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改革成效之比较

合集下载

中国与日本现代改革的一些比较

中国与日本现代改革的一些比较

---------------------------------------------------------------最新资料推荐------------------------------------------------------ 中国与日本现代改革的一些比较中国与日本现代改革的一些比较中日近代改革之比较[日期:2007-08-17] 来源:宁夏日报作者:白皋 [字体:大中小] 为什么要把近代的中国和日本进行比较?这是因为中日两国近代有很强的可比性。

近代的中国和日本,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起点是差不多的。

在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中日两国的处境是那样的相似,都是内忧外患,积贫积弱。

当时,中日两国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都存在着严重的社会危机,都遭受到了西方强国的侵略,都是在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中被列强的大炮打开国门。

可是进入近代之后,仅仅不到半个世纪,到了 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中国已经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成为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而日本却保持了独立,实现了工业化和近代化,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在受到西方列强的冲击之后,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始了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的社会变革,中国是洋务运动,日本是明治维新,但中日两国近代改革的成效却大相径庭。

1/ 3这种悬殊的差异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其根源何在?对中日近代改革进行一些比较、分析,对中国近代落伍和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应该是很有益的,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兴衰规律的认识。

甲午战争是对中日近代改革的一次检验中日甲午战争,固然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但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也是对中日两国近代改革成果的一次检验。

1895 年 3 月,甲午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一位 71 岁的老人,中国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东渡日本,作为清朝政府的特使,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规定:(一)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权益;(二)中国向日本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三)中国向日本赔偿军费白银两亿两(加上赎回辽东半岛的 3000万两共 2. 3 亿两)。

中日近代改革比较

中日近代改革比较

A
9
不同点
项目 洋务运动
明治维新
性质 封建地主阶级的改良 资产阶级的改革
内容 结果
创办军事工业和民 用工业,建立海军, 创办新式学堂,培 养新式人才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 强之路
改革落后制度,建立 新的体制,经济方面 大力改革,发展资本 主义经济,实行军事 改革和文明开化政策。 (差异)
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 (甲午战争可以证明)
⑶国情:中国清政权顽固势力的强大,而日本则推 翻了幕府统治;在日本改革派的势力强大,而中 国的维新派依靠清政府无实权的皇帝,自身力量 非常弱小;
国际环境:明治维新时西方列强刚踏上日本领土, 势力较小,而戊戌维新时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 狂潮;(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A
30
A
16
A
17
• 国际环境 • 国内环境 • 思想文化 • 领导力量 • 改革途径 • 改革措施
A
18
不同点
项目 戊戌变法
国际环境
帝国主义时期;帝国主义掀 起瓜中国狂潮
国内环境 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顽固
势力异常强大,自然经济占统
治地位,资本主义发展相对不
充分
明治维新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列强 入侵中国 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资本 主义发展相对充分
先有自下而上的倒幕运动,成立 了明治新政府,再有自上而下的 改革,阻力较小
发布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 施,强制大力推行。
A
19
结论:
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 度是戊戌变法与明治维 新最大的不同
A
20
活动三:情境创设
假如你是近代的改革家,在面临内忧 外患的情况下,你要实施怎样的改革 来挽救民族危机,以达到富国强兵的 目的。

中日近代化改革之比较

中日近代化改革之比较

• 中国要达到和日本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 在许多方面可能还需要几十年的努力,有 些方面甚至可能需要上百年的努力。
一、中日两国近代改革的共同之处
1.背景: ◆内——封建统治危机 中国: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 日本:下级武士领导的人民群众和封建幕 府统治 ◆外——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 2.动因: 富国强兵、救亡图存 3.舆论准备: 学习西方、练兵置器
◆传统文化思想作用等
阅读教材,材料二、三反映出中日在改革过 《海国图志》在中国、日本的不同境遇 程中有哪些不同? 《海国图志》是魏源为“师 魏 夷长技以制夷”而撰写的介绍 源 世界史地和西方科技的著作, 在日本引起极大反响,数年间 刊印的各种版本达22种之多, 被誉为“天下武夫必读之书”。 然而,《海国图志》在中国却 不被重视,仅有三个版本。1862 年,日本维新人士高杉晋作到上 海考察,发现该书竟然绝版!
西报有论者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 章一人战耳,其言虽稍过,然亦近之。不见乎 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 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 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已。乃至最可笑者, 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 丙一舰,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 广东无涉云云。各国闻者,莫不笑之,而不知 此语实代表各省疆臣之思想者也。若是乎,日 本果真与李鸿章一人战也。
中国:只注重学习西方的军事、交通等方面的器械,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习西方的历史地理和风土人 情,固守原来的传统; 日本:不仅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也学习西方的生活 方式,主张适时而变; 立场: 李--站在地主阶级立场,顽固坚持旧的封建传统, 具有保守性; 森--站在改革派的立场,既尊重祖先有保持学习别 国的好传统,坚持适时而变;
(一)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比较

近代中日改革成效之比较——离心力和向心力

近代中日改革成效之比较——离心力和向心力

(一)选题理由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中日两国都受到了西方列强势力的巨大冲击以及本国国内的时局动荡,因此两国都作出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来改变当时的现状,而这一系列的举措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国在近代乃至很长时间内的不同命运。

然而,同样是自救运动,明治维新运动使日本迅速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而洋务运动却并未成为中国摆脱不幸的命运。

