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比喻句和拟人句 辅导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初步理解并运用词语的比喻与拟人手法

小学语文教案初步理解并运用词语的比喻与拟人手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理解并运用词语的比喻与拟人手法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比喻与拟人是常用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增强表达能力,并培养他们的文学思维。
本文将从比喻与拟人的定义、作用以及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比喻与拟人的定义及作用1. 比喻的定义与作用比喻是一种运用隐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同特点进行比较,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比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增强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和思维能力。
它能使平淡的语言变得形象,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吸引力。
2. 拟人的定义与作用拟人是一种运用人的行为、感觉和形象来描绘非人事物的修辞手法。
拟人可以使非人事物拥有人的属性,使文学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通过拟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事物,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比喻与拟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提供例子与练习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比喻和拟人的例子,让学生通过分析相似之处,理解比喻和拟人的含义和作用。
例如,教师可以用“秋天的风像一位温柔的母亲抚摸着大地”这样的句子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 创作与欣赏文学作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比喻和拟人的创作活动,通过写作让学生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描绘事物的特点和感受。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他们从中感悟和学习比喻和拟人的运用技巧。
3. 讲解文本中的比喻和拟人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文本,讲解其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意境和作者的表达意图。
通过对比喻和拟人的讲解,学生可以更好地领会文本的深层含义和修辞效果。
4. 探究比喻和拟人的变化作用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语言材料,让他们通过修改比喻和拟人的形式和语境,体会不同修辞手法的变化作用。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运用比喻和拟人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复习课比喻句和拟人句|语文S版

复习课:《比喻句和拟人句》教案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了解比喻句、拟人句的特点,能体会比喻、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2、懂得辨别、改写比喻句和拟人句。
3、通过学生自主复习、归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复习重难点:会判断、改写比喻句和拟人句,明确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师: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变个魔术,请看屏幕。
发现了什么?2、师:照片有了颜色会变漂亮,同样的道理,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句子添了颜色,文章也会变漂亮。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比喻、拟人这两种使文章变漂亮的修辞手法。
(展现书本句子):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小河唱着歌向前奔去。
(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特点?生回答板书:比喻句拟人句)二、创设问题1、比喻句、拟人句有什么特点?2、使用比喻、拟人这两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三、自主探究学生学习步骤:带问题自由读句子,思考、比较。
四、讨论解疑1、小组内轮流交流自己的答案。
2、小组长收集并做好记录。
五、展示提升(一)汇报交流:比喻句有什么特点?1、学生汇报,师相机板书。
比喻句:(1)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
(2)事物间有相似点。
(3)一般有比喻词。
如“像、好像、仿佛、犹如……”。
2、难点引导(比喻句):是不是有比喻词的句子就是比喻句呢?下面我们来玩个“真真假假”游戏。
游戏前老师有个要求:在游戏的过程中大家认真思考一下,你是怎么辨别出真假的?◆(“真真假假”游戏)判断题:是比喻句打“√”,不是比喻句打“×”,并说说为什么。
(1)这一朵朵菊花,像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
()(2)小芳长得很像她的妈妈。
()(3)他眼睛红红的,好像刚哭过。
()(4)飘在空中的落叶好像一只只黄蝴蝶。
()生自由读、汇报。
师小结: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不是有比喻词就是比喻句,比喻句是利用不同类事物彼此间的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形容另一事物。
3、师:下面我们来当一回美容师,让下面句子变漂亮。
◆照样子,写句子。
比喻修辞拟人修辞教学教案

比喻修辞与拟人修辞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喻修辞和拟人修辞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修辞和拟人修辞进行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学表达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喻修辞:介绍比喻修辞的定义、类型(如明喻、暗喻、借喻等)和作用。
2. 拟人修辞:介绍拟人修辞的定义、作用和例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比喻修辞和拟人修辞的用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比喻修辞和拟人修辞进行创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比喻修辞和拟人修辞的定义和特点。
