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_10对人_省略_产生肿瘤坏死因子_白细胞介素_

合集下载

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0的水平

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0的水平

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0的水平唐玉英;朱保权;付生军【期刊名称】《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8(34)4【摘要】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在小儿过敏性紫癜(HSP)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机制.方法采取33例HSP患儿和正常对照组儿童的外周血,根据Thoma's法,采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4和肿瘤坏死因子-α联合培养诱导DC细胞,检测DC分泌白细胞介素10的水平.结果 HSP患儿外周血DC分泌IL-10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17.655,P<0.01).结论 DC可能通过诱导辅助性T细胞1/2分化在小儿HSP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可能的机制系通过DC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而起作用.【总页数】4页(P11-14)【作者】唐玉英;朱保权;付生军【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9【相关文献】1.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树突状细胞IL-6、IL-12的分泌及CD80、CD86的表达[J], 唐玉英;朱保权;付生军;芦金萍2.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白细胞介素-17、-10、-4 及干扰素-γ水平的临床意义 [J], 陈谱;何韶衡;陈穗3.癫痫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以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观察 [J], 刘心洁;刘之静;叶冰4.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粉尘螨滴剂对变应性哮喘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5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7水平的影响 [J], 任波;刘玉莹5.黄芪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J], 王娟;张秋业;陈永兴;董增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5章细胞因子作业及答案--医学免疫学

第5章细胞因子作业及答案--医学免疫学

第5章细胞因子作业及答案--医学免疫学第五章细胞因子一. 名词解释1.细胞因子(cytokine)2.集落刺激因子(CSF)二.单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或最为接近的)1.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A.IL-1B.IL-2C.IL-4D.IL-5E.IL-102.诱导IgE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是()A.IL-1B.IL-2C.IL-4D.IL-3E.IL-63.IL-1的主要产生细胞是()A.T细胞B.巨噬细胞C.B细胞D.NK细胞E.中性粒细胞4.属于细胞因子的物质是()A.植物血凝素B.干扰素C.调理素D.乙型溶素E.胸腺素5.产生IL-2的细胞是()A.MφB.T细胞C.B细胞D.NK细胞E.中性粒细胞6.IL-1的功能不包括()A.促进黏附分子的表达B.介导炎症反应C.大量IL-1进入血流能诱导急性期蛋白D.抑制NK细胞E.可作为内源性致热原7.属于趋化因子CXC亚族的代表成员是()A.IL-2B.IL-4C.IL-6D.IL-8E.IL-128.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不包括()A.IL-1B.IL-2C.IL-4D.IL-5E.IL-69.被FDA批准用于治疗乙肝的细胞因子是()A.IFN-αB.G-CSFC.IFN-γD.TNFE.IL-210.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A.调节固有免疫应答B.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C.刺激造血细胞生成D.细胞毒效应E.特异性结合抗原三.多项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关于CK的描述错误的是()A、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在局部发挥效应;B、作用于靶细胞具MHC限制性C、一种CK可由不同细胞产生D、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CKE、具有抗原特异性2.IFN-γ具备的生物学作用是()A、促进APC细胞表达MHC-II类分子B、增强CTL作用C、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D、增强巨噬细胞吞噬杀伤功能E、作用具有种属特异性3.细胞因子描述错误的是()A、CK多为小分子多肽,分子量不超过30KD;B、可做为生物应答调节剂应用于临床C、具有特异性作用D、正常的静止或休止状态细胞可产生CKE、CK之间具有协同相加和拮抗作用而形成网络结构4.CK参与的免疫作用有()A、直接造成肿瘤细胞调亡B、具有抗胞内寄生菌和原虫的作用C、与神经内分泌激素一样发挥作用D、参与移植物的排斥反应;E、具有抗病毒作用5.细胞因子拮抗治疗可用于()A、实体肿瘤B、血细胞减少症C、I型超敏反应D、类风湿性关节炎E、细菌性脓毒血症休克6.目前用于治疗各种血细胞低下症的CK是()A、M-CSFB、GM-CSFC、G-CSFD、IL-1E、EPO7.TNF的生物学作用不包括()A、免疫调节作用B、特异性杀伤肿瘤,受MHC-I类分子限制作用C、促进炎症引发恶液质和发热;D、抗肿瘤作用;E、不会造成人体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临床应推广应用8.下列哪些作用特点是CK所具备的()A、多效性B、协同性C、多向性D、特异性E、旁泌性四.B型题:(从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或最为接近的)A.IL-5B.IL-4C.IFN-γD.TNF-αE.IL-81.可促进人类IgE类抗体转换的是()2.可抑制Th0细胞向Th2细胞转化的是()A.细胞因子的多效性B.细胞因子的重叠性C.细胞因子的拮抗性D.细胞因子的协同性E.细胞因子的特异性3.一种细胞因子作用于多种靶细胞,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为4.几种不同的细胞因子作用于同一种靶细胞为5.一种细胞因子能强化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A.SCFB.IFN-γC.11-2D.11-4E.IL-106.可促进IgE生成的细胞因子是7.促进造血干细胞增生分化的细胞因子是8.具有抗病毒感染功能的细胞因子是五.问答题1、CK具有哪些主要类型?2、CK有哪些共同特点。

