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精品学案 岳麓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 岳麓版 必修2

高中历史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 岳麓版 必修2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学习目标1.了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进步与生活巨变,认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

2.以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知识导航1.知识要点:本课应掌握的知识要点有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经济的发展和在世界的相对落后地位;改革开放后我国GDP增长率和总量的巨变;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样化的道路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区域化倾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形成使合理的城镇体系逐步形成;互联网时代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广泛影响;改革开放对我国社会生活带来历史性巨变。

2.重点分析(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变及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许多发展中国家之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发生巨大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从1978年至1995年,中国GDP平均年增长9.9%。

其中1991-1995年,年均增长率高达11.8%,远远超过同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超过同时期亚洲新兴工国家的年均增长率。

②国民经济的增长大大缩小了中国与当今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差距。

根据国际权威组织公布的资料,1990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十,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二。

到2001年,我国GDP达到95933亿元,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一。

经济巨变的成就,最终体现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显著提高上。

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向小康迈进。

主要表现在:①人们日益讲究穿戴,注重衣服的面料质地花色、款式和品位。

②居民的饮食消费由果腹发展到追求口味、营养、方便,从吃饱向吃好转变,大多数人已达到小康水平,或正在大踏步迈进小康生活。

③人们的居住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出现装修热。

④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家庭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DVD、手机、家用电脑、汽车等成为最新的“四大件”,逐步走进居民家庭。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2岳麓版必修2

山东省2015年高中历史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2岳麓版必修2
根据所学内容构建本课知识框架
PPT、投影仪
课堂练习
引导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
完成学案上面的练习题
PPT
拓展延伸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展示空姐服装的发展演变
欣赏空乘服装的发展演变历史
PPT、图片
评价
整体班级评价,个别同学评价,题目选项评价;老师板书
小组长汇报分数
数据分析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4、学案:提供文字材料,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质疑并提出问题,为课堂交流做好准备,引导学生史论结合,培养论从史出的能力;六Βιβλιοθήκη 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课堂导入
利用上海世博会图片,展示世博会主题标语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使用PPT图片演示、视频、投影仪等信息化技术,讲述历史事实、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环节中使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知识构建等环节,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走入学习情境,有效的让每个学生都真正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结束后,教师有目的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自评、互评、交流,让学生对自己有进一步的认识,可以更好的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样可以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水平。
3.常规课堂上,学生的思考交流范围较窄,课堂参与机会少,有很多同学平日有积极参与动机,但没有机会或勇气在课堂发言。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了解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老教材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学案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老教材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学案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从数据看沧桑巨变1.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1)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也不及一些发展中国家。

到197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位列很多发展中国家之后。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

2.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1)1990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第十,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二。

(2)2001年,跃居世界第六,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一。

(3)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

3.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人民生活水平开始向小康迈进。

(2)2002年,“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2007年, “十七大”提出,增强发展协调性,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情境在线】20世纪70年代,中国老百姓家庭的生活水平可以说是百元级的,当初有个叫法是“三转一响一咔嚓”。

“三转”是手表、缝纫机、自行车;“一响”是收音机;“一咔嚓”是照相机。

到了80年代,中国老百姓家庭的生活水平升级,升到了千元级,那时候有个说法叫“三机一箱”,也就是电视机、洗衣机、录音机和电冰箱。

到了90年代,中国老百姓家庭的消费水平又继续升级,升为万元级,我们简称为“两电一调”,也就是电脑、电话和空调。

到了21世纪的今天,中国家庭消费达到了百万元级的水平,汽车、住房成为很重要的生活必需品。

这些变化发生的首要原因是什么?提示:改革开放的进行。

二、城市化进程加快1.含义: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

2.进程:(1)改革开放前进程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以来进程加快。

(2)21世纪以来,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002年提出积极的城市化战略,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

3.趋势:出现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形成了城市群的雏形。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学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学案

学案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课标要求】课程标准将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放在一起,规定了课标:“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究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根据这一课程标准,本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属于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范畴,并且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内容,所以本节课课标应是“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及社会生活的变化,剖析其原因。

