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下历史《期末常考点识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必背知识点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背诵题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课堂练习】1.列举拉丁美洲和印度反抗殖民统治的领导人:拉丁美洲:玻利瓦尔、圣马丁印度:章西女王2.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民族英雄是:玻利瓦尔、圣马丁3.拉丁美洲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性质是: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4.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反抗的殖民者是:西班牙和葡萄牙5.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抗的殖民者是:英国第2课俄国的改革【难点解析】1.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异同点。
相同点:①两次改革都是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进行的;②改革的对内作用相似,都从不同方面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③改革的对外影响相似,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不同点:①背景不同:17世纪晚期,俄国经济严重落后于西欧,彼得一世改革在于改变俄国落后面貌;1861年改革,是俄国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亚历山大二世为了保证农奴主的政权,延缓革命的到来,宣布废除农奴制;②改革内容不同:彼得一世改革主要是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社会习俗,丝毫未触动农奴制;1861年改革内容单一,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废除了农奴制;③影响不同:前者加强了俄国农奴制,增强了国力,推动俄国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后者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④改革的性质不同:彼得一世改革属于地主阶级性质,1861年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
2.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只有成功的改革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课堂练习】1.正式采用沙皇称号的是:伊凡四世2.沙皇专制统治时期俄国盛行的制度:农奴制3.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的改革:彼得一世改革4.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改革:彼得一世改革5.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6.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开始于:1861年7.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第3课美国内战【课堂练习】1.“裂开的房子”指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激化,美国面临分裂。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中考历史下册各知识点复习资料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一、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形成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实力变化:英法德美(19世纪70年代前)—美德英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2、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德意奥组成,德国为核心,意大利是动摇者。
签订《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 1882年5月三国协约:英法俄组成,英国为核心。
签订《英俄协约》 1907年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一战”爆发的原因:(1)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2)为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形成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两大集团。
(3)两大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展开军备竞赛,使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扩大,巴尔干半岛是争夺的“焦点”,成为大战的“火药桶”。
(4)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导火线。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2、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经过:普林西波(塞尔维亚)在萨拉热窝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奥匈帝国)认识:既是反侵略、正义的爱国行为,也是极端个人恐怖活动,带来灾难。
3、一战过程爆发: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14年7月全面爆发:俄德法英卷入战争 1914年8月决定性战役:凡尔登战役 1916年2月,使德军丧失西线主动权。
结束:德国投降, 1918年11月结果: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性质: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战争。
4、后果的影响:(P12)5、“一战”带来的启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热爱和平,远离战争;反对恐怖主义等。
一、巴黎和会概况:1919年1—6月,凡尔赛宫协约国召开性质:战胜国争夺霸权的分赃会议操纵国:美英法中心问题:如何处臵战败后的德国焦点问题:德国赔款问题和欧洲安全问题二、《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签订,协约国对德国领土: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政治: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捷克的独立。
殖民地:德国全部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2023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部编版
2023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部编版第一章世界历史的发展第一节五个大洲的发展知识点总结:1. 五个大洲的划分: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美洲。
2. 亚洲:古代文明起源地,现今发展较快的地区。
重要的文明有黄河、长江、印度河流域文明等。
3. 非洲:人类起源地之一,历史悠久,但发展相对滞后。
4. 欧洲:现代文明的发源地,经济、科技、文化发达。
5. 大洋洲:南太平洋的岛屿群,以澳大利亚纽西兰为主要代表。
6. 美洲: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和南美洲,以美国和巴西为代表。
第二节古代文明与世界史前史知识点总结:1. 人类的起源:人类起源于非洲,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迁移到世界各地。
2. 文明的诞生:公元前5000年之前,世界各地陆续出现了一些文明,如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等。
3. 史前史: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之间被称为史前史,这段时期人类还没有正式记载历史,只能通过考古发掘等手段了解。
第三节古代文明与现代社会知识点总结:1. 古代文明的遗产:古代文明的发展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政治制度、法律文化、宗教思想等。
2. 行政管理制度:如古埃及的法老制度、古罗马的共和制度等。
3. 文化传承:如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古印度的宗教文化等。
第二章亚洲与世界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口分布知识点总结:1. 亚洲的自然环境:亚洲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包括高山、高原、平原、河流等多样的自然地理特点。
2. 亚洲的人口分布:亚洲人口众多,分布密集,主要集中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第二节亚洲的东西方交流知识点总结:1. 丝绸之路:古代连接东西方的贸易路线,主要贸易品为丝绸,但同时也传播了宗教、文化和科技等。
2. 马可·波罗: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曾经到达中国,把中国的情况介绍给了欧洲。
第三节亚洲的经济交流与发展知识点总结:1. 亚洲的经济交流:亚洲各国之间进行了大量的经济交流,如亚细亚经济合作组织、东亚峰会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点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美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2、殖民者对拉丁美洲的统治:(1)掠夺(2)屠杀(3)强迫劳动3.拉美独立战争原因(背景):①政治: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②外部:受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影响③思想启蒙的传播,激发了拉美人民的独立意识4.拉美独立运动时间:19世纪初5.拉美独立运动目的: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6.主力构成:印第安人、黑人和土生白人。
7.拉美独立运动领导者:(1)北部地区:玻利瓦尔(2)南部地区:圣马丁(3)他们被称为南美洲解放者8.拉美独立战争结果(事迹):(1)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
(2)圣马丁领导阿根廷、智利、秘鲁独立。
9.拉美独立战争特点:南北联合,协同作战10.拉美独立运动胜利的原因:(1)拉美各国人民协同作战,南北夹击(2)有统一的指挥,领导人的卓越领导。
(3)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殖民地争夺中力量日益衰弱11.拉美独立运动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12.拉丁美洲独立的意义(1)赶走了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主义者.(2)南美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独立国家,基本上形成今天拉美的国家格局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3)鼓舞了殖民地人民.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印度民族大起义原因:(1)19世纪中期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2)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3)印度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2、印度民族大起义导火线:涂油子弹事件。
