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率何处去—利率市场化后政策利率的制定与操作
中国利率政策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中国利率政策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利率是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也是对经济体系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
利率范畴非常类似于价格范畴,也有人称利率是一种价格,即使用资金的价格。
在大力推进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化的中国,利率正成为日益重要的经济范畴,政府的利率政策正对经济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本文将回顾分析建国以来我国利率政策的演变,并由此讨论我国未来利率政策的改革取向。
一、中国利率政策的历史回顾(1949-1998)(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利率政策(1949-1978)1.建国初期过渡性利率政策全国解放之际,我国政府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银行三家革命根据地银行基础上,于1948年12月1日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在成立之初,就面临极其困难的局面。
针对当时的情况,为了抑止飞涨的物价、筹措积累资金恢复经济和改造私营工商业,中国人民银行首先采取高利率政策。
1949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利率表规定,6个月定期存款利率高达月息150%;6个月以上的可面议,活期存款利率也有30%。
相应地,贷款利率高达90210%(对私营商业贷款),其它类型的利率也都很高。
这一利率水平高于当时物价上涨幅度,高利率政策有效地打击了不法商人的囤积居奇活动,同时吸引了大量资金,增强了银行的实力。
1950年初,全国物价稳定趋跌,高利率政策无论对银行经营还是对工商业经营都已不再合适,中国人民银行就根据物价水平、各行业利润水平及时调整利率。
1950年5月份规定的一个月定期存款月息降为15%,贷款利率也相应调低为最高不超过30%。
此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于1951年2月和1952年6月进一步调整利率水平,到1952年6月,一个月定期存款利率降至7.5%,一年期的也只有12%。
此外,还统一了关内各区行的利率。
在这段时期的利率政策调整上,人行主要掌握两条原则:一是对国营、集体和私人区别对待,以兼顾各方面要求;二是既注意不脱离市场,又不追随于市场之后,快速反应、朝订夕改。
2023年中国利率政策动向分析
2023年中国利率政策动向分析2023年中国利率政策动向分析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也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
其中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如何保持金融稳定。
利率政策作为金融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保持经济稳定和促进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分析2023年中国利率政策的动向及其影响。
一、背景分析近年来,中国金融体系面临诸多问题,如债务风险、影子银行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
为了保持金融稳定,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利率政策的调控。
2022年,中国央行开始逐步提高利率水平,主要是为了抑制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和处于高风险状态的影子银行业务。
二、当前利率政策状况截至2022年底,中国央行基准利率(即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和金融风险的逐渐显现,中国央行逐步提高了短期利率水平,并通过降低长期资金的供应来抑制房地产市场。
三、2023年利率政策预期1. 稳步上调利率水平:2023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回暖和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央行有望进一步上调利率水平。
此举既有助于控制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也能减少损害金融稳定的风险。
然而,利率上调不能过快过强,以免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过大的冲击。
2. 精细化调控各类利率:除了提高基准利率外,中国央行还有望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并通过精细化调控各类利率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对于热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央行可能会采取不同的利率政策,以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
3. 引入逆周期调控工具:2023年,央行可能会引入逆周期调控工具,以应对经济波动。
逆周期调控工具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水平来刺激经济增长,或通过提高利率水平来抑制过热的经济。
这将有助于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四、影响分析1. 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随着利率的上调,房地产市场将逐渐降温,房地产泡沫风险有望逐渐减少。
此举对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023年中国利率政策动向分析
2023年中国利率政策动向分析2023年中国利率政策动向分析引言: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利率政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它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货币政策的实施以及市场利率的形成等方面。
利率的高低和稳定与否可以直接影响企业投资、消费贷款以及个人储蓄等方面,因此,对于利率政策的动向和走势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测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2023年中国利率政策的动向进行分析,并据此对未来的发展和趋势进行展望。
一、2022年中国利率政策回顾在2022年,中国的利率政策整体趋于稳定。
2022年初,中国央行曾经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旨在增加银行的流动性,以缓解资金供应的压力。
然而,就在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后不久,面临着通胀风险的威胁,央行又开始提高利率,以控制通胀预期。
2022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发展放缓,政府降息政策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
综合来看,2022年中国的利率政策在保持稳定的同时,也根据经济形势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二、2023年中国利率政策展望在经济形势平稳发展的背景下,预计2023年中国的利率政策将以稳定为主,但也不排除因经济环境发生变化而进行一定的调整。
具体展望如下:1. 经济增长稳定: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计将保持稳定,且有望出现一定的回升。
因此,央行可能会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以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此时,利率政策预计将以维持适度的利率水平为主,以使企业和个人能够更好地进行投资和消费。
2. 通胀压力增加:随着经济的复苏,通胀预期可能会增加。
为了控制通胀风险,央行可能会采取提高利率的措施,以抑制价格上涨。
这可能会对企业和个人的贷款和储蓄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外部经济环境:中国的利率政策往往受到国际利率市场的影响。
如果国际利率上升,中国央行可能会相应提高利率,以避免资本外流和保持人民币的稳定。
反之,如果国际利率下降,央行有可能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和经济增长。
4. 房地产调控:房地产市场一直是中国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中国利率的走向变化趋势
中国利率的走向变化趋势
中国利率的走向变化趋势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经济增长情况、通货膨胀水平、货币政策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等。
