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形象、语言训练
鉴赏诗歌语言风格讲方法与练习
鉴赏诗歌语言风格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诗歌语言特点1、形象生动。
其特点是状物描形,使人读了富有实感,如入其境。
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用得特别好,表现了杏花的具体特征:鲜艳、热烈、红得象火,给人以闹哄哄的感觉,还表现了杏花枝头蜂飞蝶的热闹景象。
2、含蓄。
其特点是把思想感情隐藏在形象之中,做到“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很含蓄,是对当时求仙学道的否定。
嫦娥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灵药,成了仙子,进入月宫,长生不老。
但居住在碧海青天,孤身只影,非常寂寞。
虽然长生不老,又有什么意义呢?3、精炼。
其特点是用最少的语言概括丰富的内容,字字珠玑。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诗二十八个字,描写了五组画面,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整幅画的中心是“人(断肠人)”。
4、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清新之风常见于以下一些人诗中。
一是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
○1王维:唐代诗人,画家。
开元九年(721)进士,因通音律授大乐丞。
不久谪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二十二年,被张九龄擢为右拾遗。
二年后九龄罢相,他倍感沮丧,有归隐心。
40多岁时,先后隐居终南山和辋川,亦官亦隐。
思想日趋消极,佛教信仰日益发展。
安史之乱中被俘,被迫做伪官。
乱平,降为太子中允。
后复累迁至给事中,以尚书右丞终,世称王右丞。
王维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
名作如《终南山》、《汉江临泛》、《山居秋暝》、《青溪》、《过香积寺》、《辋川集》20首、《赠裴十迪》等。
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
2诗歌形象练习
2 诗歌形象练习(1)
望秦川
• • • •
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争,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 注:此诗是诗人晚年官场失意,离别长安,在回 家途中时所作。
• 1、本诗前四句和后四句所描写的景物特点 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南海旅次
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注:曹松,带。这首诗就是他连年滞留南海时所作。
1、颈联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怎 样的意境?
送隐者一绝
• • • • •
杜牧
无媒径路草萧萧, 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唯白发, 贵人头上不曾饶。 1、此诗的哪些词交代了试题《送隐者一绝》 中“隐者”的这一身份特征?请简要分析。
鉴赏诗歌形象练习(二)
鉴赏诗歌形象练习(二)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王绩东皋①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③。
注:①东皋:在诗人的家乡附近。
皋:水边高地。
②徙倚:徘徊。
③采薇:伯夷、叔齐反对周武王伐纣。
武王克殷,二人不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采薇草而食,及饥且死而作采薇歌。
其词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诗的中间两联从不同角度描写了薄暮中所见景物,诗人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诗人的心情如何?(8分)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于易水送人一绝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古人,诗中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君明主。
这两首诗一为送别,一为抒怀,题材不同,但意境却有相同,分析意境的相同之处。
(4分)3、游月陂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问: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4分)4、忆秦娥南宋·刘克庄梅谢了,寒垣冻解鸿归早。
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
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注: 大梁,战国时魏国都城,即北宋首都汴京。
宣和:北宋徽宗年号。
问:词的下阕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画?你觉得整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8分)1答案:这是一幅山乡秋景图,有远景(“树树”、“山山”),有近景(特写:“牧人驱犊”、“猎马带禽”,有色(“秋色”),有光(“落晖”),有静态(山和树),有动态(“驱犊返”、“带禽归”),描绘出一幅山乡田园牧歌图,渲染一派和平安谧的气氛。
写出了诗人无聊、感伤的心情。
(中间两联从不同角度描写了薄暮中所见景物(利用题干信息),有远景(“树树”、“山山”),有近景(特写:“牧人驱犊”、“猎马带禽”,有色(“秋色”),有光(“落晖”),有静态(山和树),有动态(“驱犊返”、“带禽归”),描绘出一幅山乡田园秋景图,(第一步)渲染一派和平安谧的气氛。
鉴赏诗歌的形象练习(教师版)
鉴赏诗歌的形象过关练习(教师版)(一)人物形象寻陆鸿渐不遇僧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陆鸿渐:即茶圣陆羽。
僧皎然(730-799) ,俗姓谢,名昼,字清昼。
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为谢灵运十世孙,出家为僧。
善于诗论,有专著《诗式》和《杼山集》传世。
诗的意思是他把家迁徙到了城郭一带,乡间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
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却尚未见它开放。
敲门竟连一声犬吠都没有,要去向西家邻居打听情况。
邻人报说他是到山里去了,回来时总要西山映着斜阳。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2)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
(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登幽州台①歌陈子昂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注】①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②陈子昂,唐代诗人,官至右拾遗,参与东征契丹,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
词语注释⑪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⑫前: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⑬后:未来。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⑭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⑮怆(chuàng)然:悲伤凄凉的样子。
