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学案

合集下载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教学设计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年级:⼋年级科⽬:历史主备⼈杨根贤⼀、内容及其分析1、内容第⼀个五年计划;第⼀部国家根本⼤法的颁布;三⼤改造。

2、分析建国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这样,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任务就迫切地提到党和国家⾯前了。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创造性的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次历史性巨变,我国进⼊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本节课的重点是第⼀个五年计划的成就和1984年宪法的颁布,难点是社会主义⼯业化和三⼤改造。

⼆、⽬标及分析1、⽬标(1)了解第⼀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五”计划是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提出和制定的。

(2)掌握有关第⼀届全国⼈民代表⼤会的召开及制定1954年《中华⼈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史实。

(3)掌握有关三⼤改造的基本史实,进⼀步理解⽣产⼒与⽣产关系之间辩证关系的原理。

2、分析(1)指导学⽣阅读《第⼀个五年计划期间主要经济建设成就图》,让学⽣直观的感受“⼀五”计划期间我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2)结合本课的“思考与讨论”,引导学⽣分析新中国第⼀部宪法的性质,使学⽣了解宪法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

(3指导学⽣调查当地⼀两个历史悠久的企业,了解该企业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的⼀些实际情况。

三、教学问题1、问题为什么说“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初步建⽴?2、分析三⼤改造的完成,基本上实现了⽣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公有制形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

四、信息技术使⽤条件课本、地图册图表五、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1、导⼊新知识2、第⼀个五年计划问题1:我国为什么要编制“⼀五”计划?“⼀五”计划的⽬的是什么?基本任务是什么?问题2:“⼀五”计划为什么要集中⼒量发展重⼯业?问题3:“⼀五”计划取得了哪些成就?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产⽣了哪些巨⼤影响?设计意图:了解第⼀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五”计划是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提出和制定的,它的超额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业化的基础。

第3课 新民族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导学案

第3课  新民族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导学案

年级:八班级:学生姓名:科目:历史制作人:王国周教导处审批: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一、学习目标(1分钟)1.识记第一个一五计划的任务和取得的成就、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规定。

2.能说出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以及第一步国家大法颁布的意义。

二、导学指导与检测(14分钟)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16—20页的内容,大字部分要精读,小字部分可以快读,思考下列问题,并在三、三讲环节(10分钟)1、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侧重讲解。

2、本节内容小节。

四、巩固诊断:(13分钟)A层次(单项选择)1、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这句话的意思是(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D.我国工业基础薄弱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一时期我国的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是( )A.选举产生了新中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人B.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确立了人民政协制度D.颁布了《宪法》《民法通则》等法律3、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是(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B.建成武汉长江大桥C.东北工业基地形成D.大庆油田建成4、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描绘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宏伟蓝图这里的“一桥飞架”指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C宜昌长江大桥 D黄浦大桥5、关于1956年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具体情况,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A、农民已经能够合理地使用耕地B、农村已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C、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D、农产品能够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6、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实行农业合作化B、建立国营经济C、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D、恢复国民经济B层次思维比拼(1)阅读教材18页左边毛泽东的话和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表,说明什么问题?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这一计划取得那些成就,起到什么作用?(2)“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第3课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导学案

第3课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导学案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掌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2、掌握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关知识和三大改造的形式、结果和意义。

3、了解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和主要任务。

二、本课重、难点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1954年宪法的颁布。

难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

三、学习内容(一)第一个五年计划(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材料结合课文P16-P17,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表格)材料二“······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选自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1、教材16页小字部分毛泽东的话与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这一计划的基本任务有哪些?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我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工业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其他各业;有步骤的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2、材料二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什么?它是什么时候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3、同一时期,在工业上还取得了哪些成就?(1953年,鞍钢建成投产;1954年,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成立并生产出第一辆国产汽车。

)(二)第一部国家根本大法的颁布(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P18,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 、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什么?这部法律是什么时候由什么机构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 为什么说它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并规定了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示范教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示范教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学方案课标要求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的努力。

教材分析本课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设计了四个子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政权的巩固、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前两个子目是按照历史时序排列的,在时间上是相继的,在空间上是并立的。

