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教材高中历史必修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 (共40张PPT)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 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 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 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 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利的斗争不 可避免
D.小农经济分散性决定了农民阶级 不能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重建领导核心
天王 洪秀全
讨 论 探 究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材料一 太平天国北伐西征并举。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
区,震动京师。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北伐军。
由于孤军深入,北伐军浴血奋战两年,最终失败。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太平天国政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主张
有:(
)
A.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B.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C.农副产品全部上缴国库
D.农副产品全部归农户所有
《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
催 化
②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③严重的自然灾害
④组织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自主学习)
1851.1 金田起义 1851.9 永安建制 1853.3 定都天京 1853.12 北伐、东征、天京突围(西征) 1853 《天朝田亩制度》
1856.8 天京变乱
1856 干王:洪仁轩 燕王:秦日纲 英王:陈秀成 忠王李玉成
材料二 洋枪队是清政府勾结美、英、法侵略者为镇压太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4课《宋明理学》课堂指引与练习-最新教育文档
第4课宋明理学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3(岳麓版)第一单元的第4课。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对本单元的整体要求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它的演变过程是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更新和调整的过程。
宋明理学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宋明时期,儒学思想吸收佛道两教的长处,发展成完整的哲学体系,更加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并最终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
本课上承魏晋儒学的危机和唐宋三教合一的潮流,下启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们对理学的反思和批判,在教材中具有突出地位。
二、学生分析经过一年的高中历史学习,学生们已经基本适应高中历史的讲述方式,基本掌握了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方法,也具有了一定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初步的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而且经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对儒学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解。
但是因为本课内容主要研究思想理论,所以比较抽象,部分内容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哲学知识作基础,所以部分学生可能感到无趣和难以理解。
针对上述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宋明理学兴起的原因,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解古代思想家主要学术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通过设计问题,拓展资料,联系实际,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探究,加深对宋明理学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到新阶段的表现,感受理学中积极有益的精神价值,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重点、难点1、重点: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确定理由:掌握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是准确说明儒家思想在宋明时期发展的前提和基本条件,也是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实现知识能力目标的保证。
●突破策略:利用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讲解,借助补充资料和巩固训练帮助学生掌握。
岳麓版高中历史 必修三 第10课 梨园春秋
1、起源:原始时代,安庆娱神的傩戏。
特点:服饰绚丽、载歌载舞。
2、春秋战国:宫廷晏乐、杂技百戏。
特点:更多的戏曲因素。
3、唐代:歌舞戏、参军戏
特点:有一定故事情节、叙事性、戏剧冲突; 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梨园”。
大一 发说 展为 指 ?什 出
么这 在种 这戏 一曲 地流 区行 戏的 曲区 获域 得, 了并 很说
——傩戏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源头之一。
二、唐代——梨园
梨园只不过是皇家禁苑 中与枣园、桃园、樱桃园 并存的一个果木园。园中 设有酒亭球场等,是供帝 后、皇戚、贵臣宴饮游乐 的场所。后来经唐玄宗李 隆基的大力倡导,梨园由 一个单纯的果木园圃,逐 渐成为唐代的一座“梨园 子弟”演习歌舞戏曲的梨 园,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 座集音乐、舞蹈、戏曲的 综合性“艺术学院”。
娱乐需
2、历程:
⑴形成: ①乾隆末年:徽班进京; ②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兼收昆曲、秦 腔等唱腔,表演方式形成;
⑵成熟: 同光年间(“同光十三绝”)
⑶传播: ①清末民初全国流行; ②民国以来走向世界。
①特定的时代背景 从政治、经济、思想、对外、文艺家等了解
②艺术继承性
③特殊阶层的物质文化精神需求 文人阶级、市民阶级
艺术特征——写意性 人物化妆的写意──戏曲脸谱
脸谱的色彩:
红色 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 黑色 直爽刚毅,勇猛。 白色 阴险奸诈;刚愎自用。 绿色 勇猛,莽撞。 金色 神仙高人。 蓝色 刚强阴险.
