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考改革为何总走回头路
15“南京高考之痛”成为课改的“前车之鉴”
15“南京高考之痛”成为课改的“前车之鉴”▲夏季里的一篇短文2004年的高考成绩公布后,7月8日的《扬子晚报》头版登出一位“本报记者”写的《追问南京“高考之痛”》,全文含标题只有1700余字。
引发巨大的反响。
追问的理由大致有二:一是几乎集中了省内最好教育资源的南京,高考考不过江苏省其他地市,又一次落在兄弟城市后面;二是在考生人数增加的情况下,本科达线的考生下降到4700人,比去年反而减少600人。
前者是跟“兄弟城市”比,后者是跟自己比。
全国高考看江苏,江苏高考看南通,南通高考看启东。
▲南京市这几年一直重视素质教育《中国青年报》2004年7月23日登载了一篇《高考刺痛南京》的长文,篇首语是“本报南京7月22日电”,文章中写道:“南京努力减轻学生负担,少布置或不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支配课外时间;南京竭力禁止学校拖课和不按时放学,更禁止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等补课;南京各中学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做社会调查,写学术研究小报告。
同时,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教学等等。
”南京金陵中学的前身是美国基督教会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至今已有120多年办学历史。
基于国际间的教学交流,金陵中学长期重视教育教学的探索科研,“九五”期间开展了“高中素质教育中的考核评价及学分制研究”等10多项国际、国家和省市级课题研究活动,“十五”期间开展了“完善学分制,构建多元化的高中课程体系的研究”等5项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
金陵中学并非国家倡导素质教育时才推行素质教育的,素质教育是这所名校长期自觉的追求。
一个多世纪以来,数万学子从金陵中学走出,以其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勇于创新而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其中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还有10多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培育“英才的摇篮”。
2004年11月1日《中国教育报》有篇报道,曾这样介绍南京金陵中学的研究性学习:“每一位同学自选专题撰写论文,最后通过由中学教师、大学教授共同组成的答辩委员会的答辩。
高考改革意义
高考改革意义高考作为中国教育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承载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巨大期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高考制度也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改革。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高考改革的意义。
一、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现今社会对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有着更高的需求。
而传统的高考制度往往局限于对学生学科知识的考核,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改革,可以逐步体现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目标,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二、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长时间以来,高考所带来的严格备考要求常常让学生过度焦虑和压力过重。
随着高考改革的进行,可以减少对学科知识的片面追求,提倡因材施教,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参与实践活动和个人兴趣培养。
这不仅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业负担,也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提高教育公平性传统高考制度往往存在地区间的不平等和文理科分化的问题。
一些发达地区的学生因资源优势而获得更多的机会,而一些贫困地区的学生则因资源不足被边缘化。
改革后,可以逐步解决这些不平等问题,打破地区间的壁垒,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公平的上升通道。
四、发展创新人才高考改革的意义还在于培养创新人才。
传统高考制度鼓励学生死记硬背,并且注重记忆和应试能力。
而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备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高考改革可以通过多样化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五、推动教育理念的变革高考改革也是教育理念变革的一部分。
过去,教育往往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今天的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高考改革可以引导学校和教师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转变为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的教育理念,推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高考改革对于推动中国教育体制的进步和发展具有巨大意义。
改革后的高考制度将更贴近素质教育的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提高教育的公平性,培养创新人才,推动教育理念的变革。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革,中国的高考制度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为培养新一代优秀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考重头戏:38年作文题见证时代变迁
高考重头戏:38年作文题见证时代变迁考作文,一年一度高考的重头戏,也是最能引发全民参与的一道试题。
回溯恢复高考38年来北京考生经历的作文试题变化,从最初的命题作文,到话题作文,再到材料作文;从单一试题到二选一试题,高考作文一直紧跟时代不断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风向标,记录下时代变化的脉搏。
恢复高考命题铭记时代烙印1977年冬天,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570万名考生涌向考场。
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
与这场考试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当年的高考北京卷作文题《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这道作文题的命题者是已故北师大中文系教授郭预衡。
1977年,中央做出恢复高考的决定后,亟须出高考题和改卷的老师。
教育部找到当时在北师大当老师的郭预衡教授,要求他放下手中所有的工作,来出高考题。
当时,与郭预衡教授一起出题的还有北大、首师大的老师。
教育部将他们隔离在一个宾馆里,直到高考结束。
作文题《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因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方便考生展开写作,最终由郭预衡先生敲定成为当年的高考作文题。
