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语法化的历时考察

合集下载

_语法化_简介_文旭

_语法化_简介_文旭

《当代语言学》(试刊)1998年第3期47-48页,北京《语法化》简介文 旭 北京师范大学“语法化”(g rammaticalization)在中国传统语言学中称为“实词虚化”,这个概念最早是中国人于13世纪提出来的,西方学者也承认这一观点。

元朝的周伯琦在《六书正伪》中就说:“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

不过,最先使用“语法化”这一术语的却是法国语言学家A.Meillet。

他认为,研究语法化的目的就是研究“自主词向语法成分之作用的演变”(1912:133)。

近年来,语法化的研究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浓厚兴趣,专著层出不穷,如Heine和Reh的《语法化与非洲语言的再分析》(1984);Heine等的《语法化:一个概念框架》(1991),以及Traugott 和Heine著的《语法化分析方法》(1991)等。

这些著作对于我们了解语言的演变、演变的途径与理据以及语法标记的来源都大有裨益。

P.J.Hopper和E.C.Traug ott著的《语法化》(Gramm aticaliz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是这一研究领域中的一本导读书,也是剑桥大学语言学系列教材之一。

全书x xi+256页,共八章,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有关语法化当前研究状况的综观。

作者认为,普通的词和结构在某些上下文中会发展出语法功能的作用,并且一旦语法化,会继续发展新的语法功能。

例如名词和动词可能变成像格标记、连接词、助词这样的语法成分。

这种变化过程就叫“语法化”。

书中大量实例说明,语言范畴往往是非离散的(non_dis-crete),即连续的,并认为历时解释最能说明这一问题。

换句话说,共时变异(synchronic varia-tion)从历时的角度能得到最好的解释;语言变异的规律用语法化的观点能得到很好的说明。

语法化的研究打破了索绪尔以来结构主义语言学中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长期分离的局面,把两者又重新给合起来。

语法的演变

语法的演变

ຫໍສະໝຸດ 汉语史上动态助词产生
在汉语语法的演变中还产生了黏附在词末 表示语法意义的专用动态助词:“了”表 示行为动作的完成,“着”表示行为动作 的持续,“过”表示行为动作的曾经发生。 它们黏附在动词或形容词后,成为这两个 词类的明显的标志。这种意义的 “了”“着”“过”是隋唐以后逐步发展 出来的,如王力先生指出,这是“近代汉 语语法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
各家对于汉语史的不同分期



王力在《汉语史稿》中提出的分期: 上古期: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入华以前) 过渡期:三----四世纪 中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期) 过渡期:十二、十三世纪 近代: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 过渡期: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现代:五四运动以后


疑问代词做宾语或人称代词在否定句中做宾语,应该放在动词之前, 这也是先秦时的正常的词序,例如“吾谁欺?欺天乎?”(《论语· 子 罕》),“不吾知也”(《论语· 先进》)自汉魏以后,特别是南北朝 以后,代词宾语的位置逐步移到动词后面,和“动—宾”的基本格式 取得一致。
汉语偏正结构的形式演变
汉语的偏正结构在完全定型以前,经历了一个“偏正”“正偏”并存 的阶段。 现代汉语的偏正结构里有一种“小名+大名”的类型,小名在前,限 定后面的大名,例如“桑树”“北京市”,“桑”“北京”为小名, “树”“市”为大名。但是在上古汉语中却有一种与此相反的词序, 这可能反映史前汉语的一些特点。在甲骨卜辞里可以找到不少大名冠 小名的地名,如“丘商”“丘雷” 清人俞樾在概括这类现象时说:“古人之文,则有举大名而合之于小 名,使二字成文者,如《礼记》言‘鱼鲔’,鱼其大名,鲔其小名也。 《左传》言‘鸟乌’,鸟其大名,乌其小名也。《孟子》言‘草芥’, 草其大名,芥其小名也。《荀子》言‘禽犊’,禽其大名,犊其小名 也。”(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三)。

明清山东方言指示词“这”“那”与“这么”“那么”及其连词化

明清山东方言指示词“这”“那”与“这么”“那么”及其连词化

用 法作 出共 时 的描 述和 历 时 的 比较 。发 现 这 两 对指 示词 都 存 在 着语 法 意 义 的虚 化 现 象 , 虚 化 程 度 具 有 不 对 但 称性 :这 ” “ ” 那 么 ” 展 出连 词 用法 , “ 么” 没 有 形 成 这 种 用 法 ; 且 “ …‘ ” 那 么” 语 法化 “ 与 那 “ 发 而 这 还 而 这 那 “ 在
21 0 1年 3月
鲁东大学学报( 学社会科学版 ) 哲
L dn nvri ora( hl o h n oi cecs dt n u ogU ie t Ju lP i sp yadSc Si e E io ) sy n o M n i
Ma .201 r, 1 V0 . 8 1 2 No. 2
这 么 i 1 g4 ' 3 1 0 0 0 O 0
恁 一 下 !( 金 } 8回,1 ) ”《 4 6 1页 () 2 冯妈 妈 道 : 你 当 家不 恁 的说 , 来哄 你 “ 我
不成 ! ( 金 } 7回 ,5 ”《 3 4 9页)
பைடு நூலகம்
文 章 编 号 :6 3— 0 9 2 1 )2— 0 7—0 17 8 3 (0 10 0 5 6
“ …‘ ” “ 么 …‘ 么 ” 近代 汉 语 时期 这 那 和 这 那 是
事物看 ; 这 么 ’ ‘ 么 ’ 示 事 物 的 性 状 和 动作 ‘ 、那 指
产 生 的两对 指示 词 , 少 语 法著 作 或 文 章 对其 功 不 能 和用法 多有 论述 。 吕叔 湘 先 生在 《 代汉 语 指 近
因而 三书 中“ ” 的不 统 一 可 能 是 由 于时 代 因 这 字
称代用法 ( 指示性 称代 ) _ 】 " 。2 指示 即是表示 事 _

