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历史真实之我见
设计艺术格调之我见
设计艺术格调之我见作者:闻刚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3年第06期文章从艺术格调的定义、艺术作品的格调与生活体验的联系、艺术设计中的民族风格是艺术作品的大格调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艺术创作中保持作者具有形式化、物质化精神品位的人格价值观,以形成美的格调的方式。
艺术格调的定义格调是随人在的,哪里有人存在,哪里就有格调。
而对于艺术作品的格调也是随作品本身而在的,哪里有作品在,哪里就有格调。
当然,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不同作品群中,格调有不同的标准。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议论,某人的行为、举止或某件作品“不合时宜”或与社会、与他人“格格不入”,就是说这行为、举止或作品的格调,没有受到周围人的理解和认可。
这“不合时宜”和“格格不入”并不说明格调本身是高是低,是雅是俗,只是表明,这格调与周围的趣味、气氛不协调。
不同的人群以至于每个人有不同的喜好和兴趣,出自于不同作家之手的作品,也自然有不同的审美倾向、审美趣味与格调。
每个人群以至于每个人的心目中,总有一把衡量格调的尺子。
只是作为衡量标准的这把尺,不是那么绝对的准确和严格,有相当大的伸缩性和宽松度。
不同格调的人之所以能够互相尊重,以至于和谐共处,与彼此间在格调标准上的宽容精神有密切的关系。
关于艺术的格调,不完全但定义明确的一种说法是:如果说艺术风格是艺术家把握世界的一种态度和方式,艺术格调便是对这种态度和把握方式的一种价值判断。
人们可以勉强说风格无优劣(假设都是有个性的风格),却必须承认格调有高下。
具体言之,格调是透过形式风格、语言和技巧运用折射出来的人格价值——寓于美中的真与善的程度,业已形式化、物质化的精神品位。
在中国艺术里,格调是判定雅俗优劣和最终价值的主要尺度。
这一定义,强调了格调是评判艺术风格的主要尺度(即画品)。
艺术风格的雅致是一种美学的范畴。
无论从艺术家个体的追求和时代发展的趋势来看,风格的雅致常常在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出现。
一个刚刚步入艺坛的青年人,可能有典雅的气质,但在艺术创造上要达到雅致的境界则需要付出时间与精力。
电影《孔子》之我见
电影《孔子》之我见历史上的孔子到底怎么样,今天的任何人都不能完全还原。
《孔子》作为历史电影, 是以历史文献记载的孔子作为原型而进行艺术再加工而成。
影片采用史诗般的大笔,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比较真实而可信、天真而执着、失意但不失伟大的孔子。
影片极力去神圣化,还我们一个有血有肉的孔子形象。
看了这部影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三点,也是我觉得充分体现孔子人格魅力或者影视制作技巧的三个地方。
第一,“给个话儿啊”的幽默和“丧家之犬”的自嘲。
影片中通俗幽默的台词,把孔子从神坛上拉下来,恢复了他作为正常人的可敬、可爱之处。
让这个两年多年前的传奇人物重新回到人间烟火中,让圣人终于能脚踩大地之上了。
“给个话儿啊!”这句台词在电影里出现两次,第一次是公山狃追到孔子家要季氏家小奴漆思弓时候,公山狃借机谄媚地对孔子说不喜欢三桓,希望与孔子合作灭三桓。
孔子默而不语时,公山狃以为孔子是有贼心没贼胆便挑衅地说道“给个话儿啊”。
然而孔子镇定抛出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
公山狃自讨没趣,愤愤离去。
第二次在正片中出现的戏份是孔子力主禁止活人献祭,孔子冒死救下陪葬小奴漆思弓,并在朝廷上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政爱民之说力挫权贵。
孔子巧妙反问公山狃是否愿意为主人陪葬的时候,公山狃置于尴尬境地,孔子抛出“给个话儿啊”。
这句话大快人心,使得观众情不自禁地笑了。
影片“给个话儿啊”展现了孔子的机智幽默以及他作为正常人的可爱。
“丧家之犬”是孔子被鲁国驱逐而周游列国,颠沛流离、风餐露宿中孔子以琴代食,但依然不失圣贤本色。
在郑国他被形容做“丧家之犬”,一般人听着肯定会气得脸红脖子粗,但孔子却乐呵呵地接受并自嘲了一把,这正体现出了君子无论是在逆境还是在顺境当中都能够泰然处之的豁然通达品质。
“给个话儿啊”的幽默和“丧家之犬”的自嘲充分体现出了孔子这个圣人也有人情味,也有风趣豁达的一面,不管境遇如何都镇定自如,这正充分体现了其圣人之境界。
第二,与南子相见。
文艺学考研试题集锦
北京师大文艺学试题一。
名词解释变形原始意象含混散文滑稽史诗物哀旅美派二、简答(每题15分,共60分)1.简述“期待视野”的基本内容。
2.如何理解文学形象的“合情合理”?3.结合作品简论《玩偶之家》的艺术成就。
4.结合实例简述中西悲剧差异。
三、论述(1、2题任选其一,3、4题任选其一;每题30分,共60分) 1.论文学创作中的“情感把握”。
2.结合实际经验阐述文学消费与意识形态消费的关系。
3.论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发展里程。
4.分析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历年考题(96至今)文学理论2004年论述(每题30分,共150分)1、分析东西方传统文论的基本差异。
2、谈你对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的认识。
3、谈你对文学真实性的认识。
4、《毛诗序》的基本文学观点。
5、谈你对中国“文学理论”课程设置的看法?应如何改进?2003年文学理论:文学理论一、(每题4分)1文学四要素2话语蕴藉3灵感4艺术真实5剧本6现实型文学7点评二、(每题8分)1文学的功利、非功利2作品与意图的冲突3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4文学典型的特征性5文学消费对文学生产的制约6夸示性消费三、(20分)结合具体事例谈文学接受中的共鸣四、(24分)文学意境?文学意境的基本表现?对今天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前人对意象的几种见解?谈自己的认识?五、(30分)新批评产生的原因?理论家?及其实践?主要理论?对今天的借鉴意义,影响?2002年(专业: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新闻学、课程与教学论。
研究方向:传播理论方向及其他专业所有方向)一、解释下列术语(每题5分,共20分)1、隐含的读者2、审美意象3、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4、陌生化二、简要论述下列各题(每题10分,共40分)1、文学价值学为什么样必然成为文学理论的一种形态?2、强调作者与作品之间关系的文学观念与强调文学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文学观念有哪些主要区别?3、文学作为话语至少包含哪些因素?4、容格的“集体无意识”概念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有哪能些根本性的区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文学作品各本文层次的特点2、谈谈你对结构主义批评理论的认识2001年一名词解释1 艺术发现2 期待视野3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4 神话原型批评二简答1 中国“观物取象”说与古希腊“模仿说”的异同2 艺术构思过程中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3 象征型文学的特征4 风格与话语情境的关系5 文学消费的二重性三论述题1 列出你所知道的几种文学本文层次理论,指出你认为相对合理的方式,并作出具体的阐述和论证2 结合具体的作品论述文学中形象和理性的关系3 运用所学的文学理论知识,从总结近20 年来的中国文论在传统与现代(或中国与西方)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入手,谈谈你对在当前发展中国文艺理论的意见和看法。
文艺学美学论文选题参考