①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各个行当的化 装都有一定的谱式。
②表演艺术上发扬象征虚拟、歌舞并重的传统 ③艺术手段上综合运用唱、念、做、打等 ④演奏器乐上用锣鼓、二胡、笛子等管弦控制节奏、渲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_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工具
第一单元
栏目导引
工具
第一单元
栏目导引
工具
第一单元
栏目导引
一、背景 1.明代晚期,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 出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
2.在商品经济浸润下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 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3.不少士人试图摆脱“ 四书五经 ” 的 束 缚 , 他 们 冲 破 传统儒学的束缚,蔑视礼法,追求个性发展,在一潭死水的思 想文化领域掀起了重重波澜。
工具
第一单元
栏目导引
二、主张 1.大加鞭挞 程朱理学 ,认为不应以“四书五经”作为统 一的思考标准。
2.人皆有私,每个人都可以使个性得到自由发展。 3.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摇撼了“ 存天理,灭人欲 ” 的理论基础。
工具
第一单元
栏目导引
如何评价李贽的“异端”思想? 精讲: 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 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代表了中小地主阶级和工商业 者的利益,具有很大的进步性。但李贽的思想并没有从根本上 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其哲 学思想仍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其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仍坚 持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
工具
第一单元
栏目导引
答案: (1)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受时势的刺激,检讨明朝灭亡的 原因。
(3)顾炎武: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或“天下兴亡,匹夫 有责”)。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主张“明 君贤相”(或“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王夫之:主张实 学,让富民放手经营工商业。
答案: D
工具
第一单元
栏目导引
儒家思想一直处在不断发展中,下列哪项主张具有民主启 蒙色彩(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岳麓版1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夏(约前2070--前1600)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商(前1600--前1046)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王权+神权西周(前1046--前771)分封制实质:授民授疆土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主体:同姓亲族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工具:礼乐制度影响:A不仅是家庭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B确立分配继承制度,保障世卿世禄特权;C利于凝聚宗族力量,“国”“家”结合起来秦(1)统一的基础:A.群雄割据春秋争霸;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一:时间:前221年;(3)确立:A. “皇帝”: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B. 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C. 郡县制(地方)(4)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汉汉初郡国并行制度,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宋加强中央集权(1)措施①收精兵:“三衙”、枢密院、原则;②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③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2)影响利:改变藩镇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弊:造成“积贫积弱”的后患。
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1)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2)宋分割相权:设“中书门下”省(宰相办公机构)、枢密院管军政、“计相”管财政。
(3)元:一省制(中央),行省制(地方)明丞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内阁。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全套资料PPT课件(127个) 岳麓版2
汉
刘邦:郡国并行 七国之乱 汉武帝的集权 建中朝 措施 设刺史
推恩诸侯子弟
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后周世宗改革 收精兵 削实权 措施 制钱谷 宋 利 影响 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同与异 汉武帝措施 宋太祖措施 原因 刘邦分封同姓王 自唐朝以来的藩镇割据 同:地方割据力量的壮大 措施 建立中朝、设置刺史、收精兵、削实权、 实行推恩令、酎金 制铁谷 夺爵 同:加强皇帝权力;抑制地方势力 影响 导致东汉的外戚与宦 “冗官”、“冗兵”、 官专权,政局动荡 “冗费”的国家财 政危机 同:都产生了积极(加强了中央集权)与消极 影响 相同 1.加强皇帝的权力2.实行分权牵制原则 手法 3.削弱地方实权4.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
第三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一、七国之乱和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西汉建立和巩固政权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汉高祖刘邦 刘邦建汉后,为巩固皇权、稳定天下, 采取了哪些措施?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措施?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2.汉武帝: 中朝
六 部
3.东汉: 尚书台
制 的
4.魏晋南北朝: 三省六部制萌芽
确
立 5.隋唐: 三省六部制
及
其 演
6.宋:
二府三司制
变 7.元:
一省制
元: 一省制
皇帝
中书门下
行政
度 支
财政
盐 铁
户 财政 部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尚书省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枢密院
军政
吏
户
部
部
礼
兵
刑
工
部
部
部
部
秦至元前期的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从中可看到中央官 制变化的哪些特点和趋势?
