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植物油料与油脂鉴别

合集下载

油脂类原料的品质鉴定

油脂类原料的品质鉴定

油脂类原料的品质鉴定饲用油为高能量饲料。

由于价格高,市场上的饲用油掺假现象严重。

被检出的掺假物主要有水,溶点较高的动物油中还检出面粉和食盐。

下面先就通用的感官简易判定油脂是否掺假的的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再对饲料中常用的油脂进行逐一介绍。

(一) 油脂的检测项目1、总脂肪酸此系包括游离脂肪酸及与甘油结合之脂肪酸总量。

动物性或植物性油脂其量通常为92%—94%。

油脂能量大部分系由脂肪酸供应,因此总脂肪酸量为能量值之指标。

2、游离脂肪酸脂肪分解后会产生游离脂肪酸,故其量可做为鲜度判断之根据,完全饲料所用油脂一般约在15%—35%。

在营养上而言,游离脂肪酸对动物无害,但太高的游离脂肪酸(50%以上)表示油脂原料不好,对金属机械、器具有形蚀性,而且会降低嗜口性。

3、水分油脂中含有水分,不但引起加工设备的腐蚀,同时易使油脂起水解作用产生游离脂肪酸,加速脂肪之酸败,并降低脂肪之能量含量。

4、不溶物或杂质包括纤维质、毛、皮/骨、金属、砂土等细小颗粒无法溶解于石油醚之物质。

这些物质没有能量价值,而且会阻塞筛网和管口,或在贮存椅造成沉积。

其量应限制在0.5以下。

5、不可皂化物包括白酶类、碳氢化合物、色素、脂肪醇、维生素等不与碱发生皂化反应之物质,大部分成分仍有饲用价值,对动物无不良影响,但其中蜡、焦油等则无营养价值,甚至有些成分对动物有害,如水肿因子。

6、酸价酸价虽测定容易,但通常不能单纯以之评价油脂品质,须配合其他方法供签定。

油脂酸价之提高,部分由于油脂水解而生成游离脂肪酸,部分由于过氧化物的分解所产生羟基化合物再氧化而生游离脂肪酸,因此游离脂肪酸生成机构随条件而异,不易做为油脂氧化程度的判断指标。

7、过氧化价羰氧化物系在油脂氧化过程中生成,该过氧化价可做氧化程度判断。

但过氧化物在水中的存在或高湿下甚易分解,因此油脂氧化至某一程度后,过氧化价反而会降低。

因此我们应了解,过氧化价==所存在过氧化物量与分解量之差,故需配合其他氧化测定方法,以利品质之正确判断。

03[1].1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 一般规则

03[1].1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 一般规则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商品粮食、油料和植物油脂的质量检验。

2 参考标准GB5490-853粮油样品从受检的粮、油中,按规定扦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称为样品。

样品是决定一批粮油质量的主要依据。

3.1原始样品:从一批受检的粮、油中最初扦取的样品,称为原始样品。

原始样品的数量,是根据一批粮油的数量和满足质量检验的要求而定的。

粮食、油料的原始样品一般不少于2 kg。

油脂的原始样品不少于1 kg。

零星收付的粮、油的样品,可酌情减少。

3.2平均样品:原始样品按照规定方法经过混合平均,均匀地分出一部分,称为平均样品。

平均样品一般不少于1 kg。

3.3试验样品:平均样品经过混合分样,根据需要从中称取一部分作为试验用的样品,称为试验样品,简称试样。

试样用量,按第7章的规定执行。

3.4样品登记:扦取的样品必须登记。

登记项目包括:扦样日期、样品编号、粮、油名称、代表数量、产地、生产年度、扦样处所(车、船、仓库、堆垛号码)、包装或散装、扦样员姓名等。

3.5保存样品:对于调拨、出口的粮、油要保存不少于1 kg的原始样品,经登记、密封、加盖公章和经手人签字后置干燥低温(水分超过安全水分者应于15℃以下,油脂样品要避光)处妥善保存一个月,以备复验。

4仲裁方法一个检验项目只有一种检验方法,或有两种以上方法的第一种方法,除特别注明者外,为仲裁方法。

仲裁检验时以仲裁方法为准。

5原始记录和检验单每批粮、油经过检验后,必须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并按照检验结果准确填写质量检验单。

6化学分析用水和试剂仪器各个检验项目中的化学分析用水,均为蒸馏水;化学分析所用试剂,除基准物质和特别注明试剂纯度要求外,均为化学纯试剂;所用仪器尽量采用定型产品,非定型仪器应符合误差要求。

7 检验结果计算各个检验项目中检验结果的计算,在有效数字确定后,其余数据按“四舍六入,逢五奇进偶舍”的规则进行取舍。

8安全措施分析试样时,如产生有毒有害气体,要在通风橱内进行,确保安全。

食用植物油脂品质的感官鉴别

食用植物油脂品质的感官鉴别

食用植物油脂品质的感官鉴别作者:马小春来源:《消费导刊》2011年第08期从可食用植物油料籽种所制取得油和脂成为食用植物油。

“油”是指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的脂肪。

“脂”是指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态或半固体状态的脂肪。

因此通称为油脂。

食用植物油中含少量色素,因此所有使用植物油具有一定的颜色。

一般讲,精炼油比毛油色泽浅。

食用植物油脂是指可供人食用的各种植物油脂,如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棉籽油,玉米胚油,葵花籽油,红花油等。

