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钦斯的教育思想
当代西方教育流派介绍三(新传统教育3)
第四节
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潮
新托马斯主义是西方以基督教为基础倡导宗 教教育的现代教育思想流派。其教育理论直接 建立在新托马斯主义的哲学世界观上,把宗教 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和最高目标,主张各级各 类的学校都应进行宗教训练,以培养“真正的 基督徒”和“有用的公民”。
一、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派的思想渊源
现代社会所缺乏的精神营养,在利文斯通看来, 可以从古希腊和基督教的文明传统中吸取。 利文斯通指出古典教育最好的途径是需要读原 著,这就需要学习希腊语和拉丁语。此外,利 文斯通认为古典语言中所包含的价值在于它对 人生观的培养,这是其他现代语言所无法比拟 的。
阿兰(Alain,1868-1951)是德国哲学家、散 文家、教育家。 阿兰对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热衷于儿童的发展阶 段、兴趣、本能等的倾向极为不满。阿兰指出, 学习不同于游戏,学习是艰苦的劳动而不是玩 七巧板或吃蜜饯。教师的责任就在于要给儿童 提出严格的要求,教师在树立威信的同时,阿 兰还主张要对儿童辅之以家长对孩子般的温情, 两者结合、协调一致会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阿兰是古典主义教育的热情鼓吹者,极力主张 现代学校应把古典语言和经典著作作为学习内 容。
新托马斯主义是天主教在当代最有权威的神学哲学, 起源于圣托马斯•阿奎那在13世纪创造的“经院哲 学”。 “新托马斯主义”一词是由卢汶高等哲学研究所率 先提出的。卢汶高等哲学研究所在其创办的《新经 院哲学评论》杂志1894年出版的第一期上,登载 了《新经院哲学》一文,正式提出了“新经院哲学” 和“新托马斯主义”概念。这是新托马斯主义哲学 形成的标志。 20世纪30年代,以法国天主教神学家马里坦为代 表的一批学者,以新托马斯主义哲学为理论依据, 建立了基于宗教哲学的教育理论,这派教育理论便 被称为新托马斯主义教育理论。
赫钦斯提出的教育思想 赫钦斯的普通教育思想及启示
《赫钦斯提出的教育思想赫钦斯的普通教育思想及启示》摘要:美国当代教育家罗伯特・M.赫钦斯是西方自由教育的倡导者之一,赫钦斯认为,大学的教育内容、方法、目标等的制定,应该交由那些懂得大学发展规律的人,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教育,如何才能改变高等教育当前的状况呢?赫钦斯认为,普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是大学精神回归的重要举措摘要: 罗伯特・M.赫钦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改革家。
为了改变美国大学面临的困境,他倡导普通教育,强调对学生理智的训练,强调西方经典名著在普通教育中的作用,重视保持西方经典名著中的思想传统。
普通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有很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赫钦斯普通教育思想启示美国当代教育家罗伯特・M.赫钦斯是西方自由教育的倡导者之一。
在20世纪上半叶,赫钦斯批判美国大学在人才培养上过于专业化、反理智的倾向,提出大学要实施普通教育,要引进名著的学习,强调对学生理性的训练。
他在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期间,亲自实践、推行了普通教育的改革,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一、赫钦斯对美国高等教育现状的分析赫钦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美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通过分析,他认为,美国高校只有真诚地去追求知识、促进知识的进步,高等教育才能充满新的希望。
首先,赫钦斯认为,如果一所大学为了追逐金钱而改变其教育的宗旨、削弱其根本的精神,那么大学就会失去平衡而导致混乱的出现。
这个现象很让人心痛,却是一直存在的事实。
很多大学为了得到钱,去迎合社会上很多不利于学生理智发展的要求。
为了增加学校的收入,大学不断扩大招生力度,而且更专注于配备更好的基础设施来吸引学生。
大学精神的偏离和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导致高校、高等教育角色现出混乱状态。
大学的目的该如何定位,大学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学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呼吁大学精神的回归使得培养学生理智的发展被提上了日程。
大学的发展需要物质、金钱的支撑,这些只可以作为大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却不能作为大学最终的目标。
赫钦斯普通教育思想的现实思考——读罗博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有感
赫 钦 斯 认 为 只 有 倡 导 普 通 教 育 才 能摆 脱 专 业 主 义 所 带 来 的 困境 。 笔 者 认 为 ,这 首 先 来 自于 他 对 教 育 目
的 和 本 质 的 认 识 : “ 育 的 目 的 之 一 是 发 掘 出 我 们 人 教
性 的共 同点 ,这 些共 同 点 在 任 何 时代 和地 方 都 是 一 致 的。 “ ” 高等 教 育 的 目标是 智慧 ,智 慧 意 味 着 了解 事 物 的 原则 和起 因 , “ 育 意 味着 教 ,教 意 味着 知 识 ,知 ” 教 识 是 真 理 ,真 理 在 任 何 地 方 都 是 一 样 的 。 ”也 就 是 说 ,
维普资讯
・教 育 评 论 ・
赫钦 斯 普 通教 育 思 想 的现 实 思 考
读 罗博特 ・ 赫钦斯 《 国高等教 育》 有感 M・ 美
黄 英
( 南 师 范大 学) 华
[ 摘 要】赫钦 斯是 美 国 当代 著名 的 高等 教 育理 论 家和 实践 家 ,在 其 代 表 作 《 国 高等 教 育》 中提 出 美
的 普 通教 育思 想 在世 界 高等 教 育 史上 产 生 了深 刻 影 响 。 赫钦 斯 的普 通 教 育 思 想 强调 对 所有 学 生进 行 共 同
的 心 智训 练 ,使 受教 育 者在 人 格 与 学识 、 理 智 与 情 感 、 身 与 心各 方 面得 到 自由 、和 谐 的发 展 ,与 我 国 高 校 目前 实施 的 素 质教 育 的 宗 旨有 着很 多的 契合 点 。但 是 赫钦 斯 的普 通 教 育 思 想 忽视 了社 会 现 实对 教 育 的
