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爱荣诗文赏析修正

合集下载

_秋歌_欣赏

_秋歌_欣赏

《秋歌》欣赏封二诗解读王宜振诗人王宜振说诗正如题目一样,《秋歌》一开始便从秋天写起。

诗共分五节,第一节,秋天就要远去了。

试看,落叶完成了它最后的颤抖,荻花呢,也在湖沼的蓝眼睛里消失。

这一切景象说明,此时已是深秋了。

既是深秋,砧声也便远去。

这里的砧是指捣衣石。

古时的妇女在冬日来临之前,把织好的布放在捣衣石上击打捶洗,以备裁衣换季。

诗的第二小节,写大雁也已远去,不再在天空书写十四行诗。

这两节都是写离开乃至消失的事物。

第三节,诗人笔锋一转,不再写离开的事物,而是写留下的事物。

留下了什么呢?在南园小小的山径上,留下马蹄踏残的落花,在北方小小的寺院里,留下了歌人破碎的琴韵。

这两宗意象均为秋天残破的意象,也是诗里描写的“虚”,实际上秋天什么也不曾留下。

第四小节,写秋天什么也没有留下,只留下一个暖暖。

暖暖自然是诗人心仪的人。

这一句很平实,仿佛不经意间淡淡地说出。

最后一节却笔锋陡转:“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

”这一句虽也是淡淡的语气,却戛然而止,让我们细细咀嚼、品味,不由感到诗人对暖暖的爱是那样的深。

在诗人看来,不论这个冬天多么严酷,也不论这个秋天什么也没留下,只要有暖暖这个心仪的人在,便有了一切。

这首诗在铺垫中层层深入,最后戏剧性地陡然一转,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给读者视觉和感觉产生强烈的冲击力,从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痖弦是台湾开创性诗人,诗虽不多,却风格独特,以质取胜。

他说:“我喜欢在诗歌的题材上表现小人物的悲苦,并使用一些戏剧的手法和短篇小说的技巧。

”《秋歌》就体现了痖弦诗歌的这一特点。

邱爱荣13年秋八上语文教案文档 (2)

邱爱荣13年秋八上语文教案文档 (2)

花庄中学自主学习导学案姓名:学科:时间: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储备点1、掌握新闻常识。

2、了解解放战争概况。

(二)、能力培养点1、能写作简单的新闻。

2、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三)、情感体验点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

二、教学设想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思路:既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又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三、媒体平台教具学具准备:挂图、投影仪、DVD机;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时第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记叙文的六要素吗?知道新闻也同样有六要素吗?请同学们读课后第一题和《学习与评价》了解新闻有关知、动画演示:(多媒体演示0、字词掌握三、读课文,思考学生听范读,思考,然后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要求独立完成1、新闻的六要素是什么?这两则新闻的六要素是什么?2、新闻的结构是什么?这两则新闻的结构是什么?四、小结: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第二课时一、朗读比赛本文是新闻,是当时在广播上向全国民众进行广播,我们今天要了解其课文的主要内容,首先还是要读通课文,所以我们先进行一次朗读比赛。

每位同学就把自己想象成当时的这位播音员,想着毛泽东这则新闻的目的,朗读这篇课文,比一比,其它同学都是评委。

目的:通过比赛,训练学生语感,同时在朗读中强化对文的理解。

二、我来指挥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把这条线当作长江,请同学们在长江上标出人民解放军的兵力部署的渡江情况。

目的:培养学生全局意识 ,方式:找两名学生在黑板上合作完成,其他学生以四人为小组合作完成。

教师演示动画。

三、品味语言1、新闻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这两则新闻在语言上符合这个特点吗?目的:体会新闻语言特点。

