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六成收入来自土地土地屡流拍财政告急
土地市场存在的问题
土地市场存在的问题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土地市场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土地市场的发展也愈发引人注目。
土地市场存在着一些问题,也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市场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土地资源过度开发。
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被过度利用,导致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土地批发的现象,给土地市场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性。
过度开发的土地减少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加剧了环境问题,影响了城市的宜居性。
土地市场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土地使用权的制度不完善。
现行土地制度下,土地使用权分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
这种土地使用权的分割严重限制了土地的有效利用,导致了土地资源的低效利用和浪费。
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农民的土地流转难度大,也制约了土地的有效利用。
需要建立完善的土地使用权制度,鼓励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土地市场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土地拍卖制度存在的一些弊端。
土地拍卖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土地出让方式,但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
土地拍卖导致土地价格过高,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负担,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与此土地拍卖容易出现“拍高即挂”的情况,导致土地市场价格虚高,使得普通居民购房困难。
需要改革土地拍卖制度,建立市场化的土地供应机制,保障土地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资源有效配置。
土地市场存在的问题还包括土地规划管理不合理。
城市土地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节奏。
但在实践中,一些地方的土地规划存在严重的失衡和不合理性,导致了土地资源的重复开发和浪费。
需要建立健全的土地规划管理制度,科学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市场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通过改革完善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制度,促进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好地推动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字数不足,还需要继续补充内容】。
地方政府财政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地方政府财政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近年来,地方政府财政状况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财政收入、支出和债务的增长、借款压力加大等问题不断被媒体和学者关注。
本文将从多方面对地方政府财政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其现状、原因和未来走向。
一、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是地方政府获得获得财政资源和运行资金的重要来源,直接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发展。
就财政收入总量而言,纳税、出售土地、政府资产收益等仍是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
但在财政收入中,地方政府如何消化土地出让收入是关键所在。
在地方政府收入中,土地出让收入已经成为影响他们财务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学者认为,土地出让收入会扭曲地方政府资源配分,阻碍地方政府创造更多区域公共产品服务和扩大公共支出,最终影响地方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转。
因此,地方政府应逐步减少对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程度,着力拓展其他财政收入来源。
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状况一方面,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多、人员编制庞大、行政办公用房占用面积大、租金昂贵等,造成人员开支、行政用品、差旅津贴、社会保障等成本的巨大压力。
这都是地方政府支出难以避免的开支。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公共支出还必须承担医疗、教育、基建等公共服务的开支。
而在这些项目上,地方政府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同时也需承受高额成本。
这加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若地方政府预算不足,则必须进行财政调整或借贷,形成财政负担。
三、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在过去十年,国家明确出台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资,带动了地方政府的债务增长。
然而,这种借贷模式的风险不容忽视。
长期以来,地方人大常委会和社会各方面一直呼吁地方政府监管更严格,相关的债务机制更加完善。
特别是债务纳入全国性的监管体系,政府债券市场的发展及生疏的评级机制为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监督和控制手段。
此时,地方政府在政府债务的管理领域,应强化信息公开、加强监督和评价,以降低当地债务风险。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度研究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度研究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度研究引言:在中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一直被视为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
因为土地是稀缺资源,地方政府通过出售和征收土地使用权来获取资金。
然而,随着土地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房地产行业的繁荣,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度也越来越高。
本文旨在探讨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度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度的现状1. 土地财政的重要性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对于解决财政困难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地方政府可以获得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
2. 土地财政的依赖度由于土地价格的上涨和房地产市场的兴盛,土地财政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很多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一旦土地市场遇到调控政策或者经济下行压力,地方政府的财政困难就会显现出来。
二、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度的影响因素1. 地方政府行为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增长和财政收入,通过扩大土地出让规模和提高土地出让价格来增加财政收入,进而增加自身政绩。
这种行为使得地方政府更加依赖土地财政。
2. 地方财政压力地方政府面临着庞大的社会事业发展需求和财政困难。
土地财政成为了他们筹集资金的主要手段,以满足财政需求。
这种压力也进一步加剧了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度。
3. 土地市场波动性土地市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价格和需求可能波动剧烈。
当土地市场出现调控政策或者经济下行时,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就可能出现大幅下降,从而加剧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三、应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度的策略1. 多元化财政收入地方政府应该积极推动财政收入的多元化,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通过发展其他产业和吸引外来投资等方式来增加财政收入的来源。
2. 宏观调控土地市场国家应加强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均衡房地产市场,防止土地市场的过热和波动。
这样可以避免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
3. 改革地方政府职能地方政府应该转变职能,从过度追求财政收入转向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福祉。
当前土地出让中存在的问题及强化措施
当前土地出让中存在的问题及强化措施首先,非法占用土地是土地出让中的一大问题。
一些人在没有进行合
法手续的情况下非法占用土地,导致土地资源被浪费和破坏。
为解决这个
问题,可以加强土地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和检查机制,对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和惩罚,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土地保
护重要性的认识。
其次,土地低效利用也是当前土地出让的一个问题。
土地出让后,一
些用地单位没有充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
为解决这
个问题,可以加强对土地出让合同的监管,明确规定土地利用的具体要求
和限制,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用地单位进行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最后,土地收入不稳定是当前土地出让的一个问题。
由于土地价格的
波动和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一些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很不稳定,给地方
