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和苏联限制大城市规模的缘起
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的变化
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的变化斯大林是苏联历史上的强势领导人,他的统治期间对苏联国内和国际影响力都产生了重大变化。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分析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影响力变化。
一、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国内影响力的变化1. 实行计划经济,推动工业化斯大林推行了计划经济,这使得苏联发展了快速的工业化进程。
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通过国有化、集体化、农村改革等手段推动工业化进程。
这样的举措使得苏联在国内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对于铁矿石、木材等资源不再依赖于西方国家。
这些改革使得苏联实力大大提高,对于国内的控制力也越来越强。
2. 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控制斯大林期间对知识分子的控制力度极大,加强了党对教育、出版、文化等领域的控制。
这样可以有效的维护共产党的主导地位,对于教育体系进行大量的去资产阶级化改革。
这样让苏联在国内创作艺术和文学的自由性遭到限制,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和加强了苏联对于国内的控制力。
3. 实行大规模的政治清洗斯大林还实行了大规模的政治清洗和镇压,众多政治家、知识分子、普通百姓都遭到了残酷的迫害,这极大的打击了苏联社会的正常运转,也造成了国内控制力的巨大增加。
这些措施使得苏联国内对于反对派、异议人士等形成了很高的镇压态势,有力维护了社会秩序,提高了苏联国内的政治安全感。
二、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国际影响力的变化1. 倡导反帝、进步统一战线斯大林在国际上以反帝、争取民族解放为口号,推动了一些国家与苏联的统一战线。
这样对于苏联国际影响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快速的工业化、高效的后勤能力以及强大的军事力量为苏联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苏联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2. 实行苏维埃扩张政策斯大林时代,苏联实行了苏维埃扩张政策,积极地推动各国进入共产主义阵营,成立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
这些国家在各自的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得到苏联的支持,苏联通过这样的政策极大的提升了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苏联这样的行为盛怒了美英等西方国家,导致了苏联和西方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
斯大林模式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
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
这种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
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
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乃至于其他一些苏式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产生的原因当时苏联在外为帝国主义包围,内部文化落后,缺少民主传统和基础的特殊条件下,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而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影响1、积极影响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斯大林模式”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消极影响但是这种高度集权不仅以自由市场的不发达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而且为了保全自身,而通过经济资源的绝对垄断,限制市场因素的发展来巩固自身。
斯大林模式要求国家对经济运行的绝对控制,也就要求空前的国家专政机关作为后盾。
于是必然出现出现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与家长制作风盛行的现象,因为这些不过是巩固国家统治的方式而已。
斯大林模式和民主、现代法制是完全不相容的。
苏式社会主义的国有化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有化的区别在于,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不发达的情况下,通过国家作为后盾的方法来壮大资本,同时资本必须由国家实行绝对控制;社会主义国有化旨在限制和消灭资本,以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来代替资本关系,生产资料的控制权将逐渐由社会接管,并且这一切建立在资本关系发达并走向衰落的历史条件下。
历史背景分析:苏联斯大林时代的社会生活
历史背景分析:苏联斯大林时代的社会生活
介绍
斯大林时代指的是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在1924年至1953年间执政的时期。
这段历史时期对于苏联和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斯大林时代下苏联的社会生活。
经济体制
1.斯大林实行了集体化农业政策,推动农民组织在集体农庄中耕作。
2.工业化进程加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如劳动条件恶
劣、工资低下等。
居住环境
1.在城市地区,人们居住在高密度公共住宅中,生活空间相对拥挤。
2.农村地区则以集体农庄为主要居住形式,人们共同居住和工作。
教育与科技
1.斯大林推动普及教育,并使教育更加符合共产主义意识形态。
2.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如航天、核能等。
文化与娱乐
1.斯大林时代,苏联文化以社会主义为主旋律,强调集体意识。
2.戏剧、音乐和电影在斯大林时代扮演重要角色,体现了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福利
1.斯大林时代实行了普遍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使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
2.提供免费的教育和住房等基本福利。
总结
斯大林时代的社会生活呈现出一种特殊的集体主义格局。