2013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参考(文艺学部分)1、“诗言志”与“诗缘情”辨析2、先秦儒家文论研究3、先秦道家文艺观研究3、意境理论的确立和发展4、李渔戏曲理论研究5、金圣叹小说理论研究6、柏拉图“艺术模仿自然”解密7、柏拉图美学思想的特征8、论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9、贺拉斯《诗艺》与亚里士多德《诗学》比较10、狄德罗“美在关系”说与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说比较11、康德美学思想与现代艺术12、论黑格尔的艺术发展观13、论黑格尔的自然美与艺术美14、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的特征15、论尼采的悲剧观16、现代主义与自我表现17、精神分析学和文艺学18、评卢卡契与布莱希特的论战19、詹姆逊论后现代主义20、劳动与“自然人化”的美学意义21、论“审美关系是美的核心”22、论悲剧与崇高23、当代大众传媒和审美消费主义对传统艺术门类(诸如文学)的挑战24、论“审美具有解放人的性质”25、试说文学意象26、试说形象和意象27、从王维山水诗看文学意象的特征28、中国古诗的蒙太奇结构特征29、接受主体和文学接受30、从“诗言志”到“诗缘情”31、陌生化原则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32、从阿Q看文学意境的审美特征33、说说“先锋文学”34、论马克思主义的悲剧观35、马恩论文艺批评“历史观点”与“美学观点”的统一36、马克思论希腊艺术37、论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38、论“文学是人学”39、神韵说与境界说比较40、象征形象的结构特征41、意识流的基本特点及审美特征42、论文学语言的多义性43、文学语言、日常语言、科学语言之比较44、论文学与人性的关系45、试论“虚静”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46、当代中国文艺传播的特点47、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挑战48、文学的生态学研究49、性格的内在冲突与性格美50、试论“比兴”说的历史演变51、“言志”说和“缘情”说异同辨52、从诗歌地位的界定看中国古人的精神需求53、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文气说”述评54、从《辨骚》论刘勰的“通变观”55、就《辨骚》论刘勰对屈赋的评价56、从钟嵘的“三义”说和白居易的“六义”说看中国诗学的两大流派57、钟嵘对“永明体”批评得失论58、试评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59、韩柳古文见解异同论60、唐代笔记小说中的亲属称谓语研究61、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写作理论述论62、明代《水浒传》传播初探63、《文艺复兴》研究64、女性文学史的书写立场及策略65、论《洛丽塔》的后现代主义特征66、“80后”文学现象研究67、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化追求68、袁枚“性灵”美学思想研究69、20世纪小说叙事时间与生命体验70、薛家将故事的演变及其文化解读71、卡彭铁尔小说时间的“返源旅行”72、从中国文学翻译策略选择看多元系统理论的局限性73、从鲁迅作品对儿童形象的塑造中看其教育观74、抗战文学中的重庆主题75、五四新文学缘起的政治文化再考76、重写文学史的理论与实践77、现实主义的困惑与探索78、在文学与政策之间79、《左传》故事“经典化”探研80、从西方科幻小说看中国同类作品的困境与发展81、“五四”小说的叙事研究82、论埃德加·A•坡惊悚短篇小说中恐怖元素的构成83、先秦逸诗研究84、《傲慢与偏见》中会话的话语分析85、从功能对等角度对《英国病人》中译本的风格分析86、金庸笔下黄蓉形象的文化解读87、对小说《警察与赞美诗》的系统功能文体分析88、宝黛钗爱情结局及其命运遭际之我见89、论荆轲—一个经典形象的形成90、论文学理论的危机和应对措施91、当前文艺批评存在的主要弊端。
艺术创作中的辩论辩题
艺术创作中的辩论辩题正方,艺术创作中应该追求真实性。
艺术创作是表达作者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因此应该追求真实性。
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可以使观众更深刻地感受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或思想。
例如,著名画家梵高曾说过,“我想要画出我内心深处的东西。
”这表明了艺术家应该追求真实性,将内心的情感真实地表现出来。
另外,艺术作品的真实性也可以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例如,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艺术是一种直接的、最容易被人理解的形式。
”这说明真实的艺术作品更容易打动人心,使人产生共鸣。
艺术作品的真实性也可以使作品更加具有历史和文化的意义。
例如,中国古代的写实绘画就是以真实性为核心价值观,通过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传达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内涵。
因此,艺术创作中的真实性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作品更加有深度和内涵,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反方,艺术创作中不应该追求真实性。
艺术创作是一种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因此不应该被束缚于真实性。
艺术作品可以是虚构的,可以是对现实的重新诠释,甚至可以是对未来的幻想。
例如,著名艺术家毕加索曾说,“艺术不是真实的事物,而是真实事物的表现。
”这说明艺术作品并不一定要追求真实性,而是要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另外,一些抽象艺术作品并不追求真实性,而是通过形式和色彩来表达情感和思想,这种表现方式同样具有艺术的价值。
艺术作品的虚构性和想象力也可以使作品更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曾说,“艺术是对生活的一种再创造。
”这说明艺术作品可以是对生活的再创造,不一定要追求真实性。
虚构的艺术作品可以开拓观众的想象力,使人们看到不同于现实生活的世界。
因此,艺术创作中并不一定要追求真实性,虚构和想象同样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结论,在艺术创作中,真实性和虚构性并非是非对立的。
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和情感表达的目的来选择追求真实性或虚构性。
有时候,真实性可以使作品更具有深度和内涵,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思考;而有时候,虚构性和想象力可以使作品更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2024年古代文学论文题目
38、古代汉语在成语中的体现
39、《世说新语》名词做状语现象浅析
40、清末民初标题词汇研究
41、八部古代汉语教材通论文字、词汇、语法对比研究
42、《黄帝内经》医学术语词义研究
43、从“日”的语音变化看中原与周边民族神话的关系
44、关中方言与古代汉语关系探析--大荔方言古语古义疏证
29、浅析古代汉语中代词的研究状况
30、试论古代汉语中“个”“个”“个”的用法及其流变
31、王力《古代汉语》注“通”注“同”字研究
32、汉语在古代越南的传播与汉越语言的接触研究
33、古代汉语同位短语研究
34、综论古代汉语中名词和动词作状语
35、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假设连接词研究初探
36、论古典诗词中的“拟形”修辞
10、论汉人评屈
11、论班固评屈
