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第2框预防犯罪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练习
部编版2020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2框 预防犯罪教案 新人教版
预防犯罪)、分析犯罪的含义及其特征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药家鑫案二审2、刑罚的特征(引导学生分析药家鑫案件了解犯罪及其特征,分析刑罚,刑罚种类解决教学重点)(1)刑罚的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2)刑罚的种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阅读教材P54“相关链接”)了解刑罚的具体内容。
【加深理解】2、案例分析:许霆案件(1)出示许霆案件,了解犯罪:2006年4月21日晚10时,被告人许霆利用ATM 机的故障之机。
先后取款171笔,合计17.5万元;潜逃一年的许霆被警方抓获,17.5万元赃款因投资失败而挥霍一空。
2008年3月,广州中院认定被告许霆以非法侵占为目的,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
(2)巩固了解,连连看(见PPT)目标导学(二)、加强自我防范1、观看视频:黄洋和林森浩案件思考:案件带给你怎样的启示?小结:(1)、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3)、杜绝不良行为2、名言警句小时偷针,大来偷金。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失足成千古恨,贪小便宜吃大亏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
3、材料分析: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个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打骂同学等。
受到了学校纪律的处分。
后来他在社会上偷窃财产、参与赌博,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
最后为了搞钱玩游戏,他跟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内就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思考:陈某为什么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教师讲述:交损友→旷课→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偷窃财物等→拦路抢劫→被判刑。
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预防犯罪》教学设计
道法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公民第二框预防犯罪【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
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分辨是非、辨别善恶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犯罪、刑法、刑罚,学会预防违法犯罪。
【知识目标分类、分层】A类目标(ABC组):1.犯罪的基本特征。
2、刑罚的种类。
3、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B类目标(AB组):区分刑法、犯罪、刑罚的含义【教学重难点】重点:1、犯罪的基本特征。
2、刑罚的种类。
3、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难点:1、犯罪的基本特征。
2、怎样预防犯罪?【教学方法】1、自主预习 2、合作探究 3、精讲互动 4、视频、案例教学 5、反思总结6、达标训练【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知识:违法行为的分类。
二、导入新课:视频播放,学生回答问题“视频中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ABC组)教师总结导入:视频中的人物最终被判刑,属于犯罪,对于我们判定违法行为,我们还可以通过最终所受的处罚来判定。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攀升,我们应该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自觉遵守法律,预防犯罪。
本节课我们将进入第五课第二框《预防犯罪》!三、展示目标:学生齐读四、自主预习(8分钟)(ABC组):学生按要求完成导学案上的任务,在书上找到相应的答案。
(一)了解罪与罚1、刑法的作用和主要内容是什么?2、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是什么?3、刑罚的含义和两大种类是什么?(二)加强自我防范1、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意义: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的预防、对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
2、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有哪些?3、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五、合作探究与精讲互动(共25分钟)1、探究一(5分钟):小组内统一自主预习的答案。
学生展示答案(B、C组同学回答)。
教师针对重点进行强调,并引导学生做笔记。
3、探究二:材料展示学生从社会危害性、违反的法律、受到的处罚等角度来对比湖北和北京校园欺凌事件。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2框预防犯罪学案新人教版
预防犯罪学习目标1.掌握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2.知道刑事处罚的含义和种类。
3.认清犯罪的危害。
4.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什么是刑法?2.什么是犯罪?3.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①。
②。
③。
4.什么是刑罚?5.刑罚种类:①主刑:。
②附加刑:。
6.我国《》是为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的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
7.怎样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我们应,,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我们要,,,防患于未然。
二、课时达标1.为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的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的诗句给我们的启示是( )A.犯了错误就会有牢狱之灾B.有错不改,就可能跌入犯罪的深渊C.小错可不断,大错不能犯D.犯罪不一定违法,违法一定是犯罪3.“一个具有拾金不昧高尚品德的人,一般不会为贪图钱财而最终走上贪污、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道路。
”这句话表明( )A.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守法B.道德调整的范围比法律调整的范围广C.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公民护法D.法律调整的范围比道德调整的范围广4.高中生王某曾因偷同学的小额钱物被学校处分,但他仍然执迷不悟,不思悔改,最终因持刀抢劫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
这一案例说明( )A.有不良行为若不加以改正,有可能走向违法犯罪B.王某持刀抢劫属于一般违法行为C.一般违法行为必然会发展为犯罪D.王某偷同学的小额钱物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5.七年级学生小胡沉迷于游戏机,一放学就到网吧打游戏,后来,干脆旷课打游戏,甚至整夜不回家,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家长、班主任多次耐心劝导,他却认为:网吧就是让人打游戏的地方,它能开,我就能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你认为小胡的想法对吗?为什么?(2)请你对网吧老板说几句话。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2框 预防犯罪备课资料 新人教