财政造成了压力。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规范土地出让的程序和流程,提高土地出让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同时加强土地市场的监管,防止土地价
格的过度波动,保证土地收入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当前土地出让存在的问题包括非法占用、低效利用、土地
流转不畅和土地收入不稳定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强执法力度、制定监管制度、建立激励机制、简化流转手续、降低流转成本、建立土地
流转市场、规范出让程序和提高土地市场监管等强化措施,以促进土地资
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024年土地财政报告总结
2024年土地财政报告总结2024年的土地财政报告总结2024年的土地财政报告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以下是对该报告的总结:1.土地成交额持续增长:2024年,全国土地成交额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达到XX万亿元,同比增长XX%。
城市用地成交额占据主导地位,占比XX%,而农村用地成交额也有所增长,反映了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提升。
2.土地出让金持续增加: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之一。
2024年,土地出让金总额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了XX%。
其中,一线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土地出让金较高,反映了房地产市场的火热程度和土地资源的稀缺性。
3.土地使用权出让周期延长:由于当地政府对土地市场调控的严格,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周期明显延长。
报告显示,2024年平均出让周期为XXX天,比前一年增加了XX天。
这一数据表明了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谨慎态度和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4.土地配套设施建设受到重视: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和吸引投资,政府对土地配套设施建设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报告显示,2024年全国各地共投入XX亿元用于土地配套设施的建设,其中,交通、水电和环境设施是重点领域。
5.土地财政收入规模持续增加:土地财政收入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全国土地财政收入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
该数据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土地出让金的增加以及土地使用费、土地增值税和土地租金的增加。
6.土地财政政策进一步完善:为了解决土地财政收入过于依赖房地产的问题,政府进一步完善了土地财政政策。
报告显示,2024年,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比例,加强对土地市场监管等,以促进土地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总的来说,2024年的土地财政报告显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政府对土地市场进行了严格的调控,延长了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周期,并加大了对土地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发的问题及化解思路研究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发的问题及化解思路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土地财政依赖过重、土地财政收入过度集中、土地财政支出管理不透明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了地方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对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发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化解思路。
1. 土地财政依赖过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过重是当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土地财政收入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一些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收入产生了过度依赖,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过度集中在土地财政上,对地方政府的财政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影响。
2. 土地财政收入过度集中由于土地财政收入过度集中,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结构单一,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在经济形势不佳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会受到严重冲击,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和政府绩效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3. 土地财政支出管理不透明在土地财政支出方面,由于管理不透明,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着财政支出滥用、挥霍浪费的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效率,也损害了政府形象,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二、化解思路研究1.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减轻土地财政依赖为了减轻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有必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多元化的财政收入体系,减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在财税体制改革方面,可以从加强地方财政自主权、完善税收政策、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方面着手,构建健康、可持续的财政体制。
2. 完善土地供给侧改革,促进土地财政收入结构多元化为了促进土地财政收入结构多元化,有必要完善土地供给侧改革,加强对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配置,推动土地财政收入的多元化。
在土地供给侧改革方面,可以加大土地出让的市场化程度、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等,促进土地财政收入的结构多元化。
土地财政困境研究
土地财政困境研究土地财政困境是指地方政府在土地收入减少、土地使用出现问题、土地负担加重等情况下,财政收入面临压力,甚至出现财政困难的现象。
由于土地资源在中国的财政体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土地财政困境一直是影响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土地财政的来源、土地使用管理、土地财政的负面影响以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深入探讨土地财政困境的根源和解决之道。
一、土地财政的来源土地财政的主要来源包括土地出让金、土地征收补偿款以及土地利用税等。
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之一。
在土地出让过程中,地方政府通过拍卖、挂牌或协议方式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开发商,收取土地出让金。
而土地征收补偿款则是指政府根据法定程序对土地实施征收,并向土地所有权人支付补偿款。
还有土地利用税,它是对土地的一种使用补偿手段,由土地使用人向地方政府缴纳。
随着土地出让金收入的不断增长,土地出让成本也在不断攀升,地方政府在获取土地财政收入的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财政支出的压力,尤其是在土地出让金长期占据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首位情况下,地方政府的财政管控面临挑战。
二、土地使用管理土地使用管理一直是中国土地财政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土地使用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出于规划和产业升级等原因,可能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进行干预,导致土地利用效率偏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由于土地使用权的制度约束,也导致一些土地资源被闲置,未能充分利用,给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一些地方政府因为追求土地财政收入最大化,可能在土地出让过程中采取不当手段,导致土地市场乱象丛生,土地财政收入被挤占,甚至引发土地财政风险。
加强土地使用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对于缓解土地财政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三、土地财政的负面影响土地财政困境会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进而影响政府的运转和民生保障。
土地财政困境将削弱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限制政府的资金供给,影响政府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公共服务提供。
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问题研究
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问题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也开始大规模举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
而土地出让收入的下降、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增长等原因,也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快速上升,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那么,地方政府债务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呢?一、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现状据中国政府债务网站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66.6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2.8万亿元。
