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七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合集下载

白话中医四部经典:伤寒杂病论

白话中医四部经典:伤寒杂病论
白话中医四部经典:伤寒杂病 论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经典
中医
方剂

理论
疗效
临床


杂病 血
妇人
伤寒
痈 伤寒论 病脉

禁忌
伤寒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它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 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书 中还精选了三百多方,这些方剂的药物配伍比较精炼,主治明确。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青龙汤、 麻杏石甘汤。这些著名方剂,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的检验,都证实有较高的疗效,并为中医方剂学提供了发展的 依据,被称为方书之祖。
4
妇人产后病脉 证治第二十一
5
妇人杂病脉证 并治第二十二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 第二十四
杂疗方第二十三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 第二十五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白话中医四部经典:伤寒杂病论》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是《白话中医四部经典:伤寒杂病论》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卷第六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卷第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卷第八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辨不可吐第十八 辨可吐第十九

《脉经》西晋 王叔和

《脉经》西晋 王叔和

《脉经》西晋王叔和目录说明脉经卷第一类次脉形状指下秘诀第一平脉早晏法第二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第三辨尺寸阴阳荣卫度数第四平脉视人大小长短男女逆顺法第五持脉轻重法第六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辨脏腑病脉阴阳大法第八辨脉阴阳大法第九平虚实第十从横逆顺伏匿脉第十一辨灾怪恐怖杂脉第十二迟病短长杂病法第十三平人得病所起脉第十四诊病将差难已脉第十五脉经卷第二平三关阴阳二十四气脉第一平人迎神门气口前后脉第二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平奇经八脉病第四脉经卷第三肝胆部第一心小肠部第二脾胃部第三肺大肠部第四肾膀胱部第五脉经卷第四辨三部九候脉证第一平杂病脉第二诊五脏六腑气绝证候第三诊四时相反脉证第四诊损至脉第五诊脉动止投数疏数死期年月第六诊百病死生决第七诊三部脉虚实决死生第八脉经卷第五张仲景论脉第一扁鹊阴阳脉法第二扁鹊脉法第三扁鹊华佗察声色要诀第四脉经卷第六肝足厥阴经病证第一胆足少阳经病证第二心手少阴经病证第三小肠手太阳经病证第四脾足太阴经病证第五胃足阳明经病证第六肺手太阴经病证第七大肠手阳明经病证第八肾足少病不可阴? ?さ诰?膀胱足太阳经病证第十三焦手少阳经病证第十一脉经卷第七发汗证第一病可发汗证第二病发汗以后证第三病不可吐证第四病可吐证第五病不可下证第六病可下证第七病发汗吐下以后证第八病可温证第九病不可炙证第十病可灸证第十一病不可刺证第十二病可刺证第十三病不可水证第十四病可水证第十五病不可火证第十六病可火证第十七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第十八重实重虚阴阳相附生死证第十九热病生死期日证第二十热病十逆死证第二十一热病五脏气绝死日证第二十二热病至脉死日证第二十三热病脉损日死证第二十四脉经卷第八平卒尸厥脉证第一平痓湿暍脉证第二平阳毒阴毒百合狐惑脉证第三平霍乱转筋脉证第四平中风历节脉证第五平血痹虚劳脉证第六平消渴小便利淋脉证第七平水气黄汗气分脉证第八平黄疸寒热疟脉证第九平胸痹心痛短气贲豚脉证第十平腹满寒疝宿食脉证第十一平五脏积聚脉证第十二平惊悸衄吐下血胸满瘀血脉证第十三平呕吐哕下利脉证第十四平肺痿肺痈咳逆上气痰饮脉证第十五平痈肿肠痈金疮侵淫脉证第十六脉经卷第九平妊娠分别男女将产诸证第一平妊娠胎动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证第二平产后诸病郁冒中风发热烦呕下利证第三平带下绝产无子亡血居经证第四平郁冒五崩漏下经闭不利腹中诸病证第五平咽中如有炙腐喜悲热入血室腹满证第六平阴中寒转胞阴吹阴生疮脱下证第七平妇人病生死证第八平小儿杂病证第九脉经卷第十手检图三十一部说明《脉经》是中医脉学著作。

注解伤寒论—成无己著

注解伤寒论—成无己著

注解伤寒论——成无己著十二经络超链接图: (2)《注解伤寒论》序 (2)《伤寒论》序 (3)卷一辨脉法第一 (3)卷一平脉法第二 (8)卷二伤寒例第三 (13)卷二辨湿脉证第四 (18)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 (20)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六 (23)卷四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 (35)卷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 (42)卷五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九 (50)卷六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 (50)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一 (51)卷六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二 (56)卷七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三 (60)卷七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四 (61)卷七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五 (62)卷七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六 (63)卷八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七 (64)卷八辨不可吐第十八 (64)卷八辨可吐第十九 (64)卷九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 (64)卷九辨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一 (66)卷十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二 (67)注解伤寒论作者:成无己朝代:金年份:公元1144年·《注解伤寒论》序·伤寒卒病论集·《伤寒论》序·卷一辨脉法第一·卷一平脉法第二·卷二伤寒例第三·卷二辨湿脉证第四·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六·卷四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卷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卷五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九·卷六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一·卷六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二·卷七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三·卷七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四·卷七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五·卷七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六·卷八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七·卷八辨不可吐第十八·卷八辨可吐第十九·卷九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卷九辨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一·卷十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二十二经络超链接图:手三阴: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