其营养价值高,产热量高,将它应用于各种粮油食品制作中,可使粮油食品具有良好的风味和色泽,使粮油食品制作的主要原料之一。

一、食用植物油脂的德感官鉴别一般是从气味,滋味,严肃,透明度,睡分,沉淀物等诸方面进行观察鉴别1.气味。

各种植物油脂都具有各自特有的气味,可通过嗅觉来辨别是否正常。

一般方法有以下两种:一是盛装油脂的容器开阔的瞬间用鼻子挨近容器口,闻其气味。

二是取一二滴油放在手掌和手背上,双手合拢快速摩擦至发热闻其气味。

三是用钢筋勺取油样25g左右,加热到50度上下闻其气味。

2.滋味。

每种油脂都有其固有的独特滋味,通过自我的鉴别可以知道油脂的种类,品质的好坏,酸败的程度,能否食等。

用嘴尝试油脂,不正常的变质的油脂会带有酸,苦,辛辣等滋味和焦苦味。

质量好的油脂则没有异味。

方法是用玻璃棒区少许油样,点涂在已漱过口的舌头上,辨其滋味。

3.色泽。

每种油脂都有它固有的色泽。

根据这一点可以鉴别油脂是否具有该种油脂的正常色泽。

按油脂组成成分而言,纯净的油脂是无色、透明,常温下略带粘性的液体。

但因油料本身带有各种色素,在加工过程中这些色素溶解在油脂中而使油脂具有颜色。

油脂色泽的深浅,主要取决于油料所含脂溶性色素的种类及含量,油料籽粒品质的好坏,加工方法,精炼程度及油脂储藏过程中的变化等。

日常生活中,有人认为色泽深质量好,色泽浅质量次。

其实不然,从感官上看,正常植物油的色泽,除小磨香油允许微浊外,其他种类油脂要求色泽清淡,清亮透明,无沉淀,无悬浮物。

第八章 油料

第八章  油料

第八章 第一节 二
二、油脂的组成
甘油 天然油脂 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第八章 第一节 、(一 三、(一)
三、油脂的理化性质 (一)油脂的物理性质
溶解度: 20 100 溶解度:在20℃时,油脂在100克溶剂中溶解的最大克数 称为油脂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 沸点: 沸点:是油脂最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
九、油橄榄
油橄榄树是木犀科木犀榄属的常绿小乔木。其果实油橄揽 在我国古代又称齐墩果。它适于在热带和温带栽培,生长 快,结果早,经济寿命可长达200年以上,是世界上重要 的木本油料。
第八章 第二节 十
十、玉米胚芽
玉米胚芽的质量占整个子粒的10%~15%,是玉米子粒中营 养最丰富的部分,它集中了玉米子粒中84%的脂肪、83% 的无机盐、65%的糖和22%的蛋白质。玉米胚芽中油脂含 量最高,此外玉米胚芽还含有磷脂、谷醇、肽类、糖类等。
第八章 第三节 、(二 二、(二)
P/S
0.19 0.12 1.00 4.20 3.18 2.55 3.73 1.99 4.78
第八章 第三节 、(三 二、(三)
(三)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
一般脂溶性维生素含量高的脂肪营养价值较高。动物脂肪 几乎不含脂溶性维生素。植物油不含维生素A和D,但含维 生素E,胚芽油含维生素E更为突出。 日常食用油中含维生素E比较丰富的有(按100克含多少毫 克为标准),依次是:小麦胚油(200)、米糠油(44)、 红花油(34)、花生油(31)、大豆油(25)、玉米油 (25)、橄榄油(175)、芝麻油(16)。
第八章 第二节 一
第二节 食用植物油料的种类
一、油菜籽
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甙等物质,芥酸是一种对人体有危害 的脂肪酸。芥子甙可在植物中的葡萄糖硫苷酶作用下分解 为硫氰酸酯、异硫氰酸脂和腈。腈的毒性很强,可抑制动 物生长。硫氰化物可阻断甲状腺对碘的吸收,具有致甲状 腺肿作用。

植物油料与油脂鉴别-感官检验

植物油料与油脂鉴别-感官检验

第八章植物油料与油脂鉴别/jianyan/ganguan/3-8.php1、植物油料与油脂感官鉴别要点植物油料的感官鉴别主要是依据色泽,组织状态、水分、气味和滋味几项指标进行。

这里包括了眼观其籽粒饱满程度、颜色、光泽、杂质、霉变、虫蛀、成熟度等情况,借助于牙齿咬合,手指按捏等办法,根据声响和感觉来判断其水分大小,此外就是鼻嗅其气味,口尝其滋味,以感知是否有异臭异味。

其中尤以外观、色泽、气味三项为感官鉴别的重要依据。

植物油脂的质量优劣,在感官鉴别上也可大致归纳为色泽、气味、滋味等几项,再结合透明度、水含量、杂质沉淀物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其中眼观油脂色泽是否正常,有无杂质或沉淀物,鼻嗅是否有霉、焦、哈喇味,口尝是否有苦、辣、酸及其他异味,是鉴别植物油脂好坏的主要指标。

植物油脂还可以进行加热试验,当有油脂酸败时油烟浓重而呛人。

2、鉴别大豆的质量大豆根据其种皮颜色和粒形可分为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他大豆(赤色、褐色、棕色等)和饲料豆(秣食豆)五类。

(1)色泽鉴别感官鉴别大豆时,可取样品直接观察其皮色或脐色。

良质大豆——皮色呈各种大豆固有的颜色,光彩油亮,洁净而有光泽。

脐色呈黄白色或淡褐色。

次质大豆——皮色灰暗无光泽。

脐色呈褐色或深褐色。

劣质大豆——皮色黑暗。

(2)组织状态鉴别良质大豆——颗粒饱满,整齐均匀。

无未成熟粒和虫蛀粒。

无杂质,无霉变。

次质大豆——颗粒大小不均,有未成熟粒、虫蛀粒,有杂质。

(3)含水量鉴别大豆含水量的感官鉴别主要是应用齿碎法,而且要根据不同季节而定,水分相同而季节不同,齿碎的感觉也不同。

冬季:水分在12%以下时,齿碎后可呈4~5块,水分在12%~13%时,虽然能破碎,但不能碎成多块,水分在14%~15%左右时,齿碎后豆粒不破碎而形成肩状,豆粒四周裂成许多小口,牙齿的痕迹会留在豆粒上,豆粒被牙齿咬过的部分出现透明现象。

