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等值理论与不可译现象
翻译的等值理论与不可译现象
翻译的等值理论与不可译现象摘要:如何理解翻译的等值问题是人们长期以来不断讨论的一个课题。
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全然不同的语言,属于不同的文化,有很多用法在两种语言中无法找到等值成分。
怎样妥善处理这种沟通中的障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关键词:翻译等值;文化差异;不可译翻译难,难在它既涉及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
不同的文化观念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局部的交叉、碰撞和冲突,从而给语言的翻译带来种种障碍和困难。
因此,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提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如果认为掌握一些语法规则、借助词典就能胜任翻译工作,那就大错特错了。
几百年来,很多著名学者提出了各种翻译理论,其中不乏有影响的、带有指导作用的理论。
但在翻译实践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不是一两种理论就能解释清楚的。
西方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翻译等值”(translation e-quivalence)。
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形式对应和动态对应”(formal and dynamic equiva-lence)的观点。
他的观点在我国翻译界流传很广,影响较大,而引发的争议也很大。
在许多人看来,等值概念给人一种不同语言之间有绝对对称的表达方式的错觉,从而会误导人们在翻译实践中生搬硬套,造成死译、硬译。
曾经有人将theMilky Way翻译成“牛奶路”的笑话,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翻译者只是为了机械地照顾字面的对应。
实际上,奈达提出“翻译等值”理论的本意并非如此,他也曾经明确说过,“翻译是指两种语言信息的最近似的自然等值,首先在意义方面,其次在文体方面”,“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
等值翻译所追求的目标是:译文与原文虽然在形式上很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但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可以同样顺利地获得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信息,包括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等。
英汉互译中的语义等值问题
英汉互译中的语义等值问题[摘要]文化影响着语言。
不同的文化下,语言的涵义,使用的范围,影响各有不同。
本文试着用奈达的等值理论从语义、逻辑、功能及风格四方面对英语同汉语互译中的等值问题进行阐述,证明作为翻译的标准和原则,等值理论是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同时,它是相对的,在翻译的时候应更注重格式及内容。
[关键词]语义等值逻辑功能格式一、理论概念语义等值(Semantic Equivalence)理论早在1790年就被英国杰出的翻译理论家泰特勒在他的著作《论翻译的原则》(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一书中提出,“好的译文是将原文的长处完完全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里,使得译文语言所属国的人能毫不含糊地领会,强烈地感受,正像原作所属国的人所领会,所感受的一样。
”但真正将此理论系统化的是尤金•奈达(Eugene Nida,1914-),国际公认的20世纪翻译理论界的泰斗,他著述丰富,立论鲜明,其中的精华是翻译等值论,他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一译“灵活对等”)和“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 valence),把读者反应作为评判译文好坏的标准的主张对我国的翻译事业影响非常的深远。
现代翻译中,语义等值问题主要包括三个内容:第一,翻译要达意;第二,译文要再现原文的风格;第三,译文要自然。
其中,“达意”又可分为三个方面。
1.语言涵义的等值问题语言涵义是等值翻译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不同语言民族在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产生了很多不同文化背景民族难以理解或解释的词汇。
如汉语中的阴阳,精神文明,工夫茶,政治面貌等词汇,在英语中基本是找不到对等的词语,翻译的时候只能通过对该词意义上的理解,选择意译来传达该词涵义。
但也有一些词汇如果只用意译的方式,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翻译中不可译性的文化阐释
翻译中不可译性的文化阐释如单位、类别、结构成分等等,在译语中尽可能占有与原语范畴在原语中同样的地位。
所谓范畴就是语法中的词性以及数、格、体、人称、时态、语态、情态等的各种变化。
卡特福德还提出了语言的不可译性和文化不可译性观点。
语言不可译性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原语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法单位或单词,共用了一个语言形式;或者目的语种没有原语中能替换的词汇和语法,只有调整词序和句子结构作为补偿。
二是原语单位一词多义,而译入语没有相应的一词多义。
文化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是,原语文本功能相关的语境特征在译语文化中却不存在。
[3]等值翻译的两个限度是:其一,媒介之间的翻译是不可能的,及不能把一个文本的口头翻译成书面形式,反之亦然。
其二,无论是媒介层次(音位学或字符学)之间,还是语法和词汇层之间的翻译都是不可能的,语音与语法,词汇和字形是不能互换的。
他提出的等值意义在于,从某一侧面反映翻译的本质在于等值关系的确立,对翻译学的双语转换机制的建立有借鉴作用。
二、语言层面上的不可译性语言层面上的不可译性大致可以分为语音层面上的不可译性、字形层面上的不可译性、修辞层面上的不可译性三种。
语音层面上的不可译性是指每种语言都有其特有的音位结构,这种特点不可能被其他语言所代替。
英语和汉语有太多的不同,在语音方面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很难在另一种语言上面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语音。
将汉语译成英文时,汉字的语音无法保留,因此原语语音上的特点无法在译语上面体现出来。