其中,一般债务余额为186.16万亿元,专项债务余额为80.49万亿元。
债务余额总额创下历史新高,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3.1%。
尽管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庞大,但其在国家债务总额中的比重并不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政府债务总量为49.4万亿元,其中中央政府债务为22.8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为26.6万亿元。
地方政府债务占政府债务总额的比例为53.8%,较2019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地方政府债务的问题并不在于其规模,而在于其管理方式和风险控制能力。
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原因1. 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之一,但由于房地产市场调控以及疫情等因素,导致土地市场疲软,收入下降,进而影响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2. 融资平台债务增长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其债务规模已经逐年增长。
这些融资平台有的是负责配套基础设施的开发公司,有的则是承担城市扩容、工业转移等任务的投资公司。
一些融资平台的运营效率低下,导致了大量债务的积累。
3.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过度我国地方政府喜欢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带动经济发展,投资规模往往巨大,而一些融资平台未能有效监管和控制,从而导致债务规模扩大。
此外,过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地方财政负担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三、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建议1. 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应该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明确债务政策和法规,规范债务融资行为,加强信息披露和监管,有效防范地方政府举债风险。
浅析我国地方财政困难问题
浅析我国地方财政困难问题我国地方财政困难问题是指各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收入短缺、负债累积等经济困境。
这一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能力造成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地方财政困难问题进行浅析。
一、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是我国地方财政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政府财政主要依赖于土地出让、土地经营收入以及高额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
然而,近年来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加强土地使用权监管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此外,国家的税收体制也存在一定问题,地方政府的税收征收能力较弱,很难为地方发展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
这些问题导致了地方财政收入结构不均衡,使得地方财政难以承担越来越重的公共支出压力。
二、地方政府债务高企是我国地方财政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追求GDP增长、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大量借债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筹资手段。
据统计,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已超过25万亿元。
在这些债务中,还包括了一些隐性债务,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
这些高额的债务给地方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还债压力,不仅影响了地方政府正常的财政运作,还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地方财政困难还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
近年来,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地方政府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的投资,这将加重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
而且,一些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可能过于倾向于规模效应,忽视了投资效益和项目可行性,导致投资效果低下,进一步加大了地方财政负担。
解决地方财政困难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一、调整财政收入结构。
应进一步完善税收体制,加大对地方税源的分配比例。
同时,应推动地方政府通过创新方式,拓宽财政收入渠道,如鼓励地方政府发展地方性产业,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
此外,还应加强对土地出让和土地经营收入的监管,防止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
二、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
土地财政成因探析
土地财政是指政府通过土地出让、土地使用权转让等方式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土地财政收入可以用于国家建设、社会福利等方面。
土地财政的成因有多种因素,下面将对其中的几个因素进行探析。
土地稀缺是导致土地财政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
土地的供需关系决定了土地价格的高低,因此政府通过土地出让来获取巨额的财政收入。
土地的稀缺性也使得土地资源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土地供应来获取更多的财政收入。
土地拆迁是导致土地财政的一种重要方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
在城市拆迁过程中,政府通过征收土地使用权的方式来获取财政收入。
通过土地拆迁可以快速获取大量财政收入,也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
地方政府债务也是导致土地财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筹集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土地出让等方式来获取财政收入来偿还债务。
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来增加财政收入,从而减轻债务负担。
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改革也是导致土地财政的因素之一。
政府通过制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政策、土地增值税政策等来调控和管理土地资源的利用和流转,从中获取财政收入。
政府对土地财政政策的调整和改革也会对土地财政产生重要影响。
土地财政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土地稀缺、土地增值、拆迁、地方债务和政策法规等因素。
了解土地财政成因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严重 中国今年卖地破3916亿
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严重中国今年卖地破3916亿(2010-12-28)● 曾昭鹏报道北京特派员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昨天透露今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有望创下新高,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约3916亿新元)的水平,较去年显著增加。
有关上升趋势反映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的依赖程度有增无减,以及中央政府的调控措施并未撼动高房价的基础因素。
去年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46%《人民日报》报道,近10年来,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迅速增长, 在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提升,其中2009年中国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达到1.5万亿元,相当于同期地方财政总收入的46%左右。
而有些县市, 土地出让金占预算外财政收入比重超过50%, 有些甚至占80%以上。
到目前为止,一些一线城市如北京和上海的土地出让金超过1000亿元。
不少舆论指出,在目前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税制下,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严重失衡,成为不少地方政府越来越依赖“土地财政”的原因之一。
所谓“土地财政指的是”地方政府依靠征收、出售土地维持财政运转和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数据。
受房价越高,土地越贵,财政收入就越高的“土地财政”逻辑的推动,地方政府将土地以尽可能高的价格卖给开发商,造成自身利益与房地产商利益结合,直接成为房地产价格攀升的主要推手。
该报道指出,“土地财政”为人诟病,不在于地方政府由此获得了较为充分的财政收益,而是获得这一收益的过程不尽合理、公平,以及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弊端。
它进一步指出,国有土地毕竟是一种特殊的公共资源,如果将土地供应目标定位于地方财政的利益最大化,将有悖于其基本属性,也有悖于国有即为全民所有这一基本属性。
报道引述官方智库研究员和大学学者批评地方财政卖地做法。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小映说:“存在多年的…土地财政‟,事实上造就了…征地—卖地—收税收费—抵押—再征地‟的滚动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金融风险攀升在地方政府依靠土地抵押增加收入同时,其金融风险也同时攀升。
警惕“土地财政”掏空地方政府未来
链断裂,地方政府还 能依 靠什 么来偿还 重视。如 果没有相应的措施作保证 ,今
这 些债 务 呢?