当年很多的考生,一直对这个作文题目念念不忘。
1977年北京高考状元、中青在线总经理刘学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非常喜欢这样的开放式题目。
她把自己在农村一年多的插队经历写进作文里,这篇作文还被刊登在了1978年2月的《人民日报》上。
恢复高考第一年,考生年龄跨度很大,高考作文更是形态各异、耐人寻味。
曾参与1977年北京高考作文阅卷的首师大中文系教授赵丕杰回忆,当年作文考得比较好的还是老三届的毕业生,但也不乏一些毕业一两年的年轻学生,出现了不少思想内容深刻的精品。
参与阅卷的老师们有感于此,在改卷之余不约而同地将一些优秀作文抄了下来,编了一本作文选评,并以当年的高考题命名为《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在这本书收录的不少作文里还能看到工分手册贫下中农四人帮等极具特征的词汇,那是关于一个时代的记忆。
八十年代漫画首次进入作文题恢复高考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高考作文题都是以命题作文为主。
纪念1977恢复高考,牵动历史的制度变革
【纪念1977】恢复高考,牵动历史的制度变革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序曲,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开展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其标志性事件就是1977年年底的那次高考。
时下,正是恢复高考三十周年的纪念日子。
借此时机,回忆中国高等教育三十年来的开展历程,深入挖掘高考制度的社会功能,探究恢复高考三十周年的历史功绩,反思高考制度的价值取向,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
恢复高考是中国社会回归开展的信号三十年前,中国发生了一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即1978年元旦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按照各自制定的程序举办了七七级高校新生入学考试,即恢复高考制度。
回首往事,恢复高考已经成为一件永远值得纪念的历史性事件。
这一在教育部看来似乎平常的事情,在当时承载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使命,其引发的震动及其对于整个中国社会的影响,当时即显现出来,日后也得到了全社会少有的最大认同。
恢复高考是“文革〞之后中国高等教育、整个教育系统乃至全社会走向新秩序的开场。
中国教育、中国社会能够一路快速开展走到今天,恢复高考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使经受“文革〞重创十年之久的高等教育系统重新启动,并深刻地影响了整个教育活动。
尤其是那些亲身经历了“文革〞期间高考制度“断裂〞以及恢复高考过程的人,对高考制度的恢复有说不尽的“感恩情结〞。
恢复高考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了整个中国社会的走向。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恢复高考改变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开展轨迹。
前些年,曾有媒体评选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社会影响最为深远的事件,恢复高考名列前茅。
今天回过头来看,恢复高考绝不仅仅是一种考试制度的回归,也不仅仅是恢复高等教育秩序的一个举措,而是明确预示了整个中国社会开场回归秩序,回归开展。
从七七级第一批大学生入校开场,不仅学生们分秒必争,刻苦学习,先生们也一下子焕发了青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学术研究中来,大学又成为培育英才、潜心治学的家园。
恢复高考不仅很快挽回了“十年动乱〞造成的损失,甚至还冲破了“文革〞前一些“左〞的禁锢,搞科研不必再担忧“白专道路〞的指责,探求真理也不必再担忧被“扣帽子〞、“打棍子〞。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失败命运早已注定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失败命运早已注定王贵成文继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三个月后,12月16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和《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
呵呵,酝酿了长达十年的时间,中国高考改革的面纱终于揭开了。
然而,露出了庐山真面目的新一轮高考改革,却现出了失败的影子。
一其实,这次高考改革在十年的酝酿时间里,就已经埋下了失败的隐患。
此次高考改革的源头可追踪到2005年,2010年国家通过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后,高考改革被正式提上日程。
2010年底,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考试招生改革组专家开始围绕高考改革进行调研,一年后,16个议题的调研报告陆续形成,在此基础上起草了一个高考改革方案。
但在教育部党组讨论之后不了了之。
此后,数度传出方案已出,但又数度搁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些口号相信那些操持教育改革的肉食者比谁都清楚,喊起口号来比谁都响亮,可为什么这么一份事关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改革方案却被一拖再拖呢?十八大之后、2013年春节前,教育部又提出要起草高考改革方案,但只是与小升初、研究生考试等一起,纳入“人人成才的路线图”里。
到了2013年5、6月份,思路再次调整,强调还是要围绕高考作文章。
2013年11月1日,教育部主导的改革方案获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原则通过,随后由《中国教育报》披露部分内容,教育部副部长表示“公开征求意见后发布”。
一切似乎都已经板上钉钉,但这份方案在内部征求意见时招致多人反对,既包括专家学者,也有行政官员,方案再度搁置。
直到2104年7月,有关部门开始意识到“再不出无法交待”。
因为根据部署,2017年就要开展试点,按照“三年早知道”原则,必须在今秋高一新生入学前发布。
所以在最后两个月内,方案的讨论修改工作被逼驶上快车道。
“几乎天天在变,”一知情专家说,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后,还作了多次修改。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观点思辨型作文题“回头与远路”写作指导与例文简评
观点思辨型作文题“回头与远路”写作指导与例文简评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一个频频回头的人,没有远路可走。
也有人说:一个不回头的人,不仅走不了远路,甚至无路可走。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自拟题目,观点明确,有理有据,逻辑清楚,结构完整,体现一定的思辨性,不少于800字。
诗歌除外。
陈老师审题指导这是一道观点思辨型作文题。
材料中给出了两个观点,一种是“一个频频回头的人,没有远路可走。
”这句话里包含的信息是频频回头——有路走——走不远。
这种观点,反对的不是“回头”,而是“频频回头”。
另一种观点是“一个不回头的人,不仅走不了远路,甚至无路可走。
”这句话给出的信息是,不回头——走不远——无路走。
我们会发现的问题是,“无路走”是结果,而两种人的分歧在于引发结果的原因。
人们的这两种看法是否正确呢?这正是体现“思辨性”的关键所在。
或许人们的看法都是基于个体经验出发,都有一定的正确性,但同时也都有一定的片面性。
将其中的理由说清楚,并得出想走远路的正确做法,就是考生要完成的任务。
例文点评前路回响,征程在望(评:“前路”在本文中指的是走过的路,而非未来,易引起误解,建议修改。
)频频回首,对往昔割舍不下,将无远路可言。
不回首,将失去我们之中的立身之本,将无路可走。
而唯有在回首往昔的同时,保持对未来的展望,既不脱离过往的羁绊,又不陷于过往的泥潭,方可行稳致远。
是所谓,前路回响,征程在望。
前路回响,征程在望是一种针对过去与未来的选择性考量,是一种奋斗当下以回首过去,展望未来的现实态度。
