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一生
张爱玲的一生
胡兰成《今生今世》
赞张爱玲: “张爱玲顶天立地,世界要起六阵震动。 是我的客厅,今天变得不合适了。我常时 以为很懂得了什么叫做惊艳,遇到真事, 却艳亦不是那种艳法,惊也不是那种惊 法。”
四、张爱玲的结局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爬满了虱子。 —— 《我的天才梦》
余秋雨: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 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是她告诉历史,20世 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 正是在这一角中,一个远年的上海风韵犹存。 蒋勋:张爱玲以诅咒的方式让一个时代随她一 起死去。她寂寞地死,但她依旧活在许多爱她 的人的心中,她是那死去的蝴蝶,仍然一来再 来,在每朵花中寻找它自己。
1952年,离沪去港; 1954:发表《秧歌》《赤地之恋》; 1955年赴美。 1973年定居洛杉矶。 1995年9月5日,于洛杉矶辞世。
二、张爱玲的Leabharlann 传奇》1944版:沉香屑· 第一炉香、第二炉香、茉莉 香片、心经、花凋、年轻的时候、倾城之恋、 金锁记、封锁、琉璃瓦;
1947年增订本:红玫瑰与白玫瑰、留情、等、 鸿鸾禧、桂花蒸:阿小悲秋。
1997年:《半生缘》 导演:许鞍华 主演:吴倩莲 — 饰 顾曼桢 黎明 — 饰 沈世钧 梅艳芳 — 饰 顾曼璐 葛优 — 饰 祝鸿才 黄磊 — 饰 许叔惠
1998年:《海上花》 导演:侯孝贤 主演: 梁朝伟 刘嘉玲 李嘉欣 羽田美智子
2007年:《色戒》 导演:李安 主演:汤唯 — 饰王佳芝 梁朝伟 — 饰 易先生 王力宏 — 饰 邝裕民 陈冲 — 饰 易太太
张爱玲
一、传奇张爱玲(1920-1995)
张爱玲,原名张煐。1920年生于上海。 祖籍河北丰润。
张爱玲简介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张爱玲,本名张瑛,笔名梁京,海派作家,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
生于上海,原籍河北丰润。
1920年9月30日(一说为1921年),张爱玲诞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今静安区康定东路87弄,临近苏州河,周边是鸿章纺织染厂)的一幢建於清末的仿西式住宅中。
她的父母给她取名叫做张煐。
张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晚清洋务派领袖朝廷重臣李鸿章的女儿。
父亲张廷重是典型的遗少,母亲黄素琼那么是留过洋的新女性。
1995年张爱玲逝世于美国洛杉矶寓所,终年七十五岁。
那时身旁没有一个人,恰逢中国的团聚节日——“中秋节”。
丈夫是汉奸胡兰成。
张爱玲要紧作品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中短篇小说集《传奇》、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长篇小说《半生缘》、《赤地之恋》、《小团聚》。
诗歌《雨》。
晚年从事中国文学评判和《红楼梦》研究,曾在美用十年时刻细品《红楼梦》。
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
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内心去。
喜爱张爱玲的人对她的书真是喜爱,阅读的本身就能够给念书的人莫大的快感。
阅读的欢乐只有在她那里才能够取得,至少对我是如此。
读别的书你或许能明白道理,了解知识,取得震撼,可是只有读张爱玲的文章你才是欢乐的。
即即是有点悲剧意味的《十八春》仍然如此!张爱玲是世俗的,可是世俗得如此精致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能够相较。
读她的作品你会发觉她对人一辈子的乐趣的观照真是绝妙!张爱玲的才思在于她发觉了,写下来告知你,让你自己感觉到!她告知你,可是她不夸耀!张爱玲最出名的一本集子取名叫《传奇》其有效传奇来形容张爱玲的一生是最适当只是了。
张爱玲有显赫的家世,可是到她这一代已是最后的绝响了,张爱玲的童年是不欢乐的父母离婚,父亲一度又扬言要杀死她,而她逃出父亲的家去母亲那里,母亲不久就又去了英国,她本来考上了伦敦大学,却因为赶上了太平洋战争,只得去读香港大学,要毕业了,香港又沦陷,只得回到上海来。
张爱玲: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
张爱玲: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文坛上的一位重要作家,被誉为“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
她以独特的文学风格,刻画了民国时期上流社会的风华绝代,以及人性的种种弱点与悲剧。
本文将从张爱玲的生平、文学成就以及作品风格三个方面来探讨她为何能成为“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
首先,张爱玲的生平经历对她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张爱玲出生于上海名门望族,曾在著名女子学校圣玛丽女子中学接受过高等教育。