正如左宗棠所说,明治维新是“操舟跨骏”,洋务运动则是“结筏骑驴。

”为什么两次运动会有如此巨大的差距呢?日本明治维新运动都有哪些仍然值得我们借鉴的改革措施?研究两次运动的不同与差异,对一些关键因素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不仅能使我们剖析历史,铭记历史,而且这个分析的过程所反映的内容在当今社会也有着深远意义。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现代化是时下学术界的热门话题,这与经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有关,也与现代化成为当今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关。

19世纪下半叶,工业化与现代化在欧洲核心地区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向周围地区扩散,并越出欧洲向异质文化地区传播,使“细化”或者“欧化”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面对西方的巨大冲击,东亚的中国和日本分别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为发端,走上了通过工业化的方式探索现代化之路。

作为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国家,西方世界的霸权威胁与文明示范对中国和日本走上现代化道路使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启动因素。

到19世纪末,日本从一个封建落后的农业国家转变为一个经济较发达的工业社会,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而中国不但没有实现现代化,反而越来越被边缘化了。

各种缘由,确实耐人寻味。

(三)学情分析:关于本次课程的对应知识点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但是对知识点已经有所遗忘,同时对相应问题理解的不够到位,在教学中注重对重点知识的深入剖析,帮助学生认识中日改革发生的必然性,通过中日近代改革成败的比较,理解中国洋务运动的离心力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向心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以古鉴今。

(四)目标设计1.运用时空定位,知道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与过程2.通过客观评价中日两场改革,培养学生正确、全面客观、多角度评价历史事件能力3.通过探究本课,学生能够从中体会社会进步与民族发展的艰巨与曲折性,认识到改变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和民族独立在实现真正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之异同共5页文档

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之异同共5页文档

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之异同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同学对近代中日改革比较感兴趣。

十九世纪中期,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日本相继走上改革的道路――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之后,中国又效仿日本再一次进行了改革――戊戌变法。

两国的改革既有相同之处,也有重大区别。

现在简述如下,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的相同之处(1)两国改革的背景相同。

经济上,两国改革前都是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

中国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下的封建小农经济,日本是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下的封建自然经济。

政治上,两国改革前都是封建专制统治,并且社会矛盾尖锐。

中国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存在着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压迫,改革前出现了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日本是幕藩体制,存在着武士阶级对农民阶级、手工业者、商人的剥削压迫,十九世纪后,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尤其是下级武士。

思想文化上,两国改革前在指导思想上都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

中国的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的口号,地主阶级李鸿章等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等人主张不但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日本江户时代的“洋学”(因初期主要是通过荷兰商人获取信息,故又称“兰学”)成为一门有社会影响的学问,吉田松阴等人主张学习西方。

外交上,两国改革前民族矛盾都激化了。

十九世纪中期前,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完成了工业革命,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列强们积极地对外侵略扩张,中国和日本都是他们的侵略对象。

中国的洋务运动前面临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败,戊戌变法前面临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日本明治维新前面临的是“黑船来行的冲击――培理叩关”等。

此外,两国力主改革者也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改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洋务派代表有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等,中国的维新派代表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日本明治维新的代表有吉田松阴、久坂玄瑞、高杉晋作、伊藤博文等。

中日近代改革之比较

中日近代改革之比较

论中日近代改革比较王超(20071201)邢旺(20071206)徐珑(20071207)张瀚镭(20071211)论中日近代改革比较之所以把中国和日本进行比较,是因为在历史上,这两个国家有很强的相似性:同样是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在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中日两国均处在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社会矛盾异常尖锐的封建社会末期。

而且也都是在长期闭关锁国的时候被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的炮舰政策打开了封闭已久的国门。

同样是面对危机,两国统治者为了挽救当时的社会危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进行了一场以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为主体内容的洋务运动(中)和明治维新(日)运动。

到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中国已经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成为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而日本却不仅保持了独立,而且实现了工业化和近代化,成为了近代亚洲唯一一个走上了资本主义对外扩张道路的国家。

同样是在受到西方列强的冲击之后,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始了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的社会变革,但中日两国近代改革的成效却大相径庭。

这种悬殊的差异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其根源何在?下面就先从两国的变革的背景开始谈起。

西方列强在完成了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革命后,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进而从争夺市场演变为争夺殖民地。

而国势衰弱的中国和日本都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

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可惜的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并没有真正清醒过来,没能把挑战看作是发展的机遇,仍然昏睡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对世界大势一片茫然。

以至于道光皇帝竟然问出“该夷与我回疆可有陆路可通?”这样令人可笑的问题。

而在签订了《南京条约》后,清朝统治者认为这就是一个万全的计策,幻想着只要“守定和约”就可“中外相安”。

这期间也有少部分人从西方的炮舰外交中看到了危机,所以有了林则徐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他们在战争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中日改革之比较分析

中日改革之比较分析

中日改革之比较分析3101103057 仲霜霜一、政治中日两国的近代都是充满激烈政治斗争并发生政治大变革的时代,但两国的政治领域因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特色,并深刻影响了各自的近代化历程。

因而,在近代中日比较研究中,政治问题自然占有较大的比重。

关于近代前的政治制度。

这是重视历史连续性的研究者颇为关注的问题。

有学者强调中日在政治权力集中程度上的巨大差异,认为这对两国近代的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地主阶级革新派、洋务派乃至于维新派如果得不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都很难有所作为,低层次改革也很难为高层次改革创造充足的条件;而日本半独立的诸藩能够推行同中央政府相抵触的藩政改革,由此进一步加强它们对幕府的半独立地位,当某些藩的下级武士改革派掌握藩政实权后,其所在藩就成为倒幕的根据地,这是日本近代低层次改革迅速推向高层次改革的一个重要条件。