12、论刘勰评屈
13、两汉骚体文学创作略论
14、魏晋南北朝骚体文学创作略论
15、论《左传》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
16、《左传》行人辞令研究
17、《左传》、《战国策》行人辞令比较研究
18、论《庄子》中的畸人形象的描写及其思想蕴涵
19、《庄子》寓言探略
20、汉楚歌略论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3
12.中国洪水神话考论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2
1、试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2、试论《诗经》中的战争徭役诗
3、试论《诗经》中的政治讽刺诗
4、《诗经》宴飨诗与礼乐文化精神研究
5、《诗经》意象论
6、《诗经》抒情手段论
7、论楚辞的来源及其文体特征
8、试论《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
9、试论屈原香草美人似的比兴手法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1、粤方言中的文言字词
古代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论《诗经》中周民族史诗的艺术价值论《诗经》中农事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论《诗经》中战争徭役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从《诗经》中的燕飨诗看周代的礼仪文化 谈《诗经》中政治美刺诗的思想性 论《诗经》中爱情诗的思想内容 谈《诗经》中的弃妇诗 谈《诗经》中的婚嫁诗论《诗经》的赋、比、兴艺术 论《诗经》的音乐性及其美学意义 论《诗经》的婚恋诗 论《诗经》中的妇女形象 论《诗经》中的战争诗论《诗经》宴饮诗与礼乐文化精神 论《诗经》的讽刺艺术 孔子与《诗经》《诗经》作品研究(具体作品可任选) 论《诗经》的“思无邪”论《诗经》中的恋爱和婚姻主题 《诗经》与楚辞比较论 楚文化与楚辞屈原的爱国主义与浪漫主义 论屈原的人格美论《离骚》的艺术构思 屈原与庄子浪漫主义比较 略论《九歌》的艺术成就屈原作品研究(具体篇章可任选) 魏晋散文的骈俪化倾向陶渊明的田园诗(可侧重内容,也可侧重艺术的特色) 王孟山水田园诗(可分别写王、孟,也可写山水、田园) 中唐山水田园诗(可选一、二个作家,也可以比较研究) 李白山水诗研究 送别诗中意象研究(可集中写某一种,如美酒、月亮等) 杜甫咏史怀古诗研究 刘禹锡咏史怀古诗从《世说新语》看魏晋人物的行为异端 先秦汉魏晋六朝诗中“柳”的意象分析 庾信诗赋中的乡关之思及其意义 《史记》刺客形象与深层心理探析浅析先秦诸子寓言中的宋人形象及其产生原因 古诗十九首的生命意识的分析 从《史记》中看中国的游侠文化 《论语》的文学价值唐德宗朝阳城的文学成就研究 唐德宗朝顾少连的文学成就研究 唐德宗朝“新春秋学”的理论与实践 柳宗元研究(具体题目待定)河东吕湮墓志铭的史料价值唐(宋、元、明、清)人咏物(史、怀)诗研究(可选择某一时期某一群体或某一作家进行研究) 《诗经》的审美学特色 论《诗经》中的征役诗 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论《诗经》中的史诗论《诗经》中的农事诗(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富于永久魅力的艺术想象——谈我国古代神话的浪漫主义特色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先秦史传寓言研究先秦史书寓言研究(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 《吕氏春秋》与杂家《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 论《左传》的妇女形象 《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战国策》名篇研究 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艺术特色 《庄子》的艺术特色 《庄子》寓言的艺术成就 孟子论辩散文的艺术风格 从《离骚》看屈原的自觉与不自觉 《史记》所描写的游侠 《史记》所描写的刺客 司马迁的反暴政思想《史记》所描写的战国四公子 鸿门宴场面描写的深刻涵义 李广形象塑造过程中的缺陷描写 李斯的历史功过及人品优劣 《史记》个性化语言举例 《史记》叙事中的史笔和文笔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先秦散文作家艺术风格比较(任选二、三作家作比) 《左传》创造人物形象的艺术略说 《左传》的人物评述和描写 略论《左传》描写战争的问题 从人物形象论《论语》的文学价值 略论《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 论枚乘与“七体”的形成及其发展论屈原的人格美“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比较试论李白对屈原诗歌艺术特点的继承和发展 司马迁传记文学艺术成就简论 谈《史记》的人物人性描写 关于《史记》的细节描写 论曹操诗歌的艺术成就略论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和现实性 试论谢灵运及其山水诗 曹操与诗文革新 论曹操的诗歌创作特色 论曹操的散文创作 论曹丕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 论曹丕的文学成就曹植的生平与其诗歌创作的历程 论三曹对建安文学的贡献 论建安文学的美学倾向 阮籍诗歌的美学倾向 论陶渊明的田园诗 陶渊明的生命与酒 谢灵运与山水诗陆机、潘岳诗文的比较研究 《世说新语》的语言技巧 《世说新语》的写人技巧《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小说 某代唐诗选集研究王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艺术成就 论孟浩然诗歌的美学观论岑参、高适边塞诗的风格差异 李白与民歌杜诗对南宋爱国诗人的影响 论王维和李白的山水诗 论李白的自由精神 论李白的情感世界杜甫《秋兴八首》的艺术特点 杜甫绝句的特点白居易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写作技巧 李贺诗的格调 论李贺诗的怪诞 李贺诗与屈原赋 论李商隐诗的朦胧美 论咏物诗杜牧七绝风格试议 杜甫诗歌的地域色彩 论杜甫诗歌的儒家精神 试论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 论杜甫在成都的诗歌 论李白在四川的诗歌 论王维的“诗中有画” 王维诗歌的情、景、理 论唐代的边塞诗柳宗元游记散文的诗化意境 唐代各类题材诗歌研究(任选一类) 唐代各体诗歌研究(任选一体)唐代诗人研究(可选一人,也可选数人进行比较研究) 唐诗的精神风貌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唐诗创作之关系(可只论述唐诗创作与某一方面因素的关系) (对宋诗的研究可参照以上拟题 ) 唐代进士与文学的关系 杜牧的史论诗 论韩愈散文的“气”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成就 唐传奇名篇研究(可任选一篇分析) 唐传奇与佛教 唐传奇与道教唐传奇题材类型研究(可任选一类题材研究) 唐传奇作家研究(可任选一位作家作综合研究) 唐传奇的审美风格 唐传奇与中国古代小说 唐传奇与中国古代戏曲 唐传奇的叙事特征 唐传奇与中国史传文学 唐传奇的抒情特征 唐代小说的创作观念 唐代小说专书研究...唐代小说的各类主题研究 唐代各体散文研究 唐代散文家研究 唐代散文的艺术特色 唐代散文的思想特色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散文创作之关系 (对宋文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向自行拟题 ) 近二十年……研究综述 二十世纪裴度研究述评论节奏──古典叙事散文的抒情化调节机制 论王维与泰戈尔诗作的比较论艺术辩证法:形与神需与实意与境藏与露隐与显情与景等论晚唐小品文的艺术追求 温庭筠、韦庄词之比较. 