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在(唐选)拔房官玄员龄时等《会晋徇书私》舞卷弊四五,《难刘以毅传》 选(拔2)出概真括正材有料用二的中人的才主,要因观而点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
二、选官制度
朝代
西周 战国、秦、西汉初
汉武帝 东汉末、魏晋南北朝
隋唐 明清
制度 世卿世禄
军功爵制 察举征辟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八股取士
三、谏议()
朝代
隋唐 宋朝
机构 门下省 谏院
职能 谏议和封驳,可以对宰相决策提出异 议,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的意见。
独立的谏官机构
活学活用 请尝试对中国古代的监察和谏议制度 进行综合评价。
材料一 据史料介绍,唐太宗李世民 曾是一位“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 贤明君主。他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 衰;以人为镜,可观得失。”在魏征与唐太宗合作的17年里, 魏征给唐太宗提了几百条意见,唐太宗基本上都采纳了。
三 省
2.汉武帝: 中朝
六 部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课件
听黄梅戏《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思考:
1、 上述分析表明中国古代的耕作方式有哪些变化? 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时期 方式 原因
商周时期 春秋时期
大规模简单协作 自耕农经济出现
生产工具和耕 作技术的进步 以及私有土地 的出现
2、自耕农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春秋时期生产工具、耕作技术进步. (2)私有土地的出现. (3)宗法制的破坏和个体家庭逐渐成为社会基本单位等, 促使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
பைடு நூலகம் •
伴随着农业的发展,家畜饲养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主 要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即古代常与“五谷” 相提并论的“六畜”。
陶猪 (出土于上海崧泽文化遗址,距今约6000年)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猪
生肖纪年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 十二生肖中包括了“六畜”,即家畜饲 养业中的猪、牛、马、羊、鸡、狗,说明这 一时期人类已经驯化了这些动物;还包括鼠、 蛇、猴、虎等当时人们捕猎到的动物;另外, 还包括人们想像中的动物“龙”——传说中 司雨的神物,它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同 时还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二、从耒耜到曲辕犁(生产工具的改进)
出现时间
原始社会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 曹魏时期(三国) 唐代
主要工具
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 耒、耜 铁农具、牛耕 翻车 曲辕犁和筒车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水利设施的重要性: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水利设施的兴建。 2.重要的水利工程:春秋战国时期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以及西
商周时期,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 生产。(原因:生产力低下)
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古代何种生活方式? 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个体农民经济。 “戏中”的生产经营方式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特征? 1.原因: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私有土地的出现; 2.特征:提示:规模-结构-目的 自耕农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并与 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目 的为自给自足和交纳赋税。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明了犁壁。
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一定方向翻
倒,并能同
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
自此之后,
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
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早已出现了 名江东犁)。曲辕犁的发明,是自汉代 改革的又一次突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曲辕犁(又 之后农具
曲辕犁与前代犁相比有三个优点: 一、曲辕和犁褩的出现,淘汰了犁衡(肩 轭)。这不仅减轻了自身重量,而且克 服了直辕犁“回转相妨”的缺点。二、 犁评、犁梢的出现,使得入土的深浅、起土的宽窄更加随心所欲。三、犁底修长, 犁梢手控,使得耕作时平稳、深浅一致,利于水田使用。 古代灌溉工具的进步,也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重要的灌溉工陌
随着国家的出现,阶级的分化,在商周时期,原始社会的村社结构虽然保留, 但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井田制出现。
以沟洫将耕地分割成面积大致相等的方块田,构成“井”字形,故称“井田”。
甲骨文中的“田”字多写作“ ”,证明商代是有井田制的。西周是井田制度
最鼎盛的时期。
井田的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将全国土地层层分封给 各级贵族。井田制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 “公田”实际上 为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 权。
量,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广袤农田。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20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
挥着巨大的功效。
长期以来,黄河一直是中国农耕经济的命脉。黄河是否安流, 成为影响朝廷财政收入、人民生活和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
自战国到中唐,中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北方的重 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两宋之际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经济的重心完成 了由北方向南方的转移、这一变化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空间格局。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二2.7《新航路的开辟》
麦哲伦最后也没能回到目的地,在菲律宾遇害。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州500周年, 许多欧洲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 引起美州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 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
“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哪些影响?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4、政治因素: 欧洲
各国君主强化王权、 积极扩张的野心膨胀
12和13世纪葡萄牙的特点是, 它不是一个封建割据的国家, 而是人民的王国,葡萄牙的国 王不仅受到贵族、也就是他的 臣属的支持,而且得到百姓的 拥戴。强大的王权使葡萄牙人 有了强烈的民族归属感……
——葡萄牙历史学家 J·H·萨拉依瓦
试从航行的目的、性质 、影响方面比较郑和下西洋与 新航路开辟有什么不同?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的开辟
目的
1、宣扬国威
1、掠夺财富;
2、获得外国的珍宝特产 2、扩张领土,占有市场
3、加强与外国的联系等 3、传播基督教等
性质
政治行为 贡赐贸易
经济行为 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
消 国力不堪重负
造成亚、非、拉美的长
影 极 强化以自我中心的世界观 期贫困落后
)
加速封建制度的衰落
平民 更加贫困