教育哲学——永恒主义
——赫钦斯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系 谭忠科
目录
1 2 3 4
代表人物 理论要点 评价
启示 启示
1
代表人物——赫钦斯
简历:1925年获得耶鲁大学法学学士学位。历任法
学教授、法学院院长等职。1929-1951年间任芝加
哥大学校长。退休后,任福特基金会副主席之职。
成就:赫钦斯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公认的复兴人
指 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思 想 上
强调名著阅读 的民主性。
方 教 强调大众化, 式育 上 和 并和商业化模 传 式结合起来。 播
标识性观点
永恒主义强调普遍真理和价值。
人的本质的基本特点无论时间与地点都重复 出现于每一代人。 和人的本质一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普遍的、
无时间界限的。
人类所储存的智慧被记录在某些经典的著作 中。极力推荐通过阅读名著的形式进行学习。 反对教师教育中出现的专业化,认为未来的 教师应该接受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的普通教育。
文主义的领导人。
主要作品:《为自由而教育》、《教育中的冲突》、
《美国高等教育》、《学习社会》
2
理论要点
基本立场 主要特征
在这里添加标题内容
标识性观点
基本立场
主要特征
强调名著与 现代社会的 契合 将名著作为历 史的遗存,用 现代人编撰的 观念范畴去整 理它们。
基 本 原 则 上 编 排 方 式 上
3
评价
永恒主义通过名著运动而来。将名著的 研读与现代社会的生活斱式、组织结构、 乃至商业性活动的模式结合起来,成为 一种社会或群体的阅读经历和共同记忆。
重新理解经典在当代的现实价值 和意义。
4
赫钦斯教育思想.(精选)
1、赫钦斯简介赫钦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1899—1977)是美国教育家,永恒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
1899年1月17日,他出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神学教授的家庭。
1915年,赫钦斯就学于奥伯尔林学院,后因入伍中断学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转入耶鲁大学学习并于1921年毕业。
赫钦斯自1923年起在耶鲁大学任教,1928年担任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
1929年,赫钦斯应聘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推行“芝加哥计划”,对这所大学进行改革。
与此同时,他又推行“名著教育计划”,并专门设立了“西方名著编纂咨询委员会”。
1937年,赫钦斯担任了马里兰州圣约翰学院的兼职董事,帮助该学院实施以名著教育为主的教育计划。
1951年,刚退休一年的赫钦斯担任了福特基金会副主席。
为了资助教育研究与实验工作,他提议成立“教育促进基金会”。
1954年,赫钦斯改任共和国基金会总裁。
1977年5月14日,赫钦斯因病去世。
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美国高等教育》、《为自由而教育》、《教育中的冲突》等。
永恒主义教育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一些学院和大学讲授经典著作的“不受约束”的青年教师形成了一个小团体,其中的核心人物是:赫钦斯,他30岁任芝加哥大学校长;爱德勒和布坎南等。
这些青年教师为宣传自己的观点,发表了大量的著述和演讲,因而逐渐扩大了影响。
人们把他们称为“名著仔”(Great Book Boys)。
爱德勒对这个称呼不太满意,提出他们应该自称为永恒主义者(Perennialists)。
永恒主义因此而得名。
学派简史这一传统的教育流派,也称新古典主义教育。
它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流行于50年代的英、法等国,之后逐渐衰落。
最主要的代表有美国教育家赫钦斯、法国的阿兰和英国的利文斯通。
2学科内容永恒主义作为一种教育哲学,坚持主张过去的东西是卓越的,为宇宙、人性、知识和真善美的不变的本质辩解,认为凡是值得向往的东西都是永恒不变的。
赫钦斯的高等教育思想及启示
赫钦斯的高等教育思想及启示赫钦斯(Wilhelm von Humboldt)是19世纪德国的一位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他对于高等教育的思想观点对当时的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赫钦斯的高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学术自由、人文教育和学科交叉等方面,这些思想对现代高等教育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就赫钦斯的高等教育思想及其启示做一介绍。
一、学术自由的观点赫钦斯提倡学术自由,他认为个人应该在学术研究中以自己的想法出发,而不受到任何官方或其他团体的限制。
在当时的德国,高等教育机构由政府或其他机构直接管理,学者们往往受到政治或其他权力机构的控制,学术自由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赫钦斯认为,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是自由的智慧交流场所,学者在此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没有任何政治或商业利益的干扰。
这是保证高等教育研究成果客观真实性的核心要素,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从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来看,学术自由的观点仍然非常具有启发性。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体制更加多元化和开放化,许多高校采取自主治理的方式,学者们的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等方面都得到了更多的自由与尊重。