然而,她的家庭并不幸福,父母关系恶劣,母亲多次自杀未遂,家庭环境混沌不堪。
此外,张爱玲早年曾有过两段婚姻,但都以离婚告终,这些经历让她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复杂性与脆弱性。
她的这些经历深刻地烙印在她的小说中,使得她的小说更加贴近人性的本质,更加真实而有血有肉。
其次,张爱玲的文学成就代表了民国时期文学的高峰。
民国时期文学运动的主要特点是对现实的呈现与现代性的探索,张爱玲作为其中的代表之一,通过剖析上流社会的腐败、爱情的复杂性与人性的悲剧等主题,成功地展现了民国时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风貌。
她的小说以细腻、优美、富有诗意的笔触,将复杂的人际关系、情感生活与城市文化交织于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暗示和内涵的文学画卷。
最后,张爱玲的作品风格极具个性,经典之作层出不穷。
张爱玲以传统文人的风度与现代流行的写作手法相结合,创造了独特的文学风格,成为民国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之一。
从《色,戒》、《谈判》到《秧歌》、《婚姻的烦恼》等众多经典作品,张爱玲以她锋利而独到的洞察力,深刻地挖掘了人性的奥妙,贴近读者心灵深处。
她的作品虽然许多都是以上流社会人物为主要人物,但她不仅切中了当时社会矛盾与人性弱点,同时也对当今社会仍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综上所述,张爱玲被誉为“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正是因为她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与作品风格三方面综合贡献,她在中华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她为后世留下了一批深刻而具有影响力的文学遗产,为当下的文学创作与思考提供了样本与范本。
张爱玲简介
张爱玲(著名女作家)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原名张瑛。
1920年0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
张爱玲成就,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1944年张爱玲结识作家胡兰成与之交往。
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09月0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死于动脉硬化心血管病。
中文名张爱玲出生日期:1920年09月30日逝世日期:1995年09月08日职业:作家毕业院校:香港大学和圣约翰大学(皆辍学)主要成就:一生创作大量的文学作品代表作品:《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1个人经历编辑家庭背景张爱玲母亲--黄逸梵张爱玲系出名门,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
父亲张志沂(字廷众)、母黄素琼(字逸梵)。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于上海麦根路(今泰兴路),原籍河北丰润,原名张瑛。
1921年12月11日,唯一的弟弟张子静出生。
1922年张爱玲随父亲迁居天津英租界。
父任职金浦路铁路局英文秘书。
1924年,张爱玲开始私塾教育,母亲与姑姑张茂渊奔赴欧洲游学,张爱玲由姨奶奶看管。
1928年,父亲辞去职务,由天津搬回上海,母亲和姑姑也由英国返回上海。
张爱玲开始学习绘画,英文和钢琴,并开始读《三国演义》、《西游记》、《七侠五义》等古典名著。
1930年入黄氏小学插班读六年级。
张改名为张爱玲(改自其英文名:Eileen),同年父母协议离婚,母亲与姑姑搬出宝隆花园洋房,在法租界租房住,张爱玲仍然随父亲生活。
1931年,张爱玲入读上海圣玛利亚女校,随白俄罗斯练习钢琴。
1932年,母亲去往法国,张爱玲首次发表短篇小说《不幸的她》于圣玛利亚校刊。
1933年,张爱玲在圣玛利亚发表第一篇散文《迟暮》,并开始与父亲学写旧诗。
1934年父亲再婚,后母为孙宝琦之女孙用蕃,并迁回麦根路别墅。
张爱玲逝世20周年:她用七句话写尽自己的一生
张爱玲逝世20周年:她用七句话写尽自己的一生作者:来源:《记者观察》2015年第10期她是青花瓷上的浓淡转笔,是曲调里的抑扬顿挫,点点滴滴都是才情,清冷的幽光,暗藏一生辗转几多忧伤。
终其一生,横空出世的来,旁若无人的活,听天由命的走。
她,就是民国奇女子张爱玲。
在张爱玲逝世20周年的日子里,她笔下的灵魂、文字中的孤傲,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与余味。
对于张爱玲来说,家或许是“一袭爬满了蚤子的华丽的袍”。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麦根路一幢没落贵族的府邸。
这里便是张爱玲的第一个家。
与张爱玲同时代的作家,没有谁的家世比她更显赫。
祖父张佩纶,光绪年间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是“清流党”的主要人物;祖母李菊耦是李鸿章的女儿。