夏季:水分在12%以下时,豆粒能齿碎并发出响声,水分在12%以上时,齿碎时不易破碎面且没有响声。

植物油基础知识

植物油基础知识

过氧化值: 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形成的过氧化物的含量,以100g或1kg 被测油脂使碘化钾析 出碘的g数表示。油脂最初氧化的灵敏指标。过氧化值超过0.15%时,即为油脂酸败的征兆。
溶剂残留量:提取油脂时所用的6#有机溶剂等在油脂中的残留部分。溶剂残留多时,造成食
用油脂异味大,影响食用。
羰基价:油脂酸败时产生的含有醛基、酮基的脂肪酸或甘油酯及其聚合物的总量。
饱和脂肪酸 ,不含双键的脂肪酸,所有的动物油都是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通常指的是油酸,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有橄榄油和油茶籽油等。 多不饱和脂肪酸,含有2个或2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按其结构又可分为ω-6
和ω-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 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 ω-6 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油酸、γ-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ω-9:单不饱和脂肪酸 :通常称为油酸 必需脂肪酸 : α-亚麻酸和亚油酸 反式脂肪酸:一般经微生物及工业制品加以氢化而成的。与一般植物油相比,反式脂肪烹调
目录
一、油料油脂基本知识 二、油脂的基本功能 三、制油工艺 四、菜籽油的优点 五、油脂的掺伪鉴别 六、食用油误区 七、食用油脂的卫生问题
一、油料油脂基本知识
1、 油脂专业术语 2、 各种植物油脂的介绍 3、 植物油的分级
1.1.油脂脂肪酸专业术语
健康用油含义:一是一定要吃健康的油 ,二是用油适量和使用健康的烹调方法 ,三是合理 均衡的用油 。
1.2.油脂相关专业名词
转基因油料:人们借助生物化学手段,将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种生物细胞中的基因提取出来, 引入到油料的活细胞中,从而改变其生物遗传性状的油料
抗氧化剂:氧化会使食品中的油脂变质,抗氧化剂能阻止或延缓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 定性和延长贮存期。天然抗氧化剂有茶多酚、维生素C、维生素E等 。合成抗氧化剂属酚类 化合物,如:TBHQ、BHA、生育酚等

植物油料與油脂的鑒別,如大豆,花生,芝麻,油菜籽,花生油,豆油,菜籽油,芝麻油,棉籽油,玉...

植物油料與油脂的鑒別,如大豆,花生,芝麻,油菜籽,花生油,豆油,菜籽油,芝麻油,棉籽油,玉...

植物油料與油脂的鑒別,如大豆,花生,芝麻,油菜籽,花生油,豆油,菜籽油,芝麻油,棉籽油,玉...植物油料與油脂的鑒別1、植物油料與油脂感官鑒別要點植物油料的感官鑒別主要是依據色澤,組織狀態、水分、氣味和滋味幾項指標進行。

這裏包括了眼觀其籽粒飽滿程度、顏色、光澤、雜質、黴變、蟲蛀、成熟度等情況,借助於牙齒咬合,手指按捏等辦法,根據聲響和感覺來判斷其水分大小,此外就是鼻嗅其氣味,口嘗其滋味,以感知是否有異臭異味。

其中尤以外觀、色澤、氣味三項為感官鑒別的重要依據。

植物油脂的品質優劣,在感官鑒別上也可大致歸納為色澤、氣味、滋味等幾項,再結合透明度、水含量、雜質沉澱物等情況進行綜合判斷。

其中眼觀油脂色澤是否正常,有無雜質或沉澱物,鼻嗅是否有黴、焦、哈喇味,口嘗是否有苦、辣、酸及其他異味,是鑒別植物油脂好壞的主要指標。

植物油脂還可以進行加熱試驗,當有油脂酸敗時油煙濃重而嗆人。

2、大豆的品質鑒別大豆根據其種皮顏色和粒形可分為黃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他大豆(赤色、褐色、棕色等)和飼料豆(秣食豆)五類。

(1)色澤鑒別感官鑒別大豆時,可取樣品直接觀察其皮色或臍色。

良質大豆——皮色呈各種大豆固有的顏色,光彩油亮,潔淨而有光澤。

臍色呈黃白色或淡褐色。

次質大豆——皮色灰暗無光澤。

臍色呈褐色或深褐色。

劣質大豆——皮色黑暗。

(2)組織狀態鑒別良質大豆——顆粒飽滿,整齊均勻。

無未成熟粒和蟲蛀粒。

無雜質,無黴變。

次質大豆——顆粒大小不均,有未成熟粒、蟲蛀粒,有雜質。

(3)含水量鑒別大豆含水量的感官鑒別主要是應用齒碎法,而且要根據不同季節而定,水分相同而季節不同,齒碎的感覺也不同。

冬季:水分在12%以下時,齒碎後可呈4~5塊,水分在12%~13%時,雖然能破碎,但不能碎成多塊,水分在14%~15%左右時,齒碎後豆粒不破碎而形成肩狀,豆粒四周裂成許多小口,牙齒的痕跡會留在豆粒上,豆粒被牙齒咬過的部分出現透明現象。