频频回头,是一种对过往的依恋,是一种对未来的逃避,将没有远路可走。
频频回头的人,他们沉浸在自己的过往之中,沉溺于那些已然消夫的温柔乡,而拒绝接收受现实,必将于过往的回忆中消磨自己的斗志,逐渐成为胸无大志、得过且过之人。
民回时期袁世凯复辟帝位,还在做着他那封建的皇帝梦,然而革命的星星之火逐渐发展成燎原大火,吞没了活在过去的袁世凯。
教育改革一直在路上———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对高中教育的思考
教育改革一直在路上———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对高中教育的思考新高考作为我国教育进程的重要一环,旨在优化高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我们对高中教育进行深入思考,既要关注其理论上的,也要注重实践中的操作,确保教育能够落地生根,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首先,我们要重视高中教育的内容。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革,人们对高中教育的要求也在发生改变。
传统的高中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但随着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追求,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社区等社会资源的对接,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给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增加对知识的应用和理解。
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高中教育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机会。
新时代需要培养的学生是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人才,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在高中教育中,我们还应该关注学校评价体系的。
过去,高中教育主要以考试为导向,重视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导致教育容易堕入应试教育的怪圈。
新高考要求以学生能力为核心,评价体系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
学校和教师应该通过多元评价,如综合考核、课程设计评价、课堂表现评价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能力和发展潜力,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最后,在实施高中教育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完善教师培训和支持体系。
教师是教育的推动者和实施者,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效。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教师的培训和进修,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教师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激发他们的教育热情和创新精神。
综上所述,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对高中教育的思考不仅需要理论上的讨论和探索,更需要实践中的改进和调整。
高考为什么要改革
高考为什么要改革
高考的改革是为了提升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目前高考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应试教育过重、升学竞争激烈、评价方法单一等,这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学生的精神压力较大。
首先,高考改革旨在减少应试教育。
传统高考过于注重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应试技巧,导致学生只注重课外知识的记忆,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
改革应试教育,强调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其次,高考改革也是为了提高教育的公平性。
传统高考制度存在地域差异和家庭背景的影响,导致一些学生在升学竞争中处于不公平的地位。
改革高考评价体系,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潜力,减少对家庭条件的依赖,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公平的教育。
此外,高考改革还旨在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等能力。
通过高考改革,可以推动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素质发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社会人才。
综上所述,高考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公平性和培养人才。
通过改变高考的评价方式、减少应试教育的程度、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等,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能力的培养,推动教育的进步。
关于新高考改革的思考
关于新高考改革的思考随着全国高考试点改革的推进,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省份相继开始实行新高考政策,那么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新高考改革的思考最新,欢迎阅读!新高考改革的思考一、新高考改革给高中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1、优势:高中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根据自己喜欢的高校和专业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三门选考科目。
2、挑战:以浙江省为例,3门选考科目,可以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科目中任意选择组合。
这样的组合排列达到了35种,这么多的选择给学生选课和高中安排课程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导致某些高中只限定了几种选择,开设几种课程,学生只能在这几种选择中选课,否则无法开课。
35种选择形式,造成学生选课并非从兴趣和爱好的角度出发而选择,他们会从科目的难易程度出发。
浙江省2017年公布的高考选科科目发现,物理是满足高校专业选科要求覆盖率最高的科目,达到了91%的覆盖率。
但是学生在选择的时候,都避开了物理。
从杭州市2016年10月公布的选考数据发现,选考最多的是化学,然后依次是地理、历史、政治、物理、生物、技术,物理列倒数第三位。
从志愿填报的角度来说,一个学生要填报80个专业志愿,由于批次合并后增加了区分高校层次的难度,对于家长和考生来说,如果对高校没有深刻的研究和调查,志愿填报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出现“一本分数,填报三本专业”的现象,这给考生和家长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二、新高考改革给搞高校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1、优势:高校可以根据自己设定的选科要求选拔学生,更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另外,会促进高校深化专业结构改革,增强专业建设,提高专业吸引力,整体提高学校实力。