另一个由于汉语语音特点导致不可译性的现象就是古典小说的翻译。
在古典小说的章节中有很多谐音部分,这些谐音部分虽说有游戏的成分,但是谐音在古典小说中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有的时候可能涉及到整部作品的主旨或是思想。
汉语中有很多谐音现象,如“他是典型的气管炎(妻管严)!”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直接翻译成“tracheitis”并不能达意,但如果意译也翻译不出谐音的成分,就失去了语音的效果。
字形层面上的不可译性(Untranslatabilityin CharacterStructure)汉语是由有意义的字符组成的,而英语是由没有意义的字母组成。
重新认识卡特福德翻译理论
重新认识卡特福德翻译理论一、本文概述卡特福德翻译理论自其诞生以来,一直在翻译研究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旨在重新认识和解析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核心观点,以及其在现代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概念,包括“对等理论”和“翻译转换”等。
接着,通过对卡特福德理论的深入分析,本文试图揭示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同时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将探讨卡特福德理论如何与当代翻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及如何在新的语境下推动翻译研究的发展。
文章总结了卡特福德翻译理论对现代翻译研究的贡献,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二、卡特福德翻译理论概述卡特福德(J. C. Catford)的翻译理论在语言学界具有重要地位,他提出了“语言学的翻译理论”(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这一理论主要基于对比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观点。
卡特福德认为,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它涉及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这种转换应基于语言的系统性和功能性。
在卡特福德的理论中,翻译被划分为两个主要类型:直译(formaltranslation)和意译(free translation)。
直译强调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形式对应,尽可能保留源语言的语法和词汇结构;而意译则更注重目标语言的自然性和流畅性,允许在翻译过程中对源语言的形式进行调整和修改。
卡特福德还提出了翻译转换(translation shifts)的概念,这是指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结构差异,需要进行的语法和词汇层面的调整。
这些转换包括层次转换(rank shifts)、结构转换(structure shifts)、类别转换(class shifts)、单位转换(unit shifts)和内部系统转换(intra-system shifts)。
这些转换类型有助于解释翻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指导译者在实践中进行恰当的调整。
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
夜 麦克司•威伯 作 郭沫若 译 愈近黄昏, 暗愈暗, 静愈静, 每刻每分, 已入夜境。 青
衣
郭以译意为主,是传神 派的译法,其特色是: (1)靠近中国传统诗体 (三言夹四言); (2)押韵较工; (3)用语较归化,语意 显豁,自成一首诗; 然而从语音、语法、 语义三方面衡量则颇 不惬人意。
(二)语言的共性
不同地区、国家,有各自的语言。各种语言千变万化,在 发音、书写、语法等方面各不相同。但总有一些相同或相似 之处。如表达思想的最小单位是句子,每个句子往往是由主 语、谓语以及宾语、定语、状语所组成。这就是语言的共性。
(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189)
例如,“敌人”与“歼灭”两个概念在同一情景和 逻辑范畴中,英语和汉语都表现为相同的句子形 式。 a drop in the ocean 沧海一粟 The enemy were wiped out. 敌人被歼灭了。 (陈永娣.浅谈英语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A].枣 庄学院学报.2008)
青 衣
●全可译因素:标题、作者姓名 ●不可译因素:fainter, dimmer, stiller三个词都以 |ә|音结尾,表达了一种单调的模模糊糊的象征着 机械渐进过程的东西,汉语中实难从声音方面描 摹出来,因此|ә|不可译。 ●小半可译因素:“now night" 中的"now"用得十分 机智,它可以指“现在”,也可以表示一种突然 发现的心情,一种结论性的东西,或是一种感叹 式的东西。上面一行拖得很长,一个过程在缓慢 单调中进行,而”now"一出,似乎一切戛然而止, 上下衔接,天衣无缝。所以要把其含义全译出或 大半译出是不可能的,只能译出一小部 青
3、音译法
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二--翻译的基本问题xzb
又是检验翻译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科学的翻译理论是前人翻译 实践的总结,掌握这些理论有助于我们进行翻译实践。因此,我 们既要重视翻译实践,又不可忽视翻译理论。
2)翻译活动的范围很广,种类很多。按涉及到的语言来分,有 本族语译成外语和外语译成本族语两种;按工作方式来分,有口 译和笔译两种;按翻译材料来分,有科技材料的翻译,文学作品 的翻译,政论作品的翻译及其应用文的翻译;按处理方式来分, 有全译、摘译和编译。不同类型的翻译有着不同的要求,学习时 应注意它们的共性和个性。搞好翻译,大量的翻译实践是根本前 提,必须亲自动手,在实践中摸索和积累自己的经验。更要借鉴 别人总结出的、经实践经验是正确的翻译理论,从中受到启迪。
正:小伙子慷慨解囊。
2. 风格的理解 A: how much did you suffer?你吃了多少苦? B: plenty 一言难尽 “I didn’t mean any particular harm, but so long as rebukes are going, I might say it wasn’t quite your affair to jump to the conclusion that we couldn’t change any note that you might happen to be carrying around. On the contrary, we can.” “我可没有什么恶意,可是你要开口教训人的话,那我倒要告诉你, 像你这样凭空武断,认为我们找不开你身边可能带着的什么大钞 票,那未免是瞎操心。恰恰相反,我们换得开!