见厥复利。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

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

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

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

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

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

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

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

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为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

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

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又主久利方。

乌梅丸方乌梅三百个(味酸温)细辛六两(辛热)干姜十两(辛热)黄连一斤(苦寒)当归四两(辛温)附子六两(炮,辛热)蜀椒四两(去汗,辛热)桂枝六两(辛热)人参六两(甘温)黄蘖六两(苦寒)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

伤寒论原文翻译_伤寒论校注白话解

伤寒论原文翻译_伤寒论校注白话解

伤寒论原文翻译_伤寒论校注白话解《伤寒论》,古代汉族医学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着。

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

张仲景原着《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原书曾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但在五代十国时期已经处于一线单传存亡继绝的危机状态。

此书在北宋国家书府秘藏八九十年后,于嘉佑年间(1056-1063)北宋校正医书局成立,选高继冲进献本为底本,由孙奇、林亿等校定,于1065年由朝廷诏命国子监雕版刊行,名为定本《伤寒论》,结束了从汉末至宋凡八百余年传本歧出、条文错乱的局面。

《伤寒论》突出成就之一是确立了六经辨证体系。

运用四诊八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论治、立方、用药规律等,以条文的形式作了较全面的阐述。

对伤寒六经病各立主证治法,如“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太阳中风”用桂枝汤;阳明经证用白虎汤;阳明腑证用承气汤;少阳病用小柴胡汤……归纳总结了不同的病程阶段和症候类型的证治经验,论析主次分明,条理清晰,能有机地将理、法、方、药加以融会,示人以证治要领。

《伤寒论》另一突出成就是对中医方剂学的重大贡献。

本书记载了397法,113方,提出了完整的组方原则,介绍了伤寒用汗、吐、下等治法,并将八法具体运用到方剂之中,介绍了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白虎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柴胡汤、小柴胡汤等代表名方。

书中记载的的方剂,大多疗效可靠,切合临床实际,一千多年来经历代医家的反复应用,屡试有效。

由于张仲景所博采或个人拟制的方剂,精于选药,讲究配伍,主治明确,效验卓著,后世誉之为“众方之祖”,尊之为“经方”。

《伤寒论》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原文及译文作者:张仲景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

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

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

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

涩则无血,厥而且寒。

阳微发汗,躁不得眠。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

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目闰。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

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运,恶寒,食则反吐。

谷不得前。

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欲绝,手足厥冷,欲得蜷卧,不能自温。

诸脉得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胃燥而烦,其形相象,根本异源。

脉微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

弦为阳运,微为阴寒。

上实下虚,意欲得温。

微弦为虚,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不能自还。

咳者则剧,数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日卒时而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虚而寒栗,咳而发汗,蜷而苦满,腹中复坚。

厥,脉紧,不可发汗,发汗则声乱、咽嘶、舌萎、声不得前。

诸逆发汗,病微者难差;剧者言乱、目眩者死,命将难全。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汗出则四肢厥逆冷。

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自呕者,下之益烦,心中懊憹如饥;发汗则致痉,身强,难以屈伸;熏之则发黄,不得小便;灸则发咳唾。