方式: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上面两个问题。

教师引导参照课后第二题进行学习,体会新闻语言“准确、生动、鲜明、通俗”的特点。

四、小结:通过本课学习,我了解了那些信息,初步了解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

第三课时芦花荡孙犁教学目标1、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之上体会作品飘逸精巧的叙事特点,浓烈深沉的爱国之情。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温习每日一题第21周分析作品的要紧表现手法二含解析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温习每日一题第21周分析作品的要紧表现手法二含解析
“啊……” 坐在椅子上的机械人以和适才相同的表情和声音附和道。 “我好不容易才从过去那种痛楚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像小鸟一样过着悠然自得的日子,而且想永久如此生活 下去。因此,关于发觉那个秘密的人,我非得杀死他不可。” 她紧握手枪,做出了扣动枪机的动作。 “请等一下……我可不想死,也不想丧失今天的欢乐生活。我为了摆脱此刻的窘境,只得向您公布我隐藏连 年的秘密:我的妻子,早已由亚尔效劳公司制造的机械人代替了。”
他们进行劝戒或提出质问,我只能静静地注视着局势的进展。
可是奇怪的是,近来这种吵闹声突然听不到了。 我想,这对夫妇可能是去旅行了吧,或是常常吵闹惊扰了邻居,感到不行意思而悄悄搬家了。可是一天下午, 我正在庭院里修剪树枝,隔着栅栏,意外地见到了那位妻子。她的脸上呈现出我从未见到过的勃勃动气,使我颇 觉意外。于是,我上前和她搭话:“太太,今天的天气真好啊。” “是啊,就连心情也感到专门愉快呢。” 她脸色红润,声音活泼,我疑窦丛生,不由问道:“您丈夫躯体好吗?” 这话一出口我便后悔了。她听了或许会动气吧。可是她却以一种毫不在意的语气答道:“他因为受了点伤, 近来一直在家里静养。” “哦,真的吗?不知他受了什么伤?” “是因为驾驶不慎,汽车撞上了电线杆,出了事故。不但碰住了头,腿骨也断了,估量还得很长时刻才能痊 愈。” “这么说来,得好好进行护理吧。”我充满同情地说道。可是她的心情似乎并非繁重。 “正是如此。只是他以前是个超级爱吵闹的人,自从受伤以后,人就变得安静了。若是能一直如此那该多好 啊。”她快乐地开怀大笑起来,转头朝自己的家望了一眼。 自那以后又过了几天,我按捺不住心头的好奇,很想去看望一下这位突然变得温顺起来的暴君。恰好朋友送 来一盒雪茄烟,正好能够作为礼物前去登门造访。 按了一下前门的电铃,我静静地等待着。可是迟迟不见有人出来,我便绕过庭院。隔着玻璃窗向里窥望,只 见主人独自一人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于是我高声说道:“您好……” 可是他只是冲我笑了笑,“啊”了一声,并非为我开门。我便径自把门打开,走了进去。 “听说您受了伤,今天特来看望。” 他仍然模糊不清地“啊”了一声。 我想引他说些什么,于是便如此问道:“今天,您太太上哪儿去了?” “在这儿啊。” 一个声音突然在我身后响起。我吃惊地回过头去,邻居太太站在那里,不知是何时进来的。她手里握着一把 乌黑锃亮的小手枪,正直愣愣地对着我。 “这是干什么?请等一下,我是来看望您丈夫的,快把您那东西收起来吧。” 可是她摇了摇头,说道:“你已经发觉了我的秘密,因此不能不杀死你。” “什么?您的秘密?这是怎么回事?!” “别装蒜了,你确信已经明白我把我丈夫杀死了。” “啊!那么这位……”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方式篇邱.ppt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方式篇邱.ppt
(描写) ——孟浩然《宿建德江》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议论) ——元稹《菊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抒情)
描写
用形象性的语言,对人物、事物、 景物、 环境、和场面做具体描绘和刻画。
描写方式: 白描、细节描写、正侧结合、动静结合、
绝句二首(杜甫)
(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第一首是以乐景写乐情,第二首是以乐景 衬哀情。但,不管怎样,诗人借景物抒发, 把感情寄寓在景物中,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 抒情 。
B.借事抒情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2)细节描写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 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 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
细节“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 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 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 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 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06北京卷)
移居(其二)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 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 表现的?
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 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这种乐趣主 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
b、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 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 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 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 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 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