翻译的等值
等值与机器翻译
“等值”一词一直作为精确计算的科学术
语。二战后,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机器翻译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
人们将语言符号编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码,并做标识赋值,通过制定语法转换规 则,让计算机完成自动翻译。
机器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在不同的语言中
寻求等值的语言符号进行匹配转换的过程。
值。” 卡特福德(Catford)认为翻译是“一种语言(原 语)的文本材料被等值的另一种语言(目的语) 的文本材料所替换。”
奈达将翻译看作是“用译入语创作出跟原语最
贴切的自然等值物(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ce) 斯瓦塞(Svajcer)指出“‘等值’虽然是翻译理 论中的中心争论点之一,却似乎也是语言学家 们普遍认为无法达成共识的争论点”。 斯奈尔—霍恩贝认为“等值不适合用作翻译理 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除了其本身定义含糊不 清外,还给人一种仿佛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绝对 对称的错觉。而这种对称,除了那种含糊的近 似外几乎是不存在,因此,它歪曲了翻译中的 基本问题。”
纽波特的三个“similar”:“… yield similar
information to similar readers in essentially similar situations”。
随着翻译的语言学研究告一段落,西方翻译的
等值理论也完成了从带有浓重数学和逻辑意义 的绝对的“等值”(equivalence)走向相对模糊 的“近似”(similarity)的发展过程。
科勒(Koller)将翻译定义为“代码转换或替代,
也就是将语言甲(L1)中语言符号a1、a2、a3, 用语言乙(L2)中的b1、b2、b3替代。这一定义 更像是为机器翻译而做。
罗杰·贝尔的语言学翻译研究视角
罗杰·贝尔的语言学翻译研究视角
翻译是一项值得翻译理论家和语言学家共同研究的语言文化活动.对语言学家来说,如何解释翻译现象(包括过程和结果)是一大挑战;而语言学理论又有助于翻译理论家对翻译现象进行客观的描写,而不是凭经验和主观意愿制定"原则"或"标准".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介绍贝尔的观点:
(1)翻译概念:定义与等值问题;
(2)译者:操作过程与文本转换过程;
(3)译论的探索.贝尔尝试用系统语言模式来研究翻译问题,并希望寻求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切实可行的翻译研究模式.。
文学翻译中的等值理论
文学翻译中的等值理论作者简介:杨阳,(1986-),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外国语大学在读研究生,专业方向:应用语言学与测试学摘要:本文通过介绍等值概念在文学翻译中的出现,认为等值是相对于传统翻译标准的更为科学的衡量翻译质量的尺度。
并通过例子来证实文学翻译中的完全等值是一种理想状态,并且介绍了不同的处理文学翻译中不等值的补偿方法。
关键词:翻译标准等值标准补偿方法中图分类号:h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1-0000-01一部外语作品翻译成其他语言,其语言的形式发生了变化,那么原文和译文的等值,表现在读者看了译文之后,其感受的相等性。
等值翻译理论是比较科学的翻译标准,为评定译作质量提供比较科学的依据。
等值概念的内涵是建立在思想与语言统一的基础上,不但包括作品思想艺术内同的等值,而且也包括作品语言形式的等值。
而翻译是一种改变语言形式而同时尽量保存思想内容和言语特征的交际活动。
等值论要求着重从思想形象内容的等值转换着眼,从言语形式的等值转换着手,达到内容等值与形式等值的统一。
在文学翻译中,则要求神似与形似的统一,要求作品艺术价值的等值与作品言语价值等值的统一。
从理论上讲,翻译的完全等值是一种理想状态,在实践中,翻译的完全等值是不可能达到的。
文学翻译中的不完全等值现象比比皆是,下面来举例说明:在《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中关于晴雯的判词这样写道“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原文中“霁月”,明净开朗的境界,旧时称赞人品行高尚、胸怀洒落;雨后新晴叫霁,寓“晴”字。
“彩云”,喻美好;云呈彩叫雯,寓“雯”字。
在译文中“霁月”翻译成为了”clear moon”,“彩云”翻译成为了“bright clouds”,英文中bright意为明亮的,鲜明的。
译文传递的信息远远少于原文,造成了信息的缺失。
产生译文和原文的不等值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获奖科研报告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获奖科研报告摘要:翻译等值理论是语言翻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翻译者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翻译理论强调原文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以及在译文中必须保留原文的文本特征。
千百年来,翻译等值理论一直在翻译领域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翻译学者。
翻译等值理论在运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翻译等值理论观点、概念及流派,并且仍在不断完善。
关键词:翻译等值理论理论运用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自从有语言交流以来,翻译就伴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千百年来,人们在交流翻译活动中不断积累翻译经验,逐步改进翻译方法,产生了许多翻译流派,建立了完整的翻译体系,创立了不同的翻译理论,翻译等值理论便是不同的翻译理论之一。
翻译等值理论从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在翻译领域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翻译学者。
一、翻译等值论的起源翻译等值理论是语言翻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学的翻译理论强调原文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以及在译文中必须保留原文的文本特征,也就是翻译的对等理论。