开辟 了一条 “ 宽阔的”生财之道,也为
一
天土地财政的 “ 旺” ,有可能会成为 兴 今后社会稳定、经济繁 荣、社会和谐的
些地方政府建设形 象工程 、政绩工程
用地矛盾将越来越考验地方政府。
毫 不 客 气地 讲 ,土 地 财 政 的 过 度
承担 ,房价岂能不 “ 水涨船 高”?买房 许 多地方政府 的融 资平 台别说偿 还本 使 用 ,一 定程 度 上掏 空 了地 方 政府 的 未
难 、买房贵 的矛盾怎 能不越 来越 激烈 金 ,就连 支付利息都很 困难。一旦 资金 来,这个问题 ,必须引起 决策层的高度
问题 ,而是意识在作 隆。
实际上 ,当今 奔走他 乡的外 出务 出来的价值 ,也是 他们应得 的保 障权 工者 ,往往是循 着一条 “ 别穷奔富”的 利 ,任何机构均未有雁过拔毛式的政策
当然 ,在 看到这种善政 的 巨大进 路径在流动 。在他们务工的经济相对发 理 由,任何人 都无权剥夺他们 的这种权
承 受 能 力 。80g 卖地 收 入 对 一 个 地 现。一旦土地变现 出现 问题 ,债务偿还 0-的 f
重影响到今后的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 ,
区来 说 不 是 一 个 小数 目, 并且 ,这 也 就 会 出现 巨大的 风 险 。按 照 目前 的 土
80L 04 收入 终 将摊 入 房 价 . 由 买房 人 来 地管理政策、市场容量以及财政 实力,
步的同时,还 需要 保持 清醒的头脑,要 达的地方,留下智慧 ,"然也奉 献了他 利。 当 ,考虑收取 一点手续费 3 - 然 也行 ,
地方政府为土地财政和高房价背黑锅?
地方政府为土地财政和高房价背黑锅?2015-06-30 作者-刘光宇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6月28日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作了关于201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报告首次披露了土地审计及财政存量资金审计情况。
报告透露,2008年至2013年,全国29个省区市土地出让收入少征3664.23亿元。
尽管房地产企业拿地需求仍疲弱,但却并未影响到一些地方政府加快卖地的步伐。
“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改善地方财力压力。
”6月16日,某地基层国土局一位姓周的处长对《华夏时报》记者坦言,目前拯救地方财力的主要途径还是卖地。
有的地方官员甚至抱怨称:“你若不给地,招商引资投资建厂就是一句空话;你若不卖地,就盘活不了土地资源,谁为你修建高楼大厦;你若不卖地,哪来的钱用于民生,连发工资都成问题。
”中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源土地出让金同比大减约36%,继上季度减逾20%后加速减少。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房地产行业步入新常态,土地财政模式将逐步走向终结。
目前中国的财税结构中,土地出让收入是地方财政收入主要来源。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占财政收入比例达30.4%,占地方财政收入的56.2%。
从2014年各省审计部门公布的地方债务报告数据来看,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度过高,浙江、天津、福建、海南、重庆、北京土地财政依赖度超过50%,其中浙江最高达66.3%。
这两年地方政府日子不好过。
中国楼市告别“黄金时代”,进入结构性和趋势性的深度调整期。
房企库存高企不敢拿地,又让原先地方政府赖以为继的“土地财政”引擎熄火,“钱袋子”被勒紧。
土地收入增缓,本来还可以靠借钱过日子,但是去年中央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43号文),明确提出要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这又等于为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举债套上了“镣铐”。
后有追兵,前有死胡同,所以如今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已经走到了尽头,但还会维持一些时日。
村镇卖地急 土地财政“下沉”
村镇卖地急土地财政“下沉”作者:杜涛来源:《决策探索》2013年第11期面对1000万元现金和50亩土地,张书记显然更喜欢后者,对他所管理的一个乡镇街道办来说,能变现又“卡”不走的土地最实惠。
土地指标,这是一个位于华东的省级政府对当地示范城镇所给予的奖励。
“奖励1000万现金,这笔钱下来会经历层层克扣,不知道到手里还能有多少;但是奖励50亩的土地指标,可以解决我们街道新农村建设的燃眉之急。
”张书记算了一笔账,这几年街道所在的土地价格从一亩10万元涨到20万、30万元,最新的报价是一亩38.5万元,而签约到2014年出让的土地已经看涨到有一亩40万元,算下来,这50亩地可以卖到2000万元。
去年张书记所在的街道收入大约3000万元左右,但是因为有600多名教师和100多名街道办编制,每年的财政收入基本都被吃掉了。
张书记说,他们一个县区每年也就200亩的土地指标,一个街道多出这50亩,“那是非常非常非常地珍贵”,张书记连用了三个非常。
张书记的境遇在村镇一级的地方政府并不少见。
一位在基层乡镇工作的财政所人士告诉记者,村镇两级的经济来源相比县这一层更少更窄,但许多任务还是压在了最基层的政府身上。
相比上一级政府通过土地出让来增加政府公共收入,以及转让土地来融资,村镇这一级只是被动的土地财政,通过出让土地获得一定的资金。
“村、乡镇的财力紧张,当村以及乡镇可以出让土地并且能够动用土地出让收益的时候,完全有可能转化成村镇版的…土地财政‟。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表示。
卖地的烦恼老杜是张书记那个街道驻地村的支书,最近他正在为村里的房地产公司烦心。
“新农村建设请农民上楼,这一次要拆迁35户,总共需要资金1200万元,可是土地卖给开发商只能卖600万元,还有600万元的缺口。
”老杜告诉记者,当初镇上将拆迁任务下发到村里时,怕没人要农村的土地,村里成立了房地产公司,就是准备托底,承担债务的。
当初村里的土地是走程序将集体土地变为国有,之后在区里的土地交易中心通过招拍挂,出让给开发商。
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影响
