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日出》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泰山日出》教案

八年级语文《泰山日出》教案

八年级语文《泰山日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泰山日出》。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云海”、“霞光”、“玉皇顶”等。

(3)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泰山日出》。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运用的描绘自然景观的技巧。

(2)对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泰山的日出景色,引起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与泰山相关的诗词或文章,为学习《泰山日出》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分享自己的发现。

(2)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师生共同总结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泰山之巅,欣赏日出的美景。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所体验到的美好情感。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关键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泰山日出》。

2. 运用课文中的描绘自然景观的技巧,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日出或日落的文章。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如何,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泰山日出视频或图片,营造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日出现场。

初中语文_泰山日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泰山日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泰山日出》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引发思考大家会背哪些跟太阳有关的诗文?生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

…………师:都是琅琅上口,生动难忘的佳句啊!同一颗太阳,能引发人这么多不同的观感,为什么?生说师总结:——时间、地点、环境、心情不同,作者不同,就带来千变万化的诗情画意。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徐志摩的内心世界,学习他的散文名篇《泰山日出》齐读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在文章中奔放的情感、奇幻的想象、华灿的词采。

2、理解、体会作者于字里行间渗透的对社会光明的强烈渴望。

学习之前交流一下预习情况1、解题作者介绍2、组内默写字词,查找重点、易错字词3、同桌互查词语解释4、交流文章内容和主旨情感,浅谈自我感受二.朗读课文品味语言师:徐志摩的散文是别具特色的,文学大家沈从文说:“在现代风景散文里面,情感的奔放,想象的奇幻,词采的华灿,惟徐志摩一篇《泰山日出》可说。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亲历和感受吧自主学习:学习内容:品味文中描写日出景象的精彩词句。

学习方法:可默读、小声读、放声读。

可圈点,可旁批,感悟学习要求:完成句式我认为(美词好句)用得好,好在写出了--------(或表现了)----。

学习时间:3分钟预设答案:描写日出的语句;“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一系列美好事物的罗列展现日出时云彩的变幻美,多重比喻再现日出时色彩的浓郁、变幻与奇丽,让人产生美的遐想)“大量的染工,在层累的云底工作,无数蜿蜒的鱼龙,爬进了苍白色的云堆。

鱼龙的比喻,显现日出时活跃而变幻莫测的动态美“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光明的神驹在热奋的驰骋。

”揭示东方巨人的觉醒,并用传神的比喻显现活跃而变幻莫测的动态美“海句力士已经扫荡了他得阻碍,雀屏似的金霞,从无垠的肩上产生,展开在大地的边缘。

小学五年级语文《登泰山观日出》教后反思

小学五年级语文《登泰山观日出》教后反思

教学文档
小学五年级语文(登泰山观日出)教后反思
(登泰山观日出)教学反思
游记学过很多,写作手法也大致相同,所以教学上教学目标的把握比拟难,如果是重点定位写作方法,难免落入俗套,有千篇一律之感,如果分析言语文字的运用,五年级的学生很难理解其中微妙。

要很好地设计本课教学,先要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结构布局,课题直接架构文章,先写登山,再写看日出,脉络清楚。

在写登泰山这一局部,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又自然地交融在一起,而在观日出这一局部,则完全按照天空和太阳的变化来描述。

因此,每一局部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把它当作习作例文来指导比拟好。

在教学本课时,我按照“从课题入手分析文章结构——从写作顺序入手了解行文顺序——从分析特点入手学习写作手法〞的顺序展开教学。

在第—环节,主要通过让学生通过将课题和文章内容结合起来给文章分段来完成,教学任务比拟简单,目标达成很快。

第二个环节,让学生分别读课文的“登泰山〞、“观日出〞“登泰山〞这一局部,我先让学生说说“〞——高、险、美,然后让学生找到相关句子读一读,并说说哪里表达了这些特点,学生找到
为了稳固本课的教学成果,课后刻意安排学生借鉴本课的写作手法写一篇游记。

.。

《泰山日出》教案及反思

《泰山日出》教案及反思

泰山日出教案及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泰山日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背景;•学习如何在山顶观赏日出的最佳时间和位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内容•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泰山的日出时间和位置;•观赏泰山日出的最佳策略。

3.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呈现一张泰山壮丽日出的图片,并引发学生对泰山日出的兴趣。

