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4 蜀道难 李白导学案(1)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第四课《蜀道难》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第四课《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计作者:马佳一.教材分析(一)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学习唐代诗歌。

共选取了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李商隐的诗。

《蜀道难》是李白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最具有代表性的诗作之一。

《杜甫诗三首》选取了三首律诗,都是杜甫后期的作品,分别是《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和《登高》。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一首叙事诗。

《李商隐诗两首》选取了《锦瑟》和《马嵬(其二)》。

根据诗歌特点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设立为:1、了解所学诗歌的创作背景,进而理解每一首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意义;2、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领会每个作家的不同艺术风格;3、理解所学诗作中的重点语句,由此感受诗人的情感,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二)课文特点《蜀道难》是人教必修3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唐代诗歌。

作为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蜀道难》具有一种示范的作用。

这种示范作用一方面体现其能够展现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巅峰时期的作品风貌;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诵读、鉴赏,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以期初步学会阅读其他唐诗作品。

李白这个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诗人以他的卓然文采和人格魅力点燃了盛唐诗歌的熊熊火焰。

因此,把李白的诗歌放在这一单元的第一篇就起到了管中窥豹的作用。

通过了解李白的诗了解李白,进而了解唐诗的风采。

《蜀道难》是一个乐府旧题。

在行文上有别于学生经常诵读的格律诗,它不像格律诗以对偶句为主,它常常是散句居多,这就增加了诵读时情感把握的难度。

同时古奥艰深的用词也可能会抑制学生的兴趣。

由此,在激发朗读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去把握诗意进而感受李白诗作的语言风格,作为本教学设计的重点。

诗歌丰富的想象世界与情感世界依然是引导学生主动诵读和主动探究的一盏明灯,以此鉴赏诗歌作为教学设计的难点,从而发展学生阅读古代诗歌的能力。

所以,我试图通过诵读与鉴赏两个层面来设计《蜀道难》的教学。

本课例是第一课时,主要立足于引导学生学会朗诵,引入介绍诵读诗歌的方法――标点符号诵读法,感知标点符号的表意性,并且进一步熟悉乐府旧题诗歌的特点,体会李白诗风的豪迈飘逸。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三教案:第二单元 第4课《蜀道难》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三教案:第二单元 第4课《蜀道难》

【讲】人教必修3第4课《蜀道难》教学资料【教学内容分析】《蜀道难》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必修3的课文。

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唐代诗歌。

作为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蜀道难》具有一种示范的作用。

这种示范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展现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的作品风貌,从而感受时代与文学的联系;另一方面的作用,在于通过引导学生诵读、鉴赏《蜀道难》,进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学会阅读其他唐诗作品。

在诗作本身之外,作者李白也是很值得研究的对象。

这个中国诗歌史上的巅峰诗人以他的卓然文采和人格魅力点燃了盛唐诗歌的熊熊火焰。

因此,把李白的诗歌放在这一单元的第一篇就起到了管中窥豹的作用。

通过了解李白的诗了解李白,又进一步了解唐诗的风采。

在之前上过的唐诗引导课的基础上,我希图通过诵读与鉴赏两个层面结合李白这位诗人来阅读他的诗。

使学生能被古典诗歌的巨大魅力所吸引。

【学情分析】《蜀道难》是一个乐府旧题。

在行文上有别于学生经常诵读的格律诗,它不像格律诗一样以对偶句为主,它常常是散句居多,这就增加了诵读时情感把握的难度。

高中的学生在思想上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但在表达上却正相反由开放转向了封闭。

而诗歌阅读鉴赏恰恰需要的就是学生敢于开口去诵读,在这一点上,诗歌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现了矛盾。

在诗歌教学上,学生已经接触过现代诗歌,对诗歌的意象有一定的了解。

而要了解唐诗乃至整个古典诗歌的魅力,仅仅了解意象是不足的。

因此,在《蜀道难》的教学上,意象是一个跳板,它连接着学生的已知与未知。

学生可能会被古奥艰深的用词抑制了兴趣,但诗歌丰富的想象世界与情感世界依然是引导学生主动诵读主动探究的一盏明灯。

【设计思想】针对学生对诵读古诗的畏缩情绪,我决定以两条主线贯穿全课。

一条主线在于从把握情感、掌握停顿、理解内涵三个有着层层递进关系的角度指导学生如何诵读和感受一首诗歌。

另一条主线在于梳理分析《蜀道难》的句法特点、主旨情感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探究李白对乐府旧题诗的创新和超越,进而探讨李白豪迈飘逸的浪漫主义诗风。