后两个子目以专题形式,呈现了外交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两个方面的内容,相对完整地展现了1949年到1957年中国历史的概貌,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多个领域。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文本解读,了解新政协召开的基本史实,建国初期巩固政权的基本措施,中国为走向社会主义采取的主要举措,新中国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外交方面的成就,培养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

2.学生通过分析材料,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培养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3.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分析文本材料,体会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巩固新生政权的主要举措、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的深远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12月)2018年12月2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重要报告。

报告中提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件大事,充分肯定了它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这恰恰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 教学设计 教案

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过渡时期的含义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②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知道社会主义“三大发行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③知道 1954 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阅读资料或采访长辈,老师,了解“一五“期间,我国主要的或家乡有代表性的建设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五”计划的制订是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步,它的成就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感受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进一步认识到应该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新中国过渡的结束和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开始;2. 1954 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向和道路。

难点:过渡时期党和国家制定的一些方针政策,法律牵涉到不少经济、法律、政治方面的专门知识,有的和当今国情有明显差异。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2、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段时间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你认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应是什么?为了尽快完成过渡,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你知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吗?完成的情况怎样?【新课探究】一、过渡时期总路线1、过渡时期的含义: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

标志: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开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2、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制定,基本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通常被概括为“一化三改”或“一体两翼”,其中“一化”指的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主体。

“一化三改”是主体和两翼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2、有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 通车后藏族人民的心声,而建成通车的青藏公路已经为 西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青藏公路建成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3、邓小平说:“在经济政策上……要让一部分地 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 来。”下列举措不是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 ) A.设立经济特区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 .实行“包产到户”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 12月4日是全国普法宣传日, 2011年的主题是 “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新中国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 ( ) A.1949年 B.1953年 C.1954年 D.1956年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游泳 (1956.06)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 ”
1、材料中的“一桥”指的是哪座大桥?
1.农业、手工业改造
(1)原因:农业、手工业落后,无法满足工业化建设 的需要。 (2)形式:组织分散的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参加生产 合作社。 (3)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4)性质:社会主义改造。 伟大创举
2.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公私合营,再创举性地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
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的关系: 一五计划涉及的主要是经济领域;三大改造是为 了改革生产关系,是为一五计划经济建设服务的。
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第3课___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

第3课___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内容: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政治制度;②国家在 过渡时期的总任务;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④在少数民族 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毛泽东与周恩来共同起草和审议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2)意义: 这部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全 国人民大团结的宪法。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 义原则,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体与政体,为我国社会主 义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障。
7、建设成就:
(1)工业成就:
①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3.12)
②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1954)
③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生产出 第一辆国产汽车(1956)
鞍山钢铁公司
国产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
3、建设成果
列举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建设成就: 1、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2、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3、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4、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5、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6、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2)民主革命遗留下来的任务在全国范围内 基本完成。
土地改革的完成
(3)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进行得比较顺利
4、时间:1953~1957年底
5、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5、基本任务:
⑴以苏联帮助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集中主要 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 础;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 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有步骤地促进农业、 手工业的合作化;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三步走:1、互助社2、初级社3、高级社
手工业的改造

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 社会主义改造。与农业的社会主 义改造相似,主要采取手工业生 产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逐 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导学案中华书局版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说出新中国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性、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及取得的成就、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内容和意义、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中共八大的内容等知识要点。

2.复述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工业建设取得的成就,激发爱国情感;概括三大改造的内容和方式,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认识到第一部宪法的颁布,真正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显著成就。

4.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2.第一部国家根本大法的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1954 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3.三大改造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①农业: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把从事个体生产的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走集体化道路。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第二年,全国90%以上的农户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组织生产合作小组、供销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等多种形式。

1956年,全国组织起来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已有10万多个。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1953年开始,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从以加工订货为主向公私合营过渡,将私营工商业的生产和经营逐步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

1956 年底基本完成。

4.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1)时间:1956 年9月。

(2)内容: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评价:中共八大成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3、下列表述符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 精神的是( A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基础 B 把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放在首位 C 重点抓好农业,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 以工商业为主,加快手工业的合作化
4、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 ( ) A.新中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订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5、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重点是 (A ) A.重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轻工业 D.农业