此外,网络时代的到来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更多自由和开放的空间,学者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观点,有更多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因此,保障学术自由对于当代高等教育发展仍然非常重要。
二、人文教育的观点赫钦斯认为,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思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而不是仅仅传授知识。
他主张高等教育应该把人文教育作为其基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考深度覆盖性,从而形成独立思考和心智发展的个体。
人文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终生学习者的基础,有助于他们在工作与生活中拓宽眼界,提升综合素质,提高自身价值。
所以,赫钦斯提倡高等教育应该强调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在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上,也不能忽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专业的设立越来越多,不乏专门培养一技之长的大专院校。
借鉴赫钦斯普通教育思想 加强我国大学素质教育
借鉴赫钦斯普通教育思想加强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罗伯特·梅纳德·赫钦斯(1899—1977),是20世纪中叶美国最著名的教育改革家和思想家之一,是永恒主义教育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为了实现“永恒的”、“普遍的”、“整体的”教育,赫钦斯以他的哲学认识为基础,提出“普通教育(general education)思想,以区别于“专业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
他的普通教育思想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对我们今天的大学素质教育亦不失借鉴意义。
一、赫钦斯普通教育思想概述(一)普通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自从19世纪末以来,美国学校教育一直受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强调知识的实用价值及工具价值,把不断适应变化不定的社会作为教育的中心问题。
结果导致美国教育质量下降。
在这种背景下,赫钦斯提出一种新的哲学思想,力图弘扬人类的理性,刻意寻求一种不变的、适用于任何时代的教育,即永恒主义教育哲学。
它强调教育的共同性,强调对学生理性的训练和培养,强调教育内容的稳定性和基础性。
它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教育的某些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
(二)普通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1.理智训练是核心任务赫钦斯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有切近的和最终的之分。
切近的目的是发展智性美德;最终的目的是形成睿智、达于至善、成为完人。
他认为,人性即理性,而且是哲学的、思辨的理性。
在他看来,一个人是否受过教育,最明显的标志是他是否具有理智能力。
“因此,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发展理智能力。
其他的任何目的都是次要的”。
“普通教育要掌握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为所采取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厘定标准”。
2.通才教育是现实途径赫钦斯的通才教育观是他的理智训练说逻辑演绎的产物。
他认为大学教育本质上应该是通才教育,反对大学过早专业化。
通才教育并不是仅仅指多方面知识的传播,其核心和立足点是理性的训练和自主性的培养,也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想,作出独立的判断,并作为一个负责的公民工作”。
芝加哥大学的伟大的经典著作计划
共同崇以博雅教育为主干,同
时以经典名著为全体学生必
修的课程,从而在Chicago
大学建立了共同的核心科目
(Common Core
Course),使学生据以认识
西方文化的精髓,获得放诸
四海皆准的,普遍而又绝对
的价值。在Chicago 大学,
共同核心科目是大学本科学
生人人必修的课程。
古典名著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法
1、内容
一年级:读古希腊时期的名著47本 二年级:读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名著32本 三年级:读17-18世纪名著38本 四年级:读19-20世纪名著28本 四年合计145本,内容包括:圣经、历史、哲学、数学、物理、心
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great books现已增加到900部)
背景
当以哈佛大学为 代表的许多大学开始 实行主修和通识教育 分类必修时,有不少 人士反对。这些反对 人士当中,最著名的 是芝加哥大学校长赫 钦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18991977)。
赫钦斯的大学理念
赫钦斯主张博雅教育是大学 教育的主体,认为大学的系 科制度将课程分门别类,愈 来愈零碎。学科与学科之间, 互相隔阂。学生所习得的知 识,仅限于人类知识整体一 小部份,不能顾及人类整体 的智能经验。
赫钦斯更反对大学教育在当
时各校都注重的职业实用倾
向,他认为这侵蚀了大学在
智
力
探
求
(Intellectualism) 上 的
理想,违反了大学祟高的博
雅教育之目的。
赫钦斯的革新
赫钦斯于 1929 年就任 Chicago 大学 校长。为了使学生得到博雅教育的永恒性 和广博性,他主张所有的课程都须建立在 基本而具有永恒价值的研究上,而这些教 材可从伟大的经典著作(Great Books) 中得到。不朽的标准,赫钦斯的定义是: “在每一时代里,都可以被视为当代 的”(that is contemporary in every age) 。
赫钦斯的高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人。而人之所 以为人 , 有其所蕴涵 的人之