经济、居住环境、教育与科技、文化与娱乐以及社会福利等方面都受到了政府的干预和控制。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但斯大林时代对于苏联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塑造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斯大林模式在苏联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和局限
斯大林模式在苏联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和局限斯大林模式在苏联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和局限苏联在经济建设中采用了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特点就是国有化和集体化。
这种模式带来了苏联工业化的急速发展,使苏联成为世界强国之一。
但是,斯大林模式也带来了许多不可避免的局限,这些局限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长期发展。
首先,斯大林模式打破了私有制,将所有资源都收归国家所有。
这一措施解决了扶植本国经济的问题,但国有化带来的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是缺少竞争。
在一个全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市场中,没有市场竞争来管制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卖家没有动机来提供消费者想要的服务或产品。
因此,在苏联,市场缺乏多样性和选择,人们只能买到有国家为他们安排的产品。
这种市场限制助长了制造劣质产品、懒惰和浪费。
其次,斯大林模式推行的是集体化农业。
这一政策的成效好在于农业规模化、设备化,从而提高了农产品的批量和质量,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但在实践中,集体化的政策常常在对农民的生产和消费权利上加以限制。
无论是在分配上还是掌握农业生产决策的权利上,集体化的农业一直存在种种问题。
由于集体化农业的生产与管理机制上没有好的设计,落实集体化制度引发了大量的社会与经济问题,其中可能最明显的问题就是缺少粮食。
除了集体化的问题,斯大林模式的第三个重要局限在于中央集权。
斯大林执政时期,中央政府充分控制了苏联经济中的所有要素。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所有生产规划和决策都由中央政府集中确定,这样的管理方式一方面确保了生产效率,而另一方面妨碍了现代企业管理和创新。
中央集权取消了市场自由的管理机制,使经济发展没有多样性和灵活性。
总的来说,斯大林模式在苏联经济体制改革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为苏联当时的工业化和快速生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斯大林模式的实实在在的局限也极为明显,导致了许多生产和供应的问题,严重妨碍了苏联经济的长期发展。
最终,这一体制的局限性导致了苏联的经济衰败,成为了苏联和同盟国的乌托邦。
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苏联对斯大林的批判及其后果
[摘要]: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苏联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场批判斯大林的运动。
这是由戈尔巴乔夫主导的,丑化斯大林以及批判苏共其他领导人的活动。
对斯大林以及苏共其他领导人的批判,严重破坏了苏联领袖的形象,搞乱了思想意识,带来信仰危机。
揭露历史“空白点”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是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重要思想因素。
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在苏联以“民主化”、“公开性”为旗号,进行了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批判的矛头首先指向斯大林,也指向苏共早期其他领导人,实质是指向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这场批判运动不仅歪曲历史、完全丑化了斯大林等前苏联领导人的形象,也严重损害了苏联共产党的威信,从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领域动摇了苏维埃国家的根基,是苏联解体的重要思想因素。
苏联解体不久,俄罗斯学界与政界在分析苏联解体原因时,开始了对历史的反思,反思当年对斯大林等领袖的批判。
进入新千年前后,在俄罗斯出现了重新评价斯大林的社会思潮。
这种重评不仅仅是对斯大林个人的重新评价,也是对苏联时期的历史、苏联共产党的功绩与过失的重新看待。
在一定意义上,又是对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被摧毁的社会价值观的再建。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苏联对斯大林的批判1986年初,戈尔巴乔夫提出“民主化”、“公开性”和“舆论多元化”的口号。
在中央,戈尔巴乔夫要求把一些有关30年代大清洗的材料公开,因为“党和社会还不知道斯大林制度的全部罪行,要接受事实的教训,必须将那一时期的真相公诸于众。
”一批历史档案开始对外开放,成立了许多专门委员会为斯大林时期的受害者恢复名誉,大批持不同政见者和政治犯也逐渐从劳改营或国内流放地释放回来,他们成了国家实行“政治迫害”的“活证据”。
1987年1月,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提出要扩大公开性,还提出在苏联历史中“不应该有被遗忘的人物和空白点。
”他对著名的史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中没有人公开站出来感到不满意,于是,在这几个领域里进行了批判斯大林的动员。
浅谈建国初期苏联对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
浅谈建国初期苏联对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以北京市为例)引言:建国初期,随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掀起全方位向苏联学习的热潮。
苏联的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和经验作为苏联模式的一个方面,对中国的城市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笔者将以北京市为例,简要谈谈对于这一问题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建国初期苏联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北京1 苏联的城市规划建设对北京城建的影响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其规划建设的好与坏不仅影响到城市自身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为此,在新中国成立了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专门研究北京市的规划问题,同时邀请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来参加工作。
