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时间医学特点

合集下载

中医时间医学

中医时间医学
推广中医时间医学
通过多种途径,如举办学术会议、建立研究机构 等,加强中医时间医学的交流与合作,推广先进 的学术成果和经验,促进中医时间医学的传承与 发展。
06
中医时间医学的未来展望
中医时间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结合现代医学技术
中医时间医学可以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和方法,如基因组学、大数 据和人工智能等,提高其临床应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扩大应用领域
中医时间医学可以扩展到现代医学中的多个领域,如肿瘤科、心 血管科、神经科等,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诊疗服务。
建立标准化体系
中医时间医学需要建立标准化体系,制定相应的诊疗规范和操作流 程,提高其临床应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中医时间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研究的前景
完善理论基础
中医时间医学需要进一 步完善理论基础,包括 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 理论,并探索其在现代 医学中的应用价值。
中药疗法的机制和原理
中药疗法的机制和原理主要包括扶正祛邪、调理脏腑、调整气血、调和阴阳平衡等。中药 的成分复杂,其作用机制也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等方面 的作用。
中药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中药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如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等。然而,对于一些特殊情 况下,中药疗法也存在禁忌,如孕妇禁用峻下逐水药、有毒药物慎用等。
疫状态和内分泌功能。
03
推拿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推拿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如肌肉疼痛、关节扭伤、头痛、失眠等。
然而,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推拿疗法也存在禁忌,如骨折、皮肤破
损等。
中药疗法的时间医学应用
中药疗法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中药疗法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药疗法通过使用 天然的药物,经过配伍和加工,达到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扶正祛邪的目的。

浅述《内经》中的时间医学

浅述《内经》中的时间医学

浅述《内经》中的时间医学【摘要】《内经》中的时间医学是传统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认识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时间医学的理论基础、在《内经》中的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四时养生的重要性以及饮食调节与时间医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内经》中时间医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医生对时间对身体的影响有深刻的认识,指导人们如何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生活作息。

认真研究《内经》中时间医学的相关内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身健康,还可以为现代医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通过学习古代医学视角下的时间医学,我们能够更好地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实现身体健康和心灵平衡。

【关键词】《内经》、时间医学、理论基础、运用、日常生活、实践、四时养生、饮食调节、现代医学启示。

1. 引言1.1 《内经》中时间医学的重要性《内经》作为中医经典之一,对时间医学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现。

时间医学是指研究时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探讨在不同时间段内如何调养身体、预防疾病的学科。

在《内经》中,时间医学被视为调节人体阴阳气血的重要手段,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生活方式。

《内经》中强调四时应养生,即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调整饮食、运动、起居等方面的生活习惯,以达到防病延年的目的。

《内经》还提出了“昼卧夜起”、“朝气蓬勃”等养生方法,强调了时间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内经》中时间医学的重要性体现在于其对人体生理时机的重视,指导人们根据不同时间段的特点调整生活方式,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这种观念对当今现代医学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借鉴。

2. 正文2.1 时间医学的理论基础时间医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和四时养生理论。

在《内经》中,认为人体与自然界的阴阳五行相互影响,人体也具有阴阳五行的属性。

阴阳理论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之分,阴阳相对而生,相互依存。

在人体中,阴阳的平衡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因素。

五行学说认为人体与自然界的五行(木、火、土、金、水)相互关联,不平衡会导致疾病。

中医时间医学观:看时辰治病

中医时间医学观:看时辰治病

中医时间医学观:看时辰治病如何利用时间治疗学来矫正身体异常的情形,以维持人体的“生物时钟”来控制身体各部分的稳定,这种医疗观念的好处是:一来可以减少所需要的药量,二来尊重原有的平衡。

我们在此不讨论出生挑良辰吉时是否科学?但是治病挑时辰可不是标新立异哦!我们都知道一天当中有白昼与黑夜,因此人体各器官之间的调节,根据生理学专家的观察也有日夜的变化,这就是时间医学的主要内容。

简单的说,每个人体有其“生物时钟”并藉此缘故来控制身体各部分的稳定,如果这种稳定性遭受破坏,人体便会生病,而时间治疗学正是利用这种规律来矫正身体异常的情形,这种医疗观念的好处是:一来可以减少所需要的药量,二来尊重原有的平衡。

中医的时间医学观透过临床经验,掌握生理正常节律,藉择时给药以发挥最大疗效;不仅有助于疾病防治、保健养生,甚至依此也可预测病人死亡时间。

中医很早以前就已经发展出一套“时间医学”的理论,不仅用来诊断、治疗、疾病的预防、身体的保健和养生,有时也用来预测病人的死亡。

虽然古代中国医学艰涩难懂,但若能透过现代医学做一番新的诠释,想必新鲜、有趣,又有意义。

仅举数例与读者分享。

冬病夏治,趁病人处于缓解期扶正固本加强抵抗力。

即容易在冬天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气喘、十二指肠溃疡等,最好在夏天便开始调养治疗,如此可以降低冬天严重发作的次数及程度。