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导学设计:第二单元第4课 蜀道难

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导学设计:第二单元第4课 蜀道难

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导学设计:第二单元第4课蜀道难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导学设计:第二单元第4课蜀道难第4课蜀道难学习重点 1.诵读本诗,品味其一咏三叹的抒情效果,体会诗中情感。

2.理解反复修辞手法的含义并掌握其作用。

一、文本名句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二、李白诗歌名句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4.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5.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8.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9.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1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文本导学1.词语理解(1)通假字所守或匪亲:通“非”(2)一词多义①尚黄鹤之飞尚不得过:连词,尚且尚贤使能:动词,崇尚、尊敬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副词,还②危危乎高哉:形容词,高危如累卵:形容词,危险正襟危坐:形容词,正、端正上屋骑危:名词,屋脊③去连峰去天不盈尺:动词,距离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动词,离开为汉家除残去秽:动词,除掉、去掉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动词,前往、到……去④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形容词,与“易”相对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名词,灾难齐人难之:动词,责备⑤当西当太白有鸟道:动词,对着,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动词,把守(3)古今异义①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古义:这样以后。

新人教版必修3福建省泉州高中语文 第4课 蜀道难 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福建省泉州高中语文 第4课 蜀道难  导学案

高中语文第4课蜀道难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参考答案预习案二、(1)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3)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三、(1)猿猱欲度愁攀援(为动用法,为……发愁)(2)雄飞雌从绕林间(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雄鸟,雌鸟)(3)使人听此凋朱颜(使动用法,使……凋谢)(4)侧身西望长咨嗟(名词活用作状语,向西)(5)朝避猛虎,夕避长蛇(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危:高(2)于:比(3)何:多么(4)当:挡;绝:越过(5)尚:尚且(6)去:距离;盈:满、足(7)当:挡(8)或:倘若(9)但:只;从:跟随探究案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既是作者咏叹的主题,也是诗意转折和抒情变化的标志它在第一段出现,像晴天霹雳震撼人心,开启出一篇“奇之又奇”的文字;在第二段出现,承前启后:承前面的“畏途巉岩不可攀”,引发后面的“其险也如此”;在第三段出现,曲终奏雅,再三致意,其殷切关心之意,溢于言表从形式上看,每次呼出这句话,都完成了一种韵律的转换,即抒情、议论和描写之间的交替2、①神话传说:以“六龙回日”的传说极言山势高危②衬托:以“回川”之险正面衬托山势高危以黄鹤不得飞度和猿猱愁于攀援之情形来反衬人行走难上加难③夸张:黄鹤不得飞度、猿猱愁于攀援、扪参历井等处运用了夸张的修辞,使蜀道的雄奇险峻得到了充分地体现④虚实结合:黄鹤不得飞度、猿猱愁于攀援,作者先用虚写的手法来表现蜀道的难行,接着用实写的手法具体表现了青泥岭的难行,以“百步九折萦岩峦”的危险来表现人行走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总之,这几句诗作者运用了多种手法极写山势的高危,突出路之难行3、“但见”四句渲染了凄清的气氛,“连峰”四句渲染了惊险的气氛4、诗人先烘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诗人一开始写山峦起伏、连峰接天、枯松倒挂绝壁等景物,给人以山势高危使人望而生畏之感;接着写飞湍、瀑流、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山川的惊险,令人惊心动魄,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5、在前两节极力渲染蜀道的高危、惊险的基础上,在这一节中诗人重点从社会的角度极力描写蜀道的凶险,继续对友人施以心理战如果说高山可以绕过,绝壁可以躲开,那么蜀中要塞剑阁又怎么能回避?它绵延三十多里,群峰如剑,形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化用了西晋左思《蜀都赋》中“一人守隘,万夫莫向”的句子,还有西晋张载《剑阁铭》中“一人荷戟,万夫趑趄”的句子,以此增加对可能出现的恶劣社会环境的预警“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化用了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诗人借古説今,暗寓了蜀道之难自古而然的意思“朝避猛虎”四句,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极写蜀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险恶,奉劝友人不可以久居6、本诗的主题是“送友人入蜀”,是沿袭乐府古题的“即事成篇”之作诗人担心友人旅途艰险,为友人去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感到忧虑,并含蓄地寄托了惜别之情7、《蜀道难》是李白的成名作现存资料表明,李白没有由秦入蜀的经历,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沿长江东下,就再也没有去过可见《蜀道难》纯系想象之辞想象之丰富,比喻之奇特,笔法之夸张扬厉,韵律之流转华美,是本诗主要的艺术特色可结合诗句具体领悟,在此基础上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4课《蜀道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4课《蜀道难》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4课《蜀道难》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蜀道难
授课人
周耀山
二次
备课
授课班级
高一6
课时
3课时
教学目的
1、全体感知全诗的感情基调,疏浚大意,掌握全诗的行文头绪。
2、培育先生鉴赏诗歌作品的才干和方法,鉴赏本诗的艺术特征。
3、感受本诗的庞大气势和豪放的感情,品味诗歌的浪漫主义作风。