其中,作为中国学习经验的对象,苏联专家的意见无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拒不完全统计1950~1956年,前苏联派到中国的专家就有5092人之多,”[1],就城市规划建设方面,比较著名的专家有穆欣(另译为莫欣、莫辛及摩亨)和巴拉金等城市规划专家,这些专家直接将苏联城市规划建设的思想理论带入中国,对北京市今天的城市格局的形成影响巨大。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旧城改造和行政中心的确立。
关于这个问题,我国建筑学家梁思成和陈占祥代表的建筑学家曾提出保护旧城原貌,将行政中心移至北京西郊并另辟新区的方案,认为其能够保护古都的历史风貌,同时有利于分散市区人口,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
但是苏联专家则提出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改造旧城,建设首都行政中心的方案,认为该方案能充分利用市区土地资源,并能很好地解决政府机关的设置和城市建筑的美化问题。
1949年12月召开的城市规划会议上,苏联专家根据本国经验对此作了论证:“拆毁旧的房屋的费用,在莫斯科甚至拆毁更有价值的房屋,连同居民迁移费用,不超出25%—30%新建房屋的造价”[2],同时对梁思成等人的方案进行了批驳,认为将北京城作为博物馆保存下来是“小资产阶级的不合实际的幻想”。
对此双方还曾进行激烈的辩论,但是中国决策者还是听取了苏联专家的建议,以故宫和天安门为轴心进行城市建设。
论列宁斯大林对城乡关系的认识
论列宁斯大林对城乡关系的认识列宁和斯大林是俄罗斯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他们对城乡关系的认识和政策对于俄罗斯和苏联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们的领导下,俄罗斯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城乡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列宁和斯大林的思想和政策角度,探讨他们对城乡关系的认识和对城乡关系的影响。
列宁在俄罗斯革命前夕提出了“农民革命”的思想,认为农民是革命的重要力量。
他指出,俄罗斯的农民大多数是贫苦的,受到地主和资本家的剥削,他们有着强烈的反抗意识。
列宁主张要把农民纳入革命的队伍中来,建立农民和工人的联盟,共同推翻沙皇统治,实现土地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这一思想对于城乡关系的变革起到了推动作用,使农民成为了革命的重要力量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对象。
而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进入了快速工业化和集体化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苏联的城乡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斯大林认为,要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和工业化,必须加强对农村的控制和改造。
他主张通过集体化运动,把农民组织起来,建立集体农庄,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
他还实施了一系列的农村改革政策,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和管理。
这些政策对于农村和城市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加速了农村向城市的转变,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斯大林的这些政策也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和争议。
在实施集体化和农村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农民反抗和抵抗行为,引发了农村的动荡和混乱。
斯大林的一些政策也导致了农业生产的大幅下降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急剧下降。
农村和城市的矛盾也日益加剧,城市的粮食供应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在城乡关系方面,列宁和斯大林的思想和政策有着共同的特点,即都强调了农民的重要性和农村的改造。
他们都认为,农村是革命和建设的重要力量,要把农民纳入革命和建设的队伍中来。
他们也都强调了加强对农村的控制和改造,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和工业化。
他们的思想和政策也存在着一些根本的分歧和不同点。
列宁更加强调了农民和工人的联盟和平等,提出了“工农联盟”的思想。
苏联历史知识点梳理高三
苏联历史知识点梳理高三苏联是20世纪最重要的超级大国之一,其悠久且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下面将对苏联历史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十月革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建立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由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夺取了政权,推翻了沙皇制度。
接着,1918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标志着苏联的诞生。
二、新经济政策和战后重建为了解决战乱后经济的恢复问题,1921年列宁推行了新经济政策(NEP),允许农民自由经营土地和个体经济活动,有效地刺激了经济的增长。
然而,斯大林在接任领导地位后,实行集体化和大规模工业化,给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和人道主义灾难。
三、五年计划和苏联的工业化进程斯大林在上世纪30年代初推行了一系列的五年计划,以实现快速的工业化。
这一计划为苏联带来了强劲的工业增长,但也对农民和劳动者造成了巨大的牺牲和压迫。
四、大清洗和大饥荒上世纪30年代,斯大林实行了大规模的政治迫害行动,被称为“大清洗”。
成千上万的人被无辜拘禁、迫害甚至处决。
同时,乌克兰饥荒导致数百万人死亡,成为苏联历史上的一大悲剧。
五、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德国入侵苏联后,苏军进行了艰苦的战斗,最终在1945年取得了胜利,并俘获了希特勒的指挥部。
这场战争给苏联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和破坏,但也使其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之一。
六、苏联与美国的冷战二战后,苏联与美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的两个国家,并展开了长达几十年的冷战。
两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和对抗,最终以冷战结束。