秋颂的措辞赏析

秋颂的措辞赏析

秋颂的措辞赏析
《秋颂》是一首别具一格的田园诗,一支优美的秋歌,一篇歌咏大自然的典范。

诗人以色彩明丽的笔调,活生生的形象,描绘出秋给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美好景象:枝头飘香,果实累累;风吹田野,庄稼成熟;晚霞明媚,虫鸟鸡。

这画面没有一点儿悲凉萧瑟的气息,秋颂的措辞一扫历来文人悲秋的旧习,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生命的欢乐和大地阳光的温暖。

“跟随着济慈,我们走进一间温室:迎面而来的是一种柔和的湿润的温暖;我们的眼睛为颜色鲜明的花与多汁的果实所吸....”诗人的措辞擅长于精细地写出人的各种感觉。

他对于音乐有着音乐家的耳朵,对于光和色彩,有着画家的眼睛,嗅觉、味觉、触觉也得到十分敏感的措辞描述。

《秋颂》——精选推荐

《秋颂》——精选推荐

《秋颂》语⽂:2.4赏析朱炯强、姚暨荣(新⼈教版07版选修《外国诗歌欣赏》)《秋颂》写于1819年9⽉,是济慈为后⼈留下的最后⼀⾸颂诗,也是他⼀⽣写得最完美的抒情诗。

当时,他的肺结核病⽇趋严重,已经病⼊膏肓,但他仍在那⼉勤奋地笔耕不断。

⽩天,他躲在屋⼦⾥寻诗觅句,每到傍晚,便独⾃⼀⼈去野外散步,呼吸新鲜空⽓。

时值暮秋,天⽓⼀天天地冷了起来,可⼣阳余辉下的⽥野,却显得暖融融的,这使⾝患肺痨⽽特别怕冷的济慈感到格外舒适。

在他眼⾥,成熟的秋季⽐葱翠的春天更为宜⼈,眼前的⾦秋晚景就宛如⼀幅暖⾊的风景画。

此情此景使他欣然提笔,⽤诗句描绘了这么⼀幅秋⾊的写⽣画:雾霭缭绕,硕果累累的秋,和使万物成熟的骄阳结成密友。

诗⼈敏感地观察到,在秋冬携⼿的季节,早晨总是朝雾缭绕,⽽黄昏,⼜总是暮霭笼罩。

“雾霭缭绕”短短四个字,就把时间精确地概括了出来,点明了晚秋的⾃然特⾊。

接着,马上点明了第⼀节诗的主题:硕果累累的秋。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万物在阳光⾬露的哺育下,历经春夏,这时已经结果了。

因此说秋天和太阳结为密友,是⼀种别出⼼裁的⽐喻,也是⼗分合情合理,极其贴切的⽐喻。

因为诗⼈清楚的知道,万物所以能有成熟的这⼀天,主要靠太阳的帮助。

这是个忠实的朋友,可不能把它忘掉。

要论秋,就⼀定要提到它。

因此,诗⼈把它们相提并论,说:你们筹画⽤累累的果实,挂满茅檐下的葡萄藤蔓;红苹果把长满青苔的⽼树压弯了枝头,果⾁已经熟透;胀起了葫芦,肥⼤了榛⼦壳。

好长满肥⾁;秋颂这是对秋⾊的渲染。

累累的果实,压弯的⽼树,嫣红的苹果,碧绿的青苔,在紫葡萄藤与黄茅檐的陪衬下,⾊泽斑斓,相映成趣。

诗⼈抓住这⼏个在乡村⾥司空见惯的镜头,把成熟的秋的信息传递给了读者。

但诗⼈在这⼉不是单调地写静⽌的秋,他把秋和太阳⽐作两个策划者,两个⼤⾃然的设计师,就使本来静⽌的画⾯产⽣了动感。

⼈们仿佛看见,秋和太阳这两位好友,在⾛南闯北地整天忙忙碌碌着。

她们让葡萄挂满藤蔓,让苹果压弯枝头,给葫芦灌满浆液,给榛⼦注满甜⾁。

2019-2020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8课甘地被刺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讲义:第8课甘地被刺Word版含答案

