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原文翻译与赏析_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翻译与赏析【译文】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
【赏析一】这是一首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的绝句。
但艺术构思和表现主题迥然不同。
原诗题在江西九江市南西林寺墙壁。
李诗具体描写了香庐峰瀑布以烘托庐山气势,达到激发读者热爱祖国山河的热情。
苏诗则无描写具体景点,而是总揽庐山,别具慧眼,生动而形象地从中道出生活哲理,从而启发读者辩证思维、举一物而晓万事、提高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
作品充满理趣和对事物的思考辨析。
诗人看山同时又是在看人事看社会,指出立足点不同,观察事物结果殊异。
只有跳出圈子,把握事物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认识。
诗人用韵没有泥守律绝基本定式,首句韵脚用了邻韵。
峰为冬韵,同、中则为东韵。
整篇平启顺乘跳转妙合,精巧别致。
深入浅出,充满智慧,品味无穷。
【赏析二】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的全文解释
题西林壁的全文解释题西林壁原文题西林壁作者: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题西林壁古诗解释
题西林壁古诗解释 《题西林壁 》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 绘之中。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这首诗的和解释和翻译等相关内容。
欢迎大家阅 读。
题西林壁⑴ 赵玄荒院士楷书刻石拓片《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⑵,远近高低各不同⑶。
不识庐山真面目⑷,只缘身在此山中⑸。
题西林壁(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看山总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 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 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 侧面。
⑶各不同:各不相同。
⑷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⑸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白话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 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 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 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 州 (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 赴汝州时经过九江, 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 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 间。
文学 赏析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 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 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 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 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 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题西林壁》解读
《题西林壁》解读题西林壁是一首唐代文学家苏轼所创作的七言绝句。
本文将通过解读这首诗的意境、语言表达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其中蕴含的深层含义。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寄托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首句“横看成岭侧成峰”以横向和侧向的视角,展示了庐山壮丽的山脉景观。
横看成岭,山势挺拔如岭;侧看成峰,山峰耸立如峰。
这种尽览全貌的观察方式,使得庐山的壮美呈现得淋漓尽致。
远近高低各不同,揭示了山峦之间起伏的不平衡状态,也表达了庐山独特的地理特点。
第二句“不识庐山真面目”表达了苏轼对庐山真正意义的追求。
庐山作为中国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有着丰富的景观资源。
然而,大多数人只能从表面欣赏到庐山的美景,却不了解其更深层次的价值。
只缘身在此山中,意味着作者置身于庐山之中,才有机会领略到真正的庐山之美。
这种思想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告诉人们应当以亲身体验和深入思考的方式去认识事物,而不是停留在表象上。
整首诗采用了平仄互用的韵律格律,使得诗句流畅而富有韵律感。
苏轼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横向和侧向的视角、远近高低的局限性和全景性作对比。
这种对比营造出一种美感,使诗句更加生动有趣。
从意境上来看,《题西林壁》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诗中描绘的庐山如山岭峻峰、山峰巍峨,美丽壮观之感溢于言表。
庐山既有瑰丽壮观的山势,又有起伏不平等高不低的地貌特征,这使得诗中的庐山显得独具魅力。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作者抒发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从语言表达上来看,《题西林壁》采用了简洁明了的文字,没有冗余的修饰。
作者通过几个简短而精巧的词句,将庐山的独特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横看成岭侧成峰”,通过简洁的表达,直接呈现出庐山壮丽的山脉景观。
整首诗运用了平仄互用的韵律格律,使得诗句流畅而有韵律感,增强了诗中的艺术魅力。
从作者的思想感情上来看,《题西林壁》流露出作者对庐山真正价值的认识。
古诗题西林壁原文
古诗题西林壁原文古诗题西林壁原文古诗题西林壁是著名诗人苏轼的作品,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古诗题西林壁原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翻译:(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赏析:《题西林壁》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题西林壁古诗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题西林壁古诗题西林壁古诗篇1:题西林壁古诗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诗意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古诗题西林壁拼音版
《题西林壁
》是宋代文学
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 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小魔仙吧收集了古诗
题西林壁拼音版及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t ix il i n b i
题西林壁
su sh i
苏轼
h e ng kan ch e ng l 1 ng c e ch e ng f e ng
文学赏析
