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第二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跳水》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跳水》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跳水》第二课时教案《跳水》这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案该如何设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跳水》第二课时教案”,欢迎大家参阅,更多资讯尽在教案料栏目!《跳水》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2、学习用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感情朗读,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策略:运用“质疑探究法”引导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教学特色:以学生的问题提出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以疑引读,将读、思、议、练贯穿全过程,进行自主、互助和师生伙伴式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理清线索。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谁能根据板书和故事之间的联系,说说《跳水》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取乐,逗、追、命令、跳水)二、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自主合作式教学。

1、课件出示问题并读题:昨天,通过合作学习,大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问题一、一顶帽子并不值钱,孩子为什么非要去夺回它?问题二、在万分危急的时刻,其它人都束手无策,刚从船舱里出来的船长却为什么能这么快这么果断地作出跳水的决定?问题三、“40秒——大家已经觉得很长了。

”40秒的时间很短,为什么大家觉得很长?2、师:中国有句谚语:勤学又勤问,不愁没学问。

我相信,会提问的同学都是会思考会学习的同学。

今天,老师加入你们的讨论,倾听你们的发言,共同参与解答这些问题,这就是我们这堂课的学习目标。

三、自读自悟,展开辩论;释疑解难,适时点拨。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二)围绕问题,自主合作;展开辩论,发展思维。

问题一:1、师:同学们,你读懂了什么,告诉大家,让大家分享你学习的快乐。

谁读懂了第一题?2、放录像帮助理解课文。

3、感悟:通过生动的录像,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猴子?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3、指导朗读: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划一划,读出猴子的放肆,孩子的气恼。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1.理解课文《跳水》的主要内容,认识跳水运动的特点和魅力;2.能够运用正确的朗读方式表达课文内容;3.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2.准确朗读课文,并能够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较为复杂的句子结构;2.能够准确表达课文中所描述的情景。

四、教学准备1.课文《跳水》的教材和教辅材料;2.课堂板书设计;3.多媒体教学设备;4.学生课前预习复习资料。

五、教学过程设计5.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跳水运动的精彩瞬间,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学习课文(10分钟)1.同学们课前认真预习了《跳水》这篇课文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朗读一遍,注意停顿和语调的把握。

2.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标记出生词和生句,并尝试理解它们的含义。

5.3 细节理解(15分钟)1.请同学们就课文中的特定问题展开讨论,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分享自己的理解。

2.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5.4 分角色表演(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进行小短剧表演。

2.学生在表演中能够理解并模仿课文中的情感,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5.5 拓展延伸(10分钟)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扩展课文内容,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跳水这项运动的意义和价值。

5.6 总结反思(5分钟)1.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本节课过程中的困惑和感悟。

六、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在家中再次阅读并默写课文;2.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课外阅读任务,以拓宽他们的语文视野。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跳水这一主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课上表现活跃,参与度高。

但也发现学生对一些生词和句型的理解仍有欠缺,需要在后续的学习中加强。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跳水》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跳水》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跳水》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孩子、水手和船长在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表现,体会孩子处境的危险。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船长在危急时刻沉着冷静、机智果断地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教师听写词语,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航行风平浪静取乐放肆桅杆哭笑不得眼巴巴吓唬海鸥瞄准心惊胆战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一只猴子把船长的儿子的帽子挂到了桅杆顶端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

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孩子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处境十分危险,这时候船长爸爸用枪逼着孩子跳水。

船长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最后得救了吗?这些正是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一)研读猴子的放肆1.引导学生品读第1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1)作者在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2)人们拿猴子取乐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这样的环境对故事的情节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明确:在风平浪静的环境中。

正是因为海上风平浪静,水手们没有工作负担,心情比较愉快,才有兴趣拿船上的猴子取乐,为故事的发展做铺垫。

2.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理解段落内容。

(1)读完以后用“△”标出描写猴子的动作的词。

预设: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加深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作者运用的写作方法。

明确:猴子的动作:跳、摘、戴、爬、坐、摘、咬、撕。

(2)写猴子的放肆行为有什么作用?明确:写猴子的放肆,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孩子爬上桅杆想从猴子手里拿回自己的帽子而陷入险境做铺垫。