自主学习反省内容和方法
教员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局部,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拟。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诵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重复倾听,在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1.全文的宗旨句是哪一句?作用是什么?
明白:宗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人发明性地承袭了现代民歌中罕见的复沓〔重复〕方式,宗旨句在扫尾、中间、开头各出现一次。每一次出现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见前面剖析〕,由此自然构成了以宗旨句贯串一直、内容层层深化的格式,使人发生〝一叹缺乏而至于再,再叹缺乏而至于三〞的感受,这样的章法可称巧妙至极。同时,宗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串全篇,充沛显示了全诗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战祸之烈。
〔5〕奥秘的传说:〝五丁开山〞〝太阳神回车〞〝子规哀啼〞等传说的出现,使全诗掩盖一种奥秘气氛,也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了一个〝难〞字。
〔6〕灵敏的章法,宏伟的气候,深入的主题。
〔7〕打破传统,采用散文明的句式,整齐整齐,长短不齐,构成豪放的言语作风,用韵极尽变化之能事。〝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
明白:〝但见〞四句运用细节描写,借景抒情,渲染了凄凉凄清的气氛。〝连峰〞四句运用夸张的手法,由静到动停止描写,渲染了惊险的气氛,营建出一种势假定排山倒海的艺术效果。是对蜀道之难的描写,到达了登峰造极的境地。

新人教版必修3黑龙江省高中语文4蜀道难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黑龙江省高中语文4蜀道难导学案

蜀道难【学习目标】1、体会诗歌想象奇特、善用夸张的特点,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2、熟读成诵,体味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体会诗人豪迈奔放的感情,体会诗人的忧国情怀。

【作者作品】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

唐代的伟大诗人。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有“诗仙”之誉。

李白众体兼善,但最擅长写古风及绝句。

前者多为七绝。

他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与杜甫并称“李杜” 。

李白的诗歌总体风格豪放俊逸,清新飘逸,气势磅礴。

它们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现存诗900 余首,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静夜思》《将进酒》《梦留天姆吟留别》《行路难》等。

【文题解读】“蜀道难”是古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乐府古题要解》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蜀中山名)之阻。

”以此为题的歌曲的内容就是歌咏蜀道的艰难和行旅的辛苦的。

李白的《蜀道难》即袭用乐府古题而作。

蜀道,蜀中(四川)的道路,是古代由长安通往属地的道路。

蜀道因穿越秦岭和巴山,道路难以行走。

因此蜀道常称为难以行走的代名词。

【背景探寻】对《蜀道难》的写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主要有四种说法:甲、此诗系为房琯、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乙、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丙、此诗旨在讽刺当时蜀地长官章仇兼琼想凭险割据,不听朝廷节制;丁,此诗纯粹歌咏山水风光,并无寓意。

这首诗最早见录于唐人殷璠所编的《河岳英灵集》,该书编成于公元753 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由此可知李白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最迟也应该在《河岳英灵集》编成之前。