资产阶级 增强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六: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商人的 贸易范围空前扩大,新的商品在欧洲市 场上出现,美洲的可可、烟草,都成了 国际贸易的重要商品,咖啡、布匹、香 料的交易量也大增。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集》
商品种类增多 贸易规模扩大
材料七:在商业贸易上,荷兰的各贸易公 司与葡萄牙等国的商人在贸易上的竞争十 分激烈。荷兰人认识到,要与西、普争夺 东南亚的资源,必须有雄厚的资本。 1602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建立了证券 交易所,并成立了东印度公司。
历史教材版本高中岳麓
历史教材版本高中岳麓
高中岳麓版历史教材是指由岳麓出版社(岳麓书社)出版的《高中历史》教材,是一套供高中学生使用的历史学科教材。
岳麓版历史教材的编写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旨在通过历史学科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必修部分包括三个模块,分别是《政治文明历程》、《经济发展历程》和《文化发展历程》,每个模块都由若干个单元组成。
选修部分包括六个模块,分别是《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
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的特点在于其编写思路清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注重历史学科的学术性和教育性,同时也关注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此外,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总之,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是一套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高中历史学科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积极的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知识点总结
中学历史必修三岳麓版学问点总结中学历史必修三岳麓版学问点主要有哪些?接下来为你整理了中学历史必修三岳麓版学问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历史必修三岳麓版学问点总结中国古代思想与科技第1课孔子与老子一. 背景根本缘由:社会大变革,社会转型政治:周王室衰败,宗法制分封制起先崩溃,诸侯争霸,社会动乱经济:铁器牛耕运用,生产力进步,井田制起先崩溃,小农经济兴起,工商业进展文化:士大夫阶层兴起,供应了人才基础思想概况1.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1) 学说:思想核心:"仁'(仁者爱人) "中庸'①政治学说:A、"礼'("克己复礼') B、"为政以德'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③教化思想:"有教无类'(影响最深远,打破官教限制)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义不容辞于师'(2) 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3) 儒学特征:①重视血亲和伦理道德②重视实践理性③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④重视解决实际问题(4)历史地位:①当时为受到重视,所提倡的儒家思想体系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保守的一面:主见依据周礼的制度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承认等级制度也阶级压迫。
(5)反映了春秋晚期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礼崩乐坏.(6)孔子的政治主见对现在有何现实意义:对今日的政治文明的建设、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礼'的观念,德治)(孔子仁和礼的思想作用:缓解阶级冲突;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2.老子创立道家学派(1)世界观:"道'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_《孔子与老子》参考教案2
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
课标要求:知道儒家和道家,了解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材内容和地位: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教材分两课介绍,第一课介绍孔子和老子的主张及其地位;第二课介绍了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以及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本节课要学习的是第一课《孔子与老子》,它包括两部分,其一介绍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地位;其二介绍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可以以此为基本框架组织教学。
因为本专题着重讲述“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第一部分。
【学情分析】对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稍有涉及,有所了解,但未必有深刻的体会。
本课的学习将使学生温故知新,对这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较深的理解,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尝试着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现实。
【设计思想】本节课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具体做法是:通过看图学史,体会论从史出;通过模拟孔子问答,理解孔子的主张;结合现实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认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内在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和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模拟孔子和弟子、国君的问答,体会孔子的主张;通过对今天城市管理问题的思考和对1987年美国国情咨文引用老子话语的分析,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社会现实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以德治国主张,领会道家的智慧,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展示本课相关图片,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氛围。
岳麓版高中历史目录包括必修一二三
岳麓版高中历史目录包括必修一二三岳麓版高中历史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第2课大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大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古罗马的政制与治律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治律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英国的制度创新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第11课*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2课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第14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第15课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综合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第17课*综合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20课新民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第28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必修二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第8课 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第1O 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交通与通讯的变化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苏联的经济改革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第21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第22课 