2. 示例法: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并区分比喻修辞和拟人修辞。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运用比喻修辞和拟人修辞。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修辞手法的意义和作用。
2. 讲解:讲解比喻修辞和拟人修辞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3. 示例:提供比喻修辞和拟人修辞的例子,让学生进行分析。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比喻修辞和拟人修辞。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7. 作业:布置相关写作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练习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比喻修辞和拟人修辞的理解程度。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使用比喻修辞和拟人修辞的效果,包括准确性、创造性和表达清晰度。
3. 学生作品展示:收集学生的写作作品,对其进行评价,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
七、教学资源:1. 参考书籍:提供有关比喻修辞和拟人修辞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参考。
2.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在线文章和例子,帮助学生更广泛地了解和欣赏比喻修辞和拟人修辞的应用。
3. 写作纸张和文具:为学生提供写作所需的纸张和文具。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比喻修辞和拟人修辞的定义和特点。
2. 第二课时:示例分析和写作练习。
3. 第三课时: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
九、作业布置:1. 写作练习:让学生写一段话,运用比喻修辞和拟人修辞,描述一个自然景观或一个人物。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 - 教案

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区别 - 教案比喻与拟人的区别教案赞公庄小学张玲芝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断比喻和拟人及其运用的正确与否。
2、指出比喻和拟人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运用比喻和拟人这两个修辞手法,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难点: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三、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古井像一位温柔的母亲,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
”这句话到底是比喻句还是拟人句呢?(二)认识比喻句1、比喻句定义: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2、比喻句的构成及常见比喻词。
比喻句一般由三部分构成: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组成。
例: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本体(猴子)、喻词(像)和喻体(小男孩)。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成了、变为??3、比喻句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比喻句的作用(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加清楚明白。
(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运用比喻句应注意的问题(1)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两个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别的事物,而且喻体必须是常见、易懂,能使人清楚地了解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比喻和被比喻的关系。
(2)比喻要贴切,紧紧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
(3)比喻要有感情色彩,应当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比喻运用不恰当常常表现为本体和喻体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喻体表达的思想感情不恰当,在运用时应当特别注意避免。
14、比喻句的判断。
那么如何判断句式是否是比喻句呢?我们可以用“三看一比法”,一看有没有“本体”,二看有没有“比喻词”,三看有没有“喻体”。
“一比”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相比,看本质是否相同。
本质不同,那就是比喻句。
(三)认识拟人句1、拟人句定义:拟人句: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四年级语文一对一教案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教学内容 1.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2.学习一个表达爱的排比句,并能运用到写亲情的习作中。
教学目标1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2.学习一个表达爱的排比句,并能运用到写亲情的习作中。
重难点重点: 1.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难点: 1.学习一个表达爱的排比句,并能运用在写亲情的习作中。
【比喻句】一、什么是比喻句?答: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的地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的方法。
运用比喻这一方法,可以在描绘一事物时,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二、比喻句分为几部分?答:一般情况下,比喻包括三部分,即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被比喻的事物,叫做本体;作比方的事物,叫做喻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叫做比喻词。
三、比喻分为哪几种?答:根据比喻句的三部分(本体、喻体、比喻词)之间的关系变化,比喻分为三种:明喻、暗喻、借喻。
四、明喻的比喻词有哪些?暗喻的比喻词有哪些?借喻有什么特点?答:明喻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仿佛、如、好比、似、似的、如同、犹如。
暗喻的比喻词有:是、成为、称为、化作、成了等。
借喻的特点:即没有本体,也没有比喻词,只有喻体。