涕:古时指眼泪,此指流泪。
涕下:流眼泪。
白话译文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1、概括全诗内容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
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
诗歌鉴赏之形象意境类训练(教师)
诗歌鉴赏之形象意境类训练1.阅读下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隐者居住的山坳里寒云密布,在山石间盘绕,在山泉上翻腾。
在这天气转寒之时,隐者自己酿造的酒也熟了,所以隐者也不出门了,更无外人来访。
门外因天寒而凋落的花朵,因为没有主人来打扫,没有客人的来访,洒落一地。
全诗借写隐者居住地的偏远,以及满地落花无人来打扫的景象,表现了隐者远离尘嚣,率性自适的品性。
【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意思对即可)2. 阅读下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赏析诗歌中的腐儒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分析人物形象,则要分析“片云”“孤月”“落日”这几个意象,还要了解“老马识途”的典故。
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仍然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
诗人不但用“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还用“落日”比喻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
作者借这一形象抒发了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虽已晚年仍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怀。
3. 阅读下首诗歌,回答问题。
送人归京师①陈与义②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
诗歌形象专练
本节目标
诗歌形象类题型 练习及方法总结
示例一:
• • • • •
饮 酒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事物形象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抓住关键动词形容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词,逐句梳理,概 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 括事物特征。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概括 “青松”的特点。
词中“荷花”的含义是什么?结合 全词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词中“荷花”的含义是什么?结合全 词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荷花”表现了词人清高脱俗(或清 高自好、高雅洁净、出淤泥而不染等) 的品格。 从全词看,表现了词人孤独冷寂、 浪迹天涯的艰辛,接“记得年时沽酒那 人家”等句,反映了词人眷恋尘世的复 杂心情。
示例三: • • • •
观魏博何相公猎
写中剖析人物形象的 性格特征。 结合诗歌后两联,简要分析 何相公的形象。
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 人物形象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从人物的动作、语言、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 神情、细节、侧面描 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结合诗歌后两联,简要分析 何相公的形象。
塑造了一个身手矫健、技艺高超的 猎手形象。(总括形象特点) 颈联中“背手抽”写出了猎手取箭 动作的娴熟利落,“翻身控”展现了动 作难度大,猎手技艺高超。尾联通过描 写人们的惊叹和大雁应声落下,侧面表 现其射箭技艺的高超。(结合诗句进行 分析)
示例四:
南柯子· 忆旧
•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 特殊意象 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 涯。 结合本意象的特殊象 •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 征意义来理解。 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 家?
常见意象口诀 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
幼儿园语言表达:诗歌朗诵与言语训练方案
幼儿园语言表达:诗歌朗诵与言语训练方案在幼儿园阶段,语言表达是孩子们的重要发展领域之一。
通过诗歌朗诵和言语训练方案,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语言基础,丰富他们的词汇量,提高表达能力,并激发对语言的兴趣。
本文将从诗歌朗诵和言语训练两方面展开探讨,帮助家长和老师更好地设计幼儿园语言表达课程。
一、诗歌朗诵1. 诗歌的魅力诗歌是幼儿园语言表达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充满了韵律和美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音韵意识和表达能力。
在幼儿园阶段,通过诗歌朗诵,可以帮助幼儿感受语言的美妙,培养他们对诗歌的喜爱和理解。
在诗歌朗诵过程中,幼儿能够模仿诗歌的语调和节奏,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训练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2. 选择适合的诗歌在进行诗歌朗诵时,要注意选择适合幼儿芳龄和发展水平的诗歌。
诗歌的内容要简单易懂,语言要生动活泼,有助于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
还可以选择一些带有韵律感的儿童诗歌,让幼儿在朗诵中感受到音韵之美,激发幼儿对诗歌的热爱。
3. 创设朗诵环境为了让幼儿更好地进行诗歌朗诵,需要创设良好的朗诵环境。
可以利用音乐、图书、布景等辅助工具,营造出温馨而富有趣味的朗诵氛围。
老师可以通过示范朗诵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激发幼儿对诗歌朗诵的兴趣和热情。
二、言语训练方案1. 听力训练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们听力发展的关键期,通过言语训练方案中的听力训练,可以提高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在课堂中,可以通过播放音乐、听故事、听唱歌等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倾听,培养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需求。
2.口语表达口语表达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言语训练方案中的口语表达训练,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对话、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口语表达,激发他们的语言表达兴趣和能力。
3.词汇扩展通过词汇扩展训练,可以帮助幼儿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游戏、故事、歌曲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习新词汇,激发他们对语言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诗歌形象练习题