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而地方政府债务一直是我国财政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影响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影响方面进行探讨。
一、土地出让收入致使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加大土地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其中土地出让收入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土地出让收入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以2019年为例,我国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达到2.5万亿元。
在土地出让收入的增加过程中,地方政府为了满足财政需求,通常会把土地拿去出售。
如此一来,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得以增加,但是土地出让收入的过度依赖会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持续扩张的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GDP表现,不得不在土地储备和房地产投资上投入更多,从而加大债务风险。
二、土地财政压缩了地方财政结构的多元化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降低了地方财政结构的多元性。
当地方政府主要依赖土地出让收入来维持财政收支平衡时,会降低政府对其他财源的关注度,从而导致地方政府财务结构单一、脆弱。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经济衰退等情况下,土地出让收入的下滑不可避免,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也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压力。
同时,由于地方财政结构的多元化不足,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下降时很难通过其他财源来弥补。
三、土地财政降低了地方政府自主权土地财政不仅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提高了对地方政府的控制。
在土地出让过程中,中央政府拥有监管和规范的力量,因此很难实现地方政府的自主权。
例如,中央政府对土地的规划和管理,会对地方政府的土地利用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而在土地出让的收益分配上,地方政府也不能完全自主决定。
因此,这可视为中央政府通过土地财政控制地方政府行为的一种手段。
四、土地财政加剧了城市土地财产化的趋势土地财政的发展,也加剧了城市土地财产化的趋势。
土地出让收益的增加,不仅推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也日益使城市土地成为商业资本和地方财政竞争的对象。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的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02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 概述
土地财政收入定义
土地财政收入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出让 土地使用权、出租土地、处置土地等 方式获得的财政收入。
土地财政收入是地方政府重要的财政 来源之一,对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 具有重要作用。
加强地方政府财政透明度建设,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和披露机制,增加公众对地方政府 财政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06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土地财政收入对地方财政收入具有显著贡献,为地方基础设施 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资金来源。
02
土地财政收入的增长与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密切相关,容易导致
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
政府管理效率
政府管理效率也会影响土地财政收入 。例如,政府对土地审批、出让、监 管等环节的效率越高,越有利于提高 土地价值和出让收入。
05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 优化建议
完善土地财政收入管理制度
建立土地财政收入分类管理制度
将土地财政收入分为土地出让收入、土地租赁收入、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等,针对不同类 型收入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和措施。
城市规划限制
城市规划限制也会对土地供给产生影响,例如城市扩张速度 、城市功能分区、土地利用规划等都会影响土地供给和地方 政府土地财政收入。
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
政府投资行为
政府投资行为对土地财政收入也有一 定的影响。例如,政府对基础设施建 设的投入、对特定产业的扶持等都会 对土地价值和市场需求产生影响。
高城市化水平。
02
刺激消费和投资
土地财政收入可以刺激居民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消费,同时也
地方财政收入来源的问题
地方财政收入来源的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地方财政收入越来越成为地方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
据统计,我国全年地方财政收入规模已突破21万亿元,其中税收占比高达70%以上。