步骤二:了解泰山•学生观看由导游讲解的泰山介绍视频,了解泰山的地理位置、高度和特点。

步骤三:泰山日出时间和位置1.学生观看泰山日出的时间和位置介绍视频。

2.老师根据视频内容进行讲解,并与学生讨论泰山日出的最佳观赏时间和位置。

3.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观点,与全班分享。

步骤四:观赏泰山日出的最佳策略1.学生参考材料,了解泰山日出时的气温、风向、云量等因素对观赏体验的影响。

2.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观赏泰山日出的最佳策略,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策略。

步骤五:实地考察计划1.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制定实地考察泰山日出的计划。

2.学生分组,安排各组的任务和角色,例如负责时间安排、食品准备、装备准备等。

步骤六:实地考察•学生按照实地考察计划,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泰山进行日出观赏。

4.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讨论质量和实地考察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参与和贡献的程度进行自我评价。

二、反思本次教案设计以泰山日出为主题,旨在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观和文化背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学习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学生对泰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也了解了泰山日出的最佳时间和位置,并制定了观赏泰山日出的最佳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他们在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们分享。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组织了自己的思路,提高了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然而,本次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教学时间有限,不能进行实地考察,限制了学生对泰山日出的真实体验。

八年级语文上《泰山日出》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泰山日出》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泰山日出》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泰山日出》的主要内容,掌握作者对泰山日出的描绘方法和表达技巧。

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课文《泰山日出》的作者和背景,让学生了解泰山的重要性和日出景观的壮丽。

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2 课文解读: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理解作者对泰山日出的描绘和感受。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欣赏文中的艺术美。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以图片或视频展示泰山的日出景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对日出的印象和感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感知文中的描绘和情感。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

3.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帮助他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课文。

第四章:写作练习4.1 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泰山日出》的描绘,写一段关于自己观察到的日出景观的描写。

4.2 指导与批改:教师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和示例,帮助他们掌握写作技巧。

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强调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和知识点,为学生提供复习和巩固的机会。

5.2 拓展活动:学生可以选择一种自然景观,进行观察和描写,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可以参加户外活动,亲身体验自然景观的美丽,提高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评估学生对课文《泰山日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泰山日出(范文)

泰山日出(范文)

泰山日出(范文)第一篇:泰山日出(范文)《泰山日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登泰山日观峰》,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2.根据诗文、图片,欣赏泰山日出的美丽。

3.了解和背诵更多描写泰山日出的诗文,体会诗文中的意境。

4.能用自己的话谈谈日出的过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欣赏古往今来泰山日出的赞歌,领悟中华文化意蕴及感受泰山观日出之美。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导入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自古以来,无数诗人对泰山日出的壮丽景观都有生动的描述,而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绝句尤为人喜爱。

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这首诗,看看梅尧臣诗中的泰山日出是怎样的?板书课题《泰山日出》,学生齐读。

(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熟读《登泰山日观峰》,结合译文理解诗句内容;2.根据诗文、图片,欣赏泰山日出的美丽。

3.了解和背诵更多描写泰山日出的诗文,体会诗文中的意境。

4.能用自己的话谈谈日出的过程,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目标己经明确了,你们有信心实现目标吗?老师相信,只要大家认真自学,一定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的。

二、先学环节(15分钟)(一)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诗句两遍。

要求:把字音读准确,诗句读通顺,并读出一定的语气。

2.读古诗找出你不懂的地方,可以问同桌。

3.小组内两两互读古诗。

(二)自学检测指名朗读全文,组织正音。

教师相机运用范读、领读、齐读等方式,读出一定的节奏和语气。

三、后教环节(10分钟)合作探究:自由朗读古诗,完成以下两个问题:1.借助注释,谈谈你对诗句的理解,了解作者。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泰山的诗句吗?精讲点拨:点拨一:注释1.日观峰:山东游览名胜。

位于玉皇顶东南,古称介丘岩,因观日出而闻名。

观日长廊全长30米,亭廊衔接,似仙阁矗立,鲜艳夺目。

拱北石又名观海石。

石长 6.5米,北西8度,与地面夹角30度。

登临其上可尽赏旭日东升场面。

2.随:随着点拨二:译文凌晨破晓前,登上日观峰,举目东望,只见海水金光粼粼;日轮冉冉升起,放射出万丈光芒,行驶在天空中。

八年级语文《泰山日出》教案

八年级语文《泰山日出》教案

八年级语文《泰山日出》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泰山日出》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通过描绘泰山日出景象表达的情感。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学会欣赏自然景观,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珍惜自然资源的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阅读和写作的爱好。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介绍泰山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引发学生对泰山日出景象的好奇心。