2、挑战:首先是确定+1的录取科目很麻烦。
从2017年录取的情况来看,一般高校均确定“三门选考科目,一门符合即可”的专业对口方案。
结果却出现了选考专业与录取专业“错位”的情况。
如高校物理学专业要求是必须学习物理和化学,而学生只要三门选课中只要有化学就可以录取,那物理怎么学呢?这会给高校教学造成很大的麻烦和挑战。
新高考改革带来的价值取向与两难关系-2019年精选教学文档
新高考改革带来的价值取向与两难关系2019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随后上海和浙江先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迄今已有30个省区市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或思路,新一轮高考改革已形成梯次推进的态势,高考改革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热点,引发了不同角度的思考和讨论。
此次高考改革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顶层设计,试点先行。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决定》),再到国务院颁布的《实施意见》,体现了顶层清晰的改革思路。
二是直面问题,敢于碰硬。
对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等问题不等、不推、不绕,敢涉险滩,敢趟深水区。
三是文化驱动,整体推进。
笔者曾提出高考改革经历“政治经济驱动”“教育驱动”和“文化驱动”三个阶段的观点,此次改革进入文化驱动阶段,改革的触角深入到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层面,构架了完整的价值取向和改革目标体系,具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一体四面”。
“一体”是:以学生为本体,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根本目标;“四面”是:实行文理融通、推进综合评价、探索过程评价、拓宽选择空间。
要实现改革目标,必须处理好若干两难问题,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科学选才和公平选才、理想目标和现实条件之间的两难关系,从而实现“两翼”齐飞。
一、“一体四面”:新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一)一体:以学生为本体1.从“三个有助于”到“三个有利于”高考改革基本原则的渐变。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积极推进高考制度改革”。
从此“三个有助于”成为高考改革的基本原则。
2019年2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2019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2019年6月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再次重申了“三个有助于”的原则。
当今教育热点问题
当前教育五大热点问题原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现任国家教育督导团副总督学钱一呈同志,曾应邀在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举办的教育督学报告会上就当前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和看法。
本文谈到的五大教育热点问题系根据该报告录音整理。
一、关于应试教育的问题多年来,应试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
对此,我们应当思考,应试教育的出现究竟是我们的教育指导思想出了问题,还是整个社会出了问题?为什么我们一直在提素质教育,但学校教育还是围着高考转?从深层次上分析,这是个社会问题,而不单单是教育问题。
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二元化结构和竞争的加剧。
我国城市和农村及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还比较大。
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很多家庭特别是农村的孩子都认为要有出路只有上大学,而且是上好的大学,上了好的大学就有好的工作、好的生活。
家长有这样的想法并没有错。
但能上大学特别是上好大学的毕竟是少数,这就带来了激烈的竞争。
为满足社会和家庭对孩子的这种期望,学校卷入其中,不得不以更多学生能考上大学和好大学作为奋斗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应试教育也就不可避免了。
这种社会需要和现实是教育界无法抗拒的。
如果没有整个社会教育理念的革新,仅靠教育界自身是很难扭转这一局面的。
办高中不谈升学问题,这所高中对社会就没有吸引力。
现在我们不能回避谈这个事情,需要引起重视的是我们目前把应试做到极端了。
2.教育考试制度的弊端。
科举制度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通过选拔为平民开辟了一条进入上层社会的道路,这套制度发明以后为世界各国所采用。
但它走到极端以后也带来了弊端,一个就是科举制度成了求功名的敲门砖。
一旦金榜题名,终生受益,功利性极强。
另一个弊端是出现了大量作弊现象。
这两种弊端给今天的学校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
现在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把传统考试方法引向如何选拔人才,而不是应试能力的培养。
3.传统文化的原因。
1977年高考恢复的历史回顾和现实启示
文章标题:1977年高考恢复的历史回顾和现实启示一、1977年高考的历史背景1977年高考的恢复是我国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文革结束后我国教育的重建和改革。
在这一年,我国政府决定恢复高考,为数以千计的年轻人打开了追求知识和学术的大门。
这一决定改变了我国教育体制,并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1977年高考的影响1. 教育机会的平等化:1977年高考的恢复打破了阶级和地区的差异,使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这促进了教育机会的平等化,推动了社会的公平发展。
2. 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高考制度的恢复使人才选拔更加客观公正,也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人力资源。
3. 社会风气的改变:高考的恢复改变了社会对知识和学历的态度,使知识成为一种更加受人尊重和追求的品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1977年高考的现实启示1. 重视教育的重要性:1977年高考的恢复表明,教育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对培养人才、改变社会风气具有重大作用。
现代社会应更加重视教育的发展,为每个人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
2. 推进教育改革:深入思考1977年高考的历史意义,现实启示我们应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完善教育体制,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3. 培养正确的教育观念:高考的恢复改变了社会对教育的观念,启示我们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不仅重视分数和知识,还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1977年高考的恢复是我国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对我国教育体制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代社会应从中吸取教训,重视教育的发展,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结:1977年高考的恢复是我国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改变了我国教育体制,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发展。