综合探究:调查改革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3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第25课 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7课 综合探究: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综合探究: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必修三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1课 孔子与老子孔子与老子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汉代的思想大一统第4课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第5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课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课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7课 汉字与书法汉字与书法第8课 笔墨丹青笔墨丹青 第9课 诗言志歌咏言诗言志歌咏言第10课 从传奇到小说从传奇到小说第11课 梨园春秋梨园春秋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2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第13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第14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挑战教皇的权威第15课 理性之光理性之光第16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第17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8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诗歌、小说与戏剧第19课 音乐与美术音乐与美术第20课 电影与电视电影与电视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1课 西学东渐西学东渐第22课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第23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第24课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课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第25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6课 现代科学革命现代科学革命第27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第28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新中国的科技成就第29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第30课 百花齐放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第31课 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统编版与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对比分析——以秦朝为例
ZHONG XUE JIAO YU YAN JIU统编版与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对比分析——以秦朝为例杨 丽(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0047)2017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全国历史教材通行一版——统编版,意味着大象版、岳麓版、人教版(2007版)等版本的历史教材会逐渐消失。
2018年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出版。
2019年秋季在上海、北京、山东等六省(市)率先试用;全国其他省份最迟于2022年秋季使用新教材。
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媒介和资源,而教科书是教学中最核心的教材,因此教科书编纂的质量关乎历史教学的质量。
本文试图通过将统编版和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进行对比,并以秦朝为例,分析统编版历史教材的创新之处,以推进目前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
一、两版高中历史教材的比较分析(一)体例岳麓版必修高中历史教科书分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三大模块,以时间为顺序,采用中外混合历史专题体例。
统编版必修教科书采用通史体例,以章节体形式将中国史与世界史分为上、下两册,每一节课介绍一个时期各方面的内容。
(二)正文系统岳麓版教材是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历史教材。
课程标准 (实验稿)对秦朝的内容要求是:“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统编版教材是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版)制定的,对其要求是:“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从两版课程标准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对于秦朝时期的内容要求有极大的不同。
岳麓版更加强调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而统编版课标则更加强调秦朝对于民族交融、大一统国家建立的所做的贡献,有利于构建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感;通过分析秦朝速亡的原因,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素养。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在我们学习历史的时候,常常会发现那些古老的故事比电视剧还要精彩,真的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大片”。
想想看,古代那些大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后世,就像现代的明星一样,粉丝成群。
比如说,孔子,哦,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的思想就像大海一样深,真的是给人以无穷的启发。
人们常说“学而时习之”,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孔子对于学习的热爱,像一颗种子在心中发芽,慢慢长成参天大树。
再说说秦始皇,那可是个霸气外露的人物。
统一六国、修建长城,简直就是个“超级英雄”,不过呢,他也有点儿极端,搞得人心惶惶。
大家想想,古代可没有微信,没法儿发信息,你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拉去当“永生不死”的小兵,这可真是“死得惨”啊!所以,历史里有英雄也有恶棍,真是个“江湖”啊!这时候,咱们就得明白,历史不是单一的黑白对立,而是五光十色的调色盘。
然后,我们不能不提到汉朝,简直是个大盛世,文化、科技全都飞速发展。
你看看,丝绸之路开通了,商人们就像一群忙碌的小蜜蜂,嗡嗡嗡地跑来跑去,生意做得那叫一个兴旺。
汉武帝也是个“狠角色”,搞得国力强盛,但他对外的侵略可就不太讨好,真是个两面派,有点儿矛盾。
历史可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好比人生,有时候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接着再聊聊唐朝,那可是个“诗和远方”的时代。
大唐的文化真的是“繁荣昌盛”,李白和杜甫的诗词简直就是流行音乐,大家茶余饭后都爱吟唱,想象一下,那个场景,真的是美不胜收。
唐朝的开放也让外来文化涌入,感觉就像是今天的“国际化”,各国的朋友齐聚一堂,热闹非凡,简直是个“百花齐放”的盛宴。
说到宋朝,那又是个“科技与文化并重”的时代,发明了火药、印刷术,简直就是个科技革命的先锋,大家都像“追星族”一样追捧新技术。
还有那诗词词曲,文人墨客纷纷跃跃欲试,宛如如今的网络红人。
可惜的是,宋朝的国防也挺薄弱,结果就被外敌“打了个措手不及”,真是让人感慨。
明清两朝也不甘示弱,明朝的大明王朝,像个霸主一样,横扫四方,开疆拓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
商品零售额
95.8%
4.2%
二、三大改造的完成
1.农业: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 2.手工业:与农业步骤基本相同 3.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造政策——赎买 改造方式——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思想碰撞
1.农民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是否真的欢迎改造?