2.2 课文朗读与解析:分段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语调。

解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3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泰山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对泰山的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3.2 课文朗读与解析:分段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解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3 课文分析与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

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3.4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关于日出或日落的作文。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2 作文评价:评价学生的作文内容、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给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阅读推荐:推荐与课文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如其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或散文,让学生进一步拓展阅读。

5.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泰山,亲身感受泰山的壮丽景色,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初中八年级语文《泰山日出》优秀教案及赏析

初中八年级语文《泰山日出》优秀教案及赏析

初中八年级语文《泰山日出》优秀教案及赏析《泰山日出》通过诗话的语言,神奇的想象,将个人的内心灵思和对风景的体验幻作祝祷的巨人,热情的赞颂了他对东方文明的热爱之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八年级语文《泰山日出》优秀教案及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教学目标1.增加比较阅读的份量,进一步引导学生品味: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性格影响下表达的观看日出的不同感受。

2.体会在特定历史时期,作者如何借写日出来抒发对社会光明的强烈渴望。

3.教学过程以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的方式进行。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哪些描写表现了对光明的渴望。

难点:如何使读者体会出对旭日光明的描写是表达了对社会光明的渴望。

三、教学时数2课时。

四、教学步骤(一)分组:告诉大家今天的学习要分组,以便进行一些合作探究。

然后将全班按照每组4-6人进行划分,强弱男女搭配。

各组都为自己的组起个名字。

(二)引入:我们作个小组竞赛:大家会背哪些跟太阳有关的诗文?--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春云如兽复如禽,日照风吹浅又深。

(三)问:都是琅琅上口,生动难忘的佳句啊!同一颗太阳,能引发人这么多不同的观感,为什么?--时间、地点、环境、心情不同,作者不同,就带来千变万化的诗情画意。

问:记得有一篇外国作家的小说,写一名逃犯,在逃亡途中,看落日,“太阳像一只巨大的独眼”,为什么?--逃犯心情紧张,害怕被发现,这种心情影响到他对落日的感受。

(四)好,等一会儿要考验大家一下,你会体悟多少作者的心情。

我们今天将学习徐志摩的文章《泰山日出》。

我先介绍一下。

解题、作者和背景(见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略)(要交待徐是浪漫主义诗人。

)(五)现在大家仔细阅读《泰山日出》。

《泰山日出》教案

《泰山日出》教案

《泰山日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泰山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及泰山日出的特点。

(2)培养学生欣赏自然景观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的方式,了解泰山日出背后的故事。

(2)学会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现泰山日出的美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怀,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泰山日出的美景描绘。

(2)培养学生欣赏自然景观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现泰山日出的美景。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泰山日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搜集有关泰山日出的一些信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泰山日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

(2)邀请学生分享搜集到的泰山日出信息。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讨论交流:(1)分组讨论,探讨泰山日出的美景背后的故事。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4. 课文拓展:(1)欣赏其他描写自然美景的文章或诗歌。

(2)让学生尝试自己动手描绘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编写一篇关于泰山日出的短文。

2. 画一幅泰山日出的画作,体现课文中所描述的美景。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

2.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1. 课程内容: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

2. 教学方法:考虑是否有效地运用了讨论、分享等方式,以及是否需要改进教学方法。

3. 学生反馈: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后作业的质量,反思教学效果,并寻找提升的空间。

《泰山日出》教案设计

《泰山日出》教案设计

《泰山日出》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泰山日出的自然景观,感受大自然的壮丽与美好。

2. 通过学习《泰山日出》,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分析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泰山日出》的内容简介和背景知识。

2. 课文的字词解析和语言特点。

3. 课文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欣赏法等。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泰山日出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体会课文的语言美。

3. 字词解析: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分析课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的写作思路和情感表达。

5. 欣赏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language features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质量,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析能力、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泰山日出》的原文文本。

2.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 参考资料:提供关于泰山日出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文学鉴赏方面的参考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朗读课文,字词解析。

九、课后作业1. 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泰山日出的景象。

2. 请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并解释其作用。

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泰山日出》教案及反思3篇(八年级泰山日出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泰山日出》教案及反思3篇(八年级泰山日出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泰山日出》教案及反思3篇(八年级泰山日出北师大版)下面是我收集的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泰山日出》教案及反思3篇(八年级泰山日出北师大版),供大家参阅。