(3)在猴子放肆的同时,孩子有怎样的表现?明确:笑得很开心——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吓唬它,大喊大叫。

(4)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示例:“哭笑不得”在这里是指被惹人发笑的猴子戏弄,生气也不是,笑也笑不出来。

写出了孩子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跳水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跳水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跳水》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以“思维的火花”为人文主题,意在引导学生树立结合实际思考问题的意识,知道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语文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关注思维。

《跳水》是一篇小说,具有小说文体特点,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情节:梳理脉络理清情节、三次笑推动情节发展、船长出现将故事推向高潮三个过程。

抓住船长这个主要人物,通过体会船长的内心世界、分析船长的做法好在哪里落实语文要素,这也是教学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通过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梳理出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通过第四单元的学习,掌握了“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这一方法,从而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能够通过船长的语言描写体会到他的内心活动,更好地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基于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在学习《自相矛盾》《田忌赛马》时,学生抓住了人物言行进行了解和推测,对学习《跳水》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人物的思维过程对于学生来说较抽象,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以及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三、教学目标1.通过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水手们的“笑”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了解船长的思维过程,感受人物形象。

四、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了解船长的思维过程,感受人物形象。

五、教学难点通过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水手们的“笑”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六、资源与工具ppt课件、学习单。

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故事回顾。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跳水》,课堂开始之前先来检查一下大家上节课的学习情况。

出示词语:一艘航行放肆帽子桅杆撕咬挑逗吓唬钩住扭着龇牙咧嘴船舱海鸥瞄准2.上节课我们通过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梳理了这篇小说的起因、经过、结果,请你结合刚才出示的词语,根据流程图再讲讲这个故事。

跳水第二课时教案

跳水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一、能正确朗诵课文,联系课文内容明白得“放肆、哭笑不得、桅杆、龇牙咧嘴”等词语的意思。

二、通过理清文章中人物的关系,温习归纳文章的要紧内容。

3、感受船长在紧急关头超人的胆略和聪慧。

2. 教学重点/难点归纳文章的要紧内容。

通过写话训练,以获救后小孩的语气表达自己对文章的感悟。

3.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 标签教学进程第二课时一、温习导入一、朗诵课文。

二、在极度危险的时刻,是船长寿令儿子跳水。

他是怎么说的?二、继续研读课文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使得船长面对自己的小孩要用如此严厉的命令口气?让咱们走进课文,作一番深切的研究。

其实,挑起事端的是——一只顽皮的猴子。

放肆什么意思?(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本文指的是一只猴子被世人取笑后,行为加倍放纵、肆无顾忌、毫无顾忌,对猴子而言,没有语言。

二、默读课文2——5节,试探:从哪里看出猴子愈来愈放肆?找到有关的句子,在描述猴子动作的词下加点。

交流:(1)跳、摘、戴、爬(2)坐、摘、咬、撕(3)撕得更凶了(4)转、爬、逗眼看小孩就要拿到帽子了,而灵巧的猴子又往上爬了,一直爬到了——桅杆的顶端。

(5)钩、挂、坐、扭、做—爬到顶端以后,猴子的行为更是令人瞠目结舌。

3、让咱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4、野性十足的猴子肆无顾忌地戏弄着小孩,它的举动愈来愈放肆。

此刻教师和你们一路来读读2—5节,请你们读描述猴子的语句。

(师生对读2-5节)笑得很高兴的小孩面对猴子挑衅哭笑不得,再加上海员们的嬉笑,他气得脸都红了。

可是猴子越发放肆,小孩忍无可忍,气愤达到了极点。

五、小孩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置于十分危险的境界。

①自由读,从哪里看出小孩处于十分危险的境界?②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那时的情形——危在旦夕、千钧一发、危急万分六、再一次朗诵父亲的语言,体会船长的果断。

(1)在万分危急的情形下,体会丰硕的船长用那支本来预备打海鸥的枪支对准了自己的儿子,同时高声喊:。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船边玩耍时,不慎失足落水,被一只猴子抢走了他的帽子,他为了追回帽子,不惜一切代价,最终在父亲的帮助下成功脱险的故事。

这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生命的珍惜。

课文语言简洁,情节紧凑,富有戏剧性,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故事情节有一定的把握。