从“要”的历时变化看语法化与认知的关系

从“要”的历时变化看语法化与认知的关系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V o 1 . 3 1 . N o . 2
Ma r . 2 O1 5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文章结合现实语料考察多部辞书探讨了要的语法化过程分析了语法化与认知的关系问并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分析了汉语这类动词的虚化现象指出认知和语用因素在其语法化过程中的作用对其词性和释义问题提出一些新观点
第3 1 卷第 2期
2 0 1 5年 3月
j ; i ( 社会科学版)
家广 泛承认 , 屈折 构 形 成 分 是 由原来 独 立 的词 汇 形 式 经 由黏着 形 式 而产 生 的 , 而且 像 介 词或 连 词 这类“ 语法 词 ” 同样 可 以追 溯 到 “ 真正的、 指 称 物
体 的词 ” 。 而“ 语法化 ” 这 一 术 语 由法 国语 言 学 家 A . Me i l l e t 于1 9 1 2年创 造并 最 先 应用 。对语 法 化 现 象 的 研 究 很 早 以 前 就 在 中 国展 开 了 。汉 语
我们 考 察 了《 说 文 解 字》 J 1 ∞、 《 汉 语 大 字 典》 [ 6 ] 5 0 4 5 、 《 辞 源》 ] 7 蛇、 《 现代 汉 语词 典》( 第 六
版) J 1 等辞书 , 同 时选 取 了从 2 0世 纪 3 0年 代 至9 0年 代语 料 , 从历 时和 共 时角度 进行 分 析 。 按 上述 辞书 注 解 , “ 要” 字本义为“ 腰” , 是 名 词, 后来 逐渐 转 化 成 形 容 词 、 动 词 。《 说 文解字》

“一旦”的语法化考察

“一旦”的语法化考察
二 、 “ 法 化 ” 研 究 概 况 语
关 于 “ 旦 ” 的名 词 用 法 。学 界 意 见 比较 们有必要对 “ 一 一旦”的语法化过程做一历时考察。

致 ,如 “ 毁于 一旦 ” 。但其 虚 词用 法 却 存在 分
“ 法 化 ”一 词 是 由法 国语 言 学家 梅 耶在 《 语 语 歧。 《 现代汉语八百词》 ( 增订本 ,19 )认 99 为 是 副 词 。多 用 于 新 情况 的 出 现或 假 设 有 一 天 法 形 式 的 演 化 》 一 文 中首 次 使 用 的 。 “ 法 化 ” 语
副词 ,有两种用法 :①相 当于 “ 只要有一天” 化 ”是 指 语法 范 畴和 语法 成 分产 生 的过 程 或 现 象 。 ,
用 在 条 件 分 句 里 ,表示 有 了某 种 条 件 ,结 果 就 典 型 的 语 法 化 现象 是 语 言 中意 义 实在 的 词 项 或 结
随之发生;②表示跟过去不 同的情况突然 出现 , 构 式变 成 无 实在 意义 、仅 表语 法 功 能 的语 法 成分 .
2 1 年第 1 01 期第 2 卷 O
N o1 2 1 v . 0 . 01 o1 2


日, 的语法化 考察 ,
饶 春
( 昆明理 工大学 国际文化 交流 学院,云 南 昆明 ,60 9 ) 50 3
【 摘
要】本文在广泛考察各个时期语料的基础上 , 究了连词 “ 研 一旦”的语法化历程及语 义特

虚 词 的历 时源 流 及 演变 过 程 .经 常 自己也 无 旦 ”是 一个 连词 。
法 解 释 某 些 特 殊 的 现象 ,给具 体 的教 学 工 作 带
型 的一个 。

【资料】语法化说略0706汇编

【资料】语法化说略0706汇编
(3)语言结构尤其是语法结构不完全是任意的,而 是有理据、可论证的,跟人对客观世界(包括对 人自身)的认识有着相当程度的对应性或相似关 系。形式主义学派主张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这一 点语法化理论跟认知语言学理论是相通的。
2020/7/12
7
(4)语言系统并非自足,跟语言之外的认知、语用 和社会因素等密不可分。如:
2020/7/12
15
这种学说叫“方位说” (localist hypothesis or localism)。
Heine(1991)等认为,作为语法化的“输 入”成分,最基本的参照点是人对自己身体的 认识。如: 门脸儿 靠背 山头 墙脚 圆心
可见,前后上中下这些空间概念来自于身体部位的 引申。这可以叫“人类中心说”,一切都是从人自 身出发引申到外界事物,再引申到空间、时间、性 质等等。
我们把这个问题讲清楚。 介词:表处置
把左手:表工具
以上 握持义→ 处置义
2020/7/12
12
此乃释氏之说,陷於其中不自知。不知当时曾把与 韩退之看否?(朱语·59)
(西门庆)包了一包砒霜来,把与王婆收了
(水·25)
施+V1+受+把与+间/施+V3
这明明是天赐我两个横财,不取了他的,倒把别人 取了去? (元杂·杀狗劝夫)
11
不把厅前竹马骑。(敦煌变文集) 把+物+V
莫把杭州刺史欺 (白居易·戏醉客)把+人+V
若尧当时把天下与丹朱,舜把天下与商均,则
天下如何解安?(朱语·卷16) 把+物+V
我常把伊思念,你不将人挂恋。(元杂·闺怨佳人 拜月亭)
智深……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 绿杨树带根拔起。(水·14)

汉语语法史最重要的五个变化

汉语语法史最重要的五个变化

汉语语法史最重要的五个变化
汉语语法史中最重要的五个变化包括:
1. 聚合规则的演变:由于汉语缺少形态变化,现代汉语的聚合规则相对于古代汉语而言,实词的定义、界限和分类更加清晰,特别是量词的出现。

从先秦时期量词数量较少,到两汉时期开始兴起,南北朝时已经较为广泛使用。

此外,部分构词的词缀如“-子”、“-儿”、“-头”等以及表示体意义的
专用语素如“-着”、“-了”、“-过”等在隋唐以后逐步发展而来。

2. 类推作用:语言中存在整齐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其中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称为类推作用。

3. 语法化:语言系统中一些实义词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变为较虚的成分,这是语法化现象。