第 8课甘地被刺诗海拾贝春游湖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赏析】燕子来了,象征着春季的到临。

诗人碰上了燕子,立刻产生了春季到来的愉悦,不由提问:“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的?”这一问问得很好,从疑问的语气中表达了当时吃惊和愉悦的心情。

再松开眼界一看,果真春季来了,湖畔的桃花绽放,鲜红似锦。

因为春季多雨,湖水上升,距花枝更近了。

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涟漪,岸上的花枝连成一片,远处看见,忧如蘸水而开,这风景美极了!春水上升,没过桥面,阻断了前行的道路。

正当游人没法过去之际,一只小船从绿阴深处撑过来。

诗句告诉人们,窘境中仍旧包含着希望,也道出了人间事物消长变化的真谛,并让人联想揣摩柳阴后还有什么情景,这就扩大了诗的境界,像“山外青山楼外楼” 相同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惹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产生了近似“山重水复疑无路,峰回路转又一村”的理趣。

语林撷英甘地名言集锦1.最高的道德就是不停地为人服务,为人类的爱而工作。

2.对真谛之神的忠诚,赛过其余全部的忠诚。

3.生由死而来。

麦子为了萌芽,它的种子一定要死了才行。

4.心若改变,态度就会改变;态度改变,习惯就会改变;习惯改变,人生就会改变。

5.要活就要像明日你就会逝世一般活着,要学习就要仿佛你会永久活着一般学习。

6.欲变世界先变其身。

7.胆小鬼是不会有爱的,爱是勇者的特征。

8.再细小的实践也远胜于再众多的说教。

9.不与险恶合作是我们的义务,就仿佛我们一定要与正义合作相同。

背景表现1948 年 1 月 30 日,美国记者詹姆士·马可自印度发出了题为“甘地被刺:‘巴普(父亲 )死了!’”的新闻报导。

这篇优异的报导,以其生动的记述将“圣雄”甘地遇刺前后的真切录像,铸入人类的新闻史册之中,它令人得以洞见“印度的伟大灵魂”。

知识链接新闻的一般知识新闻,又称信息,往常分为动向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导和新闻述评四类。

此中动向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导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要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020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四单元大地的歌吟素材(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2020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四单元大地的歌吟素材(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素材:大地的歌吟[单元导读] 本单元以“大地的歌吟”为主题,五首诗歌集中写诗人对祖国、对大地母亲的颂扬之情。

本单元的诗歌不单是借景抒情,还力求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对人类存在的联想和思索,来把握更本质、更具有思想含量的诗意。

诗人通过塑造“河床”“金黄的稻束”“半棵树”等中心形象而引发无限的联想,由点及面、由空间而时间地形成一个探寻人与大地的结构,即对自然、土地、生命的沉思。

诗人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将“诗”与“思”融合在一起。

《河床》通过对高原地域色彩的特有意象的捕捉,进入历史,进入生命。

《金黄的稻束》由寻常的农村生活景象生发出不寻常的诗情,将清明的思想、澄清的理性与真挚的情愫、坚挺的意象不可分割地交融在一起。

《地之子》从“大地”与“天国”的比照中,进一步升华了对大地母亲的爱怜之情,增强了诗作的哲理性与感染力。

《半棵树》用那种被雷电劈去了一半身躯却依然坚韧不拔、生命不息的半棵树意象,鲜明地体现了“文革”中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人格形象。

《边界望乡》以个人的感受传达既具古典意味,又与现代千千万万游子心灵相通的乡愁——一种具有更高层次的社会价值与美学价值的情境。

河床常识积累1.作者简介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

中国伟大的民族诗人。

籍贯湖南桃源。

其代表作有《划呀,划呀,父亲们!》《慈航》《意绪》《哈拉木图》等。

昌耀在中国新诗史上是一座高峰,其历史地位已为人所共识。

他是一个独具生命魅力且有持续艺术创造力的诗人,他的作品情感深沉且充满西北地域特色。

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

他甘于寂寞的思想气质和写作心态,赢得了诗坛的尊重。

2.背景探寻《河床》记录了“反右”时期诗人以无罪的“戴罪之身”在西部乡村服刑的生命行迹,以及在结束了那段岁月后,诗人置身于现代场景中,再次从那座大高原上折射的精神生命图像。