我考虑到疾病发展迅速,病情十分危急,要想在仓卒时间内寻求到辨证治疗的要领,是很难做到的,所以重新收集各种可与不可的诊治原则和方法,整理成可与不可诸篇。

这与三阴三阳篇中相比,更容易查找。

同时,还时有三阴三阳篇中没有的内容,也补充在可与不可各篇中。

关脉濡而弱,寸脉反见微,尺脉反见涩。

微主阳气不足,涩主阴血亏虚。

阳气虚弱而又阴亏,就容易出现中风多汗、烦躁不安、形寒怕冷、四肢厥冷。

伤寒论讲义绪论

伤寒论讲义绪论

病证 病 位
病性 病 势
太阳病 膀胱经 腑 体表 阳证 阳证初起
阳明病 胃肠 胃经
阳证 阳证极期
少阳病 胆经 胆腑 三焦 阳证 阳证
太阴病 脾经 脾脏 四肢 阴证 阴证初起
少阴病 心 肾 肾经
阴证 阴证危重
厥阴病 肝 肝经 心包 阴证 阴证终末期
六经辨证的主要内容
太阳: 阳明: 少阳: 太阴: 少阴: 厥阴:
《伤寒论》的注家与著作
唐宋八大家:
晋·王叔和(《脉经》),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宋·韩祗和(《伤寒微旨》)、 朱肱(《南阳活人书》)、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 许叔微(《伤寒发微论》《伤寒百证歌》)、 郭雍(《伤寒补亡论》)、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伤寒明理论》)
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二伤寒论的内容二伤寒论的篇章结构脉法第二伤寒例第三中十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398条112方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辨发汗後病脉证并治第十七辨不可吐病脉证并治第十八辨可吐病脉证并治第十九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第二十二三内容
二.《伤寒论》的作者生平
《伤寒论》原是《伤寒杂病论》组成部分 作者: 张机,字仲景(150~219)
曹操155~220;刘备161~223;华佗?~208 宋臣《伤寒论序》引唐甘伯宗《名医录》云: 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 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 精微,过其师。 籍贯:南阳郡涅阳人(古涅阳在今河南南阳地 区邓县稂东镇西北1.5公里的张寨村)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16.伤寒论卷第七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16.伤寒论卷第七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伤寒论》全文翻译16.伤寒论卷第七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卷第七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原文】大法,春夏宜发汗。

【译文】在春夏季节,适宜发汗,这是使用汗法的一般原则。

【评析】本条讲概言治法运用当结合时令。

春天阳气初升,夏天阳气旺盛。

在春夏季节,人体的阳气也应之而浮盛于外,感邪后亦以表症为多,所以治宜发汗。

《内经》上说:“必先岁气,无伐天和。

”正是指治病应适应天时变化而因势利导的原则。

当然,不是绝对的,主要还是辨证为前提,随症治之。

【原文】凡服汤发汗,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

【译文】大凡服汤药发汗,汗出病愈就应停止服药,无须一剂药都服完。

【评析】本条讲服药应注意中病即止。

服药的目的,是扶助正气,祛除病邪,邪去正复,即应停药,以防过剂伤正。

“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不单指发汗方药,其他吐下诸法,都应遵循这个原则。

【原文】凡云可发汗,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为解。

然不如汤随证良验。

【译文】凡是应该发汗,如没有汤剂,丸剂和散剂也可以使用,总需要得到汗出,病始可解。

然而毕竟不如汤剂那样,便于随症加减的效果良好。

【评析】本条讲发汗以汤剂最好,丸散只可从权使用。

方药剂型有汤、丸、散、膏等多种,各有所宜。

发汗最好使用汤剂,因为药力发挥快,特别是可以随症加减化裁,使之更切合于病情,从而有利于提高疗效。

丸、散剂的剂型固定,不能随症加减,而且药力发挥缓慢,用于发汗,一般不如汤剂。

但是,如果一时取不到汤药,丸散也可暂时使用,不过,仍应以汗出方可病解。

【原文】夫病脉浮大,问病者,言但便硬耳。

设利者,为大逆。

硬为实,汗出而解。

何以故?脉浮,当以汗解。

【译文】症见脉浮大,询问病人,回答道只有大便硬结。

若使用泻下法,即为严重错误的治疗方法。

这是因为脉浮主表,大便硬为实,症属表里皆病,应当用发汗解表,汗出邪散则里自和。

【评析】本条讲表症便硬,治当发汗解表。

脉浮大,是邪气盛实于外,自当治以发汗解表,然而必须没有虚象,这时询问大便情况,颇有参考价值。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七卷(繁体版)

伤寒杂病论义疏第七卷(繁体版)

伤寒杂病论义疏卷七瀏陽劉世禎昆湘述義瀏陽劉瑞瀜仲邁疏釋受業方錫藩振群敬錄劉裔誠樸庵校字劉淵仲劉仲鴻李謨光同校劉芹齋易雨郇易石庵同校劉藥橋傅文斗唐雲崧同校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三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此与上桂枝加葛根汤主治之证,项背强几几恶风皆同,惟发热(太阳病故发热)无汗为异,此皮毛闭塞,荣卫之两郁也,脉当浮缓且大,按之微紧,宜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即桂枝汤加葛根、麻黄,较桂枝加葛根汤,仅参麻黄一味,以开卫闭,乃方以葛根名者,知所重仍在葛根,但以无汗加麻黄耳。

可知桂枝、麻黄之主治,惟视表实、表虚,有汗、无汗为辨,未可如泾渭之判,以桂枝为治风而不治寒,麻黄但治寒而不治风也。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

葛根汤主之。

两经之证,同时并作,谓之合病,若一经先病未愈,复连一经,谓之并病。

此证所谓太阳阳明合病者,即风寒中表兼中里,风邪直入胃肠之候也。

其人本胃中寒,加以太阳伤寒,外寒与内寒相应,风性急而内犯,鼓荡肠胃之气(西学谓肠之蠕动增速,则下利,即此义也),故令下利,脉当浮大而按之濡紧。

治此不用温中之品者,以胃本无病,因外寒相感而为病,虽下利病象在里,而病因实为在表,故治其外而内自安。

此病常常见之,后贤以阳并于表则里虚释之,假令阳并于表,发表则阳亡,里既虚矣,且当先救其里,尚可用葛根汤以发汗乎,亦有释为太阳发热恶寒,合阳明之目疼鼻干,为太阳阳明合病者,更与论旨相违,且何以致下利,更与目疼鼻干无关也。

