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陋室铭》第二课时
陋室铭第二课时最新
知县:看你这穷酸样,估计不会有人与你为友 吧? 我:…… 知县:你既没有丝竹,又没有案牍,你,你还 有什么 好乐的呢? 我:……
小组
讨论 补充内 容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环者萧然,不避风月,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晏如也。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 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 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 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第二课时
• 关于文体 •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 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 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读来 铿锵有力。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气出来的《陋室铭》
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把刘禹锡 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 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刘禹 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 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 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 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 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 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 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 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 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 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 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 石碑,立在门前。
• ——五柳先生 陶渊明
•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 怡悦,不可持赠君。
• ——山中宰相 陶弘景
走近作者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陋室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设计为文言文阅读教学,主要通过朗读课文,把握“陋室不陋”的原因,进而引申到“比兴”手法和“托物言志”写法的介绍,从而扣住“德馨”引导学生体味作者的情操之美。
【教材分析】《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
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并引古代俊彦之居,古代圣人之言强化文意,以反问作结,余韵悠长。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2. 了解“铭”的体裁特点及“比兴”手法;3.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1.以导学案形式,结合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朗读课文,把握“陋室不陋”的原因。
2.以分组讨论、教师引导的形式,扣住“德馨”探讨作者的情操之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高尚品质,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志趣追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昨天留了一个课前作业给大家,让同学们回家找一找名人的座右铭或墓志铭,有创意的同学,也可以自创一则属于自己的座右铭,现在我们来分享一下!(学生众说纷纭)很好,看来同学们昨天都有认真的完成预习。
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铭文,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铭”的《陋室铭》,作者是刘禹锡。
二、导学反馈(一)知识链接1.文体介绍——铭“陋室”顾名思义是指“简陋的屋子”,那么“铭”是何意?拓展1——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有两种分类——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
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
陋室铭第二课时
有“名”“灵”的性质。运用 类比
的手法引出全文的
主旨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
(2)接着,作者从 居室环境 、交往人物 、 日常生活 三个方 面描写陋室之雅,表明陋室不陋。
(3)结尾,作者先引用了 南阳诸葛庐 和西蜀子云亭 的典故
来作类比,意在以古代明贤自比,表明陋室的主人也有高雅的
志趣和远大的抱负,说明陋室不陋。最后,引用孔子的话
22、陋室铭
刘禹锡(唐)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 1、分析文章结构,掌握文章主旨。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9分钟)
1、分析文章结构,掌握文章主旨。
(1)文章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开篇以“山”“水”
喻
;以“仙”“龙”喻
,隐喻陋室具有
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引用了哪两个名人的典故? 它们与陋室有什么关系?作者这么写的用意是什么?
南阳的诸葛亮和西蜀的杨子云。 都很简陋。 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圣贤的 志趣和抱负,暗示陋室不陋的原因。
拓展升华 自由表达
本文作者通过赞美陋室表达了作者那 种不慕名利、保持高洁傲岸节操的 愿望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是作者对自
己的一种警戒。下面请同学们讲一讲自 己喜欢的座右铭,它给你什么启示和警 戒?
当堂训练(10分钟)
一、阅读《陋室铭》,回答文后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名”“灵”的性质。运用
的手
陋室铭第二课时
(3)过渡:而陋室主人都和些什么人交往呢?
回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这个陋室里.常与学识渊博、才华出众,
高谈阔论的人交往。
适时提问:为什么要写这些人?
教师讲解:因为通过他的朋友可知他是什么人。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这就是说,要想知道他的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们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这两句在于衬托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
人生抱负、志向远大(板书)
(6)理解“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这句话是一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自己正是孔子一类的君子,自己的生活态度正如孔子一样安贫乐道。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强调陋室因君子居住而不再简陋。
教学方式
问题导入法2、诵读教学法3、合作讨论
技术准备
教学
过程
分析课文、品析语句
1、提问: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2、作者怎样来描写陋室?(1)陋室的环境如何?