而那时,安史之乱尚未发生,唐玄宗安居长安,房琯、杜甫也都还未入川,所以,甲、乙两说明显错误。

至于讽刺章仇兼琼的说法,从一些史书的有关记载来看,也缺乏依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4蜀道难李白导学案(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4蜀道难李白导学案(1)

4 蜀道难【相关知识】1 、走近作者李白,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

诗风雄奇豪迈,感情奔放,幻想丰富,形象鲜明,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

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2 、关于蜀道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 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

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

3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目的唐代孟棨的《本事诗》和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都记载李白初到长安会见贺知章,出示《蜀道难》,博得“谪仙”雅号的事。

可见这是李白的一篇习作,大抵以驰骋文采为高,未必有什么寓意。

李白年轻时多模仿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诗文,以超越古人为能事。

杜甫曾论李白诗说:“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从诗意来看,这是一篇送友人入蜀的诗歌,大约作于唐天宝初年。

同类题材的作品在李白集中还有五言律诗《送友人入蜀》和《剑阁赋》,可以相互印证。

因为贺知章的赏识,李白名声大振,从此奠定了“诗仙“的地位,《蜀道难》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作。

4、李白《送友人入蜀》见说蚕从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5、李白《剑阁赋》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

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

上则松风萧飒瑟,有巴猿兮相哀。

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

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兮叹息。

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

鸿别燕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

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

【整体感知】《蜀道难》原本是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

李白之前的古辞,也多咏蜀地山川之险。

如南朝陈著名诗人阴铿的《蜀道难》云:“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

高中语文4蜀道难(第1课时)导学案必修3

高中语文4蜀道难(第1课时)导学案必修3

蜀道难【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2.了解李白雄放飘逸的诗风;3.熟悉诗歌内容,体会李白诗歌的夸张、想象的写作手法。

4.做学问应当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

【重点难点】1.熟读成诵。

2.理解诗歌内容并能背诵全诗。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任务一:自主预习1.介绍作者(结合注释及学资料,为李白写一篇小传。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性格豪放,渴望建功立业,但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感情奔放,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蔑视权贵,形成了他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艺术风格。

他也是五言、七言绝句的圣手,五言含蓄、深远,可与王维相比;七绝韵味醇美,音节和谐流畅,和王昌龄齐名,被评为有唐三百年的典范。

2.题解《蜀道难》是府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

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乐府诗题就像现在的命题作文一样,每一代人都希望能翻出新意来。

李白以丰富的想象、奔放的语言、卓越的艺术构思创造出了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可以说是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

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公元742年至744年(天宝元载至天宝三载)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

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

任务二:学生诵读课文,完成以下学习内容1.注音鱼凫()咨嗟()巉()岩飞湍()喧豗()砯()崖吮()吸噫()吁()嚱()石栈()抚膺()号()古木崔嵬()峥()嵘扪参()万壑()猿猱()秦塞()2.解释句中重要词语开国何茫然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

尔:回日之高标。

回:扪参历井。

扪:以手抚膺。

膺:凋朱颜。

凋: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盈:所守或匪亲。

或:。

匪:长咨嗟。

咨嗟:危乎高哉。

危:横绝峨嵋巅。

横绝:锦城虽云乐。

云:乐:天梯石栈相钩连。

钩连: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

盈:倚绝壁。

倚:难于上青天。

于:开国何茫然。

[精品]新人教版高中语文2.4《蜀道难》教导学案

[精品]新人教版高中语文2.4《蜀道难》教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

2.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

3.了解李白的放达。

学习重难点:1.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2.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预习出示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学生朗读,指出作者——2.回忆李白诗中的一些名句。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二、了解作者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诗仙”来历,源自他写《蜀道难》。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是他一生的愿望。

他的命运开始于漫游,也结束于漫游。

天宝元年 (公元472年),李白被唐玄宗征召进京。

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

但到了长安,得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加上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不甘趋炎附势,因此不到三年就被赶出了长安。

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

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

《蜀道难》写于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

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当时著名诗人贺知章前往探望,首先见到了《蜀道难》,赞叹不已,连连称赞说“谪仙呀谪仙!”后人就开始称李白为“诗仙”。