夏季:水分在12%以下時,豆粒能齒碎並發出響聲,水分在12%以上時,齒碎時不易破碎面且沒有響聲。

[Word]油料作物中粗脂肪的提取及油脂的性质鉴定

[Word]油料作物中粗脂肪的提取及油脂的性质鉴定

油料作物中粗脂肪的提取及油脂的性质鉴定09级制药工程一班李楠摘要:该文研究了用浸出法从油料作物花生中提取粗脂肪。

浸出法是一种较先进的制油方法,它是应用固液萃取的原理,选用某种能够溶解油脂的有机溶剂,经过对油料的接触(浸泡或喷淋) ,使油料中油脂被萃取出来的一种方法[1]。

其仪器主要为索氏提取器。

然后通过皂化反应,酸碱反应等鉴定出油脂的性质。

关键词:粗脂肪提取油脂鉴定Extraction of crude fat in oil crops and theidentification of the nature of oil09 Class1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leaching method used to extract fat from the peanut oil crops. Leaching method is a more advanced-oil method, which i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solid-liquid extraction, the choice of some organic solvent to dissolve oil, after the contact of oil (soak or spray), so that fuel oil is extracted in the A method [1]. The mainly instrument is the Sechelt extractor. Then we can identify the nature of oil by specification, acid-base reaction.Key words: Crude fat Extraction Grease Identification正文:花生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油料和油品检验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油料和油品检验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油料和油品的检验植物油脂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主要膳食成分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人体必需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一、油料概述1、定义:油料:含油率>10%,具有制油价值的植物种子和果肉及粮食加工副产品(如米糠油、玉米胚芽油)。

几种南方油料(北方不常见)油菜籽: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和蜜源作物之一,其籽粒是制浸油脂原料主要品种之一。

其种植面积占全国油料作物总面积的40%以上,产量占全国油料总产量的30%以上。

油菜籽中含有一定量的芥酸、芥子碱、单宁等化学物质,有一定的毒性,故菜籽饼需去毒后才能作饲料。

胡麻油:是一种油料作物,在全国油料作物中位于油菜、花生、大豆之后居第4位。

胡麻种子含油量一般为38~48%。

其突出特点是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

以甘肃、内蒙古、山西、宁夏、新疆、陕西等省种植较多。

蓖麻油:是飞机和高速机械的润滑油,是高级表面活性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重要。

桐油:是我国特产油料树种──油桐种子所榨取的油脂。

原产于我国。

它是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桐油的外观易与食用植物油相混淆,极易误食中毒。

茶籽油:茶籽油又名茶油,山茶油。

主要分布在长江、淮河以南,茶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脂,其脂肪酸组成与世界上公认的最好的植物油脂橄榄油相似,有“东方橄榄油”之称,油酸含有量最高。

橄榄油:在地中海沿岸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可供食用的高档橄榄油是用初熟的油橄榄鲜果通过物理冷压榨工艺提取的天然果油汁,是世界上唯一以自然状态的形式供人类食用的木本植物油。

2、油料中含有的主要成分(1)油脂:是油料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由糖转化而形成的一种复杂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各式脂肪酸。

构成油脂的脂肪酸主要有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两大类,甘油三酸酯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时,在常温下呈固态而称之为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时,在常温下呈液态而称之为油。

(2)蛋白质:可以和糖类发生作用,生成颜色很深的不溶于水的化合物(影响油的外观),也可以和棉子中的棉酚作用,生成结合棉酚(饼粕去毒);(3)磷脂:磷脂即磷酸甘油酯,简称磷脂。

植物油、脂肪、油脂、脂类、脂肪族化合物和酯类物质的区别

植物油、脂肪、油脂、脂类、脂肪族化合物和酯类物质的区别

植物油、脂肪、油脂、脂类、脂肪族化合物和酯类物质的区别植物油、脂肪、油脂、脂类、脂肪族化合物和酯类物质的区别陕西名师吴亚南中学有机化学中关于油脂、植物油、动物油、脂肪、脂类、脂肪族化合物以及酯类物质都有提及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许多人并不清晰,现在简单介绍区分如下:一、油脂是植物油和脂肪的统称。

二、植物油: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一般由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压榨或浸出而得,常温下成液态。

三、脂肪:主要成分是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通常叫做动物油,常温下呈固态。

(也有的资料把脂肪统称为三脂肪酸甘油酯,即脂肪包括植物脂肪和动物脂肪,此时脂肪和油脂就是一个概念,这显然有混淆。

所以,我们更倾向于前一种说法。

也应该逐渐统一概念。

把植物油和脂肪分开)四、脂类物质:(也称为脂质)脂类物质分为两大类:油脂和类脂。

油脂包括油(植物油,不包括矿物油)和脂肪;类脂主要包括磷脂(phospholipids),糖脂(glycolipid)和胆固醇及其酯(也属于广义上的酯类物质)五、脂肪族化合物:指有机化合物中开链的不成环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

包括脂肪烃、脂肪醇、脂肪醛、脂肪酸等。

六、酯类物质:统指酸(包括有机酸和无机酸)与醇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含有酯基。