而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税收、国有资产收益、划转支付和债务融资四个方面。
税收税收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关税等各种税收。
其中,增值税是地方税收的支柱,是地方税收中最主要的税种,占地方税收总收入的比重超过50%。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占比分别为20%和10%左右。
税收收入在地方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税收的走势也会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不同的经济环境下,税收收入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在经济低迷期间,税收收入可能会出现下降的趋势。
除此之外,税收政策的调整也会对地方财政产生影响,如税率、减税和免税政策的实施。
国有资产收益国有资产收益是另一种重要的地方财政收入来源。
国有资产收益主要包括国有企业红利、特许经营权出售等。
近年来,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资产收益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
但是,国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情况也会对国有资产收益产生影响。
划转支付划转支付是指中央政府根据国家制定的政策和计划,将其部分预算收入划转给地方政府使用。
划转支付主要用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包括国家财政救助资金、社会保障资金、教育经费等。
划转支付对地方财政的重要性在于支持地方政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债务融资债务融资是地方财政的一种重要的筹资方式。
地方政府可以借助发行债券、贷款等方式,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
债务融资是解决地方政府资金短缺的重要途径,但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和程序。
除了上述四个方面,地方财政收入还包括土地出让金、非税收入等方面。
但是在这里不一一介绍,只是简单提及。
总之,地方财政收入来源的多样性让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要,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同时,不同的收入来源在地方政府的预算中所占比例也会影响到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
地方财政收入急刹车 非税收入膨胀隐忧渐显
地方财政收入急刹车非税收入膨胀隐忧渐显近日,各地政府陆续公布一季度“财报”:在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回落的背景下,地方财政收入仍然保持增收态势,但增幅回落明显。
业内专家表示,这是伴随着宏观经济降速的自然趋势,属于正常现象,解决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的唯一办法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财政增收的压力下,地方财政高度依赖的非税收入出现高速增长,而长期以来非税收入存在的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仍未解决。
专家指出,应努力避免非税收入快速增长对企业和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数据显示,广东、江苏、北京、上海等地,今年一季度财政收入增幅都出现不同程度回落,一些地市甚至出现税收收入超20%的负增长。
经济大省广东财政收入增长9.7%,同比回落12.32个百分点,创下3年来的最低增幅。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部主任牛犁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当前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主要与整个宏观经济降温有关,此外,因不少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高度依赖,财政增速放缓与土地相关的税费减少也有一定关系。
牛犁认为地方财政结束“高增长”属于正常现象。
他表示,在不同的经济周期,财政收入有一个相应的适度增速。
现在经济处于降温、减速、下行阶段,政府征税对象的税基也是在减小。
“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税制特点,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速回落的反应可能更加敏感。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对证券时报记者分析,一般而言,当经济增速超过9%时,税制会表现出巨大的累进性,税收收入的增长远远快于经济增长;但当经济增速低于9%时,税收收入会表现出明显的累退性,具体说来,就是税收收入增幅要比经济增长回落得更快。
这也是现代财政机制所具有的“自动稳定器”功能,能对经济波动起到减震器的作用。
数据还显示,地方财政收入增幅趋缓的同时,支出方面依旧保持着高增长。
业内担心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矛盾会进一步加剧。
刘尚希表示,目前看来,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办法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
土地供需失衡的几种情形及主要调控路径ai
土地供需失衡的几种情形及主要调控路径ai
1. 土地供过于求:土地资源过剩,供应量大于需求量,导致土地价格下跌,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收入下降。
2. 土地紧缺:城市化进程加快,需求量大于供应量,导致土地价格高企,加剧房地产市场泡沫,容易引发房价上涨风险。