3、印度民族大起义起义: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
最终起义失败。
4、印度民族大起义杰出代表: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的激战,直到壮烈牺牲。
5、印度民族大起义意义:(1)对内: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完整版)部编新编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一、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1857—1859年爆发了印度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英勇抗击英国殖民统治,最后壮烈牺牲。
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也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彼得大帝)1、莫斯科大公国的兴起:俄国地广人稀,缺乏劳动力,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逐步确立起农奴制.2、彼得大帝改革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
措施:①政治方面:建立以沙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行政体制,贵族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②经济方面: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③文化教育方面: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办报纸,推行西式文化、礼节、生活方式。
④军事方面:创建新式常备军.3、影响: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改革后的俄国实力大增,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开始跻身欧洲强国之列,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但是农奴制进一步强化,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二、废除农奴制1、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国家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农奴制危机3、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
目的:保护贵族地主利益。
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这一条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③农奴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高价购买份地)。
4、俄国1861年改革的影响:①局限性:改革留下大量封建残余;②积极性: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
※列宁评价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千二净。
九年纪下册历史常考知识点
九下历史《期末常考点识记》1、19世纪中期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①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南美解放者杯足球赛和玻利维亚是纪念玻利瓦尔。
②印度民族大起义:时间:1857---1859年。
英雄:章西女王2.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1861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美国南北战争:①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制度的矛盾(或黑人奴隶制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②转折: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③影响: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4.日本明治维新:①根本原因: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明治维新内容中最能体现资本主义性质的是:以“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③意义: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5、19世纪中期世界发展潮流: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南北战争,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6、第二次工业革命:①背景:(原因)经济基础: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欧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理论基础:自然科学技术取得重大进步(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政治基础: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展。
②标志性成就: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
③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第一辆汽车。
卡尔本茨被誉为:汽车之父。
④1903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成功。
⑤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a.美、德超过英、法;b.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7、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有益的:人口增长、大众教育的普及、妇女地位的提高、城市化等。
有害的:社会矛盾激化、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等。
8、近代科技文化成就:①英国牛顿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微积分学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②英国达尔文成就:著有《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思想。
部编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内容简述本部分内容概括了九年级下册历史的整体框架和主要知识点,有助于学生从宏观角度把握学习重点。
文章围绕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制度和文化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了各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影响意义。
重点突出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历程,包括政治制度的演变、经济文化的进步以及科技发明的贡献等。
同时也涉及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展示全球历史的相互影响和交融。
本文还强调了历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历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1. 介绍九年级历史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首先九年级历史课程是学生形成全面历史观的关键时期,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文化、科技、经济等方面的变迁,从而建立起完整的历史框架和时空观念。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拓宽视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九年级历史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通过学习历史上的事件、人物和现象,学生可以学会分析历史资料,鉴别真伪信息,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观点。
这种思辨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再次九年级历史课程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学生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辉煌成就和悠久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这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级历史课程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无论是选择文科还是理科,无论是从事何种职业,历史知识的积累和理解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实社会,把握时代脉搏,为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历史课程不仅关乎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更关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和发展。
因此学生应该高度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认真总结归纳知识点,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下核心知识点必背 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6册教材核心知识必背(部编版)
背景
(1) 1929年 经济危机
根本原因 其他原因 爆发标志 危机表现
罗斯福新政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企业盲目生产,贫富差距加大,造成生产过剩;股票投机 1929年10月,美国股票暴跌 工厂倒闭、银行倒闭、工人失业、物价下跌
(2)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目 的 摆脱经济危机;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美国 美国
《凡尔赛条约》:重划德国边界;限制德国军力;德国承 认奥地利、波兰独立;瓜分德国殖民地;德国赔款;建立
国际联盟等
《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主权; 拒绝中国收回主权的正义要求; 实现美国的“门户开放”目标
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
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调整了列强在欧洲的关系, 形成凡尔赛体系
调整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粉碎日本独占中国企图;形成华盛顿体系
巩固