途 径 变 化 实 质 结 果 意 义

手工业
走 合作化 ____ 道路 作坊 、手工工具私有
集体所有
资本主义 工商业
以加工订货为主向 公私合营 __________过渡 工厂、商店私有 国家所有
合作化 走____ 道路
土地、农具私有 集体所有
对生产资料 私有制 实行变革,使社会主义 ________在国民经济占绝对的优势地位。 公有制
背景:新中国 成立之初
主要困难

巩固措施
人民解放军继续推 进,解放国土。西 藏和平解放。
抗美援朝,保家卫 国。

国土尚未全部解 放,国民党随时 有可能伺机反扑。 以美国为首的西 方国家极端仇视 新中国,妄图扼 杀新中国于摇篮 之中。
新中国 成立之初
主要困难

巩固措施
土地改革。

连年战争后的中国, 农民生活非常贫苦, 广大的农村经济凋 敝。 国民党撤退后遗留 在大陆的特务及地 方上的土匪、恶霸 等反革命分子进行 各种破坏活动。
毛泽东与周恩来共同起草和审议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1954年《宪法》的蒙、汉、维、哈、藏、朝文版本
三、“三大改造”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教学设计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教学设计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过渡时期”的概念;过渡时期总路线;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一化”同“三改”的关系等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导入新课时,通过补充3年经济恢复时期的知识,使学生明确本课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有利于知识的连贯。

通过学生自学教材,教师提问的方式,掌握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基础知识。

通过表格的方式,使三大改造的知识条理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我党在过渡时期所取得的建设成就,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对学生进行坚持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

通过介绍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改造和“一五”期间经济建设中表现出来的高昂热情和创造精神,对学生进行优良传统教育。

教学重点“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成就、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教学难点三大改造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自然导入法。

(教师应适当补充3年经济恢复时期的知识,从而使知识体系连贯起来。

)当新生的人民政权巩固之后,当新中国的外交也起步之后,经济就成为十分重要的、务必要解决的问题。

国民政府留下的是一个贫穷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经济形势十分严峻。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精简国家机构,整编人民解放军等等,使得国民经济得到了根本好转。

尽管如此,与当时的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业水平依然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

为了根本改变这种状况,我国从1953年起,开始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那么,我国政府又采取了哪些具体举措呢,这将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度

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度

姓名班级课题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度备课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过渡时期的含义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知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知道1954 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重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新中国过渡的结束和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开始;1954 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向和道路。

难点过渡时期党和国家制定的一些方针政策,法律牵涉到不少经济、法律、政治方面的专门知识,有的和当今国情有明显差异。

温故链接温习旧课默写抗美援朝的意义链接新课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胜利了,但社会主义制度又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问题导学自学寻求疑难阅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过渡时期”的含义是什么?(时间跨度:)2指导思想:3、时间:4、基本任务(内容):5、建设成就(标注在课本上)二、三大改造指导思想过渡时期总路线对象方式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社公私合营(赎买方式)变化变土地、农具为集体所有变作坊、手工工具为集体所有变工厂、商店为国家所有实质对生产资料进行变革,使社会主义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地位。

结果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意义标志着制度的建立,我国进入阶段。

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设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前提(2)法律文件(3)确立标志(4)评价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两大政治制度的实行的意义合作探究解惑你如何理解“一化”与“三改”的关系?精讲点拨为什么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达标检测反馈基础达标1、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突出特点是()A.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 B.时间相当长,任务十分艰巨C.以工业化建设为中心 D.体现了工农联盟的原则2、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开始于()A.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B.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C.三大改造 D.“一五”计划的实施3、1953年开始的三大改造,其中不包括()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第3课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3课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概括】1949年到1957年,是中国政治、经济体制剧烈变动的8年。

在此期间,中国政府和人民顶住西方国家的压力,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民心振奋,国际地位大大提升。

中国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并成功制定和实施了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而为中国国民经济未来发展奠定了体系较为完备的工业基础。