预防犯罪知识点一了解罪与罚1.刑法的含义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犯罪的含义和特征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3.犯罪必受刑罚处罚(1)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
(2)刑罚的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3)刑罚的分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知识点二加强自我防范1.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
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
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杜绝不良行为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
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出题点一犯罪的基本特征【例1】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甘肃某公司非法集资案作出一审判决,其中被告人于某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这样判决是因为于某的行为()①违反了民法②触犯了刑法③具有较小社会危害性④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剖析】本题考查对犯罪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题干中于某受到严厉的刑罚处罚,说明其行为触犯了刑法,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预防犯罪》优质课教案_10
预防未成年犯罪一、教学目的:1、使每一位同学能预防并纠正不良行为。
2、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
二、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三、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四、教学过程:同学们!今天的法制教育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现在同学们都处于十五、六岁,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呢?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居高不下呢?我们来看一下原因。
(一)客观原因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道路,有着深刻的客观背景,主要受不良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另外,文化垃圾也污染着未成年人的心灵,文化市场虽然多次清理整顿,但出于牟取暴利迎合低级趣味,还是有及少数经营者公然出售大量不健康的宣扬暴力和污浊的书籍、杂志、音像制品。
这样的文化市场环境,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二)主观原因1、性心理逐步形成,但性道德观念相对薄弱,意志力不强。
2、客观上对事物的认知存在片面性和不彻底性,易受外界不良社会意识影响,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情绪冲动,缺乏理智,自控力差。
4、不良的交际关系引发错误的“义气”心理。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
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
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
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1)、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
(2)、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2框 善用法律教案 新人教版
5.2 善用法律
课题善用法律课时安排共(1 )课时课程标准
会用法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观念,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
能力目标:能够判断犯罪行为,能够明辨是非,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知识目标:了解刑法与刑罚,认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教学重点三种法律机构
教学难点
怎样使用法律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前作业自读教材,完成基础训练填空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修改人:)
环节一思考:我国刑法对四百多种犯罪行为分别规定了刑罚。
查阅刑法,分析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从材料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环节二
朱某拾到苏某的手表拒不返还,违反了物权法,给苏某造成了财产损失,被法院判决限期归还苏某的手表;李某等人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破坏了体育馆的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赵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课中作业
1、教师组织两组同学到讲台前表演;
2、学生表演;
3、其他学生汇报他们的行为和后果;
4、师生共同得出区别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方法。
环
节
三
导学三:了解刑罚(多媒体展示材料视频)
课后作业设计:
完成本课对应的基础训练
(修改人:)
板书设计:
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加强自我防范杜绝不良行为
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教学反思: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二框预防犯罪课件新人教版
14. 八年级(2)班的学生小浩,偶然跟同学进入网吧,但玩了一两次后他逐渐有了网 瘾,经常放学后沉溺于网吧,后来发展到迟到、旷课。由于父母给的零用钱有限,小浩 就把手伸进了同桌及同班同学的口袋。老师、家长多次对其进行教育,依然我行我素, 后来去邻居家偷窃被派出所拘留。最终他因欠网吧老板许多钱不还,屡次持刀抢劫未成 年学生,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观察,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郭某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
A. 民事C责任 B. 行政责任 C. 刑事责任 D. 违宪责任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十八分。
知识点2 加强自我防范
5. 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 最凶险 的陷阱。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 生活,认清 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1. 刑法是 惩治犯罪 、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
是 犯罪 ,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
刑罚 。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十八分。
2. 犯罪是具有 严重社会危害性、
严重 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事违和法性
应受刑罚处是罚犯性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十八分。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八点 十八分。
行为 ③不良行为是小节,对个人成长无关紧要 ④预防违法犯罪应该从杜绝不良行
