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光》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光》复习资料

第二单元《光》复习资料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如(日光灯、太阳、手电、蜡烛、萤火虫)等都是光源。

2.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和屏)。

一天中最长的时间是(早晨和傍晚),最短的时候是(中午)。

古代的人们曾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来计时。

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屏幕和遮挡物。

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位置、角度有关。

4.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反射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在生活中人们对光的反射的运用的例子有(汽车反光镜)、(医生用的额镜)、(潜望镜)等。

5.影子的大小和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

物体离光源距离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短。

物体离光源距离越近,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长。

6.影子的形状和被照射的物体侧面有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小明发现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

9.光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光传播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10.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

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人们发现(凸透镜)和(凹面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11.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千多万摄氏度。

12.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不同);深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强,(反光)能力弱,浅色的物体(吸热)的领弱,(反光)能力强。

13.物体和太阳光垂直升温快。

14.人们对太阳能利用有∶太阳灶、太阳能电板、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

太阳能热水器(方便、快捷、卫生、省力、省能源)。

15.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16.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或环保)、(节能或绿色)和(安全)的能源,所以我们要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总复习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总复习
02
早上、中午、傍晚的影子方向、长短是怎样变化的?
在阳光下我们看到过影子吗?
生活中的科学
阳光下的影子
阳光下的影子
阳光下的影子
阳光下的影子
影子方向和太阳方向相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清晨长,逐渐变短,中午最短,然后逐渐变长,太阳落山时最长;
预测阳光下影子变化特点:
太阳:东—偏南—西
影子:西—偏北—东
影子长短变化:清晨 ,逐渐变 ,中午 ,然后变 ,到太阳偏西快落山时 。
物体表面反光强,吸热本领就小;物体表面反光弱,吸热本领就大。铝箔纸光滑,所以表面反光强,吸热本领小。
2、铝箔纸吸热本领如何?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
我们的发现
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颜色物体比浅颜色物体吸热快表面粗糙的物体比表面光滑的物体吸热快
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人们在夏天喜欢穿浅色衣服吗?
01
03
02
最后在桌子上分别画出木块的影子
改变光源的位置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光源的位置不能改变的条件是光源与木块间的距离将小木块竖放在桌子上。

越长
实验一记录单:
光源照射的角度 (填直射或斜射)
影子的长短


我们的结论:
影子的长短和 有关 , 光源直射遮挡物时,影子 ;
光源斜射遮挡物时,影子 ;斜射的程度越大,影子就 。
斜射(光源照射角度小)
光源照射的角度

直射(光源照射角度大)
越长
越长



活动二:
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遮挡物离光源的距离
2.在屏上分别画出它们的影子
不能改变的条件是光源和屏各自的位置

五上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五上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五上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 太阳系和地球运动,介绍太阳系的组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以及地球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原因。

2. 地球的磁场和地球的内部结构,讲解地球的磁场对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构造。

3. 地球与月球,探讨地球和月球的运动关系,月相变化原因,月球的表面特征等。

4. 人类活动与地球,介绍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包括环境污染、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以上是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涵盖了地球运动、地球内部结构、月球运动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内容。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到你。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新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新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新教科版)一、基础知识。

、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挡光物体、屏)。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3、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4、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5、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如(日晷)。

6、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

7、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8、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太阳在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温暖)。

9、(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0、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汇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2、地球得到的太阳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

3、太阳的外部温度约摄氏(6千度),内部温度约摄氏(2千万度)。

4、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5、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有关,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

6、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

7、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具有、、的优点。

8、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有关。

9、太阳能是一种、、的能源,我们要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20、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集热器)、(保温箱)、连接管道、支架和(控制系统)。

二、科学概念。

、光源: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投影: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3、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发光。

三、举例。

、你所知道的光源。

答:太阳、点燃的蜡烛、打开的电灯、星星、萤火虫、打开的手电筒……2、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大街上的交通标示牌、洗手间门口的标示牌、皮影戏、电影、手影表演、工业生产和设计中采用的投影制图……3、生活中光的反射原理的运用。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1.种子发芽基本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2.我们常做(对比)实验,只允许改变(一个条件).3.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温度)、(养分)、(空间)等5.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泡在水里的种子不易发芽是因为(缺少空气)。

6.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7. 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8. 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11.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消费者是(老鼠、蛇),生产者是(水稻)。