张爱玲生母黄素琼(又名黄逸梵)则是首任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的孙女,后母孙用蕃是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的孙宝琦之女。
清末显赫的几大姓氏都与张爱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而,在这个大家族中,却上演了一幕幕活生生的世事变迁、聚散离合。
不幸的童年给张爱玲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一桩不幸的婚姻,没有人受益,每位都会受伤,而最大的受伤者便是子女。
来自于父母这两条支流的痛苦,到子女这里便汇聚在一起。
这种痛苦的汇聚使得子女们不能如正常人一样看待人生。
连思考的角度也是悲伤的。
张爱玲的父母在结婚时曾是一对人人称羡的金童玉女。
有钱有闲,有儿有女。
有汽车,有司机,有佣人,张爱玲和弟弟还都有专属的保姆。
那时张家的日子是非常风光的。
然而婚后不久,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便开始花天酒地。
嫖妓,养姨太太,赌钱,吸大烟,一步步堕落下去。
受过五四运动和新文化影响的黄素琼无法忍受丈夫的纨绔作风,离家出走以示抗议一名义上好听一点,是说出国留学。
后来,张志沂再婚,后母孙用蕃进门。
孙用蕃与张志沂都有抽大烟的癖好,进门她后不仅抓紧日常开支,还一再鼓动张志沂搬到位于泰兴路和泰安路转角的大别墅里。
在这里,张爱玲与父亲之间的和平被打破。
张爱玲的一生是怎样
张爱玲的一生是怎样张爱玲的一生,大概只能用两个字来概括了——传奇。
张爱玲的一生,因为有着太多的故事,像一本书,让人想要读,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张爱玲的一生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张爱玲的一生简介张爱玲的童年是很快乐的,她的爸爸对她是真的很好,以至于她很多很多年之后还想着当初爸爸给自己买的面包。
妈妈对着爸爸撒撒娇,还有爸爸写的诗,平安二字报与卿。
只是后来家庭变故,张爱玲最初还是浑然不觉,因为毕竟继母对自己也说得过去。
可是后来,因为一个推搡,父女翻脸,可能还有别的旁人不得而知的原因,张爱玲自己去了妈妈家。
在和妈妈姑姑一起生活的日子里,张爱玲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
在这之前,她是大小姐,习惯了别人的伺候,可是一切都不同了。
尤其是后来没有办法出国,她和姑姑住在一起,只依靠着写文章来讨生活。
也就是这样,她认识了胡兰成,这个差一点就毁掉了她一生的男人。
他们的这一段感情太让人唏嘘,似乎从一开始就是不平衡的付出。
这个男人甜言蜜语,这个男人四处留情,因为她的阅历不深,所以爱了,爱的卑微极了。
索性最后,被伤透了心,也就断了关系。
之后又经历了桑弧的疗伤,在她远赴美国之后,张爱玲的一生中最后一个男人出现了。
那个男人叫做赖雅。
张爱玲的爱情故事张爱玲的爱情故事,很多人多少都会替她觉得惋惜和不值,在张爱玲这一生当中,她真正爱过同样也是结过婚的男人只有两个。
第一个是胡兰成,第二个便是美国的一位作家赖雅。
在当时中国充满动乱的背景之下,张爱玲在自己二十四岁那年,与大自己十四岁的胡兰成结婚。
胡兰成是当时汪精卫政府的一名要员,一个是才女,一个是当时的“汉奸”,尽管门不当户不对,但从小缺少父爱的张爱玲,还是毅然决然的爱上了胡兰成。
就这样,张爱玲的第一段爱情故事开始了。
然而在日本战败之后,由于身份的特殊性,胡兰成不得不过着东躲西藏与张爱玲分居的生活。
在分居的过程中,胡兰成在医院与一位名叫周训德的护士发生了关系,并背着张爱玲结了婚。
不久之后,胡兰成又与一个名叫范秀美的寡妇做了夫妻,他已经全然忘记了张爱玲的存在,忘记了她对他的爱和情意。
[总结范文]张爱玲简介
[总结范文]张爱玲简介张爱玲简介学习总结(1):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瑛,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
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
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
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1944年张爱玲结识作家胡兰成与之交往。
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
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
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
喜欢张爱玲的人对她的书真是喜欢,阅读的本身就能给读书的人莫大的快感。
阅读的快乐只有在她那里才可以得到,至少对我是这样。
读别的书你或许能知道道理,了解知识,得到震撼,但是只有读张爱玲的你才是快乐的。
即便是有点悲剧意味的《十八春》依然如此!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得如此精致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可以相比。
读她的作品你会发现她对人生的乐趣的观照真是绝妙!张爱玲的才情在于她发现了,写下来告诉你,让你自己感觉到!她告诉你,但是她不炫耀!张爱玲最有名的一本集子取名叫《传奇》其实用传奇来形容张爱玲的一生是最恰当不过了。
张爱玲有显赫的家世,但是到她这一代已经是绝响了,张爱玲的童年是不快乐的。