冬病夏治法是趁病人正处于缓解期,利用一些扶正固本的药物,来提高病人的免疫能力,再加上大自然的阳气可减少病人虚寒的情形。

临床上,常见到鼻过敏、气喘等属于虚寒型的患者,经过冬病夏治法,确实降低了急性发作的情形,而且感冒次数明显减少、体质也变得比以前健壮。

顺势施治,根据疾病昼夜变化配合生理节律服药。

顺势施治法是顺从人体生理活动变化的节律性,来施治用药,并力求与其同步。

目的是为了利用与促发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节律,及对病理变化的影响,而达到药物调整的作用,亦即利用药物与生理活动发生协同作用,来达到顺水推舟的治疗目的。

中医时间医学

中医时间医学

中医时间医学中医学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医学体系,它注重人与自然、人与时间的和谐关系。

中医时间医学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通过研究人类的生物节律和时间规律,探索和运用时间因素以促进健康和治疗疾病。

本文将从中医时间医学的理论基础、实践方法和应用前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医时间医学的理论基础中医时间医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天时、地利、人和的观念。

在中医理论中,天时即指天象、天气、气候和季节变化,地利即指地理环境和地域特点,人和则强调人体内部生物节律的运行和人体对时间变化的适应能力。

中医认为地球是一个开放的自然生命系统,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生物信息交互作用,而时间因素则是衔接这种信息交流的重要纽带。

二、中医时间医学的实践方法1. 时间观察法:中医时间医学强调观察和分析个体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变化,如血压、体温、脉搏等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而找出与时间相关的规律性,为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2. 时间调控法:中医时间医学认为,人体在不同时间段对药物、食物和运动的反应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时间来优化治疗效果。

例如,早晨阳光充足,适合进行体育锻炼;而夜晚人体代谢减缓,应避免摄入过多的食物。

三、中医时间医学的应用前景1. 时间调整健康管理:中医时间医学可以帮助个体根据自身生物节律合理调整作息、饮食和运动,维持身心健康。

例如,根据体内经络经脉的运行规律,调整针灸治疗时间,提高疗效。

2. 疾病治疗与预防:中医时间医学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通过结合个体的生物节律和时间因素,可以更准确地选择治疗时机,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在中医治疗哮喘的过程中,结合时辰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增加疗效。

3. 生命科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中医时间医学的发展将与生命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相结合,不断推动医学的进步和创新。

通过利用大数据和智能技术,可以建立更加准确的中医时间医学模型,为个体化医疗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中医时间医学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关注人体与时间的和谐关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医时间医学

中医时间医学

• 形成于宋金元时代:约在公元1153年 (金代贞元元年)何若愚撰,阎广明注 《子午流注针经》一书,是目前所能见 到的最早的子午流注针法专著,该书对 子午流注针法论述有两种,一是养子时 刻注穴,一是针经井荥歌诀,以歌诀结 合图表的形式,论述了子午流注纳甲法 和养子时刻法。本书原书刻本早已亡佚, 元·窦桂芳《针灸四书》收录了本书的内 容,明·《普济方》载有子午流注针经序。
• 时干支推算法: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 时辰,十二时辰和十二地支有固定的配 合关系,每一时辰等于现代时间2小时。 • 时间与时辰关系表
时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辰 时 23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间 - - - - - - - - - - - -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 各月干支加减数:歌诀: 一五双减一,二六加零六,三减二加十, 四减一加五,七零九加二,八加一七走 十上加二八,冬三腊三七。 闰从三月起,余数均加一。
• 各月干支加减表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天 减 加 减 减 减 加 加 加 加 加 加 加 干 一 零 二 一 一 零 零 一 二 二 三 三 地 减 加 加 加 减 加 加 加 加 加 加 加 支 一 六 十 五 一 六 零 七 二 八 三 九 闺 年
• 在我国民间用12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符号, 称为“十二生肖”或“十二属相” 。
十 二 生 肖 十 二 地 支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 日干支推算法: 元旦干支与元旦干支代数:元旦干支是指每 1月1日的日干支,元旦干支代数是指元旦干支 的顺序数,如2008年1月1日的日干支是庚子, 则2008年元旦干支是庚子,元旦干支代数为7、 1。 1.查表法 1. 2.简易推算法:上一年的元旦干支 2. 数平年加5,闰年加6,即可求得本年的元旦干 支和元旦干支数。如2008年(闰年)元旦干支 是庚子,则2009年元旦干支为丙午(加6); 2010年元旦干支是辛亥(加5)

时辰医学规律研究特点与临床护理

时辰医学规律研究特点与临床护理

【关键词】时辰医学昼夜节律护理中国时辰始于《易经》,是中国古人划分昼夜各阶段的特定的计时方法和名称。

时辰医学详于《内经》,时辰医学可称为时间医学,又称生物医学,是时间生物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边缘科学。

我们现将运用时辰医学规律研究的特点指导临床护理介绍如下。

1 时辰医学规律研究的特点中国古人是将一昼夜划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12个时辰,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随着昼夜时辰的变化,人体的生理机能及病理变化也会起着盛衰的时间节律[1]。

由于昼夜节律的存在和周期性变化,促使人体生理、病理也随之变化。

结合临床观察,人体体温2:00~6:00(丑、寅、卯)为最低,13:00~18:00(未、申、酉)为最高,每隔3~4 h波动1次,波动幅度一般在0.05~0.1℃左右。