也可以理解为凡是含有酯基的化合物都属于酯类化合物。

当然油脂属于酯类中的一类。

注意:酸和酚类物质反应生成的物质现在在概念上不属于酯类物质。

但是我们却也把其产物称为某酸某酯。

如:乙酸和苯酚酯化反应生成的物质叫做乙酸苯酯。

也许将来会把酸与羟基化合物酯化反应生成的物质都叫做酯类物质。

植物油脂——精选推荐

植物油脂——精选推荐

植物油脂植物油脂⼀、简介植物油脂⼴泛是由脂肪和⽢油化合⽽成的天然⾼分⼦化合物。

植物油脂⼴泛分布于⾃然界中、凡从植物的种⼦、果⾁及其他部分提取所得的脂肪,统称植物油脂。

植物油脂种类很多,通常把在常温下为液体者称为油,为固体或半固体者称为脂。

脂肪、蛋⽩质和碳⽔化合物是⼈类营养的三⼤要素。

如果在⾷物中长期缺乏脂肪,将引起严重的机能混乱并丧失劳动能⼒。

植物油脂是⼈类在⽇常⽣活中取得脂肪的主要来源之⼀。

对⼈体健康有重⼤意义,植物油脂不仅被⼴泛⽤于⼈类的饮⾷⽅⾯,⽽且是重要的⼯业原料,在⼯业⽅⾯有⼴泛的⽤途。

----是⼈类主要的副⾷品,是⼈体所需脂肪的主要来源。

脂肪供给⼈体的热量超过同重量的碳⽔化合物和蛋⽩质,并能帮助⼈体对钙、磷、维⽣素的吸收。

贮存在⼈体⽪下及内脏周围的脂肪,可以保持体温,贮备热能,并可起防震防寒作⽤,保护内脏。

⾷⽤植物油脂⼤部分作为烹饪⽤油,⽤于菜肴的调制,亦有⼀部分⽤于糕点中。

(尤其在东⽅)在西⽅还把⾷⽤植物油脂进⼀步加⼯成⽣菜油(亦称沙拉油)、⼈造黄油、烘烤油、(烘烤油在北美主要⽤于起酥,故⼜称起酥油。

在欧洲⼤部分⽤烹饪,故⼜称烹饪脂肪)。

在⼯业⽅⾯,植物油脂的⽤途极为⼴泛。

由于油脂与碱作⽤⽣成脂肪酸钠盐或钾盐与⽢油,因⽽它是肥皂⼯业的基础材料,⽤量最⼤。

油脂也是油漆和油墨⼯业的重要原料,在这⽅⾯的⽤量仅次于肥皂⼯业。

其他如橡胶、制⾰、染织、蜡烛、润滑油、合成树脂、化妆品以及医药等⼯业,均需⽤植物油脂作原料。

凡是⽤于提取植物油脂的原料,如⼤⾖、花⽣、芝⿇、菜籽、棉籽、桐籽、亚⿇籽、蓖⿇籽、⼤⿇籽、芥菜籽、茶籽、苏籽、乌桕等等,统称植物油料或油籽。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和出⼝植物油料的国家。

⼆、植物油脂的成分纯净的油脂是各种⽢油酯的混合物。

⽇常所见到的各种植物油脂除⽢油酯外,往往还含少量或微量的游离脂肪和各种有机物,如磷脂、甾醇、蜡、蛋⽩质、碳⽔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素、维⽣素和⽔分等。

油脂植物

油脂植物

三、油料种子的物理性质
1. 质量热容和热导率
使1 kg油料的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称为油料的 质量热容,以kJ/(kg·℃)表示。油料质量热容的大小与油 料的化学成分及其比例有关,与油料的含水量有关。 热导率为面积热流量除以温度梯度。热导率越大,导热 性越好。油料是热的不良导体,其热导率很小,一般为 0.12~0.23 w/(m·℃)。由于油料的导热性差,因此在 储存、加热等过程中应注意散热及加热的均匀性。
第七章
油脂植物
能贮藏植物油脂的植物统称油脂植物。植物油脂 多集中于植物的种子中,以种仁含量最多。植物油脂是 高级脂肪酸甘油脂的复杂化合物,不溶于水,很难溶于醇 (除蓖麻油外),而溶于脂、乙醚、石油醚、苯溶剂。 植物油脂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油料及工业原料,除食 用外,广泛用于制肥皂、油漆、润滑油等方面,有的在国 防工业上还有特殊用途,也是化学、医药、轻纺等工业 的重要原料。
5. 蜡 蜡是高分子的一元脂肪酸和一元醇结 合而成的酯,主要存在于油子的皮壳内, 且含量很少。但米糠油中含蜡较多。蜡 的主要性质是熔点较甘油三酸酯高,常 温下是一种固态黏稠的物质。蜡能溶于 油脂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 低温会从油脂中析出影响其外观,另外, 蜡会使油脂的口感变劣,降低油脂的食 用品质。

2.油脂物理精炼技术 不用化学剂,不产生化学反应,而是在高温及真空下用水 蒸馏出游离脂肪酸,故此得名。目前仅用于含胶质少,含酸较 高的油脂,例如椰子油和棕榈油等精炼,不产生碱性废水,有 利于环境保护,且精炼度高。中国已开始用于米糠油的物理精 炼。
3.专用油脂产品开发 应积极开发各种食用油脂系统,例如软的和硬的人造奶油、 粉末油脂、微胶囊油脂、色拉油、调合油、流态起酥油、饼干、 面包、膨化与焙烤食品等专用油脂以及多维花生酱等等。

油和脂是有区别的。一般在常温下呈液态的称油,呈固态或

油和脂是有区别的。一般在常温下呈液态的称油,呈固态或

油脂,指油料经过加工后得到的产品,严格地说,油和脂是有区别的。

一般在常温下呈液态的称油,呈固态或半固态的称为脂。

不过,因为两者的界限很难划分,并且大多数植物脂肪在常温下都呈液态,所以习惯上把植物油脂简称为植物油。

本章主要介绍植物油。

无论油和脂,其化学组成是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化合成的甘油三酸酯(简称甘三酯)。

油脂中约含98--99%的甘三酯,还含有少量的水分、磷酯、蛋白质、维生素、色素与饼渣等杂质。

油脂是人类三大营养素之一,可为人体提供必须脂肪酸,并参与体内代谢,同时还可提供多种油溶性维生素及其它营养素,为人体提供热量及改善食品风味等,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世界上90%以上的油脂产物是供食用的。

当然油脂及其分解产物也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也可直接作为能源,所以油脂的经济意义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

油脂的分类油脂的分类方法有许多种,通常可按其用途、加工精度、干燥特性等进行分类。

一、按用途分类(一)食用油脂指可供人食用的各种植物油脂,主要品种有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棉籽油(精炼)、茶籽油、葵花籽油等。

(二)非食用油脂指不能供人食用的各种植物油脂,主要有桐油、木油、柏油、梓油、蓖麻油等。

其主要用途是做工业原料。

二、按加工精度分类(一)毛油采用压榨法或浸出法从油料中提取的颜色较深、水杂较多的初制油脂为毛油,一般不宜供作食用,如毛糠油、毛棉油等。

(二)精炼油初制毛油经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和脱腊后获得的颜色浅而且水杂少的精制油脂为精炼油,可以供作食用,有的还是很好的食用油,如精糠油、精棉油和精炼油菜籽油等。