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启示告诉我们应更加重视教育的发展,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考改革开放经典故事
高考改革开放经典故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高考制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最初的“三反五反”选拔优秀人才,到大规模实行高考录取的全国统一选拔制度,再到现在逐步推行多元化考试录取体系,中国的高考改革已经走过了一个漫长而漫长的历程。
回顾这个历程,其中不乏一些经典的故事。
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几个我认为比较经典的高考改革故事。
故事一:林樵清封存试卷1977年,新中国第一次恢复高考。
这也是中国高考改革的起点。
但当时的高考制度还很不完善,具体操作也不太规范。
就拿最早的一年来说,那时候不仅试卷泄题,甚至有人将答案写在桌子上。
这对当时激情满满的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简直是一种巨大的不公平。
当时深圳市南山中学的林樵清老师就经历了这样的事情。
他当时是一名英语老师,准备给学生设计一套高考复习题,但他想到了一些事情。
他知道,很多地方的学校都不会规范地管理试卷,这样不仅不公平,而且也会影响一些有诚信的学生。
因此,他决定采取一个很特别的做法来保存这些试卷。
他用一些密封袋将试卷封存了起来,然后再用一些铁皮箱将封存起来的试卷全部密封起来,摆放在学校的地下室里。
这样一来,试卷就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复习。
当然,当时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会成为高考改革的一个经典故事。
故事二:彭宇行创造“高考移民”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只有少数人可以参加高考,大部分人只能通过稀缺的推荐信和各种社会关系来寻找机会。
而其中的一个人,彭宇行,用他自己的方式创造了一个“高考移民”的奇迹。
彭宇行在1978年高中毕业后,就去了广州的一所职业技术学校读书。
当时他梦想着参加高考,但他却成为了高考制度下的“弃儿”——即使是有能力的学生,只要没有高中文凭,就不能参加高考。
与此同时,彭宇行在职业学校稳居第一的位置,在教师的推荐下走上了职业道路。
但他并没有放弃高考的梦想。
他先是拼凑出自己的高中毕业文凭,然后开始揣摩高中教材。
数月后,他在全国范围内以655分的好成绩考上了一所大学。
新高考改革有哪些意义
新高考改革有哪些意义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省份逐渐实行了新高考制度,新高考政策高中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根据自己喜欢的高校和专业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三门选考科目。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新高考改革有哪些意义,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新高考改革的意义1、突破传统育人模式新高考改革政策的全面落实,目的就是培养个性化能力水平强的人才,改革之路确实需要更漫长的调整,突破各种局限迎接各种挑战,才会让改革的政策更为合理,突破了传统的育人模式,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全面激发,自然就会给社会增添更多的人才,让高考发掘更多的综合人才。
2、给学生更多自主权通过新高考改革,让考试变得更加公正公开,而且更有利于培养个性化人才,还能更深入挖掘综合水平更强的学生,这个对学生来说就会有更多的自主权,在高考方面就能避免一考定终身的局限,让每个学生面对高考都会有更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在选择高效的过程中也会有更多的条件,给社会挖掘更多的潜在人才。
新高考改革可以说是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政策落实,也并不单纯是家长和学校要关注的问题,而是要让各界参与到高考这个流程中的不同个体,都要积极响应新高考的政策落实,这样才能更深层次的深入到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中,让高考的传统形式发生改变。
高考改革前后具体对比1、考试科目变化改革前:高考采取文理分科,科目有四科:语文、数学、外语、理综(或是文综);改革后: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3”的考试模式,即:语数外必考,物化生、政史地6选3考试。
影响:文理分科,禁锢学习思维,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
文理分科后,对理科生而言,只顾一天到晚的理化生,题海战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然而表象之下却忽略了日常情操和对于文史知识的了解,以至于到了大学之后缺乏文化底蕴。
而对于文科生而言,平常注重史政文化知识的积累,缺少思维能力的训练,一到考试就使劲背,完全是培养了“应试性人才”,显然,这也是有重大缺陷的。
高考改革的问题与思考
高考改革的问题与思考自2014年开始实施高考改革以来,全国各地的高考有了许多新的变化。
总的来说,高考改革是朝着多元化、公平化和全面素质教育的方向不断迈进,但高考改革中也暴露了许多问题。
本文将针对高考改革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一、目前的高考改革存在的问题1. 学科设置不合理目前高考考试学科设置不合理,部分省市的学科设置过多,造成了考生的课业负担过重,考试的难度也变得异常。
2. 综合素质评价缺乏科学性高考改革中综合素质评价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由于综合素质评价缺乏科学性,在实践中难免产生矛盾和争议。
3. 地方保护主义问题地方保护主义问题成为高考改革中的一大问题,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各种不同的改革方案,但是实施中存在许多不一致和重复,造成了混乱。
4. 教育公平缺乏保障高考改革是提高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但当前仍存在很多教育资源向大城市、重点学校集中的问题,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干部和教师缺乏优秀人才,教育公平缺乏保障。
二、如何解决高考改革中的问题?1. 优化学科设置优化学科设置是高考改革的关键一环,应该通过智库的调研分析,建立符合国家发展需求的学科体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2. 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需要加强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形成统一的评价体系,避免互相抵消的风险。
3. 加强沟通协调为了避免教育资源向大城市集中,要加强省市间、地区间的沟通和协调,建立信息共享体系,形成统一的政策和标准。
4. 加强贫困地区的教育保障加强贫困地区的教育保障,要通过优惠政策和综合扶贫等措施,吸引优秀师资,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予以帮助和支持。
总之,高考改革是学生教育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希望各方面能够携手共同推动改革,切实解决高考改革中的问题,使教育公平得到更好地保障。
1978年高考
1978年高考1978年高考:改革的开端和历史的转折点1978年是中国高考制度发展的关键一年,它标志着改革的开端和历史的转折点。