此证若脉浮而大(大为气实,非虚大也),口渴发热恶寒,便为二阳并病,宜大青龙汤治之。

本论所示证治,一一皆治源之法,学者宜熟玩焉。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一两,去节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二两,切半夏半斤,洗大枣十二枚,擘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辨不可發汗病脈證並治第十五1.夫以為疾病至急,倉卒尋按,要者難得,故重集諸可與不可方治,比之三陰三陽篇中,此易見也。

又時有不止是三陰三陽,出在諸可與不可中也。

2.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裏,不可發汗。

3.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

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

何以知然?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

4.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濇者,復不可下之。

5.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微反在上,濇反在下。

微則陽氣不足,濇則無血。

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躁煩,濇則無血,厥而且寒。

陽微發汗,躁不得眠。

6.動氣在右,不可發汗,發汗則衄而渴,心苦煩,飲即吐水。

7.動氣在左,不可發汗,發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瞤。

8.動氣在上,不可發汗。

發汗則氣上沖,正在心端。

9.動氣在下,不可發汗。

發汗則無汗,心中大煩,骨節苦疼,目運惡寒,食則反吐,谷不得前。

10.咽中閉塞,不可發汗。

發汗則吐血,氣欲絕,手足厥冷,欲得踡卧,不能自溫。

11.諸脈得數動微弱者,不可發汗,發汗則大便難,腹中乾,胃燥而煩。

其形相象,根本異源。

12.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弦反在上,微反在下。

弦為陽運,微為陰寒。

上實下虛,意欲得溫。

微弦為虛,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不能自還。

13.咳者則劇,數吐涎沫,咽中必乾,小便不利,心中飢煩,睟時而發,其形似瘧,有寒無熱,虛而寒慄。

咳而發汗,踡而苦滿,腹中復堅。

14.厥,脈緊,不可發汗。

發汗則聲亂咽嘶,舌萎,聲不得前。

15.諸逆發汗,病微者難差,劇者言亂,目眩者死,命將難全。

16.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續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也。

17.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無陽也,不可發汗。

18.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19.亡血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

20.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眴,不得眠。

21.汗家不可發汗,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

中医把脉口诀表

中医把脉口诀表

中医把脉口诀表分类:中医保健字号:大中小订阅气口九道脉(中医理论)手检图曰:肺为五脏华盖,上以应天,解理万物,主行精气,法五行,应四时,知五味。

气口之中,阴阳交会,中有五部,前后左右,各有所主,上下中央,分为九道,诊之则知病邪所在也。

李濒湖曰:气口一脉,分为九道,总统十二经,并奇经八脉,各出诊法,乃歧伯秘授黄帝之诀也。

扁鹊推之,独取寸口以决死生.盖气口为百脉流注,朝会之始,故也。

三部虽传,而九道沦隐,故奇经之脉,世无人知,今撰为图,并附其说于后,于后,以泻千古之秘藏云。

附图:歧伯曰:前部如外者,足太阳膀胱也。

动苦目眩头项腰背强痛,男子阴下湿痒,女子少腹痛引命门,阴中痛子脏闭,月水不利。

浮为风,涩为寒,滑为劳热,紧为宿食。

中部如外者,足阳明胃也.动苦头痛面赤。

滑,为饮;浮,为大便不利;涩,为嗜卧肠鸣不能食。

足胫痹。

后部如外者,足少阳胆也。

动苦腰背胻股肢节筋痛,浮为气。

涩为风,急为转筋为劳。

前部如内者,足厥阴肝也.动苦少腹痛引腰,大便不利,男子茎中痛,小便难,疝气,两丸上入,女子月水不利,阴中寒,子户闭,少腹急。

中部如内者,足太阴脾也。

动苦腹满胃中痛,上管有寒食不下,腰上状如居水中.沉涩,为身重足胫寒痛,烦满不能卧,时咳唾有血,洩利食不化。

后部如内者,足少阴肾也。

动苦少腹痛,与心相引背痛,小便淋,女人月水来上抢心胸,胁满,股里拘急。

前部中央直者,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也。

动苦心下坚痛,腹胁急.实急者为感忤,虚者为下利肠鸣。

女子阴中痒痛,滑为有娠。

中部中央直中者,手厥阴心主也.动苦心痛,面赤多喜怒,食苦咽.微浮苦悲伤恍惚,涩为心下寒,沉为恐怖,如人将捕之状,时寒热,有血气.后部中央直者,手太阳肺、手阳明大肠也.动苦咳逆,气不得息。

浮为风,沉为热,紧为胸中积热,涩为时咳血。

前部横于寸口丸丸者,任脉也。

动苦少腹痛,逆气抢心,胸拘急不得俛仰。

《脉经》云:寸口脉紧细实长下至关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绕脐痛,男子七疝,女子瘕聚。

