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野草_中的后现代主义显征
《野草》解读
《野草》解读
《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家鲁迅的一部作品,发表于1927年。
这本书是鲁迅根据自己的思考和观察写作的一系列散
文集合。
虽然书名为《野草》,但很多文章都涉及了社会、人性以及政治等方面的问题。
这本书的整体风格是现实主义,鲁迅通过对各种社会现象
和人物的观察和思考,揭示了中国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
人们的困境。
他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剖析,都以批判的态
度呈现出来,希望通过作品揭露社会的丑恶,唤醒人们的
反思和觉醒。
《野草》的散文涉及了很多不同的主题,包括国民性、教育、文化、官僚主义、社会习俗等。
其中一些作品中,鲁
迅对早期的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持有鼓励和赞扬的态度,
但也有不少文章中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和批判。
此外,鲁迅在《野草》中也展现了他独特的文风和语言风格。
他的写作带有强烈的思想性和讽刺性,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感观察。
他的语言简练、有力,往往直接击中问题的核心。
总之,鲁迅的《野草》是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不仅通过艺术的手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也提出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批判。
这本书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和社会历史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野草的艺术特色
野草的艺术特色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凝聚着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退潮以后思想上处于彷徨时期对人生、对人的存在价值、对中国文化的特征和社会发展的深沉思考。
在鲁迅生命最痛苦的时候,“五四”运动高潮后的回落、“新青年”阵营的裂变、统治阶层的专横和欺压,一系列社会的矛盾让鲁迅陷入消沉抑郁的海洋、感受心灵苦闷的煎熬。
黯淡的情绪和痛苦的情愫孕育了《野草》的诞生。
这部作品是鲁迅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方式同痛苦作“绝望的抗战”而催生的小花,是他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心泉所化成的艺术瑰宝,是一部“心灵斗争的记录”。
鲁迅以他不可模仿的艺术才华,将自己微妙的感觉、情绪,难以言传的心理、意识,复杂万端的心态与情感,愤激与焦燥,感伤和痛苦,苦闷与彷徨,探索与追求,溶入这丛野草之中,从而把内心的痛苦转入《野草》,这是他建立在精神死亡之海上的墓志铭。
他的一生就是这样以绍兴人那一碗黄酒垫底的生命底气,以来自尼采权力意志哲学的那一派野力,绝望、反抗绝望、坚持绝望。
这种绝望的坚持尤其艰忍。
殷海光先生曾说,鲁迅既感觉到了生命的虚无,又要在为虚无的压迫下致力于求索一个民族,一个文明的新生之路。
这是一个极大的悖论。
更痛苦的是鲁迅在求索民族新生之路上又是这样四处碰壁。
这样的鲁迅我们可以把他描写成一位举着盾牌的战士,盾牌的后方是生命的虚无,盾牌的前方是出路的虚无。
战士要博击的是双向的虚无。
这种战斗就尤其惨烈。
这样的鲁迅才是一个够味的鲁迅。
这样的鲁迅才配称中国在二十世纪的精神高峰。
《野草》在它的艺术上的主要特色有很多,采用象征主义方法,以创造有物质感的象征性形象来表现复杂的内心感受。
作品中的人物和自然景物,如过客、战士、枣树、雪等,都是象征性形象;作品中的故事,如耶稣受难故事等,都具有象征意义。
由于采取象征主义方法,因而构思奇特,多篇写梦,创造了许多非现实性的奇异怪诞的艺术形象,如冰谷中的死火、存在知觉的死人、会讲人话的狗、全身颤动引起天地颤动的老妇人,等等;创造了神秘幽深、奇幻诡谲、丰富多姿的艺术境界。
鲁迅《野草》简介
鲁迅《野草》简介鲁迅《野草》简介《野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收1924年至1926年间所作散文诗23篇,书前有《题辞》1篇,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乌合丛书”之一,现编入《鲁迅全集》第1卷。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鲁迅《野草》简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野草》一文写于“五四”后期,是先生的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