我国古代的佛经翻译是最早的对等翻译,至唐宋之前大部分佛经是以词对词、句对句的翻译。
三国时期支谦在《语法经序》中提出“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
隋朝彦琮在《辨证论》中主张译经“宁贵朴而正理,不用巧而背源”的观点。
此时期的译文以“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为标准,甚至为了力求保全原来面目,“辞质多胡音”。
但是,这一阶段的译文由于过于忠实原文而显得译文晦涩难懂,甚至不明就里。
系统的等值翻译理论最初在欧洲萌芽、发展,其后为世界各国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工作者所接受并运用,是对翻译活动影响最大的翻译理论。
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同等效果论的是十八世纪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Tytler),他在1790年的著作《翻译原理简论》中提出“好的翻译是把原作的优点完全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使得译文语言国家的人们能够像使用原作语言的人们一样清晰地领悟、强烈地感受”。
我国著名的翻译大家严复所提出的翻译三要素“信、达、雅”中的“信”便是翻译等值理论的具体体现,是指原文和译文在思想内容和语义上的等值。
《翻译概论》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翻译专业使用)
《翻译概论》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翻译专业使用)Ⅰ前言本课程是为翻译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全面介绍和翻译相关各种知识,使学生对翻译的原则、分类和方法等有较全面的认识,从而把握翻译中的各种现象,了解翻译与文化的关系以及作为译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掌握翻译中直译与意译的概念和英汉翻译中的等值与近似、形合与意合等相关知识。
本课程以理论学习为主,要求学生掌握和翻译相关的各种知识并在后续的课程学习中高屋建瓴,为将来的翻译实践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翻译专业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36学时。
四教材:姜倩、何刚强《翻译概论》(第二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参考教材:(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3。
(3)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II 正文第一章从翻译的比喻认识翻译的本质一教学目的从翻译或者翻译者的宏观比喻来看翻译的本质;让学生通过从翻译操作过程的比喻来认识翻译的本质。
二教学要求(一)了解翻译的操作过程(二)掌握翻译的本质三教学内容(一)翻译本质(二)对翻译本质的理解第二章翻译的原则一教学目的概念的界定;中外翻译原则的代表性观点;翻译原则之厘定。
二教学要求(一)了解中外对翻译原则的不同阐述(二)掌握翻译的基本原则三教学内容(一)翻译原则的界定(二)翻译原则的不同观点(三)让学生利用所学翻译的原则来指导翻译实践第三章翻译与文化一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语言与文化;让学生通过了解文化差异对翻译加深认识。
翻译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
目 录
翻译的可译性
翻译的不可译性
不可译情况的补救
从不可译性到可译性的发展
翻译的可译性
可译性的基础
莫 言 深善 闺舞 空红 寂袖 寞传 飞 鸿
(一)人类的共性
一般说来,用任何语言表达的信息都可以译成另一种 语言,这就是可译性。人类是有一定共性的。不论种族、肤 色、国籍、民族如何,人的生理条件、生活需求、思维活动 以及感情标准、道德标准总是大致相同的。人类的日常生活、 思想感情、追求爱好,也不相上下。这就是人类的共性。有 了这种共性,人与人之间就容易相互了解,同时也有了交流 思想的愿望和可能。(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北京: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英汉互译中的文化不可译性在动植物词的不同联想意义上 也有所体现。同一动植物,在一种文化里有丰富的联想意 义,而在另一种文化里却没有对应的联想。
例(1):Paint the lily A 锦上添花 B 画蛇添足 百合花lily通常呈白色,lily-white "纯白”,在信奉基督教癿国家里象 征纯洁、漂亮。白皙癿姑娘常被比作 a white lily. 正因为百合花纯洁无比, 不需要任何修饰,如果有人想给她上 色,那纯粹是“多此一举”。
4、加注释
在英译汉中有时需要灵活地译出英语词典的原意,对原词语进行阐释。 释义使抽象名词具体化,暗含词义明朗化。 例如: saunter悠然自得地走 stride 大踏步地走 scamper蹒跚地走 tiptoe 踮着脚尖走
又如:“由于全国实行了经济改革,中国农民已打破 了延续几十年的大锅饭制度。”
诗歌可译与不可译问 题
黑 白 纵 横 三 千 里
经 天 纬 地 一 点 通
简单地说诗歌可译或不可译是武断的, 不正确的。事实上,诗歌翻译大体上有五种 情形: (1)全可译因素 (2)大半可译因素; (3)半可译因素; (4)小半可译因素; (5)不可译因素;
翻译概论参考答案
一.翻译中要达到完全等值是否可能?为什么?翻译中不能达到完全等值。
卡特福德对翻译的定义如下: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
“替换”与“等值”之间具有逻辑的联系,翻译既然可以等值,就只是一种替换行为。
苏联的费道罗夫明确提出“等值论”:翻译的等值,就是表现原文思想内容的完全准确和作用上、修辞上与原文完全一致。
然而翻译不仅仅是一种纯语言层面的活动,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实践。
语际翻译实际上是一个涉及因素多、范围广的复杂实践活动。
其中的许多问题,如翻译者的主观因素、语言转换中的文化移植、影响翻译的社会、政治因素等问题,在语言学层面难以展开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得不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翻译历史上的众多现象也无法做出辩证的解释。