林肯 废除奴隶制
南北战争 1865年
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种族歧视
美国内战 / 南北战争
奴隶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背 景 南北方两种经 南方种植园经济,主张扩展奴隶制,降低关税
济制度的矛盾 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主张废除奴隶制,提高关税 导火线 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主张限制奴隶制
战争初期,南方准备充分,北方屡屡失利 转折:1862年《宅地法》、《解放黑奴宣言》发布,调动农民和黑奴积极性, 过程
生产力发展;人口增长;大众教育发展;妇女地位提高;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加快城市化进程
影 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帝国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成为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垄断组织出现;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对外扩张;贫富分化加剧;环境污染等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知识点历史作为一门学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记录着人类的过去。
作为历史学科的学生,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深入理解历史对现实的影响。
在九年级历史下册,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现代社会发展的知识点,本文将综述这些知识点。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中期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战争之一。
起初,法西斯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携手侵略欧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随后,英美同盟、苏联和各国反法西斯势力形成了统一战线,双方展开激烈的战斗。
这场战争造成了数百万人的伤亡,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冷战与冷战时期的特点二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新的格局。
苏联和美国这两个超级大国分别代表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阵营,他们之间的冲突和对抗被称为冷战。
冷战期间,国际局势紧张,两个超级大国通过间谍活动、军备竞赛和地区冲突等手段进行角力。
冷战的最大特点是“相互威慑”,双方都不敢主动开战,但仍保持军事力量的扩张和对抗。
三、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经历了长时间的艰辛探索。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实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革,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理念,中国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改革开放以经济和政治的改革为主,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国内逐渐出现了市场经济的特点。
四、世界的多极化趋势和全球化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一个多极化时代。
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被其他国家挑战,很多新兴国家崛起,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同时,全球化也成为了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文化、经济、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变得日益频繁。
五、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变革互联网的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沟通方式。
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格局,让信息传播更加广泛和快速。
同时,互联网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和隐私泄露的风险。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必背基础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拉美定义: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2、根因: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拉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外因: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概况:时间:19世纪初斗争对象: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领导人物: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过程:北部地区:玻利瓦尔打败西班牙军队,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
4、性质: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5、经过:1819年,玻利瓦尔在南美洲北部地区率领队伍打败西班牙军队,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圣马丁在南部地区领导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
6、意义:使绝大多数拉美国家和地区摆脱了殖民枷锁,赢得了独立。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背景:19世纪中期,印度已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工业革命后,英国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引起印度人民的不满。
2、杰出人物:章西女王参加者:印度土兵、农民、手工业者、印度王公3、性质: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4、导火线:“涂油子弹事件”5、影响:沉重的打击了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的共同点:都是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英雄;领导的反殖民运动都沉重打击了殖民者的统治。
四、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比较五、殖民扩张和殖民地人民抗争的史实1、殖民扩张:新航路的开辟;三角贸易;英国殖民北美;英国殖民印度;英国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拉美。
2、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拉美独立运动反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章西女王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外国的侵略势力。
3、启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落后就要挨打;民族独立是民族复兴的前提。
2020部编人教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套笔记期末复习知识归纳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治之下。
★★2、19世纪初,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拉丁美洲地区掀起了独立运动。
★★★3、“解放者”:玻利瓦尔、圣马丁。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印度人民反抗的国家:英国。
★★★2、起义的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3、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改革时间:18世纪初;★2、向西方学习;★★★改革的内容:①强化中央集权;②建立新式常备军;③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④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农奴;⑤发展教育;⑥倡导西方生活方式。
★★改革的影响:①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增强,一跃而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位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③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简化版:改革让俄国成为强国,让俄国开始近代化,但也强化了农奴制。
)二、废除农奴制1、时间:1861年★★2、改革者:亚历山大二世★★★3、改革的内容:①农奴可以获得人身自由;②农奴解放以后可以获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4、改革的影响: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改革也保留了残余。
★★★第3课,美国内战1、美国内战的背景:①美国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南方以种植园经济为主;★★②在是否废除奴隶制的问题上,南北双方针锋相对。
★★★2、内战爆发的导火索:林肯当选总统(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3、内战爆发的时间:1861年(与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奴隶制同年);★★4、1862年,《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扭转了战场被动局面。
5、如何评价美国内战:①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②这场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九下历史重点知识整合(部编版)
九下历史期末重点知识整合1、工业革命起止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前提条件:①政治:英国首先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或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根本原因)②经济:市场扩大,需求增加。
(直接原因)2、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棉纺织业;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理论依据:牛顿力学理论体系3、工业革命主要成果:①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英国)1765年;②瓦特—改良蒸汽机(英国)1785年;③斯蒂芬森—火车(“火箭号”)(英国)1825年4、工业革命影响:①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②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③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④消极的:造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