常见的细胞因子及主要生物学作用

常见的细胞因子及主要生物学作用

常见的细胞因子及主要生物学作用细胞因子是一类分泌型蛋白质,它们在细胞间传递信号,调节和协调免疫、炎症、增殖和分化等生物学过程。

细胞因子在机体内起到桥梁的作用,调控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通讯,对维持机体内稳态起到重要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细胞因子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

1. 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1(IL-1)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产生。

IL-1能够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炎症反应,增强血管通透性,促进炎症局部的渗出和浸润。

此外,IL-1还能够促进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产生,进一步增强炎症反应。

IL-1对机体的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具有重要影响。

2. 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2(IL-2)是一种免疫调节因子,主要由激活的T细胞产生。

IL-2能够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细胞免疫应答。

此外,IL-2还能够激活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增强其杀伤活性。

IL-2在免疫治疗中被广泛应用,用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治疗某些肿瘤和免疫缺陷疾病。

3. 肿瘤坏死因子(TNF)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主要由巨噬细胞、T细胞和NK细胞产生。

TNF能够刺激炎症反应,增强血管通透性,促进炎症局部的渗出和浸润。

此外,TNF还能够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参与体内的免疫监视和清除肿瘤细胞。

然而,过度产生的TNF 会导致炎症反应过度,引发严重的炎症性疾病。

4. 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主要由巨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产生。

IL-6在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能够刺激肝脏产生急性期反应蛋白,增强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化。

此外,IL-6还能够促进B细胞的分化和抗体产生,参与体内的免疫应答。

IL-6的异常产生与多种炎症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5. 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抗炎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和B细胞产生。

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结核杆菌特异性抗原CFP10嵌合基因重组卡介苗的构建及鉴定

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结核杆菌特异性抗原CFP10嵌合基因重组卡介苗的构建及鉴定

n n l s i M V a tp a m d p GM CS — F CFP 0 1 .Th M V ep GM CS — F CFP1 s t a s o me n o B 0 wa r n f r d i t CG y ee t o o a in,a d t r e r — b lc r p r to n a g tp o
关键 词 : M— S ; F 1 ; 介 苗 ; G C FC P 0卡 穿梭 质 粒
中 图 分类 号 : 3 2 1 文 献 标 识 码 : R 9 1 A
Co s r c i n a d i ntfc to f r c m b na n t u to n de ii a i n o e o i ntBCG o a ni g c nt i n
a s tl l s i t o a c g ne GM - hu te p a m d wih m s i e CSF a nd CFPI O
Y A N G a —i g, Xi o ln BA O ng, La DEN G iha Y— o
( sa c n ttt f I f cin a d I Ree rh I siueo n eto n mmu e,Wet ia Me c lCe tr ih a iest n s n dia n e ,S c u n Unv ri Ch y,C e g 1 0 1 h n h n du 6 0 4 ,C ia)
s n, i ) 扩增 GMc c P o嵌 合 基 因 , 该 基 因定 向 克 隆 到 穿 梭 表 达 质 粒 p o s F 1 将 MV3 1中 , 建 重 组 p 6 构 MV GMc Fc P O质 粒 。 S _F 1 用 电穿 孔 法 将 重 组 质 粒 导 入 B G 菌构 建 r C 经 热 诱 导 后 对 r C 表 达 产 物 作 S SP E 及 免 疫 印 迹 分 析 。 结 果 重 组 质 C B G, BG D -AG

细胞因子名词解释

细胞因子名词解释

细胞因子名词解释细胞因子是细胞间相互作用和通信的重要分子,是免疫系统和炎症反应的关键组成部分。

细胞因子可以被分为许多不同类型,每种类型的细胞因子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下面将对几种常见的细胞因子进行解释。

1.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简称IL):白细胞介素是一类细胞间信号分子,主要由免疫细胞产生。

白细胞介素在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可以促进或抑制免疫反应。

常见的白细胞介素包括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等。

2.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简称TNF):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类具有细胞毒性和炎症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进而发挥着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

3. 干扰素(Interferon,简称IFN):干扰素是一类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

干扰素能够抑制病毒复制和传播,提高机体的抗病毒能力。

干扰素还能够调节免疫反应,促进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通信。

常见的干扰素包括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β(IFN-β)和干扰素-γ(IFN-γ)。