但是,对于一些深层次的情感和道理,可能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词汇和句式结构还不够熟悉,需要教师的讲解和操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式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从细节中捕捉信息,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珍惜生命,学会感恩。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式结构。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道理,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式结构进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

2.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和道理。

3.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2.课文动画视频3.相关词汇和句式结构的练习题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动画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结构。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式结构进行表达,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跳水》第二课时教案(精选12篇)

《跳水》第二课时教案(精选12篇)

《跳水》第二课时教案(精选12篇)《跳水》第二课时篇1一、教学目标1.解事件的发展过程,学习船长遇事冷静、机智、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以及孩子得救的过程。

三、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大家都看过跳水的比赛吗?(有或没有)下面老师带大家到跳水比赛的现场去看一看(播放一段我国运动员跳水的录象),大家看后有什么感受?(同学谈感受)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跳水》,但和刚才看到的跳水却是完全不同的。

想不想知道课文中是谁跳水,怎样跳水?(想)那么同学们赶快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什么?(二)读中感悟,质疑问难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自己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读懂了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

大概可归纳为:1船长的儿子被猴子戏弄,爬上桅杆去追猴子,后来走上最高的横木遇到了危险。

船长命令孩子跳水,后来孩子得救了。

2文中船长给人的印象最深,他的办法很好。

2.质疑问难在读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自己弄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个别问题边问边解答,归纳出以下几个共性的问题):1这个孩子为什么走上最高的横木的?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3船长为什么用枪逼着孩子跳水?4有没有其它方法救孩子?(三)合作学习,讨论释疑1.对以上问题,自由结组,和自己喜欢的人、采取各自喜欢的方式来共同完成。

比如:读、说、画、演等。

2.同学和老师一起交流学习结果。

关于“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最高的横木的及孩子处境怎样”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弄清如下内容:(1)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爬上了桅杆,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

(猴子戏弄孩子,水手们又在一旁“大笑”,孩子很难堪。

)(2)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

《跳水》第二课时教案

《跳水》第二课时教案
(一)了解故事的发展【出示课件4】
1.自由读第2、3自然段,了解从哪儿能看到“猴子更加放肆起来”?
2.“哭笑不得”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
3.课文多次的笑,把相关的语句找出来,说说这些语句是怎么推动情节发展的。
(1)学生交流找出的语句。【出示课件5】……水手们又大笑起来……水手们笑得更欢了……
(1)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出示课件8】
①从水手们的表情可看出:“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这一方面说明水手们对孩子遇到生命危险的担心和害怕,也从侧面反映出孩子已处于难以挽救的危险境地。)
5.谈话过渡:
(1)读到这里老师好替这个孩子担忧。你有什么感受?(担心、害怕、紧张……)你想救这个孩子吗?(想)快想想办法,看你能想出什么好的办法救这个孩子?
(2)时间可不等人啊!小组同学互相交流,看那个小组的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出最好的办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在甲板上铺上海绵垫、在甲板上铺上被褥、让水手围成一圈手拉手在下面接着、找直升飞机、让水手上去救孩子……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根据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理清课文层次。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内容。
导课环节实现了两节课的自然衔接,激发学生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新课
教学
(33)3】
2.船长为什么要用枪瞄准孩子,命令他跳水?(这时,要救孩子,唯一的方法就是跳水了,前进、转身都不行,很容易会摔下来,必然粉身碎骨。船长担心孩子不当机立断,所以一再提到“开枪”。)

《跳水》第二课时教案

《跳水》第二课时教案

《跳水》第二课时教案1教学目的:1、学习课文四至六自然段,体会孩子走向横木时的危险处境,体会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3、学习船长遇事冷静、机智、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重难点:体会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上节课同学们熟读了课文,了解了跳水这个事件的发展过程,谁来说一说。

(船员逗猴子,猴子放肆起来;猴子戏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杆追猴子;孩子为拿到帽子,走上最高的横木,遇到生命危险;船长命令孩子跳水,水手把孩子救上船。

)那么孩子是如何遇险,最后又如何转危为安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引导学文㈠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猴子越闹越凶,孩子一气之下追猴子,出现了什么情况读课文,思考问题并抓住重点词句读一读、画一画,理解之后自由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自由组合,充分理解、讨论)2、指读第四自然段,并用词语概括段意。