翻译的语言学研究途径暴露出的这些局限,使其他学科理论的介入显得非常必要。
二.何为狭义的翻译过程?试结合本章对狭义翻译过程经验性认识和理论性探索,谈谈你对狭义翻译过程的看法。
狭义的翻译过程,是指翻译者对具体文本的转换活动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在翻译者选择了一个要翻译的文本之后,将该文本由出发语向目的语转换的过程。
对狭义翻译过程经验性认识:1 但凡对“翻译过程”或“程序”特别关注者,一般来说都有着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他们的认识往往是对自身经验的归纳和总结。
例如:美国著名的翻译家奈达在对《圣经》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翻译活动的过程也就是他所说的“翻译程序”形成了独特的认识。
他对“翻译程序”的理解和阐述从狭义的层面来说,狭义的“翻译程序”即他所说的“基本翻译过程”,包括:(1)分析原文;(2)将原语转换为译语;(3)重新调整原文;(4)约请有代表性的读者检验译文。
奈达的论述具体实在,对译者的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2 旅美翻译家思果在《翻译研究》一书的“总论”中,从如何翻译的角度,结合自己的经验,就翻译的具体步骤及我们所关心的翻译程序提出了非常具体而又可资资借鉴的做法。
翻译等值理论探究
翻译等值理论探究[摘要]翻译等值自被提出之日起其可操作性就倍受质疑,但多数人仍认为应将等值作为翻译最高标准指导翻译工作的进行。
本文旨在通过对该理论的分析,探讨表层直译、深层意译、中西差异以及语言方面对翻译等值有更深的理解,促进人们了解其重要性。
[关键词]翻译等值译语话语中西差异翻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礼记》这两部古书中就记载了周王朝官方翻译机构和翻译官员的专门职称。
而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具有较大规模的文字翻译活动是佛经翻译。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家不仅译出了浩如烟海的经书,而且也提出了自己的翻译理论。
翻译其实就是涉及到不同民族之间语言、文化思想及其它因素的错综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为了避免误解,使交际活动顺利地进行下去,翻译工作者要在正确理解原语的基础上,从译语读者的角度出发,根据译语的语言特点选择恰当的方式表达出原语的含义。
但是翻译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无论译者有多么高明,对双语的理解有多么到位,他的译作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
等值则是一个目标,一个努力的方向。
翻译等值是翻译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要求译文不仅要在语言形式上对等,而且要能够等值再现原文的意义、精神乃至风格。
它是语言学派关注的主要思想,很多西方翻译理论家在阐述自己的译论主张时,往往都离不开对翻译等值问题的探讨。
“等值”是几乎所有现代理论著述中的中心术语。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西方翻译理论的引进,我国学者对翻译等值的研究也异常活跃。
翻译研究中等值概念的引进,极大地促进了翻译学研究的发展,加深了人们对翻译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翻译实践。
古今中外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无不追求完整地把原语的形式和内容转化为译语,以求得双语最大限度的等值。
等值翻译理论强调译文和原文在表达上应达到等值效果,符合语言本身的要求。
在英汉互译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直译,意译等方法来达到等值翻译,实现两种语言间的交流。
直译,是在较低层次上的翻译,指翻译时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等,同时要求语言流畅易懂。
解读卡特福特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的可译性限度
解读卡特福特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的可译性限度作者:张菊来源:《科教导刊》2011年第20期摘要卡特福特的语言学翻译理论在《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有系统的论述,他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对翻译的可能性进行了描述。
本文通过对书中翻译可译性限度的解读,力图更好地理解该理论并探究其对翻译实践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翻译理论可译性限度语言和文化翻译实践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0引言西方的翻译活动,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古罗马的西塞罗、贺拉斯以来,翻译学学派繁多。
尤金·奈达根据各流派所关注的焦点将当代翻译理论分为四个基本流派:语文学派,语言学派、交际学派和社会符号学派。
(Nida,1984)。
根据奈达的理论卡特福特应该属于语言学派。
1卡特福特介绍约翰·卡特福特(J.C.Catford)是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学家,被誉为与美国的奈达、法国的穆南等齐名的翻译语言学的创始人,曾任英国爱丁堡大学和美国密执安大学的语言学教授。
为伦敦语言学派中比较系统地提出翻译理论的翻译理论家。
1965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A Linguistic Theory ofTranslation)一书。
1982年包振楠先生在《外语教学与研究》杂志第三期发表《开拓翻译研究理论新途径一介绍卡特福特著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介绍了他的从语言学角度展开翻译讨论的新理论。
1991年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穆雷先生的中译本。
2《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介绍全书共分十四章,主要从翻译的性质、类别、对等、转换、限度等方面阐述了是什么是翻译这个核心问题。