近年来,中国利率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货币政策调整:中国央行在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会对利率进行调整,以实现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的考量。
根据经济形势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变化,央行会采取不同政策调控方向,其中包括对利率的调整。
2. 降息和升息周期:在经济增长放缓或需要刺激经济时,中国央行可能会采取降息政策来增加信贷投放和刺激消费,以提高经济增长水平。
相反,当通货膨胀压力增加或金融风险加剧时,央行则可能会采取升息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和加强金融监管。
3. 国际环境因素:中国的利率也受国际金融市场变化的影响。
例如,美联储的利率决定和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利率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体来看,中国利率的走向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内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的变化相关,同时也受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未来,中国利率的走向变化趋势将继续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进程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以下我列出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重大变革。
1996.6.1: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拆借利率。
1997.6: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
1998.3: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
1998.9:放开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市场化发行利率。
1999.9:成功实现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招标发行。
1999.10: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对保险公司3000万元以上、5年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率的办法。
2000.9.21: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
2002.1: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农信社利率浮动幅度;统一中外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
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权,简化贷款利率种类,取消了大部分优惠贷款利率,完善了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体系。
2002.3: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
2003.4:放开人民币各项贷款的计息、结息方式,由借贷双方自行商定。
2003.6:放开境内英镑、瑞士法郎、加拿大元的小额存款利率,同时对美元、日元、欧元、港币的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
2004.1.1: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上限可为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可达2倍;下限为0.9倍。
2004.3.25: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在再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适时加点。
2004.10.29:放开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但城乡信用社除外,允许其上限可扩大为基准利率的2.3倍。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仍然为0.9倍。
浅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利率市场化是麦金农和肖金融发展理论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提出的重要措施之一。
近年来,中国学者从中国自身实际问题出发,围绕利率市场化问题的内涵、动因、条件、影响、障碍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实现模式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政策建议。
文章回顾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分析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难点,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浅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问题及应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即致力于金融改革,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改革进程进一步加快。
出台了一系列如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等政策措施,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奠定了基础。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根据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改革的层次和深度不断加强。
截至2004年10月我国利率市场化顺利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
这项政策构建了现阶段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框架。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其实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金融生态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而存贷款利率虽然实现了围绕中国人民银行的基准利率的较大范围的浮动,但由中央银行确定利率并报国务院批准的利率决定的计划机制基本未变。
另外我国商业银行成本约束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健全,过快的推进利率市场化容易产生金融风险,损害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还需要在各方面加快改革,塑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为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现存问题经济的发展与金融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对金融活动有较多的需求;较完善的金融系统能促进经济的更好发展。
对于我国而言,整体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有企业的改革不彻底等因素制约了金融的深化,不利于进一步地实现利率的市场化。
中国利率体系改革系统梳理
中国利率体系改革系统梳理一、中国利率体系的基本情况中国的利率体系是指在货币市场上形成的利率结构和层次。
在中国,利率主要由两大市场形成,即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
货币市场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参与,而信贷市场则主要由金融机构和企业参与。
中国的利率体系在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多次改革,主要目的是逐步实现市场化定价和风险定价。
下面将对中国利率体系改革进行系统梳理。
二、中国利率体系改革的历史沿革1.初期改革阶段(1978-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都处于高度管制和计划经济的状态。
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利率体系主要是由政府主导,包括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和定额存款利率。