4. 白细胞趋化因子(Chemokine):白细胞趋化因子是一类能够吸引和引导白细胞迁移的细胞因子。

白细胞趋化因子通过与白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促使白细胞定向迁移,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

常见的白细胞趋化因子包括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简称MCP)、趋化因子蛋白(Chemokine Protein)等。

5. 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补体系统是一组能够调节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的蛋白质。

补体系统可以通过激活一系列的补体蛋白,产生溶菌作用、调节吞噬作用和炎症反应等生物学效应,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和清除病原体。

简述细胞因子名词解释

简述细胞因子名词解释

简述细胞因子名词解释细胞因子是一类由各种细胞产生的小分子蛋白质或者多肽,它们在细胞间传递信号,并调节免疫和炎症反应。

细胞因子在机体内进行细胞间的通讯,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调控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理过程。

下面将详细解释几种常见的细胞因子。

1.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简称IL):白细胞介素是一类由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主要调节免疫系统的应答和调节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IL-2能够促进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IL-4则能够刺激B细胞的活化和抗体产生。

2.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简称TNF):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类参与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和T细胞产生。

TNF能够引起组织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凋亡,并具有抗肿瘤作用。

TNF的过度释放与多种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3. 干扰素(Interferon,简称IFN):干扰素是一类由受到病毒感染的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的作用。

干扰素能够增强细胞抗病毒能力,抑制病毒复制和传播,并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来增强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

4. 刺激素(Cytokines):刺激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种细胞中的细胞因子。

它们起到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分泌和表达等生物学过程的作用。

刺激素包括多种类型,如生长因子、巨噬细胞刺激因子等,它们在机体的正常生理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这些细胞因子的作用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共同调节机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保持机体内部的稳态。

然而,当细胞因子的平衡被打破,过度或不足的产生可能导致免疫疾病的发生。

因此,对细胞因子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和治疗各种病理状态。

白介素10__人白介素10-IL-10使用说明书

白介素10__人白介素10-IL-10使用说明书

GMP级重组人白介素10(冻干粉)Recombinant Human IL-10作用机理:白细胞介素-10(IL-10)是多种哺乳动物细胞类型产生的免疫抑制细胞因子,包括巨噬细胞、单核细胞、T细胞、B 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

IL-10 抑制 IL-1 和 TNF-α等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和 IL-4 一样,IL-10 增强了体液免疫反应,减弱了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人白细胞介素-10 对小鼠细胞具有活性,而小鼠白细胞介素-10 对人细胞无活性。

规格参数:货号:TL-639 规格:50ug产品信息:表达宿主:人HEK293细胞同源名称:B-TCGF, CSIF, TGIF ,IL-10,IL10A ,GVHDS,MGC126450,MGC126451,RP11-262N9.1,Interleukin-10 蛋白序列:DNA 序列编码人 IL-10(NP_000563.1)表达带有 His 标签在 C 末端分子量:IL-10 包含 166 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 19.5kd纯度:≥95%采用 SDS-PAGE 凝胶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内毒素:≤0.01EU/ug(凝胶法)生物活性:确定通过剂量依赖性作用,与人白细胞介素 4(IL-4)共同刺激 MC/9 细胞,ED 50为≤2.0ng/mL,对应的特异性活性为≥5×105 IU/mg纯化方式:层析纯化性状:白色疏松体保存温度:2-8℃有效期:24 个月生产厂家:同立海源生物使用说明:稳定性和储存:冻干的样本的可以在4℃保存 24 个月,溶解后的液体可以于-20℃保存 6-12 个月,并且避免反复冻融相关产品:Human IL-2、Human IL-15、Human IL-12、Human IL-6、Human IL-18、Human IL-21、Human IFN-γ、Human GM-CSF、Human EGF、NK细胞培养试剂盒。

集落刺激因子

集落刺激因子
M-CSF的生物学作用
M-CSF主要的生物学作用是促进单核-吞噬细胞包括破 骨细胞在内的细胞的存活、增殖和活化。 M-CSF是炎症反 应中的介质,并可提高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细胞和微生物的 能力。
(四)干细胞因子
干细胞因子又称肥大细胞生长因子,最初是从 Buffalo大鼠肝细胞系中cDNA克隆成功,在小鼠 MGF基因 位于第10号染色体SL基因,是C-kit的配体,因此也称之 造血生长因子KL。
4阻止肥大细胞发生程序性细胞死亡一多重集落刺激因子il3的生物学活性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977年burgess等从小鼠肺条件培养液中发现一种能刺激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形成集落的因子命名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生物学作用1促进造血嗜酸细胞增多2降低血清胆固醇3治疗髓样细胞增殖综合症三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又称csf1最初发现其存在于血清尿或其它体液中能刺激骨髓造血细胞巨噬细胞集落的形成mcsf主要的生物学作用是促进单核吞噬细胞包括破骨细胞在内的细胞的存活增殖和活化
谢谢!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 刺激造血及免疫细胞分化发育 • 介导固有免疫 • 介导适应性免疫 •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等
细胞因子分类
按功能分: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干扰素(Interferon, IFN)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集落刺激因子
集落刺激因子的作用:
1、动员骨髓中性粒细胞移行至外周血中。 2、促进骨髓中性粒细胞前体分化和增殖。 3、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功能。
集落刺激因子 分类
按作用靶细胞不同分类:
1、多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IL-3) 2、粒细胞和巨噬细胞CSF(GM-CSF) 3、巨噬细胞CSF(M-CSF) 4、干细胞因子(SCF) 5、红细胞生成素(EPO) 6、粒细胞CSF(G-CSF)