七、戈尔巴乔夫及苏联解体上世纪80年代,苏联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动荡。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改革政策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1991年,苏联正式宣告解体,成为独立的国家。
苏联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其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仍然不可忽视。
通过对苏联历史的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的兴衰沉浮,以及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利用的影响
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利用的影响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经济计划中的一种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政府控制的严重和计划经济的实行。
在这种模式下,对于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的重视程度比较低,导致了苏联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
一方面,斯大林模式下,政府控制了所有的自然资源,且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否定也使得私人企业不能进一步发展,这种控制也对自然资源保护产生了一定的贡献。
政府可以有效地管理自然资源,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保护环境。
但另一方面,由于计划经济重心过于倾向于工业发展,环境和自然资源在历史上面临大规模的破坏和过度消耗的压力。
首先,斯大林模式下的重工业和农业化的政策大规模割去了原始森林,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大气污染和降雨量的减少。
同时,大型工业和钢铁生产工厂的排放也污染了周围环境,包括地下水,污染了河流、湖泊和陆地。
其次,斯大林模式下,胁迫式的工业和农业实践造成了大量土地的过度耕种和过度放牧,导致了土壤贫瘠和肥力的流失,并导致了水源和生态环境维持破坏。
许多湖泊和河流干枯殆尽,很多野生动物因为栖息地的破坏而流离失所。
此外,斯大林模式下,科学技术创新发展不足,使许多环保科技难以在苏联发展起来。
因此,环境保护只能通过强制和限制的方式来实现。
许多工厂和农场都没有受到监管,在没有严格限制的情况下,大量排放废物和化学物品,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如煤炭和石油等。
总之,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环境保护的影响是双向的。
得益于高度的政府控制,苏联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有效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
但是,由于斯大林政策重工业、轻环保和工程化发展,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破坏都达到了众所周知的程度。
医学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几十年中,随着医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和更新,许多重大的医学发明和创新为医疗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高效、准确和安全的方法。
这些新技术和新产品对于全球医疗服务的推广和提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贡献。
历史高考知识点苏联版
历史高考知识点苏联版苏联版历史高考知识点在历史的长河中,苏联无疑是一个熠熠生辉的存在。
无论是它的光辉岁月,还是它的衰亡,都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因此,对于历史高考来说,苏联的相关知识点成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一、苏联的兴起与革命运动苏联的兴起与20世纪初俄国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紧密相关。
1917年,俄国大革命的爆发将沙皇统治推翻,布尔什维克党夺取了政权。
苏维埃制度的诞生为苏联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这一时期的重要人物有列宁、斯大林等。
二、社会主义建设与五年计划苏联在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实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并推行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政策,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五年计划。
五年计划通过国家控制经济,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和农业发展,使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工业大国。
三、苏联的军事强权与二战苏联在二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红军击退了德国入侵,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成为苏联抵抗德军的重要里程碑。
苏联不仅为战胜法西斯做出了巨大贡献,也赢得了战后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四、苏联与美国的冷战二战结束后,苏联与美国之间爆发了一场历时几十年的冷战。
苏联通过东欧国家的共产党政权建立了东欧剧种,形成了与美国及其西方盟国对抗的格局。
苏联在军事、经济和科技等方面与美国展开了一系列的较量。
五、苏联的改革与解体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开始展开原本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改革开放。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改革进程出现了滞后以及国内的各种问题,最终导致苏联解体,成为独立国家联合体。
六、对苏联的评价和反思苏联的兴起和衰亡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苏联的统治下,俄罗斯及其周边国家实现了较高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但也出现了集权、冷战、军备竞赛等问题。
对于苏联的评价和反思,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总结起来,苏联版历史高考知识点是十分庞大而广泛的,从起源到衰亡,从革命到冷战,无不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思考。
苏联的历史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教训,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稳定的现实。