同时,中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1949年:“四面八方”政策;【点评】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

” 这就是著名的“四面八方”政策。

“四面八方”政策,是以毛泽东和刘少奇为代表的中共领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即将转移到经济恢复和建设的关键时刻提出并确立的。

“四面八方”政策高度概括了公私、劳资、城乡、内外这四对关系和八个方面,是一个具有高度求实精神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该政策的目的就是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为稳定社会,发展生产,支援战争服务,并进一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面八方”政策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也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策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借鉴。

1950年:土地改革政策【点评】由于国内外形势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土地改革政策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区土改的需要。

因此,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就开始进行新区土地政策的制定工作,于1950年6月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土地改革法》共六章四十条。

该法确定土地改革的方针是: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该法指出,为了减少土地改革运动的阻力和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保存富农经济和政治上孤立富农的政策。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

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第3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让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的诞生不但是中国光辉灿烂新纪元的开始,而且具有深远的国际影响。

②通过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并进行真、善、美等观念的教育。

③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创新、与世俱进。

知识与能力:①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与主要内容;②记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③讲述和平解放西藏和全国的基本解放;④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体会其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⑤记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⑥了解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⑦知道1954年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⑧知道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并记忆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①综合分析和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和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②分析归纳土地改革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③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④启发学生通过复习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来归纳建国后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2重点难点1.重点:①新中国的诞生及历史意义;②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斗争。

新中国成立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了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③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2.难点:①认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②土地改革使民主革命任务彻底完成;③三大改造的实质。

3教学过程本节课我设计了几个环节,从整体线索、单元概况、知识框架、基础回顾、针对训练及拓展提高几个方面来复习本节课。

(一)明晰线索出示幻灯年代尺,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能从整体上把握。

在这一块儿我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并和学生共同复习完成本环节的复习。

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
过渡时期的含义: 是指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 历史阶段。即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开 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过渡时期总路线: 基本内容: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 会主义改造。简称“一化三改”。
1、“一五计划”何时开始?基本任务?举例 说明在此期间我国取得的成就(P19-21) 5 2、什么是“三大改造”?实质是什么?怎样 改?何时完成及其完成的意义?(P22-23) 5 3、为何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间、 会议、主要内容及意义?(P24) 5
学习目标: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和成就
3.(2010· 济源模拟)广告是一种销售形式,它 推动人们去购买商品或接受某种观点。以下 广告语中宣传的产品出现最早的是( ) A. 坐解放车,走中国路。 B. 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和成就
宝成铁路
武汉长江大桥 康藏公路
青藏公路
鹰厦铁路
5.建设成就:
六工厂建成投产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钢三大工厂(大型轧 钢厂、无缝钢管厂、鞍山钢铁公司);沈阳第 一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 四公路建成通车 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康藏公路 二铁路建成通车 二油田 宝成铁路;鹰厦铁路 克拉玛依油田;玉门油矿 一大桥建成通车 武汉长江大桥
学习目标:知道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7.民主政治着手抓,一九五四制《宪法》, 两个“坚持”定方向,人民掌权治国家。 “一九五四制《宪法》”的会议是 ( ) 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学习目标:知道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

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规定了(1)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 ①内容: (2)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 (3)公民的义务和权力 ②特点: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性质: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④作用:为我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 义提供了法律保障。
报名参加合作社。
北京郊区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
农民积极报名入社
上海信大祥绸布店“公私合营”时的情景
行业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 商业
截止1956年底参加合作社或公私合营的户数
87.8%参加合作社 91.7%参加合作社 私营工业的99%和私营商业的 82.2%实现公私合营
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 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三、第一部国家根本大法的颁布: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加强 ①背景: 政治和法制建设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953年,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 织基础。 ②时间: • 1954年9月 ③地点: • 北京 ④主要内容 •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⑤意义: • 结束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暂代国 家宪法的过度状态,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中共八大—社会主义探索的良好开端 1、背景
社会主义制度在 中国初步建立 2、时间:
1956年9月
地点:北京
3、内容:
①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 主要矛盾 的变化 ②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导学案