中医学《伤寒论选读》-各章自测题及答案

中医学《伤寒论选读》-各章自测题及答案

绪论一、单选题1、《伤寒杂病论》约成书于()时期。

①先秦②西汉末年③东汉末年④南北朝2、最早整理编次《伤寒杂病论》的是()①王叔和②林亿③庞安时④方有执二、填空题1、第一个校定《伤寒论》的人是。

第一本逐条注解《伤寒论》的书是的。

2、伤寒六经辨证体系以为纲,以为目。

3、三阳病的治疗以为主,三阴病的治疗以为主。

三、名词解释1、越经传2、直中3、两感4、并病四、问答题1、试述中医“伤寒”的广义和狭义概念。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一、单选题1、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的鉴别要点是()。

①发热与否②汗出与否③头痛与否④恶寒与否2、服桂枝汤,仍出现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当用()治疗。

①桂枝汤②桂枝加附子汤③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④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二、多选题(选择两项或两项以上正确答案)1、伤寒发生传变,出现的症状有()()()()()。

①脉数急②脉静③发热不恶寒④颇欲吐⑤躁烦2、病人身大寒,反不欲得衣,属于()()()()()。

①真热假寒②真寒假热③外寒内热④“热在皮肤,寒在骨髓”⑤“寒在皮肤,热在骨髓”3、太阳病治疗后,出现哪些症状仍可用桂枝汤治疗?()()()()()①漏汗不止②大汗出,脉洪大③气上冲④反烦不解⑤脉促胸满三、填空题1、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而。

2、太阳病,头痛,,,恶风,桂枝汤主之。

3、喘家作,桂枝汤加、佳。

4、坏病的治疗原则是。

5、服桂枝汤,大汗出后,,脉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四、名词解释1、坏病2、痸(瘛)瘲3、阳浮而阴弱五、问答题1、桂枝汤的煎服法和药后护理有哪些特点?2、三种太阳病轻证的症状和病机有何不同?如何治疗?第二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一、单选题1、太阳病,十日以去,脉但浮,与()。

①桂枝汤②麻黄汤③小青龙汤④小柴胡汤2、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小便清者,与()。

①承气汤②麻黄汤③桂枝汤④柴胡汤3、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中,厚朴与人参的用药比例为()。

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原文和翻译

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原文和翻译

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原文和翻译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原文及翻译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作者:张仲景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

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

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

阳微不可下,下之则心下痞硬。

动气在右,不可下,下之则津液内竭,咽燥、鼻干、头眩、心悸也。

动气在左,不可下。

下之则腹内拘急,食不下,动气更剧。

虽有身热,卧则欲蜷。

动气在上,不可下。

下之则掌握热烦,身上浮冷,热汗自泄,欲得水自灌。

动气在下,不可下。

下之则腹胀满,卒起头眩,食则下清谷,心下痞也。

咽中闭寒,不可下。

下之则上轻下重,水浆不下,卧则欲蜷,身急痛,下利日数十行。

诸外实者,不可下。

下之则发微热,亡脉厥者,当脐握热。

诸虚者,不可下。

下之则大渴,求水者易愈,恶水者剧。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

弦为阳运,微为阴寒。

上实下虚,意欲得温。

微弦为虚,虚者不可下也。

微则为咳,咳则吐涎,下之则咳止,而利因不休,利不休,则胸中如虫啮,粥入则出,小便不利,两胁拘急,喘息为难,颈背相引,臂则不仁,极寒反汗出,身冷若冰,眼睛不慧,语言不休,而谷气多入,此为除中,口虽欲言,舌不得前。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浮反在上,数反在下。

浮为阳虚,数为无血,浮为虚,数为热。

浮为虚,自汗出而恶寒;数为痛,振寒而栗。

微弱在关,胸下为急,喘汗而不得呼吸,呼吸之中,痛在于胁,振寒相搏,形如疟状,医反下之,故令脉数、发热、狂走见鬼,心下为痞,小便淋沥,小腹甚硬,小便尿血也。

脉濡而紧,濡则卫气微,紧则荣中寒。

阳微卫中风,发热而恶寒;荣紧胃气冷,微呕心内烦。

医为有大热,解肌而发汗,亡阳虚烦躁,心下苦痞坚。

表里俱虚竭,卒起而头眩。

客热在皮肤,怅怏不得眠。

不知胃气冷,紧寒在关元。

技巧无所施,汲水灌其身。

客热应时罢,栗栗而振寒。

重被而复之,汗出而冒巅。

体惕而又振,小便为微难。

寒气因水发,清谷不容间。

《脉经》卷七(上)

《脉经》卷七(上)

《脉经》卷七(上)脉经卷第七病不可发汗证第一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其汗。

脉浮而紧,法当身体疼痛,当以汗解。

假令尺中脉迟者,不可发其汗,何以故然此为荣气不足,血微少故也。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其汗,无阳故也。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颠,微反在上,涩反在下。