血压也是随着时辰变化而变化,大多呈“两峰一谷”的状态波动。

即9:00~10:00(巳时)、17:00~19:00(酉时)最高,从19:00起开始缓慢下降,直至次日3:00~4:00最低,故出血性中风多发生于白天,而缺血性中风多发生于夜间。

肺容量在7:00~10:00(辰、巳时)与19:00~22:00(戍、亥时)偏高,肺咯血通常发生在这个时辰。

曾有人研究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2次指标的峰值正好在18:30最高,而4:30最低[2]。

临床上常见肾小球肾炎患者以早晨水肿最明显。

心功能在12:00~14:00(午、未时)气血流注最旺盛,23:00~1:00(子时)气血流注最弱,心脏病患者绝大多数在夜间发病或猝死,特别是急性左心力衰竭,多在23:00~1:00(子时)之间发生变化。

周鸣宇[3]运用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证实,症状性和无症状性的缺血性st段下移在3:00~7:00(寅、卯时)发作最为频繁,经统计学处理,平均在5:26。

可见心肌缺血的变化与时辰节律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2 根据时辰医学规律研究的特点指导用药“药可治病,也可致病”,这是历代医家谨慎用药之警语。

中医时间医学研究述评

中医时间医学研究述评
作者单位 : 河南中医学院 , 河南 郑州 4 0 0 508 通讯作者 : 阎星诗 , a :amoi ou cm Em i yn c@sh .o l
郝保华等 认 为在《 内经》 里详尽地讲 到了时 间物候与人体生理、 病理 以及临床康 复的关系。这 些 因素 的关联 , 往 以时令 物 候 的独 特 形式 联 系起 往 来。如《 内经》 为 : 人 以天地 之气生 , 认 “ 四时之法 成 。 天地 有寒 、 、 、 的 四 时 气 候 , ” 热 温 凉 自然 万 物 有 春生 、 长 、 收 、 藏 的 变 化 , 应 地 人 体 生 命 也 夏 秋 冬 相 有生 、 、 、 、 的 演 变 。 《 问 ・四气 调 神 大 长 壮 老 死 素 论》 : 阴阳四时者 , 物之始胎也 , 说 “ 万 死生 之本 也, 逆 之则 灾 害生 , 之则 苛 疾不 起 。 指 出人 的保 健 和 从 ” 康 复必 须顺 应 自然 。人 应 该 “ 夏 养 阳 , 冬养 阴 , 春 秋 以从 根 本 , 万 物 沉 浮 于 生 长之 门 ” 即 《 问 ・四 故 , 素 气 调神 大论 》 所认 为 的人 在春 夏 季 节要 顺 应 自然界 生 长规 律调养 阳气 , 秋冬 季 节要 顺 应 自然 界 收藏 在 的规 律 调养 阴气 , 应 万 物 生 存 的 根本 。因 为人 与 顺 万物 一样 在 生 长 收 藏 的 生命 过 程 中运 动 不 息 。这 些就 是 中医学 中的时令 物候 基本 观念 。 四、 中医时 间医学 的运 用 1说 明疾 病 的病 理 变 化 : 病 的发 生 发 展有 一 . 疾 定 的时 间规 律 , 悉 这 种 规 律 , 能 够 把 握 疾 病 的 熟 就 变化情 况 。如 《 问 ・咳论 》日 : 五 脏 各 以其 时 受 素 “ 病 ” 出 五 脏 在 各 自所 主 的 时令 受 邪 发 病 。《 问 指 素 金 匮真 言论 》 :春善 病 鼽 衄 , 夏善 病 胸 胁 , 日 “ 仲 长 夏 善病 洞 泄 寒 中 , 善病 风 疟 , 善 病 痹 厥 。 总 结 秋 冬 ” 了四季发病的规律。《 枢 ・ 灵 顺气 一 日分为 四时》 云 : 夫 百 病 者 , 以 旦 慧 , 安 , 加 , 甚 。 认 为 “ 多 昼 夕 夜 ” 人体疾病的病情 变化 , 随昼夜变化而 轻重不 同, 一 天 中的不同时间, 其病情 的轻重变化 不同 , 而其规 律也基本与现在临床病 证的实 际情况 相符。黄秋 贤 等 观 察到 , 多恶 性 肿 瘤患 者 在 午 后 至 深夜 这 许 段 时 间 内病 情 加 重 以 至 于 死 亡 。孔 凡 涵 等 又 指 出 : 心病 、 肌 梗 死 、 血 压 、 血 管 病 等 以春 夏 冠 心 高 脑 为好 发 季节 。这 可 能 与温 度 、 度 差 异 太 大 有 密切 湿

浅述《内经》中的时间医学

浅述《内经》中的时间医学

天元纪大论》云 : “ 阴阳者 , 天地之道也 ……神明之府也。 ”
可见阴 阳五行 的变化是天地一切事物 发生 、发展 的起 因和根
学理论体 系 ,为临床上提供 了诸 多启 发与借鉴 。 3 . 1 阐明疾 病 的病 理变 化 《 素 问 ・四气 调神 论 》提 出 “ 逆春气则少 阳不生 ,肝气 内变 ;逆夏 气则太 阳不 长 ,心气
并且这种变化与其盈 亏保持一致 的节律性 。 《 素问 ・ 八正神
” 的整体 观 和动 态 观 ,其 内容 涉 及养 生 、生 理、病 理 、
诊 断 、治疗 等方 面,它可 以指导人 们 养生 、预 防疾 病 ,以 及 指导 医生 临床诊 断 、治疗疾病 。 1 天人合一观与阴阳五行学说是 《内经》 时间医学思想的
能调节机体各组织器官按时进行 ,因而也 被称生物钟 医学 。
《 内经》 中的 “ 整体 观念 ” 理论 是 中医时 间医学 理论 最早
的起源 ,也是时间医学古代文 献研究 的重 点方 向。 《 内经》
中的时间医学思想是在 中医理 论 的指导下 ,研 究 “ 天人合