根据语法化的过程和程度,语法化是一个有等级的序列,一般的等级序列是实词-语法词-粘着成分-屈折成分。

4. 连动结构:汉语中常将多个动词置于同一个句子中,这种结构称为连动结构,这也是汉语语法不同于欧洲语言的特点之一。

5. 词类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汉语的词类也在不断变化。

例如,“月牙儿”原本是名词,但在老舍的作品中用作动词,这种词类变化增加了汉语的表达灵活性和丰富性。

以上是汉语语法史中最重要的五个变化,这些变化使得汉语的表达更加丰富和多样。

“语法化”研究综观

“语法化”研究综观

“语法化”研究综观一、本文概述“语法化”研究是语言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关注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结构性变化,特别是词汇和短语如何逐渐获得语法功能,以及语法形式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

本文旨在综观“语法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梳理,揭示语法化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以期对语言演变和语言习得的理解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文章将首先介绍语法化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然后概述语法化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接着分析语法化研究的实证方法和研究成果,最后探讨语法化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对“语法化”研究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为深入研究语言演变和语言规律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语法化理论的发展历程“语法化”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就一直是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其发展历程可谓源远流长。

早期的语法化研究,多侧重于语言现象的描述和分类,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

然而,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语法化理论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并经历了从描述性到解释性的转变。

在20世纪中期,一些学者开始尝试用语法化理论来解释语言现象背后的规律,如语言的演变、词汇的扩展等。

这些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语言现象的认识,也为后来的语法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进入20世纪后期,语法化研究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一方面,一些学者从历时角度探讨了语法化的过程和机制,揭示了语法化现象的动态性和渐进性;另一方面,也有学者从共时角度分析了语法化现象的特点和规律,强调了语法化现象的普遍性和系统性。

进入21世纪,随着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等新兴语言学理论的兴起,语法化研究也开始与这些理论相结合,形成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研究视角。

这些新兴理论不仅为语法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也为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法化现象提供了可能。

语法化理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描述性到解释性、从单一视角到多元化视角的转变。

未来,随着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语法化研究必将继续拓展其研究领域和方法,为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语言现象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语法化——精选推荐

语法化——精选推荐

从历时性角度看语法化“共时性”和“历时性”是语言学的重要区别性概念,共时的描写取特定的时刻作为观察点,大多数语法描述就是这种性质的。

历时语言学是在语言的历时烟花中研究语言。

我认为这两者在研究语言现象的时候是密不可分,是语言研究的两个平面,它俩是相互启迪启发的。

下面着重从历时角度看语法化的发展。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 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

例如:go在 it’s going to rain中的意义,词缀-ful;-less;-ship;-ly 等……一开始是自由词素,渐渐失去其词汇意义而带有更抽象的意义,形式上也简略了些。

既然语法化,是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的成分,是一个“渐渐失去其词汇意义的”过程,那么语法化肯定是一个变化发展的概念,其历时性特征是比较明显的。

从历时性的角度看语法化,要了解语法化产生的原因,其发展的过程,和每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及特征。

先来看语法化产生的原因。

至于语法化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尝试解释。

有人从语言交流信息所要满足的条件出发来寻找语法化的原因,,有人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来寻找原因, 比如说, 人的认知规律就是从具体到抽象;我认为语法化产生的原因肯定不是单一的,必定是多种原因的综合作用。

像词缀的产生,既是满足语言productivity的表现,因为与词缀想结合可以再创造出许许多多新词,它也是满足语言交流需要经济性的表现,因为人们不用再去创造新的单词,可以大大的减少记忆量。

沈家煊说“研究虚化能够揭示人的语言心理, 虚化研究也必须跟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心理结合起来。

”按照沈家煊的观点,虚化的机制有五种:( 1) 隐喻, ( 2) 推理, ( 3) 泛化, ( 4) 和谐, ( 5) 吸收。

除了举出这五种机制,他还着重强调不同的虚化机制并不都发生在虚化的全过程, 而是发生在虚化的不同阶段,隐喻机制只在虚化的早期阶段起作用, 也就是发生在实词变为较虚实词的阶段; 推理机制贯穿虚化的全过程; 泛化基本上也贯穿始终, 但是语素变得越虚就越不易再继续泛化; 和谐和吸收两种机制只在虚化的晚期起作用, 也就是发生在虚词变为更虚成分的阶段。