在这个时期,利率的定价方式主要受到政府计划的影响,市场对利率的决定权很小。
2.转轨期改革(1993-2005年)随着中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的利率体系开始逐步向市场化转型。
1993年,中国开始实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允许商业银行自主定价,同时金融市场逐渐开放。
此时,中国的利率体系逐渐形成了由政府定价和市场定价并行的局面。
3.完善市场化改革(2006-至今)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利率体系改革主要是针对金融市场的深化和改革进行的。
2006年,中国开始实行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制度,这标志着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国也加大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力度,逐步废除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利率管制,加强对于金融市场的监管和管理。
三、中国利率体系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路径1.政策导向中国利率体系市场化改革始终以政策导向为主导。
政府通过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定,推动金融市场深化改革,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管理,同时逐步完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和框架。
2.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包括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债券市场化和利率市场化三个方面。
其中,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是市场化改革的重点,它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的运行和经营,也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1993~1995年: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的提出和改革准备阶段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央银行按照资金供求状况及时调整基准利率,并允许商业银行存贷利率在规定的幅度内自由浮动”;1993年12月的《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存、贷款利率上下限,并进一步理顺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有价证券利率之间的关系;各类利率要反映期限、成本、风险的区别,保持合理利差,逐步形成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的市场利率体系”;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中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商业银行后政策性银行,先批发后零售,先放开同业拆借利率,后扩大商业银行决定利率自主权。
✧1996~2000年: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阶段1996年1月3日,启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由交易双方在人民银行确定的上限内协商决定,1996年6月1日,央行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供求自主确定拆借利率;1996年4月9日,人行首次通过市场招标向14家商业银行总行回购2.9亿元人民币的国债;1997年6月16日,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并放开了债券市场的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1998年3月21日,央行改革贴现利率和再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贴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
1998年9月,放开了政策性银行发行金融债券的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利率全面放开。
1999年9月,成功实现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招标发行。
1999年10月,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对保险公司3000万元以上、5年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率的方法。
✧ 2000年至今: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性进展阶段2000年9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开始改革我国外币存贷款利率管理体制,即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大额外币存款[300万美元(含300万美元)以上]利率由金融机构和客户协商确定;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银行业协会统一制定,各金融机构统一执行;2002年3月,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2002年,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浮动幅度;2003年7月,放开了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管理,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
浅谈我国利率体制改革的方向
浅谈我国利率体制改革的方向我国的利率体制在以往的几十年年间,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的经济形式,对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行的利率体制的弊端慢慢凸显了出来,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逐渐接轨,我国银行面临外资银行的挑战和冲击,改革现行利率体制,与世界利率体制并轨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利率市场化关系到一场复杂的各个方面,对利率市场改革的风险判断和具体步骤的制定、操作也存在技术性的障碍,但从总体和长远来看,作为调节分配关系和调控经济运行的主要经济手段和杠杆,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实现经济有效运行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
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放松对商业银行利率的直接控制,把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中央银行则通过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再贷款率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等间接调控手段,形成资金利率,使之间接地反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种机制。
也就是说利率市场化是指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利率水平,政府放弃对利率的直接行政干预。
我国的利率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为我国利率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条件。
尽管利率市场化无疑是我国下一步利率体制改革的重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具体实施仍然举步维艰。
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出现,主要受到如下几方面因素影响:1.我国现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模式存在内在缺陷,可能损害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可操作性和连续性。
我国现行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模式可概括为:“市场形成利率,央行调控利率”,这实质上就是现代货币供给模式的翻版。
鉴于市场形成利率和央行调控利率都不乏充足的经济理论支持,那么两种改革目标的潜在冲突则不容忽视。
如果上述目标冲突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就可能造成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无所适从。