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泰山日出》教案及反思1一、教学目标1.增加比较阅读的份量,进一步引导学生品味: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心情性格影响下表达的观看日出的不同感受。

2.体会在特定历史时期,作者如何借写日出来抒发对社会光明的强烈渴望。

3.教学过程以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的方式进行。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哪些描写表现了对光明的渴望。

难点:如何使读者体会出对旭日光明的描写是表达了对社会光明的渴望。

三、教学时数2课时。

四、教学步骤(一)分组:告诉大家今天的学习要分组,以便进行一些合作探究。

然后将全班按照每组4-6人进行划分,强弱男女搭配。

各组都为自己的组起个名字。

(二)引入:我们作个小组竞赛:大家会背哪些跟太阳有关的诗文?--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层。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春云如兽复如禽,日照风吹浅又深。

(三)问:都是琅琅上口,生动难忘的佳句啊!同一颗太阳,能引发人这么多不同的观感,为什么?--时间、地点、环境、心情不同,作者不同,就带来千变万化的诗情画意。

问:记得有一篇外国作家的小说,写一名逃犯,在逃亡途中,看落日,“太阳像一只巨大的独眼”,为什么?--逃犯心情紧张,害怕被发现,这种心情影响到他对落日的感受。

(四)好,等一会儿要考验大家一下,你会体悟多少作者的心情。

我们今天将学习徐志摩的文章《泰山日出》。

我先介绍一下。

解题、作者和背景(见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略)(要交待徐是浪漫主义诗人。

)(五)现在大家仔细阅读《泰山日出》。

(六)阅读之后,梳理字词。

《泰山日出》教案

《泰山日出》教案

《泰山日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泰山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2)通过欣赏泰山日出,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审美能力。

(3)学会使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对泰山日出的感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泰山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2)组织学生观看泰山日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泰山日出的美丽。

(3)指导学生运用写作技巧,表达自己对泰山日出的看法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心,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泰山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2. 欣赏泰山日出,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审美能力。

3. 学会使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对泰山日出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1. 泰山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2. 运用写作技巧,表达自己对泰山日出的看法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1. 查阅有关泰山的资料,准备PPT。

2. 准备泰山日出图片或视频。

3. 准备写作纸张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对泰山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展示PPT,介绍泰山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2. 欣赏泰山日出:(1)展示泰山日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泰山的壮美。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欣赏泰山日出的感受。

3. 写作指导:(1)引导学生关注泰山日出的景色、氛围和情感。

(2)指导学生运用写作技巧,表达自己对泰山日出的看法和感受。

4. 学生写作:(1)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独立完成写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写作中的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邀请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分享写作心得。

(2)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总结课堂:(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泰山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2)强调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泰山日出》课堂教案设计

《泰山日出》课堂教案设计

《泰山日出》课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泰山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文化背景。

(2)通过欣赏《泰山日出》的作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光影处理、色彩搭配等。

2.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泰山日出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通过分组讨论、合作绘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泰山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文化背景。

(2)通过欣赏《泰山日出》的作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光影处理、色彩搭配等。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观察泰山日出景象,捕捉光影变化。

(2)如何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运用色彩搭配,表现日出时的氛围。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泰山日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关于泰山的知识,了解其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文化背景。

(2)提前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光影处理、色彩搭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泰山日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

(2)简要介绍泰山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文化背景。

2. 作品欣赏:(1)教师展示《泰山日出》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分析。

(2)学生分享欣赏心得,讨论作品中光影处理、色彩搭配等方面的技巧。

3. 技法讲解:(1)教师讲解绘画技巧,如光影处理、色彩搭配等。

(2)学生跟随教师演示,进行实践操作。

4. 创作实践:(1)学生分组讨论,确定绘画主题和构图。

(2)学生合作绘画,运用所学技巧表现泰山日出景象。

5. 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2)教师评价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泰山日出与其他地方日出的区别,探讨自然景观的多样性。

八年级下泰山日出教学反思案

八年级下泰山日出教学反思案

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有过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

在这些年中,我一直致力于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希望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

在我教授八年级下学期的泰山日出教学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不少启示和反思。

我将把这些反思分享给大家,希望能为大家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提供一些参考。

1. 知识点有时并不是最重要的教育教学的本质是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让他们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应对挑战。