【攻坚克难】思想情感主旨鉴赏(解析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精准讲练(全国通用)

【攻坚克难】思想情感主旨鉴赏(解析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重难点精准讲练(全国通用)

古诗鉴赏思想情感主旨鉴赏(解析版)解读诗歌: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2.诗人生活的时代,诗歌写作的背景3.实词的题目。

注释“序”4.作品涉及的感情5.设计的文化常识、典故神话等诗歌鉴赏之主旨题答题思路1.所抒情感:通过……内容,抒发(寄寓、揭露)…..情感2.概括主旨3.这是一首……样的诗歌,诗歌各句分别写了……,通过….手法,抒发了诗人……情感,(总分总式)(一)山水田园诗: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常用术语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动静结合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淡泊、浅淡、闲逸、深远、冲和、清明、朗润、清朗、幽深、幽静、恬淡……特征意象:高山、流水、清明、明月、农家风光、山间盛景等。

知识点回顾诗方法体会作者所言之“志”(思想、感情、志向、情趣愿望)(七)闺怨诗:内容①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爱情。

②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

③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④因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注意点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

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

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2022·全国·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题老学庵壁陆游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注】此诗为陆游晚年蛰居故乡山阴时所作,此时金兵已占领北方领土,宋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

老学庵,陆游书斋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一生酷爱读书,哪怕晚年生计艰难,也要盖上一间书斋,以此来打发无聊难捱的时光。

武陟县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唐诗五首教材解析清单

武陟县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唐诗五首教材解析清单

唐诗五首教学问题一、关于唐诗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

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诗人,象满天的星斗一样。

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

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

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是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

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是题材。

在创作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采、推陈出新的。

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

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二、关于诗词的诵读一般来说,诗词的朗诵需要突出音律感和韵味。

(一)、诗歌的特点和其他文学形式相比,诗歌的显著特征是有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形成一定的节拍感和音乐性。

鲁迅先生曾经说:“散文是走路,而诗歌是跳舞。

”所以诗歌的朗诵更要强调和谐流畅的韵律和节奏。

音韵音韵是诗歌富有音乐性的基本条件。

尤其是古诗词,必须押韵合辙,就是说在每一句诗句的末尾或隔一句的句末字都必须落在相同或相近的音节上.如果考生的归音比较好,那么在朗诵的时候听上去自然就和谐优美,如果考生本身的语音基础不是很好,朗诵诗歌就很容易暴露自身的这一弱点。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关古诗词的鉴赏技巧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关古诗词的鉴赏技巧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关古诗词的鉴赏技巧分析
邱仁华
【期刊名称】《东西南北》
【年(卷),期】2018(000)014
【摘要】本文通过整合古诗词的课外资源和生活资源,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扩大课堂信息量,做好古诗词的课外延伸,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培养孩子参与古诗词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有效教学的情境中享受学习古诗词的乐趣。

【总页数】1页(P91-91)
【作者】邱仁华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头陂镇中心小学江西抚州3449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41
【相关文献】
1.高考古诗词鉴赏技巧分析 [J], 李蓉
2.新课标下语文教学古诗词鉴赏技巧研究 [J], 韦颜;
3.高考古诗词鉴赏技巧分析 [J], 李蓉
4.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J], 唐丽
5.浅谈古诗词鉴赏技巧 [J], 吴凯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爱的咏叹