《 素问 ・ 平人气象论 》则 云 : “ 春谓微 弦 日平 ,夏谓 微钩 日
浅述 《 内经》 中的 时 间 医学
李铭 舜 贺雅琪 李启耀 黄沛斯
广州 5 1 0 4 0 5 广 州 中 医药 大学 ,广 东
【 摘
要】 笔者从哲学基础 、 基本 特征 和临床应用等方面探讨 了 《 内经》 中的时 间医学 ,认为 《 内经》 构建 了中医时间 医学 的理论
框架 。其 以天人合一观 、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 ,揭示 了人体生理 、病理规 律与时 间和周期 的关系 ,这种认 识对说 明疾病 的变化 以及诊 断 、

中医时间医学课件

中医时间医学课件

拓展中医时间医学的临床应用范围
针对不同疾病和症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充分发挥中医时间医学的特色和优势。
提高中医时间医学的临床疗效
加强临床实践和研究,不断完善和优化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
中医时间医学在临床上的应用推广
开展中医时间医学的基础研究
研究人体的节律性和周期性变化规律,探讨中医时间医学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
03
针灸疗法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气血循环、内分泌等系统,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原理
针灸的种类
针灸的操作
针灸包括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多种,其中毫针最为常用。
针灸操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手法,如进针、行针、留针、出针等。
03
针灸疗法
02
01
推拿按摩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使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等,以达到舒缓肌肉紧张、减轻疼痛等目的。
针灸疗法的实证研究
推拿按摩是中医时间医学中的另一种疗法,同样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证研究。
总结词
推拿按摩是通过手法按摩、推拿、揉捏等方式来刺激身体的穴位和经络,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其实证研究主要关注推拿按摩的疗效、作用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表明,推拿按摩在不同时间段对同一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可能存在差异,如子午流注理论认为,不同时间段对应不同的脏腑经络,推拿按摩时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治疗。
2023
《中医时间医学课件》
目录
contents
中医时间医学概述中医时间医学的应用中医时间医学的方法中医时间医学的实证研究中医时间医学的未来发展
中医时间医学概述
01
中医时间医学是一种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时间规律和时间医学分支的学科。

中医时间医学

中医时间医学

中医时间医学“中医时间医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有关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古代中医学中的成功运用,它肇始于《黄帝内经》时期初步形成,历经古今医学家的深入实践,通过不断发掘整理、提高,从而形成了基本完备的学科体系。

”----《中医时间医学全书》其特征是:以天人相应辩证哲学思想为主导,以《黄帝内经》等古典时间养生和治疗思想为依据,以两千年来因时养生和因时治疗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成果为基础,以现代时间生物学及现代生理病理实验学研究为验证,包括了中医时间养生、依时诊断、按时用药、按时针灸、因时按摩、因时治疗等一系列临床实践的临证精华,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中医学治疗效果、拓宽了中医学理论及实践的空间,并具有无限广阔的运用前景。

中医时间医学的古代哲学思想起源于《黄帝内经》的有关“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气合,命之曰人”的理论,古人指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化、收、藏,以生寒、暑、湿、燥、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所谓得五行之胜,各以气命其脏。

”从而说明自然大环境与人体小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尽管人类对自然界的适应能力很强,但仍然不能摆脱自然界的羁绊,因而要被自然界变化的时间节律所支配,由此古人创立和发展了五运六气及子午流注等重要的时间治疗学说,这些学说为现代的中医时间医学发展奠定了核心。

中国古代哲学,是以人、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倾向于以生命的观点看待天地万物。

而生命的演进具有时间性和方向性的特点,所谓“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素问·玉机真脏论》由此也决定了中国古代重视时间的思维偏向,形成了以时间为统摄的时空观。

《管子·乘马》指出:“春夏秋冬,阴阳之更移也;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变化也。

”可见阴阳变化是宇宙有节律运动的最根本的原理与法则,万物的生长收藏均受阴阳的支配。

因此,人类的生命活动应当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时间规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中医时间医学课件

中医时间医学课件

中医时间医学课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中医时间医学的概念及发展•中医时间医学与养生•中医时间医学与疾病治疗•中医时间医学与现代医学•中医时间医学的研究与应用前景01中医时间医学的概念及发展结合中医理论和时间医学理论中医时间医学是将中医理论和时间医学理论相结合,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学科。

中医时间医学的定义强调个体化诊疗中医时间医学强调根据个体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注重整体观念中医时间医学注重整体观念,认为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需要从整体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医时间医学的发展历程起源及发展01中医时间医学起源于古代中国,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和传承,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历史背景02中医时间医学的发展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密不可分,其理论和方法在历代医家的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