13鱼离开水,会死亡,是因为(生物依赖环境)。

14.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说法,可写出食物链(树蝉螳螂黄雀)。

15.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受光照,加适量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盖住,加很少水,这个实验设计是(不科学)的。

16. 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

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

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

17.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①候鸟(如大雁)为了找寻适合生活的环境条件会迁徙。

②青蛙为了满足自身对环境的需要会寻找地方冬眠。

③企鹅生活在极其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抵御严寒。

④猫、狗、狼等有皮毛的动物每年都会脱毛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20.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答:①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

②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

③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惜的动植物。

④保护草原,合理放牧。

21.解释概念。

(1)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3)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新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1.地球不仅有表面的地形变化,还有内部的结构变化。

地球的结构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最外层,厚度约为5-70千米,主要由岩石构成。

地幔是地壳下面的一层,厚度约为2900千米,主要由硅酸盐岩构成。

地核是地球最中心的部分,分为外核和内核,主要由铁和镍构成。

2.地球的内部变化主要是由地球内部的热量和压力引起的。

地球内部的热量来源于地球的形成过程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地球内部的压力则是由地球的重力和内部物质的重量造成的。

3.地球内部的变化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地形变化。

例如,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会导致地震和火山喷发,从而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此外,地球内部的热量和压力也会影响地球表面的地形,例如地球表面的山脉和高原就是由地球内部的热量和压力形成的。

4.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变化对我们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和地球表面的地形变化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对于地震和火山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减轻也有重要的意义。

地球内部不断运动,岩浆涌动,地震和火山喷发时常让我们感受到地壳的运动。

地表起伏不同,有时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

地球表面与地球内部构造有关,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地震学家根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分为三个圈层。

地壳、地幔和地核的平均厚度分别为17千米、约2900千米和约3400千米高温高压。

地壳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组成。

岩浆岩是地球内部岩浆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喷出地表或侵入岩石中并冷却凝固形成的,包括玄武岩、浮石和花岗岩。

沉积岩是经由水、空气或冰搬运沉积在河、海、湖水盆地中或陆地上的沉积物质经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包括砾岩、砂岩、页岩。

变质岩是原来存在的岩石因遭受变质作用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发生结构、构造和矿物组成的改变而形成的一类新的岩石,包括大理岩和板岩。

地壳运动是推动地球演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原因之一,造成岩石的变形。

不同年代的岩石或者岩层由于地壳运动而受到力的作用发生弯曲或者断裂,形成褶皱和断层等地质结构。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科学》五上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分别是(温度)、(水)、(光)。

2、各种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不同的植物生长的(环境不同),(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是植物生长必备的条件。

3、仙人掌生活在(沙漠里),香蕉生长在我国(南方)。

各种动物都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蚯蚓喜欢在(黑暗)的环境中,蝴蝶多在(白天)活动,蛾多在(夜间)活动,白熊生活在寒冷的(北冰洋),骆驼可以生活在干旱的(沙漠)。

动物在(形态)、(构造)和(习性)上都有它们各自适应环境的本领。

4、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如果一种生物的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6、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7、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8、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

(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56)年。

简答:1、种子在发芽过程中都发生了那些变化?答:种子在发芽过程中一般先要出现种子膨大,接着种子破裂之后长出根,最后慢慢长出叶。

2、植物的生长必须具备什么条件?答:有充足的光照,有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资料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资料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复
习资料
1. 物体和材料
- 物体:能占有空间的一切事物。

- 材料:制作物体所用的东西。

2. 物体的特征
- 形状:物体的外形。

- 颜色:物体的外观颜色。

- 大小:物体的长、宽、高的大小。

- 质地:物体的触感,如光滑、粗糙等。

3. 对象的分类
- 动物:具有生命特征的物体。

- 植物:具有生命特征的物体。

- 人工物:人类制造的物体。

4. 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
- 形状:物体的外形。

- 材质:物体的构成材料。

- 功能:物体的特殊作用。

5. 物体的变化
- 形状的变化:物体形状的改变,如拉伸、压扁等。

- 状态的变化:物体的状态的改变,如液体变固体等。

6. 常见材料的特征和用途
- 金属材料:坚硬、导热、导电,用于制作器具、建筑等。

- 木材:轻便、可加工,用于制作家具、工艺品等。

- 塑料材料:软、耐磨、隔热,用于制作玩具、日用品等。

7. 循环利用材料的重要性
- 节约资源:循环利用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

- 保护环境:循环利用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对环境更友好。

以上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复习资料,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一)认识地球1.地形图是用符号和颜色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的地图。