“ 理” 。 赫钦斯认为这个理就是理 性, 因此 , 而 美 好 的 生 活 蕴 涵 着 良善 的德 行 。 此
大学教 育将人 的理性 培养作 为宗 旨的教
育。为了实现这个宗 旨, 必须促进大 学生 人性的舒展 , 训练其理 性思维 的能力 。用 冯 友兰先 生 的“ 人 生境界 说” 来衡 量大 学
古典名著 。相反 , 赫钦 斯对 当时美 国大学
中所开设 的课程大失所望 , 认为其课 程缺 乏智力内容 ,不足 以培养学生 的理智 , 而
只知迎合学 生的兴趣 。 著名的名著运动由
此开始。
( 三) 大学的宗旨 在育人而非制器。赫钦 斯认 为 ,大学 教育 的 目的在于使 人成 为
求可能 已成 为过 去。对此 , 阿什 比提 出再
想. 阐述其 对我 国高等教 育的启 示 : 应加 强人 文教 育 , 促进 大 学生精神成 人 ; 注 重
真, 使心智达于完美 , 本 身就是善 。 冯友兰
先生将 人 的境界 划分为 : 自然境界 、 功利 境界 、 道德境界 、 天地境 界四种 。 而赫钦斯
理 论培 养 , 实现通 才教 育 ; 培 育 大学批判
教 育以弥补 “ 变革率 ” 所 造成 的毕业证 书 的名 不副实 , 而赫钦斯 在 “ 人 是理性 的存 在” 的基础上 , 提出最 实用 的教育是 最重 理论的教育 。 他认 为越是基础 的知识越具 有一般性 , 最好 的大学教育不 是教给学生 某一 门足 以谋生 的技 艺 , 而是 培养他们的 逻辑思维能力 。也 即是说 , 教 育的 目的是 育人 , 非制器也 。
种生 活的 目的不在于财富 、 权力 、 名望 , 也 不在 于人 的欲 望的满足 , 而在于人 的德性 的发展 。 因此 , 我们可 以看 出, 赫钦斯 眼里
赫钦斯的通识教育理念述评
功 通识 教 育是赫钦 斯教 育思 想 的核 心 , 是贯 穿于 会 服务职 能 的出现 冲 击着传 统 的大学 价值 观念 , 利 也 其 《 国高等教 育》 《 美 、民主社 会 中 的教 育冲突 》《 习 主 义 、 用 主义等价 值 观念逐 渐 成为 美国 大学 中 的主 、学 实
20 0 9年 第 l 5期
基 本 理 论
赫钦斯的通识教育理念述评
● 王 丽娟 姜 伟 宏
摘 要: 赫钦斯是 美国著名 高等教 育思 想 家和 改革 家。 他极 力揭 示 自由教 育的真 正价值 , 为教 认
育的 目的在 于人 的理 智的 培养 , 而不是 职 业本 身 , 育的 内容 应是 西 方 名著 的 阅读 、 教 写作 、 思维和 说 话的 艺术组成 的通识教 育 。经典名 著是 永恒 学 习的 内容 。他 的通识教 育理念对 美国大 学课 程设 置产
社会》 等著作 中的一条主线 , 是永恒主义教育哲学思 想 的反映 。永恒 主 义者 认 为 世界 受真 、 、 善 美原 则控 制 , 些原 则独 立 于时 间和 空 间 , 立于 特 定 的社 会 这 独 条件 , 它们 是 永恒 不 变的 ; 人性 是不 变 的 , 以教 育的 所 性 质也 是永恒 不变 的 。田 钦斯 在担 任哥 伦 比亚 大学 赫 校 长期 间 , 力倡 导通 识教 育 , 极 发起 “ 名著 阅读 ” 动 , 运 并 编著 了 5 本的 西方名 著丛 书(92, 4卷 15)为整 理 和推 广西方名著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的通识教育理念不 他 但 对美 国大学课 程设 置产 生 了重要 的影 响 。 且对 包 而 括 中 国在 内 的世界其他 国家 也有 着极大 的影 响 。 赫 钦斯 通识教 育理 念产 生的背 景 通 识教 育(e e lE u a o ) 于 自由教 育似 1 G n r d ct n源 a i ) - ea E uao)最 早 由希 腊 哲学 家 亚里 士多 德提 出 。 r dctn, l i 他认 为最 高尚 的教育 应以发 展理 性 为 目标 . 人 的心 使
教育的目的是改善人——小议赫钦斯的自由教育观
教育的目的是改善人——小议赫钦斯的自由教育观来源: /摘要:赫钦斯是自由教育的代表人物,他在面临20世纪的种种挑战中,尤其是针对美国大学里的职业教育主义进行了持久而深刻的批判,捍卫了自由教育的基本精神,并在捍卫中发展了自由教育思想。
他是继洪堡、纽曼等人之后的又一位堪称自由教育旗手的教育家。
他的自由教育思想对于中国当今的大学教育也颇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育目的;赫钦斯;自由教育;职业教育赫钦斯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自由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
1929年,年仅三十岁的赫钦斯即任芝加哥大学校长,任期长达22年之久,是芝加哥大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
赫钦斯所处的时代,美国职业教育主义盛行,这与他所推崇的自由教育是相违背的。
因而,在任期内,他推行“芝加哥计划”和“名著教育”运动,对这所大学进行改革。
赫钦斯的自由教育理念不仅对芝加哥大学乃至全美的高等教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当今中国的大学教育也具有现实意义。
一、职业教育产生的必然性与局限性职业教育即“给予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近代职业教育18世纪末产生于欧洲,它是在大工业机器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
大机器生产使得社会分工更加细化,而社会分工又导致了职业细化,职业教育的出现也就有了必然性。
经过18世纪,职业教育逐渐成为教育中一个特别的种类。
职业教育是与社会分工的发展相关的。
社会分工常常被认为是一种社会进步,它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主要是从生产活动的角度、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的。
职业教育也就有利于这种发展。
如果从人自身来说,从精神、文化的角度来看,又有负面影响的可能。
事实上,社会分工本身成了一把双刃剑。
马克思恩格斯早已看到了分工所带来的后果。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有许多的论述,“空想主义者已经充分地了解到分工所造成的结果,了解一方面是工人的畸形发展,另一方面是劳动活动本身的畸形发展”,“人的这种畸形发展与分工齐头并进”,但同时他又指出,“消灭旧的分工,也不是只有靠牺牲劳动生产率才能实现的一种要求。
赫钦斯的通识教育理念述评
试论赫钦斯的通识教育观及对我国高职通识教育的启示
1 ) 阶段 性 成 果 。 2
罗 伯 特 ・ 钦 斯 是 2 世 纪 美 国著 名 的教 育 改 革 家 ,永 恒 赫 O
主 义 教 育 流 派 的 代 表 人 物 。他 一 生对 美 国 高 等 教 育 进 行 了