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

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

阳微发汗,躁不得眠。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

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

动气在左,不可发汗。

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瞤.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

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

动气在下,不可发汗。

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运恶寒,食即反吐,谷不得前。

咽中闭塞,不可发汗。

发汗则吐血,气微绝,手足逆冷,欲得踡卧,不能自温。

诸脉数,动微弱,并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胃燥而烦。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颠,弦反在上,微反在下。

弦为阳运,微为阴寒,上实下虚,意欲得温。

微弦为虚,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不能自还。

咳者则剧,数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晬时而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虚而寒栗。

咳而发汗,踡而苦满,腹中复坚。

厥,不可发汗,发汗则声乱,咽嘶,舌萎,谷不得前。

诸逆发汗,微者难愈,剧者言乱,晴眩者死,命将难全。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而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续自可,一日再三发,其脉微而恶寒,此为阴阳俱虚,不可复发汗也。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则无阳也,不可复发其汗。

咽干燥者,不可发汗。

亡血家,不可攻其表,汗出则寒栗而振。

衄家,不可攻其表,汗出必额陷,脉上促急而紧,直视而不能瞤,不得眠。

汗家,重发其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可与禹余粮丸。

淋家,不可发汗,发其汗,必便血。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攻其表,汗出则痉。

冬时发其汗,必吐利,口中烂,生疮。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不可攻其表。

汗出则厥逆冷。

汗出多极,发其汗,亦坚。

《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原文及翻译

《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原文及翻译

《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原文及翻译《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作者:张仲景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名曰霍乱。

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

自吐下,又利止,复,更发热也。

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

欲似大便而反矢气,仍不利者,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

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

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理中丸方人参(甘温)甘草(炙,甘平)白术(甘温)干姜(辛热)以上各三两右四味,捣筛为末,蜜和丸,如鸡黄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

日三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

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加减法: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

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

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

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

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

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

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

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注释翻译问:什么叫霍乱?答:呕吐与腹泻并作,病势急骤,倾刻间有挥霍撩乱之势的,这就叫霍乱。

问:症候表现为发热、头痛、身痛、畏寒、呕吐腹泻并作,这是什么病?答:这叫霍乱。

霍乱的呕吐腹泻是自内而发,故初起与表证同时出现,并且在呕吐腹泻停止后还有头痛、畏寒、发热等表证存在。

注解伤寒论—成无己著

注解伤寒论—成无己著

注解伤寒论——成无己著十二经络超链接图: (2)《注解伤寒论》序 (2)《伤寒论》序 (3)卷一辨脉法第一 (3)卷一平脉法第二 (8)卷二伤寒例第三 (13)卷二辨湿脉证第四 (18)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 (20)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六 (23)卷四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 (35)卷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 (42)卷五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九 (50)卷六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 (50)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一 (51)卷六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二 (56)卷七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三 (60)卷七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四 (61)卷七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五 (62)卷七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六 (63)卷八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七 (64)卷八辨不可吐第十八 (64)卷八辨可吐第十九 (64)卷九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 (64)卷九辨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一 (66)卷十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二 (67)注解伤寒论作者:成无己朝代:金年份:公元1144年·《注解伤寒论》序·伤寒卒病论集·《伤寒论》序·卷一辨脉法第一·卷一平脉法第二·卷二伤寒例第三·卷二辨湿脉证第四·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卷三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六·卷四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卷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卷五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九·卷六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一·卷六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二·卷七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三·卷七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四·卷七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五·卷七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六·卷八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七·卷八辨不可吐第十八·卷八辨可吐第十九·卷九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卷九辨可下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一·卷十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法第二十二十二经络超链接图:手三阴: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

发汗与不可发汗,弦脉与蛇脉,在痉病中有着微妙的关系

发汗与不可发汗,弦脉与蛇脉,在痉病中有着微妙的关系

发汗与不可发汗,弦脉与蛇脉,在痉病中有着微妙的关系接着说说《金匮要略》中的痉病原文: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

必拘急。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也痉。

按:以上两条经文说明了痉病的原因,即津液流失而导致筋经失养,因失养继而失用,则为痉。

发汗必会导致津液外散,而风为阳邪,必会伤阴,灼烁津液,如果再用攻药下之,必会更加伤阴,如果再复发汗,则津液更加流失,则必会导致痉病,使筋部失养而拘急。

至于疮家,本就气阻而聚,进而伤血。

如此情况,即使身疼痛有表证之征,亦不可发汗,因为汗出伤津液,即血之化源,阴津阴血伤之太过,则会致痉,所以《内经》中有亡血不亡汗,亡汗不亡血的说法。

原文: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

发其汗已,其脉如蛇。

暴腹胀大者,为欲解。

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按:阳独在上而不下,阴独在下而不上,则致身热足寒,颈项强急,头热,面赤目赤,头动摇,口噤,背反张。