纵观李白的诗歌创作,浪漫俊逸,豪放自然,尤其是他善于想象和夸张,使诗歌气势磅礴,后人称赞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关于这点我们已经在已经学过的诗句中感悟到,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蜀道难》,再来感受他这种恣肆汪洋的浪漫主义风格,以及他寄托于其中“济世救民”的思想。

蜀道难导学案(学生用)1

蜀道难导学案(学生用)1
3.李白(701-762)字,号,唐时期的著名主义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
【练习案】——及时反思,归纳提升
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开国何茫然B.可以横绝峨眉巅C.地崩山摧壮士死 D.可怜飞燕倚新妆
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及常识中的空缺部分。
.“鸟”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在古诗文中常被用来表达复杂的情感。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写的《归园田居》中有“,池鱼思故渊。”用鸟表达自己的归隐之情;李白在《蜀道难》中感叹道:“__________________,雄飞雌从绕林间。”表达了蜀道艰难、行程孤独之情;杜甫在《登高》中抒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寄寓了飘泊不定、老病孤独的情感;
5.李白浪漫主义诗句欣赏: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高中语文 第4课《蜀道难》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4课《蜀道难》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蜀道难》班别:组别:姓名:【学习目标】1.扫清文字障碍,读懂诗意;2.熟读成诵,体会李白豪迈飘逸的浪漫诗风。

【学习重点】体会李白豪迈飘逸的浪漫诗风。

【学习难点】把握情感主旨。

【知识链接】1.关于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

诗风雄奇豪迈,感情奔放,形象鲜明,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后又一伟大的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

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

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

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

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2.关于蜀道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

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

3.关于诗题《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古辞都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

这首诗是袭用乐府旧题,意在送友人入蜀。

【自主学习】(一)夯实基础:1.给加点的字注音:噫吁嚱..历井...yīxūxī 鱼凫.fú 秦塞.sài 石栈.zhàn猿猱.náo扪参ménshēn抚膺.yīng巉.岩chán飞湍.tuān 喧豗.huī砯.崖pīng 崔嵬.wéi吮.血shǔn 咨嗟..zījiē2.解释句中重要词语:①危.(高)乎高哉②蜀道之难,难于.(比)上青天③开国何.(多么)茫然④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交错相连)⑤黄鹤之飞尚.(尚且)不得过⑥以手抚膺坐.(徒,空)长叹⑦使人听此凋.(使动,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朱颜⑧连峰去.(距离)天不盈.(满)尺⑨一夫当.(把守)关,万夫莫开⑩所守或.(表假设)匪.(通“非”)亲(二)整体感知:熟读全诗,思考:1.这首诗歌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话?①高险② 惊险③凶险【合作探究】细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一)与李白同时代的诗评家殷璠称本诗“奇之又奇”,试以第一、二段为例,说说诗人展开了哪些艺术想象,奇在何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2.4蜀道难教案1新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2.4蜀道难教案1新1
1.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答: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5)总结:
三、难点突破
1、噫吁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思考:作用?
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主旨句出现了三次:
①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击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形成了以此为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
(2)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的感情色彩也不同,试比较这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李诗豁达(旷达,乐观),王诗离愁中带洒脱(只答“离愁”“洒脱”“伤感”亦可)
5、(200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①用环境的荒凉来反衬战士的杀敌报国的英勇精神。
②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战士的戍边为国的情操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读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蜀道难讲解与例题 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第4课蜀道难讲解与例题  导学案

第4课蜀道难在中国古代诗人中,若论浪漫的才情、飘逸的诗风,几乎没有谁能与李白并肩;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若论雄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也几乎没有哪首诗能与《蜀道难》媲美。

这首诗以奇异的联想、瑰丽的色彩,熔神话故事、轶闻传说于一炉,充分显现了李诗雄奇飘逸的特点,为李白赢得了“谪仙”的称号。

学习本诗,一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歌采用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二要体会诗人借此抒发的思想情感。