”【预习学案】基础知识(一)、经济腾飞1.从GDP看沧桑巨变(1)概况:① 1990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排名第,到2001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位,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位。

2006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位,已经超过法、英国。

(1美国,2日本,3德国)② 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

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影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向迈进。

缩小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城镇化进程的加速(1)含义:城镇化又称,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模式由转向的过程和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进程: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和,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

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阶段。

③2002年政府提出实施积极的。

走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3)特征:①进程快,城镇化的道路多样。

②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形成雏形。

③协调发展,初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二)、社会生活巨变1.互联网时代(1)原因:①的到来;②的大力支持;③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2)概况:上网用户不断增加;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3)影响:①打破时间、空间界限,使信息、知识更迅速、便利地传递和共享。

②改变着中国的方式。

还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了人们的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

2.时尚中国(1)思想观念上:改革开放30年,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效率意识成为很多中国人行动的指南。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名师说课课程标准分析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总量的变化城市化的发展以及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史实是课标要求掌握的基本点,分析物质生活和生活方式变化的原因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学情分析教材前两课从对内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和对外开放,融入世界经济的角度,展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政策的变化,这为学生学习本节课做好充分的铺垫。

有助于学生理解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搜集具体资料和分析概括资料的动手能力以及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提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训练。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出探究问题,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取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2.联系现实生活的变化,结合相关的图片。

使学生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巨变形成直观感受,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进而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学习方法1.采用课前预习法,泛读教材,初步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变化和生活变化的史实。

自己动手搜集图片资料或撰写小文章,展示自己身边社会生活的变化,加深对变化的体会。

2.合作探究法,在教师安排的探究问题的引导下,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理清思路,形成对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的基础知识(1)改革开放后GDP增长的原因(2)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城市群。

(3)城市化战略。

2.理解和运用分析改革开放前后GDP、城市化的不同态势,树立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核心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1.情境再现法:在教学过程中展示1978年以来的相关图片,再现当年的历史事实,加深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评价。

2.列表比较法:比较改革前后GDP的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

3.利用教师提供的图文资料,培养学生研究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学案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学案

第二十二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1)课标要求:以我国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2)知识目标:①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腾飞的情况②认识因经济腾飞而引起的生活巨变,以及人们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的变革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一、从国内生产总值看沧桑巨变1、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1978年——1995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高达,远远超过同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超过同期亚洲新兴的工业国家。

到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亿元,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

2、目标:2002年“十六大”提出到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翻的宏伟目标。

3、影响:大大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生活水平开始向迈进。

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1、含义:又称,是指和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和趋势。

2、城镇化道路:(1)进程加快:1978—2000年,城镇化水平由提高到。

(2)道路多样:异军突起,成为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的重要途径。

(3)倾向:出现了的倾向,形成了、等城市群的雏形。

(4)战略:走和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1、发展:自从年全面开展因特网业务以来,由于支持,发展很快,应用领域越来越广。

2、影响:(1)使更迅速便利地传递和共享。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3)改变了人们的以及人们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四、时尚中国1、条件:改革开放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2、表现:(1)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

(2)生活方式的时尚化:①穿着的时尚化:注重衣服的面料.质地.花色.款式和品位;②居住条件的改善以及由此引发的“装修热”;③流行语言的变化:的变化、的创新,生动体现了社会生活时尚的更新。

山东省泰山中学高一历史组教学案必修二第二十二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第88页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仅27美元,远远低于当时印度及亚洲人均国民收人水平。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学案6(岳麓版必修2)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学案6(岳麓版必修2)

岳麓必修二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一、结构表解二、高考链接注:本课属于新增内容,尚无高考示例三、同步训练1.中国GDP的迅速增长,超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及同时期的亚洲新兴国家,主要得益于:()A.“一五”计划的实施B.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C.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决策[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GDP的迅速增长原因的理解。

通过各时期中国GDP增长的情况对比可以发现三中全会以后是最快的。

[答案] D2.根据国际权威组织公布的的资料,1990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A.第一B.第五C.第十D.第三十[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再认、再现能力。

[答案] C3.2001年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和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分别是()A.第十、第五B.第六、第一C.第十、第四D.第二十、第五[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再认、再现能力。

