变成橙色,投影机将进入待机状态。

按下POWER键,POWER(电源)指示灯亮起绿色,进入使用状态。

(4)选择信号源:按下并迅速松开机壳上的SOURCE键,信号源清单就会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

每按一次S’键信号源清单上面的选择会按下列顺序变化:电脑1→电脑2→视频→s-视频→阅读器→电脑1。

按下ENTER键显示所选择的信号源。

投影画面将显示选择的输入信号。

(5)对投影机的图像进行设置。

①调整图像大小②图像聚焦③图像的调整④梯形失真校正。

(6)关闭多媒体。

首先按投影机壳上的POWER(ON/STAND BY)键或遥控器上的POWER OFF键,再次按键,投影机灯泡将关闭并开始冷却。

直至确认投影机显示灯为橙色,投影机风扇停止工作,方可切断总电源,电源指示灯熄灭。

(7)使用完毕后:①关闭计算机或视频设备②拔下电源线③拔下其他任何连接线④如果使用了可调性俯仰角,请收回⑤将盖头盖好。

5.投影教材常见的制作方法。

(手绘法、复印法、计算机制片法的步骤和注意问题)P66-P68(1)绘制法:步骤: ①选择投影片基(涤纶片,明胶片)②投影笔的选择③绘制草图④绘制投影片①选择投影片基:常用的投影胶片有涤纶片和明胶片两种。

制作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投影片基。

②绘制草图:直接在投影片上绘制不易修改,易弄脏或弄坏投影片,因此,通常先用纸绘制1:1的底稿图形。

③绘制投影片:绘制黑白投影片只需使用一般绘图仪器、毛笔和墨水,绘制彩色投影片则需要透明水彩笔、毛笔、划线笔和绘图笔等工具。

将明胶片胶面朝上贴在底稿图纸上,用回形针或胶带纸将它们固定好,用较淡颜色描底稿的轮廓线。

庙号轮廓线后在进行着色绘制。

着色前,先在需上色部位用蘸水的毛笔湿润一遍,这样可使着色均匀。

着色一般由浅到深,在明胶片上停留时间的长短可改变颜色的深浅,着色后用较深颜色再勾边。

注意问题:①涤纶片透明度好、遇热不变形、不亲水、修改方便,但不易保存。

②明胶片受热易卷曲、膜面亲水、绘画不易擦掉、便于保存,但不易修改。

③直接在投影片上绘制不易修改,易弄脏或弄坏投影片,通常先绘制好1:1的底稿图形。

④绘制彩色片需要透明水彩笔、绘画笔、划线笔、毛笔等工具。

(2)复印法:步骤:①选择底样、选择胶片(涤纶片)②隔热复印③画面清洁①选择胶片:用复印法制作投影片,胶片的选择十分重要。

如果胶片过厚,则会因硬度强而在复印时发生卡纸现象,胶片过薄,则会因复印时的高温而变形。

复印时一般选用耐热的、厚度为0.05~0.1mm的涤纶片,不能用明胶片。

②隔热复印:如果选用的投影片较薄,可先用一张复印纸在复印机过一遍,复印纸会带有静电,会将投影片吸附在纸上,或是将涤纶片四个角用不干胶纸或透明胶带粘贴固定在普通的复印纸上,起固定作用,送入复印机以利用复印纸张的牵引有效地解决输片难的问题,同时利用复印纸起隔热降温作用,不至于使涤纶片起皱、变形。

③画面清洁:对于复印出来的投影片,可及时用钝的小刀片或竹片擦除多余的点或线来清洁投影片。

同时要注意由于日常使用的复印机多为黑白复印机,复印出来的图像只有黑白两色,反差很大,对层次丰富的图像表现效果不好。

所以复印法制作的投影片,主要适合于表现文字、图表或线条类图案。

注意问题:①复印时一般选用耐热的、厚度为0.05~0.1mm的涤纶片,不能用明胶片②投影片较薄时将涤纶片四个角用不干胶纸或透明胶带粘贴固定在普通复印纸上,起固定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