父母离婚,父亲又一度扬言要杀死她,而她逃出父亲的家去母亲那里,母亲不久就又去了英国,她本来考上了伦敦大学,却因为赶上了太平洋战争,只得去读香港大学,要毕业了,香港又沦陷,只得回到上海来。
她与胡兰成的婚姻也是一个大的不幸。
在文坛中赫赫有名的她,却因为和胡兰成的失败婚姻,最后只得远走他乡!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
历史趣谈:张爱玲的凄凉结局 民国才女张爱玲人生结局如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张爱玲的凄凉结局民国才女张爱玲人生结局如何导语:夜夜笙歌,灯红酒绿,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滩极尽了世间繁华。
虽然与贫瘠落后的中国大背景格格不入,但有着“东方小巴黎”美誉的大上海汇夜夜笙歌,灯红酒绿,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滩极尽了世间繁华。
虽然与贫瘠落后的中国大背景格格不入,但有着“东方小巴黎”美誉的大上海汇聚了各界名流,在民国政府“黄金十年”的烘托下,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繁华绮梦。
1920年,上海,贵族府邸,张爱玲出生了。
张爱玲的祖辈乃官宦人家,历代书香门第,她的祖母李菊耦更是晚清名臣李鸿章的长女。
在家族没落,父母离婚的重重阴云之下,少女时代的张爱玲于1931年入读了上海圣玛丽亚女校,此时,大上海繁华正盛。
早在幼年,张爱玲就展露了文学天赋,及长,更是文出不穷。
1943年,张爱玲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使她在文界崭露头角,也引起了多方关注。
张爱玲一生著作颇丰,《金锁记》和《倾城之恋》最为我们熟知。
其中《金锁记》得到了傅雷先生的大力褒扬。
总之,才华横溢的张爱玲就这般在如歌似梦的大上海灿烂的绽放了。
繁华和美好的背后,张爱玲的悲剧也暗自滋长了起来。
张的不幸源于她的两桩失败的婚姻。
1942年张爱玲初识胡兰成,两人话语投机,长谈不歇,两年后二人成婚。
然后胡兰成一直粉饰汪伪政府的卖国行径,是千夫所指的汉奸。
不知张爱玲为何身许胡兰成,恨屋及乌,张爱玲也因此被戴上了汉奸的高帽子。
日本投降后,胡兰成逃亡日本,张爱玲也唯有独自哀伤。
独自漂泊的张爱玲于1955年来到了美国,并于次年与大她29岁的美国作家赖雅结婚。
当时张爱玲36岁,赖雅65高龄。
十一年后,赖生活常识分享。
张爱玲---简介
1950~1980
1952年赴香港,向香港大学申请复学获准。赴港后,在美国 驻香港新闻处工作。
• 1955年秋天乘“克利夫兰总统号”离港赴美。 • 1956年8月,36岁的张爱玲与65岁的赖雅结婚。 • 1960年成为美国公民。 • 1961年,为收集写作材料,她从美转台回港,也是她唯一的
台湾行 • 1967年,赖雅去世 • 1970至1980 十年,是张爱玲研究红楼梦的十年 • 1972年自“中国研究中心”离职。 • 1973年定居洛杉矶。 • 陆续出版了红楼梦魇,张看等等
• 1924年开始私塾教育,在读诗背经 的同时,就开始小说创作。
• 1925年母亲黄逸梵出洋留学。
• 1927年,7岁的张爱玲随家回到上 海,不久,母亲回国,她又跟着母 亲学画画、钢琴和英文。
• 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 《三国演义》。
• 1930年十岁时,母亲坚持送张爱玲 进黄氏小学。
6
1980~1995
• 陆续出版海上花列传,怅惘记,余韵等等 • 93年完成对照记,94年出版 • 1995年9月8日逝世于洛杉矶公寓,当时
身边没有一个人,恰逢中国的团圆节日--“中秋节”,享年七十五岁。 • 9月19日林式同遵照张爱玲遗愿,将遗体 在洛杉矶惠捷尔市玫瑰岗墓园火化。 • 9月30日张爱玲的生忌,林式同与数位文 友将她的骨灰撒在太平洋。
张爱玲
1
经历
1920 —— 1930
1930 —— 1940
1940 —— 1950
1950 —— 1980
1980 —— 1995
2
• 1920年9月30日出生上海麦根路, 她是清末洋务派名臣李鸿章的曾外 孙女。
• 1921年12月21日弟弟张子静出生。 其弟出生后被后母等人所摧残。
档案图解张爱玲生平
21人 物档案图解张爱玲生平●文/千彩书坊▲ 挂于千彩书坊的油画《爱玲的微笑》 作者:陆毅(当代青年艺术家)20世纪中国文学史ICON 式的传奇女作家。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
/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张煐。
/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
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1944年张爱玲结识胡兰成与之交往。
/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
/1995年9月8日,适逢中秋节,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的公寓,因心血管动脉硬化而去世,终年75岁,被发现的时候她已经过世一个星期。
/生前好友为她举行了追悼会,追悼会后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位于张爱玲故居的千彩书坊,遍寻了珍贵的历史档案图集,分享这位传奇女作家的生平)“人的一生中有大大小小的等待, 人渐渐忘记了自己等待的是什么。