论白居易的新乐府 论白居易的感伤诗 论皮日休、陆龟蒙的小品文 从文艺政策看唐诗的繁荣 论文人山水诗的寄托 论王安石的咏史诗论杜牧的咏史诗王维山水诗的情感模式 谢灵运思想构成的复杂性唐人送别诗研究(可选几家,或若干首对比研究) 宋人咏物词研究(可选不同词家咏同一物对比研究,如咏梅等)李清照的词论及其实践 李清照之人格与风格 苏轼各体词研究 苏词的风格苏轼的词论特色与其词创作的关系 (对辛词的研究可参照苏词自行拟题 ) 苏、辛词与豪放词派之关系 苏洵散文研究 论苏轼的“超然”试论宋词婉约派在美学上的意义 试论宋词豪放派在美学上的意义 苏、辛词风异同辨 李清照词的美学价值 苏东坡诗中的四川陆游、辛弃疾词的悲壮美《三言》名篇研究(可只取一篇或一个系列分析)《三言》人物形象研究(商人、妇女、僧道、文人、市民等各类人物,可只取其一) 《三言》思想倾向研究 《三言》创作技巧研究 《三言》与中国古代小说之关系 《三言》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 《三言》与冯梦龙的文学创作活动《二拍》研究(参照《三言》研究诸方面自行拟题) 明代散曲与民歌 牡丹亭的人文主义色彩 《郁离子》研究 高启诗文的艺术特征 吴伟业的叙事诗艺术 《花间集》风格论 《花间集》题材论 《花间集》与唐宋词史论贾宝玉(或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琵琶行》关汉卿的杂剧创作 关汉卿、马致远之比较 《西厢记》 《西厢记》、《牡丹亭》之比较 汪道昆之短剧 徐渭的《四声猿》 汤显祖 孟称舜沈自徵之剧作论唐传奇中的爱情小说 论谈《三言》、《二拍》的时代特色 谈《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塑造论《水浒传》的人物描写(亦可选择某一个人物,如论武松、论宋江、论李逵等)试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或试论孙悟空形象) 论西门庆形象的典型意义 谈《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论《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形象的艺术特色 论王熙凤形象论《红楼梦》的细节描写论《红楼梦》整体反映生活的特色 关于《西厢记》爱情主题的探讨 《红楼梦》中的众丫鬟 《水浒》中的晁盖与宋江 《聊斋志异》中的鬼狐 论《聊斋志异》的艺术构思...《三国演义》描写战争的艺术 晚清诗歌中的民主意识 牡丹亭的人文主义色彩 《郁离子》研究 高启诗文的艺术特征 吴伟业的叙事诗艺术论贾宝玉(或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 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水浒传》人物论(任选其一) 《水浒传》风格论 《水浒传》接受史《水浒传》与中国文化精神《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研究(任选其一) 《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精神 《西游记》孙悟空唐僧形象分析 论《儒林外史》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 小说《娇红记》研究小说《娇红记》与传奇《娇红记》比较研究 《剪灯新话》研究冯梦龙《山歌》与《挂枝儿》研究 《海上花列传》研究 《唐祝文周四杰传》研究(此为民国小说,可与话本《唐解元一笑姻缘》比较,即大家所熟悉的唐伯虎点秋香之原型)《万花楼演义》研究明传奇《娇红记》与《红梅记》比较研究《裴少俊墙头马上杂剧》对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乐府诗的改造与创新论元曲的人物登场(方式)元曲《救风尘》与《望江亭》的搞笑艺术(插科打诨艺术)论元曲《两军师隔江斗智杂剧》中的周瑜与诸葛亮斗智艺术《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结构艺术之比较 论《金瓶梅》的叙事结构艺术的创新性 论三言二拍的传奇艺术技巧 论《聊斋志异》的诗意美艺术 论《红楼梦》“大旨谈情”的“情” 论李渔《十二楼》小说的巧合艺术论李渔《风筝误》人物美丑对照的艺术技巧及其意义 试论三言二拍中的唐代诗人形象(李白白居易贺知章等)论三言二拍中的宋代文人形象(苏东坡柳永王安石秦观等)以上论文选题有些题目可变通,如“论三言二拍中的宋代文人形象”可变化成“三言二拍中的穷秀才形象”“三言二拍中的娼妓形象”“三言二拍中的侠盗形象”。
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是一种表达和传达情感、思想和观念的方式,它承载着人类对于世界的感
知和理解。
而这种感知和理解往往是受到社会生活的影响和塑造的。
因此,艺术作品往往可以被视为社会生活的反映。
首先,艺术作品往往反映了艺术家对于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
艺术家们通过
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对于社会现象、人类关系、政治事件等方方面面的看法和感受。
这些作品可以是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文学作品等,它们都是艺术家对于社会生活的感知和思考的产物。
其次,艺术作品也可以反映出社会的历史和文化。
通过艺术作品,我们可以了
解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社会生活、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
比如,古代的绘画作品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传统,音乐作品可以反映出当时的音乐风格和民俗习惯,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制度。
此外,艺术作品也可以成为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催化剂。
许多艺术作品都是对于
社会不公、人权侵犯、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呼吁和抗议。
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唤起了社会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改变。
总之,艺术作品不仅是对于个体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更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它们记录了社会的历史和文化,传递了艺术家对于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成为了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催化剂。
因此,我们可以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牡丹亭》艺术浅析之我见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专业毕业论文《牡丹亭》艺术浅析之我见目录一、取材和主题提炼 (1)二、思想和社会意义 (2)三、杜丽娘及主要人物形象 (3)四、浪漫主义的艺术成就 (4)五、语言 (5)六、《牡丹亭》——自然人欲的赞歌 (6)参考文献 (9)《牡丹亭》艺术浅析之我见摘要:梦是属于人的心理活动,是超越现实的心理状态,是最自由的情感和最真实人性的展示,“临川四梦”中的《牡丹亭》描述了主人公杜丽娘。
她的生存环境,没有给她的憧憬和渴望提供实现的条件,所以她只有在梦中实现,实现“与梦共舞”。
故事突出了明代后期人性解放的鲜明旗帜,反映了当时意识形态领域“情”与“理”的尖锐矛盾,表现了作者反对封建礼教,宣扬个性解放,主张爱情自由的口号。
关键词:情理寻梦忠汤显祖是我国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临川人。
“临川”遂为先生的别号。
“四梦”是汤显祖四部剧作《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的合称。
或许“四剧”皆有梦境,才有“临川四梦”之说,或许“四剧”本身就是其毕生心血凝聚成的人生之梦。