为开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解析:违法无小事,有些人对不良行为不加节制与警惕,自以为只是犯个小错, 全然不知已经违法。我们应该提高自控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从 杜绝不良行为开始,③说法错误,①④说法正确;不良行为不一定发展为违法犯罪 行为,②说法太绝对,排除。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2框预防犯罪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预防犯罪课题:预防犯罪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八年级课时:1课时提供者: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预防犯罪》是第五课的第二框题,在对违法行为有初步了解后,介绍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在认清违法犯罪危害后,解决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研究、学习《预防犯罪》,有利于增强学生法治观念,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提高其心理品质、道德素养,有利于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维护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积极情感;感受法律的尊严,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
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把握犯罪行为,表述其基本特征和刑罚的种类。
通过理性分析、辨别案例,全面认识违法犯罪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以案例设疑导入,采用层层深入的方式释疑解惑,通过观看视频、合作交流、自我反省等活动,引导并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
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通过观察和前测,我发现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情绪不稳定,做事容易冲动,易受环境影响,如果缺乏对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对生活中的小问题不够重视,易造成违法行为的发生。
部分学生对法律存在认识和态度上的偏差,比如误认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不受法律制裁,片面认为违法犯罪的成本不高等,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本课以生活中常见的违法现象设疑导入,以犯罪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究,采用观看视频、分组讨论、自我反省等活动方式,从罪罚之义、罪龄之界、失足之因、前车之鉴四个环节层层释疑解惑,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与法治观。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2框预防犯罪课件新人教版
2、社会危害性 刑法 刑罚 3、刑罚 4、刑事处罚 刑事处分 最严厉的强制性 5、主刑 附加刑 6、(1)认清犯罪危害 远离犯罪 (2)杜绝不良行为 (3)法治观念 自律 小事 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1 了解罪与罚
图一:盗窃罪
图二、生产销售伪劣 产品罪 图三、非法拘禁罪
3.2017年3月28日下午,虞城县人民法院宣判一起借媒 体记者身份敲诈勒索的案件,被告人李某某一审被判 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下列对李 某某所受的刑罚的说法,认识不正确的有( D ) A.有主刑,也有附加刑 B.有期徒刑属于主刑 C.罚金属于附加刑 D.李某某所受的刑罚都是附加刑
2.王某在学习期间,经常违反纪律,对师长的批 评教育置若罔间。一天,他和社会上的不良青年 一起,向低年级同学索要钱财,并将对方打伤, 被公安机关拘留。出来后、王某仍不思悔改,在 社会上常寻衅滋事,在一次打架斗殴中将他人打 伤致残,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王某被 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是因为他的行为( ) ①违反了法律 ②触犯了刑法 ③具有社会危 害性 ④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D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小时偷针,长大偷金。”这句俗语告诉我们( C ) A.不良行为就是违法,违法就是犯罪 B.小错必然铸成大错,违法必然走向犯罪 C.勿以恶小而为之,远离不良行为,塑造良好品行 D.“偷针”与“偷金”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5.八年级学生牛牛经常旷课,夜不归宿,到网吧玩游 戏。后因缺钱上网,持刀抢劫,造成受害人重伤,受 到刑罚处罚。同学们对此在QQ上展开了议论,其中正 确的说法有( D ) ①小兔子乖乖:专心学习,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否则害人害己 ②笨笨鸟:牛牛受刑罚处罚,是因为他经常旷课、 夜不归宿 ③绿魁·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一般都是从不良 习气开始的,我们应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④一剪梅: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会对个人、 家庭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2框 预防犯罪教案 新人教版
预防犯罪一、学习目标1.知道犯罪的基本特征、刑罚的涵义和刑罚的种类。
2.了解犯罪的危害。
3.掌握加强自我防范的要求。
二、评价任务1.了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2.如何预防犯罪。
三、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防微杜渐的故事: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
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
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
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
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
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
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
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
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出自《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则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成语解释:防微杜渐是指当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刚有苗头或征兆时,就加以预防与制止,坚决不让它继续发展。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二框预防犯罪(二)自主预习1.填空(1)刑法是惩治________、保护_______和________的有力_______。
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处什么样的_______。
(2)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的行为。
(3)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________、刑事违法性和应受 __。
(4)犯罪的法律后果是______。
刑罚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________的________法律制裁方法,以_____或______犯罪人_____为主要内容。
(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2框预防犯罪课件1新人教版
(一)创设情景 引趣导入
播放视频《人民的名义》 思考:在这一视频中贪官为什么会受到严惩?