深 邃 而 负 责任 的 思 考 ,他 对 美 国 高 等 教 育 中 流 行 的实 用 主 义 、 功 利 主 义 、 职 业 主 义 倾 向极 为 不 满 , 2 世 纪 以来 ,美 O
些 杂 乱 无 章 、一 知 半 解 的 事 实 组成 , 致 使 学 生 的 学 习 只
能 是 短 暂 的记 忆 练 习 , 除此 之 外 , 并 未得 到 名 副 其 实 的 熏 陶 , ”最 好 的大 学 教育 不 是 教 给 学 生 工 艺 操 作 ,而 是 培 养
他 们 的理 解 能 力和 培 养 学 生 思 维 的 正 确 性 。 “ 何 通 识 教 任
据 ,探 讨 其 对 我 国现 行 高 职通 识 教 育 的 一些 启 示 。
一
、
赫 钦 斯 的通 识 教 育观
赫 钦 斯 认 为 , 最 有 价 值 的 教 育 是 通 识 教 育 , 实 施 通 识 教 育 是 办 好 一 所 大 学 的 必 要 条 件 , “如 果 没 有 通 识 教 一 育 , 我 们 就 不 能 办 好 一 所 大 学 ,如 果 学 生 和 教 师 ( 别 是 特 教 授 )缺 乏 共 同 的理 智 训 练 , 一所 大 学 必 定 仍 旧 是 ‘ 列 系
育 只 教 给 学 生 一 系 列 肤 浅而 又毫 无 关 系 的 学 科 ,它 们 又 由
一
道 德 的 、 精 神 的存 在 。在 赫 钦 斯 看 来 , “ 的本 性 是 自由 人
赫钦斯的高等教育思想及启示
通 识教 育 是 赫钦 斯教 育 思 想 的精 髓 ,通 识 教 育 的 目标 是 帮 助学 生 学会 自己思考 , 做 出独立 判 断 , 并 作 为一 个 负 责 的 公 民 参
赫 钦 斯认 为最 有 价值 的教 育 、 最 应 由大 学 承 担 的教 育 是 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大学自 身发展的需要。 赫钦斯反对把社会服 加工 作 。 务作为大学的主要任务, 他坚定地认为大学应首先完成好它独 通识 教 育 。 赫 钦斯 反对 大 学 过早 专 业 化 , 要 求专 业 化 的教 育 必 须
建 立 在通 识 教育 的基础 上 ,因为 通识 教 育 不 仅 仅 指 多方 面知 识
的传 播 , 而且 可 以 为各 种专 业 教育 提 供 学术 基 础 , 其 核 心 和立 足
点 是 理性 的训练 和 自主性 的 培养 。他 主张 通 识 教 育 目的 应在 于
1 9 7 7 ) 是美 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 家和改革 家 , 是蓑国 2 0世纪 3 O年代永恒主义教育哲学流派 的主耍代表人物 。 在理论研究和
实践探索过程中形成了内涵丰富而叉独树一帜的太学理念, 被 左 右 。 为 了达 到提 升 人 , 进 而达 到 改善 社 会 的 目的 , 赫钦 斯 提 出 誉为 2 0 世纪最具人文情怀的大学校长。 为了寥现“ 索恒的” 、 普 让学 生 学 习永 恒 学科 。 至 于 什 么是 “ 永 恒 学科 ” , 赫钦 斯 认 为 主要 遍的” 、 “ 整体的” 教育 , 赫钦斯以他的哲 学认识为基础 . 提出 “ 普 是古 典 名著 : “ 一本 古 典 名著 是 这样 的书 ,它在 任 何 时 代 都 是 属
想的中心 。 是一个批判的中心 , 是掌握那些寻求建立理性思考的 基本原理的地方。大学成为一个独立 思想和批判的中心既是社
对赫钦斯通识教育大学理念的再认识
大 学 改 造 的 以古 典 语 言 和 文学 为 核 心 的 自 由教 育 逐 渐 任 何 时 间 都 是 同 一 的 ,它 是 一 切 变 化 和 运 动 的 根 本 原 失 去 优 势 。赫 钦 斯 生 活 在 “ 济 空 前 增 长 ,社 会 的 一 经 的 时期 ” 。经 济 的 增 长 给 社 会 带 来 变 化 的 同 时 也 给 大 学 自由 教 育 被 冷 落 ;这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引 起 社 会 “ 神 精
、
赫 钦斯 通 识 教 育大 学 理 念 产 生 的背 景
1 世纪末 到 2 9 O世 纪 初 ,随 着 近 代 资 本 主 义 的 发
赫 钦 斯 的 大 学 教 育 思 想 是 建 立 在 亚 里 士 多 德 的
展 ,实科 教 育 在西 方 教 育 理 论 和 实 践 中 占据 越 来 越 重 “ 式 质 料 说 ” 的 基础 上 的 。古 典实 在论 认 为 宇 宙 间存 形 实 ,“ 要 的地 位 ;与 此 相 对 应 从 古 希 腊 流 传 下 来 、经 中 世 纪 在 一 种 永 恒 的 、绝 对 的 “ 在 ” 实 在 ” 在 任 何 地 点 、
— —
因 。真 理 是 对 “ 在 ” 的 抽 象 和 概 括 , 真 理 有 助 于 理 实
切 混 乱 却 与 之 俱 来 ” 的 “ 济 和 社 会 两 方 面 互 相 脱 节 解 和征 服 “ 在 ” 经 实 ,真 理 在 每 个 地 方 都 是 一 样 的 。 人类 的本 性 也 是 一 种 实 在 ,也 是 永 恒 不 变 的 客 观 个 社 会都 是一 样 的 ” 。人 性 不 变 ,培 养 人 理 性 的 教 育
对赫钦斯普通教育思想的认识
、
普通教育思想产 生的背景
融合在一起 , 学生接受 的是一种 完整 的教育, 职业主义 的困境将
迎刃而解 。
2 0世纪 3 0年代初 ,西方资本 主义国家爆发 了长 时问的经 济危机 , 经济上的滑坡 导致 了政局的动荡 , 而此时处于主导地位
三、 对我国教 育改革的启示
( 一) 大学阶段应该注重基 础知识 , 实施通 才教育 赫钦斯认为越是基础的东西 , 越不会 过时 , 专业化 的教育必 须建立在通才教育的基础上 ,因为通才教育不仅能使学生接受
课 教
园 地
文艺生活 L I TE RA T URE L I F E
2 0 1 4_ c I 6
对赫钦斯普通教育思想 的认识
张 菡
( 河 南师 范大学 , 河南 新 乡 4 5 3 0 0 7 )
摘 要: 普 通 教 育 思 想是 赫钦 斯 教 育 思 想 的 核 心部 分 , 也 是 其 对 西 方教 育 的重 大贡 献 。 本 文从 产 生背 景 和 具 体 内容 两 方 面对 普 通教 育 思 想进 行 了分 析 , 并 对我 国的 教 育 改 革提 出 了发 展 性 意 见 。
每一种教育思潮都有其 教育实践取 向 ,具有教育实践取 向 的永恒主义教育流派主张通过对经典 名著 的学 习促进学生 的发 展。在我国 , 国学是一笔不可多得 的经典名著财富 , 蕴含传统 文
的优 点 ; 从 实施 途径上来说 , 普通教育 的核心 是永恒的学 习 , 经
典名著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赫钦斯 的普通教育 内容分为永恒知识研究和智性遗产 的学
家亚里士多德最早提 出的 自由教育发展而 ,其 目的是发展人的
理性、 心智 , 以探究 真理 , 而非 为个人谋生和从事某种 职业做准 备。 由于这是适用 于 自由人的教育 , 因此 , 赫钦斯也称之为“ 自由
杜威与赫钦斯教育思想之比较
3 教育 即个 体经验 的不 断改 造。杜 .