第5章 细胞因子作业及答案--医学免疫学

第5章 细胞因子作业及答案--医学免疫学
7.TNF的生物学作用不包括()
A、免疫调节作用
B、特异性杀伤肿瘤,受MHC-I类分子限制作用
C、促进炎症引发恶液质和发热;
D、抗肿瘤作用;
E、不会造成人体组织和细胞的损伤,临床应推广应用
8.下列哪些作用特点是CK所具备的()
A、多效性
B、协同性
C、多向性
D、特异性
E、旁泌性
四.B型题:(从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或最为接近的)
五问答题
1 CK分类
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TNF);集落刺激因子(CSF);趋化性细胞因子(chemokine);生长因子(GF)
2 CK共性
1理化性质:大小(KD):8--30kD;组成:多肽、糖蛋白;结构:大多单体,少数双体或叁体
2产生特点:a.多源性b.多样性c.自限性d.存在:分泌型和细胞膜型。
问题:
1.立生素和非格司亭属于哪种药物?
2.为何使用它对该患者进行治疗?
二单选题
1.A 2.C 3.B 4.B 5.B 6.D 7.D 8.A 9.A 10.E
三多选题
1.BE 2.ABCDE 3.CD 4.ABDE 5.CDE 6.ABCE 7.BE 8.ABCE
四B型题
1.B 2.C3.A 4.B 5.D 6.D 7.A 8.B
六.病例分析题
患者孙某,女,62岁,乳腺癌根治手术后,应用紫杉醇+多柔比星方案化疗,6天后出现发热,体温达38℃,血常规检测显示严重骨髓抑制:白细胞0.08×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基本为0),红细胞2.10×1012/L,血红蛋白80g/L,血小板90×109/L。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同时皮下注射立生素200μg/d,2天后患者发热无明显改善,血常规监测骨髓抑制症状无明显改善,遂静脉滴注非格司亭300μg/d,每日监测血常规。3天后体温下降至正常,骨髓抑制症状逐渐好转,避免了患者严重感染,挽救了其生命

中国医大2012年1月考试《医学免疫学》考查课试题

中国医大2012年1月考试《医学免疫学》考查课试题
Ⅱ型超敏反应 又称细胞溶解型变态反应或细胞毒型变态反应。细胞上的抗原与抗体结合时,由于补体、吞噬细胞或 K细胞的作用、细胞被破坏。例如血型不符的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反应和药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都属于Ⅱ型超敏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 又称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它是由中等大小可溶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到毛细血管壁或组织中,激活补体或进一步招引白细胞而造成的。属于Ⅲ型的疾病有链球菌感染后的部分肾小球肾炎,外源性哮喘等。阿尔图斯反应是一种局部的Ⅲ型超敏反应。在反复注射抗原(如狂犬病疫苗、胰岛素)后,局部可出现水肿、出血、坏死等炎症反应。
3. 超敏反应主要分为几种类型?各型之间有何特点?
答:分为速发型超敏反应和迟发型超敏反应。盖尔和库姆斯将超敏反应分为下述4种类型:Ⅰ型超敏反应 又称过敏性变态反应或速发型变态反应。由于抗原与抗体(通常是IgE类)在介质释放细胞上相互作用,使细胞上IgE的Fo受纤搭桥,引起细胞活化,细胞内颗粒的膜与胞膜融合形成管道,使一些活性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A(SPS-A)等释放。这些介质能引起平滑肌收缩、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和腺体分泌增多。根据这些活性物质作用的靶细胞不同,可发生呼吸道过敏反应、消化道过敏反应、皮肤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有青霉素过敏反应,药物引起的药疹,食物引起的过敏性胃肠炎,花粉或尘埃引起的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C. 先天性免疫缺陷
D. 接触某种抗原后的特异性不应答
E. 对自身抗原不应答
D
满分:1 分
20. 属于Ⅱ型超敏反应的是
A. 血细胞减少症
B.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C. 类风湿
D. 接触性皮炎
E. 糖尿病
A
满分:1 分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气及炎性介质的影响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气及炎性介质的影响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气及炎性介质的影响谢谦;林彬【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年(卷),期】2015(7)12【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气及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ARDS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20 mg/kg+5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B组患者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疗程均为7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和血清炎性介质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且A组患者PaO2、SaO2和PaO2/FiO2均高于B组(P<0.01).治疗后A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B组患者血清GM-CSF和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A组患者血清IL-6、IL-8、GM-CSF和TNF-α水平均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0水平均升高,A组高于B组(P<0.01).A组患者呼吸机支持时间、ICU入住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1).结论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ARDS可有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气,增强机体的抗炎能力,利于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总页数】4页(P69-72)【作者】谢谦;林彬【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乌鲁木齐830000;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乌鲁木齐830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大剂量沐舒坦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损伤程度、血气指标和血清SOD活力的影响 [J], 叶海丰2.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肺外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管外肺水及氧合功能的影响 [J], 刘勇军;陈娟;欧阳彬;陈敏英;刘紫锰;管向东3.大剂量沐舒坦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损伤程度、血气指标和血清SOD活力的影响 [J], 高俊;郑勤玲;和瑾4.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J], 张清;袁世荧;姚尚龙5.倍氯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J], 路聪哲;陈洪;常艳;伏婷婷;任冰稳;翟鑫;王吉;张宝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alimogene laherparepvec原理