3. 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利用率低下,浪费了大量有效土地资源,也直接导致城市空间结构混乱。
为了解决土地供需失衡问题,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调整土地供应方式:加快推进土地划拨与出让标准,提升土地供应效率和土地利用效率。
2. 增加土地供应:通过扩大开发用地、优化建设布局等方式增加土地供应,以满足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需求。
3. 加强土地调节控制: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特定用途管制,确保开发商和地方政府不能过度炒作和恶性竞争,以避免房价泡沫的产生。
4. 完善土地市场体系:加强土地信息公开,完善土地交易机制,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高土地使用效益等,进一步提高土地市场透明度,保障土地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政府六成收入来自土地土地屡流拍财政告急2008年11月01日编者按:土地财政,属于预算外收入,又叫第二财政。
在重庆等地,第二财政早已超过第一财政,成为经营城市发展GDP的不二法宝。
中房集团放弃一亿元土地出让金的代价退出绍兴地王。
这是自2007年底开始的一轮地王退色之潮后,又一桩地王黯然离席例子。
没有人知道底在哪里。
救市于是成了公开的公共选择。
如果明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狂飚突进之路径依赖,则对全国此起彼伏的救市措施也就不难理解。
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公开表示:杭州将从土地财政中提取50亿元进行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建设。
这是对于土地财政支出最公开直接的表述。
当以民生的名义为土地财政正名,为救市实际就是救楼市护航的微妙时刻,这或许是一个契机:让第二财政重新回到阳光下,并使得依靠土地依靠楼市推高GDP的模式渐次转变。
宏观形势为第二财政关上了一扇门。
忽闻中央或将放行地方政府发债,这或将为地方政府发展模式打开一扇窗。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即便是浙江省的二线城市,绍兴的房地产市场并未偏安一隅。
地处杭州之东,钱塘江南岸的绍兴,在长三角区域版图中虽不抢眼,但2008楼市跌宕沉浮中,绍兴皆亦步亦趋。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绍兴相继遭遇了地王退地、土地出让金锐减90%两大深幅回调,退潮之明显,令人惊省。
不仅是绍兴,一大批城市都在经历着这样的阵痛。
本报记者调查获悉,上海、杭州、重庆、广州等主要一线城市,以及部分二三线城市今年的土地出让金额出现了大额萎缩。
一线城市土地出让金大都萎缩了1/4,二三线城市如绍兴则令地方政府揪心。
与此同时,一个悖论随即浮现。
在今年经济走势略有衰颓的背景下,各地政府遂想起了凯恩斯之法,期望通过撬动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地方经济。
但这次凯恩斯遇到了卢卡斯。
在预期经济不好的情况下,新的私人部门投资继续低谜,银行、债券等直接间接融资渠道受阻。
更揪心的是,政府投资遭遇土地财政紧缩之困。
以绍兴为例,今年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排定项目总数156个,总投资661亿元。
这其中,有嘉绍跨江大桥、萧绍跨江通道、杭甬客运专线绍兴段等一大批重大基础项目的建设。
但在以往以土地收入作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下,今年又如何筹集调动投资杠杆的初始资金?凯恩斯给地方政府打开了一扇门,但是在楼市寒流下,土地财政也关上了地方政府的一扇窗。
在这一轮宏观大势的倒逼之下,原本地方政府娴熟的“楼市发展——土地资金——城市扩张——GDP增长”的经营城市发展模式,似乎走到了十字路口。
但阵痛或许就是契机,重新审视土地财政模式的弊端。
一个使得地方财政逐步与土地收入脱钩的长远规划似有必要适时考虑,地方政府也许应该退出房地产一级土地垄断市场,真正回归中立角色。
与此同时,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税收关系也有待重构,重新审视地方合理的财政收入方式。
本报记者从财政部获悉,允许地方政府发债条例已经走出财政部的办公室,送到了国务院的相关领导办公桌上。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详见本报10月31日头版头条《地方政府发债或放行方案已提交国务院》)绍兴地王退地10月24日,记者来到了绍兴镜湖新区,外滩1号地块正处美丽的梅山江绿化带之滨,绍兴中心城区主干道解放大道延生至地块另一侧。
此时已经是离成交日期13个月之久,11.11万平方米的地块依旧杂草丛生。
不远处的江对岸,错落有致的商品房依稀可见。
镜湖则显得空旷许多,建成的宽阔马路看不到几辆车。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编撰的《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4》(2007年4月)显示,在过去一年,绍兴市以5624元/平方米的地价综合水平排在国内第一位,而浙江省会杭州,上海以及北京分列4、5、6位。
也就是在这份报告出炉5个月后,绍兴市土地出让市场就拍出了这块地王,绍兴镜湖区外滩1号。
绍兴市房地产协会秘书长卜端良曾亲历这场拍卖大战,卜对本报回忆,当时的起拍价是6亿左右,通过几轮杀价,许多开发商早已放弃,而来自绍兴当地的中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浙江另外一家公司不断加码,拍卖师落槌的一刻,在场人士都不敢相信自己眼睛,16.1亿,中房“笑”到了最后。
“谁也没想到徐爱娟会举那么高,她或许是想通过运作外滩1号,让中房重新回归绍兴主流开发商角色。
”卜端良说。
前几年,中房集团曾经通过天津一个项目确立了江湖地位,但“家道中落”,随着绍兴金昌、绍兴建设开发等开发商如日中天,中房已成为绍兴中等规模一家房企。
“业内谁都没有想到,中房董事长徐爱娟会出这样一个价钱,或许她有她的算盘。
”但随着国家不断收紧土地资金两道大门,市场行情已今非昔比。
此时,中房经营不佳,中房退地传闻也开始在绍兴坊间流传。