论列宁斯大林对城乡关系的认识
论列宁斯大林对城乡关系的认识列宁和斯大林对城乡关系的认识在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们认为,城乡关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问题之一,必须通过正确的方法来解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简单地介绍列宁和斯大林对城乡关系的认识。
列宁认为,城乡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可以通过工人和农民之间的合作来解决。
他认为,这种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基础上,以使工人和农民能够共同实现他们的利益。
换句话说,农民必须相信工人可以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商品和服务,而工人必须相信农民能够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粮食和其他必需品。
因此,列宁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口号:“掌握城市,依靠农村”。
斯大林强调了工业化和集体化的重要性,以解决城乡之间的矛盾。
他认为,如果农村不能现代化并增加产量,那么城市无法发展,而城市的发展又必须依赖于工业的发展。
因此,他提出了两个战略:一个是工业战略,另一个是集体化战略。
工业战略的目的是加快工业化进程,使工业尽可能快地达到并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
这将有助于扩大工业产量,增加就业机会和农村居民收入,从而使他们能够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
同时,通过工业化,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吸引更多的人到城市,进一步增加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和依赖关系。
集体化战略是通过建立集体农场和国有农场来解决农村的问题。
这将使农民有更多的机会集中使用土地和生产手段,实现规模化生产。
此外,集体化也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的工作条件。
通过集体化,可以扩大农业产量,保证城市居民的补给,同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总之,列宁和斯大林都非常重视城乡关系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和战略来解决城乡之间的矛盾。
这些理论和战略不仅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考点强化练习《人文历史》(2021年含答案)_26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考点强化练习《人文历史》(2021年含答案)事业单位考试题库考点强化练习:1、单项选择题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心调配〞。
这说明“斯大林模式〞_____。
A: 实行指导性的方案管理B: 完全排斥市场调整C: 优先开展重工业D: 导致生活物资短缺参考答案: B此题说明:[解析]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苏联实行指令性的方案管理,完全排斥市场调整,故b项正确。
苏联实行的是“指令性〞方案而不是“指导性〞方案,故A项错误,C、D两项材料不能表达。
2、单项选择题1860年夏,英法侵略军一面在北方武装进攻清朝心脏地区,一面在江浙一带帮助清朝地方政府镇压太平军。
对于这种局面的出现,不正确的说明是_____A: 侵略者要爱护在通商口岸已获得的权益B: 与侵略者发动此次战斗的目的是全都的C: 清廷早已决定“借师助剿〞D: 太平天国禁止外国干预中国事务参考答案: C此题说明:【答案】C。
解析:清政府决定“借师助剿〞的时间是1862年初。
3、单项选择题以下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_____A: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直到汉代以后,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它的现实主义精神,成为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
B: 《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它是东汉刘向搜集屈原及其弟子宋玉等作家的作品编辑而成。
C: 被刘知已称为“著述罕闻,古今卓绝〞的《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也是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
D: 《战国策》是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它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挖苦,耐人寻味的幽默,标记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开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答案: B此题说明:参考答案:B【解析】《楚辞》是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以及汉代仿效屈原辞赋的作家作品共16篇,编辑而成。
列宁、斯大林关于城市的几个重要观点
作者: 鄢淦五
作者机构: 天津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究研人员
出版物刊名: 天津社会科学
页码: 53-56页
主题词: 列宁;工业中心;斯大林;重要观点;生产集中;中心城市;资本主义私有制;城乡对立;机器大工业;社会主义
摘要: <正> 列宁、斯大林和马克思、恩格斯一样非常重视城市经济问题,他们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有许多关于城市问题的精辟论述。
学习研究列宁、斯大林这方面的理论遗产,对于指导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工业中心是以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的生产力的空间存在形式。
论列宁斯大林对城乡关系的认识
论列宁斯大林对城乡关系的认识列宁和斯大林对城乡关系的认识可以追溯到苏联建国初期。
他们认识到城乡关系对社会主义建设至关重要,而且城乡之间应该有平衡和协调的关系。
以下是他们对城乡关系的认识的一些主要观点:1. 城乡差异:列宁和斯大林都认识到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城市通常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而农村则相对贫困和落后。
他们发现这种差异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避免的产物。
2. 农业的重要性:列宁和斯大林都意识到农业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性。