三、按干燥性分(一)干性油碘价在130以上,在空气和阳光下会很快凝固,结成硬膜,适于制做油漆、涂料、油墨、绘画颜料等。

如亚麻油、大麻油、苏子油、向日葵油以及桐油等均属于干性油。

(二)半干性油碘价在100--130之间,在空气和阳光下结膜缓慢,适于食用和一般工业用。

如菜油、棉籽油、芝麻油、大豆油等。

植物油料和食用油脂加工质量安全控制

植物油料和食用油脂加工质量安全控制

植物油料和食用油脂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摘要:在食用油脂的加工制备过程中,蕴含丰富脂质的部分植物是重要的油料原材料之一,如大豆、核桃、油籽等,采用不同的压榨加工方式将其转变为可供食用的油脂。

在对这些植物油料进行炒制加工时,由于工艺技术、净化处理不到位等情况,会导致成品油脂当中含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性,必须要加强关注并做好加工提炼过程中的质量管控与风险防范。

因此,系统介绍植物油料和食用油脂加工过程当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有针对性地讨论其控制与脱除对策。

关键词:植物油料;食用油脂;加工安全引言:食用油脂是食品健康体系当中最重要的管理对象之一,也是在进行食品加工制备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之一,在其制备生产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做好质量安全的管控工作,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执行。

植物类的油料加工形成的食用油脂带有植物的清香气息且更加健康,但在加工过程当中容易形成一些附加成分对食用油脂产品的安全性带来一定的风险,必须要积极思考对加工工艺予以优化革新,确保对潜在的质量安全风险予以控制脱除,并保留食用油脂中的营养成分。

1.植物油料和食用油脂加工中的安全风险概述1.真菌毒素风险许多植物油料在代加工时需要存储在仓库内,由于环境过于潮湿或不通风等问题,这些植物油料颗粒很容易形成真菌病变或毒素生成,若直接使用这些存在安全隐患的油料进行食用油脂的加工制备,很可能会导致这些真菌毒素的转移,如黄曲霉毒素、ZEN等高风险性的真菌毒素,在食用后容易引发造成腹泻、感染等安全风险[1]。

目前不同品类的植物油料在存储加工过程当中可能形成的真菌毒素达到400余种之多,许多真菌毒素由于含量较低,无法直接通过肉眼观察的方式进行判断,也给食用油脂加工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隐患。

1.多环芳烃风险多环芳烃物质可溶于油脂当中通过食用的方式在人体内累积和代谢,一些轻质的多环芳烃物质还可以在人体内形成其他的衍生物质,对人体的健康安全产生了极大的风险与威胁。

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是最常见的一种食品致癌物质,在接触后会导致消化道、皮肤等多个器官的癌变和肿瘤,也是我国《食品安全法》当中有严格含量要求的物质之一。

植物油检验项目

植物油检验项目

植物油检验项目
植物油是我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食用油之一,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还为食物增添了美味。

然而,为了确保植物油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植物油检验就显得非常重要。

植物油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外观检验。

通过观察植物油的颜色、透明度和气味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植物油的质量。

正常的植物油应该呈现清澈透明的状态,没有杂质和异味。

其次是酸价检验。

酸价是衡量植物油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指标,也是评估植物油新鲜程度和酸败程度的重要参数。

通常情况下,植物油的酸价应该在一定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可能表明植物油存在质量问题。

除了酸价,过氧化值也是植物油检验的重要指标之一。

过氧化值反映了植物油中氧化程度,过高的数值可能表明植物油已经发生氧化反应,不宜食用。

还可以进行脂肪酸组成检验。

植物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对其品质和适用性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检测植物油中各种脂肪酸的比例,可以了解植物油的营养价值和适用领域。

最后是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检验。

植物油中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是导
致植物油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检测植物油中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的含量,可以判断植物油是否安全无害。

植物油检验对于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各种检验项目的综合结果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全面的植物油质量评估,让消费者更放心地选择合适的植物油。

植物油检验项目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科学的检验手段,可以确保植物油的质量和安全性,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只有在质量过关的前提下,我们才能享受到美味的植物油所带来的好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植物油料与油脂鉴别1、植物油料与油脂感官鉴别要点植物油料的感官鉴别主要是依据色泽,组织状态、水分、气味和滋味几项指标进行。

这里包括了眼观其籽粒饱满程度、颜色、光泽、杂质、霉变、虫蛀、成熟度等情况,借助于牙齿咬合,手指按捏等办法,根据声响和感觉来判断其水分大小,此外就是鼻嗅其气味,口尝其滋味,以感知是否有异臭异味。

其中尤以外观、色泽、气味三项为感官鉴别的重要依据。

植物油脂的质量优劣,在感官鉴别上也可大致归纳为色泽、气味、滋味等几项,再结合透明度、水含量、杂质沉淀物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其中眼观油脂色泽是否正常,有无杂质或沉淀物,鼻嗅是否有霉、焦、哈喇味,口尝是否有苦、辣、酸及其他异味,是鉴别植物油脂好坏的主要指标。

植物油脂还可以进行加热试验,当有油脂酸败时油烟浓重而呛人。

2、鉴别大豆的质量大豆根据其种皮颜色和粒形可分为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他大豆(赤色、褐色、棕色等)和饲料豆(秣食豆)五类。