趋向补语“起”“起来”“起……来”的历时考察

趋向补语“起”“起来”“起……来”的历时考察

S t u d y o n C h i n e s e

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镙岁 { . 语 丈
趋 向补语 “ 起" “ 起来 " “ 起 ……来"的历时考察
廖 俐
( 广西 工业职 业技 术 学院 ,广 西 南宁 5 3 0 0 0 1 )
【 摘要 】本文通过历时层面上的研 究,探讨趋向动词 “ 起 来”语 法化的机制、由 “ 起来”构成的 “ 动趋宾”结构中各语 法成分之 间 的语 义关 系,理 清趋 向动 词 “ 起 ” 以及 汉语 由 “ 起 ”和 “ 来”构 成 的 “ 动趋 宾” 结 构产 生 、发展 的 历 史脉络 ,为汉语 “ 动趋 式” 结 构语 序 问题 共 时层 面上 的研 究提供 材料 支持 。 【 关键词 】 起 ;来;起来;语义特征 【 中图分类号 】G 6 4 2 【 文献标识码 】 A 现代汉语 中动词与复合趋向动词 “ 起来” 结合可以有三种格式: “ 动 词 +起 +来 + 宾 语 ” “ 动 词 +起 +宾 语 +来 … 动 词 +宾 语 +起 +来”。我们把这三种格式形式化为 : ( 1 )V+ Q 1 + Q 2 + O ( 2 )v+ Q l + O + Q 2 ( 3 】 V+ O + Q 1 + Q 2 。 所 谓趋 向动词 ,首先 要表 示人 或 物体 在空 间位置 的移 动 ,而这 种 移动 应该 有一 定 的方 向性 , 甚 或也 应该有 观 察者 或物体 的立 足点 。 所 以语 义方 面我 们可 以提 出趋 向动 词应 该具 有三 个语 义特 征 :[ +位 移】 [ +方 向 】 [ ± 立 足点 】 。 单趋 向动词 “ 起”, 表示从低到高的运动 , 立足点可以在低处 , 也 可 以在 高 处 ,它 的语 义 特 征是 [ +位 移 Ⅱ +方 向 Ⅱ ± 立 足点 】 。单 趋 向动词 “ 来 ” ,表 示人 或物 体 向着说 话 者 ( 一般情 况下 )所在 的 位置 移动 , 它包 括三 方面 的语 义特 征 :【 +位移 】 [ +方 向 】 [ +立足 点 】 。 “ 起来 ” 复 合趋 向动 词是 “ 起”与 “ 来 ”根据 构词法 结合 而 成的 。 “ 起 来 ”有 位移 、方 向和 确 定 的立足 点 ,但它 的立 足 点是 由 “ 来” 表示 的 ,我 们 也可 以把 “ 起 来 ”的语 义 特征 记 为 :[ +位移 】 [ +方 向 】 【 +立足 点 ] 。 在 “ 起 来 ”和 “ 起 … …来 ”类词 组 中 ,当前部 分的 “ 起 ”表示 位 移意 义 ( 无 论是 空 间位 移还 是 抽象 位移 意义 )时 ,后部分 的 “ 来” 表 示事 物运 动 的立足 点 ;当前 部分 的 “ 起 ”表示 结 果和状 态意 义 时 , 后 部分 的 “ 来 ”没 有具 体 的意 义 ,只作 为语 助 词 出现 , “ 起 ”承 载 整 个复 合趋 向补语 的语 义重 心 。 本 文希 望通 过历 时层 面上 的研 究 ,探 讨趋 向动 词 “ 起 来”语 法 化 的机 制、 “ 动趋 宾 ”结 构 中各语 法成 分 之 间的语 义关 系 ,理 清趋 向动 词 “ 起 ” 以及汉 语 由 “ 起”和 “ 来” 构成 的 “ 动趋 宾 ”结 构产 生 、发展 的历 史 脉 络 ,为 汉语 “ 动 趋 式” 结构 语序 问题 共 时层 面上 的研 究提 供材 料 支持 。 起 “ 起 ”用 在 动词 后 有 四方 面 的意 义 : ①表 示 向上 :抬起 箱 子往 外 走 。②表示 力量 够 得上 或够 不上 :经得 起 考验 /太 贵 了 , 买 不起 。 ③表 示 事物 随动 作 出现:乐对 奏起 迎宾 曲 。 ④表 示动 作涉 及人 或事 : 他 多次 问起 过你 /想起一 件事 。 ① 1 .“ 起 ”作补 语大 概开 始于 汉 代 。我 们考 察 了 《 史记》 和 论 衡 》两 部作 品 ,没有 发 现作补 语 的 “ 起 ” 后接 宾语 。 ( 1 )陈 涉 ……蹑 足行 伍之 间 ,而崛 起什 伯之 中 …… (《 史记 ・ 秦 始 皇本 纪》 ) ( 2 )以帝王兴起 ,命佑不同也。 (《 论衡 ・ 寒温篇》) 2 . 魏 晋 南北 朝 时期 ,在 形 式上补 语 “ 起 ”后可 以接 宾语 ,如 : ( 3 )桓 时方 欲招 起屈 滞 , 以倾 朝廷 ,且 玄平 在 京 ,素亦有 誉 。 (《 世说 新语 ・ 假谲》) 3 . 在 《 太 平 广 记 》 中 ,补 语 “ 起 在意 义 上 没 有 大 的发 展 , 依 然表 示空 间位 移意 义 。 ( 4 ) 其 布衣 乃尽 饮其 酒 , 叱蛇一 声 , 其 蛇腾 起 , 云雾 昏暗 。( ( ( 太 平 广记 ・ 王 守一 》 )

“一路”词汇化和语法化探析

“一路”词汇化和语法化探析

“一路”词汇化和语法化探析作者:唐景杰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20期摘要:本文以古代文献语料为依据,对“一路”进行历时考察,探究“一路”词汇化、语法化过程。

关键词:一路;词汇化;语法化副词一般由实词虚化而来,但是汉语中有许多副词是由词组演变而来的。

一个词组首先经过长期的使用逐渐凝固或变得紧凑形成复合词,然后又经过虚化演变成副词,前面的一个过程我们通常称为“词汇化”,后一个过程称为“语法化”。

一个词组最终演变为副词,一般需要经历这两个过程。

在现代汉语中,“一路”可以是名词,表示整个行程、沿路,例如“一路风雨”、“一路顺风”;也可以表示同一类,例如“一路人”、“一路货”。

“一路”也可以是副词,表示“一起(来、去、走),例如“咱们一路走”、“我跟他一路来的”;也表示一个劲儿、一直,例如“铝价一路跌”。

前者我们比较容易理解,对于后者,则涉及到一个词汇化、语法化的过程。

本文尝试从历时的角度考察副词“一路”的形成过程。

一、“一路”的词组义《说文解字》中关于“路”的解释:道也。

从足从各。

洛故切〖注〗臣鉉等曰:言道路人各有適也。

“路”是个名词,本义表示“道路”。

如:(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2)遵彼大路兮。

(《诗·郑风·遵大路》)(3)艮为径路。

(《易·说卦》)(4)遂迷,不复得路。

(陶潜《桃花源记》)“一路”是數词“一”与“路”组合的名词性短语结构,表示“一条道路”,最早始见于汉朝,如:(5)不更作道,一路而行,安得异乎?(汉《论衡》)(6)子绘请于旧径东谷别开一路。