3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可译性限度(1imitsoftranslatability)是著作的第十四章讨论的重点,卡特福特认为:“当源语和译语文本或其中的语言单位与相邻(至少部分相同的)实体特征相关时,就构成了翻译的等值关系”(P60,7.4)。
解读翻译等值理论
解读翻译等值理论作者:梁凯凯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10期内容摘要:等值是西方翻译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自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许多翻译理论家均把“等值”这一概念作为自己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对其进行详尽的论述。
本文通过分析等值理论的理论基础,主要代表人物和内容,概述等3A值理论的发展过程,指出其对原文和译文互译过程中所带来的意义和影响,并尝试性探究等值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局限性。
关键词:等值理论对等翻译理论奈达功能对等一.等值理论的理论基础“对等”一词,源出于数学。
作为数学专业术语,意指一种绝对对称和平等的关系。
而在《牛津英语词典》里,它是指“具有相似性的事物”或“基本相同”的模糊意义。
那么翻译理论中引进的“对等”概念,是借用它作为数学术语时的绝对意义还是它作为普通语言词汇时的模糊意义呢?根据西方翻译理论史,“对等”的翻译思想是在18世纪中叶开始显膝端倪并一直持续到19世纪的。
那段时间出现的对等观,大多是针对翻译艺术和技巧而论的。
翻译对等论得以突破艺术的规范而成为具有科学性质的理论话语并得到广泛的探讨,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现象了。
[10]翻译等值理论在西方虽然可以说是现代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研究的成果,但其历史源头早在18世纪就已出现。
1789年,坎贝尔把词义与用词目的联系起来进行探讨,有人认为这就是“灵活对等”等理论的先导。
[9]他和泰特勒提出了大致相同的三个原则,即:(1)译作完全复制出原作的思想内容;(2)译作尽量移植原作的风格和手法;(3)译作应和原作一样流畅。
这事实上已经涉及到了等值论。
后来,苏联文学家斯米尔诺夫于1934年更进一步提出了“等同翻译”的概念:“译文要能够传达作者的全部意图,即作者在对读者产生一定的思想感情上的艺术作用这个意义上的全部意图,而且要尽可能地保全作者所运用的形象、色彩、节奏等等全部表达手段”。
[11]作者对读者的意图也就是作品对读者的作用,即作品的效果,而所用的各种手段也就是原作“值”的一部分。
中国翻译史上较早讨论翻译可译性问题的专文
中国翻译史上较早讨论翻译可译性问题的专文摘要:语言之间的共同点远远超过不同点,所以语际翻译是可能的。
语言之间存在的可译性成为翻译的理论基础。
但是,这并不排除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
本文通过事例着重分析了翻译的可译性为什么有限度,并且分析了不可译的情况及其补救方法。
关键词:可译性不可译性语际翻译一篇好的译文,它的读者在阅读之后所获得的概念理应与原文读者所获得的概念相同;如果是文学作品,读者就应获得同样的艺术感受。
但事实上,这只能作为翻译标准中一个理想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确非易事。
尤金·奈达指出[1],如果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那么便可认为翻译是成功的。
这里,我们只求反应“基本一致”,而不求“完全一致”,因为按照奈达的翻译理论,绝对一致的翻译是不存在的。
乔治·斯坦纳[3]在他书中对历史上有关可译性的争论做了以下分析:“语言理论对于翻译是否可能这一问题,特别是对于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是否可能的问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语言理论的研究中存在着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
一种观点说,语言的底层结构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共同的。
人类各种语言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表层。
正因为那些在遗传方面、历史方面、社会方面普遍存在的根深蒂固的东西都可以在人类使用的每一种语言中找到,所以翻译是可能的。
因此一般说来,用任何语言表达的信息都可以译成另一种语言,这就是可译性,语言之间之所以存在可译性,是因为人类在表达概念和思维时存在广泛的共性。
不同语言中的概念之间存在相关的等值成分或相关的语境特征。
此外,人类思维的逻辑形式也存在广泛的共性,并不因语言之不同而逻辑各异。
由于人类思维在概念内涵、情景、逻辑三个范畴中存在共性,当概念被组织起来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即句子时,不同的语言就往往具有大体同一的模式。
1.可译性为什么有限度各种语言之间除去共同性外还有很大的差异性。
差异性指的不仅仅是语音、拼写、语法等方面的不同,更重要的是指表达方式、语言习惯不同,包括用词、比喻、联想等不同。
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
多年来一直从事语言的教学和研究 ,能流利地使用法 语 ,比较熟练地掌握除俄语和现代希腊语 ,还略懂德 语、梵语、拉丁语、阿拉伯语、希伯莱语、土耳其语 和印度尼西亚语等多种语言。
翻译代表作
卡氏论翻译的代表作是 1965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卡氏唯一的一本翻译理论专著
2. 范畴转换 (category shifts)
结构转换(structural shifts) 类别转换( class shifts) 范畴转换
单位转换(unit shifts)
内部系统转换(intra-system shifts) 指翻译过程中形式对应的脱离。
2.1 结构转换(structural shifts) 卡特福德认为这是一种最常见的转换形式,主 要涉及语法结构的转换。语法里的结构转换可 以发生在所有等级上。
பைடு நூலகம்
2.3 单位转换(unit shifts) 就是指等级转换(rank shift),即指原语中某 级上一个单位的翻译等值成分为译语不同等级 上的单位这样一种形式对应的脱离。 sentence clause phrase/word group rank word morpheme
Eg: Surprisingly,politics class is her favorite.