知识点并不是学生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相反,他们更需要的是自信心和勇气,以及探索未知事物的乐趣。

在教授泰山日出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意识到,学生们对于这个主题的学习兴趣是极高的。

虽然他们并不一定完全掌握了这个主题所涉及的所有内容,但他们通过观察、归纳、总结和表达来自身体验的感受,探究了这个主题的美妙之处。

他们不仅对主题本身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在实践中得到了许多知识的启示,这些都是书本上的知识无法替代的。

2. 让学生自主探索很重要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存在非常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发现。

在教授泰山日出的过程中,我采取的是自主研究的方式。

我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些有关泰山早晨日出的知识,但我并没有逐字逐句地讲解,而是希望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来获取想要的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很快就能够适应这个学习方式。

他们能够在自主研究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型,并自己解决问题。

而这种方式,与传统教学中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不同,能够激发孩子们对于知识探究的兴趣,让他们掌握更多的技能。

3. 重视群体合作除了自主探索外,群体合作也是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教授泰山日出的过程中,我组织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一起完成研究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小组都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共同解决问题,让每一个小组学生互相了解,建立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感受到了合作集体的力量,也体验到了对于团队合作的推崇。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会更加注重和他人的共同进步,不仅能更好的完成任务,而且还能够在合作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泰山日出》教案

《泰山日出》教案

《泰山日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描述泰山日出的美景;(2)能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3)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描述泰山日出的美景;(2)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赞美之情。

2. 教学难点:(1)如何生动形象地描绘自然景观;(2)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泰山日出的图片和相关资料;(2)准备相关词汇和句式供学生参考。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泰山日出的基本知识;(2)准备好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泰山日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泰山日出的了解。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教师讲解泰山日出的美景,学生跟随讲解进行观察和描述;(2)学生分组讨论,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自己对泰山日出的赞美之情;(3)教师提供相关词汇和句式供学生参考,并进行写作实践。

3.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赞美自然景观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赞美之情;2. 选择一张最美的自然景观图片,用文字描述其美景,下周上课时分享给同学。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讨论和写作过程中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中,用文字描述自然景观的美景。

七、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能力。

《泰山日出》教案设计

《泰山日出》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泰山日出》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泰山日出》。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泰山日出景象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泰山的地理位置和日出景象。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3)学会通过朗读和背诵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泰山日出》。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泰山日出图片、课文动画等。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复印件。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图片展示:泰山日出景象。

2. 引导学生讨论:你们听说过泰山日出吗?它是什么样子的?二、学习课文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泰山日出》。

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 教师讲解生字词,并进行练习。

4. 学生背诵课文。

三、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强调生字词的掌握。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学生朗读课文《泰山日出》。

2.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大家还记得吗?二、深入学习课文1.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泰山日出景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 教师引导:请大家想象一下,自己站在泰山之巅,看着日出景象,会想到什么?3.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和感受。

三、课堂小结2. 教师强调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背诵课文《泰山日出》。

2. 拓展作业:画一幅泰山日出的画,并写一段描述。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课文《泰山日出》的朗读、背诵及生字词掌握情况。

八年级下泰山日出教案

八年级下泰山日出教案

八年级下泰山日出教案《泰山日出》是八年级的一篇语文课文。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八年级下泰山日出教案,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八年级下泰山日出教案一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感知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在比较中学习作者独特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日出的景观是壮美的,许多人会赞美它,描绘它,形容它。

今天我们就随着徐志摩先生一起来领略泰山日出的绚烂多彩,变幻无穷。

1.检查预习情况,积累生字词。

(给加点字注音)无餍 yn 饱饫 y 厚毳fēi 醒豁huō .....驰骋chěng 四隅 y 横亘 gn 消翳 ....y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黑板展示,教师评价2.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日记《爱眉小札》、《徐志摩日记》等。

写作背景:作为东方文学的泰斗,泰戈尔不仅有"天竺圣人"之誉,还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

在他一九二四年来华访问前夕,"泰戈尔热"已来势汹涌。

徐志摩以"泰山日出"来隐喻泰戈尔的文学创作和来华访问,表达中国诗人对泰戈尔的敬仰的感情,真是一个卓越的比喻。

这是何等倾心的盼望、何等热烈的迎候,何等辉煌的莅临!诗人以他才华横溢的想象和语言,描绘了一幅令人难忘的迎日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习指导:教师让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文章中优美的语句,把握文章的内容。