[答案] B4.如今,我国家庭消费的“四大件”是()A.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B.彩电、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C.DVD、手机、家用电脑、汽车D.彩电、汽车、冰箱、家用电脑[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再认、再现能力。

[答案] C5.中国共产党发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是在下列哪会议()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四大C.十五大D.十六大[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再认、再现能力。

[答案] D6.“十六大”提出2020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A.翻一番B.翻二番C.翻三番D.翻四番[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再认、再现能力。

[答案] B7.下列有关城镇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又称城市化B.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模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的过程和趋势C.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D.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再认、再现能力。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缓慢。

[答案] D8.我国城镇化道路有()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②农民进城务工经商③城市区域化的倾向④政府积极实施城镇化战略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再认、再现能力。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学考指导习题(含解析)

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学考指导习题(含解析)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

与下图现象直接相关的是()新中国初期城镇总人口的变化A.“一五”计划实施B.“大跃进”运动开展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D.工业化基本实现2.改革开放后,我国电讯产业快速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其影响包括()①促进了经济发展②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③束缚了人们思想④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1993年4月1日起,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新时代”是指()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B.人民公社化时代C.计划经济时代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4.历史变迁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社会生活细节来反映。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生活细节是()A.粮票→股票B.集中管理→分散管理C.父母官→人民公仆D.自由放任→国家干预5.目前已具规模的城市群有以沪宁杭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等。

这表明()A.出现了城市区域化倾向B.小城镇迅速崛起C.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D.城市化进程出现曲折6.顺口溜是民生诉求的重要反映,往往凸显出重要事件的影响、老百姓的期盼。

顺口溜“百货商店频打折,超市购物有赠品;不如网上淘淘宝,鼠标一点廉价美!”突出反映出“第四媒介”具有()A.传播信息的功能B.学习、办公的功能C.娱乐的功能D.高度互动,双向传受的功能7.“黄金周”假日出游是人们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它透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A.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旅游业、餐饮业的快速发展C.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经济D.是几千年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改革开放前材料二改革开放后(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2)通过两个时期漫画的对比,谈谈你的认识。

历史:4.21《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精品学案(岳麓版必修二)

历史:4.21《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精品学案(岳麓版必修二)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填一填★知识体系梳理一.从数据看沧桑巨变1.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近30年的①________________,新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

2.表现: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经济②________________不仅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也不及一些发展中国家。

⑵1978年,人均国内③________________仍位列很多发展中国家之后。

⑶1990年中国④________________在世界上排名第十,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二。

⑷2001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⑤________________。

⑸⑥________________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已经超过法国和英国。

3.影响:⑴国民经济的增长大大缩小了中国与当今世界⑦________________国家的差距。

⑵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开始向⑧________________迈进。

4.目标:⑴2002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⑨________________的奋斗目标,力争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⑵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提出,增强发展协调性,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⑩________________。

★要点点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第一步目标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不是达到小康水平。

【自我校对】①社会主义建设;②发展水平;③生产总值;④经济总量;⑤第一;⑥2006;⑦最发达;⑧小康;⑨小康社会;⑩小康社会;二.城市化进程加快1.含义: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转向①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是衡量一个国家②________________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进程:⑴改革开放前,城市化进程③________________。

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④________________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高中历史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全集岳麓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案全集岳麓版必修2
(搜集资料) 展示资料
指导学生展 示资料 展示图表 分析数据背 后的原因 3、我国城镇化的道路 (1)小城镇的崛起 引出我国城 镇化道路 a.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b. 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2)城市区域化,形成城市群雏形
将数据变成图表资料,更直观的说明问题,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搜集资料) 看图表回答
课题
22 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知识与能力:
授课人
郭洪春
(1)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认识改革开放的巨 大作用; (2) 了解我国建国以来城镇化进程,探讨多样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3) 以我国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 方式思维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4) 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居民衣着、住房追求的变化,以及人们流行语言 教学目标 的变化,切实体验改革开放后在中西文化交汇、碰撞下中国的现代生 活生活。 过程与方法 分析图表、搜集史料、情景再现、问题探究等方法 结合生活实际,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本地区或社区、家庭经济发展某一方面的 变化,并做简易报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搜集和体会生活中体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各方面例证,增强学生的 历史体验和感悟,培养历史论证能力; 认识到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经济的腾飞,促进了社会主 义文明,使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是进入现 代化的重要道路。 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法学法 教具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原因及影响 搜集和体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各方面表现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法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含多媒体运 用 知识结构 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