此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 并借景说理, 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 如 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 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 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
yu a n j i n g a o d i ge b u t o ng
远近高低各不同。
bu sh i l u sh a n zh e n mi a n mu
不识庐山真面目,
zh 1 yu a n sh e n z a i c 1 sh a n zh o ng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词句注释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 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 深入浅出, 这正是苏轼的 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 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 前人未曾道的意境; 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 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 就是说, 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 诗人在四句诗中, 概括地描 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 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 鲜明的感性与 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 互为因果, 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 这就 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题西林壁》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注释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⑶侧:侧面。
⑷各不同:各不相同。
⑸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⑹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⑺缘:因为;由于。
⑻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苏轼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四大家”。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题西林壁》教案《题西林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
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后采用叙事与说理相结合的方式,将自己的所看所感记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成为不朽的佳作。
本设计对古诗的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主要教学程序如下:一、谈话与导入1、师生谈话: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2、师板书:庐山。
生跟读两遍。
3、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
4、师生共同观看风光片《庐山》。
5、小组交流观后的感受。
(赛课课件)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两首-(1)题西林壁》(共27张PPT)
学习小提示 1.自己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同桌读,纠正字音,互帮互助。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连绵起伏的山岭
陡峭挺立的山峰
岭
峰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远望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
站在山下抬头仰望,______________
走近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山顶俯视下来,_________________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真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全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缘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北宋文学 家、书画家。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又称苏 东坡,是唐宋八大家 之一。他与父亲苏洵, 弟弟苏辙合称“三 苏”。
题西林壁古诗拼音版
题西林壁古诗拼音版题西林壁古诗拼音版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题西林壁古诗拼音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拼音版题西林壁héngkànchénglǐngcèchéngfēng横看成岭侧成峰,yuǎnjìngāodīgèbùtóng远近高低各不同。
bùshílúshānzhēnmiànmù不识庐山真面目,zhǐyuánshēnzàicǐshānzhōng只缘身在此山中。
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鉴赏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题西林壁赏析
题西林壁[北宋]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注: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这首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4.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5.缘:因为;由于。
赏析: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
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苏轼的诗既是人生感悟,也是一种政治体验。
苏轼自进入仕途后卷入了新旧之法的争议,他在政治倾向上更贴近保守派,反对王安石主导的新法。
题西林壁古诗译文
题西林壁古诗译文
嘿,朋友!你知道苏轼的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诗的意思其实挺好懂的。
就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吧,这就好比咱们看一个人,从正面看和从侧面看,感觉能一样吗?那肯定不同啊!从远处看
是一个样,凑近了看又是另一个样,就像山峰,横着看是一道道山岭,侧着看就变成一座座山峰啦。
再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多像咱们在生活中啊!有时候咱们自己身处某个状况之中,反而搞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
不就跟在庐山里,反而看不清庐山的全貌一个道理吗?
我觉得啊,这首诗就是在告诉咱们,看事情得多角度,别老是钻在
一个地方出不来。
你想想,要是咱们遇到问题,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能解决好吗?肯定不能啊!所以得多听听别人的看法,多换几个角度
思考,才能把事情看得更清楚,不是吗?