诗歌形象练习题第一篇:诗歌形象练习题诗歌形象练习题一、知识框架1.文学作品的形象对小说来说是“人物形象”,对散文和诗歌来说就是意境,对戏剧来说就是戏剧人物所反映的戏剧冲突。
其中,对叙事诗歌来说,“人”“事”就是形象;对于抒情诗来说,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对于写景状物的诗歌来说,诗歌中的“景”“物”就是诗歌的形象。
抒情主人公:愤恨、谴责、蔑视、激昂慷慨、勤劳、开朗、活泼、反抗情绪、自由、悠闲、怡然自得、神情闲适、归隐思想。
景和物:山、水、花、鸟、虫、树月、日、溪流、大漠、古道、长亭、月夜、清风、细雨、微草、松竹、杨柳2.“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宏阔)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细腻)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繁复)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清冷)3.写景的特色及景物描写的作用①写景的特色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远近、高低、俯仰、上下);层次分明二写景的角度(五官的角度:所见、所闻、所感,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三是画面色彩(明暗、冷暖);(有声有色绘声绘色)四是动态和静态(动静、声寂);五虚实六景情关系(反衬:乐景写哀、哀景写乐)七修辞手法八炼字九正侧(对比、反衬)十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点面结合②写景的作用:1、点明时间、时令、地点。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4、为写·····的情感作铺垫、为抒发·····的情感作铺垫、为议论·····作铺垫。
(在现代文中是为下文写·····的情感、抒情、议论作铺垫)二、经典例题及解题思路诗歌意象意境的鉴赏命题角度(一):1、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或: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诗歌的形象专题(含练习)
鉴赏诗歌形象一、鉴赏诗歌的步骤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创作背景)。
要鉴赏一首诗歌,首先要做到知人论世,这是鉴赏的重要前提。
所谓知人论世,就是在分析作品前要先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创作背景。
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作者的创作动机,从而为深入理解作品打好基础。
2、审视标题(诗歌的题目里面往往蕴含着许多重要信息)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古人有所谓“画龙点睛”的说法。
诗歌的题目里面往往蕴含着许多重要信息,是我们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
3、通读诗歌(鉴赏诗歌的基础) 通读诗歌,弄懂诗歌的内容大意是鉴赏诗歌的基础。
4、精析意象意象也叫形象,是指诗人运用艺术手法描绘的具体、生动的物象或画面,它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如融注了作者思想感情的物。
诗歌是借助形象来反映生活的,只有精析意象,才能捕捉到诗人的感情脉搏。
古代诗歌有许多传统意象,如杜鹃象征哀怨,大雁象征思乡,杨柳象征离别,梅菊象征高洁,月亮代表思乡怀远,芳草代表羁旅思归等。
精析意象一般从三方面入手:诗中写了那些意象,它们的特征及意义。
5、查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抒发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手法,它包括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等。
6、归结主旨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咏史诗、咏物诗、写景诗、送别诗等,在归结主旨时要注意区别。
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人物形象。
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思想感情。
二、诗歌的形象分类1、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与表达技巧的方法与练习(DOC)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与表达技巧的方法与练习一、形象概括地讲,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人物形象既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是诗中所描写的主人公。
常见的有:1.忧国忧民、青衫泪湿的形象。
2.戍守边陲、建功立业的形象。
3.豪放洒脱、怀才不遇的形象。
4.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
5.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6.独守闺房、心怀凄婉的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松竹梅菊等自然景物;事物形象指人们在生活中使用或常见的东西,如琴、画等。
有时二者也可笼统地说成是自然形象。
我们常说的意象也就是体现了诗人情感的自然形象,人物形象虽然也属于意象,但在古诗中最常用的还是这些自然类的意象。
常见的有:1.送别诗常见意象:柳、船、长亭短亭、南浦等。
2.爱情诗常见意象:青鸟、鸿雁、燕子、红豆等。
3.边塞诗常见意象:边关、羌笛、胡人、明月、阴山等。
4.山水田园诗常见意象:清风、农家、菊花、酒等。
5.行旅诗常见意象:驿道、征铎、杜鹃、浮萍、雁等。
2009年全国卷、宁夏卷、天津卷等多地高考试题就此设题考查。
考试中常见的设问方式有:1.词的上阕(或下阕)描绘了什么景象?请简要描述。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3.请简单描述一下诗中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4.“……”一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何作用?5.两首诗中的……形象有什么不同?(一)怎样分析诗词中的自然形象:【例析】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忆王孙·春词□李重元萋萋芳草忆王孙①,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①王孙:本指贵族公子,此处指主人公的丈夫。
作者精心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解析】①用名词性短语概括。
如果问有哪些意象,从诗中提炼概括即可,一般应是名词性的偏正短语,如本题中的“萋萋芳草”等。
如不好组织,也可用主谓或动宾短语。
②用形容词性短语概括。
有的时候问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实际上就是让考生找出其定语,而定语主要是由形容词性短语来充当。
[周六小练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专项训练
[周六小练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专项训练古诗鉴赏: 2011-04-08 21:06【语文周六小练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专项训练阅读下面各首诗歌,完成诗后面的问题。
