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学简要回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纺纱基本原理(松解、集合、开松、梳理、牵伸、加捻、除杂、精梳、混和、卷绕)P1~2页及PPT教案。

2、纺纱工程包含的工序

①初步加工工序:原棉的轧棉;原毛开洗烘及含草多时炭化;麻类纤维脱胶;绢纺中的精练以去除丝胶、油脂等。

②梳理前准备工序:

棉纺即开清棉工程,制成棉卷(定量单位为克/米)或均匀的棉流。使用机台为开清棉联合机。

毛纺即和毛。使用机台即和毛机。

麻纺即精干麻→机械软麻→给湿加油→分磅堆仓→开松

③梳理工序:棉纺盖板梳理机,制成生条(定量单位克/5米);毛、麻、绢纺用罗拉梳理机。

④精梳工序:对棉纺而言,是精梳前准备工序(制精梳小卷)+精梳机(制精梳棉条)的统称。

⑤并条(针梳)工序:制半熟条、熟条。涉及并合原理、牵伸原理、混和原理(涤棉混纺纱采用棉条混和)。

⑥粗纱工序:制粗纱(定量单位为克/10米)。

⑦细纱工序:制细纱(定量单位为克/100米)。

⑧后加工工序:络筒、并纱、捻线、烧毛、上蜡、丝光等。

3、棉纺纺纱系统(普梳系统、精梳系统、废纺系统:与普梳系统相比,无并条工序)化纤与棉混纺系统(精梳系统:棉要经过精梳、涤要经过预并、然后三道混并

普梳系统:棉不需精梳但要经过预并、涤要经过预并、然后三道混并)

第二章纤维原料初加工与选配

1、轧棉机分类、轧棉质量判断(三观察:

外观变化、长度变化、皮辊棉黄根的多

少及锯齿棉疵点的多少)。

2、棉包质量的标识方法(P9页。类型代号、

品级代号、长度代号、马克隆值代号)。

3、“三丝”定义,三丝含量分档(“无、

低、中、高”四档)。4、含糖棉的处理方法。

5、乳化洗毛原理及工艺流程。(P12~13页)

6、炭化原理。

7、麻纤维脱胶基本原理(微生物脱胶、化

学脱胶)。

第三章原料的选配与混合

配棉定义:棉纺厂将几种唛头、地区或批号的原棉,按比例搭配使用的方法。1.配棉目的或意义(能满足不同纱线的质量要求、能保持生产过程和成纱质量的

相对稳定、多唛混纺,混和批量大,混

和棉的性能差异也较单一品种间的原棉

性能差异为小,因而采用混和棉纺纱既

可增加投产批量,又能在较长时期内保

持原棉性能的稳定,确保生产过程和成

纱质量的相对稳定、能节约原棉和降低

成本)

3.原棉主要性能(长度、短绒、细度等)与成纱强力、条干间关系。

其它条件同时因锯齿棉短纤维少,当

轧工良好时,成纱强力比皮辊棉为高;

皮辊棉轧工好,成纱棉结少;

轧棉过程中产生的短绒、黄根等疵点,

对成纱棉结不利;

短纤维多,牵伸过程中纤维运动不易

控制,成纱条干差。短纤维越短,成

纱条干越差;

线密度细而柔软的原棉,手感好、富

有弹性、色泽柔和,成纱后纤维间抱

合良好,强力较高;

纤维细、细度不匀率低,纱线截面中

纤维根数多,分布均匀,成纱条干均

匀等。

4.分类定义(把适纺某种特数和用途纱线的原棉挑选出来归为一类)及分类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纱特和品种、原棉资源和季节变化、加工机台机械性能、配棉中各成分的性质差异);工厂中的配棉经验有:

“短中加长”——可提高纤维的平均长度,对条干无影响,而对成纱强力有利。

“粗中加细”——对改善条干和提高成纱强力都会有一定的好处,但混入量不宜过多。5.排队定义(把同一类中的原棉按地区或

质量相近的原棉挑选出来列为一队,准备接批时使用)及排队时应考虑问题(严格控制队与队之间、同一队中批与批之间、及接批前后的混合棉的平均质量的差异,各队原棉的地区差异要小;主体成分;队数与混用百分率;勤调少调;逐步抽调、部分成分提前接批;排队时避免有两个批号在同一天内接替。)

6、化纤选配长细度经验公式;化纤选配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化纤品种、合理选择混纺比)。

7、混和体各项指标的计算(混纺比是干重之比)

第四章梳理前的准备(开清棉工序)

1、任务及开清棉联合机机械分类及作用。

2、抓棉打手刀片齿数稀密配置(由内到外逐渐变密)及其目的。

3、抓棉机主要工艺参数(锯齿刀片伸出肋条的距离、抓棉小车间歇下降的动程和运行速度、小车间歇下降的动程、抓棉打手速度)对开松度、抓棉机产量的影响。

4、影响抓棉机混和作用因素。

5、各种典型混棉机的主要混棉机理(自动混棉机、多仓混棉机)。

6、影响自动混棉机混和作用、扯松作用、除杂作用的主要因素。

7、反映除杂效果几个指标的定义(落棉含杂率、除杂效率等等)。

8、主要开棉机类型、打击方式(六滚筒、轴流开棉机对棉层的开松作用为自由打击,豪猪开棉机为握持打击);自由打击和握持打击特点。

9、尘棒作用(协同打手对纤维开松、除杂并托持纤维)、尘棒安装方式(正装有除杂作用;反装仅起托持作用)及安装角大小对落棉影响。

10、“死箱”、“活箱在生产中如何使用?(一为主要落杂区,一为主要回收区)

11、天平调节装置原理。

12、气流除杂原理(P40)。包括:尘笼除杂作用、气流喷口的除杂作用。12、开松工艺原则(先缓和后剧烈、渐进开松、少碎少破)、排杂工艺原则(早落少碎)13、开松分类

据原料喂给方式:分自由开松、握持开松两类;按机械作用方式:扯松、打松、分割开松。

自由开松

●自由撕扯:单角钉对原料的撕扯、双角

钉对原料的自由撕扯。

●自由打击:多辊筒开棉机、轴流开棉机

实现。握持开松。

握持开松:。又分握持打击(豪猪开棉机、清棉机实现)、握持分割(锯齿打

手或梳针打手)

反映打击强度指标:打击冲量、打击次数(次/克)。

自由打击、握持打击的特点(作用剧烈,开松与除杂作用比自由开松强,但纤维损伤与杂质破碎比自由开松严重。刀片不能深入棉层内部,打击后纤维块重量差异较大)。14、影响开松作用的因素(P35~36)

开松工作机件的形式、开松机件的速度、工作机件之间的隔距、开松机件的角钉、刀片、梳针、锯齿等的配置。

15、棉卷质量的控制项目(重量不匀率、伸长率、正卷率)。

第五章梳棉工序

1、梳棉机各主要针面间产生的具体作用。

2、传统梳棉机(A186系列)的落杂区划区及各落杂区落杂特点。除尘刀工艺对后车肚落棉的影响。

3、影响梳棉机给棉刺辊部分的分梳作用的因素。

4、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定义及其长度的选择与分梳效果及纤维损伤关系。

5、刺辊附面层原理及刺辊附面层中纤维和杂质分布特点。

6、影响刺辊与锡林间纤维的转移的因素(线速比、隔距)

7、针面负荷定义及各针面负荷特点。作业布置。

8、锡林和盖板间采用紧隔距的意义。

9、道夫转移率定义及影响道夫转移率因素。10梳棉机混和作用及其机理、均匀作用及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