汤显祖的一位同时代人王思任在概括“临川四梦”的“立言神旨”时说:“《邯郸》,仙也;《南柯》,佛也;《紫钗》,侠也;《牡丹亭》,情也”。
应该说,这个评论颇有见地,或许指出了汤显祖梦文化的美妙情境。
在“临川四梦”中,作者自己最为得意,在社会上影响最大,并奠定汤显祖作为中国古代戏曲大家地位的是《牡丹亭》。
他自己曾经说过:“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沈德符《顾曲杂言》描绘《牡丹亭》问世后的轰动效应是“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此剧还赢得当时和后世许多青年女子的同情之泪,留下许多富有诗意的遗闻轶事。
直到今天,它仍然具有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一、取材和主题提炼(一)情节题目《牡丹亭》全剧共五十五出,在汤显祖的剧作中最长。
略叙南宋时江西南安府太守杜宝请腐儒陈最良教女儿丽娘读儒家圣贤书籍。
丽娘受《诗经》中情歌的启发,萌动春心。
秦腔须生表演艺术之我见
秦腔须生表演艺术之我见中国戏曲艺术是一种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表演体系,分生、旦、净、丑等行当,这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角色表演体制,秦腔更是如此,这些有深刻美学内涵的表演程式,要求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和“手、眼、口、身、法、步”等表演形式来表现戏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愁等情绪。
演员入科学习六年甚至十年,就是在日积月累的繁复训练中传承、创新戏曲程式,让自身和戏曲程式融合,化于表演中,演员须运用行当程式去塑造角色形象,与此同时,要想成功塑造好角色,演员还须在理解人物、体现人物、挖掘人物性格方面下功夫。
舞台表演具有“生天生地生鬼生神,极人物之万途,攒古今之千变”的特点及功能。
这是基于中国戏曲艺术特点的本质认识,既是以以唱念做打的舞台表演表现人物,又是以演员对人物的理解来展示演员的戏曲功底,既是人演艺,又是艺托人,作为演员的表演主体与作为角色表演的客体二者互相成全,相得益彰。
戏曲的舞台表演具有无限的价值,将生活的真实通过艺术加工变为艺术的真实,达到塑造人物形象,表演故事,传递情感的目的,戏曲产生于“情”,回归于“情”,唱念做打的程式化表演即是对这种生活与历史真实之“情”造化为艺术逼真、传神之“情”的过程,这个艺术创作的过程始于对角色人物时代背景的了解以及人物性格的准确分析,终于准确传神的程式化舞台表现。
戏曲的表演,尽管远离生活,但首先要遵循的是“本色当行”的要求,这是戏曲艺术千年流传的根本基因,是戏曲最重要的美学诉求。
形式表现内容,内容丰富形式。
角色的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必须忠于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又要符合人们理想艺术形象的本来面目。
演戏就是表演人物,应根据人物的身份、性格、处境有选择的运用程式。
如我在学演《逃国》、《拆书》时,因伍员这个人物在表演中属于做工较多,不断跑圆场,双手挥动马鞭。
此外该剧对演员腿功的要求也甚高,劈叉,提腿,又有左右腿交替动作。
在学演时,基于对伍员性格及遭遇的理解,我觉得要紧紧贴合人物心理,呈现出其复杂、为难的整体情感特点。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元明清 (1)
牡丹亭的人文主义色彩《郁离子》研究高启诗文的艺术特征吴伟业的叙事诗艺术论贾宝玉(或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水浒传》人物论(任选其一)《水浒传》风格论《水浒传》接受史《水浒传》与中国文化精神《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研究(任选其一)《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精神《西游记》孙悟空唐僧形象分析论《儒林外史》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小说《娇红记》研究小说《娇红记》与传奇《娇红记》比较研究《剪灯新话》研究冯梦龙《山歌》与《挂枝儿》研究《海上花列传》研究《唐祝文周四杰传》研究(此为民国小说,可与话本《唐解元一笑姻缘》比较,即大家所熟悉的唐伯虎点秋香之原型)《万花楼演义》研究明传奇《娇红记》与《红梅记》比较研究《裴少俊墙头马上杂剧》对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乐府诗的改造与创新论元曲的人物登场(方式)元曲《救风尘》与《望江亭》的搞笑艺术(插科打诨艺术)论元曲《两军师隔江斗智杂剧》中的周瑜与诸葛亮斗智艺术《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结构艺术之比较论《金瓶梅》的叙事结构艺术的创新性论三言二拍的传奇艺术技巧论《聊斋志异》的诗意美艺术论《红楼梦》“大旨谈情”的“情”论李渔《十二楼》小说的巧合艺术论李渔《风筝误》人物美丑对照的艺术技巧及其意义试论三言二拍中的唐代诗人形象(李白白居易贺知章等)论三言二拍中的宋代文人形象(苏东坡柳永王安石秦观等)明清小说中的恶妇形象(如《醒世姻缘》之薛素姐)明清小说中的妒妇(悍妇)形象研究析元曲《西蜀梦》与《单刀会》中的刘关张情义论元曲中的娼妓群象林冲鲁智深杨志形象之比较论《聊斋志异》中的受虐形象及其审美意义比较视野下论四大南戏中的女性形象《水浒后传》与《水浒传》之女性观比较从《三侠五义》看清代侠义精神的特质《品花宝鉴》《花月痕》《海上花列传》与晚清青楼文化研究明清历史演义小说中的战争描写套路论《三国演义》等历史演义中的兵器论《三国演义》中的马论《三宝太监西洋记》中的异域色彩论梦在元曲中的作用论《水浒传》中“潜天行道”中的“道”之内涵论《西游记》中的童话色彩试论《儒林外史》与《红楼梦》对科举批评的差异论纳兰性德中风花雪月意象及其文化心理论小说《宜春香质》《弁而钗》与龙阳文化(即男同性恋)论沈从文《边城》对楚辞巫风的继承论《史记•游侠列传》对唐诗游侠精神的影响小说《封神演义》与当今封神影视剧研究《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故事源流考明清小说中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形象才子佳人小说中的花园意象研究《秦并六国平话》对《史记》史实的改造论《隋炀帝艳史》对《隋书》史实的改造《三国演义》编创方式研究综述《水浒传》主题诸种说法及其得失(《水浒传》有“忠义”说“农民起义”说“为市井细民写心”说“为江湖游民写心说”等)从《西游记》到《春光灿烂猪八戒》(或此题材的其它最新影视剧)看猪八戒形象的转变及其文化动因从《西游记》到《大话西游》(或此题材的其它最新影视剧)看唐僧形象的转变及其时代意义论清初小说续书出现的原因及其续法论神话中的西王母形象及其流变文体流派文学理论研究论“铁崖体”的形成及其艺术贡献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研究论明代“台阁体”形成的原因及其理论与创作的得失论明代“茶陵派”出现的社会历史机遇论前后七子文学复古主张的时代特色及其失误明代“唐宋派”研究或明代“唐宋派”小史论神魔小说流派的形成论明代公安派的文学理论主张及其时代意义论清代“梅村体”诗歌的叙事艺术论清阳羡词派的形成及其发展论清代浙西词派的形成及其发展论金(圣叹)评水浒中的“因缘生法”创作手法论历史演义小说的“奇”“幻”精神论清代王夫之“诗经六义”新解论枚乘与“七体”的形成及其发展文体交叉比较研究研究:《雷峰塔传奇》与《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之比较论四大谴责小说中的诗学观。
小学作文写作之我见
、
1 .学 生作 文 的定位
察 对 于 写 好作 文 有 着 巨大 的奠 你 往 往 会 感 到难 以下 笔 。愿 你
现 在 的教 科 书 , 不 管从 课 题 、内容 、
课 程 标 准规 定 ,低 年 级写 句 子 、写 话 , 中高 基 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 ,
过程、习题等 ,还是知识结构 ,与 以前