一、鉴赏诗歌形象1.事物形象精卫[清]顾炎武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诗中塑造的“精卫”形象有哪些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2.人物形象浣溪纱①[清]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写作此词时其妻子卢氏已早逝。
②被酒醉酒。
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
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上阕是如何刻画出思人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答3.景物形象闺情[唐]李端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①朝来鹊喜声。
注①不忿不满,恼怒。
诗歌一、二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二、鉴赏诗歌语言4.关注“诗眼”送魏万之京[唐]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御苑,皇家宫苑,指京城。
此诗以长于炼字为后人称道,第三联中的“催”“向”二字更见推敲之功,请你选择其中一字分析其妙处。
答5.关注句子诗经•国风•王风•采葛彼采葛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分析这首诗歌的结构艺术。
答6.关注语言风格【中吕】普天乐[元]张养浩楚《离骚》,谁能解?就中之意,日月明白。
恨尚存,人何在?空快活了湘江鱼虾蟹,这先生畅好是胡来。
怎如向青山影里,狂歌痛饮,其乐无涯。
这首小令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概括。
答三、鉴赏诗歌表达技巧7.修辞手法蜀道后期[唐]张说①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鉴赏诗歌的语言练习
鉴赏诗歌的语言练习汇总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鉴赏诗歌的遣词造句、韵律格式、诗眼。
还要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进而提升语言的鉴赏水平。
(1)精炼传神的词抓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锤炼诗歌的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练、传神。
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因为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词,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地方。
这些词语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和副词。
①传神显旨的词。
用凝炼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涵。
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诗的后两句表面上是说那些宴乐西湖流连光景的游人,陶醉于香风而逍遥自得。
实际上这一“醉”字表明了那些忘怀故国的可耻嘴脸,他们不但志气丧失,甚至连骨气也没有了。
这一字凝聚了作者的感慨和激愤。
要特别注意五言诗的第三字和七言诗的第五字。
并根据诗意体会诗人的“炼字”艺术。
诗句中的“喧”和“动”二字,以动景衬静景,使境界更为幽深,以便更好地表现诗人恬静的内心世界。
③化静为动的词。
如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曲中,“聚”“怒”二词化静为动。
山本来是静止的,着一“聚”字,很好地表现了峰峦众多,聚集到一起的动态。
“怒”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写出了波涛汹涌澎湃的气势。
④以动写静的词。
如张先《天仙子》: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月本是相对静止的,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将“月”也写得动起来了。
着一“破”字,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
“花”本也是相对静止的,但着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来。
“弄”字意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地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
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
把握诗歌的形象,体悟情感专项练习
把握诗歌的形象,体悟情感专项练习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11分)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注】①明河:银河。
②太清:指天空。
③散关:即大散关。
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5分)答:(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6分)答:答案(1)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2)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意思对即可)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1)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答:(2)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答:答案1.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2.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1分)春夜寄乡友王僧儒旅心已多恨,春至尚离群。
翠枝结①斜影,绿水散圆纹。
戏鱼两相顾,游鸟半藏云。
何时不闵②默?是日最思君。
【注】①结:交叠。
②闵:同“悯”,哀伤。
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练习
1
2
3
4
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通过人物语言,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通过人物肖像及行动描写,于叙事之中塑造了一个勇武过人、凛然可敬的英雄形象。
长干曲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整首诗表现出戍边将士怎样的精神风貌?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李白
这首诗的五六句写出了战士怎样的生活?前六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塞下曲
六句写出了战士们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随”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
答:“寥落”、“寂寞”渲染了古行宫凄凉萧索的氛围;“宫花”、“红”与“白头宫女”既是比喻,又是对比,“说玄宗”轻轻一笔,给人以无尽的沉思,从而生动地刻画出一群令人幽怨的宫女形象。 (他人形象)
元稹《行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回答问题:宫女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来展现的?