利率市场化改革往往以放开利率开始而以利率管制告终,严重损害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连续性。
2.我国宏观金融调控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导致央行缺乏与利率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的货币政策工具,相应地加大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失败的风险。
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则与步骤
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则与步骤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对于推动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原则与步骤两个方面来探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具体情况。
一、改革的原则1. 市场化原则:利率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率的形成应该充分依赖市场供求关系。
市场化原则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原则,也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
2. 竞争原则:引入竞争机制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
通过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鼓励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3. 风险定价原则: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将风险因素纳入利率定价机制,实现利率与风险的匹配。
通过风险定价原则,可以促使金融机构更加注重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减少金融风险。
4. 透明度原则: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提高利率市场的透明度,使市场参与者能够清楚地了解利率的形成机制和运行规则,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减少信息不对称。
二、改革的步骤1. 放开存款利率: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步是放开存款利率管制。
2013年6月,我国开始实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取消了存款利率的上限,实行浮动利率,使得银行能够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确定存款利率。
2. 放开贷款利率:在放开存款利率后,我国于2013年7月开始实施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取消了贷款利率的下限,实行浮动利率。
这一改革措施使得银行贷款利率能够更加灵活地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提高了市场化程度。
3. 完善利率市场化改革机制:在放开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后,我国进一步完善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机制。
建立了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基准的贷款利率形成机制,引入了利率互换市场,提高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效果。
4. 建立利率市场化改革监管体系:为了确保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国建立了相应的监管体系,加强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监管和风险防范。
通过完善监管体系,保障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顺利推进。
关于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的研究
关于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的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金融体系也随之逐步完善。
其中,利率市场化是一个重要的改革方向。
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的形成和调节完全由市场机制自主决定,而不是由领导推动的行政手段和指导。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我国实施利率市场化的意义及必要性,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及挑战,以及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实施利率市场化的意义及必要性随着我国金融体系逐渐完善,金融市场运行逐步转向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成为了推进金融市场改革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可以让市场自主决定利率,使货币的执行更加灵活,调控更加高效。
领导干预市场降低利率的做法往往只是短期行为,而市场自主调节则能够更加长效地治理金融行业。
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可以创造条件促进银行业的改革、提高金融市场追求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从整体上看,实施利率市场化,它可以让市场化、法治化趋势在金融领域进一步落实,使我们的金融体系更加成熟、更加稳定,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及挑战在实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必会面临一系列的影响和挑战。
首先,利率市场化的实施可能会引起贷款利率的变化,这可能会对不同利益相关方造成影响。
例如,银行收益可能会受到影响,长期信贷市场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其次,由于领导对利率的控制力减弱,利率波动也可能增加,这将对市场造成不稳定的影响。
再次,在实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将不可避免地增加,这将导致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下降。
但是,这样的竞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金融系统的创新,促进金融服务的优化。
最后,利率市场化需要建立稳定的金融市场和风险管理机制。
这需要我们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审核监管,建立健全的风险担保体系,增强市场对废银行的整合能力,避免系统性风险的产生。
因此,实施利率市场化需要领导、金融机构、消费者和监管机构之间的密切协作和有效沟通,以合理平衡各方的利益。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现状自国务院公布《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展迅速。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容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容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放开存款利率:取消了对银行存款的利率上限限制,由银行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和风险程度自主决定存款利率。
这一改革措施使得存款利率能够更加合理地反映市场需求和风险水平。
2. 放开贷款利率:取消了对银行贷款利率的下限管制,银行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和风险情况自主定价。
这一改革措施使得贷款利率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促进了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3. 发展利率互联网平台:推动发展利率互联网平台,通过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对外公开透明度,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融资渠道和投资选择。