talimogene laherparepvec原理

talimogene laherparepvec原理标题:Talimogene Laherparepvec原理的探索与理解一、引言Talimogene laherparepvec(也称为T-VEC)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黑色素瘤。

其独特的原理和机制使其在癌症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和理解Talimogene laherparepvec的工作原理。

二、Talimogene Laherparepvec的基本信息Talimogene laherparepvec是由一种名为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HSV-1)的病毒经过基因工程改造而来的。

这种病毒被设计用来携带并表达两种人类基因: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一个被称为“删除Ⅰ型干扰素调节因子”的基因。

三、Talimogene Laherparepvec的工作原理1. 病毒感染肿瘤细胞:T-VEC被直接注射到黑色素瘤病灶中,然后利用自身的特性去感染肿瘤细胞。

2. 基因表达:一旦进入肿瘤细胞,T-VEC就开始表达GM-CSF和删除Ⅰ型干扰素调节因子这两种基因。

3. 刺激免疫系统:GM-CSF是一种强大的免疫激活剂,可以吸引和激活免疫系统的白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从而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

4. 杀死肿瘤细胞:同时,由于删除了Ⅰ型干扰素调节因子,使得病毒感染后的肿瘤细胞无法正常产生干扰素,导致其更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5. 免疫记忆:通过这种方式,T-VEC不仅能够直接杀死被感染的肿瘤细胞,还能够引发全身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形成免疫记忆,防止肿瘤的复发。

四、结论Talimogene laherparepvec以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展示了强大的抗肿瘤效果,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尽管目前主要应用于黑色素瘤的治疗,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它能在更多类型的癌症治疗中发挥作用。

细胞因子种类

细胞因子种类

细胞因子种类
1、白细胞介素早期发现细胞因子是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调节作用,故命名为白细胞介素。

2、集落刺激因子是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分化、增殖的细胞因子。

主要包括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红细胞生成素、干细胞因子和血小板生成素等,它们分别诱导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分化、增殖成为相应的细胞。

3、干扰素因具有干扰病毒复制的功能而得名。

根据其结构特征及生物学活性可分为I型、II型和DI型。

4、肿瘤坏死因子家族:肿瘤坏死因子因最初被发现其能造成肿瘤组织坏死而得名,家族成员在调节免疫应答、杀伤靶细胞和诱导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5、生长因子泛指一类可促进相应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细胞因子。

其种类较多,包括转化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血小板生长因子等。

6、趋化因子是一类结构相似,分子量约8〜12kD,具有趋化功能的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的种类与功能

细胞因子的种类与功能

细胞因子的种类与功能
细胞因子主要有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趋化性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生长因子。

1、白细胞介素
促进胸腺细胞、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增强Tc和NK细胞的杀伤活性;引起发热,参与炎症反应;刺激造血功能;促进免疫应答。

2、干扰素
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

3、肿瘤坏死因子
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提高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加过氧化物阴离子产生,增强ADCC功能,刺激细胞脱颗粒和分泌髓过氧化物酶;抗感染;TNF是一种内源性热原质,引起发热,并诱导肝细胞急性期蛋白的合成;促进髓样白血病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

4、集落刺激因子
集落刺激因子是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

5、趋化性细胞因子
趋化性细胞因子是一类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为介绍有关趋化性细胞因子/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在抗肿瘤免疫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所
起的重要作用,以及特异性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阻断剂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6、转化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一类多功能的多肽类生长因子,对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外基质的产生、血管的生成、细胞凋亡及机体免疫系统均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TGF-β与多种人类疾病相关。