(注:丁日初、杜恂诚:《十九世纪中日资本主义现代化成败原因》,《历史研究》1983年第1期。

)有学者分析了近代以前两国政治制度稳定性的差异。

日本实行世袭、门阀制,使得有才能的下级武士不能进入高层,在幕末,则促使下级武士走向与旧政治制度决裂,为倒幕维新创造了必要条件;而中国的科举制度则将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地主和土地权力、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三位一体的代表人物(也包括被统治阶级中的优秀人才)吸收到中央政府中来,加强了专制统治,统治者利用这一制度成功地钳制了众多读书人的思想。

(注:马家骏、汤重南:《日中近代化比较》,东京,六兴出版株式会社1988年版,第48-50页。

)有学者对中日有无政治权力制衡关系以及是否促发竞争方面做了探索。

在日本幕藩体制内部,存在着多种制衡的机制,且促发竞争,各藩因竞争而重视教育,任用人才,兴办实业,采用新式武器,到幕末进而争相吸收西方文化,提高了人的素质,当外部危机到来时,就能很快出现转机。

但前近代中国的专制集权几乎没有现实的异向的制衡力量,结果只能造就对立的两极,内部缺少竞争,也就没有足够的体制上、人才上、心理上的准备,虽然在近代危机一再出现,却难以造成巨大的转机。

中日改革比较

中日改革比较

管中窥中日改革去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终于超越日本,荣升到第事,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事经济体。

似乎国人终于出了一口憋了好久的恶气,扬眉吐气,继而在那让国人记忆深刻而且意义重大、给了日寇一沉重打击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抗日战争乊后,又一次证明了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和中共的英明领导,在经济军亊上完胜日本,中华民族永进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乊林而不倒。

而此时,我脑海中浮现的却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李鸿章出使日本,签马关条约,割台湾琉球,割地赔款,卖国求荣。

回想100多年前的中日,同样是封建主义国家,同样是闭关锁国,同样是饱受列强欺凌,几乎是同样的背景乊下,迚行着相似的改革。

中国迚行了洋务运动,日本迚行了明治维新。

可是为什么改革乊后,中国依旧是那个慈禧口中愿意“尽中华乊物力,结与国乊欢心”的腐朽落后的半殖民半封建国家,而日本却慢慢地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逐渐摆脱列强的侵略,成为亚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迚入了光辉的明治时代,并且在随后不久的中日甲午战争中一举打败中国,取代中国成为亚洲第一。

此处仅仅是阐述我本人认为最为重要的一个而且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日本人的学习性和创新性。

日本是一个小国,如果仅仅从国土面积、资源、历史文化积淀等等来看,尤其如果与他的邻居天朝上国中国来比。

可是日本具有天朝上国一个几乎不太可能有的能力:学习能力。

日本学习中国历史已久。

早在唐朝,日本就会经常性的派遣遣唐使来并且向中国也就是唐王朝学习。

在遥进的公元丂八世纪,艰辛的日本人带着天皇赋予的神圣责任,乘着勉强可以算得上是乘风破浪的船只,冒着被鲨鱼章鱼沙丁鱼等等很多很多可以吃掉他们的鱼吃掉的风险,漂洋过海,百转千辛,终于来到他们朝思暮想的大唐都城长安,并准备倾尽毕生来学习大唐的先迚文明,再带回日本光大自己伟大的祖国,让自己的祖国像大唐一样繁荣富强。

于是我们看到日本的和服是如此像我们的唐装,日本的文字有那么多发音书写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但我们不能仅仅看到这些,日本人不仅仅是会学习借鉴,他们更会创新。

新公共管理视阈下中日行政改革之比较

新公共管理视阈下中日行政改革之比较

新公共管理视阈下中日行政改革之比较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亚洲,日本成功地借鉴了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成功经验。

中国作为日本的临国,改革的背景有许多的相似之处,虽然目前我国的国情还不适合进行新公共管理的改革,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新公共管理改革,但是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下审视中国的行政改革,有些改革的措施还是与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所采取的措施有相似之处。

因此本文试以新公共管理为背景,中日行政管理改革为出发点,审视中国和日本的行政改革,将二者进行比较,希望能从比较之中总结出二者的异同。

一、新公共管理视阈下中日行政管理改革概况要把中日两国的行政管理进行比较,先要了解两国在新公共管理的影响下行政改革的概况,两国都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国内所面临的困难。

1.新公共管理视阈下中国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中国的行政改革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新公共管理的改革,因为对于新公共管理是否适合我国国情,还是个颇受争议的问题,所以我们只可以说中国的改革只是在有些方面借鉴了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

仔细分析还是会发现一些新公共管理的影子。

因此我试图从新公共管理的角度来寻找中国行政改革与新公共管理的相似的措施。

(1)调整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就是指中国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计划经济就是逐渐放松对市场的干预,而采取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

虽然我国政府的市场经济改革不是完全的新公共管理意义上的“大市场”、“小政府”的模式,但是,不可否认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的改革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而且,“在转轨的过程中,国家或政府能力的削弱是必然的,它有利于市场经济基础结构的建立和市场关系的发育。

总之,在转轨时期政府应尽量少干预,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把自己限制在补充的地位上。

”(2)国有企业的民营化。

这项措施有些类似于西方所倡导的民营化,西方发达国家的思想是“如果政府有责任,那么就要问政府:必须自己去执行该项任务吗?如果没有必要,那么就可以民营化。

”在我国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时候,遇到了重重困难。

中日近代改革成败对比

中日近代改革成败对比

19世纪中后期由于西方列强的势力向东方扩展,中日两国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

由于两国的处境和面临的任务相似,然而探索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其中两国社会结构的差异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然而两国在社会结构中的选官制度、土地所有制结构、对“商”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表现尤为突出。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国近代化的进程。