4. 完善利率市场框架: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强化利率市场风险管理,推动发展综合金融市场,提高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5. 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加大对利率市场各类主体的监管力度,完善风险评估和监控机制,加强对利率市场操作的监管,保障市场的公平、公正和稳定运行。
通过上述改革举措,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旨在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决定、有效引导市场利率,并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利率市场化进程
利率市场化进程1993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中国利率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的市场利率管理体系。
1996年: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此举被视为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
1997年: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放开。
1998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进行了市场化发债,1999年10月,国债发行也开始采用市场招标形式,从而实现了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
1998年:人民银行改革了贴现利率生成机制,贴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加点生成,在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含浮动)的前提下由商业银行自定。
1998年、1999年:人民银行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文章《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中坦承,2003年之前,银行定价权浮动范围只限30%以内。
1999年:1999年10月,人民银行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放心保)公司法人试办由双方协商确定利率的大额定期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年),进行了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尝试。
2003年11月,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可以开办邮政储蓄协议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降为3年以上不含3年)。
2000年:2000年9月,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和300万美元(含300万)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下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仍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
2002年3月,人民银行统一了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
2003年7月,放开了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管理,由商业银行自主确定。
2003年11月,对美元、日圆、港币、欧元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
浅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及推进措施
浅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及推进措施我国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之一、随着金融领域的不断开放和国际化发展,推进利率市场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本文将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及推进措施进行浅谈。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从市场主体角度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已经实现了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定价。
在2024年,我国发布了《商业银行人民币存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浮动上限管理办法》,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得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由央行统一定价变成了市场定价。
其次,从金融市场角度来看,我国已经建立了有国际竞争力的债券市场,并不断扩大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内投资者可以通过债券市场获取更加多元化的投资机会。
再次,从政策层面来看,我国通过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稳步取消了贷款基准利率,建立了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制度,这一举措为利率市场化奠定了基础。
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还需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首先,要健全利率市场化的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使得利率市场化进程受到了一定制约。
因此,需要加快完善利率市场化的法律法规,提高其适应需求的能力。
其次,要推进货币政策的市场化。
货币政策的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利率市场化同步进行,以实现货币政策的市场化定价,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再次,要建立健全利率市场化的风险防控机制。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展,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将增加,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加强对金融市场风险的监测和监控,及时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
总之,我国利率市场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从现状来看,我国利率市场化还不够深入,市场竞争程度相对较低。
为此,需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推进货币政策市场化,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分析我国利率调整的趋势
分析我国利率调整的趋势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利率调整经历了多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利率政策受到了一系列宏观经济目标的影响,包括保持经济增长、控制通胀、实施金融改革等。
以下是对我国利率调整趋势的分析:第一阶段:刺激发展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激发经济发展,中国实行了较低的利率政策。
这种政策鼓励了大量的投资和借贷活动,为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
然而,这也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和金融风险的增加。
第二阶段:稳定调控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经济和金融系统。
利率调控也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
通过提高利率,中国试图抑制通胀和金融风险,并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化。
这一阶段的利率政策注重平衡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
第三阶段:金融改革进入21世纪,中国开始进行金融体制改革。
此阶段的关键目标是完善金融市场和促进金融机构的竞争。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逐渐放开了存贷款利率并引入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这一改革使得市场力量更加直接地影响利率调整。
此外,中国还推出了利率市场化试点,探索更加灵活的利率调整方式。