师:结合课文内容,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这段内容(情况紧急、万分危急、千钧一发)板书:万分危急3、为什么说情况万分危急结合课文谈谈你的想法。

(①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即使也难以回转身来②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孩子只要就没命了③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4、假如你当时在场,你会想些什么(学生各抒己见,进一步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5、有感情朗读课文。

情况如此危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能够表现出来(语速快,声调稍高一些,突出重点词语。

)练读,指名读,范读,再练读。

㈡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读课文讨论:⑴在危急时刻,船长是怎样做的⑵想象一下,当时船长是怎样想的1):①立刻②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2)想法:①孩子掉在甲板上必死无疑,只能往海里跳,借助海水缓冲可能有生还的机会。

②要快,否则孩子就会失足掉下来。

③用枪逼迫孩子,使孩子不犹豫,马上跳下来。

2、拓展:还有没有其他的搭救办法(学生充分讨论、争论后,认为只有船长的办法最可行、最好。

《跳水》参考教案(第二课时)

《跳水》参考教案(第二课时)

《跳水》参考教案(第二课时)-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跳水》参考教案(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二)学习用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学习课文内容,练习用“模仿”、“显然”造句。

(四)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理解事情的发展,是由于帆船上人和猴子的联系而产生、发展、变化的。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事物是在联系和发展变化中,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动。

四、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跳水》一文是谁写的吗(他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

他的一生写了许多作品如:《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跳水》这篇文章是托尔斯泰为我们小朋友写的,故事内容惊心动魄。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二)学习第一段。

请一名同学读一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想一想,作者在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作者首先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起因。

地点:在帆船的甲板上;人物:水手们和猴子;起因:大家取乐猴子,猴子放肆起来。

)什么是放肆从哪儿知道它放肆起来(放肆的意思是任性,一点也不受约束。

一只大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

)“显然”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显然是非常明显的意思。

它在这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人们拿猴子取乐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请同学到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来。

同学齐读第一段,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教师归纳板书,在风平浪静的环境中,人们在甲板上拿猴子取乐。

(三)学习第二段。

自由读一读第二段。

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看出猴子越来越放肆读完以后用“△”标出描写猴子动作的词,用直线画出描写孩子主要神态的词。

让学生动手、动脑,加深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作者写作的方法。

认识事物是在不断联系和变化中发展的。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17《跳水》第2课时 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17《跳水》第2课时 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17《跳水》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跳水》是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船边玩耍时,不慎掉入大海,被海里的猴子逗引,最后在船员的帮助下成功获救的故事。

这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同时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故事性的课文兴趣较高。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子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热爱生活,尊重生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

2.难点:部分生僻词汇的理解,复杂句子的翻译。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氛围。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重点词汇和句型。

2.教学卡片:准备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子的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

3.教学视频: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视频,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本节课的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角色扮演。

要求学生使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交流。

4.巩固(10分钟)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5.拓展(10分钟)利用教学卡片,进行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子的教学。

17跳水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7跳水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7 跳水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7 《跳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和联系上下文,体会孩子的危险处境,了解船长的思维过程,感悟船长沉着镇定、机智果断的品质。

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教学重难点:品读课文,了解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思维过程,感悟船长沉着镇定、机智果断的品质。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导入,直奔主题1.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短篇小说《跳水》。

齐读课题。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相机板书。

评价:引导学生抓住主要情节和主要人物,按照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概括课文,让人听得清楚明白。

板块一:聚焦人物,体会险境1.船长为什么要用抢逼孩子跳水呢?我们一起走到甲板上看看孩子当时的处境。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画出描写孩子处境的词句,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读后你想用哪个词语来形容孩子的危险处境?你们说的这些词语作者写到了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课件出示: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

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

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分享交流:预设:(1)“放开了"摇摇晃晃”“发起抖来"感受到孩子脚下不稳,心里害怕,处境危险。

(2)还有哪里也让你体会到孩子处境很危险?(水手“全都吓呆了”“吓得大叫了一声")从侧面反映出孩子处境危险。

3.在这一段中,一连用了两组关联词,关注到了这两组关联词,我们来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感受。

课件出示: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

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部编版《跳水》教学设计(第2课时)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部编版《跳水》教学设计(第2课时)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部编版《跳水》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跳水》是部编版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关于孩子智慧和勇气的故事。