7、生长因子
促进生成大量的成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

治疗骨质酥松、股骨头坏死、关节炎、风湿病和因钙缺乏导致的疾病。

白细胞介素因子与慢性失眠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因子与慢性失眠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因子与慢性失眠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黄楷棋;汤永红
【期刊名称】《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年(卷),期】2024(31)1
【摘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因子与睡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一方面,白细胞介素因子可通过作用于神经系统、诱导炎症反应以及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机制对睡眠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睡眠也可通过影响白细胞介素因子的分泌和活性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

现就白细胞介素因子-1、白细胞介素因子-6和白细胞介素因子-10与慢性失眠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慢性失眠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目标。

【总页数】5页(P57-61)
【作者】黄楷棋;汤永红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神经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6.23
【相关文献】
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0对人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的相互作用
2.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及白细胞介素-6在针刀治疗前后表达水平的变化
3.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及白细胞介素-6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4.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3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鼻黏膜
上皮细胞自噬的影响5.血清趋化因子-13、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8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表达意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1.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

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

2.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

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3.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4.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

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5.免疫自稳(immunologic homeostasis):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6.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

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

7.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即黏膜伴随的淋巴组织。

是指分布在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下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

除执行固有免疫外,还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

146.2细胞因子的分类

146.2细胞因子的分类
16
THANK YOU
17
11
大剂量TNF注射造成恶液质的小鼠模型
12
(五)趋化因子(Chemokine)
• 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对不同细胞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 趋化运动是指细胞向高浓度刺激物方向的定向运动。
• 功能:能招募免疫细胞到达免疫应答局部,参与免疫调节 和免疫病理反应。
13
特点:⑴结构上有较大的同源性
⑵氨基端多含有1个或2个半胱氨酸
IFN
抑制病毒复制 抗病毒蛋白
肝细胞
受体 IFNRI/II
9
干扰素的类型及主要功能
名称 受体
IFN CD118 IFN CD118 IFN CD119
主要产生细胞
主要功能
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抗病毒,促进MHC I和II分子 表达
成纤维细胞 活化T细胞,NK细胞
抗病毒,抗细胞增殖
激活巨噬细胞,抗病毒,诱导 Th1细胞的分化
家族+L(ligand)+数字序号 MCP-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属于CC家族,称为CCL2
趋化单个核细胞、T细胞、DC等。 IL-8: 典型CXC家族成员,称为CXCL8
趋化中性细胞
15
(六)生长因子( growth factor, GF )
对细胞生长起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
• 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 •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 •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 • 血小板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 •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ic growth factor,HGF)。

细胞因子的种类与功能

细胞因子的种类与功能
(1)免疫调节作用(主要): a. 活化巨噬细胞; b. 促进APC(s)表达MHC-II类分子,提高 抗原递呈能力; c. 促进MHC-I类分子表达,增强NK细胞 和 CTL细胞的杀伤活性; d. 促B 细胞分化、增殖; e. 抑制Th2细胞分化及细胞因子合成。
(2)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与I型干扰素类似)。
lymphotactin-β 主要功能:趋化淋巴细胞。
整理版ppt
28
(4)CX3C亚族(δ亚族):
--- 两个半胱氨酸被三个氨基酸隔开。 成员:Fractalkine 主要功能:趋化淋巴细胞和巨噬细
胞。
整理版ppt
29
六、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
包括:
TGF-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转化生长因子-β);
整理版ppt
17
1. 干细胞因子
(stem cell factor, SCF,又称c-Kit配体)
存在形式:跨膜型 分泌型
细胞来源:骨髓基质细胞。 生物学功能:
A. 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发育; B. 刺激肥大细胞增殖。
整理版ppt
18
2.Flt3配体(Flt3 ligand,FL)
存在形式:跨膜型 分泌型
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
整理版ppt
30
生物学功能:(免疫抑制调节剂)
• 抑制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产生; • 抑制B细胞增殖和T细胞依赖性多克隆抗体
的产生; • 抑制NK细胞活化和IL-2的LAK细胞诱导作用; • 抑制Mφ活化和前炎性细胞因子产生; • 抑制多种细胞增殖(如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和

巨噬细胞分类

巨噬细胞分类

巨噬细胞分类巨噬细胞的分类仍然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不同的因素会导致不同的表型和巨噬细胞活化状态,包括信号分子、生长因子、转录因子、表观遗传和转录后机制和变化,以及微环境信号,如细胞因子、细胞间接触物和代谢物。

此外,面对微生物及其产物,如脂多糖(LPS),巨噬细胞可以调节自身的活化状态。

然而,巨噬细胞的活化在组织稳态以及炎症和疾病进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巨噬细胞可以根据其功能和活化作用进行分类,并分为两种亚型:经典活化的M1巨噬细胞和替代活化的M2巨噬细胞。