如: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五、“像”字句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它的非比喻用法如下:1、作比较。
例如:他长得像他爸爸。
2、表猜测。
例如:这天阴沉沉的,像要下雨了。
3、表联想。
例如:登上城楼,我心里非常激动,好像一下子成了一名威武的战士。
4、表举例。
例如:东北有许多特产,像木耳、猴头……5、表说明。
例如: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
”例:妈妈,在百花齐放的春天,我愿变成一束鲜花,让您闻到它的芬芳;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愿化成一阵凉风,让您感到它的清爽;在硕果累累的秋天,我愿变成一篮水果,让您品到它们的香甜;在瑞雪纷飞的冬天,我愿变成一件漂亮的棉衣,让您穿着既暖和又舒服。
巩固练习:,在的春天,我愿变成,;在的夏天,我愿变成,;在的秋天,我愿变成,;在的冬天,我愿变成,。
小学语文课程教案写作技巧之比喻与拟人

小学语文课程教案写作技巧之比喻与拟人比喻和拟人是小学语文课程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的描述与对人的描写,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所要表达的意思,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在编写小学语文课程教案时,合理运用比喻与拟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与记忆课堂内容。
以下将介绍一些比喻和拟人的写作技巧,以及如何在教案中应用。
一、比喻的写作技巧1. 选取生动形象的比喻对象:比喻对象应该是学生熟悉且具有形象特征的事物。
比如,可以选用动物、植物、物品等作为比喻对象,通过对其特征的描写与所要表达的知识点进行联系。
2. 描述细致且准确:在比喻的过程中,应该准确描述比喻对象的特征和形象,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所要表达的意思。
比如,如果要比喻一个人聪明,可以说他“像一只机灵的狐狸”。
3. 运用适当的修辞方法:为了使比喻更加生动有趣,可以运用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方法。
比如,可以说“时间像一位伟大的导演,精心安排着每一个场景”,通过将时间拟人化,更加形象地描绘了其作用以及对事物的影响。
二、拟人的写作技巧1. 选取有代表性的人物:拟人的对象可以是具有特殊特征的人物形象,比如历史人物、文学作品中的角色等。
通过对其形象的描写,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要表达的意思。
2. 赋予人物特定的性格与行为:在拟人的描写中,可以赋予人物特定的性格、行为和情感,以便更好地表达教学内容。
比如,可以说“文字是一位守护者,捧着智慧的火炬,照亮我们前行的路途”。
3. 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在拟人的描写中,应该选用具有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拟人形象的特征和作用。
比如,可以说“古诗词就像一位魔术师,用韵律和美丽的形象将我们带入到另一个时空”。
三、比喻与拟人在教案中的应用1. 引入活动教学:在教学中,可以使用比喻与拟人的手法,通过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比如,在教学《红掌拨清波》时,可以说“红掌就像一位优美的舞蹈家,轻轻拨动着清澈的水面”。
《怎样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

《怎样区分拟人句与比喻句》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进一步掌握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复习比喻句和拟人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在语境中灵活运用比喻句和拟人句,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二)教学设计导语:同学们好,比喻和拟人是我们在阅读和习作中最常见的两种修辞手法,比喻和拟人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给文章增加文采,达到妙笔生辉的效果,但是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比较容易混淆。
那么怎样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呢?下面我与你共同来学习吧。
首先请你来认识比喻句。
一、比喻句:(一)什么是比喻句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这两种事物之间有相似的地方,这种句子叫比喻句。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二)比喻句的作用比喻它可以描写出人或者事物的特点,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加生动、形象,给人深刻的印象。
(三)下面请你来看例句: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
下面请你再来认识拟人句。
二、拟人句:(一)什么是拟人句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
(二)拟人句的作用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把物写活了,使文章更生动,事物特点更突出。
2、可以形象地写出事物特征,并且可以使文章耐看,不枯燥无味使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感情,使文章更具有情趣容易理解。
(三)下面请你来看例句:夜空中的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
三、小结比喻句和拟人句都可以让句子更加富有情趣,使描写对象更加生动形象,但是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老师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
希望你在今后的学习中多留意比喻句和拟人句,多写比喻句、拟人句,让自己的作文更有文采,更有表现力!四、判断哪些是比喻句,哪些是拟人句。
1.天空中的一朵朵白云好像一片片羽毛。
2.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比喻句、拟人句复习教案

比喻句、拟人句复习教案第一章:比喻句的概念与作用1.1 比喻句的定义:比喻句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表达意思的句子。
1.2 比喻句的作用:丰富语言表达,使描述更生动形象,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第二章:比喻句的类型与构成2.1 直接比喻:直接用比喻词(如:像、如、似等)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2.2 间接比喻:通过暗示或象征的方式,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2.3 比喻句的构成:本体、喻词和喻体。
第三章:拟人句的概念与作用3.1 拟人句的定义:拟人句是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类特征或行为的句子。
3.2 拟人句的作用:使非人类事物更具有生命力,增强语言的趣味性。