(魏晋六朝《北史》)(7)獠中先有二路,一路稍平,一路极险。

(魏晋六朝《北史》)“一路”表示“一条道路”时,可以用在动词前,名词作状语;也可放在表示“存在”“处置”义的动词后作宾语。

二、“一路”的词汇化词汇化(lexicalization)一般指的是“短语、句法结构、跨层等非词单位逐渐凝固或变得紧凑而形成单词的过程。

对“宁可、宁愿、宁肯”语法化的历时考察

对“宁可、宁愿、宁肯”语法化的历时考察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号 :6 2—80 ( 0 9 0 0 7 0 17 55 2 0 )4— 0 1— 3
Di c r n c S u y o h a a h o i t d n t e Gr mm a i aia i n o t l to f c z “ NG- NI KE ,NI NG・ YUAN ,NI NG - KEN”
影响, 在语 法化过 程 中, 可、 肯” “ 愿、 的语 义受到很 大磨 损 , 它们 的语 义仍 有一 定残 留 , 是造 成“ 但 这 宁可 、 宁愿 、 宁
肯” 差异 的一个主要 原 因。
关 键 词 : 法 化 ; 音 化 类 推 ; 义磨 损 ; 义 残 留 语 双 语 语
中图分类号 : 16 3 H 4 .
“ 宁可、 宁愿、 宁肯” 在汉语 中都可用来标记取舍 句 , 者有 时甚至 可 以替换 使 用 , 它 们 在语 义 上 还 三 但
是 有细微 差别 的。在汉语史上 ,宁可 、 “ 宁愿 、 宁肯 ” 作
为取舍标记词从形成到普遍使用经历了一个较长 的 过程。在 它们 之前 , 该类取 舍句 通 常用 “ 来标 宁” 记④。随着语 言的发展 , 取舍标 记词 “ ” 渐 与助 动 宁 逐 词“ 愿 、 融合 、 可、 肯” 并被重新分析 ( aa s ) 宁 r nl i 为“ e ys 可、 宁愿、 宁肯” 三个新的取舍标记词。因此 ,宁可、 “ 宁愿 、 宁肯 ” 汇化 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其语法 化 (r 词 g m- a
Ju a f iu nvmi P i sp y& Sca S i cs o r lo h aU ie t hl oh n X y( o oi ce e) l n
20 0 9年 8月

假设连词“即”的语法化过程考察

假设连词“即”的语法化过程考察

假设连词“即”的语法化过程考察作者:郑丽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48期摘要:假设连词“即”成词于战国时期,语法化完成的标志是:位于假设复句从句的句首,且在分句主语前。

从用法上看,连词“即”所领的假设分句常表示“不如意”的情况。

其语法化过程经历了从动词—时间副词—假设连词的历程,从时间副词到假设连词的语法化过程则体现了从可能性认识情态到虚拟性认识情态的变化。

关键词:假设连词;即;认识情态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8-0084-02语言系统如同有机体,不断地经历着汰旧换新,词汇体系亦是如此。

有些词在语言史上存在、使用过,却在某一阶段消失不见了,本文要讨论的假设连词“即”就是如此。

“即”在上古汉语、中古汉语阶段都是假设连词的一员,而其在近代汉语阶段逐渐消失,在现代汉语已完全湮灭了踪影。

一、假设连词“即”的成词年代及用法和其他的连词一样,“即”也是由实词语法化而成的,这里有一个发展演变、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即”出现在假设复句偏句句首,可理解为假设连词的用例,最早出现在战国初期(1)。

(1)即欲有事,何如?(《左传·昭公十二年》)。

对例(1)我们可以做两种理解:将“即”理解为时间副词“马上”、“立刻”,意为“马上想做一件事,卦象怎么样?”,“即”修饰后面的动词性成分;也可将“即”理解为假设连词,意为“如果想做一件事,卦象怎么样?”上述两种解释皆言之成理,可见两者在意义上的关联,也足见在战国初期连词“即”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因为“在一个成分A虚化为B的过程中,必定有一个A和B共存的阶段,在这一中间阶段有的成分可以按A理解也可以按B理解。

”“即”到底在什么时期语法化为连词的,我们找到这样一个例句:(2)即戎寇至,传鼓相告。

《吕氏春秋·疑似》。

“即”位于句首,在分句主语“戎寇”前,而其源词———时间副词“即”不能位于主语前,只能出现在谓语之前,而例(2)中“即”位于主语前,这是因词性改变而产生的功能上的改变。

语气副词“迟早”成词的历时考察及其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语气副词“迟早”成词的历时考察及其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

语气副词“迟早”成词的历时考察及其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语气副词“迟早”成词的历时考察及其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武远佳摘要:“迟早”最初是一个反义并列短语,在宋代时共现充当主语和宾语,表示时间的先后。

明代时,“迟早”开始出现在句中作状语,这为“迟早”的语法化提供了句法条件。

随着“迟早”句法位置的改变,“迟早”的主观性开始增强,“迟”和“早”之间原有的句法关系变得模糊,语义融合,在明代虚化为语气副词,表示“言者主观上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发生”。

随着使用频率的升高,语气副词“迟早”在清代时发展成熟。

隐喻和语境吸收是“迟早”语法化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迟早”;语气副词;语法化;历时;动因;机制中图分类号:H13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7974(2019)06-0037-05DOI :10.13877/22-1284.2019.11.007收稿日期:2019-09-15作者简介:武远佳,女,四川泸州人,温州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历史语言学。

(浙江温州325035)学“迟早”在现代汉语中用作语气副词,相当于“或迟或早”的意思,表示预计的情况必然会出现。

例如:(1)他果真一辈子见不到她母亲,倒也罢了,可是他迟早要认识七巧。

(张爱玲《金锁记》)(2)我不能承认。

既然有了要减工钱的事,工人们迟早会知道。

况且,即使三先生不减工钱,怠工或是罢工还是要爆发,一定要爆发!(矛盾《子夜》)(3)货物不会被狂风吹走,暴雨冲去,只要有货,迟早必遇见识货的人,用不着忧虑。

(老舍《四世同堂》)“迟早”成词过程及其语法化的问题在学界已有所探讨。

郑成朗分别描写了“迟早”在上古汉语时期、中古汉语时期和近代汉语时期的意义功能,并认为“迟早”在清代演变为了表示时间早晚的时间副词[1],但我们对这一结论并不完全赞同①;邓根芹等从共时层面考察了“迟早”在语义、句法和语用等方面的特点[2],但未从历时层面深入地分析“迟早”的成词过程;张薇把“迟早”的语法化过程分为形容词词组阶段和情态副词阶段进行分析[3],但“迟早”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仍需进一步讨论。

“那么”语法化的历时考察

“那么”语法化的历时考察

“那么”语法化的历时考察指示代词“那么”的用法是汉语语法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本文旨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用语法化的理论考察汉语“那么”的各种用法出现的先后顺序,及最终演变为话语标记的历时过程。