现代应用03现代中医时间医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预防保健等领域。

中医时间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中医时间医学根据个体的体质类型,判定其体质状况,为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体质分类与判定发病节律与预防针灸与中药治疗健康管理与养生中医时间医学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变规律,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中医时间医学运用针灸和中药等多种治疗方法,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中医时间医学注重健康管理和养生,通过调整饮食、运动等方式,促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02中医时间医学与养生中医养生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学科目。

概念中医养生的方法主要包括饮食、运动、情志、起居等方面,例如饮食调理、四时养生、导引、针灸等。

主要方法中医养生的概念与主要方法中医时间医学在养生中的应用季节养生根据四季的气候特点,采用不同的调养方法,如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秋季养肺、冬季养肾。

浅析中医生理病理学的时间医学观(一)

浅析中医生理病理学的时间医学观(一)

浅析中医生理病理学的时间医学观(一)中医时间医学是从祖国医学中分化出来的一门科学,它以天人相应的观点为理论基础,是古代医学在认识天时气候、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命现象的作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因此,它对医疗实践有着普遍的指导作用。

本文主要从中医时间医学思想在人体生理病理学中的体现做初步探讨,仅供时间医学研究之参考。

1中医生理学的时间医学观祖国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消长,有其明显的规律性,并随着季节及昼夜晨昏的变动而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说:“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

从天人相应的观点阐释了人体气血在不同季节的分布特点,即随着自然界四时气候温热凉寒的变更,人体气血的循行和分布也相应产生浮于表、行于中、藏于里的趋向。

春天气血盛于经脉,夏天气血盛于孙络,长夏气血盛于肌肉,秋天气血盛于皮肤,冬天气血盛于骨髓,这是因为春天自然界的阳气开始生发,阴气逐渐消减,气候由寒转温,冰消冻解,水流行而河道通,所以在人体则气血汇聚于经脉;夏天阳气盛大于外,在人体则经脉中的气血盛满而散溢于孙络;长夏湿热交蒸,万物繁茂,在人体则经脉和络脉中的血气很旺盛,而能充分灌注于肌肉之中;秋天阳气收敛,阴气渐盛,在人体则腠理随之闭塞不通,皮肤紧缩,气血不外泻而蓄存于肤腠之间;冬天阴气盛极,万物蛰藏,人体的气血也随之趋于里,沉着于骨髓而内通于五脏。

同时,人体气血的运行及盛衰,不仅随四时气候的更替而变化,而且同日照之强弱,月廓之盈亏相应,《内经》曰:“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淀……卫气去,形独居”。

由此说明天气温暖,日光明亮,则人体血液随之充盛,卫气也浮行于表,因而气血运行流畅;天气寒冷,日光阴暗,则人体血液随之凝涩不利,卫气也沉伏于里;当月亮由初生而渐趋圆满的时期,则人体血气逐渐旺盛,卫气运行也比较流利;月亮正圆之时,则人体血气充盛肌肉坚实;当月缺渐至月晦的时期,则人体血气相对衰减,肌肉软弱,经络空虚,而形体也失去卫气的温养。

《中医时间医学》课件

《中医时间医学》课件

VS
饮食调理还需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调 整食材的选择和烹饪方式。例如,春 季宜多食用蔬菜和水果;夏季宜多食 用清凉解暑的食物;秋季宜多食用滋 润的食物;冬季宜多食用温热的食物 。
CHAPTER 04
中医时间医学的现代研究
中医时间医学与生物钟
01 02
生物钟对人体的影响
生物钟是人体内自然的24小时节律,对人体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等方面 都有重要影响。中医时间医学与生物钟的关联,揭示了人体在不同时间 段内的生理变化和节律。
中医时间医学与生物钟的相互作用
中医时间医学强调人体内外的整体性和节律性,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 经络、气血等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与生物钟相互影响。
03
生物钟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在中医临床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物钟规律,选择合适的治
疗时间和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时间医学与基因表达
基因表达与疾病的关系

中医时间医学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 经络、气血等都有各自的活动规律,并
与自然界的时间变化相呼应。
中医时间医学强调根据不同时间段的阴 阳五行变化规律,采用不同的养生、防 病和治疗方案,以达到调整人体阴阳平 衡、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和治疗疾病
的目的。
CHAPTER 02
中医时间医学的核心概念
阴阳五行与时间医学
中医时间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疾病预防与保健
中医时间医学注重人体与自然界 的协调统一,在疾病预防和保健
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个性化诊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时间节点 ,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可以 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拓展应用领域
中医时间医学不仅适用于传统中 医领域,还可以拓展到现代医学 、康复医学、老年医学等领域,

《黄帝内经》时间医学理论与应用

《黄帝内经》时间医学理论与应用

《黄帝内经》时间医学理论与应用引言《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宝典,被誉为中医药的源头。

其中,时间医学理论是该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间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规律,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形成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黄帝内经》时间医学理论为基础,探讨其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顺天时而得寿,逆天时而患病”古人认为,人体生理活动的规律与自然界的时间有着密切干系。

《黄帝内经》指出:“顺天时而得寿,逆天时而患病”。

这一句深刻阐述了时间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干系,提示人们合理打算作息时间、适应自然环境。