《蜀道难》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

在李白之前,也多有人咏蜀地山川之险,通行之难。

关于这首诗写作的背景,顾炎武《日知录》中说:“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

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

即事成篇,别无寓意。

”又据孟棨《本事诗》载,贺知章于天宝初年李白入京时即见此作,惊叹之余称李白为“谪仙”。

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而作。

诗中的“君”有人说是李白的一位好友,有人说仅是一种虚拟方式,即实无其人而是泛指所有“西游”之人。

在诗中,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告诫人们不要只看到“锦城”的“乐”,应该“早还家”,因为这里的道路奇险无比,且随时可能发生战乱,从后来的“安史之乱”中足见作者政治预见的正确。

★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绵阳、德阳等地。

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

近体诗(格律诗)形成前,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都称古诗、古风。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

《蜀道难》是一首典型的古体诗。

1加点字读音加点字读音噫吁嚱.鱼凫.石栈.猿猱.抚膺.巉.岩喧豗.砯.崖转石崔嵬.吮.血横横.绝吁噫吁.嚱蛮横.呼吁.塞秦塞.参参.商塞.车参.差闭塞.参.与所守或匪亲(“匪”通“______”)3.解多义危⎩⎪⎨⎪⎧危.乎高哉( )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去⎩⎪⎨⎪⎧ 连峰去.天不盈尺( )比去.,以手阖门( )我从去.年辞帝京( )为汉家除残去.秽( )得⎩⎪⎨⎪⎧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尔⎩⎪⎨⎪⎧ 尔.来四万八千岁(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无他,但手熟尔.( )非死则徙尔.( )子路率尔.而对( )乎⎩⎪⎨⎪⎧ 危乎.高哉()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叫嚣乎.东西(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4.辨活用问君西.游何时还(______________)使人听此凋.朱颜(______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______________)5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高中语文必修三蜀道难精品教导学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蜀道难精品教导学案

《蜀道难》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

2.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

3.了解李白的放达。

学习重难点:1.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2.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预习出示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学生朗读,指出作者——2.回忆李白诗中的一些名句。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二、了解作者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诗仙”来历,源自他写《蜀道难》。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是他一生的愿望。

他的命运开始于漫游,也结束于漫游。

天宝元年 (公元472年),李白被唐玄宗征召进京。

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

但到了长安,得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加上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不甘趋炎附势,因此不到三年就被赶出了长安。

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

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

《蜀道难》写于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

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当时著名诗人贺知章前往探望,首先见到了《蜀道难》,赞叹不已,连连称赞说“谪仙呀谪仙!”后人就开始称李白为“诗仙”。

纵观李白的诗歌创作,浪漫俊逸,豪放自然,尤其是他善于想象和夸张,使诗歌气势磅礴,后人称赞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关于这点我们已经在已经学过的诗句中感悟到,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蜀道难》,再来感受他这种恣肆汪洋的浪漫主义风格,以及他寄托于其中“济世救民”的思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4《蜀道难》导学案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4《蜀道难》导学案1

《蜀道难》导学案【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全诗的内容,把握其意境,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2.熟读成诵,仔细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学习重点】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把握结构上回旋往复的特色。

【学习难点】诗歌内容的鉴赏【学习方法】反复诵读【相关知识】1、走近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

诗风雄奇豪迈,感情奔放,幻想丰富,形象鲜明,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后又一伟大的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

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2、关于蜀道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

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

3、写作背景唐朝时,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们乐不思返,而没有意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变乱的可能。

这首诗大约是开元十九年(731)李白初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古辞都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

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

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

【整体感知】《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

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奇丽险峻的山川景色。

既写了蜀道的艰难,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

【学习过程】一、纠正下列注音中错误的部分()A噫吁嚱yī xū xī鱼凫fú 秦塞sāiB石栈zhàn猿猱róu扪参历井mén shēnC抚膺yīng巉岩chán喧豗huī吮血shǔnD飞湍tuān砯崖bīng崔嵬wéi咨嗟zī jiē二、给下列诗句划分节奏(1)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4《蜀道难》导学案1(学生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4《蜀道难》导学案1(学生版)

《蜀道难》优教导学案(学生版)【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15分钟预习,有感情地朗读《蜀道难》,熟练背诵并默写名句。

2、把握本文的基本内容,思想感情和运用的艺术手法,点评自己认为比较好的词句。

3、在15分钟内完成课内探究案,规范作答,保证质量。

【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积极探究,掌握诗词借助形象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方法。