并证明其是否符合E.C.Traugott在《语义变化的规律性》一书中提到的“语义—语用变化规律”。

标签:那么指示词语法化语义语用一、引言“那么”是现代汉语表示承接关系的常用连词。

就其起源而论,可以一直追溯到唐代。

但是唐代的“那么”与现代汉语中的“那么”在字形和用法上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对于这个演变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学者们多有讨论,主要是从字和词的同一性方面及词性分类方面进行研究。

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历史语料为依据,用语法化的理论考察“那么”的各种用法出现的先后顺序,及最终演变为话语标记①的历时过程;证明其是否符合E.C.Traugott在《语义变化的规律性》一书中提到的“语义—语用变化规律”。

主要从“语义、句法、主观性”三个角度进行考查。

二、先行研究(一)“那么”的来源1.“那么”用字的演变关于“那么”字型的来源,志村良治在谈及指示副词“恁麽”时指出:“恁麽”是出现于唐代的俗语指示副词,大体经过了如下的变化:唐·五代·宋異没---- 與摩·伊摩---- 任摩---- 恁麽(志村良治,1995)。

太田辰夫认为“这么,那么”两者是一类,这些词可能是在“这,那”后面加上“懑”或“们”而产生的(太田辰夫,2003)。

吕叔湘(1980)认为,“那么”是后起的形式,早期近代汉语里用得最多的是“恁”。

比这早的有“與摩”等,更早还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代的“宁”和“能”。

元曲出现了“那麽”,元明时期较常见的是“那们”;“那么”的大量出现始于《红楼梦》时代。

综上所述,“那么”的字型大致经历了“異没—與摩(与摩)·伊摩—任摩—恁麽—那懑—那麽—那们—那么”的变化过程。

2.“那么”词的同一性志村良治(1995)明确指出:“異没,与摩,任摩”以及后来的“恁麽”并非各不相同的语词,而应视为同一语词的不同变体,即都应归属于同一个语词。

动词_给_的语法化历程

动词_给_的语法化历程

[收稿日期]2009-10-09[作者简介]周红(1976)),女,山东滨州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动词/给0的语法化历程周 红(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200083)摘要:语法化可分为词类的语法化和句法结构的语法化,从这两个层面并结合汉语史对动词/给0的语法化历程及其动因进行了考察与探讨。

/给0有动词、介词和助词三种词类,词汇意义不断减弱。

/使事物位移0(给1)演变为/允许某人做某事0(给2),在语法化历程中逐渐失去动作性,演变为/物体传递的方向、目标(介词给3、给4)0,演变为/处置性、施事性标记(介词给5、给6)0,演变为/强化及物性标记(助词给7)0。

/给0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越来越非中心化,动词/给0处于句子中心位置;介词/给0后带名词宾语后处于中心动词之前,或介词/给0位于中心动词之后;助词/给0位于中心动词之前。

关键词:/给0;词类;句法结构;语法化中图分类号:H 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38(2009)04-0108-07一、引言汉语的/给0表达诸多意义,吕叔湘5现代汉语八百词6[1]列举/给0作为动词、介词和助词的诸多义项,动词/给0有三个义项:使对方得到、使对方遭受和容许、致使,介词/给0有引进交付或传递的接受者、引进动作的受益者、引进动作的受害者、为或替、加强语气、朝或向或对、被动等七个义项,助词/给0直接用在动词前。

这些义项之间到底有怎样的语义关联,似乎还不太清楚。

本文将考察/给0的语义特征与历时演变,说明其语法化过程。

一般来说,语法化是对具体的语言形式、语义内容和语用现象的抽象过程[2]。

我们认为,这种抽象过程往往伴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的认知域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序列,伴随着人类表达视角的转换,伴随着词类范畴的降类特征,伴随着语言结构的重新划分。

因此,本文将结合人类对/给0的认知域发展历程和人类表达视角的转换,从词类层面和句法层面分析动词/给0的语法化过程及其动因。

姐语法化过程

姐语法化过程

姐语法化过程引言自然语言是人类沟通和交流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其复杂性和模糊性,阻碍了计算机对其准确理解和处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产生了很多技术和方法。

其中,语法化是一种将自然语言转化为结构化语言的重要过程。

本文将深入探讨姐语法化的过程,并介绍几种常用的语法化方法。

什么是语法化?定义语法化(Syntactic Analysis),又称为句法分析,是自然语言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目标是将自然语言转化为结构化的形式,以便计算机能够理解和处理。

语法化过程可以分为两个子任务,分别是词法分析和句法分析。

词法分析词法分析(Lexical Analysis)是语法化过程的第一个子任务。

它的目标是将自然语言分割成一个个离散的词语,也称为token。

句法分析句法分析(Syntactic Parsing)是语法化过程的第二个子任务。

它的目标是确定词语之间的依赖关系,以及构建句子的结构。

常用的句法分析方法有基于规则的方法和基于统计的方法。

基于规则的语法化方法上下文无关文法上下文无关文法(Context-Free Grammar)是一种形式化的表示语言结构的方法。

它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终结符集合、非终结符集合、产生式规则集合和一个起始符号。

上下文无关文法采用产生式规则定义了一系列的语法规则,用于生成合法的句子。

依存语法依存语法(Dependency Grammar)是一种描述词语之间依赖关系的方法。

在依存语法中,每个词语都被看作是一个节点,而词语之间的依赖关系则由有向边表示。

有向边的箭头指向词语的中心词。

短语结构语法短语结构语法(Phrase Structure Grammar)是一种通过规则定义句子结构的方法。

短语结构语法使用产生式规则描述了短语的结构,通过组合短语来构建更复杂的结构。

基于统计的语法化方法最大熵模型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模型,用于估计语言中不同成分间的关系。

汉语词汇语法化

汉语词汇语法化

汉语词汇语法化的情况词汇语法化也就是狭义的语法化它包括两种情形:(l) 实义向虚义的变化;(2) 不太虚向更虚义变化;.1 实义向虚义的变化这类虚化一般是名、动、形三类实词虚化成副词等意义比较虚的词,如刘坚等认为近代汉语动态助词“将”、“着”、“取”、“得”等是由动词演变而来。