”——张爱玲22人 物▲幼年的张爱玲和胞弟张子静在老宅合影▲ 和弟弟在天津的法国公园合影/张子静(1921-1997)“母亲不管父亲不问,张子静是夹缝中漏下的孩子。
虽然他生得秀美可爱,但是一来他自小身体不好,二来他在无人问津中长大,生成窝囊的性格,远不像他姐姐发展得那样充沛,在父母亲戚的心中有分量。
”▲ 1928年幼年张爱玲与表兄弟姐妹的合影(中)▲ 张爱玲祖父满清名士张佩纶/张佩纶(1848-1903)字幼樵,直隶丰润县齐家坨人(今河北唐山丰润)。
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二甲进士,授翰林院侍讲,晚清名臣。
早年在京城与李鸿藻、潘祖荫、张之洞、陈宝琛、宝廷等同为“清流”,以弹劾大臣而闻名。
娶李鸿章之女李鞠耦。
23人 物▲ 张爱玲祖母李鞠耦/李鞠耦(1867-1912)晚清重臣李鸿章的第二个女儿,1888年嫁张佩纶。
此时的张佩纶已年过四旬,且系三婚,而李菊耦时年二十二,但李鸿章爱才心切,促成此事。
李菊耦育有一子一女,其子名张志沂,就是张爱玲的父亲;其女名张茂渊,即张爱玲笔下文字中常提到的“姑姑”。
张爱玲
(1966年)
张爱玲小说作品 1943年:《沉香屑》第一炉香、第 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 《倾城之恋》、《封锁》、《金锁 记》、《琉璃瓦》, 1944年: 《连环套》 (长篇)、 《年青的时候》、《花凋》、《红 玫瑰与白玫瑰》、《殷宝滟送花楼 会》、《等》、《桂花蒸 阿小悲 秋》
1945年: 《留情》、 《创世纪》 1947年:《华丽缘》、《多少恨》 1950年:《十八春》(长篇) 1951年:《小艾》 (中篇) 1954年:《秧歌》、《赤地之恋》(长篇、中 文版) 1958年:《五四遗事》 1966年:《怨女》(长篇、中文版)
姜季泽
•“那姜三爷姜季泽却 一路打着呵欠进来 了,季泽是个结实 小伙子,偏于胖的 一方面,脑后拖一 根三股油松大辫, 生得天圆地方,鲜 红的腮颊,往下坠 着一点,青湿眉毛, 水汪汪的黑眼睛里 永远透着三分不耐 烦……”
长白 芝寿 娟姑娘
长安
小说结尾
七巧过世以后,长安和长白分了家搬出来住。 七巧过世以后,长安和长白分了家搬出来住。 七巧的女儿是不难解决他自己的问题的, 七巧的女儿是不难解决他自己的问题的,谣 言说她和一个男子在街上一同走, 言说她和一个男子在街上一同走,停在摊子 跟前,他为她买了一双吊袜带。 跟前,他为她买了一双吊袜带。也许她用的 是她自己的钱, 是她自己的钱,可是无论如何是由男子的袋 里掏出来的。 当然这不过是谣言。 里掏出来的。……当然这不过是谣言。 当然这不过是谣言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 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下去,三十年前的人 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 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 完 不了。 不了。
赵炳奂《张爱玲小说创作论》 赵炳奂《张爱玲小说创作论》,《张爱玲评说六十 年》:
张爱玲的人生
总之,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人物之一,不仅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和纪念品,还对后世 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启示。她的作品将继续影响和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和作家,她的名字和事迹 也将永远铭刻在中国文学史册上
总之,张爱玲的作品对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人性洞察,
4 为当代人提供了思考人生、探索人性、寻找内心安宁的途径,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提供了一种文学艺术的审美体验。这些都将对当代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女性文学的影 响
第12单元
对女性文学的影响
1
2
3
张爱玲作为一位女性作家, 她的作品对女性文学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她的作品 以女性为主角,关注女性 的命运和情感,展现了女 性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
对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总之,张爱玲的作品对现代社会价值观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作品倡导了一种真实、自然的人性价 值观,对现代社会的婚姻观和家庭观产生 了影响,使人们更加理性地看待人生和家
庭,从而更加注重人的价值和幸福感
-
感谢の观看
xxxxxxxxxxxx
Please enter the relevant text content here. Operation method: select all the text in this paragraph with the mouse, and enter the text directly to replace it. The text format will not change.