威 指 出 :教 育 是 经 验 的 改 造 或 改组 , 种 “ 这 改 造 或 改 组 , 能 增 加 经 验 的 意 义 , 能 既 又 提 高后 来 经 验 生 长 的 能 力 。 ” 验 , 是 经 既 名 词 也 是 动 词 。 其 名 词 属 性 是 指 经 验 过 “ 程 造 成 的 结 果 ,动 词 属 性 是 指 相 互 作 嘞锫§ 褊
杜 威 与赫 钦 斯教育 思想 之 比较
口 首 都 师 范大 学 陈妍 好
【 摘
要】 本文对杜 威和赫钦斯 主要
即个 体 经 验 的 不 断 改造 。
( ) 威 的教 育 思 想 一 杜
“ 保 持 和 提 取 过 去 经 验 中 能 改 变 后 来 是 活 动 的 种 种 因 素 的 能 力 。这 就 是 说 , 可
面 ,杜威 也强 调教育应该是与社 会生活 的内容 紧密相联 的。“ 明显 的事实是 , 我
们 的社 会 生活 正 在 经 历 着 一 个 彻 底 的 和
育主义是 在特定 的时代 背景 下产生 的 。 1 世 纪的美 国正是资本 主义发展的黄金 9 时期 ,但是教育的思想却严重滞 后于先 进 的物 质文 明。 以杜威 、 克伯屈为代表的 教育家 , 呼吁教育应该与社会 紧密相联 ,
导 教育 应 该 回归 人 性 。
一
着现 在的生活 ,更应成 为未来 生活 的基
本方法。
验 的定 义 , 认为经验应该 是一种行 动。 儿 童通过 对实际 生活 的学 习 , 做 中学 ” 以“ 为教育 理念 ,有利于培养他们 对知识的 兴趣 和社会生活 的基本技能 。
赫钦斯:自由教育
赫钦斯:自由教育作者:赫钦斯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307 更新时间:6/5/2006赫钦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美国教育家,永恒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
提倡永恒主义教育哲学,强调人的理性发展,主张一种适用于任何时代的教育。
由此出发,赫钦斯提出了“普通教育”的思想。
这是任何一个学生都必须接受的“共同性”教育。
由于这是适用于自由人的教育,因此,赫钦斯也称之为“自由教育”。
其目的是“促进人类思维的发展”,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赫钦斯强调说:“理智的训练和发展就是教育。
”正文:谈到改善人,我们必须对人是什么有个概念,因为,如果我们没有关于人的概念,我们就不知道对人来说,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如果人像其他动物一样是野兽,那么,没有理由为什么有权力管理他们的任何人不应该把他们当做野兽看待。
同时,没有理由为什么他们不应像训练野兽那样来给予训练。
一种正确的哲学一般认为人是理性的、道德的和精神的产物,所谓改善人,意味着他们理性、道午和精神诸力量的最充分的发展。
一切人都有这些力量,一切人都应最充分地发展这些力量。
人生来是自由的,也生来是社会性的。
为了正当地运用他的自由,他需要纪律。
为了在社会中生活,他需要德行。
为了最充分地发展人的本性,需要有良好的道德的和理智的习惯。
……一切人都必须受这种自由教育。
他们将怎样去谋生,或者他们的特殊兴趣或能力倾向是什么,都没有关系。
在他们通过自由教育奠定了做一个自由的和负责的人的基础以后,他们能学会谋生,他们能发展他们的特殊兴趣和能力倾向。
要说他们没有能力受这种教育,这是不对的。
只有那些过于懒惰或太没有信心去努力使群众受这种教育的人才会说这样的话。
……自由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理解和判断的能力。
受这种意义的教育的人是河能嫌多的,因为有理解力和判断力的人是不可能嫌多的。
今天我们听到很多关于由于受教育的人遇到的挫折而给我们带来的危险,他们怀有教育将使他们获得较好的职业这一希望来受教育,而他们却没有得到这种职业。
赫钦斯教育思想
1、赫钦斯简介赫钦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1899—1977)是美国教育家,永恒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
1899年1月17日,他出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神学教授的家庭。
1915年,赫钦斯就学于奥伯尔林学院,后因入伍中断学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转入耶鲁大学学习并于1921年毕业。
赫钦斯自1923年起在耶鲁大学任教,1928年担任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
1929年,赫钦斯应聘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推行“芝加哥计划”,对这所大学进行改革。
与此同时,他又推行“名著教育计划”,并专门设立了“西方名著编纂咨询委员会”。
1937年,赫钦斯担任了马里兰州圣约翰学院的兼职董事,帮助该学院实施以名著教育为主的教育计划。
1951年,刚退休一年的赫钦斯担任了福特基金会副主席。
为了资助教育研究与实验工作,他提议成立“教育促进基金会”。
1954年,赫钦斯改任共和国基金会总裁。
1977年5月14日,赫钦斯因病去世。
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美国高等教育》、《为自由而教育》、《教育中的冲突》等。
永恒主义教育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一些学院和大学讲授经典著作的“不受约束”的青年教师形成了一个小团体,其中的核心人物是:赫钦斯,他30岁任芝加哥大学校长;爱德勒和布坎南等。
这些青年教师为宣传自己的观点,发表了大量的著述和演讲,因而逐渐扩大了影响。
人们把他们称为“名著仔”(Great Book Boys)。
爱德勒对这个称呼不太满意,提出他们应该自称为永恒主义者(Perennialists)。
永恒主义因此而得名。
学派简史这一传统的教育流派,也称新古典主义教育。
它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流行于50年代的英、法等国,之后逐渐衰落。
最主要的代表有美国教育家赫钦斯、法国的阿兰和英国的利文斯通。
2学科内容永恒主义作为一种教育哲学,坚持主张过去的东西是卓越的,为宇宙、人性、知识和真善美的不变的本质辩解,认为凡是值得向往的东西都是永恒不变的。
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永恒主义思想
吉林省教师招聘考试:永恒主义思想通过最新吉林教师招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8年吉林教招将已出公告,笔试科目为《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吉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吉林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永恒主义教育思想是指20世纪30年代在欧美国家出现的提倡复兴西方古典人文教育传统的一个教育思想流派。
主要代表人物为美国的赫钦斯。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因为缺乏对永恒主义的理解和误解,经常造成单选题或多选题的误选,因此有必要了解一下永恒主义的关键思想。