这是因为阳主温煦,阴主濡养,上有阳而无阴,则失其濡养,下有阴无阳,则失其温煦。

无阴而失濡养之用,即为痉病本源。

至于恶寒,是卫阳伤所致。

阴阳相离,则阳气失守而浮越外泄,必使卫阳伤而恶寒。

卫伤则寒袭,发汗则表濡,所以导致寒湿相得。

得有搏、合的意思。

发汗致卫阳更虚,失御外之力,于是则恶寒甚。

暴腹胀大,是阴复来之象,阴来和阳,则复其濡养之职,所以说为欲解。

说说脉象。

痉病之脉,如其在表之象,亦显强直紧急,且因无阴,而致在下无基垫,故其脉伏弦,即如经文所说,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至于其脉如蛇,则是脉象由紧急而变舒缓之象,亦即痉病欲解之征。

蛇脉者,寸关尺三部有起有伏,抑扬高下,不似弦脉之直上直下,所以弦脉为痉病之脉,蛇脉则为痉病欲解之脉。

至于原文为什么说发其汗已,其脉如蛇?是因为阴阳相离,荣卫相乖,发汗有法,则能调和阴阳荣卫,而且痉病本为太阳病,汗表之法,不失正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卷第七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原文】
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

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译文】
我以为疾病发展迅速,病情十分危急,要想在仓促间内寻求到辨证治疗的要领,是不容易做到的,故重新收集各种可与不可的诊治原则和方法,整理成可与不可诸篇。

这与三阴、三阳篇中相比,更容易查找。

同时,还有三阴、三阳篇中没有的内容,也补充在可与不可各篇中。

【评析】
本条说明重集可与不可与诸篇的动机和目的。

本条主要说明重新收集整理,编写可与不可与各篇的目的意义,旨在便于了解和掌握汗、吐、下等法的宜忌,从而有助于提高辨证论治水平,同时并补充了六经病篇没有涉及的部分内容,更有利于解决仓促寻按,要者难得的困难。

【原文】
脉濡①而弱②,弱反在关,濡反在巅③,微反在上④,涩反在下⑤。

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⑥,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

阳微发汗,躁不得眠。

【注释】
①濡(rú):脉搏浮而无力。

②弱:脉搏沉而无力。

③巅:这里是指关脉的部位,即高骨也,故名曰“巅”。

④上:寸脉的部位。

⑤下:尺脉的部位。

⑥无血:阴虚血不足,不是谓没有血。

【译文】
关脉濡而弱,寸脉反见微,尺脉反见涩。

微主阳气不足,涩主阴血亏虚。

阳气虚弱而又阴亏,则易出现中风多汗、烦躁不安、形寒怕冷、四肢厥冷。

阳虚发汗,就会引起亡阳,出现烦躁、不得安眠的变症。

【评析】
本条说明脉见濡弱微涩,不可发汗。

脉象濡弱,含有柔和之意,即《内经》“脉有胃气”,但必须寸、关、尺三部均濡弱而不弦硬,方为无病。

今濡弱仅见于关部,不能上及于寸,下至于尺,是为胃气不足,所以说“弱反在关,濡反在巅”。

寸脉在上主阳,寸脉微为阳气不足;尺脉在下主阴,尺脉涩是阴血虚少。

阳气不足则卫虚不固,是以中风多汗,汗出则阴阳更虚,遂致躁烦。

血少不能荣于四肢,于是肢厥且寒。

阳气已虚,再误用发汗,必致阳气更虚,所以躁扰不得安眠。

动气在左,不可发汗。

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瞤。

【译文】
脐左有气筑筑然跳动,是肝气虚,不能发汗。

误发其汗,则会引起头晕目眩、汗出不止、筋肉跳动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肝气虚误汗的变症。

动气在左,是为肝气虚,故不可发汗。

肝为风木之脏,藏血而主筋。

误用发汗,必致肝气更虚,虚风上扰,则头晕目眩,即《内经》所说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汗出不止则阴液阳气俱伤,筋脉与肌肉得不到温煦和濡养,则发生筋惕肉。

【原文】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

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

【译文】
动气在脐的上部,不可发汗。

误汗就会发生气上攻冲,正当心端。

【评析】
心气虚误汗的变症。

动气在上,乃心气虚弱,心阳不振,所以不可发汗。

误用发汗则心阳更虚,势必导致下焦水寒之气,上逆凌心,故气向上冲而直抵心端。

动气在下,不可发汗。

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运恶寒,食则反吐,谷不得前。

【译文】
脐下有气筑筑然跳动,是肾气虚,不能发汗。

误发其汗,则会出现汗闭不出、心中烦躁厉害、骨节疼痛、头晕目眩、怕冷、进食即吐、食物不能进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肾气虚误汗的变症。

动气在脐之下,是肾气虚,故不可发汗。

肾主水,为闭蛰封藏之本,虽用发汗方药,亦不得汗出,反致肾气愈虚,肾水不能上交于心,而心火无制,因而心中大烦;肾主骨,肾虚寒滞,故骨节苦疼;骨之精为瞳子,肾虚而精不荣于目,故目运眩;肾虚火衰,故恶寒;火衰无以生土,则食人反吐而不得下行。