第四章:拟人句的类型与构成4.1 直接拟人句:直接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类特征或行为。
4.2 间接拟人句:通过暗示或象征的方式,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类特征或行为。
4.3 拟人句的构成:事物、拟人词(如:哭、笑、跑等)和描述。
第五章:比喻句与拟人句的运用与练习5.1 比喻句的运用:通过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比喻句,使语言更生动形象。
5.2 拟人句的运用:通过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拟人句,使语言更具有趣味性。
5.3 练习:让学生进行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练习,提高运用能力。
第六章:比喻句的修辞效果6.1 强调效果:通过比喻句,可以强调事物的某个特点,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
6.2 夸张效果:通过比喻句,可以对事物进行夸张,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6.3 对比效果:通过比喻句,可以展示事物之间的对比,使描述更加生动。
第七章:拟人句的修辞效果7.1 生动形象:通过拟人句,可以使非人类事物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产生共鸣。
7.2 幽默风趣:通过拟人句,可以加入幽默元素,使语言更加风趣幽默。
7.3 情感表达:通过拟人句,可以表达情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第八章:比喻句与拟人句的创意运用8.1 创新思维:通过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创意运用,可以展示独特的创新思维。
8.2 丰富想象力:通过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创意运用,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 比喻句和拟人句 教学主题分析:比喻句和拟人句是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中很重要的知识点,因为两者的概念相对接近,学生经常搞混,造成失分。这类题目在小学语文考试的基础考查部分是必考题型,题目难度一般,赋分较高,一般每小题有4分以上。 重点:1、学会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写法。2、会运用比喻和拟人这两个修辞手法,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难点:学会区分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写法。
一、课前热身练习
A.把陈述句改成比喻句。 (1)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2)圆溜溜的柿子挂满枝头。
B.把陈述句改成拟人句。 (1)鸟在枝头鸣叫。
(2)海底的动物常常发出声音。
二、本次课主要内容 知识点一:了解比喻句和拟人句 (一)比喻句 概念: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即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喻使人容易理解,能变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还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比喻句常有比喻词,如“像······似的”“像······一样”“好比”“是”“变成”“仿佛”“真像”·····等。 分类: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 1、明喻:是常用“像”或“好像”等词将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两种不同事物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明喻的表达方法是:A像B。(会出现明显的比喻词) 2、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喻词。 3、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没有比喻词。 例如 (1)露似珍珠月似弓。(明喻) (2)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暗喻) (3)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下黄色的泪珠里。(借喻) 作用:(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精品文档 . (2)比喻能把一些不好想象的东西具体地说出,借其他类似事物加以说明,令人更加清楚明白。
(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4)起到修饰文章的作用。 (5)使事物形象,生动,突出特点,渲染氛围,侧面烘托。 如何判别比喻句: 要特别注意,有“好像”“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看句子里是不是有本体或喻体。 例如,以下“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表示比较 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这句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喻句。 表示举例 1.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 句中用“像”字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钱,故不是比喻句。 2.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 句中用“像”字引出“我”作为例子,说明凡是“高个儿”都当不了挑山工,故不是比喻句。 表示猜测 1.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 句中的“好像”前后不涉及两项事物,只是表示猜测。 2.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 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只是猜测而已。 3.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这句中的“好像”也是表示推测、判断,不是比喻。 同步训练 陈述句改成比喻句。 1.长城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
2.秋风阵阵地吹,树叶飘落下来。
3.京杭大运河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4.战士们冲了上去。
5.雪山顶上,蓝蓝的湖水透明极了。
精品文档 . (二)拟人句