农业是城市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没有稳定的粮食供应是无法维持城市工业的发展的。
他们强调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地位。
3. 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提出了农业集体化的政策,旨在推动农村的发展。
他认为通过集体化,农民可以共同利用土地和农业设施,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现代化的农业生产。
4. 城市工业化:城市工业化是列宁和斯大林认为可以解决城乡差异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发展工业,可以吸引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提高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城市工业化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机会。
5. 城乡联结:列宁和斯大林都认为城乡之间应该有密切的联系和合作。
城市和农村需要相互依存和相互支持,以实现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城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列宁和斯大林认识到城乡关系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城乡的平衡发展。
他们强调了农业的地位和重要性,推动了农业集体化和城市工业化,同时也强调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这些措施对于苏联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简谈苏联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影响
简谈苏联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影响摘要: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逐渐发展起来,苏联对我国城市规划影响深刻,是当今我国城市规划取得的成就和产生的问题的根源。
结合史料从城市规划的理论发展、设计机构设置、教育体系三方面分析了苏联带给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影响,肯定了苏联对这些方面的积极指导作用,同时指出苏联模式本身的弊端也造成了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先天性不足。
关键词苏联;中国;城市规划;影响1、历史渊源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战乱中遭受惨重损失的城市面临一系列重建工作。
西方国家的封锁、台湾与大陆的矛盾、朝鲜战争的爆发迫使中国在国际斗争中实行“一边倒”①政策。
所以若干年内在中国高级技术人员未养成时,聘请苏联设计组是一种迅速省钱又十分稳当的办法。
应该说,在中国经济恢复时期,苏联专家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城市规划与建设方面的专家从开始的初步了解,到参与具体的城市规划活动,其影响也在逐步扩大之中。
在1949年到1965年之间,我国大量引入了苏联的城市规划理论,聘请苏联专家直接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公派技术人员到苏联学习,引入苏联城市规划体系,开展城市规划教育等等。
转眼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期间经历了中苏关系破裂、苏联解体、中国的改革开放,现在人们谈起苏联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影响,往往以“苏联模式”②一意概之,立马联想到打败“梁陈方案”③的苏联专家,似乎“苏联”和“苏联专家”成为了贬义词。
笔者也曾深深地误解,本想写苏联是怎么给中国带来不利影响的,后来读了一些文献,了解多了一点之后确认了苏联对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影响,同时也改变了之前的偏见。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市越来越多地学习欧美的城市规划理念,关于苏联的城市规划更很少提及,研究的文献也不多。
但要探讨今天中国的城市、城市规划体系、规划教育的源头必须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苏联说起。
2、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规划理论基础是直接建立在苏联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苏联特殊移民政策的深层原因
2007年第6期总第148期俄罗斯研究RussianStudiesNo16,Dec12007Gen1No1148苏联特殊移民政策的深层原因3师建军 付奋奎33【内容提要】 20世纪30-50年代初苏联当局通过镇压富农运动和强制迁移诸多少数民族,人为地在国内制造了一个特殊社会阶层,官方文件称之为特殊移民。
苏联国家档案馆原始统计资料显示,其间被政府强制迁移的特殊移民达600万人左右。
目前,关于苏联特殊移民政策的成因,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它的目的方面提出了各种观点。
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从特殊移民政策出台的历史根源,思想根源,斯大林的心理、个性和善恶价值观等深层角度来对这一问题加以探究。
【关键词】 苏联 特殊移民政策 原因【中图分类号】 K512・5 【文章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9-721X(2007)05-0086-(07)20世纪30-50年代苏联当局通过实行特殊移民政策,主要以流放富农和驱逐少数民族等方式,人为地在社会中制造了一个特殊阶层,即当时官方文件中所谓的“特殊移民”。
特殊移民是斯大林执政时期遭到当局强制迁移的特殊人口①之一;社会地位较其它特殊人口优越,但又较一般苏联公民(如农民)低下;只能居住在政府事先指定区域,受到政府严格监督,必须定期到当地移民区警备管理机关登记,不经相关部门同意,不得随意离开,否则便要受到罚款、拘留、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关进监狱或罚作苦役。
综合各方面资料来看,特殊移民政策是由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国家领导层一手制定和实施的。
②那么,斯大林为何要发动这场特殊移民运动?从当时公开的政府言论中我们可归纳出如下几种说法:1/为了使劳动农民摆脱“富农的剥削”。
2/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加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全盘集体化。
3/维护国家安定,惩治法西斯帮凶,清除3 33①②该稿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的重大研究课题“苏俄史研究”(项目批准号:05JJD G J W040)中期研究成果。
论列宁斯大林对城乡关系的认识