2.理清文章的思路:师: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的布局构思新颖独特,概括行文脉络。

生:全文共13自然段,可以分为: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示:总结概括全文主要内容,语言要求简洁。

讨论后明确:云海、日出、想象自己是一个巨人,对日出的赞美。

三、品读课文思考与探究:1.你认为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值得品味?请找出来说说你的看法。

《泰山日出》教案(5篇范例)

《泰山日出》教案(5篇范例)

《泰山日出》教案(5篇范例)第一篇:《泰山日出》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整体感知课文。

2.精研课文,理解、体验作者于字里行间浸透的一种给人以新的、生机的神秘的美的享受。

学习重点:本文中哪些描写表现了对光明的渴望。

学习难点:如何使读者体会出对旭日光明的描写是表达了对社会光明的渴望。

导学过程:一、明确目标。

二、课前热身。

1、创作背景(课文的背景资料,至关重要,一定要认真阅读。

)本文选自《巴黎的鳞爪》。

作为东方文学的泰斗,泰戈尔不仅有“天竺圣人”之誉,还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世界性诗人。

在他一九二四年来华访问前夕,“泰戈尔热”已来势汹涌。

徐志摩以“泰山日出”来隐喻泰戈尔的文学创作和来华访问,表达中国诗人对泰戈尔的敬仰的感情,真是一个卓越的比喻。

这是何等倾心的盼望、何等热烈的迎候,何等辉煌的莅临!诗人以他才华横溢的想象和语言,描绘了一幅令人难忘的迎日图。

2.关于徐志摩。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笔名南湖、云中鹤等。

浙江海宁人。

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曾赴美、英留学,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他从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

1931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

3、自读课文,做好预习批注。

(1)标示文章的自然段。

(2)自读课文,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

饱饫()无餍()醒豁()厚毳()雾霭()溟濛()飒飒()祈祷()层累()蜿蜒()驰骋()涛澜()四隅()浮礁()海句力士()无垠()横亘()消翳()(3)感情朗读,整体感知。

课文已经自然划分成三部分,概括三部分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山日出》教学反思
樊家庙中学殷闰辉
初用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每次上完课后都有一些不同以往的想法。

对教学《泰山日出》,我认为重点有两个,一是体会作者内心对光明和美好的向往与追求,二是品味充满诗意的语言。

《泰山日出》是徐志摩应《小说月报》主编郑振铎之要求而作,为欢迎泰戈尔来华访问而作。

“日出”点明本文所描述的内容,“泰山”限定了观看日出的地点。

作者以“泰山日出”来隐喻泰戈尔的文学创作和来华访问,表达了中国诗人对泰戈尔的敬仰之情。

教学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巨人”的比喻,这个巨人到底指的是谁,是泰戈尔还是作者,或者还有其他某种隐喻?同学们不太明白。

怎么办呢?我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自己从阅读中去体会:找到相关的段落,让同学们反复朗读,必要时我也进行范读,让学生认真听,(我教两个班的语文,其中先上的班级没有范读,效果不如后上的班级。

)然后再思考巨人到底指的是什么。

比较而言,如果这时由教师作出一番解释,帮同学们消除疑问,也许学生所获得的,我想,既没有自己参与教学活动过程的乐趣,也不能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更不能让《泰山日出》真正变成学生的《泰山日出》。

让学生自己从阅读中去体会,这种方法虽然耗时长了点,但学生对这样得来的知识有了深刻的印象,《泰山日出》才真正变成学生的《泰山日出》,而不仅仅是教材的《泰山日出》。

关于语言品味,对同学们来说,也是难点。

虽然经过了一年多的训练,但是同学们都对赏析句子、品味语言的方法掌握得不太好。

基本不能从修辞、动词、情感、哲理等角度,对文句作出独到的理解。

于是,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从比喻等修辞的角度来理解品味语言这个方面,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见解。

我不要求学生的答案和参考答案完全统一,学到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之所以只选一个角度进行指导,这也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头发胡子不能一把抓,必须循序渐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对于欢迎泰戈尔的意义不太理解,对泰戈尔的赞美更是不明所以。

我想,应该是课前的准备没有做充分,找找客观原因,也许是使用新教材的仓促,今后教学前必须把所有的情况都考虑到,尽力使课堂趋向完美,平时该多多为教学充电。

归根究底,出现问题还是有主观原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