“将”、“取”、“得”是由句法位置改变虚化的。

它们大致都经历这样一个语法化过程:连动式→表示动作结果(补语)→表示动作完成、持续(助词)另外,该文中还分析名词“时”到晚唐五代演化为语气词,表“附着”义的动词“着”到六朝乃至唐五代演化为介词,这都属于词汇语法化的第一类。

.2 不太虚向更虚义变化此类虚化如刘坚等认为,反诘副词“敢”是由表“可、能、会”的助动词“敢”虚化而来。

其实,词汇语法化的第二类还应该包括意义具体的词变成意义抽象的同,如一般动词变化为能愿动词。

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原因一、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外因交流的需要是语法化首要的和根本的动力。

交流的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话语中,体现为交流必须满足便于表达和便于交流两个条件。

表达和交流同人类的认知规律息息相关,认知规律对具体的语法化过程及原因有很强的解释性。

(一)交流的需要远古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思维简单,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含混、笼统,用名、动、形、数等实词组成的语言可基本满足交流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认识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原先只由实词组成的简单含混的语言开始无法满足交流的需要。

为了表达错综复杂的事物、性质之间的关系,为了表达变幻多端的行为、状态之间的关系,原先的语言系统不得不进行调整、变化,这就从语言外部为语法化提供了动力。

如没有交流的需要,便没有语法化,交流的需要是语法化首要的动力和原因(二)认知的规律认知规律作为语法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与交流需要密切相关。

交流需要是从宏观的角度考察语法化的动力、原因,认知规律是从微观的角度寻求某一类词、某一个词具体的语法化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 “ 那么”的词性分类 关于 “ 那么 ”的分 类也是众说纷纭 ,概括起来有 以下几 种情况 。太 田辰 夫 ( 2 0 0 3 )中分别在指示副词 、指示代名词 (“ 那 么 ”表方 向)、连词中提到 了 “ 那么 ”的用法 。 吕叔湘 ( 1 9 8 0 )指 出, “ 那 么”有三 个词性:指示词 、代词 、连 词 。侯 学超 ( 主编 ) ( 1 9 9 8 )只收录 了 “ 那 么”的连词用法 。金立 鑫 ( 1 9 8 8 )对 “ 那么 ”的词性归属 问题进行 了专 门论 述 ,认为 “ 那么 ”仅仅是代词,不存 在连 词 “ 那 么”和 副词 “ 那么 ”。北京大学1 9 5 5 、1 9 5 7 级语 言班 ( 1 9 8 6 )将 “ 那 么” 分为 “ 连词” “ 副词 ”两类 ,并不把它看成代词 。 ( 徐秀芬 、亢世勇,2 0 0 3 )
具没一 一
舆摩 ・ 伊 摩 一 一
任摩 一 一 恁 麽 ( 志村 良治 ,1 9 9 5 )。
太 田辰夫 认为 “ 这 么,那么 ”两者是 一类 ,这些词可 能是在 “ 这 ,那 ”后面加上 “ 懑 ”或 “ 们 ”而产 生的 ( 太 田辰
夫 ,2 0 0 3 ) 。 吕叔 湘 ( 1 9 8 0 )认 为 , “ 那 么 ”是 后 起 的 形 式 ,早 期 近 代 汉 语 里 用 得 最 多 的 是 “ 恁 ” 。 比这 早 的 有 “ 舆摩 ” 等 , 更 早 还 可 以追 溯 到 南 北 朝 时 代 的 “ 宁 ”和 “ 能 ” 。元 曲 出现 了 “ 那 麽 ”, 元 明 时 期较 常见 的是 “ 那 们 ”; “ 那 么 ” 的 大 量 出现 始于 《 红楼梦》时代。 综上所述 , “ 那 么 ”的 字 型 大 致 经 历 了 “ 具 没 一 舆摩 ( 与摩 ) ・ 伊 摩 一 任 摩一 恁 麽一 那 懑一 那 麽一 那 们一 那 么 ” 的变
祥 ,2 0 0 4 )
下 文将 从 历 时 的 角 度对 汉 语 的 “ 那 么 ”进 行语 法 化 研 究 ,探 究它 作 为 话 语 标记 的语 法 化 过程 是否 符合 以上 语 用 一 语 义 的
演变规律 。
三、 “ 那 么 ”的 语 法 化 的历 时 考 察 从 先 行研 究 可 以看 出 , “ 那 么 ” 的字 型大 致 经 历 了 “ 冥 没一 舆 摩 ( 与摩) ・ 伊 摩 一 任 摩 一 恁 麽一 那 懑一 那 麽 一 那 们一
2 0 0 9 , ( 1 ): 1 0 9 .
[ 1 8 】 【 汉】 班 固著, [ 清] 王先谦 补注. 汉书补注 [ M ] . 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 社 , 2 0 0 8 .
【 7 】 李慧. 介词 “ 在”的语法化 【 J ] . 现代语文 ( 学术综合版 ),
2 0 1 4, ( 2) : 1 3 3~ 1 3 4 .
文 ,2 0 1 0 , ( 1): 6 7 ~7 3 .
参考文献:
[ 1 】 [ 法] M e i 1 l e t A . L 6 v o l u t i o n d e s f o r m e s g r a m m a t i c a 1 e s [ M ] . S c l e n t i a ,1 9 1 2 , ( 1 2 ): 1 3 0 —1 4 8 .
【 2 ] 沈家煊.“ 语法 化”研究综观 【 J ] . 外语教 学与研究,1 9 9 4 , ( 4 ) :
1 7~2 4 .
[ 1 3 】 [ 南朝 宋] 刘 义庆 撰 ,徐 震 塄 著. 世 说 新 语校 笺 [ M ] . 北 京 : 中华
书局 ,2 0 0 1 .
【 3 】 H o p p e r ,P . J . &T r a u g o t t ,E . C . G r a r a m a t i c a l i z a t i o n [ M 】 . 粱银
[ 8 】 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 [ M ] . 北京:商务印书馆 ,1 9 9 9 :6 4 5 ~ 6 4 7 . [ 9 】 喻遂生. 甲骨文 “ 在”字介词 用法例证 [ J ] . 古汉语研究,2 0 0 2 ,
( 于理想
上海师范 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2 0 0 2 3 4 )
峰译 . 上 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 0 0 8 :3 ~5 . [ 4 】 沈家煊. 实词虚化的机制 [ J ] . 当代语言学 ( 试刊 ),1 9 9 8 ,( 3 ):
4 1~4 6 .
[ 1 4 ] [ 晋] 陈寿撰 ,[ 宋] 裴松之注,吴金华点校 . 三国志 [ M ] . 长沙:
2 0 1 4. 1 1
1 .“ 那 么 ”用 字 的演 变 关于 “ 那 么 ”字 型 的来 源 , 志 村 良治 在 谈 及 指 示 副 词 “ 恁 麽 ” 时指 出 : “ 恁 麽 ”是 出现 于 唐代 的俗 语 指 示 副词 ,大 体
经过 了如下的变化 :
唐 ・ 五 代 ・ 宋
3 . 命题 内辖域 > 4 . 真值条件义
命题外辖域 >