预防犯罪(一)
(二)学习导航,自主探究
认真阅读教材P52-57内容,独立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刑法? 2.什么是犯罪?犯罪具有哪三个基本特征? 3.什么是刑罚?如何给刑罚分类? 4.如何加强自我预防,远离犯罪?
学生活动4:探究与分享
阅读教材P55“探究与分享” 思考与讨论: 1.绘制出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线图,并分析他走上犯 罪道路的原因。 2.说说陈某的经历给你的启示?
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1、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杜绝不良行为。 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4、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 防范于未然。
板书设计
一、了解罪与罚 1、刑法的含义和作用 2、犯罪的三个特征 3、刑法的种类 二、加强自我防范 1、认清犯罪,远离犯罪 2、杜绝不良行为 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C.剥夺政治权利、罚金
D.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
答案:D、B、D、D
(五) 延伸拓展,生活链接
学生活动6:探究分享
一封写给还在少管所改造的刘海的信 刘海,你好!还记得吗?我们曾经共同学习,你的学习成也一直很好。然 而,不良诱惑使我们分道扬镳。自从结识了那些新“朋友”后,你就经常 上网、旷课、出入营业性歌舞厅、多次裁诈勒索同学。你也曾自责,觉 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你竟然为了筹集毒资而去抢劫、杀人。亲 爱的同学啊,你真糊涂!
思考:(1)刘海的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2)分析刘海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并谈谈怎样才能避免未成年人违法犯 罪的发生。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人教八年级上册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第二节预防犯罪教学设计
播放微课视频《少年李天一的犯罪之路》
提问:少年李天一是如何走到犯罪道路上的?我们一起探究一下他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
小组合作探究
得出结论:
1、从不良行为开始的
2、自身法律意识淡薄
3、交损友
4、家庭教育原因
呈现李天一在狱中的书信。
活动:请你以李天一朋友的身份给他回复一封信。
学生观看并
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准备给李天一的一封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自我总结
通过具体的案件,引导学生分析情景中的犯罪事实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从而引导学生明确犯罪的含义及特征。明确刑罚及种类。
通过微课视频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明白青少年走上犯罪之路的原因,明白要防微杜渐。
通过书信的方式引导学生认清犯罪危害,预防犯罪,远离犯罪。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第五课第二课时
《预防犯罪》教学设计
成都市金牛实验中学校赵宇娟
课题
预防犯罪
单元
第二
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刑法与刑罚,认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能力目标:能够判断犯罪行为,能够明辨是非,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观念,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
重点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难点
杜绝不良行为,从小事做起,依法自律,加强自我防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间音乐:歌曲《青春纪念册》欣赏
学生观看
通过课间音乐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
《预防犯罪》教学设计
《预防犯罪》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预防犯罪》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的第二框,本课主要包括两目,第一目是“了解罪与罚”:第二目是“加强自我防范”,是继第一框法不可违之后对犯罪行为的剖析,要求学生了解刑法的作用及内容、刑罚的含义和种类、犯罪的含义和特征,懂得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的理性思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对人对事都形成了初步的认识。
另一方面,青少年社会经验较浅,情绪不稳定,做事容易冲动,易受环境影响,如果缺乏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对生活中的小问题不够重视,易造成犯罪行为的发生。
部分学生对法律存在认识上和态度上的偏差,比如误认为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不受法律制裁,片面认为违法犯罪的成本不高等,因此本课时通过“帮信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这一极易发生在学生群体中的犯罪行为进行剖析,使学生认识到犯罪行为离自己生活并不遥远,要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3.【教学目标】道德修养:通过体悟从不良行为发展为“帮信罪”的事例,理解犯罪和不良行为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能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远离不良行为。
法治观念:通过“帮信罪”分析刑法、刑罚、犯罪的含义,认清犯罪危害,知道犯罪的严重后果,增强法治观念。