爱的咏叹
汉皇重色思倾国① , 御宇多年求不得② 。 御宇:登基治国,即 “杨家”四句:杨贵妃小名玉环,本 统治天下。 汉皇:汉武帝,此指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六宫粉黛:指宫内所 是蜀州司户杨玄琰之女,随叔父杨玄 唐玄宗李隆基。重色: 珪入长安。及笄,先嫁与玄宗之子寿 ③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有嫔妃。粉黛:均为 爱好女色。倾国:绝 女子化妆用品。粉以 王李瑁为妃。后为李隆基看中,欲占 凝脂:形容皮肤白嫩 色女子。 ④ 华清池:在昭应县 (今陕西 抹脸,黛以描眉。这 为己有,碍于名分,开元二十八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细润。 临潼县)东南骊山,其地多 里指代宫妃。无颜色: 先让她出宫做女道士,道号太真,到 春寒赐浴华清池⑤,温泉水滑洗凝脂⑥。 温泉,唐开元年间,建温 意谓相形之下,失去 天宝四载纳进宫中。丽质:美好的容 ⑦ 泉宫,后改名为华清官。 了光彩。 貌。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新承恩泽:刚得到皇
赏析相关链接鸭窠围的夜是一篇游记散文通过作者归乡途中夜宿鸭窠围的见闻和思绪描写了湘西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观和独异的人生形态表现了湘西下层民众在艰难环境中的顽强和执著以及被压抑被摧残的生命力的坚忍与强悍参杂着泪与笑的庄严和忠实寄托了作者深沉的
爱的长恨歌 钗头凤来自咏叹爱是生命延续的原动力,是人类始终 不渝而追求的。不管是杜丽娘在梦中的憧 憬,还是拣麦穗女孩儿的懵懂;不管是唐 明皇与杨贵妃的比翼、连理的甜蜜,还是 陆游的错、错、错的悲苦;不管是麦琪礼 物的凄美,还是愿做爱人的急流、云朵的 执着,无不令人感到,因为有了爱情,世 界才出现了色彩,才显得如此绚丽。由此 阐发,对于劳苦大众的同情、怜悯,抑或 是对那一簇簇盛开的二月兰的赞誉,难道 不是升华了的至爱吗?
帝的宠幸。
云鬓花颜金步摇 ①,芙蓉帐暖度春宵 ②。 金步摇:一种头饰,下垂 金屋:汉武帝刘彻少时曾 芙蓉帐:绣绘着莲花图案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珠玉,走动时会自然摇动。 云栈:古代于山路高险处 欲筑金屋以娶表姐阿娇。 的帐幔。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架木渡人,名曰栈道。云, 后指被男子所宠爱的妇女 《霓裳羽衣曲》:唐代著 言其高。剑阁:即剑门关, 九重城阙:指京城长安。 “翠华”四句:李隆基西 “不重”二句:《长恨歌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的住处。 名舞曲。传说是唐玄宗依 “千乘 “姊妹”二句:杨玉环被 渔阳鼙鼓:指安史之乱发 (shèng)”句:天宝 是大剑山与小剑山之间的 古人以为天有九重,京城 奔至距长安百余里的马嵬 传》记载当时民谣说: 金屋妆成娇侍夜 ③,玉楼宴罢醉和春。 据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献 册封为贵妃后,家族沾光 十五载 (756)六月,安禄山 一座关隘,在今四川剑阁 为天子所居之地,故称。 坡 “生女勿悲酸,生男勿欢 (生。渔阳,唐郡名,天宝 今属陕西兴平县 ),扈从 ⑤ ④ 翠翘:形状似翠鸟尾羽的 姊妹弟兄皆列土 ,可怜光彩生门户 。 十二篇乐曲加工润色而成 破潼关,李隆基由延秋门 受宠。她的大姐封韩国夫 元年河北道的蓟州改称渔 行宫:皇帝离京出行时驻 县北。 禁卫军发难,不肯行进, 喜”;“男不封侯女作妃, 烟尘生:指发生战乱。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 头饰。金雀:雀形的金钗。 ⑥ 可怜:可羡。怜:爱,羡 的。 出长安,仓皇向西南逃奔。 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 阳。鼙 (pí)鼓:古代军中所 扎的地方。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 请诛杨国忠、杨玉环兄妹 看女却为门上楣”。其人 玄宗奔蜀途中,并未经过 足:厌。 玉搔头:玉簪。 骊宫:即华清宫。 慕。 姐封秦国夫人,叔伯兄弟 用的小鼓。 以平民怨。玄宗为保住自 心羡慕如此。 峨眉山,这里泛指蜀中高 骊宫高处入青云 ⑦,仙乐风飘处处闻。 凝:凝结。此指歌、舞与 杨铦官鸿胪卿,杨锜官侍 己,只得照办。翠华:皇 山。 缓歌慢舞凝丝竹 ⑧,尽日君王看不足 ⑨。 御史,杨钊赐名为国忠, 乐曲密切吻合,丝丝入 帝的仪仗,用翠鸟羽毛装 天宝十一年,官右丞相。 扣。 渔阳鼙鼓动地来 ⑩,惊破《霓裳羽衣曲》 。 饰的旗臶。六军:指皇帝 花钿(diàn):镶嵌金花的首 九重城阙烟尘生 ,千乘万骑西南行 。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 花钿委地无人收 ,翠翘金雀玉搔头 。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 峨眉山下少人行 ,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 ,夜雨闻铃肠断声 。