不知道如何组织 ;词汇贫乏 ,写不出情感丰满的 其 次观察过程 中要 注意运用好 “ 烂笔头”。俗 句子;不会 开头、结尾 ,不知如何架构作文 ,综 语 说得好 :好记性不如烂笔 头。好 多同学每天 上所述 ,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 ,中高年 看到的挺多 ,思索 的也挺 多,但是不 善于随时 级的学生要写好作文,需要从 以下几方面加强训 记 下来 ,这样就会使观察 到的材料付之东去 , 练。 许 多 有 价 值 的 东 西 也 会 白 白 浪 费 掉 。 最后 观 察 要让学生对作文有一个正确科学的认识 尤 其 要 注 意 持之 以恒 。学 会 观
数学教学 中严格要求 ,一丝 不苟,使学 生经受失败的考验 , 在挫折 中不断总结 , 在 “ 爬 坡”中循序渐进。这样经过 长期 的严格训练和熏 陶,就会使学生具有坚 忍 不 拔 的 品 质 、百 折 不 回 的意 志 和顽 强 拼搏 的精神。 三、教学 中要 “ 用活 ”教科书 新课程 强调把课程视为学 习经验 , 强调教学过程本身 的价值 ,这就必然把 课程视为教师 、学生 、教材 、环境 四因 素持 续 交 互作 用 的动态 情 境 。
麓
4 . 培 养学生的 良好的个性
数 学教 学 不 仅 教 人 以知 识 ,授 人 以 智 慧 ,给 人 以美 的 熏 陶 ,而 且 能 使 人 懂文学 习 的 目的 是什 么 ?毫 无 疑 问 ,应 该 是 为了获取信息,传递信息。但如何从更广阔的渠 道获取信息为我作用,以及如何更及时 ,准确的 留 意 校 园 花 坛 里 的植 物 一年 四 季 如 何 变 化 它 的 颜 色 ,学 会 刨 根 问底 ,弄 清 这 些 变 化 的 来 龙 去 脉 ;你 要 走 向社 会 , 同更 多 的 人 接 触 ,观 察 他
彭吉象王宏建艺术学概论真题习题题
摘自隋志强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解析:艺术学概论》上编艺术总论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四、名词解释1.艺术四要素(2006年山东大学考题)2.不平衡关系(2004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3.艺术的形象性特征(2006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题)4.艺术真实(2007年山东大学考题、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5.审美关系(2006年曲阜师范大学考题)6.艺术的民族性(200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山东大学考题)7.审美(2011年广州美术学院考题)8.艺术符号(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9.主观精神说(2013年西北师范大学考题)10.文化工业(2013年清华美院考题)五、简答题1.简述“艺术的本质”。
(2009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2.艺术史上关于“艺术的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2009年聊城大学考题)3.试述艺术史上关于艺术的本质特征的三种代表性观点。
(2009年厦门大学考题)4.艺术生产理论对艺术学研究的启示。
(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5.艺术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006年曲阜师范大学考题)6.结合作品实际阐述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规律。
(2010年中山大学考题)7.艾布拉姆斯的艺术四要素。
(2008年山东大学考题)8.为什么说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010年南师大考题)9.情感在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2005年清华大学考题)10.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及其关系。
(2005年清华大学考题)11.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
(2007年聊城大学考题)12.什么是艺术的主体性特征?(2004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13.艺术学作为人文学科的意义。
(2010年北京大学考题)14.试论述艺术中“再现”与“表现”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15.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是什么?(200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六、论述题1.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举例说明。
艺术本质之我见
…
理论探 讨的是 艺术的本 质问题。但实际上拥是从 母佧 与现 实世界联 系在一起 ,把艺术看成是再现 { : Ⅱ 认
前的问题开始 。通过 艺术活动 的分析 , 进而 艺术作品、 艺术 的 问题开始 的。 分析了艺术作品和 自然 理念 、 事物的兰零 模
家、 艺术接受等所有 的艺术活动 的孝 q 互笋悉 就 皂艺术 与心 仿说把 灵的关系中去 寻求艺 术的意义。
里士多德则肯定 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而也就肯宅 了樽仿 术樽仿
但是这种没有可 能的可 能性 , 恰恰 是我们思考 的起点。 对 它 的艺术的真实性 。后来 古罗马美 学家 贺拉斯t } j 琊 硬了艺术
直到 1 7 世 纪, 古典主义艺术家们还提 出一 艺术的本质问题 的追 问的不可置否性,在现代艺术 中显示的 模仿说 ,
艺 术本质之我 见
袁
摘 要
媛
4 l j { _ l O )
( 武 汉理 z . 大学 艺术设计 学 院 湖 北 武汉
关 于艺术的本质这个 艺术 学学科的根本 问题 , 西方美 学史对其研究可谓源远流长。 谈 到艺术 , 我们 事 咎’
地 可以说 出一 系列 艺术作 品 同时我们可 以举 出无数的艺术家 。 但是 , 当我们真正追 问是什 么使 它们成 为芝 囊
艺术真实及生活真实、历史真实之我见
艺术真实及生活真实、历史真实之我见[摘要]在这个艺术愈来愈多元化的时代,对艺术的判定标准也富多元性,但艺术真实却是亘古不变的标准之一。
艺术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缺乏真实性的艺术,是不完整的,其审美价值和思想内涵也就无从谈起。
而艺术真实又和生活真实、历史真实密切相关,处理好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审美的必要条件[关键词]艺术真实;生活真实;历史真实;虚构[DOI]1013939/jcnkizgsc201707084艺术真实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艺术品的重要品质之一,在艺术多元化的时代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0世纪,现实主义处于我国文艺界中的优势地位,艺术真实受到现实主义的大力强调,得到了格外的重视1 艺术真实的思想根源关于艺术真实的思想,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相关概念。
亚里士多德在将历史与文学进行比较的时候,写道:“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偶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