回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在我们的眼中台阶上已经长满了绿苔——可见房子很久没有人住过,补修过,极为简陋;窗前门旁长满青草——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
总之,陋室之景迷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实不陋。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写的是陋室,为什么开头却先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以引起对陋室的吟咏。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的方法叫“起兴”。
(2)而在主人眼中是不是也很简陋呢?(不是)
首先作者写环境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呢?回答:对偶、拟人。
《陋室铭》教学设计第二课时(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回答质量: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 性和深度
课堂纪律:学生是否遵守课堂纪 律,如听讲、发言等
作业反馈评价
作业完成情况统 计
作业质量分析
典型错误及原因 分析
改进措施及效果 预测
教学效果评价
学生掌握情况:通过课堂互动、作业完成情况等评估学生பைடு நூலகம்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教学目标达成度:根据教学目标设定,评估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感受古代诗文的韵味和语言魅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 生观
0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陋室”的内涵和特点
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 乐道的情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认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生活及 其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陋室”的内涵和特点 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体会精美的语言和多变的句式特点
深入研读
重点词语解释:解释课文中的重 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思想内涵探讨:深入探讨课文所 表达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理解 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句子赏析:分析课文中的优美句 子,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美。
写作技巧讲解:讲解课文的写作 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了解刘禹锡的生 平和诗歌风格
培养学生的文学 鉴赏能力和审美 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分析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小组合作等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陋室铭》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2、理解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
二、朗读课文。
先指名男女生各一名朗读课文,后集体朗读课文。
三、赏析课文。
1、本文的题目是《陋室铭》,那么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呢?请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语句。
讨论明确:陋室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2、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讨论明确:从三个方面来具体论述陋室不陋,即:(1)从自然环境的清幽。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 (2) 从交往人物的不俗。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从生活情趣的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总之,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目的都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这也就为下文“何陋之有”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句话反映了作者的交友情况。
有人认为这种交友的习惯轻视劳动人民,是不足取的。
你的看法如何?请说说你的看法。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注意以理服人。
当然,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士人重视“无友不如己者”的儒家交友之道,反映了作者孤芳自赏、清高孤傲的思想倾向。
4、作者明明是称赞他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要在文中提到“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讨论明确:以“诸葛庐”“子云亭”作类比,反映了作者以古代圣贤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
5、作者又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的后半句作为铭文的结尾有何作用?讨论明确:作者只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的后半句,略去了前半句,而语意却在全句。
言外之意是说:“自己就是君子,品德高尚,安贫乐道,所住的陋室也就不陋了。
以孔子的话作为结尾,有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之妙,与篇首的“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有力地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情操。
6、很显然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之作,你是如何理解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的?讨论明确: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心志的,这个“志”就是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铭 第二课时
师:我们再一起来背诵一下文章第二部分
师:我们再一起来分析一下本文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ppt
托物:——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言志:——抒发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不慕富贵、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文章主题)
五、课堂小结
师:我们再一起来背诵一下课文
生:背诵……
师:ppt课文开头以不高之山不深之水喻陋室,以仙、龙喻德馨之人,设喻引题,之后又对陋室的景人事进行了描写,表现了陋室不陋,最后引古贤以自比,反问点题。从而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
生:从山水写起
师:为什么要从山水写起?
生:……
师:这句句子告诉我们,山、水有名或者灵异与否,和它的高低、深浅有没有关系?
生:没有
师:那和什么有关?
生:山中有没有住着神仙,或者水里有没有龙出现
师:好!所以大家思考一下,不高的山、不深的水好比?
生:陋室
师:那么,仙、龙就好比?
生:品德高尚的人
师:非常好!ppt
•明确:从山水写起,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以不高之山、不深之水衬“陋室”,以“仙”、“龙”衬“德馨之人”,暗示陋室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点明全文主旨,说明房屋虽然简陋,但室主人品德高尚,就不觉得简陋。
师:我们一起来把文章的开头到“惟吾德馨”的部分来背诵一下,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
师:作者是不是真的认为他的屋子是陋室?