03Βιβλιοθήκη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分析李清照的《点绛唇》中女主人公形象。
1、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2、第一句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少女的活泼快乐;第二句写少女的神态,展现了人物娇媚的风姿;第三句写少女含羞躲避的情状;第四句在“走”与“回首”的矛盾和“却把青梅嗅”的掩饰中展现了想见又怕见的微妙复杂的心理(含羞、好奇、爱恋等)。 3、表现了词人李清照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
语文小学教案:诗歌朗读与表演技巧的训练
语文小学教案:诗歌朗读与表演技巧的训练一、诗歌朗读技巧的训练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文字表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而诗歌朗读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表达方式,对于提升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感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针对小学生的诗歌朗读技巧训练方法。
1. 逐字逐句朗读逐字逐句朗读是培养学生正确掌握词汇发音和语调的基础训练。
教师可以选取一首简短的儿童诗歌,要求学生按照每个字和每个句子进行准确地朗读。
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韵律感和语调把控能力。
2. 具象化表演具象化表演是指通过动作、神态、声音等方式来表现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或情感。
例如,在教学《小蜘蛛》这首童谣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扮演蜘蛛爬行、张网等动作,并在朗读过程中模仿蜘蛛的声音。
通过这样的表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并增强对于情感描写和形象语言的感受。
3. 联想联动联想联动是指帮助学生将诗歌与自身经历、感受等进行关联,从而更好地吸收和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
在教学诗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经验、情绪融入到朗读中。
例如,在教学《山村咏怀》时,可以询问学生平时是否有类似在乡村游玩的经历,引导他们通过回忆来表达对乡村风光的喜爱之情。
4. 情感表达情感表达是培养学生对诗歌文字所包含情感的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心仪的诗歌,然后通过模仿作者使用特定的声调、语速等方式来朗读。
在朗读过程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且真实的情感去演绎诗歌中所描述的情景和心境。
二、表演技巧训练除了朗读技巧外,诗歌表演也是小学语文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诗歌表演,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提升他们的舞台表演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针对小学生的诗歌表演技巧训练方法。
1. 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在诗歌表演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和角色。
例如,在教学《操场》时,可以要求学生用手势模拟奔跑、踢球等活动。
诗歌形象训练案
诗歌形象训练案鉴赏诗歌的形象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节,抱膝灯前影伴身。
而我只能抱膝坐在灯前与自己的影子相伴。
想得家中夜深坐,想到家中亲人今日也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说着远行人。
还应该会谈论着我这个离家在外的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鉴赏文章】此诗描写了冬至夜晚作者在邯郸驿舍的所思所感,表达了作者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
全诗语言质朴无华而韵味含蓄,构思精巧别致,运用想象等手法,表现出淡淡的思乡之愁以及浓浓的怀亲之意。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纪实,侧面写思家。
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
在唐代,冬至这个日子,人们本应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
但是如今作者在邯郸客店里碰上这个节日,不知如何是好。
第二句,就写作者在邯郸客栈里过节的情景。
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
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托出影。
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
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作者的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运用想象,正面写思家。
后两句笔锋一转,来个曲笔,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家,而是想象家人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使这种思乡之情扩大化,真实感人。
其感人之处是: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
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
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
具体说了什么,作者并没有指明,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每一个享过天伦之乐的人,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得很多。
作者没用华丽的词句,没有玩弄过多的艺术技巧,而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却把思乡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邯郸冬至夜思家》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只是用叙述的语气来描绘远客的怀亲之情。