……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的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1.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真实比历史更真实而我国文艺理论界对艺术真实的相关论述最直接的来源则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强调“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1.在这篇讲话中,毛泽东肯定了艺术真实的存在性,并且提出了如何�M行艺术真实的创造,即把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由此产生了艺术作品;毛泽东还将艺术真实与现实生活作出了一定区别,总结出艺术真实的六大特性:高、强烈、集中、典型、理想、普遍性,把艺术真实提升到了一定境界;与此同时,毛泽东还十分肯定艺术真实的巨大价值和作用,上升到相关政治环境、民族团结之中不论是西方的亚里士多德,还是中国的毛泽东都旨在强调文艺创作中的艺术真实,并给予其特殊的地位,让我们认识到文艺理论中艺术真实的重要性。
简述艺术真实的特征
简述艺术真实的特征艺术作为一种人类表达和创造的方式,具有独特的特征和魅力。
它不仅能够展示出世界的美丽和深度,同时也传达着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要理解艺术的真实特征,我们需要探索它所具备的几个重要方面。
首先,艺术真实是指艺术家对所表达对象的真实性的追求。
无论艺术家表现的是人物、风景、故事还是抽象概念,他们都力求以真实的视角和情感去描绘。
这种真实不仅是客观事物的真实再现,更包含艺术家对其内在价值和意义的感知和诠释。
通过艺术的真实表达,观众得以感受到艺术家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和体验。
其次,艺术真实是指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情绪的真实性。
艺术家借助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舞蹈等,表达内心的思想和情感。
无论是喜悦、悲伤、愤怒还是欢乐,艺术家都希望通过作品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艺术的真实在于艺术家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虚构或模仿。
此外,艺术真实还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创造力和独特性上。
艺术家通过创造性的方式,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转化为艺术形式。
他们通过艺术的语言和符号,打破常规的认知和表达方式,创造出全新的艺术体验。
这种真实不仅反映了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独特性,也反映了人类文化和社会的多样性。
最后,艺术真实也是指艺术作品对观众产生的影响和共鸣的真实性。
艺术家追求作品的真实并不是为了追求客观的再现,而是希望在观众心中引起共鸣和思考。
无论是通过美学享受、情感共振还是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艺术作品都试图与观众建立起真实而深刻的联系。
综上所述,艺术真实包含了艺术家对所表达对象的真实性的追求、情感和情绪的真实表达、创造的独特性和观众的共鸣。
艺术的真实不仅展示了世界的多样性和美丽,更反映了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纽带和共同体验。
通过艺术真实的表达,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的魅力和意义。
艺术与人文精神之我见
艺术与人文精神之我见艺术与人文精神之我见艺术,作为一种表达和探索世界的方式,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人文精神,则是指人类对于自身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思考与探索。
艺术与人文精神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相互交融,共同构建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它能够通过形式、色彩、声音等多种媒介传递情感、思想和观念。
艺术家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和感知能力,创作出与日常生活不同的艺术作品,为观众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观察和思考世界的方式。
艺术作品不仅是对于现实的再现,更是对于人类情感、人生哲学和价值观的追问和探索。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作品,传递出他们对于人生、爱、自由等诸多主题的思考与体验,而这些思考和体验恰恰是人文精神的核心所在。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除了物质的繁荣外,还需要人们对于自身意义与价值的思考。
人文精神代表了人类对于自由、公正、尊严等普世价值的追求。
它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认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而艺术正是通过表达个体的情感与思想来展现人文精神的本质。
艺术与人文精神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艺术作为人们表达自我和思考世界的媒介,能够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引起观众对于人生、人类存在意义的深思。
同时,人文精神为艺术提供了思想的滋养和价值的导向。
艺术家在创作时,常常会关注社会现实、人性的复杂性,通过他们的作品使观众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艺术与人文精神的相互结合,促使人们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认识到自身在社会中的责任与角色。
在当今快节奏和物质主义盛行的社会中,艺术与人文精神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艺术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提醒人们思考自身的存在价值和生活意义。
人文精神则引导人们关注人类的尊严与公正,推动社会的公平与进步。
艺术与人文精神反映了人类对于美与真理的追求,使我们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艺术与人文精神在当今世界面临着挑战。
蒙克《呐喊》之我见
蒙克《呐喊》之我见《呐喊》是著名的挪威艺术家爱德华·蒙克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我对这幅作品也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我对《呐喊》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展现出的强烈的情绪。
画中的人物站在一片荒凉的景色中,看起来非常孤独和痛苦。
他的身体扭曲,嘴巴大张,仿佛在发出无声的呐喊。
这种情绪强烈地冲击着观众的心灵,让人不禁产生共鸣。
我觉得《呐喊》在色彩运用上也非常出色。
整幅画以暗淡的色调为主,给人一种压抑和悲伤的感觉。
画中的天空是橙色的,仿佛正在燃烧一样,给人一种不安和恐惧的感觉。
这些色彩的运用使得整幅画更加有力地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情感。
我认为《呐喊》所表达的主题是人类存在的孤独和痛苦。
画中的人物被置于一个荒凉的环境中,没有其他人的存在,显得非常孤单。
他的脸上表现出的痛苦和绝望也让人感受到人类内心深处的困惑和苦闷。
这种主题的表达引起了观众们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思考,使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我觉得《呐喊》给我带来了对艺术的新认识。