第四阶段:宽松政策和结构性调整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这促使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宽松货币政策措施,包括降息、降准等,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应对金融风险。
此外,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增加,中国也开始注重利率调整对结构性问题的引导作用,比如鼓励创新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第五阶段:宏观审慎政策和利率市场化当前,中国正处于宏观审慎政策和利率市场化的阶段。
为了平衡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中国实施了较为谨慎的货币政策,并加强了金融监管。
与此同时,中国继续推动利率市场化,加强利率决策的市场化过程,提高金融机构的自主决策能力。
总结起来,中国利率调整的趋势是从扩张型政策到稳定调控,再到结构性调整和市场化。
当前的趋势是宏观审慎政策和利率市场化。
虽然中国的利率调整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政策目标的影响,但总体上中国利率政策的转变是为了平衡经济增长、通胀、金融风险和结构性问题之间的关系,并逐步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中国历年利率走势
中国历年利率走势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利率走势经历了许多变化。
这些变化是受到了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政策调整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历年利率走势,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首先,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利率走势,可以看到中国经历了从高利率时代到低利率时代的转变。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经济刚刚起步,为了吸引资金和投资,央行实行了相对较高的利率政策。
这些高利率对于吸引国内外资金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增加了企业的借款成本,使得一些产业难以承受。
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放松了利率调控政策。
1996年,央行开始实施市场化利率改革,引入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机制,以及公开市场操作(OMO)等工具。
此举的目的在于让市场决定利率水平,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供求关系。
2000年代初,中国的利率水平开始逐步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
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和促进投资的措施,其中包括降低利率和刺激信贷。
此举有效地提振了经济增长,但也带来了资产泡沫和债务问题。
从2010年开始,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的推进,利率走势再次发生了变化。
为了控制通胀和加强金融监管,央行开始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得利率逐步上升。
此举旨在防止投资过热和楼市泡沫等风险的出现。
虽然这对于降低通胀和维护金融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给企业带来了融资成本的上升压力。
近年来,中国的利率走势受到了国际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
全球经济低迷和贸易摩擦加剧,使得中国出口减少,经济增长放缓。
为了应对经济压力,中国央行多次降息和降准,以提振经济活力。
特别是在COVID-19疫情蔓延期间,中国央行频繁采取了降息和提供流动性支持的措施,以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
总的来说,中国历年利率走势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影响。
从高利率时代到低利率时代的转变,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进展。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进程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以下我列出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重大变革。
1996.6.1: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拆借利率。
1997.6: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
1998.3: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转贴现利率。
1998.9:放开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市场化发行利率。
1999.9:成功实现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招标发行。
1999.10: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对保险公司3000万元以上、5年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率的办法。
2000.9.21: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
2002.1: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农信社利率浮动幅度;统一中外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
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权,简化贷款利率种类,取消了大部分优惠贷款利率,完善了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体系。
2002.3: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
2003.4:放开人民币各项贷款的计息、结息方式,由借贷双方自行商定。
2003.6:放开境内英镑、瑞士法郎、加拿大元的小额存款利率,同时对美元、日元、欧元、港币的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
2004.1.1: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上限可为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可达2倍;下限为0.9倍。
2004.3.25: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在再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适时加点。
2004.10.29:放开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但城乡信用社除外,允许其上限可扩大为基准利率的2.3倍。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仍然为0.9倍。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及前景展望-最新文档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及前景展望一、中国利率市场化发展及效果评价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已实现“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
而进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焦点则主要集中于存款利率上限、贷款利率下限的放开。
观察利率市场化进程,可以看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基本上是“政府主导”的外生性模式,所面临的倒逼压力不大。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目的主要是从宏观角度考虑的——即推动经济增长,这也是“政府主导”模式的重要特点。
从实际效果来看,应该说我国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不仅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积累了经验,而且对于优化资金资源配置,提高全社会的资金使用效率,促进金融体系改进服务质量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但同时,前期改革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利率变动与优化资金配置,促进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已不显著。