不足之处
卡特福德认为翻译理论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这种观点 比较片面。这会大大限制我们的视野和思维,局限我们的研 究范围,使翻译过程和本质得不到正确的,全面的描述和研 究。
卡氏的理论主要分析和描述了翻译过程和翻译转换,但却没 有提及翻译标准,没有说明为什么要在翻译中要采用层次转 换和范畴转换的方法。 卡特福德提出的转换模式仅仅适用于语言的句子层级以下, 没有顾及超出句子以外的语言单位如段落和篇章。对语篇, 语义,风格,交际,文化等问题缺乏指导意义。
雅各布森
雅各布森的翻译理论 ----语言意义和对等的本质
江颖 G12202016
结构框架
(一)生平简介 (二)翻译的三大类型
(1)语内翻译 (2)语际翻译 (3)语符翻译
(三)对等
(1)语内对等 (2)语际对等 (3)语符对等
(四)诗歌的不可译 (五)总结
简介
罗曼· 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18961982),是二十世纪美国杰出的语言学家兼文 论家,布拉格语言学派的主要奠基人,结构主 义发展的先驱。他1896年出生于莫斯科,并加 入美国国籍。他的研究领域涉及诗歌语言、儿 童语言、音位学和失语症等,同时对韵律学、 文学史、文化史、符号学和信息论等也有很深 的造诣。 作为西方翻译界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雅 各布森对翻译理论的主要贡献体现在其《论翻 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1959)一文中。该文从语言学和符 号学的角度,对语言和翻译、翻译的重要性及 普遍性的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奠定了翻译的 语言学和符号学理论的基础。
符际对等
诗歌的不可译
雅各布森一方面认为所有语言都具有同等表达 力。但是,在谈到诗等文体的翻译时,又断言 “诗是不可翻译的”。在诗中,言语对仗是作 诗的一个原则,句法和词法范畴、词根、词缀、 因素等都会在类同与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对立、 并列和接近,并各自有各自的词义。简言之, 诗歌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诗律来传达 的。这些都使诗歌的翻译变得更复杂,甚至是 不可能了。因此,不论是语际或是语内,诗歌 都是不可译的,只能是创造性的词换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的等值理论与不可译现象作者:邵红杰来源:《中州学刊》2007年第02期摘要:如何理解翻译的等值问题是人们长期以来不断讨论的一个课题。
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全然不同的语言,属于不同的文化,有很多用法在两种语言中无法找到等值成分。
怎样妥善处理这种沟通中的障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关键词:翻译等值;文化差异;不可译中图分类号:H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7)02-0248-03翻译难,难在它既涉及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
不同的文化观念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局部的交叉、碰撞和冲突,从而给语言的翻译带来种种障碍和困难。
因此,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提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如果认为掌握一些语法规则、借助词典就能胜任翻译工作,那就大错特错了。
几百年来,很多著名学者提出了各种翻译理论,其中不乏有影响的、带有指导作用的理论。
但在翻译实践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不是一两种理论就能解释清楚的。
西方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翻译等值”(translation e-quivalence)。
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形式对应和动态对应”(formal and dynamic equiva-lence)的观点。
他的观点在我国翻译界流传很广,影响较大,而引发的争议也很大。
在许多人看来,等值概念给人一种不同语言之间有绝对对称的表达方式的错觉,从而会误导人们在翻译实践中生搬硬套,造成死译、硬译。
曾经有人将theMilky Way翻译成“牛奶路”的笑话,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翻译者只是为了机械地照顾字面的对应。
实际上,奈达提出“翻译等值”理论的本意并非如此,他也曾经明确说过,“翻译是指两种语言信息的最近似的自然等值,首先在意义方面,其次在文体方面”,“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
等值翻译所追求的目标是:译文与原文虽然在形式上很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但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可以同样顺利地获得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信息,包括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等。
这是个很高的、难以完全实现的目标。
我们与英语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心理有很大的区别,在语言上就体现为汉语和英语具有各自的独特性。
例如,中国人以前写字使用毛笔,而西方根本就没有这种书写工具。
即使将毛笔翻译成brush或brush pen,并列入词典条目,恐怕没有见过毛笔的英美人还是联想不出毛笔的形状,第一次见到毛笔时也不知道如何使用。
再如,“书”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各种文化对于书的理解应该雷同才是。
但从外形看,我们以前的书中内容是竖排,页码顺序也与西方的书相反;到了近代,中国的图书才开始在外形上和西方书相似。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书”是与功名、富贵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汉语中才会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说法;中国人所说的“读书人”也是指有一定身份的人,与西方的reader并不完全等值。
而在西方人的心目中,“书”只是被简单地解释为“用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的印刷品”。
我们要讨论的“不可译现象”,就是按照常规的手法无法用目的语直接表达出原文的意思,或字面可以表达出来,但其内涵意义已不复存在。
换言之,两种语言中没有等值的说法,原文中能用单个词语明确标记的东西,在目的语中却不得不采取解释性的词语才能表达,或者根本无法准确表达。