诗歌鉴赏最后一题赏析

诗歌鉴赏最后一题赏析

诗歌鉴赏最后一题赏析
邱员太
【期刊名称】《中考金刊》
【年(卷),期】2007(000)011
【摘要】中国是诗的国度、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典诗歌其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古代诗歌鉴赏越来越多地成为各地中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2007年中考诗歌鉴赏最后一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赏析。

【总页数】2页(P20-21)
【作者】邱员太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罗湖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2010年高考江苏卷(附加题)最后一题的解法赏析 [J], 王刚
2.2010年高考江苏卷(附加题)最后一题的解法赏析 [J], 王刚;
3.《2019年高考作文最后一题》为高考争取最后一次增分机会. [J],
4.《2019年高考作文最后一题》为高考争取最后一次增分机会. [J],
5.《2019年高考作文最后一题》为高考争取最后一次增分机会.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考语文诗歌赏析4(20200728040815)教学课件

高考语文诗歌赏析4(20200728040815)教学课件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上天保佑!俩孩子脱险了!
我缓过神来,想冲上前去抱住孩子,可是双腿无力,一下子瘫倒在地,可我还是努力地向孩子那边爬去!再看远处的孩子们也打算向我奔来,结果也是瘫倒在了原地!
这时候旁边拐角的过道里:“破烂的卖,有书本报纸的卖,啤酒瓶换钱!”一个山东口音的大姐右手拿个挠子,左手勒住肩上的大毛皮袋子,吆喝着出来了!大姐并不知道刚才这里发生了什么,她 四处搜索着,发现靠近藏獒家门口处有一个饮料瓶子。她大步流星地凑过去,用挠子去搂瓶子。
画面是静止的,我也是静止的!藏獒离俩孩子太近了,太近了,我甚至不敢上前制止……周围的一切都是空的了,只有时间在继续!皇冠游戏线上网址欢迎你 我的天哪,过了一会,或许是上天,或许是佛祖,或者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保佑吧,奇迹发生了——藏獒居然把搭在闺女肩上的两只爪子拿下来,摇了摇尾巴,扭了扭厚厚的屁股,往回走去,闭着眼, 躺在獒急了,嗖地一声,龇着牙,呜呜地嘶鸣着,窜出来,径直朝大姐扑去!这只藏獒太大了,大姐一下子就被扑倒在地上了!
紧接着就撕咬了起来,只见那人一边挪着身子,一边本能地举起了挠子,砸向烈狗,又拽过毛皮袋子死死地挡在了自己的脸上,可是她的头皮还是被烈狗抓破了,鲜血从发间流了下来!