岳麓版必修二复习学案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岳麓版必修二复习学案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学习目标】1′1.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以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达成途径】1′1.阅读课本94-95页掌握人们物质生活变化的史实,认识其变化影响。

2.阅读课本96-97页全面认识互联网,以及其传播给中国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自主学习】15′【巩固目标】27′要点一:从数据看沧桑巨变1.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原因有( )①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②改革开放以来,dang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③GDP增长迅速④休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中国现代化报告2021》课题组指出:“事实上,以人均GDP、农业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等三个指标来比较,2021年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水平只是美国1892年的水平。

”对这一结论的正确理解是( )A.1892年美国就拥有了中国2021年的生产工具与技术B.2021年中国的生产总值才相当于美国1892年的水平C.2021年中国的农业劳动人口数相当于美国1892年的农业劳动人口数D.2021年中国的经济现代化的综合水平相当于美国1892年的水平要点二:城市化进程加快1.我国目前已初具规模的城市群有( )①长三角城市群②珠三角城市群③大厦门城市群④以京津为中心的北京城市群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②③④D.②③④要点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1.自2021年我国全面开展互联网业务以来,互联网发展迅速,其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使信息和知识更迅速、更便利地传递和共享②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方式③现代生活方式彻底取代了传统生活方式④我们的价值观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发生了变化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要点四:时尚中国1.流行语言丰富的原因是什么?2.近年来人们的流行语言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如KTV、因特网、数码相机等新词汇,根本原因是( )A.高科技产品的问世 B.大量新事物涌现 C.改革开放给经济带来巨大变化 D.人们追求时尚练习提升: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据联合国统计,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仅27美元,而当时印度人均国民收入是57美元,亚洲人均国民收入是44美元。

历史岳麓版ⅱ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学案

历史岳麓版ⅱ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学案

历史岳麓版ⅱ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学案【考点解读】考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

课标:①了解现代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②了解现代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③以我国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解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取得了重大的发展,GDP明显增长,城镇建设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了变化,表达了国际化、时尚化、个性化的特点,现代生活方式在继承传统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多彩。

【知识梳理】【一】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1.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

2.意义:①缩小了中国与当今世界国家的差距。

②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带来了社会进步和生活巨变。

【二】城市化进程加快1、含义: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转向的过程和趋势。

2.进程①改革开放前进程十分缓慢。

②改革开放以来进程加快。

③进入21世纪,进入阶段。

3.趋势:出现城市的倾向,形成了城市群的雏形。

【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1、条件①大力支持。

②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技术的进步。

2.时间:年互联网业务在中国全面开展。

3.影响①应用领域更广,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的一个缩影。

②打破时空界限,使、知识更快传递、共享。

③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娱乐方式。

④改变着生活方式和人的价值观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

【四】时尚中国1.原因:的推动。

2.表现①观念:意识、市场意识、意识等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②穿着:日益讲究,注重衣服的面料、抽地、花色、款式和品位。

③家居:人们居住条件改善并引发“”。

④语言:语言发生很大变化,生动表达了社会生活的更新。

【要点突破】要点现代中国生活巨变的原因突破提示:分析归纳法生活巨变折射了时代的变迁。

分析原因和总结趋势,主要是掌握好分析问题的角度,即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角度分析归纳。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导学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导学案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导学案(1)含义:城市化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

(1)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

(2)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提倡。

过程 ①新中国成立初,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 国家,也不及一些发展中国家。

②1978年,经济取得很大进步,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位列许多发展中国家之后。

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超过许多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兴工业国。

(2)过程 ①改革开放前: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

②改革开放后:随着 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城市化进程加快。

③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知识点二:城市化进程加快知识点一:从数据看沧桑巨变主干梳理 意义 ①大大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②城乡居民 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向小康迈进。