【原文】
咽中闭塞,不可发汗。

发汗则吐血,气微绝,手足厥冷,欲得踡卧,不能自温。

【译文】
咽中闭塞不利,不可发汗。

误汗会发生吐血,气微欲绝,手足厥冷,喜欢蜷卧,不能自动回复温暖。

【评析】
本条讲咽中闭塞误汗的变症。

少阴之脉循喉咙,系舌本。

咽中闭塞,是少阴之气不能上通,所以不可发汗。

如误用发汗,就会损伤阳络,随虚阳浮越而吐血。

少阴之根本被夺,则气微欲绝。

手足为诸阳之本,少阴之阳大虚,故手足厥冷,欲得蜷卧而不能自温。

【原文】
诸脉得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

发汗则大便难,腹中干,(一云小便难胞中干)胃躁而烦。

其形相象,根本异源。

【译文】
凡是见到动数微弱脉象的,不能发汗。

误发其汗,就会导致肠胃干燥,出现大便难以解出、心烦不安等变症。

其表现虽然相似于阳明腑实症,但病源却有本质的区别。

【评析】
本条讲阳盛阴虚误汗的变症。

脉数动而按之微弱,多属于阳盛阴虚,或表实里虚,因此不可发汗。

假使只据数动,认为邪势盛实于外,忽略了按之微弱的里虚病机,而误用发汗之法,必致津液更伤,肠干胃燥,发生大便难、躁烦等变症。

【原文】
咳者则剧,数吐涎沫,咽中必干,小便不利,心中饥烦,晬时而发,其形
似疟,有寒无热,虚而寒栗。

咳而发汗,踡而苦满,腹中复坚。

【译文】
咳嗽剧烈,频频吐出涎沫,咽喉干燥,小便不通畅,腹中感觉饥饿,心中烦躁不安,一昼夜一发,似疟疾,但只有畏寒甚至寒战而并不发热,这是肺虚寒饮内停所致。

若把咳嗽当做表寒而发汗,就会出现身体蜷曲而卧、胸中满闷、腹中坚硬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寒饮剧咳误汗的变症。

寒饮所致的咳嗽,当咳剧时,多频频吐出涎沫,由于津液停聚为饮,不得输布上下,所以咽中必干,小便不利。

寒饮阻于胸膈,胸阳被遏而失展,所以心中饥嘈繁杂。

同时为气血流注大会于肺的时刻,与停饮相搏,故晬时而发,好像疟疾的定时发作。

不过,是寒饮为病,不是外邪,所以有寒无热,寒饮既停,阳必不足,所以虚而寒栗。

这种剧咳,自然不可发汗,不可发而误发,势必阳气更虚,不能外温肢体,则身体蜷曲;寒饮凝聚更甚,则胸中苦满而腹中胀硬。

【原文】
厥,脉紧,不可发汗。

发汗则声乱咽嘶①,舌萎②,声不得前。

【注释】
①声乱咽嘶:语声散乱,咽喉嘶哑。

②舌萎:舌体萎软无力。

【译文】
手足厥而脉紧,不可用发汗法。

误用发汗,就会语声散乱,咽喉嘶哑,舌体萎软无力,声音不能发出。

【评析】
本条讲寒盛阳虚误汗的变症。

手足厥冷,脉紧,症属阴盛阳虚,自当禁用发汗。

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手少阴之脉,从心系上挟咽,舌为心苗,言为心言,不应汗而误发其汗,则心肾之气大伤,因而咽喉嘶哑,舌萎无力而声难外发。

【原文】
诸逆发汗,病微者难差,剧者言乱,目眩者死,(一云谵言目眩睛乱者)死命将难全。

【译文】
各种四肢厥冷症,不能发汗。

若误发其汗,病变轻的,不易治愈;病加重的,就会导致神昏语言错乱、目眩等变症,难以保全其性命。

【评析】
本条讲阴盛阳衰厥逆误汗的变症。

诸逆,应是指各种厥逆,一般都不可发汗,而阴盛阳衰的厥逆,尤其不可发汗。

如果误用发汗,轻者,阳气更虚,比较难治;重者,阳气外越,精气衰竭,出现语乱目眩,成为死候。

即使暂时未死,命亦终难保全。

【原文】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

汗出则四肢厥逆冷。

【译文】
咳嗽而小便多,或小便失禁的,不可用发汗方药。

如误用发汗而汗出,就会发生四肢厥逆。

【评析】
本条讲阳虚咳嗽,误汗的变症。

咳为肺气失于宣降,不能通调水道而下输膀胱,理应小便少而不利。

今咳而小便自利,或咳时小便失禁,乃因下焦阳虚,膀胱不能约束所致。

治当温下焦之阳为主,而严禁发汗。

倘使误汗,则下焦之阳虚更甚,不能温煦肢体,四肢失温,必致手足厥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