一、独特文化因素造成的不可译中西方独特的文化因素,使汉语和英语之间出现很多不可译的“文化局限词”,在原文和目的语之间存在一种“词汇空缺”(lexical gap),这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1.称谓系统不同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宗族意识根深蒂固。
中国传统的“重名分,讲人伦”的道德伦理观与西方社会“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形成了较大的反差。
中国的家庭成员间有着严格的亲疏、等级之分,如父方与母方的亲属称呼是绝不可混为一谈的,“叔、伯”为嫡系血缘关系,而“姨父、舅父”则被视为亲戚。
而英语称谓中,父方与母方的亲属则没有严格的区分,这一点在英汉不同的称谓系统上清楚地表现了出来。
如英语的great-grandfather与汉语的“曾祖父”不是等值概念,有时必须加以进一步的说明。
请看下面例句:Perhaps my most famous relative of all,the one who reallyleft his mark on America,was Reb Sussel,my great-grandfa-ther on my fathers fathers side.在我的亲属中,最有名的,真正在美国产生影响的,或许就是我的曾祖父莱伯·萨塞尔。
汉语中的“叔”、“伯”、“姑夫”、“舅父”、“姨夫”称谓,在英语中没有对等词表示,只能用一个uncle来笼统代之。
2.信仰与文化不同从信仰方面来看,西方人多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安排都是上帝的旨意。
而且在西方历史上,教会曾一度占统治地位,其势力往往凌驾于国王、君主之上。
而在中国,人们心目中只有“开天辟地”的盘古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
上帝和老天爷所代表的东西截然不同,含义也不大一样。
尤其是“上帝”这个概念,具有较浓的宗教色彩,是欧美文化的个性。
在翻译实践中,汉语的“龙”和英语的dragon往往对译。
但实际上,西方文化中的“dragon”与中国“龙”的概念、意义均不一样。
在西方,dragon是一种能喷烟吐火、凶残可怕的怪物,是灾难的象征。
而在我们的文化中,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具有显赫的地位,人们对它怀有崇高的敬意。
在我国古代,“龙”又是帝王和富贵的象征,后来又引申为珍异、高贵的象征,语言中也就相应出现了“龙颜”、“望子成龙”、“乘龙快婿”、“龙凤呈祥”等褒义的表达法。
从这种意义上说,“龙”是我国文化的“特产”,体现了一种文化个性。
3.对特殊生活现象的理解不同原文中一些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的词语,无法在目的语中体现出来。
例如,中国人一般把娶媳妇称为“红喜”,有些地方则把70岁以上老人的正常死亡称为“白喜”,与结婚一起并称为“红白喜事”。
对于没有接触过我国文化的欧美人来说,把成亲说成“红喜”并不让他们费解,英语单词red—letter day就是指“大喜日子、圣徒之节日”;但把老年人的死亡说成“喜事”,这就令他们不解了。
因此,在翻译时也就无法直接传递其内在的信息。
二、特殊语言现象造成的不可译在一个句子的表层意义之下,往往还有它隐藏在一句话或一个词字面下的深层意义和喻义,有时又有它的联想意义。
在我国翻译界,一直存在着直译与意译之争。
简单地说,强调表层等值的为直译,强调深层等值的为意译。
两者各有利弊,都只能在一定条件下运用。
两种方法均有其限度,超出了限度,直译就变成了死译,意译就变成了乱译,根本谈不上意义上的等值。
即便是比较完善的直译或意译,译文与原文也会在内容或风格等方面有所偏差。
有时,因为无法翻译,只好使用解释性语言来说明。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它在外形上是方块字,格式可以工整;有四声,可以合辙押韵。
汉语的一字多音、一词多义、同音字同义词之多都是英语所望尘莫及的。
汉语的丰富性时常造成翻译的无能为力。
几年前,中国农业银行为上联“农行行行行行”有奖征求下联,收到的下联不少,但都难以和上联相匹配。
可见,在汉语内部,文字韵味有时也很难表达。
如果用英语翻译这句话并保持其风格,结果可想而知。
我们可以用双关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用法为例,来说明特殊语言现象造成的不可译。
双关可以分为谐音双关(hom-ophone)和词义双关(homograph)。
如:轮船不叫轮船——舰(贱);波涛不叫波涛——浪。
前者是谐音双关,字面是“舰”,实际要表达的是同音词“贱”,指不自尊、不知羞耻或不知好歹;后者是词义双关,“浪”字是一字多义,既可以指水因风吹而形成的涌动,也可以指人行为放荡、不知检束。
英语中的双关要少得多,但也时常可以看到。
下面我们从谐音双关和词义双关两个方面举例说明英语中的双关。
1.词义双关例一:请看下面的谜语:A riddle:What makes the Tower of Pisa lean?比萨斜塔为何会倾斜The answer:It never eats.它从来不吃东西。
有人看了答案依然不知妙在何处。
原来lean有两个主要意思,一是“倾斜”,二是“消瘦”。
提问者并非要了解深奥的建筑学或地质学理论,回答者配合默契,故意把词义搞混,将lean理解成第二个意思,这也体现了幽默所在。
例二:请看下面顾客与饭店服务员的对话:——What's wrong with this egg?今天的鸡蛋是怎么回事?——Don't ask me.I only laid the table.别问我,我只是摆桌子。
一般顾客听到如此回答,肯定会非常生气;但提问的顾客却会心一笑。
为什么?因为lay这个词既可以表示“摆放”也可以表示“母鸡下蛋”之意。
顾客可以将服务员的回答理解为“鸡蛋不是我下的,不能怪我”,服务员的回答就可以说是聪明地和顾客开了个玩笑。
2.谐音双关英语中也有同音单词,写出来很明白,但听起来则容易混淆,要想贴切地翻译下来也不大可能。
例一:请看一英语字谜:单词“teapot”的谜面为:“Whatbegins with T,ends with T,and is full of T?”这里,字母“T”不仅代表单词teapot的首尾字母,还借谐音暗指“tea”(茶)的意思,起了提示的作用。
对于这类谜语,如在翻译中不加以解释,只是按字面直译成汉语的话,读者无法破译。
例二:Many a blonde dyes by her own hand.由于dye与die同音,分别为“染发”和“死亡”。
这句话就可能被译为:“很多金发碧眼的女子自己染头发”或“很多金发碧眼的女子结束自己的生命”。
三、特殊生活环境造成的不可译语言常常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就会使用什么样的语言词汇。
1.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的差异会造成一些词汇的空缺。
例如:hot dog刚开始以字面意思翻译成汉语时,必须加上解释语(一种中间夹有熏红肠并配有芥菜、作料等的面包),不然会让人莫名其妙,因为我们没有这种食物,后来“热狗”才逐渐为我们所熟悉。
再如英语中的landing,因为汉语中没有等值的说法,只能解释性地翻译为:“两段楼梯间的过渡平台。
”2.在我国,吃喝是人们长期以来特别关心的问题,因而成了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
表现在语言方面,汉语中出现了许多围绕吃喝问题而产生的词语和表达法,但在英语中无法找到对应的表达法,只好退而求其次,按意思翻译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