这一年的高考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考试,更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1978年高考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
首先,1978年高考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结束了“文革”期间教育的混乱局面,为教育机构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
在“文革”期间,教育被思想意识形态的斗争所左右,学校停课、师生关系紧张、知识体系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
然而,1978年的高考为大量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平台,使得教育开始走向正常化。
其次,1978年高考也标志着教育公平的追求。
在高考之前,学生的选拔主要依靠政治面貌和出身背景,而非真正的知识素养和能力水平。
这种选拔方式使得优秀的学生难以得到应有的机会,同时也剥夺了普通学生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然而,1978年高考的改革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人们通过努力和实力取得好成绩的梦想开始变成现实。
然而,1978年高考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首先,由于长时间的教育混乱,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导致城乡地区教育差距悬殊。
这种差距不仅在教育水平上存在,也体现在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
因此,高考改革需要解决这个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公平的竞争机会,无论他们来自哪个地区。
其次,由于高考改革的冲击,大量教育机构和教师需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过去的教育体制存在一些问题,如应试教育过重、死记硬背等,这些都需要进行改进。
因此,高考改革也需要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此外,高考制度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高考结果往往过于偏重分数,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发展。
另一方面,高考分数也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家庭条件、地区差异等。
因此,高考改革还需要探索如何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潜力,以及如何减少分数对学生发展的限制。
我国高校大类招生的困局与解困
尹兆华(北京科技大学,北京100083)我国高校大类招生的困局与解困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一高考新政不仅引发基础教育的一系列变革,也对高等教育教学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之一便是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本科招生环节采用大类招生模式。
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在本科招生时不分具体专业,按照学科大类、文理科大类,或者把几个学科类似的专业合并到一起,以一个大类统一进行招生,学生进入高校后经过一段时间(一般是1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
大类招生不仅带来高校招生方式的变化,而且会引发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方位变革。
本文根据高校目前按大类招生的现状,分析大类招生的困局及原因,提出解困之策,以期推动高校按大类招生及后续人才培养能够良性发展。
1大类招生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1.1有利于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迈入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需求,高校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太细太窄的专业教育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特别是不利于创新能力培养。
高校招生环节处于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起点,高校必须意识到从招生环节着手进行改革的迫切性和战略意义。
大类招生使学生在高等教育起步阶段不再局限于某一个专业,而是通过大类培养接受通识教育,从而成为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具有创新创造潜力的复合型人才。
1.2有利于高校综合改革维持强劲动力大类招生不仅推进高校招生模式变化,还从根本上撬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体系创新。
首先,大类招生有利于高校提高生源质量。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院校+专业”志愿填报方式,突出了专业分量,如浙江、山东2个改革试点省份采取“专业+院校”志愿填报方式,上海、北京、天津、海南4个改革试点地区采取“院校+专业组”填报方式。
大类招生客观上把专业进行了分类汇总,呈现在考生面前的选择更加聚焦,也增加了考生的录取机会。
同时,在人才培养环节,低年级按照大类培养可以真正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培养模式要求,有利于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创新,进而可以推动高校各方资源重新组合。
高考 “双轨制”改革 任重而道远
高考“双轨制”改革任重而道远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近日表示,我国即将出台的高考改革方案将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一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二是现行高考,即学术型高考。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选拔性考试,高考改革的每一个动向都牵动整个社会的神经。
从“3+2”到“3+X”,从全国统一考试到各省自主命题,从统一招生到高校自主招生,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考试形式,抑或招生方式,高考改革的步伐一直都未停止。
但历来每次改革都受困于顶层设计,而未从根本上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窘境,反而使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进一步凸显。
此次教育部门推出的高考“双轨制”――“学术轨”与“职业轨”,是历年高考改革中相对较为彻底的方案。
以学术与职业为标准,根据学生的学历、兴趣、人生规划等,为学生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因材施教,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不同需求,从而促进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此次“双轨制”高考改革方案,旨在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学生提供多次考试选择,以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方式增加学生成才概率。
其实,现行高考制度受诟病颇多,要完全破除应试教育之弊端,唯有触及问题根本。
