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牛角坡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生产管理}牛角坡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报
告
湖南省赫山区牛角坡水库小(2)型水库
大坝安全综合评价报告
(审定稿)
益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二○一一年九月
设计单位:益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证号:A14(水利行业乙级)
勘察证号:181147-ky(岩土工程乙级)
院长:贾鹏辉
总工程师:向新颜
审查:庄稼
项目负责:周益安
参加人员:张群武周益安刘巧南
陈跃清陈恒黎敏
5、防洪标准复核
5.1设计洪水复核
5.2调洪演算
5.3水库抗洪能力复核
5.4结论
6、渗流安全评价
6.1坝体渗流安全评价
6.2其他建筑物渗流安全评价
6.3结论
7、结构安全评价
7.1大坝结构安全评价
7.2其他建筑物结构安全评价
7.3结论
8、抗震安全复核
9、结论与建议
9.1结论
9.2建议
附图
1、牛角坡水库枢纽工程平面布置图
2、牛角坡水库大坝纵剖面图
3、牛角坡水库大坝横断面图
4、牛角坡水库溢洪道平面图、纵剖面图
5、牛角坡水库涵管纵、横剖面图
大坝运行管理评价为差,防洪安全性评价为B级,渗流安全性评价为C级,结构安全性评价为B级,根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之大坝综合评价方法,牛角坡水库大坝评定为三类坝。益阳市水利局组织专家对安全鉴定成果进行了核查,确定牛角坡水库大坝为三类坝。
1.2工程概况
1.2.1水库工程位置
牛角坡水库位于益阳市赫山区泥江口镇高洞村,东径112°16′、北纬28°25′,位于资水一级支流志溪河流域,大坝下游距泥江口20km,距省道S308线4km。
该水库坝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积0.56km2,干流长度0.82km,干流平均坡降33‰,库区风区长度为140m,水域平均水深为13m,多年汛期最大平均风速为12.0m/s。
1.2.2主要效益
牛角坡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小(2)型水利工程。
水库设计总库容12.12万m3,正常库容11.64万m3,死库容0.75万m3,本次复核总库容11.98万m3;水库设计灌溉面积600亩,受益人口1200人;水库有可养鱼水面5亩;水库下游防洪保护面积4200亩,保护人口4500人。
1.2.3枢纽的主要建筑物及其特性参数
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涵管等建筑物组成。
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149.80m(相对高程,以溢洪道控制段进口处底板控制点高程为148.35m,下同),最大坝高15.50m,坝顶宽5.0m,坝顶轴线长80m。大坝上游从上往下坡比为1:2.6、1:2.0,上游高程142.30m设有一级平台;大坝下游从上往下坡比为1:2.0、1:3.1、
1:2.2,下游高程143.45m、138.20m处设平台,平台宽分别为3.0m、4.5m。
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岸山体,为岸边正槽式,控制段为矩形明渠,控制段长12m,底板宽6m,进口底板高程148.35m;泄槽段长68m,底板宽6~4m。现状溢洪道未衬砌,经多年运行,毁坏严重,陡坡段两侧无导墙,另外,溢洪道控制段兼做建筑物连接通道,影响泄洪。
输水涵管距左坝端约27m处,净尺寸为0.45×0.8m碑石箱涵,设计最大放水流量0.2m3/s,全长85m,进口底板高程为137.20m,底板纵坡1/210,现状涵管四周渗漏严重。
1.2.4工程的简要建设过程
牛角坡水库始建于1954年6月,1958年12月竣工,坝顶高程149.80m,可蓄水量11.64万m3,原设计灌溉面积600亩,现实际灌溉面积500亩。
牛角坡水库由原益阳县水电局设计并提供技术指导,由原岩子潭(公社)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及当地群众进行施工。水库枢纽工程施工时就地取土、人工夯实,填筑土料多为两岸山坡残坡积物,大坝清基不彻底。
1.2.5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坝坝基渗漏严重
坝体渗漏:大坝为均质土坝,整体填筑质量一般,其土体土主要为残坡积土、粉质粘土和砾质重壤土组成,土体在长期的渗透水流作用下,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透水性也较强;为中等透水层,渗透系数不满足K<1×10-4cm/s规范要求。大坝坝基泥质页岩夹变质板岩为中等风化程度,由于坝体填筑时对基础清除不彻底,从而导致其岩体与填筑土体接触不紧密,坝体与基岩接触面形成接触冲刷或接触流失出现渗漏。现场压水试验表明,大坝下伏强风化岩石的透水率较大,表层岩石透水率为11.3~16.2Lu,渗漏现象明显。大坝两岸山体出露基岩为石英砂岩,风化程度高,
节理、裂隙发育好,岩石较破碎,通过现场压水试验查明,两岸山体上部岩体透水率为13.3~18.2Lu,透水率较大,为中等透水带,渗漏现象较为严重。
(2)泄洪设施配套不完善
溢洪道位于右坝端,为岸边正槽式,控制段为矩形明渠,现状溢洪道控制段未衬砌,经多年运行,毁坏严重,影响泄洪;陡坡段两侧无导墙;出口无消能设施,另外,溢洪道控制段兼做建筑物连接通道,影响泄洪,危及大坝安全。
(3)输水设施不满足要求
输水涵管为碑石箱涵结构,经过多年运行已部分损坏脱落,部分条石错位,造成涵管渗漏及堵塞严重,涵管周围土体已经空虚,四周渗漏严重,给大坝安全造成隐患。
(4)大坝坝脚无排水设施,渗透水流冲刷坝体带走泥沙。
(5)防汛通道不满足防汛管理要求
水库现有建筑物连接通道长0.3km,其路面均为土质路面,未做加固处理,经多年运行,路面破坏严重,坑坑洼洼,无法满足防汛物质的及时调运,急需进行路面整修硬化,以利于水库防汛及管理。
(6)大坝目前无任何观测设施和设备,不满足《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94的要求。
(7)水库管理所无值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