1927年7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
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
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
《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中》、《一觉》等篇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愤懑;《影的告别》、《死火》、《墓碣文》等篇描绘了对自我深刻解剖之后的迷茫心境;《希望》、《死后》等篇写出了对未来的疑惧,深刻地表现出作者的人生哲学。
语言俏奇瑰丽,意象玄妙奇美。
(选自《辞海》)同样,鲁迅自己曾经说过,自己一生的哲学都在《野草》里了。
还叮嘱青年的读者说现在让他们理解自己的思想是苦难的,但是可以学习其中一些写景的文章,比如《秋夜》,《雪》,《腊叶》。
本书所收散文诗23篇〔包括一首打油诗——《我的失恋》,和一出诗剧《过客》,最初都曾陆续发表于1924年12月至1926年1月的《语丝》周刊上,《题辞》最初也曾发表于1927年7月2日出版的《语丝》第138期,发表时署名均为鲁迅。
关于《我的失恋》一文,作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说:“因为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作《我的失恋》。
”在《三闲集》中《我和<语丝>的始终》一文中谈到本文说“不过是三段打油诗,题作《我的失恋》,是看见当时‘阿呀阿哟,我要死了’之类的失恋诗盛行,故意用‘由她去罢’收场的东西,开开玩笑的。
这诗后来又添了一段,登在《语丝》上。
”全文的形式则是模仿的东汉文学家、天文学家张衡的《四愁诗》。
关于《过客》一文,作者在写了这篇文章不久后给许广平的信中说:“同我有关的活着,我倒不放心,死了,我就安心,这意思在《过客》中说过。
《野草》鉴赏
《野草》鉴赏《秋夜》作品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富于象征意味的深秋夜色的图景,鲁迅用隐喻象征的方法,赋予这些自然景物以深邃的寄托,使之蕴蓄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站在这样一幅图景中心的。
是那后园的墙外的两株枣树和将繁霜洒在野花草上的秋夜的天空。
这是两个尖锐对立而又进行殊死斗争的象征性的艺术形象。
那个奇怪而高的秋天的夜空象征着当时黑暗而残酷的反动统治者。
他威严,是那样“奇怪而高”地压在人们的头上;他阴险,永远对着人们闪闪地映着几十个星星的眼;他狡猾,即使在其严冷中还“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他冷酷,在得意的微笑中“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使那些做着“春的到来”的小粉红花“颜色冻得红惨惨地”,在夜的冷气中瑟缩着。
这幅秋夜严霜的肃杀的图画,是现实生活阶级关系的象征。
小粉红花在威逼下瑟缩的惨状,象征了现实反动势力对年青一代的压迫和摧残。
正是在这样寒冷黑暗的背景下,鲁迅在《秋夜》中着重描写了两株枣树同夜空进行不屈不挠的战斗的形象。
简练的笔触传达了无限的深情。
虽然,枣树的果实被打得一个也不剩了,甚至连叶子都落尽了,而且身上满是打枣所致的皮伤。
但是他既不痛苦,也不绝望,而是进行无所顾忌的战斗。
枣树的战斗,给反动势力带来了极大地不安和恐惧。
“鬼峡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
然而月亮也暗暗躲到东边去了。
”但是枣树并没有因此假宽敌人,停止战斗,“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
鲁迅一再重复这样一段枣树直刺夜空的描写,实际上就是在赞颂枣树那种一意要制敌人于死命的顽强、坚韧的战斗精神。
他把内心的鄙夷和憎恨,刺向那秋夜的天空,把满腔的激情和赞美,献给了那直刺奇怪而高的天空的枣树。
他在爱憎分明的矛盾斗争中描写枣树的形象。
在这个形象中,倾注了自己对不屈不挠的人心战斗精神的热情颂歌。
《秋夜》是枣树的颂歌,也是对韧性战斗精神的礼赞。
同时,枣树那贡献了自己全部的果实,满身伤痕,一无所有,而又同夜空进行无畏战斗的形象,正是鲁迅自己韧性战斗精神的写照。
野草鲁迅艺术手法
野草鲁迅艺术手法鲁迅的《野草》从产生初期一直到世纪70年代末,几乎一致被认为是现代文学中一部非常难懂的作品。
这种“难懂”,除了它思想有些精深,意思有些模糊以外,主要是它的很多篇里运用了新的表现手法,即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不同的象征主义的手法。
《野草》是鲁迅先生所创作的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 《野草》写于“五四”运动后期,鲁迅先生通过《野草》表达出当时在黑暗反动势力统治下,自己内心的迷茫和挣扎,同时也表现出了自己对被压迫民众的期望,以及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在思想对人生、对人的存在价值和社会发展的深沉思考。