张爱玲人物生平
张爱玲人物生平张爱玲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张爱玲系出名门,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
父亲张志(字廷众)、母黄素琼(字逸梵)。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于上海麦根路(今泰兴路),原籍河北丰润,原名张。
1921年12月11日,唯一的弟弟张子静出生。
1922年张爱玲随父亲迁居浙江温州。
父任职金浦路铁路局英文秘书。
1924年,张爱玲开始私塾教育,母亲与姑姑张茂渊奔赴欧洲游学,张爱玲由姨奶奶看管。
1928年,父亲辞去职务,由天津搬回上海,母亲和姑姑也由英国返回上海。
张爱玲开始学习绘画,英文和钢琴,并开始读《三国演义》、《西游记》、《七侠五义》等古典名著。
1930年入黄氏小学插班读六年级。
张瑛改名为张爱玲(改自其英文名:Eileen),同年父母协议离婚,母亲与姑姑搬出宝隆花园洋房,在法租界租房住,张爱玲仍然随父亲生活。
1931年,张爱玲入读上海圣玛利亚女校,随白俄罗斯练习钢琴。
1932年,母亲去往法国,张爱玲首次发表短篇小说《不幸的她》于圣玛利亚校刊。
1933年,张爱玲在圣玛利亚发表第一篇散文《迟暮》,并开始与父亲学写旧诗。
1934年父亲再婚,后母为孙宝琦之女孙用蕃,并迁回麦根路别墅。
张爱玲写《理想中的理想村》、《登红楼梦》、《后母的心》等文章,但是皆未发表。
1936年,母亲携美国男友返回上海,张爱玲在《凤藻》上发表散文《秋雨》。
1937年,张爱玲在圣玛利亚校刊《国光》半月刊发表小说《牛》、《霸王别姬》及评张若谨小说《若评》。
在《凤藻》发表《论卡通画之前途》。
后与后母因一点小事发生口角,被父亲责打,并拘禁半年。
1938年年初,张爱玲趁夜逃到母亲家(详见张爱玲自传散文《私语》)。
同年张爱玲参加伦敦大学远东区入学考试,得第一名。
1939年,张爱玲与母亲,姑姑迁居静安寺路赫德路口爱丁堡公寓(今常德公寓)5楼51室。
因战乱持伦敦大学成绩单入读香港大学文科,认识终生挚友炎樱。
1940年,张爱玲的散文《我的天才梦》参加《西风》三周年纪念征文,获第十三名荣誉奖,并获学校两项奖学金。
张爱玲的一生为何可以用传奇来概括?她的成名作是什么?
张爱玲的一生为何可以用传奇来概括?她的成名作是什么?本文导读:张爱玲的一生,大概只能用两个字来概括了——传奇。
张爱玲的一生,因为有着太多的故事,像一本书,让人想要读,所以后来才会成就了《小团圆》。
大家都知道某个胡姓男人的不容忽视的存在,他在他的生命中出现,又离开。
张爱玲的童年是很快乐的,她的爸爸对她是真的很好,以至于她很多很多年之后还想着当初爸爸给自己买的面包。
妈妈对着爸爸撒撒娇,还有爸爸写的诗,平安二字报与卿。
只是后来家庭变故,张爱玲最初还是浑然不觉,因为毕竟继母对自己也说得过去。
可是后来,因为一个推搡,父女翻脸,可能还有别的旁人不得而知的原因,张爱玲自己去了妈妈家。
在和妈妈姑姑一起生活的日子里,张爱玲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
在这之前,她是大小姐,习惯了别人的伺候,可是一切都不同了。
尤其是后来没有办法出国,她和姑姑住在一起,只依靠着写文章来讨生活。
也就是这样,她认识了胡兰成,这个差一点就毁掉了她一生的男人。
他们的这一段感情太让人唏嘘,似乎从一开始就是不平衡的付出。
这个男人甜言蜜语,这个男人四处留情,因为她的阅历不深,所以爱了,爱的卑微极了。
索性最后,被伤透了心,也就断了关系。
之后又经历了桑弧的疗伤,在她远赴美国之后,张爱玲的一生中最后一个男人出现了。
那个男人叫做赖雅。
张爱玲成名作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所以张爱玲十几岁就开始在杂志上发表文章,堪称是天才式的作家,天生的写手。
就说是没有读过张爱玲小说的人,也能说出张爱玲的几部成名作,比如著名的《倾城之恋》、《半生缘》、《小团圆》、《红玫瑰白玫瑰》以及《金锁记》、《茉莉香片》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
张爱玲之所以这受到读者欢迎,一方面她的确很有天分,她是天生的作家,张爱玲的成名作不像别的作家那样屈指可数,凤毛麟角,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张爱玲创作的高峰期,她连续奉献了多篇优秀的作品,每一步作品问世都成为读者追捧的对象。