5、17—19世纪,英国政治经济领域发生的两次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的联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7、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意义: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
8、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9、《共产党宣言》的作者:马克思、恩格斯;发表时间:1848年;作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0、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1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其失败原因是: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12、《国际歌》的词作者:鲍狄埃;曲作者:狄盖特;创作背景:为纪念巴黎公社而作。
13、世界近代三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有: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4、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拉美其余地区基本上都在西班牙的统治之下。
15、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领导者:玻利瓦尔(北)、圣马丁(南),两人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纪念:“南美解放者杯”足球赛和国家“玻利维亚”。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部编版【篇一】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部编版1.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2.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3.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苏俄)。
4.列宁找到一条小农占优势的落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准确途径的标志:1921年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5.苏联成立的:1922年底成立。
6.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7.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
8.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凡尔赛和约》内容:殖民地问题。
9.华盛顿会议的受益国:美国;的受害国:中国;受限制最厉害的国家:日本。
10.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特点(“新”的体现):国家增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11.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实行调整。
(因为罗斯福新政仅仅在资本主义内部实行的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以并没有根除经济危机)12.绥靖政策的实质:纵容法西斯的侵略。
13.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1938年9月慕尼黑阴谋。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1938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15.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的标志: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16.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或规模)的标志: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珍珠港事件)。
17.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1942年元旦《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18.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主要的转折点: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
19.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标志:诺曼底登陆。
20.“二战”欧洲战争结束的标志: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2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标志: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22.二战后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美国。
23.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的负债国:美国。
24.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其特征是:信息化和世界化。
九年级历史下知识点总结部编版
九年级历史下知识点总结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知识点总结1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一、新经济政策(1921年)1、背景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阻碍社会发展和生产恢复2、主要内容(1)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允许使用雇佣劳力,允许出租土地,实行自由贸易(3)中小企业允许国内外资本家经营(4)按劳取酬工资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实物配给制,劳动义务制,取消自由贸易,全部工业国有化。
3、作用从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二、苏联的工业化1、苏联的成立:1922年,俄、白俄、乌和南高加索联邦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2、社会主义工业化:(1)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2)措施: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7)(3)成果:落后农业国→ 强大工业国(4)作用:短期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现工业化。
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模式固化,使苏联经济僵化。
三、农业集体化1、背景:1927到1928年苏联发生严重粮食危机2、目的:解决粮食问题,适应工业化需要。
3、方法:消灭富农,支持建设集体农庄,组建拖拉机站。
四、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铲除了人剥削人的现象)2、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3、影响(评价斯大林模式):(1)积极作用: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为后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巨大国际声誉。
(2)消极作用:弊端也令苏联付出沉重代价。
党政不分,民主与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
九年级历史下知识点总结2第12课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背景:一战期间,印度提供了人力、军费、物资。
因饥荒大量死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格局变化的决定因素:经济实力或综合国力。
35、1993年欧盟成立,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欧盟成立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促进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启示:合作共赢,和平发展。
36、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标志的“新经济”时代,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7、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38、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①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②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③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④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39、苏联解体时间:1991年底。
①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②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③外因:西方的“和平演变”。
40、苏联解体对世界局势的影响:①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挫折;②标志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41、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42、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43、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44、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45、1999年,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46、1952年,埃及独立。
领导人纳赛尔;性质:反帝反封建革命。
47、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
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48、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WTO)(经济全球化最重要表现)。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作用: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与联合国一起成为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