(1)色泽鉴别感官鉴别大豆时,可取样品直接观察其皮色或脐色。

良质大豆——皮色呈各种大豆固有的颜色,光彩油亮,洁净而有光泽。

脐色呈黄白色或淡褐色。

次质大豆——皮色灰暗无光泽。

脐色呈褐色或深褐色。

劣质大豆——皮色黑暗。

(2)组织状态鉴别良质大豆——颗粒饱满,整齐均匀。

无未成熟粒和虫蛀粒。

无杂质,无霉变。

次质大豆——颗粒大小不均,有未成熟粒、虫蛀粒,有杂质。

(3)含水量鉴别大豆含水量的感官鉴别主要是应用齿碎法,而且要根据不同季节而定,水分相同而季节不同,齿碎的感觉也不同。

冬季:水分在12%以下时,齿碎后可呈4~5块,水分在12%~13%时,虽然能破碎,但不能碎成多块,水分在14%~15%左右时,齿碎后豆粒不破碎而形成肩状,豆粒四周裂成许多小口,牙齿的痕迹会留在豆粒上,豆粒被牙齿咬过的部分出现透明现象。

夏季:水分在12%以下时,豆粒能齿碎并发出响声,水分在12%以上时,齿碎时不易破碎面且没有响声。

良质大豆——水分在12%以下。

次质大豆——水分在12%以上。

3、鉴别花生的质量(1)色泽鉴别感官鉴别花生的色泽时,可先对整个样品进行观察,然后剥去果荚再观察果仁。

良质花生——果荚呈土黄色或白色,果仁呈各不同品种所特有的颜色。

色泽分布均匀一致。

次质花生——果荚颜色灰暗,果仁颜色变深。

劣质花生——果荚灰暗或暗黑,果仁呈紫红色、棕褐色或黑褐色。

(2)组织状态鉴别感官鉴别花生的组织状态时,先看样品外观,然后剥去果荚观察果仁,最后掰开果仁观看子叶形态。

良质花生——带荚花生和去荚果仁均颗粒饱满、形态完整、大小均匀,子叶肥厚而有光泽,无杂质。

次质花生——颗粒不饱满、大小不均匀或有未成熟粒(果仁皱缩,体积小于正常完善粒的二分之一或重量小于正常完善粒的二分之一的颗粒),破碎粒、虫蚀粒、生芽粒等。

子叶瘠瘦,有杂质。

劣质花生——花生发霉,严重虫蚀,有大量的冻伤粒(籽粒变软,色泽变暗,食味变劣的颗粒)、热伤粒(果仁种皮变色,子叶由乳白色变为透明如蜡状,含有哈喇味的颗粒)。

(3)气味鉴别感官鉴别花生的气味就是将花生剥去果荚后嗅其气味。

良质花生—一具有花生特有的气味。

次质花生——花生特有的气味平淡或略有异味。

劣质花生——有霉味、哈喇味等不良气味。

(4)滋味鉴别感官鉴别花生的滋味时,应取花生剥去果皮后用牙齿咀嚼,细品良质花生——具有花生纯正的香味,无任何异味。

次质花生——花生固有的味道淡薄。

劣质花生——有油脂酸败味,辣味、苦涩味及其他令人不愉快的滋味。

4、鉴别芝麻的质量芝麻按颜色分为白芝麻、黑芝麻、黄芝麻和杂色芝麻四种。

一般种皮颜色浅的比色深的含油量高。

(1)色泽鉴别将芝麻样品在白纸上撒一薄层进行观察。

良质芝麻——色泽鲜亮而纯净。

次质芝麻——色泽发暗。

劣质芝麻——色泽昏暗发乌呈棕黑色。

(2)组织状态鉴别进行芝麻组织状态的感官鉴别时,可取样品在白纸上撒一薄层,仔细观察。

同时应查看杂质的性质及含量。

进行杂质检查时,可用手抓一把芝麻,稍稍松手让其自然慢慢滑落,看一看留在手中的泥砂、碎粒,花尖等杂质,并估计其大致含量,或者用手插入包装的底层,抓出少量芝麻,采用播吹籽粒的方式,也能看出所含泥土的多少。

良质芝麻——籽粒大而饱满,皮薄,嘴尖而小,籽粒呈白色,一般性杂质不超过2.0%。

次质芝麻——籽粒不饱满或萎缩,且秕粒多,嘴尖过长,有虫蚀粒、破损粒,泥土砂子等杂质含量超过2.0%。

劣质芝麻——发霉或腐败变质的籽粒较多。

(3)水分含量鉴别芝麻水分含量在现行粮食标准中规定为不超过8%。

进行芝麻水分含量的感官鉴别时,可用手抓一大把芝麻,用力握紧,使大部分籽粒从手缝中进射出去,松手看留在手中的部分,若籽粒分散,说明水分不大。

或用拇指和食指捏起芝麻一搓,有响声但不破者,其水分不超过标准。

用手捏起一把芝麻,松手时见已粘成一团,水分则超标。

干芝麻手易插入,水分离的则不易插入且插入后手有发热的感觉。

另外也可将芝麻由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中,若发出“嚓嚓”的响声,说明水分不大,响声发闷,则水分大。