责任意识:通过远离“帮信罪”的分析,明确应从小事做起,依法自律,加强自我防范。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犯罪的特征教学难点:加强自我防范,远离违法犯罪;犯罪的特征5.【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启发法;多媒体教学法6.【设计思路】本课设计以“帮信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为主线贯穿全课,(这个罪名可能有的老师和学生会陌生,它是2015年刑法新增的内容,2022年它是继危险驾驶罪、盗窃罪之后,各类刑事犯罪中起诉人数排名第三的罪名,而且越来越多发于在校学生之间。
)导入设置了一个灵魂拷问:如果有人告诉你有偿使用你的闲置电话卡、银行卡,一张500元报酬,一手交卡,一手交钱!你答不答应?进而说明如果答应就可能使涉及帮信罪,点题预防犯罪;第一框了解罪与罚:主要讲解刑法、刑罚和犯罪,设置三个环节以案释法——以案辨罪——以案懂罚,通过帮信罪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理解,犯罪的特征和刑罚的种类是该框题中的一个重难点,要学会区分;第二框加强自我防范从帮信罪越来越多发于年轻群体,甚至多发于未成年人中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写出远离帮信罪倡议书,明确该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精选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2框预防犯罪学案
预防犯罪一、学习目标1.了解刑法与刑罚,认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2.能够判断犯罪行为,能够明辨是非,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二、自主预习1..........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2.严重..............、刑事违法性和.....................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3.犯罪的法律后果是..........。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和附加刑两大类。
4.........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
三、合作探究黄某在小学和初中期间经常欺负小同学,勒索小同学少量财物,因而多次受到老师的批评。
高二时自行辍学,放弃了学业。
走上社会后,他不务正业,曾因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行为被公安机关罚款、拘留多次,但他仍不思悔改,后又作案20多起,最终被人民法院以流氓罪、诈骗罪、抢劫罪、盗窃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1.黄某不同阶段所受惩处的性质是一样吗?说明理由。
2.在人民法院给予黄某的刑罚中,哪个属于主刑?哪个属于附加刑?3.根据刑法的规定,我国刑罚中的附加刑包括哪几种?4.黄某从一般违法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告诫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四、随堂演练1.某中学生在小学时就有偷拿别人东西的习惯,老师批评后他不以为然,后来发展到在社会上偷拿钱物。
一次趁人不备拿走商店数码相机一台。
这说明,违法犯罪行为都是(....)A.从小偷小摸开始的.B.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C.从占小便宜开始的.D.从结交坏朋友开始的2..哈尔滨“天价鱼”事件专项调查组经过调查,针对已核实的该饭店存在不以真实名称提供服务等问题,松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其停止经营活动,并依法依规按程序进行行政处罚。
该饭店的行为(....)A..属于一般违法行为..B..触犯了刑法..C..属于严重违法行为..D..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3.安徽省砀山县刘某因虐待女童被判有期徒刑两年。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预防犯罪》优质课教案_17
教学设计第五课做守法公民第2课时预防犯罪学科:道德与法治讲课人:《预防犯罪》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一)课程标准要求本课依据课程标准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中“学法用法”部分:“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二)教材分析本框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层。
第一层,告诉我们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十分重要。
第二层,告诉我们法律是一种特殊行为规范,及法律的主要特征,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并区分法律与道德、纪律的不同。
第三层,告诉我们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和对人们的保护作用。
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法律还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它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所以,我们要学法、用法、护法、爱法。
(三)学情分析一方面,初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没有真正意识到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也有不少学生认为法律离自己的生活较远。
另一方面,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开始有主见,但往往又很片面,往往只看到“规矩”、“法律”约束自己的一面,不能认识到“规矩”、“法律”是正常秩序和自由的必要条件,对“规矩”“法律”产生反感,从而不能自觉遵守。
同时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并进而了解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生活离不开法律,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没有人可以例外,从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做到学法、用法、护法、爱法。
(四)教学理念教师在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设计教学情境。