诗歌鉴赏形象、语言答题技巧.54页PPT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诗歌鉴赏形象、语言答题技 巧.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பைடு நூலகம்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鉴赏答题技巧分类讲练古代诗歌鉴赏,应力求准确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答题过程中,不仅能读懂读通诗歌,而且能用简洁规范的语言表述出来。
古代诗歌鉴赏题,虽然有较强的开放性,但弄清命题指向,讲究答题思路的清晰规范、语言的简练得体,十分必要。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归纳一些答题的思维流程及答题模式,以优化答题结果,取得答题的最佳答题效益。
一、鉴赏人物形象类题目【设问方式】1.这首诗刻画了什么形象?有什么具体特点(特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诗中所写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作者表达思想感情起了什么作用?3、诗中的生动地表现了……特点(过程),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4.形象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解答思维流程】古诗词中的形象(意象),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我”的形象和景物形象。
分析诗词中的形象(意象),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或画面识别意象、意境的特征和情与景的交融,进而理解诗歌蕴含的思想情感,或体会其哲理内涵。
通常可从形象的色彩、指向、强度、虚实或动静等角度分析理解。
常见的概述人物形象特征的词语:人物形象: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斗志昂扬、不拘礼节、天真顽皮、勇猛剽悍、干练果决、英武豪迈、寂寞惆怅、饱经磨难、顾影自怜、身孤影单、百无聊赖、零落漂泊、情趣高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悠闲自得、怡然自得、安闲宁静、心如止水、夜不能寐、幽独苦闷、辗转漂泊、羁旅天涯等(以上人物形象)答题思路:可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形象(意象)的总体特征和意义,并以此为“论点”,抓住形象的具体特点或个性特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论证。
具体而言,回答这种题(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一形象;(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答题示例1】初冬夜饮①杜牧淮阳多病偶求欢②,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①本诗作于会昌二年,当时杜牧受人排挤,被外放黄州,又转池州、睦洲等地。
②欢:指酒。
《易林》:“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题:第二句描绘的是怎样的一个诗人形象?最后一句表达的是诗人怎样的感情?分析:首句诗人以汲黯(淮阳,指西汉刚直敢言,数被外放的汲黯)自比,暗示自己是由于耿介直言而被排挤出京,“偶求欢”暗点诗题“饮”字,表明诗人愁思难解,抑郁难遣,只能借酒浇愁的心绪。
第二句天寒岁暮,秉烛独饮,形影相吊,怜影自伤,更觉悲凉寂寞,“霜”在此蕴含风寒、风尘之意,不仅与“初冬”暗合,更暗示了作者心境的孤寒,“客袖”已见乡思之切,“侵霜”更增流徙之苦,只此四字,概括了多年来的宦游生涯,饱含了几多辛酸!“烛盘”则关合题目中的“夜饮”,真可谓字不虚设。
[参考答案]第二句寥寥七字,勾勒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等复杂的情感,耐人寻味。
【答题示例2】山中与幽人对酌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结合全诗的内容,简要赏析“我”的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从诗的第一、三句,可以看出“我”性格豪爽、洒脱,不拘礼节;从第四句可以看出“我”有高雅的情趣;从题目可以看出,“我”向往隐居山林、超离俗世的生活。
[实战演练]1.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7年高考辽宁卷)秋夜独坐(节选)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宋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
请具体说明。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
试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1分)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
(1分)王诗描写的是动景,(1分)周诗描写的是静景。
(1分)(2)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
(1分)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
(1分)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
(1分)一、二句写是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是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
(1分)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2007年高考北京卷)芣苢①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
芣苢,车前(草名),可食。
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
③有:得到。
④掇:摘取、拾取。
⑤捋:成把地握取。
⑥袺:手持衣角盛物。
⑦襭:把衣襟掖在腰间装物。
①《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
②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