故事中,小男孩萨沙在森林里遇到了一只凶猛的狼,他机智地利用智慧和勇气成功地化解了危机。

本文语言简洁生动,情节紧凑,富有悬念,适合学生阅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勇敢、机智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故事情节感兴趣,善于发挥想象力和联想。

但在理解文中某些比喻、象征手法以及成语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他们理解和感悟课文中的语言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本课的成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来感悟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在面对困难和危机时,要勇敢、机智地应对,培养勇敢、机智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本课的成语造句。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象征手法以及成语的含义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阅读体验。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2.生字词卡片:准备本课的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课文音频:准备课文朗读音频,方便学生跟读和模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图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让学生简单预测课文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17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17跳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3.主题思想理解题
题目:请简要阐述课文《跳水》的主题思想。
答案:课文《跳水》通过小男孩在船上的冒险经历,展现了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寻求帮助的重要性。故事告诉我们,在遇到困难时,要勇敢地面对,积极寻求帮助,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4.跳水运动知识题
题目:请简要介绍跳水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答案:跳水运动起源于古希腊,最初是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后来,跳水逐渐发展成一种竞技运动。在19世纪末,跳水运动开始在欧美国家流行起来。1912年,跳水运动被正式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四、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重点词汇和句型。
2.课文解读: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3.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跳水》,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词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最后,通过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在讲解跳水运动知识时,我需要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跳水运动的技巧和规则。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跳水动作练习,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跳水运动的乐趣。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五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跳水》的第一课时,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之前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技巧和分析故事情节的能力。同时,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的词汇和句型,能够运用这些知识理解课文内容。

《跳水》第二课时

《跳水》第二课时

《跳水》第二课时这是《跳水》第二课时,是优秀的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跳水》第二课时第1篇教学目的:1、理解事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2、理解“跳水”为什么是唯一解救的办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这一段告诉我们为什么?板书:放肆(果)取乐(因)。

二、讲读第二段1、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边用不同符号分别圈出写猴、小孩、水手们动作神态的词语)2、读后讨论:(1)孩子们为什么哭笑不得?板书:哭笑不得。

因为①猴子把玩笑开到孩子身上,猴子的举动突然而且放肆。

板书:摘、戴、爬;②水手们都笑起来,笑声使孩子显得很尴尬。

板书:笑。

(2)孩子为什么脸红了?板书:脸红。

因为①猴子好像故意逗孩子生气。

板书:摘、撕、逗,猴子的放肆激怒了孩子。

②水手们更大声的笑,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板书:笑声更大。

(3)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怎么想?会怎么做?板书:追、爬。

3、小结:这段故事情节由水手逗猴子发展成猴子逗孩子;地点由甲板转到桅杆,事物之间的联系发展了,变化了。

(板书:发展)4、指导朗读。

三、讲读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思考课后作业1后面的(1)(2)两小题。

2、讨论:(1)孩子怎样追猴子,猴子又是怎样戏弄孩子的?“生气”和“气极”有什么区别?你能想象一下当时孩子的心情吗?(2)当孩子丢开桅杆走上横杆时,甲板上的人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板书:笑→吓呆→大叫一声)人们为什么吓呆了?(读有关句子)这两名说明了什么?(说明孩子处境十分危险)(3)孩子原来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从哪里可以看出?(板书:不由得发抖)是突然意识到危险表现出的本能行为。

说明孩子刚才只是一心要追上孩子,拿回帽子,没有意识到处境的危险。

)3、师生共同小结:(根据板书)这段围绕帽子,使故事在孩子与猴子的联系中间向前发展,由于孩子走上最高的横木,随时有失足摔死的危险,因而使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孩、猴之间发展成生与死之间。

故事情节的发展到了高潮。

四、讲读第四段。

2024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7《跳水》第2课时教案

2024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7《跳水》第2课时教案

2024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7《跳水》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

2.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感悟文章的主旨。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

2.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2.感悟文章的主旨,提升审美情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内容,回顾课文梗概。

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跳水》,请大家谈谈对文章的整体感受。

(二)分析课文a.课文讲述了哪个故事?b.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c.课文中有哪些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2.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三)学习课文表达方法1.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体会其作用。