良质芝麻——水分不超过8%。

次质芝麻——水分超过8%。

(4)气味鉴别可取芝麻籽粒直接嗅闻。

良质芝麻——具有芝麻固有的纯正香气。

次质芝麻——芝麻气味平淡。

劣质芝麻——有霉味、哈喇味等不良气味。

(5)滋味鉴别进行芝麻滋味的感官鉴别时,应先漱口,然后取样品进行咀嚼以品尝其滋味。

良质芝麻——具有芝麻固有的滋味。

次质芝麻——芝麻固有的滋味平淡,微有异味。

劣质芝麻——有苦味、腐败味及其他不良滋味。

5、鉴别油菜籽的质量(1)色泽鉴别取油菜籽在白纸上撒一薄层进行观察。

良质油菜籽——色泽因种类不同而各有差异,可以呈由黄到黑的一系列颜色。

次质油菜籽——色泽比该种类应具有的正常色泽浅淡。

劣质油菜籽——呈灰白色。

(2)组织状态鉴别可先取样品撒在白纸上进行观察,然后再去掉籽皮观察,最后检查一下杂质含量及性质。

检查杂质时,抄起一撮油菜籽置于手掌上反复左右晃动,籽粒上浮,而泥砂等物留在掌心,估计杂质的含量。

良质油菜籽——籽粒充实饱满,大小均匀适中,完整而皮薄,果仁呈黄白色,一般性杂质不超过3.0%。

次质油菜籽——籽粒不饱满,未成熟籽粒较多,大小不均,皮厚,果仁呈黄色,杂质含量超过3.0%。

劣质油菜籽——籽粒发霉变质,果仁呈棕色。

(3)水分鉴别进行油菜籽水分的感官鉴别时,可把油菜籽放在桌面上用手指或竹片用力碾压,如皮与仁完全分离,并有碎粉,仁呈黄白色,水分约为8%~9%,压碎后,皮仁能部分分离,但无碎粉,仁呈微黄色,水分约为9%~10%,压碎后,皮仁能部分分离,并有个别的被压成了片状,仁呈嫩黄色,水分约为10%~11%,压碎后,皮仁不能分开,被整个压成片,仁为黄色,水分约为12%~13%。

也可以抓满一把油菜籽,紧紧握住,水分小的菜籽会发出“嚓嚓”的响声,并从拳眼和指缝间向外射出,将手张开时,手上剩余的籽粒自然散开,不成团,否则即为水分含量高者。

另外用手插入菜籽堆深处时,有发热的感觉,且堆内的菜籽呈灰白色,可断定水分过大,有发霉现象。

良质油菜籽——水分含量在8.0%以下。

次质油菜籽——水分含量在8.0%以上。

(4)气味鉴别进行油菜籽气味的感官鉴别时,可取样品直接嗅闻。

良质油菜籽——具有油菜籽固有的气味。

次质油菜籽——油菜籽固有的气味平淡。

劣质油菜籽——有霉味,哈喇味等不良气味。

(5)滋味鉴别:感官鉴别油菜籽味时,可在漱口后取样品在口中咀嚼并细细品尝。

良质油菜籽——具有油菜籽固有的辛辣味道。

次质油菜籽——油菜籽固有的滋味平淡。

劣质油菜籽——有苦味、霉变味、油脂酸败味或其他不良滋味。

6、鉴别食用植物油的质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植物油的质量鉴别,有以下几个(1)气味:每种食油均有其特有的气味,这是油料作物所固有的,如豆油有豆味,菜油有菜籽味等。

油的气味正常与否,可以说明油料的质量、油的加工技术及保管条件等的好坏。

国家油品质量标准要求食用油不应有焦臭,酸败或其他异味。

检验方法是将食油加热至50℃,用鼻子闻其挥发出来的气味,决定食油的质量。

(2)滋味:是指通过嘴尝得到的味感。

除小磨麻油带有特有的芝麻香味外,一般食用油多无任何滋味。

油脂滋味有异感,说明油料质量,加工方法,包装和保管条件等不良。

新鲜度较差的食用油,可能带有不同程度的酸败味。

(3)色泽:各种食用油由于加工方法、消费习惯和标准要求的不同,其色泽有深有浅。

如油料加工中,色素溶入油脂中,则油的色泽加深,如油料经蒸炒或热压生产出的油,常比冷压生产出的油色泽深。

检验方法是,取少量油放在50毫升比色管中,在白色幕前借反射光观察试样的颜色。

(4)透明度:质量好的液体状态油脂,温度在20℃静置24小时后,应呈透明状。

如果油质混浊,透明度低,说明油中水分多、粘蛋白和磷脂多,加工精炼程度差,有时油脂变质后,形成的高熔点物质,也能引起油脂的浑浊,透明度低,掺了假的油脂,也有混浊和透明度差的现象。

(5)沉淀物:食用植物油在20℃以下,静置20小时以后所能下沉的物质,称为沉淀物。

油脂的质量越高,沉淀物越少。

沉淀物少,说明油脂加工精炼程度高,包装质量好。

7、鉴别花生油的质量(1)色泽鉴别进行花生油色泽的感官鉴别时,可按照大豆油色泽的感官鉴别方法进行检查和评价。

良质花生油——一般呈淡黄至棕黄色。

次质花生油——呈棕黄色至棕色。

劣质花生油——呈棕红色至棕褐色,并且油色暗淡,在日光照射下有蓝色荧光。

(2)透明度鉴别进行花生油透明度的感官鉴别时,可按大豆油透明度的感官鉴别方法进行。

良质花生油——清晰透明。

次质花生油——微混浊,有少量悬浮物。

劣质花生油——油液混浊。

(3)水分含量鉴别进行花生油水分含量的感官鉴别时,可按大豆油水分含量的感官鉴别方法进行。

良质花生油——水分含量在0.2%以下。

次质花生油——水分含量在0.2%以上。

(4)杂质和沉淀物鉴别进行花生油杂质和沉淀物的感官鉴别时,可按大豆油杂质和沉淀物的感官鉴别方法进行。

良质花生油——有微量沉淀物,杂质含量不超过0.2%,加热至280℃时,油色不变深,有沉淀析出。

劣质花生油——有大量悬浮物及沉淀物,加热至280℃时,油色变黑,并有大量沉淀析出。

(5)气味鉴别进行花生油气味的感官鉴别时,可按照大豆油气味的感官鉴别方法进行。

良质花生油——具有花生油固有的香味(未经蒸炒直接榨取的油香味较淡),无任何异味。

次质花生油——花生油固有的香气平淡,微有异味,如青豆味,青草味等。

劣质花生油——有霉味、焦味、哈喇味等不良气味。

(6)滋味鉴别进行花生油滋味的感官鉴别时,可按大豆油滋味的感官鉴别方法进行。

良质花生油——具有花生油固有的滋味,无任何异味。

次质花生油——花生油固有的滋味平淡,微有异味。

劣质花生油——具有苦味、酸味、辛辣味以及其他刺激性或不良滋味。

8、花生油的特点(1)毛花生油的特点:色泽深黄,含有较多的水分和杂质,浑浊不清,可以食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