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列强势力向东的扩展,闭关自守的两个东亚封建国家———中国和日本均被迫打开了自己的大门。

两国的仁人志士分别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药方,使自己的国家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然而两国的结果却截然不同———日本走上富国强民的资本主义道路,中国却仍然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里徘徊。

例如:“日本通过开国较为成功地进入了国际社会,而中国却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原因之一在于中日在19世纪中叶前的‘开国准备’阶段已经产生了很大差距,中国坚持华夷思想,毫无开放进取之意,而日本实现了地理世界观和文化世界观的转变,形成了开放力量。

”一、选官制度的差异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始创于隋朝。

科举考试导致统治阶级内部成员不断的更新,使社会上下阶级在和平的情况下不断地对流,从而相对缓和了阶级矛盾。

“科举考试可以把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的代表人物,甚至一部分被统治阶级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中央政权中来,扩大政权的阶级基础”。

由于这种通过考试录用人才的办法对封建制度来说有合理的一面,中国一方面它可以使统治机构由统治阶级中最有能力的人来组成。

这对封建制度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制度。

另一方面,一种对维护封建社会有效的制度自然会成为向近代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适应于儒家“君子”的理论而设立的具有很强的人文伦理性。

它可以培养出一批具有德品的通才而不是一技之长的人才。

广大士子们对日常生活不屑一顾,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把自己的言行严格的约束在封建政权要求的规范之内。

因此自然科学受到很大的影响。

不存在什么创新和发展,因此,在科举中国科学与民主就显得很苍白。

中日改革对比

中日改革对比

中日改革对比每一个国家在发展成长的过程中都必须要经历改革,只有改革之后,经历之后,才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变得越来越好。

19世纪60年代起,中日两国都开始了近代化改革的进程。

这不是偶然的,两国都是在内忧外患的状况下而走上改革道路的,并且都是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然而不同的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逐步强大,中国屡次改革却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反而加剧了列强的瓜分脚步。

中国的改革主要体现于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内部的自救运动,主要致力于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以及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洋务运动对中国的改革起到了一定作用,可最后还是失败了。

首要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主要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原因,既想着坚持中国的封建制度,又想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次,洋务运动对国外具有依赖性。

西方列强并不是想要中国真的富起来,他们只是想要利用中国。

最后,洋务的企业管理具有腐朽性。

当时的国民并没有接受或是不知道西方先进的价值观人生观政府观,并且国民之间也缺乏信任,民族之间也存在强烈的危机。

综上所述,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

并且,中国封建势力为了保有既得利益,只提倡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改革,而极力避免触及政治改革,这样的做法无疑阻碍了中国的改革,我认为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所以洋务运动最终失败。

日本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明治维新。

它推翻了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

明治政府提出并执行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化开化三大政策。

这对日本的改革起到了强有力地作用。

日本主张全盘西化,相当程度的注重典章制度与思想、观念方面的改革。

所以派出由48人组成的岩仓使节团去欧美几个国家学习考察,积极学习西方文化。

此外,大和民族在国家危难时能够团结在一起,组成一股强大的势力,拥有坚定的决心。

综上所述,日本最终快速崛起。

近20年中日行政改革的比较研究

近20年中日行政改革的比较研究

从全球化视野来看,世界范围的行政改革发端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其时,以英国撒切尔政府的系列行政改革为先导,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行政改革的热潮。

在行政改革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被研究者称之为“新公共管理”的英国模式和被称为“重塑政府”的美国模式。

依仗英美两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强大地位,“新公共管理”模式和“重塑政府”模式的行政改革取向,对20世纪后期以来的全球公共行政改革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使世界范围内的行政改革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上述两种价值取向的色彩,从而国际学术界对此也有大量的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

遗憾的是,国际上对于作为东亚重要国家的中国和日本的行政改革,却缺少应有的关注,相关的研究成果数量甚少,质量有待提升。

这种状况,与东亚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影响与日俱增的态势并不相符,也不利于从国家案例的角度为比较公共行政学或比较公共政策学提供实证案例。

为此,本文试图对中日两国自20世纪末以来近20年的行政改革进行比较探讨,以期有助于相关人士和部门在全球公共行政改革的视野下,更好地观察中日两国20世纪末以来的行政改革的理念、轨迹以及效果。

一、中央政府机构改革从世界范围看,政府机构改革从来就是各国行政改革的重要课题。

自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一共经历了六次行政改革,基本上都围绕政府机构改革展开。

但是,尽管经历了多次改革,学界仍然认为:“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宏观环境的限制,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1](P321)这个论断,不仅是学术界的共识,更是我们进一步改革所要面对的严峻现实。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原有的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日益暴露出难以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诸多弊端。

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所作的报告中指出:“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