通过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自己体验、感悟,归纳、提炼主题,达到提高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做到知行统一,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那么第五课做
《预防犯法》【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明白刑法与刑罚,认清犯罪特点,了解如何增强自我防范,远离犯法。
能力目标: 能够判定犯法行为,能够是非分明,自觉遵纪遵法,防患于未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观念,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遵法【学习重、难点】重点:犯法的特点。
难点:增强自我防范【自主预习】请阅读教材P52-56页的内容,完成以下的填空。
1.什么是刑法?刑法是惩处、爱惜和利益的有力武器。
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和对犯法应当判处什么样的。
2.什么是犯法?犯法的三个大体特点?犯法是具有严峻的、触犯了,应当受到惩罚的行为,这也是犯法的三个大体特点。
3.犯法的后果?任何人的犯法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犯法的法律后果是。
4.什么是刑罚?刑罚又称为、,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法分子适用的法律制裁方式,以限制或剥夺犯法人权益为要紧内容。
5.刑罚的分类?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和两大类。
6.如何预防犯法?①.犯法是咱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
咱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爱漂亮好生活,。
②预防犯法,需要咱们。
③生活在法治社会,咱们应增强,依法,做一个自觉遵法的人。
咱们要从做起,幸免沾染不良习气,。
【交流分享】运用你的体会,阅读教材P52的图片,查阅刑法,分析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了解罪与罚学生阅读教材P53“探讨与分享”试探与讨论:(1)试对照分析上述行为。
(2)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二、增强自我防范学生阅读教材P55“探讨与分享”试探与讨论:(1)有人说:陈某是个特例,年龄小的人一样可不能犯法,即便犯了罪也可不能受到刑罚惩罚。
你以为那个观点对吗?(2)绘制出陈某走上犯法道路的线路图,并分析他走上犯法道路的缘故。
【课堂训练】一、2016年11月2时日,江西丰城电厂三期食建项目冷相增施工平台切期,造成74人死|亡、2人受伤,事故发生后,丰城市公安局将王某等4名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责任人和顾某某等8名涉燃生产销营他苏产品罪的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
[k12精品]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2框预防犯罪教案新人教版
预防犯罪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犯罪的特征。
教学难点:加强自我防范。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阅读教材P52“运用你的经验”:我国刑法对四百多种犯罪行为分别规定了刑罚。
查阅刑法,分析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1)砸破汽车玻璃偷盗车内物品属于盗窃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非法食品添加剂,属于犯罪行为。
《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3)为了逼对方还债而绑架他人属于犯罪行为。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教师过渡:这三则事例说明当事人的行为不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而是触犯了刑法,构成了犯罪。
什么是犯罪、犯罪应受什么处罚、如何预防犯罪,是我们本课即将学习的内容。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第2课时:预防犯罪。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了解罪与罚(一)刑法与犯罪的含义1.什么是刑法?2.什么是犯罪?教师明确:1.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预防犯罪》优质课教案_18
所在单位:
教师姓名:
教师职称:
课程名称:预防犯罪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教育部审定
八年上道德与法治
年级、班级八年二十二班
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合作探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疑难问题,体现信息技术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整合。
运用感知篇、感悟篇、践行篇贯穿,突破重难点。
环节流畅,恰到好处。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许多不良行为。
通过本课学习,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作为中学生,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公民,到底实实在在能做些什么呢?这就是课堂落实情况的不足。
附:板书设计:
第五课第2课预防犯罪
※一、了解罪与罚二、加强自我防范
1.刑法 1.远离
2.犯罪 2.杜绝
3. 刑罚 3.自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第2框预防犯
罪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刑法与刑罚,认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能力目标:能够判断犯罪行为,能够明辨是非,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观念,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犯罪的特征。