我的观点就是,苏轼这首诗太有智慧啦,给咱们的生活带来好多启示,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才能让自己变得更聪明,把生活过得更明白!。
苏轼《题西林壁》赏析
朝代:宋代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区分。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鉴赏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假设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心中所想)。
为什么不能识别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含有哲理的诗句
《题西林壁》含有哲理的诗句
1、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原文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4、简析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透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
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1诗意: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全文赏析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2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及注释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题西林壁(1)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题西林壁》教材说明:这首诗是作者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春末夏初畅游庐山时,书写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的。
作者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不同感受,提示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
尤其是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赞赏。
因为作者在人们十分熟悉、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巧妙地说出了一个“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
特别是这个道理一经作者用诗的形象语言说出,就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是训练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以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好教材。
课前准备:(1)师生收集有关这首诗的资料。
(2)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1、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和一个地方有关。
江西,我们班有哪些同学是来自江西的?江西有一座很有名的山叫庐山。
多媒体欣赏庐山风光。
二、读题、解题。
庐山的出名不光是因为它秀美的风光,还因为一首诗。
大家知道是哪首诗吗?引出试题,齐读课题。
结合书下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题”“西林”的意思。
三、简介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3、教师讲述苏轼少年时代“发奋识尽天下字,立志读遍人间书”的轶闻趣事。
四、初读课文,感知美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自由反复读古诗。
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
五、朗读展示,感悟美(一)请学生朗读这首诗。
示范朗读。
清徐县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9 古诗三首 题西林壁(1)教案 新人教版四
1.【整体感知】默读短文,说说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说喜鹊是报喜之鸟,总是给人们预报喜讯,乡里人都很喜欢它.所以,尽管它的嗓音并不出众,听到它的叫声,人们仍倍感亲切.“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说“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吗?每当这时,我心里便有说不出的高兴,总是盼望喜事快快降临。虽然它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总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
6。指导朗读三、四句。这两句诗在读法上与前面两句有什么不同?(后面两句要读出作者的人生感悟之情)
四、反复诵读,体悟诗情
以不同形式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全文。
五、群文阅读,品悟诗境
引导学生品读名诗佳句: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六、归纳总结,巩固新知
还有画眉,黄莺,百灵……它们的“语言”丰富极了!一听到它们“啁啾啁啾"的叫声,我便以“
知音”自居,进行各种各样的猜想,编织出许多有趣的故事来.虽然我一直没有学到公冶长的本领,却跟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
春天,布谷鸟飞来了。它们那“布谷,布谷”的亲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们快快出工呢!我最喜欢跟布谷鸟对话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
【教材分析】:《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
作者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不同感受,提示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
尤其是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赞赏。
因为作者在人们十分熟悉、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巧妙地说出了一个“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
特别是这个道理一经作者用诗的形象语言说出,就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是训练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以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好教材。
《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学情分析】: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有根本性的突破,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变课本为学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第一首诗,体会诗人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及诗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2过程与方法:.理解诗句的含义,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3.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人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及诗句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制造课件,备好课。
2.学生准备
预习本课的生字、词语。
熟读课文。
四.教学内容
教材第页-- 页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一首诗。
板书:题西林壁。
2.谁来介绍你对苏轼相关情况的了解?(学生介绍苏轼的生平及写此诗的背景,教师指点、补充。
)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互查,了解大意。
3.指名读。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诗中词句的意思,把不理解的标画出来。
5.小组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深入感悟
1.小组汇报。
(每个小组汇报一句诗意,没有任务的小组说感受,每个组员都得参与。
)
2.教师对学生汇报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引导,并适时提问:应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你有没有体验过“从不同角度看事情,结果各不相同”的例子?你从这首诗中受到什么启发?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想象画面,体会意境。
(教师范读。
)
4.两个同学对读,深入体会。
5.小组接龙练习背诵。
六,小结学法
初读,读准读通;再读,了解大意;三读,理解句意;四读,体会情感;五读,想象情境。
1,拓展延伸
请学生背诵苏轼的其他古诗。
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惠崇<春江晚景>》等。
七,板书设计:题西林壁
看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悟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八,作业设计:
课后习题
背诵并默写《题西林壁》。
九:教学反思: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大胆的假设,更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十:安全教育
1.在马路、街上、胡同里嬉戏、玩耍(踢球、滑旱冰)、拦车等;
2.步行时。
逆行;闯红灯;不在人行道或不靠路边(1.00米)内行走;过马路不走斑马线或过街设施;或车辆通过时突然横穿,而不是确认安全时步行直行通过;列队时横列超过2人;
3.乘车时:从车右侧下车;开门时防碍其他车辆行人;将身体伸向车外;跳车;侧坐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向车外抛洒物品等等;
4.骑自行车时。
逆行;闯红灯;不在非机动车道或不靠路边(1.5米)内骑车;未满12周岁骑自行车;或者满16周岁驾驶电动自行车;转弯前未伸手示意,突然猛拐;攀扶其它车辆,手中持物;双手离把,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曲折竞驶等等。
这些都是同学们最多出现的违法行为,你对照上了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