近代中日改革比较

近代中日改革比较
近年进行的明治维新,
• 中国是在1898年进行的戊戌变法,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9世纪60--90年代进 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 断阶段过渡
二、两国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阻力 大小不同
• 这种不同既有经济上的,也有政治上的。
• 2政治制度的差异 • 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 • 日本是幕藩体制
• 选官方面 • 中国是科举制 • 日本是门阀世袭制
三、改革的主要力量不同
• 两国的改革领导者都是皇帝:中国是光绪 皇帝,日本是明治天皇。
• 两者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光绪只是一个没 有实权的皇帝,明治天皇领导了倒幕运动, 掌握了一定的实权
• 中国改革的中坚力量是康有为、梁启超等 人,这些人没有实权
• 日本改革的中坚力量是掌握实权的藩主们
四、学习西方的内容不同
中国:洋务派学习器物,维新派学习制度 日本是从器物、制度到文化、生活等各个方 面全面学习
• 1经济:中国的封建经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 发展,封建经济发展的很完备,这样的经 济形态成为发展资本主义的沉重负担,推 翻起来非常困难,中国的反封建任务很沉 重
• 再来说下日本,其封建经济要比中国晚了 前年的时间,主要学习对象也是中国,发 展时间比中国短,封建经济在方方面面都 比不上中国,反封建的任务比中国要轻

中日近代改革差异和教训

中日近代改革差异和教训

中日近代改革差异和教训这学期很有幸能够有机会听到陈老师《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门课。

作为一个英语专业的文科生,高中三年历史都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上完陈老师的这门课,我对中国近代史以至历史这门学科有了崭新的认识。

下面即时我对“中日近代改革差异和教训”的一些学习和感悟。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

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大国崛起百年维新》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日本地缘狭小,处于地缘辽阔的中国,美国之间,特殊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他强烈的忧患意识。

1853年7月8日,刚刚跻身于强国之列的美国,派出东印度舰队司令佩理率领四艘全副武装的黑色大船,闯入了横须贺港。

此时的日本,已经度过了两百多年闭关锁国的时光,但是,它对外面的世界并非一无所知。

13年前在鸦片战争中受到英国军舰攻击的邻国大清帝国的遭遇,从另一个角度给了日本统治者一个新的信号。

当时日本的统治者德川幕府听到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消息后大惊失色,过去日本是崇拜中国、以中国为师的,从唐朝开始就是这样,现在老师都被打败了,可见敌人之强大。

中国被打败了,那么“何时波及日本”?也有人认为这是“天赐良鉴”,是上天给予的前车之鉴。

可见,第一次鸦片战争给日本带来了很大的震动。

日本的有识之士认真总结中国失败的教训,有的认为中国政治腐败、武备不修;有的认为中国不知外情、盲目自大。

幕府高官堀田正睦说的话很有代表性:“中国拘泥古法,所以致败,日本应在未败之前,学到西洋之法。

”日本还派团来中国考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参加考察的政要高杉晋作说:“考虑其如此衰弱的原因,乃在彼不知防夷于海外之道……因循苟且,空度岁月,不采取对策断然改变太平之心,不制造军舰大炮防敌于国门之外,故由此而衰微也。

对比中日改革之成效

对比中日改革之成效

中日改革成效分析机械工程学院149020029 陈兴旺通过观看教学短片《大国崛起》并查阅相关资料,本人对比和分析了中国与日本近代改革发展的不同之处。

近代中国和日本的改革的发展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一是抗日战争之前,二是抗日战争之后。

抗日战争之前我们进行过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洋务运动,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等社会变革,但是均以失败中介,日本主要是进行了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取得了高速的发展。

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等领域可以分庭抗礼的国家。

二是,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中国由于种种原因瞎折腾几十年的时间,直到1978年才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发展道路。

而日本在抗战结束之后近延续了之前的高速发展。

我们一般把1840年作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但这种划法今天已经受到了挑战,许多人提出了质疑。

他们认为,如果按照世界史的发展脉络划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至少可以划到明朝中叶。

他们的理由是,毕竟那个时候中国已经和世界发生联系了,西方的传教士已经进入中国,我们已经接受了西方的一些器物和文化。

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划到那儿呢?这其实是西方的划分方法,在十六、十七世纪,西方国家已经崛起了,因此我们所指的西方现代世界的起点肯定不是1840年。

这一时期,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以及英国已经经历了几代霸权的嬗递,这背后的推手是什么呢?一是民主国家的兴起,也就是我们政治上所说的封建国家的解体,或者说封建制的解体,以及商业革命——商业革命使欧洲商路畅通,也直接打通了世界商路,商业制度本身的行会制度也日渐没落。

二是手工业的革命,西方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工业革命之前,首先经历了一场手工业的革命——能够制造出蒸汽机来,就说明这些国家的手工业工艺已经相当精湛。

简单地做个总结,对比西方,中国在明朝中叶的时候已经落后了。

明朝中后期,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荷兰人都来中国骚扰过,而且西班牙人还曾经设想,要不要调军舰来把中国攻下。

只不过后来西班牙人和英国人打起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人歼灭了,所以这种设想就没有下文了。

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和评析

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和评析

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有着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点,这些差异影响了它们的现代化道路和发展轨迹。

相似之处:
1.西方影响与现代化起步:两国都在19世纪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影响,特
别是受到了西方的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的影响。

这促使两国开始进行现
代化改革,试图赶上西方发达国家。

2.政治制度变革:中日两国都进行了政治制度的变革,试图实现现代国家
的建设。

比如,日本明治维新后废藩置县、设立议会,中国也进行了类
似的尝试,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

不同之处:
1.对外接触和应对方式不同:日本较早地通过明治维新进行国家改革,吸
收了西方先进技术和制度。

相比之下,中国面对外部压力时,经历了鸦
片战争等一系列战败,导致对外接触和对外影响的应对方式不同,也较
晚开始进行现代化探索。

2.政治发展道路不同: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后,逐渐实现了宪政民主和工
业化。

而中国在辛亥革命后,政治动荡较为频繁,经历了战国时期、国
民政府时期、抗日战争和内战等一系列政治动荡,直至建立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这一过程中现代化的进程相对缓慢。