2.地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可以划分为海洋和陆地两部分,其中海洋多,陆地少,陆地被海洋包围着。

3.陆地地形主要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

玉环的地形主要是丘陵。

我国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地形是山地。

4.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5.地球的结构从外到内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地震主要发生在地壳部分,火山与地壳和地幔有关。

在地球深部,越往下,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6.地壳主要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组成。

岩浆岩:玄武岩、浮石、花岗岩等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等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等7.地壳在不断地运动,地壳运动常常使岩石发生弯曲变形。

(二)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1.地球内部力量运动对地形造成的变化猛烈且迅速。

地震和火山喷发都是由地壳运动而产生的,是地球内部力量的两种表现形式。

①地震的成因:地壳运动使板块挤压或断裂,使岩层发生弯曲、断裂或错动。

地震会造成房屋倒塌、道路损毁等危害,甚至产生堰塞湖。

②火山喷发的形成条件主要有高温高压、地壳中存在薄弱地带、岩浆中存在大量的气体。

火山喷发有利有害。

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火山岩和火山灰还能做建筑材料。

2.地球外力作用对地形造成的变化缓慢且温和。

外力作用主要是风和水的作用。

①风主要通过磨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使地表逐渐发生改变。

(1)磨蚀:雅丹地貌、风蚀蘑菇搬运:戈壁堆积:沙漠(2)大风、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的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

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减小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形成了沙漠。

②水主要通过侵蚀和沉积作用使地表逐渐发生改变。

(1)降雨具有侵蚀的作用,会冲走松散的土壤,造成水土流失,从而改变地表的形态。

(完整)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完整)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整理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种子发芽先看到种皮胀大,然后先长根,再长出叶。

根会朝有水的方向生长。

3.植物的生长必要的条件: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4.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5.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6.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7.自然界里的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8.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9.我们常常做对比实验,它需要有两组实验数据,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

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只允许改变一个条件,其余条件都不改变。

10.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1.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12.动物和植物的生长都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比如,植物的根会朝向有水的地方生长;植物的茎和叶会朝向有光的地方生长;植物的叶子会根据环境中水分的多少发生形态的变化等,以上都是生物适应环境的很好的实例。

13.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动植物遭到灭绝或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4.当一种生物灭绝,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15.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不乱砍乱伐、不过度捕杀、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第二单元光和影1.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和屏。

2.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点亮的白炽灯、太阳、点燃的蜡烛等。

3.光源下物体影子变化的特点:a.影子方向变化与光源的方向有关。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资料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资料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资料知识点一:物质的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 固体的特点是形状不易改变,质量不变,可以通过加热或加压来改变其状态。

- 液体的特点是形状不固定,质量不变,可以流动。

- 气体的特点是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可以自由扩散。

知识点二:物质的变化包括溶解、蒸发和凝结- 溶解是指固体溶解于液体或液体溶解于液体的过程,产生溶液。

- 蒸发是指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一般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 凝结是指气体或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一般需要散热才能发生。

知识点三: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空气是地球周围的气体层,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 氮气占空气的大部分,约占78%。

- 氧气占空气的一小部分,约占21%。

- 空气的质量和重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 空气有压强,压强随着海拔的提高而减小。

知识点四:水的性质和用途-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 水的性质包括无色、无味、无臭、可溶解物质和能溶解许多物质等。

- 水的用途包括饮用、洗涤、种植、发电等。

知识点五:水的循环过程- 水的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地表、大气和地下不断转换和流动的过程。

- 水的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四个主要过程。

- 蒸发是水从水体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 降水是水蒸气在大气中冷却凝结成水滴或冰晶体,落到地面的过程。

- 地表径流是指雨水流到地表上的河流、湖泊和海洋的过程。

- 地下水是指渗入土壤和岩石中的水分,形成地下水库。

知识点六:环境保护和节约用水- 环境保护是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行为。

- 节约用水是指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避免浪费。

- 我们应该珍惜水资源,减少用水量,保护环境。

以上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的知识点复习资料。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热传递》知识点、练习题及答案

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热传递》知识点、练习题及答案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热传导》知识点1、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传导。