第3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导学案

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导学案自主学习姓名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过渡时期总路线(1)制定背景: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完成后,如何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问题被突出的提了出来。

(2)制定时间:___________.(3)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总路线的主体是______,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______开始的。

2.“一五计划”(1)指导思想:过渡时期总路线(2)起止时间:______—1957年。

(3)目的:实现____________.(4)基本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一五计划”的成果:<1>到1957年底,_____________,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巨大成就。

<2>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等各个方面捷报频传,不仅工业基础得到极大改善,也改变了工业分布偏于沿海的不合理局面。

<3>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步伐在扎扎实实的向前迈进。

图例(见课本):_____________轧出的重型钢轨;1956年7月,第一辆____________出厂,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1954年2月,___________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公路的历史;1954年,南昌飞机场制造的_____________试飞成功;1956年,新型_________在沈阳试制成功;1957年10月,_____________建成通车二、“三大改造”1.“一化三改”的关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通常被概括为______。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

第三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宋贵江西省吉水县第三中学邮编:331600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下)★课程标准: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三大改造的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一五”计划是中国共产党及中央人民政府依据当时中国的国情提出和制定的,它的超额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培养学生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掌握有关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制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

3、掌握有关三大改造的基本史实,进一步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辩证关系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阅读《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主要建设成就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一五”计划期间我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培养学生通过使用历史地图进行历史学习的习惯,掌握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2、结合本课的“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使学生了解宪法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走访当地一两个历史悠久的企业,了解该企业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的发展变化情况;或走访经历过社会主义改造的老人,了界他们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的经历和感受;或收集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的文字、图片、音像、数据等资料,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通过社会调查,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感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所走过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4、本课内容结束后,指导学生绘制本课的知识线索图和表格,以加深对本课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一五”计划建设成就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通过对1954年宪法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提高学生的遵纪守法观念。

3、学习有关三大改造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来之不易,增加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学案第三课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学习目标】主备人:王冬使用时间:第二周
1、知识能力: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领会1954年宪法计三大改造的基本史实。

2、过程方法:通过阅读直观感受“一五计划”的辉煌成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一五”成就的了解,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习重点】“一五”计划的成就和作用及1954年宪法的颁布
【学习难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我国第一辆国产汽车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生产的?本节课我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二、自主学习(一)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16—17页第一个五年计划,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交流自学成果。

(看谁记得最快)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背景:
2、基本任务: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_ ,建立_________和__________ 的初步基础;②相应地发展 ____ 、_____ 、___ 和________;③有步骤的促进 ___ 、 ___的合作化。

④继续进行对__ __ 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3、经济建设成就
工业:
交通运输业:
4、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制定了《 ______________》规定了 _ _____ 和 ____ 。

探究(一):(同桌商量后回答-------相信你能行)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选自毛泽东词《水调歌头·游泳》
问题:“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 一桥”是指?“一桥”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自主学习(二)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18页,完成下列知识填空
____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它规定了国家的_____和______。

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类型的宪法。

探究(二)结合课文中的相关知识,从性质、特点、意义及作用等方面,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认识。

自主学习(三)
学习任务:阅读教材19页,完成下列问题,并用心记住。

1三大改造是对__、___和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探究(三)小组讨论:1、三大改造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三、巩固训练:
A类题(此类题为必须完成,可要细心啊!)
1、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2、五一节小红家要买一部汽车。

爸爸说:“就买‘奇瑞’,它可是咱们国产的第一部汽车!”小红笑着说:“错了!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于()”
A.解放战争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大跃进”时期
3、2003年,国务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

振兴老工业基地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在什么时期形成的()
A.一五计划期间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革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B类题(此类题为自主选择是否完成题,动动脑子,一定行!)
1、1954年,小明的爷爷去北京参加了一次会议,在会上他投票选举了毛泽东国家主席,还举手表决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他参加的这次会议应该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七千人大会
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我国第一辆汽车B、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四、拓展延伸(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阅读P21页,你能概括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吗?
五、回顾小结
一节课悄悄过去了,想想看,我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收获:
疑问:
六、作业:学法大视野第三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