教学难点:加强自我防范。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展示教材P52“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我国刑法对四百多种犯罪行为分别规定了刑罚。
查阅刑法,分析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教师讲述:
1.砸破汽车玻璃偷盗车内物品属于盗窃罪。
材料链接:《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非法食品添加剂,属于犯罪行为。
材料链接:《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
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3.为了逼对方还债而绑架他人属于犯罪行为。
材料链接:《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教师总结:这三则事例说明当事人的行为不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而是触犯了刑法,构成了犯罪。
什么是犯罪、犯罪应受什么处罚、如何预防犯罪,是我们本课即将学习的内容。
出示课题《预防犯罪》。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了解罪与罚
(一)刑法与犯罪的含义
活动一:自主学习——了解刑法与犯罪
阅读教材P52—53内容,回答:(展示问题)
1.什么是刑法?
2.什么是犯罪?
学生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教师讲解:1.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二)犯罪特征
活动二:认清犯罪特征
(展示下列材料)
殴打他人,未对他人造成重伤→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殴打他人而导致他人重伤甚至死亡→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
思考:试对比分析上述行为。
教师总结: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犯罪对社会危害严重。
(2)违反的法律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刑法以外的法律,犯罪行为触犯的是刑法。
(3)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行政制裁或者民事责任,犯罪要接受刑罚处罚。
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三)刑罚含义及种类
活动三:了解刑罚
(展示材料)
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周永康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进行了一审宣判,认定周永康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三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
1.思考:周永康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
2.周永康受到的处罚是什么处罚?
3.法院的判决中,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
教师讲述:周永康的行为是犯罪行为,他受了刑罚处罚,其中无期徒刑是主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是附加刑。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阅读教材P54“相关链接”)了解刑罚的具体内容。
目标导学二:加强自我防范
(四)预防犯罪、远离犯罪
活动四:预防犯罪
(学生阅读教材P55“探究与分享”)
思考与讨论:
1.有人说:陈某是个特例,年龄小的人一般不会犯罪,即使犯了罪也不会受到刑罚处罚。
你认为这个观点对吗?
2.绘制出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线图,并分析他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
3.说说陈某的经历给你的启示。
教师讲述:1.阅读教材P55“相关链接”可知,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刑罚处罚的想法是错误的。
2.交损友→旷课→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偷窃财物等→拦路抢劫→被判刑。
他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在于他自己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自制力差;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抵制诱惑等。
3.陈某的经历告诉我们:(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活动五:杜绝不良行为
(展示表格)
提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第十四条和第三十四条的规定。
教师讲述:
自觉守法的人。
活动六:防患于未然
(学生阅读教材P56“阅读感悟”)
思考:读了父亲给儿子的信,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教师总结: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是犯罪,犯罪的特征,明白了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明辨是非,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我们应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四、布置作业:
预习第三框
板书设计
预防犯罪
了解罪与罚犯罪的含义及特征
刑罚含义及种类
加强自我防范
认清犯罪危害
杜绝不良行为
依法自律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学习认清犯罪特征,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
通过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填表分析法等把握知识内涵,培养学生树立法律意识,防患于未然,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