2.学生尝试仿写句子,运用修辞手法。

(四)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主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请大家谈谈对课文表达方法的体会。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二)感悟文章主旨a.文章的主旨是什么?b.你是如何理解文章的主旨的?2.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三)学习课文情感表达1.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句子,并体会其情感。

2.学生尝试仿写情感表达的句子。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勇敢、善良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1.加强对课文修辞手法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在课堂小结时,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感悟文章主旨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在自读的时候,可以思考一下,文章中哪些细节让你感受到了勇敢和善良的力量?”学生A:“我觉得小男孩在看到猴子危险时,没有丝毫犹豫就跳下去救它,这就是勇敢。

”学生B:“对,而且他救猴子的时候,也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安危,这不仅仅是勇敢,更是一种无私。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跳水》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跳水》第二课时教案

跳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会认7 个生字,会写14 个生字,会写12个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课文,体会孩子走向横木时的危险处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由读,抓重点词句分析等方法,让学生弄清孩子是怎样一步步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以及孩子得救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在危急关头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

【学习方法】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感悟。

【教学重点】1. 按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把故事讲完整。

2. 体会孩子的危险处境的原因以及船长的冷静和机智。

【教学难点】了解孩子、水手和船长在同一事件发展中的不同表现,理解船长让孩子跳水是最佳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了解孩子、水手和船长在同一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表现,体会船长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的《跳水》,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角色?(板书:水手猴子孩子船长)2. 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些角色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水手逗猴子,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孩子遇险,孩子得救。

二、品读“险”。

(自读课文2—4 自然段)(一)课件出示思考题。

1.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要求:(1)学生自己读书做批注笔记。

(2)小组内互相交流个人收获。

(3)在班上汇报交流。

(二)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1.水手逗猴子,猴子逗孩子,那么孩子有什么表现呢?2.孩子的表现:孩子哭笑不得→孩子气得脸都红了→孩子气极了。

(1)(猴子逗孩子,水手们在一旁都笑起来,孩子“哭笑不得”,很尴尬)“哭笑不得”是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猴子弄得孩子没有办法,由于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水手们又大笑起来,使孩子受到了羞辱,但他又拿猴子没办法,只能哭笑不得)(2)引导:猴子不怕孩子的吓唬和喊叫,撕得更凶了。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2)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2)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程目标通过本课,学生能够:•了解跳水运动的基本知识和规则•学会跳台式跳水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自信心和勇气,培养勇敢尝试的精神教学大纲知识点•跳水的基本知识和规则•跳台式跳水的基本动作和技巧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跳水相关的专业术语•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跳台式跳水动作教学重点•了解跳台式跳水的基本知识和规则•学会跳台式跳水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教学难点•独立完成简单的跳台式跳水动作教学准备•电子白板•跳水场地•跳水板•跳水自闭器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带领学生热身,做简单的身体拉伸运动。

2. 引入(5分钟)•利用电子白板介绍跳水的基本知识和规则。

3. 讲解跳台式跳水的基本动作和技巧(25分钟)•具体讲解跳水员跳水时需要的动作和技巧,特别强调如何保持平衡。

4. 练习跳台式跳水动作(25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跳台式跳水练习。

•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逐一指导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5. 总结(10分钟)•整理学习内容,复述跳水的基本知识和规则。

•学生分享跳水练习的心得体会。

教学评价教师评价•学生有积极的表现和学习态度。

•学生在跳水练习中,出现了一些常见的错误,需要更多的练习和纠正。

学生评价•学生普遍对跳水运动和跳台式跳水的动作技巧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学生对本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表示肯定。

家庭作业•继续加强跳水习惯,一个星期后每人要完成10次跳水的记录。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17《跳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中描述跳水的内容;2.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文中的意思。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感。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2.重点词语的掌握。

教学难点1.部分生僻词语的理解和记忆;2.文中复杂句型的分析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材《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教具:课文PPT、黑板、彩色粉笔、多媒体设备;3.活动准备:制作朗读任务卡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课文中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跳水的认识;2.引入本节课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2.学生分组合作理解课文,找出关键词语;3.学生表演课文片段。

第三步:重点讲解(15分钟)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2.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句意。

第四步:朗读训练(10分钟)1.学生利用朗读任务卡片,进行小组朗读训练;2.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