毛泽东对“一五”计划的反复修改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2.“一五”计划:为“一化三改”奠定基础
资料搜集:多一个角度看“一五”经济建设成就
经济建设的大手笔 “一五”计划建设规模宏大,在五年内,各项支出 总数为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两以上。用这样大量 的资金来进行国家建设,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二、三大改造的完成
1.农业: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 2.手工业:与农业步骤基本相同 3.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造政策——赎买 改造方式——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思想碰撞
2.改造是否真的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三大改造的完成
1.农业: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 2.手工业:与农业步骤基本相同 3.资本主义工商业:
间的矛盾
生活需要与现实间的矛盾
中心任务 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
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1.中共“八大” 1956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岳麓版教材高中历史必修(Ⅲ)
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山东省实验中学 钟红军
新课导入:
倾听历史声音
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无产 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 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 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问题导学
1.如何理解过渡时期? 时间界定—— 社会属性——
2.过渡时期总路线有何特点?其实质是什么?
3.“一五”计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2.“一五”计划:为“一化三改”奠定基础
资料搜集:多一个角度看“一五”经济建设成就
——《中共“十六大”报告》
二、三大改造的完成
1.农业: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 2.手工业: 3.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造政策——赎买 改造方式——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谈话分析
1.结合小农经济的特点分析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2.结合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历程分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
赎买政策的依据。 3.结合下列图表分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
济南市“十一五”规划的奥体中心图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2.“一五”计划:为“一化三改”奠定基础
资料搜集:多一个角度看“一五”经济建设成就
工业化在今天 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 务……我们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率好、资源消 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兴工 业化道路。
改造政策——赎买 改造方式——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思想碰撞
2.改造是否真的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三大改造的完成
1.农业: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 2.手工业:与农业步骤基本相同 3.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造政策——赎买 改造方式——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思想碰撞
3.“十六大”提出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我们应该如何 审视三大改造这段历史?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国民生产总值
1952 1954 1956 1958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2.“一五”计划:为“一化三改”奠定基础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2.“一五”计划:为“一化三改”奠定基础
资料搜集:多一个角度看“一五”经济建设成就
从“一五”计划看东北工业基础的复苏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2.“一五”计划:为“一化三改”奠定基础
资料搜集:多一个角度看“一五”经济建设成就
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1.中共“八大” 1956
社会主义改造前
社会主义改造后
角色体验
经济成分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
假设你是中共八大的代表,请你
阶级状结况合1存9在5着6经年济我剥削国和的政治民经族济资形产阶势级分转化析为普通 社会的剥削主阶要级矛盾,确定党劳的动者工作任务。
主要矛盾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火红的年代,离不开伟大的人民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2.“一五”计划:为“一化三改”奠定基础
资料搜集:多一个角度看“一五”经济建设成就
不学习,经济建设一窍不通,那就搞不成
陈云同志曾这样回忆某汽车厂选址的经过:“如果 这个汽车厂全年生产三千辆汽车,电力就需要二万四千 千瓦,西安只有九千千瓦,光修电站就需要几年时间。 还需要钢铁,一年要二十几万吨,而石景山钢铁厂要五 六年以后才能搞起来。木材要二万立方,在西北砍木头, 山都要砍光。还有运输问题,每年的运输量是一百万吨, 而西安到潼关的运输量不过二百万吨,光汽车工厂就够 它运的了。”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2.“一五”计划:为“一化三改”奠定基础
资料搜集:多一个角度看“一五”经济建设成就
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家底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2.“一五”计划:为“一化三改”奠定基础
资料搜集:多一个角度看“一五”经济建设成就
——《共产党宣言》
我们党的纲领如下:……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 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
在革命胜利后……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我国50-7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数据变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