散文诗是兼有抒情散文和抒情诗的特点,这《野草》的一大特征,同是在是题材选择、主题表现、艺术构思和语言运用, 《野草》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野草》里的象征艺术主要有四种类型:(一)借助于一些奇突的象征性形象的创造来完成,如《复仇》中全身裸露和看客永远对峙的青年男女,《颓败线的颤动》中垂老的女人,《这样的战士》中坚执投枪的战士,都不是写实的,而有着怪诞、变形、夸张的特点。
(二)借助于眼前自然景观的象征性描绘,如《秋夜》中枣树、花草、小青虫与星空的对立。
《雪》中江南和朔方雪景的对衬,《好的故事》中那倒映在清澈河水中的山阴路上的美景,这些瑰丽的自然景观都是工笔结合着写意法绘出,带有象征寓意色彩。
(三)借助于幻境,特别是梦境的象征性描写,《野草》中有七篇是专写梦境的,如《影的告别》《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死后》,造境的奇诡、怪诞前无古人,有一种阴森神秘的气氛。
如果纵观《野草》,从某种意义上说,鲁迅是从《秋夜》入梦,至末篇《一觉》清醒,做了一个很长的“秋夜梦”。
(四)借助于象征性的寓言故事的创造,如《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等,这些寓言幽默泼辣,意味隽永。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
浅谈《野草》的语言艺术《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代表作品,是一部以散文形式写成的文学巨著。
它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反思,以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展示了作者鲁迅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本文将从《野草》的语言艺术方面,探讨其独特之处和意义。
一、平实自然的语言风格《野草》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自然,犹如平淡无奇的水,但正是这种平凡的语言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和情感,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作者鲁迅在其语言运用上注重语音、语调、语气,利用明快、生动、色彩丰富的语言形象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句出自《自杀日记》,以其唯美的形象、诗意的表现,使人感觉到作者内心的悲凉和孤独。
再如,“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只能这样子做罢,消耗自己的生命,去拯救一切人!”这句话出自《寄小读者》,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重和责任。
二、准确深刻的人物描写《野草》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形象,这些人物有的历史传奇、有的草根英雄、有的普通百姓,在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均呈现出鲁迅的独特意义。
鲁迅的人物塑造,不仅表面上显示出这些人的特点和特征,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以及鲁迅对这些矛盾和冲突的认知。
比如,《孔乙己》中,作者深刻描写了酒馆里那个喝醉了却还保持着尊严和自我价值的乡间丐者孔乙己的形象,这个形象既是赞美普通百姓,也表现了当时社会的贫富不均和阶级差异的尖锐冲突。
再如,《阿Q正传》中,作者刻画了一个形象鲜明又平凡普通的乡村愚氓阿Q,他的形象不仅是鲁迅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反思和思考,也是对个人自尊和人性的深度思考。
三、独特的对时代现实的反思《野草》除了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人物描写外,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作者对时代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思考,其反映了中国社会面临的现实困境。
这些困境包括封建的陋习,社会阶级的分化,国家危机等等。
鲁迅的语言艺术,有力地批判了这些现象,大胆地亮出了中国社会的痛点,具有很高的时代价值。
论鲁迅散文《野草》的象征主义特征
品 评
34