根据一项经验研究结果显示,1989年以前的十年间,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同步,较高的实际利率水平推动了当期的经济实际增长(如81至85年间),通胀导致较低的实际利率水平抑制了经济的增长(如85至89年)。
这十年间似乎金融深化理论是“灵验”的,可后十年却境况迥异。
90年代实际利率很低的几年(92至94年)却是实际经济增长最迅速的年份。
此后实际利率年年大幅攀升,经济增长却史无前例地长期低迷徘徊。
进入新世纪之后,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
从我国目前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看,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主要目的,已不是发展经济学或金融深化理论所主张的以提高实际利率来促进经济增长。
换句话说,中国在利率市场化的道路上业已走过的一个阶段的绩效,已使中国摆脱了短缺的总体经济状态,有待进一步实现的,是利率市场化配置效应等经济金融体系运行中结构和效率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因此,我们认为不能为了利率市场化而市场化,它需要结合实际经济环境,不同时段的经济状况来综合分析,形成与宏微观各层次间的配套和良性互动。
(二)利率调控模式的“二元化”特征明显,利率调控效率仍需改善。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1993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中国利率改革的长远目标是: 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的市场利率管理体系。
1996年: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此举被视为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
1997年: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放开。
1998年:人民银行改革了贴现利率生成机制,贴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加点生成,在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含浮动)的前提下由商业银行自定。
1999年:1999年10月,人民银行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放心保)公司法人试办由双方协商确定利率的大额定期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年), 进行了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尝试。
2003年11月,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可以开办邮政储蓄协议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降为3年以上不含3年)。
2000年:2000年9月,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和300万美元(含300万)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下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仍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
2004年:2004年1月1日,人民银行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2004年10月,贷款上浮取消封顶;下浮的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还没有完全放开。
与此同时,允许银行的存款利率都可以下浮,下不设底。
2006年:2006年8月,浮动范围扩大至基准利率的0.85倍。
2013年:2013年7月,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将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并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 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
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存款利率市场化所需要的各项基础条件,稳妥有序地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利率何处去中国利率何处去??————利率市场化后政策利率的制定与利率市场化后政策利率的制定与利率市场化后政策利率的制定与操作操作 1何东、王红林、余向荣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金融研究中心摘要通常认为中国利率市场化以后,利率水平将由“市场决定”。
但是,利率不是一个普通商品的价格,而是货币的价格。
货币的价格如果没有一个“锚”,币值就会趋于不稳定。
本文认为一个更完整的的表述应该是,利率由央行货币政策和市场共同决定。
货币政策的功能是为市场利率提供一个短期“锚”或目标利率,而市场力量则围绕这个短期锚利率决定“期限溢价”和“风险溢价”,从而建立完整的收益曲线。
货币政策目标利率的制定,需要央行对中国经济的“自然”或“均衡”利率(即所谓泰勒法则中的r*)有一个理论的认识和经验的把握。
中国利率何处去?一个简单的回答是,央行想要它去哪里,它就会去哪里。
但是,如果央行对自然利率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就很难实现稳定币值的政策目标。
本文对利率市场化以后货币政策如何制定和操作短期目标利率提出一个框架,并对中国当前的均衡利率进行初步估算,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从一个封闭计划经济转变为一个开放的市场经济,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已经确立。
价格双轨制在农业与工业部门中改革的成功经验,也为金融体系的改革指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以利率市场化为目标的利率双轨制成为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易纲,2009)。
自1993年确立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以来,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在银行体系内,价格管制的放松为数量管制逐步退出创造了条件;在银行体系外,新兴的货币与债券市场利率由市场决定,以Shibor 和Repo 为代表的短期利率与以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长期利率已基本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收益率曲线。
当前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正面临最后攻坚之战:银行体系中的存款利率上限还存在;金融市场发育的深度和广度不足使得利率市场化面临诸多制约;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也使得利率市场化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
本文依据近年我们对中国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围绕利率市场化后政策利率的1 起草于2013年9月。
本文只表达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工作单位意见。
选择、均衡利率水平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展开讨论,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集思广益之效。
一、 利率双轨制下的中国利率体系目前中国利率体系的显著特点是利率双轨制:银行体系中的管制利率,和市场决定的货币和债券市场利率并存。
利率双轨制的存在并不孤立,其一定意味着其他管制措施的存在,否则价格双轨制不可能持续(张军,2007)。
利率双轨制和其他管制措施(数量管制)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与发达国家既有共性又有区别的货币政策框架。
1. 中国中国现行现行现行利率体系利率体系银行系统中的价格目前已经实现只管存款利率的上限。
作为利率市场化的一重大发展和最新步骤,贷款利率下限已于2013年7月20日被取消。
存款利率上限一般被认为是约束有效的,从研究文献(Feyzioglu 等人,2009;何东与王红林,2011)和市场实践中都有据可循。
例如,2012年央行首次允许存款利率上浮10%后,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很快将基准存款利率上浮到利率上限附近,这说明存款利率上限基本是约束有效的。
另一方面,在被取消之前,贷款利率下限在实际中大多约束无效。
从央行公布的数据来看,2004年来只有5-33% 的贷款是采用贷款利率下限的,这表明大多数贷款利率是高于其下限的。