通过这幅作品,我明白了艺术不仅仅是美的追求,也是对人类内心真实感受的表达。
它可以通过画笔和色彩,传达作者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和思考。
这种以艺术形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呐喊》是一幅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作品,它通过强烈的情绪、独特的色彩运用和深刻的主题表达,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思考。
这幅作品使我对艺术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热爱和欣赏艺术。
蒙克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成为了艺术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艺术家。
真、实、细--小课题研究走向实效的最佳途径
真、实、细--小课题研究走向实效的最佳途径
孟宪明
【期刊名称】《体育教学》
【年(卷),期】2014(000)011
【摘要】笔者以2012年进行徐州市小课题《小学高段(水平3)体育课堂实施分层教学的研究》为例,通过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与提升,提出了“真”下功夫、做“实”研究、“细”做文章是小课题研究走向实效的最佳途径。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孟宪明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大吴中心小学 2211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96
【相关文献】
1.探索小课题管理策略提升小课题管理实效 [J], 金小芳
2.真“研”实“做”是课题研究走向实效的最佳途径——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J], 李自天
3.新闻报道真实性问题之我见——关于"新闻真实性"之争及真实性的实现途径 [J], 李跃
4.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真学真做真干,切实取得实效 [J], 蒋家东
5.论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及实现真实的途径 [J], 陈贞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是真、善 、美的有机统一 ,缺乏真 实性的艺术 ,是不 完整的 ,其审 美价值和 思想 内涵也就 无从谈起 。而艺术真实又和 生活 真实、历史真 实密切 相关 ,处理好三者之 间的相互 关系,是我们进行 艺术创作和 艺术审关的必要 条件 。 [ 关键词 ] 艺术真 实;生活真 实;历 史真 实;虚构
关系 ,但 艺术真实并不等 同于生活真实 。著名 的文 艺理论 家
童 庆 炳 先 生 认 为 艺 术 真 实 有 其 假 定 性 与 主 观性 ,他 说 艺 术 真
实是 “ 一种特殊 的真 实 ,它 既不像 生 活真 实那样 与 生活 本
身是 同一 的,又不 像科 学真 实那样 能够 验证 和 还原 。 ” ⑧ 童 庆炳先生指 出了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 的区别在 于 ,艺术 真实
生活真实为艺术 真实提供 了最 原始 新鲜 的题 材 、情 节 、
人物和结构 ,在艺术家们 的创作 过程 中,生活真 实的这些 原 材料无疑是最好的艺术胚胎 ,为艺术 真实的实现奠 定 了坚 实 的基础 。奥古斯汀说 “ 艺术作 品之所 以真实 ,正是 由于它们 所有 的虚假性质” 。 ④ 但这种虚假并非 没有 根据没有原则 的盲 目创作 ,马克思主义文论 的真实 就强调一切艺术都 要反 映出 历史 的必然性 ,要做到 “ 真实的描写 、再现 ” “ 如实 的叙述 ” 等。从现实生 活的感性形象着 手 ,塑造栩栩 如生 的形 象 ,呈
现出 “ 生 动性 和丰 富性 ” 的情 节 ,更 为重 要 的 是 要 表 现 生 活
的事 ,即按照偶然律或 必然 律可能发生的事。……写诗这种 活动 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 ,更被严肃 的对待 ;因为诗所 描述 的事带 有普 遍性 ,历 史则叙 述个 别 的事 。 ” ① 亚里 士多 德认 为艺术真实 比历史更真实 。
的内在本质性 的普遍 规律和意义 ,表现其 发展趋势 ,显示 出
现 实 或者 历 史 的 客 观 必 然 性 。 这 种 历 史 的必 然 性 就 是 艺 术 真 实性 最 根 本 的 基础 。 因此 揭 示 生 活 的 内涵 底 蕴 ,具 有 历 史 意
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 ,造成文学作 品或艺术作 品 ,就 能使
[ D OI ]1 0 . 1 3 9 3 9 / j . c n k i . z g s c . 2 0 1 7 . 0 7 . 0 8 4
艺术真实作为艺术创作 的重要标准之一 , 作为 艺术 品的 重要 品质之一 ,在艺术 多元化 的时代 有着不 可忽视 的作用 。 2 0世 纪 ,现 实 主 义 处 于 我 国文 艺 界 中 的 优 势 地 位 ,艺 术 真 实受到现实主 义的大力强调 ,得 到了格外 的重 视。
人 民群众惊醒起来 ,感奋起来 ,推动人 民群众走 向团结 和斗 争 ,实行改造 自己 的环 境 。 ” ② 在这篇 讲话 中,毛泽东 肯定 了艺术真实 的存 在性 ,并 且提 出了如何 进行 艺 术真 实 的创 造 ,即把 日常 的现 象集 中起来 ,把其 中的矛盾 和斗争 典 型 化 , 由此 产 生 了艺 术 作 品 ;毛 泽 东 还 将 艺 术 真 实 与 现 实 生 活
而 我 国 文 艺 理 论 界 对 艺 术 真 实 的 相 关 论 述 最 直 接 的来 源
则是毛泽 东 《 在 延安 文 艺座 谈会 上 的讲 话 》 ,毛泽 东 强调
“ 文艺作品 中反映 出来 的生活却 可 以而 且应该 比普通 的实 际 生活更高 ,更强烈 ,更有集 中性 ,更典型 ,更理想 ,因此就 更带普遍性 。……文艺就把这种 日常 的现象集 中起来 ,把其
产 业 经 济
中国市场 2 0 1 7年第 7 期 ( 总第 9 2 6期)
艺 术 真 实 与 生 活 真 实 、历 史 真 实 之 我 见
张璐莹
( 山东 师范大 学,山东 济 南 2 5 0 0 1 4 )
[ 摘 要 ]在 这个艺术愈来愈 多元化的 时代 ,对 艺术 的判定标 准也 富多元性 ,但 艺术真 实却是 亘古不 变的标 准之一 。艺
是在生活真实基础上 的通过 主观性 的再创 作而产生的一种具 有假定性 的艺术作 品。
1 艺 术 真 实的 思 想 根 源
关于艺术真实 的思想 ,最早是 由亚里 士多德提 出相 关概 念 。亚里 士多 德在 将 历 史 与 文 学 进 行 比较 的时 候 ,写 道 :
“ 诗 人 的 职 责 不 在 于 描 述 已发 生 的事 ,而 在 于 描 述 可 能 发 生
大多学者都认为 ,艺术来源于生活并 高于生 活,前半 句
毋庸置疑 ,但后半 句 的 “ 艺术 高 于生 活” ,我还 存有 疑虑 。 我们不应该仅仅因为艺术真实是通过生活 真实 的虚构 ,带 有 艺术家们 的主观 因素 ,就将其看得过 于高深 ,也不能就此得
集 中 、典型 、理想 、普 遍性 ,把 艺术 真 实 提升 到 了一 定境 界 ;与此 同时 ,毛泽东还 十分肯定艺 术真实的巨大价值 和作 用 ,上升到相关政治环境 、民族 团结之 中。 不论是西方 的亚里 士多德 ,还是 中国的毛泽东都 旨在强
作 出 了一 定 区别 , 总结 出艺 术 真 实 的 六 大 特 性 :高 、强 烈 、
识和深度性是一切成功艺术作 品的共 同品质表现 ,也是 艺术 真实区别于生活真实的另一本质特 征。也 因此 ,艺术真 实 中 的虚构,使得生活中的某 件事情更加真实 ,某 种情感 的表达 也更为强烈 ,某种精神思维的表现也更为深刻。
出艺术真实高于生活真实 的结论 。生活带 给我们 的启示 意义
是最为基础 的,而艺术也 同样 给予我们超感 的审美 体验和审 美享受 ,二者较其高下实在是很难 。 .
调文艺创作 中的艺术 真实 ,并 给予其 特殊 的要性。艺术是真 、善 、美 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