巧用对比法复习『古诗词阅读鉴赏』

巧用对比法复习『古诗词阅读鉴赏』

巧用对比法复习『古诗词阅读鉴赏』
丘国勇
【期刊名称】《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00)002
【摘要】@@ 鉴赏古典诗词是多年来高考语文的一个考点,从2002年起,高考语文卷把"古诗词阅读鉴赏"放在第Ⅱ卷,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但考生年年在此题上严重失分."古诗词阅读鉴赏"成为学生考试的一个弱点,也成为老师总复习中的一个难点.
【总页数】2页(P120-121)
【作者】丘国勇
【作者单位】上杭一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比较鉴赏法在古诗词阅读中的应用 [J], 徐焕如
2.巧用微课破解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难题 [J], 徐爱君
3.走近美展示美品味美——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三法 [J], 狄树林;胡国双
4.巧用微课提高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效率 [J], 林运娟
5.巧用微课提高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效率 [J], 林运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观沧海作者朝代
一、课文默写:
二、教参解读: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

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进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诗的正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观”字统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

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这首诗的基调是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三、精讲:【思想内容】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名句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太阳和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来,绕天一周,又向西方落下去,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样。

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在天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发源于沧海一样。

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写。

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四.【艺术手法】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

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

五.课后练习。

反复诵读观沧海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想像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诗中选取的景物都具有宏大的特点,如“沧海”“洪波”“日月”“星汉”等,都是远观之景。

设想我们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所观之景尽是宏观之景、浩大之景,远望沧海的波澜,仰望天上的星月,眼界为之开阔,胸怀为之宽广。

这就是壮美的感觉。

2.次北固山下作者朝代
一、课文默写:
二、《次北固山下》开头两句点题。

“青山”当指北固山,在镇江之北,面临长江,三面环水。

诗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驿道,既在青山之外,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

“正”表明既是顺风,又是和风。

“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

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
人感慨系之!何况诗人离家--++ 尾联含蓄的抒发了思乡之情。

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旅食他乡,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于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了。

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三、精讲:【思想内容】这首诗既写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

【名句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哲理,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四.课后练习:朗读《次北固山下》,边读边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情景,体会上下句对偶的精妙。

潮水涨起来了,江面宽广,两岸更远了;挂起帆,乘船顺风疾行。

诗人视野开阔,心潮澎湃。

人生旅途充满期待,心情乐观昂扬。

“两岸阔”“一帆悬”是精整的対仗,意境开阔,情绪饱满。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a这首诗首句点出闻讯的时节——暮春,“杨花”给人以飘忽不定的感觉,而子规的啼声近似“不如归去”,二者合起来便有了伤感的气氛,应该读得轻而缓慢。

第二句点题,“闻道龙标”也要轻读;“过五溪”要重读,五溪在当时是偏远之地,要传达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感情。

第三四句意思关联很紧:“我寄愁心与明月”是诗人的奇想,为什么会有此奇想?下句便是回答。

读时两句间须有稍长停顿,以制造悬念,突出下句在全诗中的作用——诗人安慰朋友的千言万语都浓缩在这句话里。

b诗的前两句前句写景,次句由写景转入言事。

后两句由写景言事转为抒情寄慨。

c.后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同情、关切、思念之情。

d.课后练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诗人选取这两个景物,一是取其季节的意义,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二是取其形象意义,即二者都是有形之物,给读者以画面感;三是取其象征意义,杨花飘忽不定,行游无踪,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借用来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

4.《天净沙.秋思》
a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b.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他眼中所见;“古道”是他的经行地;“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正吹在他身上。

把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境界: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

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

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在作了这样的铺垫之后,作者才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 “断肠人在天涯。

”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乡愁何等浓重。

古人说:“凡景语,皆情语。

”这篇作品除最后一句外,全都是景语,而字字都是扣着“情”来写的,这就是它艺术上的动人处。

c.这首抒情小令,生动的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凄苦、惆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d..课后练习:《天净沙·秋思》中,诗人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

假如你身处其中,面对此情此景,会有怎样的感受?
这些意象的共同处在于衰败、荒凉,缺乏生气、活力,作者由此写出了“断肠”的凄切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