本报记者在绍兴采访时确认了这个消息,目前则由于资金无法到位,中房集团已退当地还政府,并不得不将1亿土地出让金拱手相让。
“目前尚不清楚回收的土地什么时候再次挂牌出让,镜湖整个区目前都在开发,该地块容积率2.78,位置非常好,如果你们有意向,我们可以和市政府做个汇报。
”绍兴国土资源管理局镜湖新区办事处人员表示。
而这16亿的退地资金,则整整占了2007年绍兴总土地出让金约20%。
从76亿到6亿谁也没有料到,在经历2007一年的喧闹之后,2008年绍兴土地出让市场会如此清冷。
本报统计绍兴市国土资源局公布的土地出让信息,过去的一年,随着房价地价的不断攀升,绍兴共出让30幅经营性商住用地,总成交金额达75.56亿元人民币。
绍兴统计局信息显示,2007年其财政总收入237.12亿元,土地出让金占其总财政收入1/3强。
随着今年以来楼市急转直下,绍兴喧闹的土地供应盛宴很快人走茶凉。
截至目前,绍兴市今年共出让11幅经营性商住土地,即便是加上另外出让的21幅工业工地,绍兴今年共计成交土地金额为6.1亿元人民币。
相对去年,整体萎缩90%以上。
绍兴市招投标中心副主任孙菊美对本报记者表示,与去年行情截然相反,与往年土地市场热闹场面无法相比,今年许多土地挂出来之后,根本就没人来咨询、没人报名,流派的土地尤其之多,同时,房产,以及整个资产交易面也全部缩水。
而一些地块也出现了流拍,经历调整再次推出,再次流拍。
卜端良向记者介绍了今年3号(2008年4月7日)土地出让公告,和畅堂—海尔曼斯地块。
该地块一共分为A、B、C、D四块,总面积约132亩,起拍价6亿,保证金1.5亿。
据介绍,实际上这块地已经是二度推出,在今年1月首次以7.5亿的起拍价流之后,第二次价格比第一次减少了1.5亿。
当时杭州银泰、香港新希望集团都曾带专家团队来绍兴史蒂考察,二次入市拍卖,依旧因为无人报名而流拍。
本报记者转而统计了绍兴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土地利用管理处公布数据,2008年绍兴市原本计划出让55幅经营性商住用地,各位于绍兴市中心、经济开发区、会稽山度假区、镜湖新区、越城区、包江工业区等区域,预计出让总面积为4312亩。
而前11个月,实际成交的商住经营用地总面积仅有70685平方米,约计106亩,不到预计出让的2.5%,这部分经营用地出让总价仅仅为4.97亿元人民币。
卜端良对本报表示,绍兴今年的市政建设、配套建设等各项资金势必吃紧。
“在全国土地市场全面遇冷的情况下,绍兴土地向外突围很难获得成功。
”赵杭生认为,一方面这些地都是此前推不出去的,另外开发商对绍兴这样的市场已不看好,增值空间很小,“目前或许只有中西部二、三线城市还存在一定的吸引力。
”卜端良分析,地卖不动,自然有多方面原因:“例如海尔曼斯地块,在土地出让价款支付期限上,绍兴要求第一期40%价款在成交一个月内付清,第二个付30%,剩余30%第三个月内付完,今年情况,开发商如何在三个月拿出数亿的钱”。
“往年拍得土地之后,开发商凭借获得的土地使用证立即可以向银行贷款,付完剩余的款项,而今年新制度要求必须在付完全款后,才能获得土地使用证。
早期的钱都冻在屯地开发之中。
开发商今年拿什么买新地呢?”流拍,土地财政告急绍兴仅仅是一个缩影。
由于宏观调控对于房价的影响明显,不少购房消费者选择了观望。
而金融市场流动性的紧缩,又使得各个房地产商的现金流紧张,纷纷捂紧了“钱袋子”。
那些昔日活跃在土地二级市场上的“掮客”,已经从为地产公司牵线“买地”,转为帮地产公司“卖地”。
在需要减少和流动性紧缩的倒逼之下,位于上游的土地交易也日益惨淡。
据国土资源部下属全国地价监测中心的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流标、流拍的土地达到出让总数的10%。
截至今年4月底的统计数据显示,自去年10月后的半年内,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流拍数量不过40幅。
而之后的5个月间,全国各城市的土地流拍数量呈激增态势。
20个大中城市至今已有超过120幅土地流拍、流标或未成交。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1月1日,长三角中心城市,上海的土地出让通过招拍挂成交金额约128亿元,而2007年,这一数据约为420亿元。
与去年相比,整体萎缩42%。
西南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的情况也不乐观。
截至今年上半年,重庆各类土地出让金总计约为82亿元,这个数字在2007年则约为370亿元。
部分重点省会城市的滑坡也已经明显显现。
截止今年上半年,广州土地出让金仅相当于去年的1/4。
土地对于地方政府的重要性,直接体现在地方政府的收入组成中。
土地出让收益以及相关税收,目前分别是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和预算内收入的主要组成。
在预算内收入部分,与土地相关的税收,主要是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营业税、所得税及耕地占用税等,这些都是地方税种,由地方财政享有。
由此,地方政府每每以发展城市建筑业、房地产业和土地征用作为扩张财政收入的首选。
事实上,这部分城市扩张带来的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发展,已经在各地政府的日益推动之下,成为地方财政预算内的支柱性收入。
不仅如此,政府财政中更大规模的土地收益,是来自于预算外。
政府征收土地出让金始于1989年。
当时规定,在进行必要扣除后,土地出让金实行中央与地方四六分成。
但是,由于无法核实土地开发的成本,中央所得实际很少。
从1994年至今,土地出让金不再上缴中央财政,全部留归地方。
从此,土地出让金收入成为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的主要来源。
六成政府收入来自土地由于土地的收益“大头”长久以来都属于预算外收入的范畴,在每年地方政府提交两会审议的政府预算中,并未纳入其中,所以这块收入占政府所有收入的比例仅有过大致估算,却从未有过官方公布,始终隐匿在冰山之下。
而记者获得一份“关于2005年度(浙江省)东阳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人是东阳市审计局长。
这份内部审计报告,全面地审计预算内外的所有资金,可以作为土地财政告急的例证。
其财政大盘子大致分布如下,2005年全市一般预算可用资金9.2596亿元,预算外收入1.2175亿元,专项资金收入1.33亿元,基金预算收入(含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剔除社会保障基金)4.719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