语篇辖域 非真值条件义
( 语用一 语义 变 化 趋 势 )
T r a u g o t t 详 细 考 察 了 大 量 英 语副 词 的语 法 化 过 程 ,揭 示 出 “ 谓语副词> 句子副词> 话 语 标 记 ”这 样 的 语法 化 链 。 ( 吴 福
4 6~ 5 5 .
[ 1 6 】 [ 宋] 李肪. 太平 广记 [ M 】 . 北京 :中华书局,1 9 6 1 .
[ 1 7 ] 吴敬 梓 . 儒林 外 史 [ M 】 . 长 沙 :岳 麓 书社 ,2 “ 在”语法化历程考察 [ J 】 . 宜宾学院学报 ,
岳 麓 书社 , 2 O 0 2 .
[ 1 5 ] [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 外 四种 )[ M ] .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
社 ,i 9 5 7 .
[ 5 ] 张亚军. 时间副词 “ 正” “ 正在 … 在”及其虚化过程考察 … 上 海 师 范大 学 学报 ( 哲 学社 会 科 学版 ), 2 0 0 2 , ( 1 ):
( 1 )昱嚣时作 勿生? ( 唐 神 会语 录石井本》 )
( 2 )正i 壁时行 乌道 。 ( 唐 祖堂集 ) ( 3 )到篮座时节,整理手脚不得也。 ( 南宋 《 五灯会元》 )

61
2 O1 4 .1 l

( 4)且如 一年 三 百 六十 日,须 待 一 日 日渐 次 进 去 ,到
化过程。 2 .“ 那 么 ”词 的 同一 性
志 村 良治 ( 1 9 9 5 ) 明确 指 出 : “ 巽 没 , 与摩 ,任 摩 ” 以及 后 来 的 “ 恁 麽 ”并 非 各 不相 同的语 词 ,而应 视 为 同一 语 词 的不 同变 体 ,即都 应 归属 于 同一 个语 词 。 吕叔 湘 ( 1 9 8 5 )认 为早 期近 代 汉语 里 用得 最 多 的是 “ 恁”, “ 那 么 ”仅 是后 起 的形 式 。
[ 1 1 ] 张 谊 生. 论 与 汉语 副词 相 关 的虚 化 机 制 [ J 】 . 中 国语 文 ,2 0 0 0 ,
( 1) : 3~ 1 5 .
[ 1 2 ] 太田辰 夫. 汉语史通考 [ M 】 . 江蓝生,白维国译. 重庆:重庆 出
版社 , 1 9 9 1 .
那么 ”的变化过程 。这些词并非各不相 同的词语 ,而应视为 同一词语的不同变 体,即都应归属于 同一个词语 。接下来 ,我
们 基 于 北 京 大 学汉 语 语 言 研 究 中心 的古 代 汉 语语 料 库 和 现 代汉 语 语 料 库 ,对 “ 那 么 ”用 法 的 历 时演 变 进 行研 究 。 ( 一 )指 示 词 “ 那 么 ”— — 命 题 内辖 域 “ 那 么 ”最 早 主要 出现 在 句子 内部 ,作 为指 示 词 ,修 饰 数 量 词 、名 词 、动 词 、 形容 词 等 或者 单 独用 作 谓 词 。这 时 , “ 那 么 ”的作 用 范 围主 要 是在 命题 内辖域 ,所 以也 可称 其 为 “ 小 句 内副 词 ” 。 ( 以 下例 句 大 多引 自北 大 古代 汉语 语料 库 。 ) 1 .“ 那 么 ”+ 数量词 ・ 名 词
引发性推理 、主观化等为理论框架,描述 了情 态动词、话语标记 、施 为动词及社会指示语的历史演变过程 ,并 以图表 的形 式总结 了语义变化 的总体规律。下图是具体语域义的演化规律 。 ( 程丽霞,2 0 0 4 )
l _ 非 主 观 性 2 . 内容 义 > > 主 观性 内容 义/ 程 序 义 > > 互 为 主 观 性 程 序 义
( 三 )语 法 化 的方 向一 致 性 和 E . C . T r a u g o t t 的 “ 语用一 语 义 变 化趋 势 ”
“ 语 法 化 ” 指 的 是 ,语 言 中 意 义 实 在 的 词 转 化 为 无 实 在 意 义 、表 语 法 功 能 的 成 分 这 一 过 程 或 现 象 ( H o p p e r a n d T r a u g o t t ,2 0 0 3 ) 。语 法 化 的过 程 同样 也 是 语 义 变 化 的 过程 。E . C . T r a u g o t t 在 《 语 义 变 化 的 规 律 性 》 一 书 中 , 以语 义 化 、
“ 那 么 ”作 为 连 词 的用 法 的 出 现 比作 为指 示 词 和 指 示 代 词 迟 一 些 。从 语 料 来看 ,从 明代才 开始 出现 。例 如 :
二 、先 行 研 究
究 。本 文在相关研 究的基础上 ,以历 史语料为依据 ,用语
( 一) “ 那 么 ” 的来 源
志》 《 东京梦华录》 《 太平广记》 《 儒林外 史》 《 汉书补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