目标 ①提出: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 的奋斗目标。

②定位: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3)特点 ①道路多样: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②出现城市 的倾向,形成城市群的雏形,如北京城市群等。

知识点三:进入互联网时代(3)互联网不仅改变着中国传统生活方式,还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

(1)思想观念时尚: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 意识、市场意识、 意识、开放观念、进取观念、终身学习等日益为大多数中国人接受。

(3)语言时尚:新生语言、外来语言、 语言、地方方言等逐渐融合,丰富多彩。

影响现代中国生活变化的因素(1)政治局势的变化。

(2)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3)国家政策的影响。

(4)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延续。

(5)国际环境的影响。

文化大革命时代“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颜色。

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2)生活方式时尚 ①穿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讲究穿戴,注重衣服的面料、质地、花色、款式和品位。

高中历史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2

课题: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探究与点拨】一、从GDP看沧桑巨变1、从GDP的变化看发展(1)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经济(2)1978年中国人均GDP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2、经济增长的影响(1)。

(2)3、下一步目标:建设(1)2002年,十六大提出了的奋斗目标,力争在和的基础上,到2020年GDP 。

(2)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提出,增强,确保到2020年。

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1、含义:2、建国以来城市化的历程: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经历了。

(1)改革开放前,;(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和,我国城市化;(3)城市群(4)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化从1987年到1995年,我国的GDP年增长率远远超过同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能够取得上述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1、原因:(1)(2)(3)2、概况:(1)上网用户多(2)应用领域广3、影响:(1)(2)(3)(4)四、时尚中国1、思想观念时尚:2、生活时尚:(1)穿着时尚(2)家居时尚:3、语言时尚:既有的词语,又有,也有和各地的影响。

【重难点解析】1、小康社会: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化率、工业化率、人均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等系列指标;民主法制健全、科教文化进步、人民生活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2、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仅27美元,远远低于当时印度及亚洲人均国民收人水平。

1978年,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230美元,在列入统计的126个国家与地区中排104位,广大农民还在为温饱问题而发愁。

到1998年,中国的各项指标与1978年相比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0.95倍;外汇储备增长了89.6倍;城乡居民储蓄增长了250倍。

中国提前5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

对于中国20多年间经济发展的变化,世界各国人民给予很高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填一填★知识体系梳理一.从数据看沧桑巨变1.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近30年的①________________,新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

2.表现:⑪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经济②________________不仅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也不及一些发展中国家。

⑫1978年,人均国内③________________仍位列很多发展中国家之后。

⑬1990年中国④________________在世界上排名第十,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二。

⑭2001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⑤________________。

⑮⑥________________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已经超过法国和英国。

3.影响:⑪国民经济的增长大大缩小了中国与当今世界⑦________________国家的差距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开始向⑧________________迈进。

4.目标:⑪2002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⑨________________的奋斗目标,力争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⑫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提出,增强发展协调性,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⑩________________。

★要点点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第一步目标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不是达到小康水平。

【自我校对】①社会主义建设;②发展水平;③生产总值;④经济总量;⑤第一;⑥2006;⑦最发达;⑧小康;⑨小康社会;⑩小康社会;二.城市化进程加快1.含义: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转向①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是衡量一个国家②________________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进程:⑪改革开放前,城市化进程③________________。

⑫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④________________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

⑬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⑤________________阶段。

3.特点:⑪出现了⑥________________的倾向,形成城市群的雏形。

城市群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依托。

⑫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⑦________________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要点点拨注意认识和把握中国城市化道路的特点。

【自我校对】①城市型;②现代化;③十分缓慢;④快速增长;⑤高速发展;⑥城市区域化;⑦多样化;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1.原因⑪①_____________时代的到来⑫②_____________大力支持⑬计算机③_______________的进步2.概念:互联网又叫因特网,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④____________计算机网络。

它的出现是世界由⑤_____________走向信息化的象征。

3.出现:⑥________年全面开展互联网业务4.表现:互联网在中国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有广告、航空、农业、艺术、化工、通信、咨询、娱乐、财贸、旅游等100多类,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⑦________________的一个缩影。