3.社会结构和文化影响差异:两国社会结构和文化影响也有所不同,日本
在现代化过程中相对更快地吸收西方文化并融合本国传统,中国则更多
地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并试图在现代化中寻求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总体来说,虽然中日两国都经历了近代化的过程,但由于各自历史、文化和政治环境的不同,导致了现代化路径和发展策略的差异。

这些差异对两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中日改革比较

中日改革比较

4、保留自己特色(适合自己国情) 经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展国营企业;由重工业军 事工业为主到民用工业为主等。 政治:保留了天皇制度(专制制度) 文化:保留了对天皇的崇拜以及武士道精神。
5、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学习的规模大,范围广;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 有侧重地学习西方;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反对全 盘西化,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天皇制度,专制 主义,军国主义)
戊戌变法的特点
A、发展资本主义和救亡图存相结合; B、继承传统与传播西学相结合(把传播西方资产 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C、把学西方推进到制度变革阶段。 D、变革不彻底,没有涉及兴民权、设议院、开国 会,行君主立宪等核心内容。
关于日本近代化道路的启示 1、所处的背景:社会发展落后;内忧外患,统治危机 严重;西方工业文明崛起,民族危机加深。 2、近代化道路的启示:向西方学习,推行近代化。 3、措施: 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推动工业化)。 政治上,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思想文化上,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资产阶级文化改造 日本传统文化。
影响
1、性质:既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又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根本上是一次实现近代化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有利于中国的近 代化。 2、促进了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登上历史 舞台。 3、促进了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新式学校、近代报刊) 4、倡导了文明进步的生活方式(断发、不缠足运动) 5、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解放了人们的 思想。(主要功绩)
6、启示:结合国情有选择的学习,不能盲目照搬; 对待外来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殖产兴业(核心内容) (1)、含义(目标):引进西方近代技术,促进工业化,实现日 本经济的近代化。 (2)、措施 A、重点由国家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 B、发展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 C、派遣使节团出访欧美,学习西方经验,推进殖产兴业。 D、通过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大力发展民用工业。 E、扶持私人企业,鼓励民用工业的发展。 第二阶段 F、主意培养人才。

中日近代改革比较

中日近代改革比较
日本:不仅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也学习西方的生活 方式,主张适时而变;
立场: 李--站在地主阶级立场,顽固坚持旧的封建传统,
具有保守性; 森--站在改革派的立场,既尊重祖先有保持学习别
国的好传统,坚持适时而变;
小结:清政府近代学习西方的过程
时期
鸦战 前
鸦战 后
甲午 战后 日俄 战后
进步主张
宣传、学习 西方科技 学西方君主 立宪、经济 学西方民主 共和、反清
——梁启超论甲午战争
说明:
洋务运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官员的个 别行为,不是中央的全局行为。导致洋 务的成果经常被当成洋务官员的私人财 产和政治资本。
以上特点对甲午战争有什么影响?
力量分散, 各自为政, 各守私利
结论:
中国:洋务运动只是站在封建统治 者的立场上,“中体西用”,决不 涉及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
而明治维新之所以能成功,正是因为它从根 本上改造了日本社会。这最终导致两国大相径庭 的结果。
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日本明治 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对比表》
项目
社会 背景
领导 力量
具体 措施
国际 环境
思想 文化 传统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对比表
项目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社会 背景

二、中日两国近代改革的不同
改革主体 投入 内容 民众 改革 阶级性质 力量 涉及面 参与 特点

地主阶级
国 维护专制
日 新兴资产
阶级和新 兴地主发
本 展资义
只是洋务 仅是军 派,顽固 事和经 势力阻碍 济某些
方面
天皇政权 全面 全体一致 系统
统治集 政府官员 团上层 个别行为 的事业 各为私利

为什么中日两国都进行了改革,中国失败,日本成功了

为什么中日两国都进行了改革,中国失败,日本成功了

从内部条件和社会背景上。

第一,日本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优于中国。

由于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两国封建社会内部都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但在19世纪中叶,这两个国家都还不具备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充分的社会经济前提。

只是由于遭到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日中两国才被迫将“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的任务提上自己的历史议事日程。

由于日本经济发展的普遍水平略高于中国,因此它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也比中国更有利一些。

第二,日本幕府统治与清朝统治虽然同样面临严重的危机,但情况有所不同。

在明治维新前,日本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的。

其危机主要体现在:一是日本存在着猛烈而持续的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它有力地冲击着幕府的统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

二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和分化也日益激烈。

旧的统治阶级——武士等级,不仅在其上层存在着尖锐复杂的矛盾,日益贫困化的广大下级武士对上层的不满情绪也发展到“恨主如仇”的严重程度,一部分武士甚至向资产阶级转化,这就使幕府陷入极端孤立的地位。

此外,强藩的离心倾向也越来越大。

1864、1865年幕府两次发兵征讨长州藩,标志着幕府与强藩的矛盾也已公开化。

而日本封建制度因其僵化的土地所有制和封闭式的社会结构,不但无法调节这些矛盾,本身也陷于瓦解。

而中国戊戌维新时却没有出现这样的形势。

自从1864年欺骗利用。

在统治阶级内部,掌握清政府大权的满族贵族,对外向外国侵略势力投降妥协,勾结起来共同绞杀中国人民革命;对内则向汉族地主实行让步,依靠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军阀官僚镇压农民起义,办理国防外交,使清朝封建政权暂时得以维持。