M1和M2巨噬细胞的分化。

M1和M2巨噬细胞响应多种因素,包括信号分子、生长因子、转录因子、细胞因子、细胞间接触物和代谢物。

经典活化态的M1巨噬细胞M1巨噬细胞主要通过天然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在Th1细胞募集、病原体抵抗和肿瘤控制中发挥作用。

M1巨噬细胞通常由病原体、LPS、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1型辅助性T (Th1)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活化。

许多通路能促进巨噬细胞向M1极化,,包括IRF/STAT、LPS/TLR4和NF-κB/PI-3激酶通路。

从特征上说,M1巨噬细胞抗原呈递活性强和分泌促炎细胞因子多,如白细胞介素1 (IL-1)、IL-6、TNF-α、一氧化氮(NO)和活性氧(ROS)。

此外,它们下调IL-12和IL-23和IL-10的表达。

M1巨噬细胞的刺激导致 IL-1b、TNF-α、IL-12、IL-18和IL-23的分泌水平提高。

此外,M1巨噬细胞表型表达高水平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I类(MHC II)、CD68、CD80和CD86,以及针对Th1细胞的趋化因子,包括CXCL9和CXCL12。

表1.人M1巨噬细胞标志物。

这些标志物可用于区分M1巨噬细胞和其他细胞类型。

物种巨噬细胞亚型标志物标志物类型表2.小鼠M1巨噬细胞标志物。

这些标志物可用于区分M1巨噬细胞和其他细胞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姚 婷! , 王慧娟, 秦浚川 F , 孙路虹, 季晓辉
F 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江苏 南京 >F##>@ ;
$ 南京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系,江苏 南京
>F###C %
A摘
要B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和白细胞介素 ( 0G’/H) +2) I F# 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 I !( (*H I
% &’()*+,) .’/0,)1203 (X ;=Z<[6;R56< 6W< ;=6<85:6;X= \<6]<<= 8<:X^\;=5=6 W7^5= ^5:8X_W5R< :X9X=‘G[6;^7956;=R a5:6X8 $ 8W0G’/H % 5=b
;=6<89<7c;= $ +2 % GF# X= (*HG! 5=b +2GC R<=<856<b \‘ W7^5= _<8;_W<859 \9XXb ^X=X:‘6<[K 40)567(3 U7^5= ^X=X:‘6<[S ;[X956<b a8X^ 6W< \9XXb Xa W<596W‘ bX=X8[S ]<8< :79678<b ];6W 0G’/H X8 +2GF# 59X=<S X8 :X^\;=<b 0G’/H ];6W +2GF#K /<Z<=6‘ 6]X WX78[ 956<8 (*HG! ;= :79678< [7_<8=565=[ ]<8< b<6<8^;=<b \‘ -2+/& 5=b 6W< ^<6WXb Xa \;X9XR;:59 5:6;Z;6‘ b<6<:6;X=S 5=b +2GC ;= :79678< [7_<8=565=[ ]<8< b<6<:6<b \‘ -2+/& OCW 5a6<8 :79678<K 80(9:)(3 " 0G’/H ]5[ 5\9< 6X ;=b7:< R<=<856;X= Xa (*HG! \‘ ^X=X:‘6<[ 5=b W5b 5 [‘=<8R<6;: <aa<:6 ];6W 2L/ ;= ;=b7:6;X= Xa (*HG!K TW;9< +2GF# ]5[ :5_5\9< 6X ;=W;\;6 _8Xb7:6;X= Xa (*HG! 5=b W5b 5= 5=65RX=;[^ 6X ;=b7:6;X= Xa (*HG! \‘ 2L/ 5=b 0G’/HK # 0G’/H W5b 5 :5_5\;9;6‘ 6X ;=b7:< [<:8<6;X= Xa +2GC \‘ ^X=X:‘6<[。 TW;9< +2GF# :X79b [7__8<[[ [<:8<6;X= Xa +2GC 5=b W5b 5= 5=65RX=;[^ 6X ;=b7:6;X= Xa +2GC \‘ 0G’/HK ;6<,:9(16<3 0G’/H ^5‘ _8X^X6< ^X=X:‘6<[ 6X 8<9<5[< ;=a95^^56X8‘ :‘6Xc;=<[ 5=b _95‘[ 5= ;^_X865=6 8X9< ;= ;=a95^^56X8‘ 8<5:6;X= ;= Z;ZXd ]W;9< +2GF#S 5[ 5 b85^56;: ;=a95^^56;X=G;=W;\;6X8S ^5‘ W5Z< 5= 5=65RX=;[^ 6X ;=Ga95^^56X8‘ <aa<:6 Xa 0G’/HK % =0> ?6*7( ^5:8X_W5R< :X9X=‘G[6;^7956;=R a5:6X8; ;=6<89<7c;=GF# ; 67^X8 =<:8X[;[ a5:6X8G!; ;=6<89<7c;=GC ; ^X=X:‘6< A &:65 *5=V;=R 0<b )=;ZS >##>S >> $ ? % e !"# I !"> B