第五步:小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课文中的关键内容;2.学生回答提问,巩固课堂内容。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有关本课文的习题;2.背诵本节课的部分课文内容。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朗读训练环节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发音准确性。

但在课文理解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多加引导和巩固。

下节课将继续强化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在自读的基础上注意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感受在危急面前沉着、冷静、果断的重要性,寻求最佳处理方法。
(四)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1、板书课题。跳水
2、导入:同学们都喜欢读书吗?读后是否也喜欢和大家交流?今天我们共同来读《跳水》好吗?
孩子追猴
④师:此时,你们想想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当时的情况?(危急万分、千钧一发、危在旦夕……)
⑤互读互评。闭目想象当时情景,用朗读表现出来。
⑶我们小组研究的是“危急时刻,船长为什么要那样做?”
①采用想象方法。(也可以采用表演的方法)
②汇报,板书。当机立断
父亲举枪
③师:如果你们当时在场,会想出什么办法来帮助这位小男孩脱离危险?不跳水,行吗?
作业或预习
九、布置作业。
(一)孩子被救上来以后,船上的人们会说些什么?
(二)举两个现实生活中应沉着、果断采取行动的事例,说给同学听。
自我评价
在新课程学习中,教师角色已经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结合上述新课程理念以及我们学校所开展的《尝试探究性学习研究》课题实验的初步实践,我选用尝试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粗、精、品”三读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尝试,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读懂课文内容,落实教学目标。
⑤板书。猴子逗孩子
水手逗猴子
⑥师:如果你此时遇到小男孩类似的情况,你会怎样对待?为什么?
⑦汇报,师评价。
⑵我们小组研究的是“当孩子被猴子戏弄时,为什么说孩子会遇到了生命危险?”
①采用抓重点词、句。
②(出示课件)。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上
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③板书。孩子遇险
(提示:形式可朗读、表演,抓重点词句等;汇报时:我们小组要解答的是……,采用……)
9、组织全班交流。
⑴我们小组研究的是“为什么说猴子更加放肆起来呢?”
①采用朗读方式。
②师:你们认为他们读得怎样?谁还来试试?
③各小组自读,全班齐读。
④继续汇报。(正是由于水手逗猴子,使得猴子放肆起来,渐渐地发展到了猴子逗孩子情形。)
3、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4、汇报交流,充实课题。
5、你有哪些问题要和同学交流吗?
6、全班汇报,教师点拨,筛选出几个有价值的课题。
7、(出示课件)。
①为什么说猴子更加放肆起来呢?
②当孩子被猴子戏弄时,为什么说孩子遇到了生命危险?
③危急时刻,船长为什么要那样做?
8、根据上面的课题,你们选一个进行研究。(小组合作)可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答。
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老师很用心,我认为最后的总结应该让学生试着总结。
评议一单位: 姓名: 日期: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基本信息
年 级

教学形式
讲授互动
教 师
单 位
课题名称
《跳水》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课文按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果分为四段。第三段描写的是孩子走上横木遇险,事情发展达到高潮时的情境,是全文的重点。第四段是事情的结局,主要讲孩子跳水得救。理解船长为什么命令儿子跳水是课文的难点和关键。课文分两课时教学。本节课为第二课时,主要学习课文第三、四两段,完成课后作业。
⑦汇报,板书。跳水
得救
⑧为了加深同学们感受现场人们心情,下面我们再一次重温当时的情景。(播放课件)
⑨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现场人物的心情。
八、总结。
老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来总结课文。
师:故事真可谓是扣人心弦,事情之所以发展到如此地步,为什么呢?
板书设计
跳水
孩子遇险
孩子追猴子
猴子逗孩子当机立断跳水
水手逗猴父亲举枪孩子得救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作为五年级学生,阅读习惯已经初步形成,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根据课标要求、学生年龄特点及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理解课文第三段、第四段的内容,初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能用“粗、精、品”三读的阅读方法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探究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船长在危急时刻沉着冷静、机智果断地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④汇报。
⑤师:在这一部分里,还有哪些不懂的可提出来。
⑥汇报。(出示课件)。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甲板。
A、孩子为什么跳下来时“像炮弹扎进了海里”?
B、大家为什么觉得40秒钟已经太长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