另一方面,张爱玲很会取悦读者,她知道读者最爱看那类故事,最喜欢听什么样的语言,这不能不说张爱玲是世俗精明的,她不像当时的一些作家一样愤世嫉俗,要揭示什么深刻的社会现实,那样的作品读起来会很累,张爱玲的小说都是通俗易懂的,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揭示什么大道理,只不过是用自己的语言风格讲故事,所以张爱玲的读者群相对而言就会更广阔,她的成名作也流传的更广,更容易在读者中引起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爱玲的一生
绢子
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她的小说大多写的是上海没落淑女的传奇故事,她把自己的小说集也命名为《传奇》,而她的身世本身也是一部苍凉哀婉而精彩动人的女性传奇。
张爱玲生于1920年9月30日,(比鲁迅小39岁,比老舍小21岁,比曹禺小10岁),卒于1995年(终年75岁),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原名张英。
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原是清末的著名大臣,而她的祖母李菊耦则是慈禧心腹中堂李鸿章之女。
可到了她父母一代,家道已然完全败落。
父亲属于遗少型的少爷,母亲则是一个时髦的新女性。
3岁时张爱玲随父母生活在天津,有一个短暂的幸福童年。
受父亲风雅能文的影响,张爱玲从小就会背唐诗,给了她一些古典文学的启蒙,鼓励了她的文学嗜好。
同时也受母亲向往西方文化的影响,生活情趣及艺术品味都是西洋化的。
然而好景不长,父亲娶姨太太后,母亲不但勇敢地冲出了家庭的牢笼,而且更勇敢地与姑姑一起出洋留学,而年幼的张爱玲,则在失去了母爱之后,还要承受旧家庭的污浊。
因此,张爱玲后来在文学创作中总是以“衰落中的文化,乱世中的文明”作为文化背景。
张爱玲是一个天才儿童,6岁入私塾,在读诗背经的同时,就开始小说创作。
如果说第一篇小说写一个家庭悲剧,可以看出家庭环境对她的影响,那么第二篇小说写一个女郎失恋自杀的故事,则充分显示了她的文学创造力。
此外,她还写过一篇名为《快乐村》的类似乌托邦式的小说,寄托了她对未来的幻想。
1927年,7岁的张爱玲随家回到上海,不久,母亲回国,她又跟着母亲学画画、钢琴和英文。
张爱玲对色彩、音符和文字都极为敏感,她曾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九岁时,我踌躇着不知道应当选择音乐或美术作我终身的事业。
看了一张描写穷困的画家的影片后,我哭了一场,决定做一个钢琴家,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厅里演奏”。
因此,张爱玲笔下的女人都是怕穷的,为了不过穷日子,在当时女性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婚姻作为自己的奋斗方式和目标。
1929年(9岁)入小学,报名时母亲一时踌躇,觉得“张英”不够响亮,“胡乱译两个字”,取名“张爱玲”。
后来,她在《必也正名乎》一文中说:“我自己有一个恶俗不堪的名字,明知其俗而不打算换一个……”其原因就在于对母亲送她上学的珍贵回忆。
跟着母亲读老舍发表在《小说月报》上的《二马》,并从此喜欢上老舍的小说。
后父母协议离婚,父亲再娶,母亲再次出洋。
父亲和后母都吸鸦片,家里总是云雾弥漫。
1931年秋,母亲将11岁的张爱玲送入上海圣玛利亚女子中学后,再次出洋。
张爱玲也愿意住在学校,很少回家。
家庭的不幸使得有家不能归的张爱玲把几乎所有的情感都投入到学习和写作中,曾以现代社会为背景写过小说《摩登红楼梦》,并时有习作(包括中文和英文)刊载于学校的校刊《凤藻》和校外的《国光》等报刊杂志。
1937年夏天张爱玲毕业时,母亲再次回国,向父亲提出让张爱玲留学英国的要求,遭到拒绝,后母借此与张爱玲发生冲突,父亲歇斯底里地将张爱玲禁闭在家中。
张爱玲病在床上,多日无人照应,几乎丧命。
1938年,在困境中终于长成大姑娘的张爱玲再一次接受了命运的考验。
她虽然考取了英国的伦敦大学,却因为战事激烈无法前往。
1939年秋,张爱玲终于时来运转,得到了改入香港大学文学系的机会。