统治阶级内部虽然有洋务派、顽固派以及帝党、后党之争,但总的说来守旧势力还很强大。

从力量对比上。

在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尚不成熟的条件下,能否实现近代的社会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旧的统治阶级营垒中是否能分化出一支革新的力量以及这支力量的实力情况。

在日本明治维新时,幕府的势力已经十分脆弱,陷于极端孤立的境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改革成效之比较分析姓名:学号: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目录一、中日两国的改革所处环境不同 1二、改革领导者的个人条件不同 1三、改革伊始的巨大差异 2四、改革时期的显著对比 3(1)领导集团对改革进程的影响 3(2)境外考察差异 4(3)社会体制改革差异 4(4)英美等列强的支持程度不同 5五、中日两国近代改革成果检验 6中日改革成效之比较分析本周辩证唯物主义课观看了日本崛起的纪录片,虽然之前对日本的历史略有了解,但对其的改革发展历程却知之甚少。

纵观近代中国与日本改革之路,并结合资料与观影内容,近代两国的发展形成鲜明对比,中日两国的处境和面临的任务相似,然而探索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随着西方列强势力向东的扩展,闭关自守的两个东亚封建国家中国和日本均被迫打开了自己的大门,两国都为各自民族的存亡而寻求改革。

然而改革的成效却截然不同:日本走上富国强民的资本主义道路,中国却仍然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里徘徊。

深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中日两国在改革过程的举措与面临的问题等都存在很大差异。

一、中日两国的改革所处环境不同明治维新(1868年)处于国际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重要特征就是自由竞争,当时西方列强的侵略手段主要是商品输出,占领被侵略国家的市场,掠夺原料,从而牟取暴利。

这就给日本明治维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措施)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国际环境。

戊戌变法(1898年)发生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即帝国主义时代,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搞资本输出,在被侵略国家开矿山,建工厂,修铁路,办银行,控制该国的经济命脉,同时对被侵略国家实行领土占领与瓜分。

当时的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在腐败的清政府统治下积贫积弱,是西方列强侵略的重点对象,尤其是《马关条约》签订后,首先是日本,接着是英、法、美、俄等国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开矿。

外国企业利用它们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以及从清政府那里获得的种种特权,大肆地掠夺中国的资源和劳动力,疯狂地占领中国的商品市场。

洋务运动后期产生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势力极其微弱,根本无法与之竞争,中国戊戌变法的实施也就没有宽松的国际环境和条件。

二、改革领导者的个人条件不同明治维新后,随着天皇制确立,明治天皇成了全国最大的财阀和地主,成了日本名副其实的最高统治者。

他早年参政,励精图治,左右都是维新派权臣辅弼,得以很好地发挥其统治才能。

而光绪帝虽有抱负,并富有年轻人的敏感和热情,在政治上积极支持了戊戌变法,一度成为维新派的政治偶像。

但他长于深宫,终其一生都跳不出那拉氏股掌。

三、改革伊始的巨大差异西方列强在完成了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革命后,迫切需要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争夺市场演变为争夺殖民地,中国和日本都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

中国遭受侵略比日本要早10多年的时间,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而美国军舰兵临日本是1854年,这个10多年的时间是十分关键的。

可惜的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近20年时间里,中国并没有真正清醒过来,没能把挑战看做机遇,把压力变为动力,仍然昏睡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固步自封,闭目塞听,对世界大势一片茫然。

直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轻而易举地打进北京,一把火烧了圆明园,皇帝和文武百官只能仓皇出逃,这才使中国朝野受到了极大的震动。

从这时候起,中国社会出现了一股要求变革的思潮,并付诸实施,这就是洋务运动。

在日本则出现了与中国不同的情况。

日本当时是一个弱小的岛国,它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比中国强烈得多。

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中国,没能使中国觉悟,但日本却引为教训。

第一次鸦片战争给日本带来了很大的震动。

日本的有识之士认真总结中国失败的教训,有的认为中国政治腐败、武备不修;有的认为中国不知外情、盲目自大。

日本还派团来中国考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参加考察的政要高杉晋作说:“考虑其如此衰弱的原因,乃在彼不知防夷于海外之道……因循苟且,空度岁月,不采取对策断然改变太平之心,不制造军舰大炮防敌于国门之外,故由此而衰微也。

因此,我日本如不欲蹈其覆辙,宜速造蒸汽船。

”这简直把中国作为反面教员看待。

日本在总结中国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世界和日本的情况,产生了强烈的变革意识,他们把学习的目标由中国转向荷兰,因为荷兰当时是世界强国之一,于是在日本兴起了“兰学”。

士族阶层纷纷使用荷兰语来学习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

日本的改革从19世纪的50年代就开始了。

当时日本的中央政府叫幕府,还有一些相对独立的地方政权叫做“藩”,所以这时的改革叫幕藩改革,它为“明治维新”的深入改革提供了物质和思想基础。

日本的忧虑在1853年变成了现实,这一年美国的海军舰队在准将培里的率领下来到日本,由于军舰是黑色舰体,日本称之为“黑船事件”。

美国对日本的要求和英国在鸦片战争时对中国的要求一样。

日本没有抵抗,接受了美国的条件,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日美神奈川条约》。

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也迎来了弃旧图新的机遇,加快了改革的步伐。

同样能说明问题的是,魏源的著作在中国未被接受,但在日本却引起了高度重视。

以上情况说明,中日两国在改革的初始阶段就出现了很大差异,逐渐地拉开了距离。

这告诉我们,在各种压力的冲击面前,要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危机感,要有迎接挑战的信心和决心,要把握世界大势,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历史机遇,及时、果断地推动改革。