陋室铭教案第二课时
陋室铭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情怀。
2.分析课文的表现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安贫乐道的思想品质。
2.学习课文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分析课文的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如“陋室”“铭”“德馨”等,让学生思考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第二环节: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1)解释“陋室”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身处简陋环境,但内心充实的精神状态。
(2)分析“铭”字的用法,让学生了解铭文的特点和作用。
(3)讲解“德馨”一词,让学生理解作者对道德品质的追求。
2.分析课文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1)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对比手法,如作者将陋室与华堂对比,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的品质。
(2)讲解课文中的对偶句,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
(3)分析课文中的借景抒情手法,如作者通过描绘陋室周围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3.讲解课文的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
(1)分析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让学生了解铭文的结构特点。
(2)讲解课文的语言风格,如简练、含蓄、典雅等,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第三环节:课堂练习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2.设计一道关于课文内容的填空题,检测学生对课文细节的掌握。
3.让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对比手法、对偶句和借景抒情手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课文中所表达的道德品质,做到安贫乐道。
五、课后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怀。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完整版《陋室铭》课件2
完整版《陋室铭》优秀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陋室铭》这篇文章。
该文章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语言的艺术》中的第二课。
文章通过对简陋房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人生态度。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文章的生字词、词句理解、文章结构分析以及主题思想提炼。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的生字词,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课堂讲解、讨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品质,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主题思想的提炼,以及对文言文句式的理解。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文章的朗读与赏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如一位现代作家在陋室中创作的故事,引发学生对陋室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同时纠正发音,理解字词。
3. 课文解析:讲解生字词,分析文章结构,提炼主题思想,讲解文言文句式。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题目,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陋室铭》2. 生字词:列出生字词,标注拼音和解释。
3. 文章结构:起、承、转、合。
4. 主题思想: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人生态度。
(3)分析文章中的文言文句式,举例说明。
2. 答案:(1)课后自行完成。
(2)作者倡导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富足。
(3)例如:倒装句、省略句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陋室铭教案2课时教案优秀
陋室铭教案2课时教案优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背诵名句。
2.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文章内容的理解。
2.文章写作特色的分析。
教学难点:1.文章深层次的情感领悟。
2.文言文阅读方法的掌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齐读《陋室铭》,感受文章的韵味。
2.简要介绍刘禹锡及《陋室铭》的背景。
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主阅读,感知文章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三、分析文章结构1.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及过渡部分。
2.理解文章的起承转合,感受文章结构的严谨。
四、细读品味1.学生自选段落,进行品词析句。
2.教师选取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五、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背诵名句。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写作特色。
二、分析写作特色1.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如:简洁、生动、优美等。
2.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如:对比、排比、夸张等。
三、情感领悟1.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情感表达,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2.分析文章的情感变化,感受作者内心的坚守与无奈。
四、拓展延伸1.介绍其他类似的文章,如:《爱莲说》、《醉翁亭记》等。
2.学生自主选择一篇,进行阅读分享。
2.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教学评价:1.课后收集学生的背诵录音,评价学生对文章的记忆程度。
2.课后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
3.课后收集学生的作文,评价学生对文章写作特色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本教案以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特色分析和情感领悟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课后要加强对学生的辅导,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
重难点补充: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一篇千古传世的文章《陋室铭》。
《陋室铭》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一、品味内容,认识作者的思想情趣。 二、认识类比的写作方法,体会其作用。 三、分析内容结构,认识其表达效果。
自学任务及自学指导
这“陋室”陋还是不陋?仔细品 味,作者在自然地绘景、叙事中表达 了怎样的情操?(强调引导学生有根 据的分析) 10’
结合写作背景给 学生做简要说明
陋 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陋
苔痕上阶绿, 陋——物质条件差 草色入帘青。
德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馨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不俗 不陋—— 情操高洁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品行高尚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情趣高雅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志向高远
自学任务及自学指导
类比: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相似, 做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 参考旁注,引导学生分析《陋室铭》中运 用了类比写法的地方,认识其作用。 15’ 类比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结构完整、清晰,说理明确、有力,抒情自然、真挚。
当 堂 训 练
闻一多认为诗歌应该具有建筑美(内容结构完整 和谐)、绘画美(语言充分展现内容)、音乐美(语 言有节奏和韵律)。 请你任选一方面,以《陋室铭》为例进行说明。
课下作业
1、完成练习册 “阅读思考”。
2、完成“探究和 练习”中一。
表象——内涵
引 表象——内涵 出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表象——内涵 呼 应
类比
类比
类比二: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与„„类比,引出(呼应)„„说明„„
自学任务及自学指导
这篇文章的内容结构清晰,参考旁注, 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体会这样安排内容 结构的表达效果。 10’ 第一层:类比引出说明因为主人的美德陋室不陋。 (山„„馨。) 第二层:写室中景、室中人、室中事,表现主人高洁的情操。 (苔„„形。) 第三层:类比呼应开头,点明陋室不陋在于它的主人。 (南„„有?”)
陋室铭第二课时
贫
陋 室 陋室不陋 铭
环境清幽(景) 交往高雅(友) 生活恬适(趣)
乐 道 高 洁
傲
古贤自喻
反问点题
岸
陪衬比喻 托物言志
拓展练习:从下列的 物中你可以言何志?
蜜蜂——? 竹子——? 粉笔——?
语文作业
复习陋室铭,闭卷完成四份练习题,总 共17题,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打印出来,直 接在上面做,没有打印机的同学写在本子 上,不用抄题,写好题序。
--- 怡然自得,高雅脱俗。
5. 作者从哪几方面写 “陋” 室不“陋”,表 现了室主品德高尚?
居室环境,交往之人,日常生活。
6.作者把“陋室”比作哪些 古贤名室?文中哪一句话,进 一步表明了“陋”室不 “陋”?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7. 文章借写“陋”室不 “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 操? 这是什么写法?