现代科学探究也表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的节律性。

例如,人体的睡眠-清醒节律、体温波动等都与时间紧密相关。

因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打算作息时间,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缩减疾病的发生。

二、“四时阴阳,五脏风化”《黄帝内经》关注人体与自然环境的互相干系,提出了“四时阴阳,五脏风化”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人体的五脏功能与四时阴阳变化密切相关。

春季,万物复苏,人体大肝气旺盛;夏季,万物生长,人体心火旺盛;秋季,万物凋零,人体肺气旺盛;冬季,万物休眠,人体肾气旺盛。

不同季节,人体的五脏功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这一理论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一定的验证。

例如,春季是肝脏活跃的季节,易出现与肝相关的疾病,如肝炎;夏季是心脏活跃的季节,易出现与心脏相关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

因此,在不同季节,人们应当重视对相应脏器的养护和保健,以缩减疾病的发生。

三、“日中为阳,夜中为阴”《黄帝内经》进一步探讨了时间与人体健康的干系,提出了“日中为阳,夜中为阴”的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在白天与夜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白天,阳气旺盛,人体的活动性、代谢率高;夜晚,阴气旺盛,人体的休息和修复功能发挥作用。

现代探究表明,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受到光照的影响。

白天接受足够的阳光,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和调整生物钟,维持身体健康。

而夜晚光线不足,人体分泌褪黑素增加,有助于入睡和身体的修复。

时间医学的概念和应用

时间医学的概念和应用

时间医学的概念和应用时间医学的概念和应用今天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祖国传统医学中的时间医学问题。

时间医学是个很大的题目,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着重谈一谈时间医学的概念和一般的应用问题。

一、时间医学的概念:时间医学是反映时间与生理、时间与药物、时间与病理、时间与服药、医疗及保健等方面内容的一套学说,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非常热门的一个学科。

天地之间的法理、规度就是时间,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健康、寿命都受到时间的制约。

人类不能违背自然,一旦违背就会产生疾病。

顺应自然规律,适应自然环境、人类才能生存和繁衍。

传统中医认为,人类气血的运行完全受着时间环境的影响,气是阳,血是阴,气血关系的改变就反映了阴阳对立统一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医学实际上就是一门时间医学。

时间就是节气,天体运行的改变、决定了时间的变化。

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对应人体左右各12根肋骨,人体四肢有十二个大关节,每个关节有两个关节面,这二十四个关节面也对应了二十四个节气,所以,气候的变化对这二十四个关节面就非常敏感,尤其是患风湿病的人,根据关节不适或疼痛预知天气变化,甚至比天气预报还要准确,这也是天人合一最原始的概念。

在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对人体而言,春天要养生,夏天要养长,要与天地同步,这就叫天人合一。

根据天人合一的道理,中医形成了一个观点,两个规律。

一个观点,就是天人合一观,又叫整体观。

整体观认为,人和宇宙是一个整体,人体就是宇宙的缩影,人体各部分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调节。

例如肺癌病人,可以在脾经循行路线上摸到空泡一样的结节,在身体远端找一个穴位,可以治疗很近部位的疾病。

又如眉楞骨疼痛时,在脚后跟找昆仑穴使劲按压,有止痛作用。

尾骨尖疼痛时,在肺经上找鱼际穴按压,也能使尾骨尖疼痛缓解。

由于人体是宇宙的缩影,而组成人体的各部分又承载着整体的信息,所以,人们可以通过手诊、足诊、耳诊、眼诊、鼻诊、面诊等等方法观察整体健康状况,进而采取适当的方法治疗全身性疾病。

《黄帝内经》时间医学理论与应用

《黄帝内经》时间医学理论与应用

《黄帝内经》时间医学理论与应用时间医学理论是指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根据自然界的时间变化来研究人体生理和病理规律的一种医学理论。

这种理论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强调了天人相应的思想,即人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

在《黄帝内经》中,时间医学理论的核心是“天人相应”学说。

这个学说认为,人体生理节律与宇宙节律是密切相关的。

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人体会出现不同的生理和病理反应。

因此,时间医学强调了根据时间的变化来调节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是《黄帝内经》时间医学理论中的两个重要应用理论。

子午流注理论是根据每日不同的时辰,来研究人体经络和脏腑的生理功能,为针灸和中药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灵龟八法则是根据八卦象数推算人体脏腑经络的气血盛衰,指导针灸治疗。

在养生方面,时间医学提供了许多有效的方法。

例如,子午觉是利用时间规律来调节人体睡眠的一种方法,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身体的自愈能力。

按时作息是根据人体生理节律来安排作息时间的一种方法,能够帮助人们保持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效率。

在疾病防治方面,时间医学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冬病夏治是根据“天人相应”学说,利用夏季气温高、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采用温阳补虚、活血化瘀等方法来治疗冬季易发的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冬藏春生则是利用冬季寒冷、人体阳气内藏的有利时机,采用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等方法来治疗春季易发的疾病,如过敏、肝病等。

除了在养生和疾病防治方面的应用外,时间医学在临床实践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对于一些慢性疾病,采用时间医学的方法进行针灸和中药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同时,在妇科、儿科等领域,时间医学也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时间医学在科学研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现代医学中,时间治疗和时间监测已经成为许多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

时间治疗是根据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的特点,采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以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