四、改革时期的显著对比(1)领导集团对改革进程的影响中国的近代化改革是通过洋务运动凸现的,但洋务运动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国家行为,而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一部分封疆大吏和奕訢、文祥等个别朝廷重臣发起和主持的。

他们都掌握着很大的权力,这是洋务运动之所以能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得以开展并持续的条件。

但洋务派仅仅是国家政权人格化的一部分而远不是全部。

奕訢被慈禧太后罢黜后,洋务派中枢乏人的情况就更加严重。

洋务运动每一项改革与建设的举措几乎都受到顽固派的反对和阻挠。

这不但给洋务事业造成重重阻力,也使洋务派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不由地瞻前顾后,缩手缩脚。

这说明,洋务派当时的处境是很困难的,推进洋务事业的阻力是很大的。

顽固派之所以在二三十年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与最高统治者的态度有关。

慈禧太后是这段时间的实际当政者,她热衷个人的权力,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这是洋务事业缺乏总体设计,不能排除阻力,很难上升到更高层次,取得更大成绩的重要原因。

日本明治维新的领导集团是以明治天皇为旗帜,以改革派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为核心,并且通过西南战争排除了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明治维新是国家意志、政府行为,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总体布局,形成了朝野协力、上下同心的局面,保证了改革和近代化事业的顺利进行。

(2)境外考察差异岩仓使团由50多人组成,其中不少是政府的核心人物,如四个副使一个是大藏卿大久保利通,一个是内阁顾问木户孝允,这是当时称为明治维新三杰中的两位,还有两位副使是伊藤博文和山口尚方,伊藤博文后来长期担任日本政府的内阁总理大臣。

使团临行之时,当时明治政府的另一个首脑太政大臣三条实美说:“内政、外交,前途大业,成败在此一举”,可见其重视程度。

使团于1871年11月出发,到1873年9月回国,历时1年零10个月,访问了欧美12国,写了近百卷的考察实录。

这次考察的规模之大、规格之高、时间之长、收获之丰,不仅是日本历史上空前的外交壮举,也是世界外交史上的一大奇观。

使团的任务是重点考察和研究西方各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文教制度。

岩仓使团出访对日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明治政府进一步认清了世界潮流和自己的发展方向。

使团回国后,明治政府提出了三大政策,这就是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和富国强兵。

这些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日本明治维新的各项改革和近代化的进程。

而对于中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几乎在同一时期清朝政府也向欧美派出一个使团,史称蒲安臣使团。

蒲安臣是卸任的美国驻华公使,中国的使团竟然聘请一个外国人当团长,可见信心和决心之缺乏。

使团的两个副使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法国人,成员都是清朝中下级官员,职务最高的是海关道志刚和礼部郎中孙家谷,没有一个朝廷重臣。

使团的目的也很局限,主要是安抚各国维护和约,不要再提新的要求。

这样的使团当然起不了什么作用,蒲安臣病死在半路上,其他使团成员人微言轻,对政府的决策,对国家的发展没有产生多大影响。

岩仓使团,蒲安臣使团这虽是两件具体事,但可以形象地看出中日两国当时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出现后来的结局也是必然的。

(3)社会体制改革差异一是学制改革。

日本早在1871年就成立了文部省,着手近代教育改革,陆续发布《学制令》、《教育令》和《帝国大学令》,奠定了近代学制,义务教育的实行使教育迅速得以普及。

二是官制改革。

为了适应宪政的需要,日本于1885年废除了带有封建体制残余的太政官制度,代之以内阁制,设内阁总理大臣。

三是军制改革。

1869年,明治政府成立兵部省,实行兵制改革。

1873年实行征兵制。

1875年,大体上完成了近代兵制改革,从而拉大了中日军事近代化的距离。

四是政治体制改革。

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1890年召开了首届国会。

《大日本帝国宪法》是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对明治维新的一次总结,它的颁布,使日本在民主、法制的进程中迈出关键的一步,成为日本近代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

相比之下,同时期的中国在社会改革方面有着很大的差距。

在教育方面,虽然办了一些新式学堂,李鸿章等洋务派也力主“另设一科取士”,但并没有动摇与改变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在军制方面,洋务运动期间,除对淮军等部分清军采用了一些洋枪洋炮,进行了一些新式训练以及建立新式水师外,军制的改革十分有限。

在官制方面,虽然李鸿章在19世纪80年代后期说过“变法度必先易官制”,但又感叹“中国文守千年,谁能骤更?”缺乏决心和胆略,也得不到支持,没有多少实际的进展。

至于实行宪政就更是清朝统治者当时不敢想、也不愿想的事情。

(4)英美等列强的支持程度不同英美对明治维新竞相扶植,并给予直接的物质军事援助。

日本走上了维新之路,摆脱了亡国灭种的命运,成为非西方国家中惟一的强国。

但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日本终因选错了榜样而走上歧途。

明治维新后,手忙脚乱的新政权派出使团赴欧洲考察各国制度,以便为日本规划蓝图。

代表团在考察后得出结论:一切效仿德国。

原因是德国相对落后,与日本的“国情”比较接近。

其结局是日本实行了德式军制,把军队直接置于天皇指挥下;同时效法德意志宪法,制定了一部政府不对议会负责、议会既无财权又无军权的帝国宪法,最终把日本造就成德意志帝国那样的军国主义怪物。

事实上,作为现代化的后起者,德意志帝国只是个发育尚未完全的“准现代”社会,明治政权有意将“西方文明”中不符合“日本国情”的若干重要部分予以剔除,而这些恰恰是现代文明中的精髓所在,这不可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失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