找出课文中押韵的字
名灵 馨 青 丁经 形 亭
找出课文中对偶句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4、调素琴,
阅金经。 5、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6、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山 水 喻 陋室
设喻引题 仙 龙 喻 德馨 安
练习一答案
1.(1)名:出名。 (2)素:不加装饰。 2.(1)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 府公文劳神伤身。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3.是要借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 道的情怀。
4.文辞蕴藉、语言精辟;采用大量的修辞 方法,对偶 工整,对比鲜明,互相衬托,虚 实相生,引经据典,言志如诗。
《陋室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陋室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陋室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目标1.复习“铭”这种文体,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品析词句之美。
3.拓展,深入体会作者的人格魅力。
二、课型新授课三、教学重点1.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2. 品析词句之美四、教学难点拓展,深入体会作者的人格魅力。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六、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3.诵读法七、教学步骤(一)导入旧知回顾体裁:铭(哪一组师友介绍一下)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二)读音韵之美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要求学生注意韵脚和节奏)师友互读,班内展示,教师评价,全班齐读。
(三)品词句之美学生自己找出欣赏的句子,进行分析。
先独立完成,再师友讨论,最后班内展示。
(四)悟人性之美1、旧知回顾本文运用的写法,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出作者的'节操和的情趣。
刘禹锡是否就要在这一间陋室,踏青苔,赏草色,弹古琴,读佛经,自得其乐,终老一生呢?他甘心吗?2、读刘禹锡的诗,体会其豪情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去,便引诗情到碧霄。
同学们,这就是刘禹锡,自然界的秋天在他的眼里尚且诗情盎然,他又怎么会躲到人生的秋天里去自怨自艾呢?刘禹锡怎么可能让一间小小陋室困住了自己高贵的心?3、拓展彭城刘禹锡,诗豪者也。
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陋室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复习文学常识,文言词汇。
能力目标:1、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本文的主旨,体会文章的音韵美。
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德育目标:了解文章主旨,学习作者安贫乐道、伟岸傲物的志趣情操,培养学生高洁的情操。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的音韵美。
教学难点:理解并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小组加分的手写板书,把课前的预习带入课堂的学习中,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陋室铭》一文,了解了作者,写作背景,初步翻译了课文,今天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出示学习目标,指名朗读。
二:复习检测:多媒体出示习题,小组轮流答题。
补充其他组答题任务有加分。
1、填空: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或者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的。
2、填空:刘禹锡,()代文学家,哲学家,留世作品有《》。
3、解释加粗字词的含义。
有仙则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调素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何陋之有睨之久而不去君子之行而两狼之并驱如故5、翻译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孔子云:“何陋之有?”谈心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三:小组研讨。
多媒体出示要求:小组研讨下面的六道题,每小组一题展示,下一组给上一组点评并打分,满分三分。
注意,每个同学要有思考过程,自己想过之后才去教练。
问题:1.作者怎么样引出陋室的?2. 第一、二句与第三句有什么关系呢?中心句是哪句?3.在作者看来,陋室真的简陋吗?4.从哪些地方看得出来?5.作者在本文提到诸葛,子云有何作用?6.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何作用?7.作者借山水有仙人、神龙,比喻陋室主人有好的品德,这是为了表明什么心迹呢?8.这种借他物来表明心迹的手法叫什么?(结合学生的答题,给出托物言志的概念,并举例。
)小组逐一展示答题,下一组点评并打分。
四、赏析美句。
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第二课时
主备人:王志明
授课人:王志明
授课班级及时间:初二(1.2)
教学目标:1、掌握《陋室铭》中有关的文言知识点
2、能够流畅地翻译本篇文言文
教学重难点:掌握《陋室铭》中有关的文言知识点
教学准备:学生提前背诵《陋室铭》翻译及其课下注释
板书设计:
陋室铭
一词多义:
疑难字词:
重点实词虚词:
词类活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习了《陋室铭》第一课时,现在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诵这篇美文!
二、归纳知识点:现在我们一起整理一下本篇文言文的知识点:
重点词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著名、出名。
在:在于。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则:就。
灵:灵异,神奇。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这。
是:判断动词。
惟:只,只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上:长到。
入:映入。
谈笑有鸿儒。
鸿:大。
鸿儒:博学的人。
无丝竹之乱耳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乱: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使……劳累。
孔子云:“何陋之有?” 云:说。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重点实词和虚词:
灵:灵验,神奇
惟:只是
鸿:大
案牍:官府公文
劳:使、、、、、、劳累
斯:这
则:就
词类活用:
名:著名,出名
乱:扰乱
劳:使、、、、、劳累
疑难字词: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白丁:平民
调:调弄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三:学生自主背诵知识点(可以独自背诵,也可以互相提问)
四:课堂检测《补充》第38-39 五、课后作业完成《123》剩余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