另外,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 (FTP)也开始采用以市场收益率曲线为基准的市场利率(例如,Shibor )(张晓慧,2011), 但双轨制利率体系导致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未能完全市场化运作。
目前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采用管制利率与市场利率两个定价基准 (蒋湘伶,2012)。
银行体系外的资金价格主要包括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票据贴现利率、各种理财产品价格和民间借贷利率。
这些利率都已经实现了市场化。
目前,这些市场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市场的透明度、基础设施建设和监管亟需加强。
2. 利率管制是导致数量管制的原因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导致银行获得资金的成本被人为压低,在银行业充分竞争的情况下,低存款利率(低资金成本)致使银行贷款供给曲线右移(图1,S1 S2)。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愿意以低于均衡利率的水平供给贷款,而企业也会产生过度的信贷需求,因为借贷成本低于其应有的水平(P2<P1)。
这样,如果没有贷款利率下限和信贷数量控制,市场会在一个低于均衡贷款利率水平上出清。
但问题是这样会导致市场上有太多的流动性(Q2>Q1)而导致通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至少可以引入另外两个措施。
一个是贷款利率下限,目的是防止银行间“过度”竞争,保证银行体系整体利润水平稳定, 同时也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来部分抑制贷款需求。
另一类是各种数量控制工具(存款准备金、总体信贷规模、窗口指导等),将贷款供给强行减少(Q2 Q1), 从而防止经济因太多的流动性而导致通胀。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价格工具带来的扭曲(过低的存款利率上限导致过量信贷供给与需求),须用数量工具来纠正(将信贷数量拉回至合理水平,Q1附近)。
这也说明了利率双轨制是决定多种价格和数量政策工具并存的主要原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目前除了在银行部门的存款利率上限约束有效外,在金融体系的其他部门都基本实现了利率市场化。
所以,从利率市场化的角度来说,其实只剩下最后关键一步:存款利率市场化。
而数量管制的存在是因为价格管制还存在。
换句话说,数量管制会随着价格管制的取消而退出历史舞台。
所以存款利率上限是利率双轨制的核心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关键问题。
二、现有利率体系下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在利率双轨制下,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和政策传导机制与发达国家有一些差别,但也有共同之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市场经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利率双轨制下的一个应用,而非两种截然不同的机制。
1.中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在目前情况下,中国央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还是利率双轨制下的选择:在银行体系,主要依靠调节存款利率上限来影响银行的资金成本。
为了抵消价格管制带来的信贷扩张冲动,需要相应的数量工具有:存款准备金和窗口指导(包括指导性贷款额度)。
在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货币政策工具和发达国家基本一致: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央票发行,引导公众预期,来影响短期货币市场利率和长期利率曲线。
2. 利率双轨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在利率双轨制下,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在两个轨道中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影响。
在银行体系,央行通过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可以直接影响资金成本来影响信贷资金需求与供给,并配以相应的数量工具来控制信贷总量以确保通胀处于合理区间。
另一方面,在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发行央票来影响货币与债券市场价格,影响融资成本来影响实体经济。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渠道是相互联系的。
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对货币市场利率影响最大的政策工具是存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而公开市场操作和央票发行的影响较小 (何东与王红林,2011)。
原因是资金在银行系统和货币与债券市场之间的流动产生的套利行为,以及银行系统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研究也表明,货币市场利率对银行系统的贷款利率也有明显影响 (He 与Wang ,2013),同样也是因为资金在两个市场之间的套利,因为货币市场资金代表着银行信贷的影子价格(机会成本)。
3. 利率双轨制下的市场利率水平的决定从利率双轨制下货币政策传导的理论模型中,我们可以推导出在现有利率体系下市场利率如何决定(Freixas 与Rochet ,2008;He 与Wang ,2012)。
简单的说,在存款利率上限约束有效的情况下,观察到的存款利率会低于市场均衡存款利率。
低存款利率会拉低市场利率,存款利率就像是一个大的压舱石,将整个(货币与债券)市场利率水平压低。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存款利率上限的取消会抬高市场利率。
而贷款利率却不一定上升。
2利率市场化后,存贷款利率将由市场决定,这意味着原有的存贷款利率不再是央行的政策利率。
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回答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利率市场化后的政策利率水平如何决定? 第二、央行应该采用什么利率作为新的政策利率?何种货币政策操作方式(Monetary Operation )对央行比较合适?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改革前有什么不同?三、 利率市场化后利率市场化后““自然自然利率利率利率””的估计正如前文所述,利率市场化之后货币政策仍然需要为市场利率提供一个短期的“锚”。
从货币政策操作的角度来看,泰勒法则(Taylor ,1993)是描述货币政策对市场经济进行周期性调节的一个简明分析工具。
例如,对美联储而言,该法则是美联储的政策利率,即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 ),对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的线性反馈规则。
许多经济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将它视为理解货币政策运行的一个概念性框架。
那么,政策利率应该在什么水平上对宏观经济变量作出规则性的反应?或者说,央行应该锚定一个怎样的政策利率水平从而引导市场利率形成?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如何判断货币政策的松紧?2 存款利率上限管制会拉低市场利率,如果没有贷款市场的数量管制措施,低的存款利率也会压低贷款利率。
但是,因为贷款市场有数量管制措施,贷款利率由贷款管制数量决定,而不一定低于其原有的均衡水平。
所以,当存款利率上限管制取消时,存款利率和市场利率会上升,但贷款利率不一定会提高。
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基准,它既能体现宏观经济的基础面,又与货币政策操作紧密联系、能指导决策。
“自然利率”,即泰勒法则中的r*,就是这个基准。
它是一个与稳定的宏观经济条件相适应的利率水平。
如果政策利率高于自然利率,则表明货币政策是紧缩的;如果政策利率低于自然利率,则是扩张的;而如果相等,则是中性的。
因此,自然利率也称为中性利率。
具体地,我们将自然利率定义为去除短期供给与需求冲击影响之后由市场均衡决定的短期实际利率;此时,产出与其潜在水平相吻合,通胀与其目标水平相一致。
尽管货币政策工具通常是短期名义利率,但是自然利率是一个实际利率的概念,因为真正对实体经济发挥影响的是实际利率。
现代货币政策实践的一个定义性特征就是“控制名义、考虑实际”(Act Nominal While Thinking Real)。
中国利率市场化之后,货币政策的操作也应该类似。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理论与政策讨论经常将均衡利率与经济增长率直接联系起来。
这是经济增长文献中著名的“黄金法则”。
在储蓄率外生的索罗模型(Solow,1956)中,在消费最大化的平衡增长路径上均衡利率等于实际产出增长率,而后者等于技术进步率与人口增长率之和(参见Romer,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