我们下面分享下永恒主义的代表观点。
一、教育的本质永恒不变。
永恒主义教育家基于古典实在论的哲学观,认为事物的变化被一种永恒的普遍法则所支配,并且总是以其不变的股友本质为基础。
永恒主义教育家认为,全部的教育问题的答案都来源于对人性问题的阐释,人是种道德的,理性的和精神的存在。
理性乃是人性中共同的和永恒不变的特性。
二、理智训练是普通教育的目标。
永恒主义教育家认为人之为人的东西,使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性正是人的理性。
理性不仅是人类共同的特性,而且是永恒不变的。
赫钦斯在书中宣称“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发掘出我们人性的共同点,这些共同点在任何时代和地方都是一致的。
因此,教育一个人在特定的时期和地方生活,或调整他们适应特定的环境的观念,是有悖于真正的教育理念的。
”他们认为,普通教育的兴趣在于发掘共同的人性要素,在于种族的品质而不是偶然性。
三、永恒学科是普通教育的主要内容。
达成理智训练的普通教育目标必须有依靠相应的教育内容,依靠系统的基础训练。
赫钦斯认为“教育意味着教,教意味着知识,知识是真理,真理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因此,教育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
如果正确的理解教育,那么面向全体人民的课程的核心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任何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状况下都将一样。
”赫钦斯在这里所指的课程的核心就是那些历经时间检验而足以证明其价值之永恒与不朽的经典名著。
普通教育阶段应该由那些永恒的学科组成,这些永恒的学科将发掘共同的人性要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论高等教育
赫钦斯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人类文化的共同知识以及思想方法,尽可能深入地思考社会中的一些十分困难的和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作为学习中心的大学,应该成为一个思考问题和发表深刻见解的场所。在他看来,大学应该独立于社会,应该成为社会中的一座灯塔,应该传播和发展高深的文化。赫钦斯强调说:“如果我们希望有真正的大学,我们可以期待着它们,因为学生们和教授们通过这种课程可以获得思想的共同宝库和研究这些思想的共同方法。”
2论普通教育
赫钦斯提倡永恒主义教育哲学,强调人的理性发展,主张一种适用于任何时代的教育。由此出发,赫钦斯提出了“普通教育”的思想。这是任何一个学生都必须接受的“共同性”教育。由于这是适用于自由人的教育,因此,赫钦斯也称之为“自由教育”。
赫钦斯认为,“普通教育”的核心任务是理智能力的训练。人的理智能力必须通过严格而又系统的训练才能形成。在赫钦斯看来,一个是人否受过教育,是否具有理智能力则是其根本标志。因此,“普通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类思维的发展”,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赫钦斯强调说:“理智的训练和发展就是教育。”
�
1977年5月14日,赫钦斯因病去世。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美国高等教育》、《为自由而教育》、《教育中的冲突》等。
二、教育思想
1论教育的功能
在教育的功能问题上,赫钦斯不同意当时在美国教育界流行的适应环境论、直接需要论和社会改革论。他认为,教育的功能主要是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促进文明社会的进步。尽管人类在不断地变化,但是其基本原理和主要观念却是“永恒”的。所以,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些“永恒”的原理和观念,认识和改造变化中的社会。
赫钦斯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赫钦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 ,1899-1977)是美国教育家,永恒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1899年1月17日,他出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神学教授的家庭。1915年,欠斯就学于奥伯尔林学院,后因入伍中断学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转入耶鲁大学学习并于1921年毕业。赫钦斯自1923年起在耶鲁大学任教,1928年担任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
总之,赫钦斯认为,教育是从事人的智力发展工作的,其目的是改善人,帮助每一个儿童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并作为一个负责的公民参加社会生活。“这种教育不会使青年人适应一个坏的环境,而将鼓励他们改善它。它不会忽视直接的需要,但是它将使这些需要和比较远的、不那么明确的和比较重要的善放在正当的关系上。这种教育将是改造社会的唯一有效的手段。”
第三,教育的内在功能是理智训练。学校教育应该注意培养理智能力卓越、思维习惯和技能良好的人。赫钦斯强调说:“理智的美德是由理智训练而获得的习惯。一种受适当训练的理智,一种适当形成习惯的理智是一切领域里都能够起着很好作用的理智。因此,不论学生是否注定从事于沉思的生活或实际的生活,由理智美德的培养所组成的教育是最有用的教育。”在他看来,一切人都具有理性、道德和精神诸力量,一切人都应该通过教育最充分地发展这些力量。
1929年,赫钦斯应聘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推行“芝加哥计划”,对这所大学进行改革。与此同时,他又推行“名著教育计划”,并专门设立了“西方名著编纂咨询委员会”。
1937年,赫钦斯担任了马里兰州圣约翰学院的兼职董事,帮助该学院实施以名著教育为主的教育计划。
1951年,刚退休一年的赫钦斯担任了福特基金会副主席。为了资助教育研究与实验工作,他提议成立“教育促进基金会”。1954年,赫钦斯改任共和国基金会总裁。
为了更好地发展高等教育,赫钦斯指出,在给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钱、更多的建筑和更多的教师的同时,应该注意解决高等教育的组织问题。他认为,对于高等教育来说,首要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理智能力。
在高等教育内容上,赫钦斯认为,如果教育内容过分偏重科学知识而忽视人文知识,就会影响学会理能力的充分发展。因此,他把大学教育分业上层次:一个层次是普通教育,使学生学习一些基础性的和永恒的学科;另一个层次是专业教育,这是以普通教育为前提和基础的。按照赫钦斯的设想,大学一二年级主要是设置普通教育课程,从三年级起开始设置专业教育课程。