论列宁斯大林对城乡关系的认识1. 引言1.1 引言列宁和斯大林都是苏联历史上的杰出领导人,对城乡关系的认识在苏联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都意识到城乡关系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观点和政策。
列宁强调了城乡关系对于革命胜利的重要性。
他认为,农民是革命的重要力量,必须积极争取他们的支持,建立工农联盟,才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胜利。
列宁也提出了一系列农业发展政策,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斯大林在列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城乡关系的认识。
他提出了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的重要战略,通过推动农业集体化,调节城乡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同步发展。
斯大林还实施了一系列农村改革政策,加强了政府对农村的管理和支持,促进了农业的社会化和现代化。
列宁和斯大林对城乡关系的认识都具有独特的深刻性和实践指导意义,对苏联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们的思想和政策为我们今天深入研究和解决城乡关系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2. 正文2.1 列宁对城乡关系的认识列宁对城乡关系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他对工农关系和城市乡村发展的思考上。
列宁认为,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革命的主体力量,两者必须密切合作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在城乡关系中,列宁提出了“城市的大门要对农民敞开,农村的所有权要交给农民”的观点,强调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互动和平衡。
在列宁看来,城市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中心,农村则是主要的粮食和原材料生产地。
他认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联系是相互依存的,城市的发展需要农村的支持,农村的发展也需要城市的帮助。
列宁提出了农业合作社和农村集体化的政策,旨在加强城乡经济的结合,提高农村生产水平,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在城乡关系的管理中,列宁还注重调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资源配置和劳动力分配,提出了城市对农村的支持政策和优惠政策,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从“谁挑起了冷战”谈历史解释
【注释】
[1] 张盛发:《斯大林与冷战(1945—1953 年)》,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第 11 页。
[2] 斯大林: 《在莫斯科市斯大林选区选举前的选民大会上 的演说》(1946 年 2 月 9 日),《斯大林文选》,北京:人民 出版社,1962 年,第 441—454 页。
不同的历史叙述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知道 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同解释,提高文献阅读及历 史信息的提取、分析能力,并习得通过丰富的史料、 多元的视角、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
二、在因果分析中探究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不仅要将历史事实描述出来,还要从 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揭示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 系,并能对不同的历史解释加以评析。教学的第二 部分进一步探究冷战起源的根本原因,旨在分析表 象背后的因果联系,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围绕 问题“究竟是什么导致美苏对抗”,同学们以小组 为单位展开讨论,以师生互动方式,探究冷战缘由。
在课程的第三环节,为启发学生思考导致不同 解释的原因,我吸收了历史研究的前沿成果,概括 了不同时期国际史学界冷战起源研究情况,展现了 历史学科的发展历程。在美国史学界,大体可分为 正统派、修正派、后修正派和新冷战史。正统派盛 行于 40 年代末至 60 年代,把冷战的责任全部归咎 于苏联。修正派于 60 年代以后兴起,认为冷战的 主要责任在美国。修正派的兴起一方面源于麦卡锡 主义的衰落,开始出现一些怀疑美国外交政策的激 进著作;另一方面越南战争导致美国举国上下对其 外交政策的辩论。后修正派兴起于 70 年代以后, 认为美苏两大国对冷战的发生都负有责任。进入 70 年代以后,冷战初期的有关档案资料在美国等国开 始解密。国际政治对抗中“常规化”趋势的出现也 使得冷战中意识形态对峙的因素也进一步淡化。冷 战结束后,档案更加开放,研究资料来源多边化, 并使冷战史研究越来越从“美国中心”变为国际史 研究。此外,“新社会史”和“新文化史”兴起, 冲击现实主义理论以权力为出发点的研究,从物质 定义的权力转向意识形态等软权力。于是,新冷战 史兴起,代表学者加迪斯将冷战发生的责任放到了 苏联与斯大林身上,苏联对外政策与安全战略呈现 进攻性特征。[4] 苏联对冷战的研究,几十年来都认 为冷战是由美国发动的。冷战结束后,许多俄罗斯 学者开始从美苏两国的相互关系中而不仅仅是从美 国方面寻找冷战爆发及其发展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恩格斯终其一生未曾治理过国家;列宁逝世于 1924 年,那时苏俄的城市化程 度尚未恢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苏联的大规模城市化———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 例由不足 20% 提高到超过 40% ———是在斯大林统治下的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实现的。限制 大城市规模的政策,是在斯大林当政的 1930 年代初期正式提出、并逐渐固定下来成为一 项国策的。因此,限制大城市规模这一政策更多的是和 “斯大林模式”“斯大林主义”这 样的术语及 “斯大林”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