中医时间医学简述

中医时间医学简述

中医中药180中医时间医学简述毕立苑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市 300073【摘 要】随着医学的发展,中医时间医学已受到越来越多医家的关注,通过了解时间变化的特点及疾病发生的特点,有助于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和辨证用药的准确性,使临床疗效更佳。

【关键词】中医时间医学;时辰;因时用药中医时间医学是指以中医基础理论作为指导,结合“天人合一”、整体观理论,根据自然变化规律跟人体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理论来指导养生与疾病的诊治。

人体内存在阴阳、营卫、脏腑、脉象等的变化;自然中存在时辰、昼夜、月相、节气、季节等变化,人与自然密不可分。

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可以从人和自然的变化中找出疾病发生演变的规律,用于预防和治疗。

1 因时而变自然中阴阳随季节而变:“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

”(《素问•厥论》)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顺应季节的变化规律来养生。

昼夜间阴阳亦是随时辰变化的,如《素问•金匮真言论篇》:“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故人亦应之。

”不仅仅自然界的阴阳存在变化规律,人体阳气亦是变化的,《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

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阳气从平旦始生,到日中最旺,午后开始减弱。

白天阳盛,夜晚阴盛变化为人的工作与休息创造了条件。

2 因时而病季节变化会导致不同疾病的发生。

《素问•厥论》:“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

”《素问•宣明五气篇》曰:“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

夏季阳盛阴弱,阴虚疾病加重;冬天阴盛阳衰,阳虚疾病加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每个季节都有相应的特点,春季多风,夏季多暑,秋冬之交多湿邪,冬季多寒,若在该季感受到的邪气不即时发病,便会潜伏在人体内,于下一季节发病,即“伏邪”致病。

中医时间医学

中医时间医学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中医时间医学中医时间医学就是用中医理论来阐述人的生理、病理节律变化,运用这些节律变化来诊断疾病,确定治疗原则,选择最佳时间治疗,效果显著而无副作用。

中医时间医学可追溯到年前《内经》时期就奠定了基础,经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发展,已日臻完善。

纵观阴阳五行、天人相应、五运六气、子午流注等学说,无不包含时间医学的内容。

中医时间医学就是用中医理论来阐述人的生理,病理节律变化,并运用这些节律变化来诊断疾病,选择有利时间进行治疗和预防疾病。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曰:“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尚指出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发病时间和传变规律。

根据不同时间症状,脉象和色泽的变化,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对疾病的防治,《内经》强调“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

因四时气候不同,防治疾病的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这种因时施治,择时防病的观点为历代医家所遵循。

中医时间医学在对人体生理、病理以及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均有它的特点。

东汉张仲景通过长期临床观察,撰写的《伤寒杂病论》,不仅认识到许多疾病的时间节律,而且提出了择时治疗的原则。

如阴虚病的年变动节律是“春夏剧,秋冬差”,妇人淤血崩漏的昼夜节律是“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干燥”。

此外,对寒热、谵狂、劳病、黄疸、疟疾等疾病变化的时间节律都进行了论述。

对六经病缓解痊愈的时间节律性论述尤祥,指出六经病的病愈或转到另一经的周期是7天。

六经病的缓解各有不同时辰,“太阳病欲解时,从. 已至未上”。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戊上”。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认为这些节律变化的原因,是阴阳变化的结果。

在择时治疗上,提出了运用汗、吐、下法的适宜时间,主张“春夏宜发汗”,,“春宜吐”,“秋宜下”。

浅议中医时间医学的择时治疗

浅议中医时间医学的择时治疗

浅议中医时间医学的择时治疗一、中医时间医学的概念中医时间医学是中医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人体在24小时的生物节律周期中,不同时间的生理、病理变化及其与中药治疗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认为人体的生物节律周期是与自然环境的周期变化紧密相关的,包括春夏秋冬季节、日夜节律以及月相节律等。

中医时间医学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

其中阴阳理论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日、月、季节、气温、湿度等变化。

五行学说则将时间分为五个阶段并与五个器官相对应:春季与肝,夏季与心,长夏与脾,秋季与肺,冬季与肾。

在这些不同的时间阶段,人体的各种器官和组织都会有自身的特定的生理、病理变化。

基于此,中医时间医学研究了中草药的具体应用和治疗方案,以便更好地发挥中药的药效。

二、中医时间医学的应用中医时间医学的应用在中医临床中几乎无所不在,如针灸、推拿、饮食、草药等。

其中主要应用是对中药的择时治疗。

在中药应用中,一定的择时治疗可增强药物的疗效,避免不必要的药副作用。

中药的择时治疗不仅仅是根据不同的季节,还要根据具体的时辰。

中医认为,人的脏腑系统和经络腧穴在不同时间段的活动、气息、身体感觉和心理状态都存在差异,这些都会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流程产生影响。

比如,早上五点到七点是肺经和大肠经的时辰,可以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有助于缓解呼吸道感染;下午五点到七点是心经的时辰,可以用养心安神的中药,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影响所致的心慌。

三、中医时间医学的治疗原则中医时间医学的治疗原则是“顺时而为”,即根据不同的时间和个体的差异,满足个体需要,选用适宜的中草药配伍,进行合理的择时治疗,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调整作息,遵循自然界的周期和人体的生物节律。