2、热传导时,热可以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还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

3、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四面八方。

4、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通过接触都有热传导的现象。

也就是说固体、液体、气体都能通过直接接触高温物体让低温物体热起来。

5、烙饼、量体温、电烙铁作画、吹头发、冷敷或热敷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热传导现象。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热传导》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

2、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处传到温度较()处。

3、给涂满凡士林的金属片中间加热,凡士林油从()向()扩散熔化。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暖手宝传热让手暖和是固体与固体接触。

()2、电吹风产生的热传递给头发,头发温度升高,头发就干了。

()3、只要存在温度差就会发生热传导。

()4、热传导不会停止,会一直传下去。

()5、金属棒加热后,热会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6、塑料比铁导热速度快。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下列事例可以用热传导解释的是( )A.天冷多穿,天热少穿B.冰棍箱用棉被蒙住C.洗个热水澡3、一个物体受热后,热的传递方向是( )A.向四周传递B.沿直线从一端向另一端传递C. 无法确定,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4、下列热传导过程不正确的是()A. 电熨斗金属底板→衣服B.冰块→纱布→皮肤C.水槽热水→玻璃杯→杯里的冷水5、热传导的速度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匀速传递6、炒菜锅的手柄一般都是橡胶或木头做的,主要是为了( )A.轻巧美观B.降低成本C.减少热传导,防止烫手7、下列事例中,不属于热传导的是( )A. 用铁锅烙饼B.扭伤脚踝后热敷C.蜡烛燃烧发光四、实验题1.下图是热传导实验,在铁丝上的不同位置穿了A、B、C、D、E五个蜡环。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单元复习资料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单元复习资料

人教版《科学》五上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温度)、(养分)、(空间)等。

3.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6.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7.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8.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如果一种生物的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9.自然界是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10.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物群落。

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1.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12.我们常常做对比实验,它需要有两组实验数据,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

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只允许改变(一个条件),其余条件都不改变。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14.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教育部统编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考点梳理

教育部统编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考点梳理

教育部统编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考
点梳理
一、物质的组成和体积
1. 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包括分子、原子等。

2. 物质的体积可以改变,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3. 固体的体积固定,形状不易改变;液体的体积不固定,形状受限制;气体的体积不固定,可以自由流动并填满。

二、固体的性质和分类
1. 固体的性质包括形状、颜色、光泽、硬度、透明度等。

2. 固体根据硬度可分为硬质物体和软质物体。

3. 固体根据导电性可分为导电固体和非导电固体。

4. 固体根据导热性可分为导热固体和非导热固体。

三、液体的性质和分类
1. 液体的性质包括流动性、凝固性和挥发性等。

2. 液体根据溶解性可分为可溶解和不可溶解的液体。

3. 液体根据沸点可分为开放沸腾和闭塞沸腾。

四、气体的性质和分类
1. 气体的性质包括可压缩性、扩散性和不容易被压缩的性质等。

2. 气体根据气味可分为有气味和无气味的气体。

3. 气体根据密度可分为重于空气和轻于空气的气体。

以上是教育部统编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考点梳理,旨在帮助同学们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以及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类。

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这些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年级上册科学二单元

五年级上册科学二单元

五年级上册科学二单元第一课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将学习有关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的知识。

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之一,它们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制造食物,并为我们提供氧气。

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第一部分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生长是一个循环过程,包括播种、发芽、生长和开花。

首先,我们需要将种子播种到土壤中。

种子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才能发芽。

一旦种子发芽,根和茎会开始生长,从而使植物能够吸收水分和养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会长出叶子和花朵。

花朵则是植物进行繁殖的一种方式。

第二部分植物的繁殖植物有多种繁殖方式,包括种子繁殖、花繁殖、块茎繁殖等。

其中,种子繁殖是最常见的方式。

当花朵受精后,花的内部部分会逐渐变成果实。

果实可以保护种子并帮助它们传播。

例如,苹果树的果实可以被人类吃掉,而其中的种子则可以通过动物的消化系统传播到其他地方。

除了果实,一些植物还可以通过地下茎和块茎进行繁殖。

这些茎和块茎可以长出新的植物,从而扩大植物的种群。

第三部分植物的适应性植物有很强的适应性,它们可以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

例如,沙漠中的仙人掌能够抵御高温和干燥的气候,而水生植物则适应生活在水中。

植物的叶子形状和根的结构也有助于它们适应不同的环境。

例如,多肉植物的叶子比较厚实,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帮助它们在干旱环境中生存。