斯大林从列宁那里继承来的制度遗产对其治国理政也同样具有高度的限制性。这套制 度遗产的核心是国有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列宁所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对农业和工业 等经济部门都进行了比较彻底的所有制改造。1918 年年底召开的全俄土地科、贫农委员 会和公社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规定, “尽快地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改造整个国民经 济”。工业方面,列宁领导下的人民委员会 1918 年 6 月就颁布法令,要求 “实现各基本工 业部门的大企业和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1919 年初,大企业的国有化已经基本完成。 农业方面,1919 年 2 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法令称 “为了彻底消灭人对人的任何剥 削,为了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组织农业并使用一切科学技术成就,为了用社会主义的精神 教育劳动群众,为了把无产阶级同农村贫民联合起来与资本主义作斗争,必须由个人使用 土地的方式过渡到集体使用土地的方式。”1919 年 3 月,俄共 (布)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
〔作者简介〕 邓杰,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上海 。 200433 ·58·
陷必然不能持续地、稳定地存在;人类最终的归宿是城乡融合的状态,也即是人口和生产 力均匀地分布的状态。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 《反杜林论》中,“要消灭这个不断重新产生 的现代工业的矛盾,又只有消灭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才有可能。只有按照统一的总计划协 调地安排自己的生产力的那种社会,才能允许工业按照最适合于他自己的发展和其他生产 要素的保持或发展的原则分布于全国”。〔1〕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消除城乡差别的目标,论 证了为什么这个目标必然会最终实现。但他们没有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在革命成功之后应该 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和手段推动和加速城乡融合的到来。
制大城市政策成为苏联国策的过程,由此发现限制大城市规模的政策,缘起于马克思恩格斯以
来的城乡关系思想和列宁以来的城市化路径选择,而非斯大林的发明创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键词〕城市规模;城乡差别;斯大林;列宁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D351. 23
A
( ) 2095 - 8048 - 2018 01 - 0058 - 10
党 政 研 究 2018 1
斯大林和苏联限制大城市规模的缘起
邓 杰
〔摘要〕政府限制大城市的规模,是苏联城市化进程的一个突出特征。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初,限制大城市规模的政策就被明确地提出了;此后的 60 年里,这个政策一直伴随并指
引着苏联的城市化。通过讨论斯大林所继承的思想遗产与制度遗产及斯大林的城市观、分析限
十月革命将列宁推上了俄国的领导者的位置。在城市观和城市政策方面,列宁继承并 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列宁确认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设定的 “消灭城乡差别”的 革命目标,重申了实现 “城乡融合”这项历史使命,这是他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 想和城市观的继承。
更为重要的是,列宁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和城市观。这主要体现在 路径的设计与具体政策和推行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只是提出一个抽象的总的原则,即 “人口和生产力均匀地分布”,并没有直接提出具体的路径和政策。列宁则在俄国的革命 实践中尝试回答了如何在俄国实现人口和生产力均匀分布的问题。他的答案:一是将生产 资料和生活资料尽可能地收归国家,国家通过其设立的管理机构有计划地统一调配人力和 物力;二是按照国家政权及其管理机构的计划,将农村居民吸纳入城市或将城市居民派往 农村,通过人口的双向流动最终实现人口和生产力的合理分布,达到消灭城乡对立的目 标。在理论层面上,这是列宁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的发展,他沿着马克思和恩 格斯指引的方向,提出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年代尚未提出的问题,并做出了自己的 回答。在实践的层面上,列宁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第一次从书斋推向一个国家 的实际的政治经济生活。
这便是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俄国革命史留给斯大林的关于城乡关系和城市的思想遗产。 在城乡关系和城市政策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目标并论证了这个目标 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列宁则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实现那个目标的路径和政策。这份思想遗 产并没有留给斯大林太多创造和发挥的空间,因为无论是目标还是实现目标的路径都已经 齐备,并且形成了一个自洽的庞大的体系。要挑战其中的任何一项,都是非常困难和冒险 的。实际上,观察斯大林在城乡关系和城市政策上的表现,可以发现,他所做的正是:一 是重申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目标,即消灭城乡差别;二是延续列宁设计的路径和政 策,并加大力度向前推进。所以说,斯大林在城乡关系和城市观方面并没有创造出新的理 论,他只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设定好的航道上,驾驶着他们为他准备好的航船开足 马力向前航行而已。让他为这条航道和这艘航船承担责任或收获荣耀,恐怕都是不甚合理 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地提出:共产主义运动的目标之一是消灭城乡差别。他们认为城 市的产生和发展都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现象,而不是人类的最终归宿;近代以来在 资本主义制度下形成的城市,尤其是那些作为经济中心的大城市,因其内在的根本性的缺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课题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治理大都市的经验研究———以上海为例的讨论 ( )”( ) 1949 - 1959 15JD710085
斯大林是限制大城市这个政策的创造者吗?他在如何推进苏联的城市化方面究竟有多 大的回旋空间?本文首先分析斯大林在城乡关系方面继承的思想遗产和制度遗产,继而讨 论斯大林的城市观,最后探讨限制大城市规模成为苏联国策的经过。斯大林的城市观基本 上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城市观的重申,并没有突出的独创性的东西。因而,斯大林 在城市政策方面回旋的空间并不大;苏联走上限制大城市规模的城市化轨道,其是非功过 应该更多地归于列宁而非斯大林。 一、斯大林在城乡关系方面继承的思想遗产和制度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