在择时治疗中,需要注意配伍中草药的五行属性、药物的药性和用量,以及个体的体质、生活节律等方面。

比如,在春季时节,春风骤起,江湖臭气熏天,人们容易出现鼻痒流涕、头痛等不适,可以选用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中药,如银翘解毒片、葛根汤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强调整体观和动态平衡观
• 蕴含科学的生命和系统观

中医时间医学理论即来源于实践,又能广泛地指导实践。它在几 千年的医疗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归纳和总结而产生,又在长期的临 床实践中得到验证、修订和发展,经历了无数次实践——理论— —实践的反复过程,达到了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境界。中医时间医 学采用整体观察的研究方法,侧重于对人体节律的宏观研究和临 床应用研究,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在 疾病诊断方面,中医时间医学理论重视病症发生发展的时间规律, 有利于更加准确地进行疾病病因、病性、病位诊断和预后判断。 在疾病治疗方面,强调依据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年节律、月节律 和昼夜节律特点而因时施治,往往可以获得更加满意的临床疗效, 比如,具有突出中医时间医学特色的“冬病夏治”方法就是从古 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时间治疗法则基础上不断发展和总 结出来的临床治疗方法,至今受到广泛的认可和运用。相对而言, 现代时间生物医学侧重于对生物节律的微观研究和基础研究,虽 然对人体生理病理节律有比较系统和深刻的认识,但由于其实践 基础较为薄弱,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较大距离,所以在临床应 用方面受到相当的局限。


中医时间医学认为人体是宇宙变化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源泉, 人体本身也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和功能的系统。 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提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 气生,四时之法成”、“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人体的五脏六腑、 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子系统通过经络气血的有机联系而构成一个复杂的巨 系统,并成为宇宙超巨系统的组成部分,宇宙的变化必然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人体耗散着从外界摄取的物质和能量,从外界获得负熵, 使人体这个开放系统从无序趋于有序,从稳态转变成非稳态再跃迁为另一新 的稳定有序状态,这种跃迁就是涨落、振荡效应。涨落、振荡存在于整体宇 宙系统中,因而使宇宙趋于复杂和多样化,趋于发展和进化,趋于有序。置 身于其间的人体所具有的节律性正是宇宙涨落、振荡普遍存在和必然性的体 现。

为了使中医时间医学获得突破性的进展,我们认为以下3条途径尤为重要。第一是 对古代中医时间医学文献和临床经验进行系统的发掘、整理、总结和提高,做到去 粗取精,去伪存真,全面准确地掌握中医时间医学理论的原则和精髓,在合理继承 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第二是运用现代临床与经验研究方法对中医时间医学的传统学 说和经验进行验证和客观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创立新的理论和临床治疗方法。第三, 必须重视汲取国外研究成果,引入现代时间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建立中医时 间医学的实践研究方法,从微观、量化角度系统地揭示中医时间医学理论的科学基 础。 展望中医时间医学,前景令人乐观。在全面汲取传统精华的基础上现代科学研究方 法的引入将使中医时间医学理论与临床获得巨大的发展和提高,焕发出旺盛的生命 活力。


虽然中医时间医学来源于临床实践,又经过了几千年的检验、修正和发展,其理论 无疑具有科学的、光辉的思想内核和较高的实践指导价值,但是也应当清醒地看到, 由于历史条件和认识方法论等方面的原因,中医时间医学理论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 一些缺陷和不足。比如,在理论中搀杂了一些形而上学的东西,人为的机械推导内 容过多,偏重于对现象的直观描述,应用了大量的哲学概念和术语等等。这些缺陷 和不足决定了中医时间医学理论的宏观性和粗浅性,最终制约了中医时间医学的发 展。

中医时间医学理论的整体观包括“天人相应”和人是一个有机整体2个方面。 首先,中医时间医学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生存于自然环境之中,人体的 生命活动必然会受到自然界周期性变动的影响而表现出与之相应的各种节律 性变化,即“天人相应”。反之,如果人体的活动违反自然规律或自然界发 生反常变化又可能扰乱人体正常生理节律而发生疾病。因此,中医时间医学 在认识人体生理病理节律以及在疾病诊断治疗方面都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整 体协调关系,而不是把人当做一个孤立的个体来看待。另一方面,中医时间 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阴阳消长、经络气血流注等节律实际上 是从宏观角度反映了自然环境周期下人体生理功能的整体变化规律,而五行 生克关系则揭示了脏腑节律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中医时间医学十分 强调机体内各种节律之间的整体性联系,这对于全面准确地认识人体生命活 动和诊治疾病都是十分重要的。 与西医学的平衡论观点相反,中医时间医学十分强调用动态平衡的观点去认 识人体的功能状态。用阴阳的相对变化可以对人体功能的总体变化情况加以 概括,阴阳平衡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但这种阴阳平衡不是绝对的、静止的、与外界无关的平衡,而是相对的、动 态的、与外界密切相关的平衡。正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所说:“平旦至 日中,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 之”。总之,人体阴阳应自然阴阳的消长变化决定了人体脏腑功能和经络气 血旺衰的动态变化和相对平衡状态。

因人
因地
因时
刺激的 部位 刺激的 时机刺激的Fra bibliotek手法 刺激的 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