2、掌握本诗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和作用。

3、激情投入,感受词的情感美,培养自己对浪漫主义诗歌的兴趣。

【自主学习指导】认真阅读相关材料,初步掌握解读这类诗歌的突破口。

充分利用课下注释,读懂诗词,准确把握意象,理解作者的情感。

你还学过李白的哪些文章?还记得哪些李白的名言名句?【自主预习案】【自主学习*整体感知】一、作者和课文有关知识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李白的这首《蜀道难》,大约写于唐开元、天宝年间,是诗人在长安为西去之蜀的友人而作。

对这首诗的创作曾有一些附会史事的说法,如以为它是讽刺唐玄宗避安史乱入蜀的等,几乎没有定论。

但有一点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此诗作于天宝初年,这时正是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前夕,诗人在表面繁荣的背后,仿佛已经预感到潜伏着的社会危机,深感于人生道路的艰难。

2、《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多写蜀道艰难。

乐府诗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

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

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

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

这首诗就属于后者。

二、自主梳理语言基础知识【字音、重点字词、文言虚词以及诵读节奏)(参照语文必修③《高中同步作业》P13)】三、朗读全诗(要求:读出感情,读出思想,读出气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蜀道难【相关知识】1、走近作者李白,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

诗风雄奇豪迈,感情奔放,幻想丰富,形象鲜明,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

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2、关于蜀道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

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

3、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目的唐代孟棨的《本事诗》和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都记载李白初到长安会见贺知章,出示《蜀道难》,博得“谪仙”雅号的事。

可见这是李白的一篇习作,大抵以驰骋文采为高,未必有什么寓意。

李白年轻时多模仿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诗文,以超越古人为能事。

杜甫曾论李白诗说:“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从诗意来看,这是一篇送友人入蜀的诗歌,大约作于唐天宝初年。

同类题材的作品在李白集中还有五言律诗《送友人入蜀》和《剑阁赋》,可以相互印证。

因为贺知章的赏识,李白名声大振,从此奠定了“诗仙“的地位,《蜀道难》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作。

4、李白《送友人入蜀》见说蚕从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5、李白《剑阁赋》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

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

上则松风萧飒瑟,有巴猿兮相哀。

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

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兮叹息。

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

鸿别燕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

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

【整体感知】《蜀道难》原本是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

李白之前的古辞,也多咏蜀地山川之险。

如南朝陈著名诗人阴铿的《蜀道难》云:“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

”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奇丽险峻的山川景色,诗歌充满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蜀道难》的结构回环往复。

诗的开篇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击主题,为全诗定下基调。

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形成了以此为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

【基础过关】一、实词1.通假字①所守或匪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 ①“匪”,通“非”。

②“鹤”,通“鹄”。

2.一词多义①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②尔⎩⎪⎨⎪⎧尔.来四万八千岁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无他,但手熟尔. ③尚⎩⎪⎨⎪⎧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尚.贤使能 赵王使使视廉颇尚.能饭否④危⎩⎪⎨⎪⎧ 危.乎高哉 危.如累卵 正襟危.坐⑤坐⎩⎪⎨⎪⎧ 以手抚膺坐.长叹 王曰:“何坐.?”曰:“坐.盗。

” 停车坐.爱枫林晚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点拨 ①音nán,形容词,与“易”相对/音nàn,名词,灾难/音nàn,动词,责难,质问 ②代词,那/代词,这,这样/通“耳”,罢了,而已 ③副词,尚且/动词,崇尚,尊重/副词,还④形容词,高/形容词,危险/副词,正,端正 ⑤副词,徒/动词,犯罪,犯法/介词,因为/名词,通“座”,座位3.词类活用①猿猱欲度愁.攀援:_______________ ②问君西.游何时还:________________ ③雄.飞雌.从绕林间:________________ ④使人听此凋.朱颜:________________ ⑤砯崖转.石万壑雷:________________ ⑥侧身西.望长咨嗟:________________ ⑦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为……发愁,为动用法。