艺术效果。从这些虚幻的景物描写中,人们可以更深 刻地体会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总体上来看, 《野 草》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进行了高度统一,展现出 不一样的美学风格。 (二)人物形象的象征 在《野草》中,作者不仅借助景物的描写来表 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还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运用了象 征主义手法。例如,在作品《影的告别》中,作者在 对人物的描写上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手法,塑造了 一个痛苦且以悲剧结束的文化先驱。对于作者来说, 其认为只有塑造如此类型的人物形象才可将革命推到 最前端。同时,作者本身便是作品中描写的这一角色, 鲁迅先生的一生,总是无法摆脱悲剧的产生,致使其 常常在作品中表达对自我灵魂的深刻拷问。此外,在 作品《过客》中,作者也运用了象征主义手法,使整 部作品都充满象征色彩,耐人寻味。 (三)故事情节的象征 对故事情节的描写可以将象征主义的色彩升华 到极致,《过客》是《野草》中唯一一部采用戏剧性
(辽宁省凤城市中共市委党校)
的, 正是这种描写方式构成了一个极具象征性的世界, 手法进行创作的戏剧,该作品不仅充分运用了象征主 从而使作者的思想情感达到更高的境界。 二、具体的象征主义特征 (一)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 《野草》中,作者收录的大多数作品都是自然 景物、虚拟的场景或梦幻的景象等,从这些景物的描 写中人们可以体会出作者的创作意图,一方面,具有 象征主义的创作方式可以更加形象地展现出自然环境 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具有针对性的创作方法则可以 影射出作者当时的心境。例如,《秋夜》主要运用象 征性的手法来抒发对黑暗统治势力的憎恶和愤怒,并 义手法,且塑造了战斗者的形象。该作品主要展现人 物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未知, 但还仍坚持不停地往前走, 而作者本身也正是具有什么都不怕的精神,所以塑造 了一位为了战斗而生的人物。从整个故事情节中,人 们可以体会到作品运用象征的现实意义。正如鲁迅先 生所说,生命是自己的,没有人可以拿走,即使遇到 崖谷、火坑,我们都应该自己承受。此外,在《聪明 人和傻子和奴才》中,鲁迅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来讲述 “聪明人”“傻子”“奴才”三种不同的人生观,读 者可结合故事情节感知和体会不同的观念,“聪明
关于鲁迅《野草》的几个意象的解析二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李玉明(%&+%-),男,山东牟平人,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
!""(年第!期总第%)(期齐鲁学刊!"#$ %&$’()# N o .!G e n e r a lN o .%)(关于鲁迅《野草》的几个意象的解析(二)李玉明(青岛大学文学院,山东青岛!++"*%) 摘 要:由于《野草》文本的象征性及其内涵的繁复沉厚、歧义丛生,因此出现了诸多对它的误读误解。
剥离并澄清这些附加在《野草》和鲁迅身上的因误读而形成的观念,回到《野草》的具体文本,从《野草》的具体文本出发,对于准确地全面地整体地认识其思想趋向,进而全面地整体地揭示、把握鲁迅的心理-精神结构至关重要。
关键词:鲁迅;《野草》;意象;解析中图分类号:I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X (!""()"!$"")#$"(鲁迅的《野草》意象朦胧、意境晦暗,其内涵繁复矛盾,甚至歧义丛生,因此往往引起研究者解读的兴趣。
时至今日,这种解读仍在进行;然而,解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误读,有些简直令人啼笑皆非。
其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是以现实运动过程、或某些历史事件与《野草》的具体文本挂钩,在《野草》中寻摘所谓现实的政治的内容,以现实比附《野草》,把《野草》中所涉及、提到的事件提取出来,考辨、充实、扩大、演绎,将二者予以比较,使其对等、吻合;二是出于良好的愿望,削减《野草》和鲁迅,或拔高《野草》和鲁迅,不能亦不愿意相信鲁迅被“黑暗和虚无”的心境所困缚,总是附丽上一个乐观的光明的“尾巴”。
可以发现,这些诠释都怀着一个可以理解的目的,即尽可能地找寻《野草》的现实内容和社会批判的方向,进而发现其现实性和战斗性。
因为他们不能理解、也不愿意把鲁迅描述成一个悲观主义者和虚无主义者;退一步说,在《野草》中即使表露出鲁迅的苦闷、痛苦和绝望,那也是暂时的,并不能掩盖它的战斗性。
论鲁迅的散文《野草》参考资料
论鲁迅的散文《野草》鲁迅的《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最早散文诗集之一,构思奇特、新颖,形式多姿多彩,思想深刻。
作者的思想重要是通过诗的形象来表现,寓意深远,感情浓郁。
《野草》一共有24篇散文诗,最早发表的《秋夜》写于1924年9月15日,最后一篇《一觉》写于1926年4月10日,前后历经一年零七个月。
1927年4月26日,在作品结集出版之时,鲁迅又写了代序言的《题词》。
前23篇,都是写在北洋军阀黑暗势力笼罩下的北京,《题词》是写在国民党实行“清党”、对革命进行大屠杀、十分恐怖的广州。
写作时间和环境,虽然有所不同,而作者的心境和思想、艺术手法,却大体是一致的。
《野草》将五四时期产生的哲理性美文提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它比《呐喊》、《彷徨》更深邃、更神秘,也更美。