此时,《西风》月刊也发表了她的散文处女作《天才梦》。
然而,张爱玲仍然未能摆脱多舛的命运,1942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攻香港,香港大学停办,张爱玲未能毕业就与她的终生好友炎樱同船返回上海。
后报考上海圣约翰大学,又因“国文不及格”而未被录取。
于是,为了生活的自立,只得为《泰吾士报》和《20世纪》等英文杂志撰稿。
1943年,张爱玲在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上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以下简称《第一炉香》)后,一鸣惊人(这年她23岁,与曹禺十年前发表《雷雨》时同岁)。
从此,她一发而不可收,在两年的时间里,她在《紫罗兰》、《万象》、《杂志》、《天地》、《古今》等各种类型的刊物上发表了她一生中几乎所有最重要的小说和散文,包括
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1943年4月)、《沉香屑第二炉香》(1943年5月)、《茉莉香片》(1943年6月)、《心经》(1943年7月)、《封锁》(1943年8月)、《倾城之恋》(1943年9月)、《金锁记》(1943年10月)、《琉璃瓦》(1943年10月)、《年青的时候》(1944年1月)、《花凋》(1944年2月)、《鸿鸾禧》(1944年5月)、《红玫瑰与白玫瑰》(1944年6月)、《桂花蒸阿小悲秋》(1944年9月)、《等》(1944年11月),以及散文《到底是上海人》、《洋人看京戏及其他》、《更衣记》、《公寓生活记趣》、《烬余录》、《谈女人》、《论写作》、《有女同车》、《自己的文章》、《私语》、《谈画》、《谈音乐》等。
因此,1943年和1944年,是张爱玲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年份。
1944年5月,著名翻译家傅雷以“迅雨”的笔名发表了当时最重要的评论文章《论张爱玲的小说》,同年8月和11月,张爱玲相继出版了她最有代表性的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
也在这一年,张爱玲与才子胡兰成举行了婚礼。
不幸的是,这次婚姻只维持了两年。
然而,张爱玲的辉煌转瞬即逝。
抗战胜利后,因与汉奸胡兰成的关系而消沉,很少有作品问世。
1947年,创作了电影剧本《太太万岁》和《不了情》,但已无“沦陷时期”的风头。
上海解放后,她虽然仍在创作,1951年曾以“梁京”为笔名发表过长篇小说《十八春》,还在《亦报》上连载过小说《小艾》,但也只能看作是她创作生涯的“回光返照”。
1952年7月,张爱玲终于离开了生她养她的上海,供职于香港的美国新闻处。
1954年7月和10月,先后出版了两部小说《秧歌》和《赤地之恋》。
1955年秋又告别香港,远赴美国定居,结识剧作家赖雅(Ferdinand Reyher),并于同年8月第二次结婚。
1957年,在台湾《文学杂志》上发表她到美国后创作的小说《五四遗事》。
1966年,将中篇旧作《金锁记》改写为长篇小说《怨女》在香港《星岛晚报》上连载。
1967年,赖雅去世后,应雷德克里芙女校的邀请,作驻校作家。
1969年,又将旧作《十八春》略作改动后易名为《半生缘》在台湾出版。
1977年出版《红楼梦魇》,这是她多年从事《红楼梦》研究的成果。
1981年出版《〈海上花列传〉评注》,1983年将“苏白”对话的《海上花列传》译为国语出版,后又译为英文。
1994年,出版自传《对照记》。
张爱玲在晚年长期闭门谢客,过着寂寞的隐居生活,1995年9月8日,被人发现孤独地死于洛杉矶家。
张爱玲1995年9月8日被发现死在洛杉叽自己的公寓,当警察接到张爱玲邻居的报警进入张爱玲的寓所时,发现她的尸体已经开始腐烂,验尸证明她应该是在6~7日前死亡,也就是说她的死亡时间应该是1995年9月2日或3日。
张爱玲享年七十四岁。
骨灰火化,撒入大海。
【死因不明】
张爱玲从来不怕死,“死亡”于她也从来不成一个诅咒的字眼──她选择的,本身就是一种如同死亡一样孤绝的生存方式以及如同她的生存方式一样孤绝的死亡。
就这一个意义而言,张爱玲数十年的“虽生犹死”,就是一部世间难得罕见的奇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