概念: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被赋予只有人才有的动作。但是不可和童话弄混,童话是想象(例:叶子妹妹说:“太阳公公……”这就不是一个拟人句 )。拟人是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 需要注意的是,当一句话出现比喻词的时候,这句话就成了比喻句,不是拟人句了。总之,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这种手法又叫做“人格化”。它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运用形式编辑,大致有三种: 把动物拟人化 例句: 1.蜜蜂给我们引路。 2.小狗伸了一个懒腰。 3.鸣蝉在树叶里吟唱。 4.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5.溪水中金鱼悠闲地摇着尾巴游过来。 6.青蛙击鼓跳舞为你表演。 把植物拟人化 例句: 1.向日葵不断地面向太阳公公做运动。 2.花儿随风舞蹈。 3.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 4.春尚浅,几处山顶上的梅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5.小草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仰望着慈眉善目的太阳。 把一般的事物拟人化 例句: 1.太阳出来月亮就回家了。 2.夜空中的小星星顽皮地眨着眼睛。 3.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4.天是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5.今天,太阳好害羞,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迟迟不肯露面。 6.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拟人句的作用:能增强语言的美感、表现力,使句子更生动、形象。还能强调对这一事物的喜爱之情。 同步训练 精品文档 . 把陈述句改成拟人句。
1.桃花开了。
2.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3.柳枝在风中摆动。
4.蜜蜂在花丛中采蜜。
5.高粱熟了。
6.蜻蜓飞走了。
7.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8.小草儿发芽了。
9.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
知识点二:正确区分比喻句与拟人句 (一)判断比喻句的唯一标准就是有没有将一种事物或情境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境,也就是本体和喻体。有时也可用比喻词来区别,比喻词有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宛如、仿佛、成了、变为等。 但是:他长得像他爸爸。这句话不是比喻句,不能只看比喻词。 比如:听了这个消息,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里的比喻词是“像”,本体是“他”,喻体是“蚂蚁”,而且人和蚂蚁,一个人,一个是动物,有本质区别,所以这句是比喻句。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二)判断拟人句的唯一标准是有没有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即在句子中能不能找到事物身上有人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的词语。 精品文档 . 比如:春天来了,春姑娘迈着轻快的步子来到人间。这里把春天拟作人,而且还有了人一样的动
作,迈着步子就走来了。所以是拟人句。 这里有一种情况:如果是把一个事物比喻成人,那么我们只能说它是比喻句,而不能说成是拟人句。 如: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这里虽然表面上是看,以为把春天拟作了人,但是仔细一看,能找到本体和喻体,本体就是春天,喻体是青年,所以这句是比喻句。 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呢? 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写活了,使文章更加生动,事物特点更加突出,可以形象的写出事物特征,并且可以使文章耐看,不枯燥无味,使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情感,使文章更具情趣,更易理解。 讲例 ①这些小蝌蚪大头大尾巴,像小姑娘的辫子,黑油油的,真好看!(比喻) 比喻词:像 本体:小蝌蚪 喻体:小姑娘的辫子 ②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比喻) 比喻词:像 本体:向日葵、白杨树、喇叭花、鲜花嫩草 喻体:珠宝 ③风儿轻轻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拟人) ④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拟人) ⑤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 ⑥收音机天天说个不停,令邻居十分讨厌!(拟人) ⑦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宛如一颗颗美丽的珍珠。(比喻) 比喻词:宛如 本体:露珠 喻体:珍珠 ⑧夜晚,湖面静静的,仿佛是一面巨大的银镜,坐落在山脚下。 比喻词:仿佛 本体:湖面 喻体:银镜 同步训练 判断下列哪个句子是比喻句,哪个句子是拟人句。将“比喻”“拟人”写在相应的句子后面的括号里。 1、春天来了,柳条随风摆动,像少女的秀发。 ( ) 2、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 ) 3、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 ) 4、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 ) 5、春天就像活泼的儿童,憧憬渴望;春天就像健壮的青年,充满朝气;春天就像健康的老人,令人回味。 ( ) 6、春天像刚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 ) 精品文档 . 7、春天是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春天是出生的婴儿,娇小可爱。 ( )
8、当悲伤的水流入稳重的山,水这可怜儿的悲伤也勾起了山的悲伤,于是他们的心一起碎了;水把头埋入地下,山却把心的碎片一块块收好。于是就有了迷乱复杂的溶洞,就有了千姿百态的石笋,就有了洞口突突的泉水。 ( ) 9、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 10、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 11、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 1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 13、天上的星星像小朋友的眼睛一眨一眨,真漂亮!( ) 综合训练 (一)照样子,写句子。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这个句子中把( )比作( )。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这个句子中把( )当做( )来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仿写句子。 例:翠鸟蹬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1、熟透了的杨梅,非常甜。
2、没有风浪的湖面,又平又静。
(三)仿写句子。 (1)一棵棵白杨树像草原的哨兵,挺立在铁路两旁。
(2)春姑娘带着微笑,悄悄来到人间。
三、教学总结和方法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