姚 $期
婷等: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 % #& 对人外周血单核巨噬 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 % !、 白细胞介素 % ’ 的相互作用
・!"#・
Hale Waihona Puke 效应? (&&& ) (&&( 年 * 本实验室研究了 + % ,-.、 /0 % #& 对单核细胞产生 /0 % ’、 12. % ! 调节作用的 相互影响, 现报道如下。 ! #3 # 材料和方法 材料 试剂
南 45+ % ,-.6 家蚕表达的重组基因产品, 7( 8 : 京大学生化系研制 , 活性为 !3 $ 9 #& ; < =>; 45/0 % 英国 ?@A4B 1@C5 产品; 脂多糖 D 0?- E : 美国 -F>=G #&: 公司产品; 深圳晶美公司进 /0 % ’、 12. % ! 试剂盒: 口分装产品。 细胞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正常健康无偿献血 者新鲜静脉血经 .FCBH 分离得到。 仪器 I@4G@JK ,L( 培养箱 D 德国 M@NO4B 公司产 E 品 ,,HFNFPFB 全自动酶标检测仪 D 奥地利 Q-R- 公司 产品 E ,.Q,-CGPJHG4 流式细胞仪 D 美国 ST 产品 E 。 #3 ( 方法 细胞培养液配制 合成培养基 ( U?+/ #"V& ) 含青霉素 #&& ; < =H , 链霉素 #&& ; < =H , 谷胺酰氨 ( ==BH < 0 , #&W 新生牛血清。 单核细胞分离 参照文献 7 # 8 方法。取肝素抗 凝的健康献血员新鲜血,经缓冲液 IGNX 液稀释 # 倍后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常规分离, 取单个核细胞层, IGNX 液洗涤 ! 次后,用 #&W 牛血清培养液调整细 将该浓度的外周血单个 胞浓度为每毫升 # 9 #&: 个。 核细胞 ( 的细胞悬液加入 Y" 孔细胞培养板, ?S+,) 每孔 (&& "H, 置 ,L( 孵箱中过夜, 以使单核细胞充分 贴壁; 用温 IGNX 液洗涤 ! 次, 去除非黏附细胞, 贴 壁的即为单核细胞。 经 ,T#V 单克隆荧光抗体染色后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 0-1+’+*&2+/ *&*3+*4 $ *567859 /:;<=:< %
第 >> 卷第 ? 期 >##> 年 @ 月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 ! "# 对人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产 生肿瘤坏死因子 ! !、 白细胞介素 ! $ 的相互作用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证实所得的细胞 ’$W 以上为单 核细胞。 12. % ! 的诱导和检测 在含有单核细胞的培养孔 内加入 + % ,-. D $&& ; < =H* # &&& ; < =H, $ &&& ; < =H E , 或同时加入 + % ,-. 与 /0 % #&( ($ N> < =H, $& N> < =H) 每孔 (&& "H, 置 !: Z $W ,L( 培养 # 天后弃 /0 % #&, 上清, 再加入 0?-( 每孔 (&& "H 培养 ( 天 #& "> < =H) 后收集培养上清,放置 % (& Z 冻存,待测 12. % ! 含量。并设 0?- 对照和培养液对照。采用双抗体夹 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和生物学活性法进行 [0/-Q) 对照检测。 生物 [0/-Q 法按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活性法采用微量 0Y(Y 细胞细胞毒试验。 /0 % ’ 的诱导和检测 在含有单核细胞的培养 孔内加入 + % ,-.( , # &&& ; < =H* $ &&& ; < =H) /0 % #& ( ) 培养 ( ($ N> < =H 或同时每孔加入 + % ,-.、 /0 % #&, 天后收集培养上清, 放置 % (& Z 冻存, 待测 /0 % ’ 含 量。采用双抗体夹心 [0/-Q 检测, 按检测试剂盒说明 书操作。 " 结 果
!"#$%&’#()" *$#+$$" ,&’%)-.&/$ 0)1)"2G3#(451&#("/ 6&’#)% &"7 !"#$%1$58("9:; )" <=6G! &"7 !>9? @$"$%&#$7 *2 A54&" ,)")’2#$3
P&Q (;=RS T&*4 U7;GV75=S F M+* 37=G:W75=S /)* 27GWX=RS 3+ Y;5XGW7; " #$%&’($’)’*+ ,-. /001-’)’*+ /-23$313$’- ’4 56#7,5,-8$-* 9:;;9<= F >$’%?@0$%,) /-23$313$’- ’4 5,-8$-* 7-$A@&B 2$3+C 5,-8$-* 9:;;;DC E?$-, 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