对于一份积极的高考改革方案,我们可以粗线条地勾勒改革图景,但要将其付诸实践,如此素描式的概述却不足以囊括改革全部内容。
学术与职业如何区分,学生如何分流,高校如何定位……摆在改革面前亟须商榷的难题还有很多。
然而,无论新的改革方案选择哪一个环节作为突破口,都必须把握全局,长远规划;确保公平,合理配置;广泛参与,齐抓共管,这样才能减少方案推进过程中的阻力,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第一,把握全局,规划长远。
高考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它无法依靠考试内容或考试模式任一单方面改革来完成,而是需要打破现行考试招生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人才选拔培养模式。
恢复高考感悟
恢复高考感悟恢复高考感悟近年来,高考改革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许多人对高考制度提出质疑,认为它给学生和家长带来过大的压力。
然而,作为一名曾经经历高考的学子,我对高考并无过多抱怨,反而从中得到了许多宝贵的感悟。
第一段:高考是一次成长的机遇高考不仅是一次选拔性考试,更是一次成长的机遇。
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高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分数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高考,我学会了如何合理规划时间,如何有效学习,如何处理各种复杂的情感和压力。
这些技能我相信将会在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受益终身。
第二段:高考是一次自我认知的机会高考不仅考察学生的知识水平,更考察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在备考和参加高考的过程中,我不断审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我发现自己对于数学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而对于语文的写作较为薄弱。
通过对自己的认知,我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类语文写作培训班,努力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这种自我认知的机会使我变得更加自信,也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自我进步的重要性。
第三段:高考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遇高考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压力,更给他们带来了机会。
在高考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是完全有可能的。
尽管高考只是一次考试,但它决定了我进入理想大学深造的机会。
通过高考,我成功进入了一所名牌大学,这给了我更多的人生选择和机遇。
我相信,只要努力去争取,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四段:高考是一次人生经历,值得感恩虽然高考的过程繁琐而复杂,但是它也是一次珍贵的人生经历。
在备考的过程中,我不仅与知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学。
我们在互相激励中成长,一起经历了高中生活中的甜酸苦辣。
这些经历让我领悟到,人生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坚持,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和成长的满足感。
结尾段:回首高考征程,我深感庆幸和感激。
高考给了我成长的机遇、自我认知的机会、改变命运的机遇,让我从中得到了宝贵的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A Suzhou Institution高考改革为何总走回头路作者:《中国青年报》新年前夕,2010年广东高考报名工作结束。
尽管还未举行,但这次高考注定要在高考史上留下一笔:2010年,广东将实行新的高考方案。
实行了11年的X科考试,退出了历史舞台。
除了广东的师生,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一变化,更无从知晓这意味着什么。
但只要翻翻高考恢复32年来的改革历程,就会明白,广东这次调整高考科目,实质上是宣告了被教育界寄予厚望的“3+X”科目设置改革的终结,高考基本上又回到了文理科各考6门的“大文大理”时代。
当然,教育部门不会作出这样的宣告,甚至还会否认这一结论,称现在的高考还是“3+X”模式。
现在各地普遍实行的“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高考模式的确还挂着“3+X”的外衣,但其实质早已背离了“3+X”科目设置改革的宗旨。
1999年2月,教育部推出“3+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当年先在广东试行,之后试点范围逐步扩大,2002年起在全国普遍实行。
本着“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三项原则而推进的这项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X”科目。
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中这样解释“X”科目:“X”指由高等学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自己所报的高等学校志愿,参加高等学校(专业)所确定科目的考试。
有人评价,这个方案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高校和学生都可以自由选择考试科目。
但在实践过程中,大部分省份都选择了“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所谓综合,不过只是3门课程的拼盘而已。
只有广东和河南采用过改革设计者最推崇的“3+大综合+1”的方案,但河南只实行了3年便改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
据中国青年报当时的报道说,虽然教育部门和教师都认为“大综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学生偏科,但客观上加重了学生负担,9门课程都要考,各科老师都想方设法挤占学生的时间。
此后,改革先锋广东一直孤独地扛着“3+X”的大旗,但2007年,该省也最终放弃了“大综合”,改为“文科基础或理科基础”,随着2009年高考的结束,在一片批评声中,被认为最能突出个性的“X”科走到了终点。
现在35岁以上参加过高考的人可能都还记得当年的高考科目,文科考6门,理科考7门,除了文理科都必考的数学、语文、外语和政治外,文科还要考历史和地理,理科要考物理、化学和生物。
这一模式从1977年恢复高考一直沿用到1992年。
如今的“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和这一模式貌似不同,但对于考生而言并无太大区别,文科综合是历史、地理和政治共用一份试卷,理科综合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共用一份试卷。
至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考科目改来改去,又回到了老路上。
其实,高考恢复32年来,高考改革没少走这样的回头路。
2007年,在纪念高考恢复30周年的时候,包括中国青年报在内的媒体和一些研究者曾经对此做过梳理。
比如,肩负着“打破一考定终身”使命的春季高考,2000年开始在北京和安徽试点时,曾经备受关注和期待,可走过10个年头之后,春季高考已经无声无息。
当年参与试点的省份,只有上海还在坚守。
前不久,上海媒体报道说,2010年上海春季高考招生计划数为580名,比2009年又减少了三分之一左右,再创新低。
而2009年春季高考,考生实际报到率只有22.22%。
标准分制度,也是在广东率先实行。
在当时的国家教委极力推广下,全国有不少省份也逐渐采用了这一制度。
但由于换算复杂,家长和考生意见较大,这些省份又陆续改回了原始分。
2007年,先行者广东也走了回头路,改回原始分。