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答: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
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答:【附录:译文】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些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起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一颗一颗拾起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一把一把捋下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手提着衣襟兜起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掖起衣襟兜回来。
(余冠英《诗经选》)【解析】这首诗选自《诗经•国风•周南》。
朱熹认为,“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
《诗经》“国风”中的诗篇,主要是劳动者的口头创作,其内容有:(1)描写劳动者的痛苦生活和反抗斗争。
如《伐檀》《硕鼠》等。
(2)反映恋爱婚姻生活。
如《静女》《氓》《柏舟》等。
(3)讽刺统治着的荒淫无耻。
如《新台》《株林》等。
(4)反映劳动生活。
如《芣苢》《采蘩》等。
芣苢,植物名,即车前,古人认为它的种子可以治妇女不孕。
闻一多先生对本诗作了充分考证,认为这是表达原始女性求子欲望的抒情歌谣。
当时的种族社会十分看中子孙的繁衍生息,如果一个女子缺乏繁衍生育后代的能力,就会受到贱视。
每当芣苢结子的时候,妇女们便跑上山去,采摘芣苢的种子,一边采,一边唱着《芣苢》这首歌。
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更换了六个动词,就写出了采集车前子所得由少而多的过程:开始是泛言往取,最后是满载而归。
诗的旋律也十分简单,语言质朴,却能使读者感受到劳动的欢快气氛。
重章叠句的复沓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在反复歌唱中,递进地加深内容,增强感情,造成一种优美的意境。
清人方玉润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诗经原始》)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复沓章法特有的艺术效果。
《诗经》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与风、雅、颂合称诗的“六义”。
朱熹在《诗集传》中认为,“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简言之,“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
“比”就是譬喻,即比喻和比拟。
“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对象。
本诗铺陈叙述了妇女们采“芣苢”的欢快的劳动过程,即属于“赋”的手法。
其他如《孔雀东南飞》中写兰芝“严装”的过程和场景也是“赋”的手法的运用范例。
今年的北京卷,独树一帜,在诗歌鉴赏中考查《诗经》的阅读鉴赏,开拓了诗歌考查的范围,值得注意。
【参考答案】①(1分)赋②(2分)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
(只要涉及动词或动作的变换即可得分。
仅答其他内容不得分。
)③(4分)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劳动、唱歌、欢快是答案的三个要点,只要答出这三个要点的意思即给满分, 要点不全者酌减1-2分,与这三个要点无关的回答不得分。
)二、鉴赏景物形象类题目【设问方式】1.诗中描写了某物(景物)的哪些特点?使用了什么手法?2.两首诗均写了某物,但又有所不同,请具体加以说明。
3.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其情感?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答题思路】参照“鉴赏人物形象”。
常用概述景物形象特点的词语:景物形象:凄凉、悲伤、高洁、哀伤、凄清、凄切、孤独、离愁、纯洁、姿态美好、清雅高洁、晶莹澄澈、绚丽多姿(多彩)、凌雪傲霜、冷落萧条、凄凉荒寒、衰败荒凉、寂静清冷、荒凉冷落、零落憔悴、幽静闲适、清秀可人、静谧安详、和平宁静、浪卷云涌、气势飞动、苍凉黯淡、馨香四溢、蜂飞蝶舞等。
【答题示例】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2007年高考重庆卷)海棠 (宋)苏轼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2)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
【实战演练】1.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感怀刘基结发事远游,逍遥观四方。
天地一何阔,山川杳茫茫。
众鸟各自飞,乔木空苍凉。
登高见万里,怀古使心伤。
伫立望浮云,安得凌风翔!(1)结合全诗,说说颔联表达的情感。
答:(2)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看,颈联有何特点?起何种作用?答:(3)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特征?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答:[参考答案]1.(1)颔联描写了故国高阔、山川空茫的景象(暗示了当时时局的动荡不安和政治的昏昧不明),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深深思考。
(2)动静结合的手法。
用鸟飞的动与乔木的静相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登高所见(暗示群臣各奔前程不得不舍弃故国的苍凉)。
(3)登高远望,满目苍凉,怀古伤今,不禁悲从心来,怆然兴叹。
诗人通过高阔的天地、渺茫的山川、高飞的小鸟、苍凉的乔木等景物,营造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气氛,塑造了一个在动荡社会中壮志不能实现、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
整首诗表现出对故国的热爱之情,流露出诗人的为国为民的壮志豪情。
2.阅读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回答后面的问题。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1)词的上片写景,其中“明河共影”的意思是什么?作者笔下洞庭夜景的突出特色是什么?“妙处难与君说”之“妙处”在词中的意思是什么?答:(2)词的下片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