植物还通过根系来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

一些植物的根会向下延伸并形成一团团的结构,增加吸收面积。

总结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是一个复杂而奇妙的过程。

通过种子的繁殖和适应不同的环境,植物可以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生存和繁衍。

了解这些过程对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非常重要,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大自然的美妙。

让我们一起探索植物世界,感受它们独特的魅力吧!(字数:524字)。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知识梳理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知识梳理
2.地震会使岩层发生(弯曲)、(断裂)、(错动)。
3.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
第四课《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1.地球内部感到深处,压力越(大),温度越(高)。
2.岩浆中的大量气体和岩浆,从地壳中薄弱地带喷出,就形成了(火山喷发)。
3.火山按照活动类型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活火山)、(休眠火山)和(死火山)。
第二课《地球的结构》
1.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厚度最厚的是(地核)。
2.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根据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3.地壳的不断运动会引起地震和火山喷发,还会导致岩层发生(弯曲形变)。
第三课《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1.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
五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知识梳理
第一课《地球的表面》
1.观察地形图时,首先要确定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在地形图和地球仪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耕地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和沙漠,(白)色表示冰川。
3.地球表面的形态主要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
1.降雨的(侵蚀)作用会改变地表的形态。
2.大江大河的下游往往是(平原),如长江中下游平原。
3.沙洲是由河道分割成的小岛,河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第七课《总结我们的认识》
1.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风)、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侵蚀。
2.在科学学习中,当我们无法参与真实情境的几个洞或者使用喷壹等)来进行。
3.岩石被破坏和侵蚀的现象叫做(风化)。
4.火山喷发有害处,也有益处,如地热资源,稀有矿物等。

最新湘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课课练复习资料第二单元 沉与浮(含答案)

最新湘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课课练复习资料第二单元 沉与浮(含答案)

第二单元沉与浮1 谁沉谁浮学习目标1 知道物体放入水中会出现沉或浮的现象。

2 知道漂浮的物体漂浮能力有强有弱。

3 观察常用材料的漂浮能力,知道它们的主要用途。

基础训练一、填空题。

1.在水中,木头是_______(填“沉”或“浮”)的,用木头造的船也是_______(填“沉”或“浮”)的。

在水中,铁块是________(填“沉”或“浮”)的,用钢铁造的巨轮是________(填“沉”或“浮”)的。

2.将苹果、梨、玻璃球、铁钉、橡皮、蜡烛这六种材料放入清水中,能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能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木块在水中是浮的,把这样的八个木块粘在一起,质量变__________,体积变__________,在水中的状态是________(填“沉”或“浮”)的,沉浮状况__________改变。

4.一块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三分之一大小再放人水中,橡皮是________(填“沉”或“浮”)的。

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把由以下材料制成的实心球放在水中,能浮在水面上的是( )。

A.铜B.铁C.普通木材D.玻璃2.可以通过( )看浮起来的物体中,谁的漂浮能力更强。

A.体积B.质量C.大小D.露出水面的部分3.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无论是切碎还是叠加,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

A.都会改变B.都不变C.不一定会不会变D.可能会改变4.相同质量的下列物体,只有一种在水中能浮在水面上,它最有可能是( ),5.“比较不同材料的漂浮能力”的实验中,可以有( )个不一样的因素。

A.1B.2C.3D.4.三、判断题。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1.物体的沉浮与其自身材料有关。

( )2.小西瓜在水里漂浮,大西瓜比小西瓜重,所以大西瓜在水中一定是下沉的。

( )3.沉在水底的石头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 )4.独木舟比木头的漂浮能力更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二单元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点燃的蜡烛、萤火虫、打开的手电筒。

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5.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如(日晷)。

6.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7.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

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8.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9.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10.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

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11. 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

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12. 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汇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凸透镜: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远视眼镜
凹透镜:近视眼镜
13.(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太阳的外部温度约摄氏(6千度),内部温度约摄氏(2千万度)。

地球得到的太阳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

14.物体的吸热的本领与物体的(颜色)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

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

15.物体吸热本领与物体的摆放方式有关,物体与太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强)。

16.(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17.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18.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19.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我们要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

20.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集热器)、(保温箱)、(连接管道)、(支架)和(控制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