②向西,名词作状语。

③雄鸟、雌鸟,形容词用作名词。

④使……凋谢,使动用法。

⑤使……滚动,使动用法。

⑥向西,名词作状语。

⑦使……回转,使动用法。

二、虚词1.乎⎩⎪⎨⎪⎧ 危乎.高哉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相与枕藉乎.舟中 2.但⎩⎪⎨⎪⎧ 但.见悲鸟号古木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无他,但.手熟尔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点拨 1.表感叹,啊、呀/语气助词,无义/介词,相当于“于”,对/介词,相当于“于”,在 2.副词,只,仅/副词,只管,尽管/连词,不过,只是/副词,只要,只须三、句式1.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__2.雄飞雌从绕林间:________________3.又闻子规啼夜月:________________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________________5.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________________点拨 1~3省略句 4.介词结构后置句 5.宾语“胡”前置四、名句积累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五、课文理解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意?它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 点拨 ①诗的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定下基调。

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形成了以此为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

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主旨句的每一次出现,或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

主旨句出现了三次:A.副句在前,主旨句在后。

副句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参历井张本。

B.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

副句意在说明蜀道是“畏途”,不可轻易前往。

此句有勾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

C.主旨句在前,副句在后。

副句概括了上文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跟开篇相照应。

以此结束全诗,意味无穷。

2.“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点拨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3.结合前面两段,说说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点拨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度、猿猱愁于攀援——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这样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4.为什么说这首诗是最能体现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特色的代表作品?点拨李白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

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

在《蜀道难》这首诗中,李白借助奇特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生动地描绘了蜀道的艰险和沿途风光的奇丽,抒发了自己对于蜀道之奇险的强烈的情感体验,深切地表达了自己对于入蜀(为官的)友人的关怀,并透露出了自己对于蜀地社会安危的忧虑与关切。

在这首诗中,李白豪放的性格和超群的艺术才能也有相当充分的表现,因而,这是一首最能体现李白诗歌的积极浪漫主义特色的代表作品。

一、中心主旨这首诗的寓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说,剑南节度使严武欲加害于房琯、杜甫,这首诗系担心房、杜安危而作;一说,为讽刺章仇(zhānɡ qiú,复姓)兼琼而作,讽刺其媚上取宠;一说,为讽谏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幸蜀而作。

最后一种说法较合诗意。

诗歌着力描写了蜀道奇险的山川形势,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

二、写作特色1.浪漫主义手法。

李白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

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2.句式参差多变。

本诗用了大量散文化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

诗的用韵,也突破了一韵到底的程式。

后面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

三、结构图解]开篇: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一叹)蜀道难⎩⎪⎪⎨⎪⎪⎧⎭⎪⎪⎬⎪⎪⎫叹高⎩⎪⎨⎪⎧⎭⎪⎬⎪⎫一叹蜀道之难蜀道的来历蜀道的高峻蜀道自古难行叹险⎩⎪⎨⎪⎧⎭⎪⎬⎪⎫二叹蜀道之难蜀道上环境凄清蜀道上山水险恶蜀道自古可畏劝阻友人叹战祸之烈⎩⎪⎨⎪⎧⎭⎪⎬⎪⎫三叹蜀道之难剑阁险要险象环生早还家告诫友人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四、文白对译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啊, 多么高峻!蜀道之难,比上青天还难。

⎣⎢⎡噫吁嚱⎦⎥⎤:三字都是惊叹词。

危:高。

于:介词,比。

蚕 丛及鱼 凫, 开国远古蜀王蚕丛与鱼凫,他们开国 何 茫 然!的事迹多么久远而不可知!⎣⎢⎡ 蚕丛、鱼凫:都是远古蜀王名。

何:多么。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尔 来 四万八千岁, 不与 秦塞从那时以来有四万八千年了,蜀地还未与秦地的 通 人烟。

人相往来。

⎣⎢⎡ 尔来:从那时以来。

尔,那,指开国之初。

秦塞:秦地。

秦国自古称为四塞之国。

塞,山川险要的地⎦⎥⎤方。

人烟:指人家,住户。

因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家。

这里指人。

西当 太白长安西面有太白山阻有 鸟 道, 可以 横绝 峨眉 巅。

隔了入蜀之路,只有鸟儿飞行的路径,能够飞越峨眉山的顶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