目前,全国只有海南一省还在使用标准分制度。
高考英语增加听力测试也是1999年发起的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引导中学英语教学重视听说能力培养。
广东也是最先试点,2003年在全国普及,但因为听力测试实施过程中事故频出,所以2005年起出现了部分省区取消或淡化高考英语听力的现象。
这种从终点又绕回原点的改革还有保送生制度、广西的二次高考等。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在回顾高考恢复后的改革进程时曾总结道:和技术相关的改革,大部分比较容易取得成功,而制度性的改革往往历经反复,走的是比较曲折的路。
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高考改革时不时要射出回头箭,难免伤及自身。
江苏被认为是高考改革最频繁的省份之一,从该省考出来的江江和刘璐都戏称自己是拿来做实验的“小白鼠”,并认为高考套路的变化影响了自己的高考成绩。
而处于高考这座独木桥两端的中学和大学对于高考改革也是怨声载道。
譬如,在“3+X”改革前,有段时间高考科目设置是“3+2”模式,文科不再考地理,理科不再考生物。
在指挥棒的引导下,中学自然把地理生物打入冷宫,这两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只能赋闲。
“3+X”实施后,很多中学一时间难觅教师,又急慌慌去师范院校对口专业找人。
而生物在高考中的缺席则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物系的招生和生命科学的持久发展,以至于1996年8月,7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联名呼吁务必重视生命科学,提出“必须立即恢复理科高考中生物学应有的地位”。
高考改革为何如此曲折反复?2007年,中国青年报在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的特刊曾经刊文分析说:掌握话语权的精英阶层和由民间呼声构成的大众力量都在推动高考改革的试验,但“‘呼声’常常只代表某一个利益阶层的愿望,它不太可能有完整的系统性考虑,在‘呼声’推动下的改革,比较容易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决策偶然,上马仓促,轰轰烈烈推出,撑不了几年,悄无声息结束”。
2009年,要求改革高考的呼声仍不绝于耳,各种版本的民间改革方案也纷纷出笼,据说,正在起草的《中长期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在制定高考改革方案。
看来,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又将启程,在此,有必要提醒改革的设计者和决策者,好好总结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不要反复折腾。
比如,今年全社会都在讨论“高中是否应该取消文理分科”,事实上,在推行“3+大综合+1”高考模式的时候,广东和河南都取消了文理分科,但最终没能成功。
个中原因,社会大众可以不探寻,但改革者必须深究。
正如中国青年报2007年的报道所指出的:“对国家和考生来说,需要的是思路清晰、目标和路径对位的改革,而不是为了改而改。
”各路诸侯围攻高考岿然不动高考改革方案层出不穷亮点少2009年年底,北京大学高考招生“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在一片争议声中落下帷幕。
全国各地被推荐的90名学生全部入围,在今年年初就要进入北大为自主招生准备的冬令营。
时间倒流:2009年11月以后,76所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提前拉开了高考前争抢优秀生源的大幕:四川大学紧随北京大学,宣布也要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5所首批“985”高校在更早的时候宣布五校联合自主招生……官方的高考改革方案在2009年12月也密集出台。
北京、黑龙江、吉林、陕西、湖南五省市2007年开始实行高中新课改,2010年这批学生进入高三,2009年年底它们相继公布了自己的高考改革新方案。
实际上,从去年年初开始,呼吁高考改革的声音就从来没有停止过:1月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向民间广泛征求意见,高考改革就是其中的热点,各种声音被迅速反馈到“纲要领导小组”;夏季来临的时候,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绘制的“民间高考改革方案”出炉,并被送至“纲要领导小组”。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带领一批人也在对高考制度进行反思。
这一年,来自民间的、官方的、高校的,大大小小的涉及高考的改革方案络绎不绝,各方都在为高考改革建言献策。
综合比较不同版本的方案,改革的核心似乎都指向一点: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模式,实行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方式。
遗憾的是,这一年,尽管高考改革的热度不断升温,来自不同方面的政策与声音不断涌现,但是依然延续过去的路数,并缺少亮点。
民间方案:有理念,可操作性不强民间对高考的议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有不满意者,把现行的高考制度批得体无完肤,甚至强烈呼吁取消高考,取消教育部;也有不满意却认可现实者,认为按照中国现阶段国情,高考制度是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
各方对高考改革的建议多,却无整体方案。
去年6月,继2007年给出一个初步的高考改革方案后,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公布了一个更详尽的民间版高考改革方案。
这个民间方案有两个宗旨,一要“以学生为本”,二要促进教育公平。
与其他民间高考改革建议不同,这套方案的设计者希望突出可操作性,但实际上,方案依然过于理想化:它希望打破现有的高考利益集团的平衡,而这个平衡却不是教育部门一家可以决定的。
比如,民间方案明确提出降低英语分数的权重,提高对母语的要求。
但它的执行难度相当大。
一位曾经参加过某省自主命题的老师说,有一年,教育考试部门曾经有过降低英语权重的想法,并拿出方案讨论,最后因反对声音太大,以失败而告终。
究其原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靠英语吃饭的人太多了,谁愿意丢掉这个大饭碗呢?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方式是这套方案的重心。
方案提出,要实行多轨道、分层次的统一考试,将高考科目分为多种组合,包括普通文科、理科、工程技术类、生物医学类等,每科考试内容区分不同难度,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与能力,选择不同类别、层次的考试。
研究型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可分别采用不同的考试科目。
方案忽略了一个客观事实:人往高处走。
无论是学生和家长都希望能进最好的学校学习,他们不会仅仅把自己定位在普通本科院校,或者说,把自己定位为工程技术类就不考理科或者生物医学方向。
他们都希望有更多的选择。
按照这个方案,学生的考试成本会大大增加。
方案也提出院校录取方式的多元化,设计了“全国学业能力水平测试+高校自主招生”模式、“统一学科知识考试+集中录取”模式、自主考试等不同模式。
不同层次的院校可采取不同的录取模式,放大了高校的选拔录取权。
这个主意不算新。
在2008年年底,浙江省提出自己的新课改高考方案中,就有类似的制度设计:对报考一本、二本和专科院校的学生,在三门主科相同的背景下,设置不同的附加科目的选择方案。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带着一个团队,从宪法的角度去考虑大学招生制度。
他认为,宪法第33条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广义上国家的任何公权力机构不得对公民给予没有正当理由的区别对待。
但是现行的招生指标体系违反了宪法平等的原则。
最简单的事实是,各个高校在决定各省的生源比例时,都在为照顾本地考生提出一个可以接受的站得住的理由。
“中国各地的高校招生都陷入了不可自拔的‘囚徒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