为了训练和发展学生的理智能力,必须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整体的、基础的训练。于是,赫钦斯又提出了“通才教育”的思想,试图克服教育过分专业化的弊病。他认为这种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掌握鉴赏和批评的标准,使他们在受完正式教育后能对当生活中的思想和运动明智地进行思考和行动,参与所处时代的理智活动。
永恒主义教育的出现与要素主义教育一样,有其历史与社会原因。针对西方教育面临的问题,它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重视学习效果和学习努力的原则,提出学习经典著作的学习方法。从本质上讲,永恒主义是一种非常保守的教育理论,但其合理的内容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还是很启发的。我认为,在一个浮躁的现代社会,阅读经过历史检验过的人类经典著作,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人类知识的本质,是很有帮助的。
永恒主义教育有明确的哲学基础——古典实在论,即认为“一般”(“共相”)地先于“个别”(具体事物)而客观存在的,“真理在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因此,永恒主义认为教育的性质是不变的,教育的基本原理也是不变的、永恒的;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永恒的人性,教育的基础是永恒不变的“实在”所构成的永恒知识与伦理原则。其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赫钦斯在代表作《美国高等教育》中写道:“教育的一个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这些要素在任何时间或任何地方都是相同的。”“教育意味着教学。教学意味着知识。知识是真理。真理在任何地方都是相同的。因此,教育在任何地方应当是相同的。”“我们已经指出,课程应当主要由永恒学科组成。我们提倡永恒学科,因为这些学科抽绎出我们人性的共同因素,因为它们使人与人联系起来,因为它们使我们和人们曾经想过的最美好的事物联系起来,因为它们对于任何进一步的研究和对于世界的任何理解是首要的。”14因此,永恒主义者十分重视完备的课程体系,他们提出了一个几乎“包括人类知识总和”的课程体系,通过它来教授学生以基础科目,使他们认识世界的永恒性,并发展他们自己的理性。为实现此目标,永恒主义者提出“回到古人、回到柏拉图”的口号,他们提出读“百部名著”的计划。赫钦斯就说过:“一本古典著作是这样的书,它在任何时代里都是属于当代的。”“西方世界的伟大的书都适用于知识的每个部门。《理想国》对于理解法律是首要的,教育对于众所周知的公民权,也是同样重要的。”
在赫钦斯那里,“普通教育”和“通才教育”实际上是一致的。前者是就教育任务而言的,后者是就教育途径而言的。它们“所关心的是引出我们共同的人性中种种因素;……所关心的是属于民族的而不是属于个人的并非必需的东西”。在赫钦斯看来,“普通教育”和“通才教育”应该帮助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并作为一个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赫钦斯特别强调西方经典名著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他在马里兰州圣约翰学院制定的“圣约翰教学计划”,大大扩充了西方经典名著的数量,并编辑了一套系统的西方经典名著教材。赫钦斯认为,西方经典名著不仅有助于学生思考问题,而且有助于解决现代问题。他强调说:“如果教育制度的目的是帮助青年人学习自己思考,它应该帮助他们考虑最重要的题目,而这些题目在过去和现在最有名的作家的最伟大的著作中都被讨论过。”在具体实施名著教育时,一年级主要学习古希腊的名著;二年级主要学习古罗马、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名著;三年级主要学习16~17世纪的名著;四年级主要学习18世纪到当代的名著。赫钦斯所开列的名著范围相当广泛,涉及到哲学、文学、史学、政治学、自然科学等方面。他明确指出:实施名著教育之后,学生“自然就能博古通今,知识渊博;自然就能萌生真知、纪律和美德,从而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永恒主义教育简介
俞斌
永恒主义教育是本世纪 30 年代在美国产生并有着重要影响的教育流派。它以实在论的哲学观为依据,提倡古典主义教育传统,反对当时极为流行的实用主义和进步主义教育观,属于现代西方教育理论中的新传统流派。该派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赫钦斯(1899—1977 年)、艾德勒(1902—)、法国的阿兰(1868—1951 年)和英国的利文斯通(1880—1960 年)等人。 (1)永恒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永恒主义教育理论是在批判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给教育实践造成的不良影响中发展起来的,它以古典实在主义哲学为基础,指责进步主义教育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忽视受教育者对绝对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永恒道德的掌握,将教育看作是没有目标的不确定的过程;第二,忽视儿童智力和理性的发展,过于强调儿童生活中的直接经验,仅把教育看作是一种生长、活动和个人经验的满足;第三,将…
在课程论上,赫钦斯严厉地批判适应环境论等理论对普通教育课程的错误影响。他尖锐指出:“适应论导致一种课程,其内容是五花八门、枯燥无味的事实。”在赫钦斯看来,这将使学校的课程内容处于混乱状态,将不会有普通教育。由此出发,他十分强调“永恒学科”及其价值,主张课程应该主要由房屋学科组成,并把永恒课程作为普通教育的核心。赫钦斯说:“我们提倡永恒学科,因为这些学科抽绎出我们人性的共同要素,因为它们使人与人联系起来,因为它们使我们和人们曾经想过的最美好的事物联系起来,因为它们对于任何进一步的研究和对于世界的任何理解是首要的。”“房屋学科首先是那些经历了许多世纪而达到古典著作水平的书籍。”在他看来,一个人如果不学习永恒学科,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他就不可能懂得任何问题或理解当代世界。因此,普通教育的课程应该包括西方世界最主要的名著和阅读、写作、思考、谈话的艺术以及作为人类推理过程最好典范的数学,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的和内容广泛的课程。
第二,教育的政治功能是统一人的思想。针对美国社会政治现实状况,赫钦斯主张教育应该使人们有一个共同的理想,推动世界文明的真正繁荣。他强调说:’教育的一个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这些要素在任何时间或任何地方都是相同的。”“如果教育被正确地理解的话,任何为全体人民设计的课程的核心,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在任何政治、社会或经济条件下,都是相贩。”在赫钦斯看来,一种教育制度的目的是人类为求其进步而培养人的智慧和理性,以达到普遍的善,这在每个时代和每个社会都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