5.影响:⑪打破了常规的时间、空间界限,使信息、知识更迅速、便利地传递和⑧________________;⑫改变着中国人的生产、生活、学习、娱乐方式;⑬改变了人们的⑨________________以及认识世界的方法。

★要点点拨信息化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以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和进化过程。

我国的互联网事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

【自我校对】①信息化;②政府;③网络技术;④国际性;⑤工业化;⑥1995;⑦信息社会;⑧共享;⑨价值观;四.时尚中国1.背景: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的①________________加快,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效率意识成为很多中国人行动的指南。

2.表现⑪中国人的②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很大变化。

⑫人们③________________改善,引发的“装修热”。

⑬社会的④________________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要点点拨注意对比教材中列出的两幅图片,直观形象地认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人服饰变化的轨迹。

【自我校对】①生活节奏;②衣食住行;③居住条件;④流行语言;记一记★知识框架构筑原因:经过近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建国初:不及一些发展中国家1978年前:仍位居很多发展中国家之后数据看变化表现1990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十2001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影响: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含义: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经进程:改革开放前,进程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济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腾特点:出现城市区域化倾向,形成城市群的雏形。

飞城市化进程长三角城市群:以沪(上海)宁(南京)杭(杭州)为中心与三大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生大北京城市群:以京(北京)津(天津)为中心活目标:2002年政府提出实施积极的城镇化战略——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巨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变发展迅速的原因:政府大力支持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中国进入表现: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上网计算机总数和上网用户总数迅速增加互联网时代影响:改变着传统社会生活;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及认识世界、思考思考问题的观点和方法原因: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思想观念: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市场意识、开放观念等影响中国人时尚中国服饰方面:注重衣服的面料、质地、花色、款式和品位居住方面:居住面积扩大和装修热语言方面:流行语的变化、词语的创新读一读★重点知识解析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一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达以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

今后20年随着外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56%。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达到20%。

八是大学入学率达到20%。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社会保障率95%以上。

2.加快城镇化过程:城镇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它包括同步发生的两个过程:一个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向城镇集中,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逐渐增加;另一个是农业生产、农村生活质量的逐步城市化。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

3.两个重要概念: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动价值的总和,它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内和国外的财产和提供劳务所获得的收入。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是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计算出的平均值。

⑫国内生产总值: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国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与提供的劳务价值的总和。

这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

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

4.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相互关系:工业化和信息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两个重要的社会发展阶段,是人类社会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

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的基础之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同时,信息化的发展也会促进和改造工业化。

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处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之中。

目前,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们应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思路。

工业化和信息化应该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辨一辨★易错知识提示1.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民实现向非农业领域转移的重要途径。

2.互联网的发展,虽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并没有使现代生活方式彻底取代传统社会生活。

练一练★综合能力提升一.单项选择题1.1978-1995年,我国的GDP年增长率远远超过同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能够取得上述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A.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入缓慢增长阶段C.亚太地区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D.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中国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答案:A解析:分析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往往从科技进步、政策决策等方面找。

对我国来说,党的正确领导是第一位的,党的领导主要体现为党的方针政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由于改革开放的推行,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我国的经济逐渐融入世界经济,这些因素从根本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现在社会上“帅呆了,酷毙了”、“粉丝”、“菜鸟”、“骨灰级”等成为年轻人的时尚语言,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B.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C.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D.市场意识带来的影响答案:C解析:新词汇的产生是由于社会上新事物新现象的出现,而新事物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故C项正确。

3.“黄金周”假日是人们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它透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旅游、餐饮业的快速发展C.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经济D.是几千年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题干提供的信息是“黄金周”“休闲放松”。

因而说明的实质问题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C两项都是影响,D项不是实质问题4.宣传画形象而又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面是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宣传画,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①②③④A.②④③① B.③②④① C.①②③④ D.④②①③答案:A解析:①是北京奥运会的标志,②项出现于大跃进时期,③项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出现于七、八十年代,④项“革命委员会”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

因此A项正确。

5.右图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龙凤瓷”对瓶,画面为23个省省花、5个自治区区花、4个直辖市市花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