它展示了一种接受者必须具有驰骋猜想力才能探寻的文学心理空间。
一、《野草》的生命哲学(一)生命哲学承载着创作追求《野草》区别于鲁迅其他创作的一个最大的特征,是它隐藏的深邃的哲理性与传达的象征性。
不满足于当时一般闲话或抒情性美文来传情达意,而将从现实和人生经验中体悟的生命哲学赋予一种美的形式,创造一种特异的“独语”式的抒情散文,是鲁迅先生写作《野草》时的一个非常自觉的追求,这里先讲哲学性。
鲁迅的《野草》在《语丝》上还刚发表了11篇,经常出入鲁迅家里,并为《语丝》同人的章衣萍,通过《古庙杂谈(五)》无意之中给我们透露了两个重要的信息,一个是读者的反映,对鲁迅先生的《野草》,人们普遍都说不懂;一个是作者的自白,“他的哲学都包括在《野草》里面”了。
由此,鲁迅自己是毫不遮蔽他对于《野草》生命哲学承载的创作追求与传达意图的。
(二)独特的个人精神的开掘与显现因为大都是针对不同缘由而各自独立写成的“小感触”,写作时间又拉得比较长,就很难说有一个什么统一不变的内涵,可以成为笼罩全书支配性的命题,比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韧性战斗的哲学,反抗绝望的哲学,向麻木复仇的哲学和爱憎与宽宥的哲学等等,这些生命哲学,都是属于独特的个人精神的开掘与显现,它构成了《野草》中鲁迅作为一个孤军奋战的启蒙思想家的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
鲁迅的野草与社会现象的批判
鲁迅的野草与社会现象的批判鲁迅的《野草》与社会现象的批判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野草》无疑是一部批判社会现象的重要力作。
通过对极具现实主义风格的故事和描绘人物的独特刻画,鲁迅生动地展现了那个时代中的社会弊病,以及对这些现象的深刻批判。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野草》中的社会现象以及其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第一部分:社会现象的描绘《野草》展现了近代中国社会中种种不合理现象。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细致刻画以及对社会场景的描绘,鲁迅将种种社会弊病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以悲剧式的叙事手法,表现了人们在社会体制的限制下所遭受的辛酸和痛苦。
例如,在《祝福》一文中,鲁迅通过描写贫穷下女主人公的命运,抨击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无情。
在《孔乙己》中,作者通过一个平凡的民众形象,揭示了社会阶级差异导致的无奈和悲剧。
鲁迅通过对这些社会现象的揭示,震撼了读者的心灵,引发了共鸣。
第二部分:社会现象的深层含义《野草》中的社会现象背后,凸显了种种深层的社会问题。
其中之一是对知识分子的批判。
鲁迅具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和独立的思考能力,他对中国古代传统和西方现代思想的折中,使得他对现代中国社会现象有了敏锐的洞察力。
他通过对一系列人物的刻画,将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现象的象征,批判了他们在面对社会问题时的动摇和无能。
同样重要的是,《野草》也对中国的封建制度以及西方知识对中国的冲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认为,现代中国社会迫切需要自我改革,才能在强大的西方冲击下不被边缘化。
第三部分:读者的思考与反思《野草》是一部反映社会现象并使人深思的作品。
鲁迅通过他深邃而敏锐的眼光,揭示了社会现象背后蕴藏的丑恶和矛盾,引起了读者的思考与反思。
作为读者,我们需要深入思考这些社会现象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进而思考如何在现实社会中寻找解决之道。
此外,从鲁迅《野草》中的批判精神中汲取力量,我们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社会改革中。
结论:鲁迅的《野草》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通过鲁迅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描绘形象,展示了那个时代中的社会弊病。
野草 阅读答案
野草阅读答案引言《野草》是中国著名作家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集,由于其风格独特、思想深邃,在文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野草》这本书展开阅读答案的讨论,从不同角度解读其中的主题、人物形象和思想等方面。
主题解读作为一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野草》所揭示的主题非常多元化。
其中,对于封建社会的批判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
通过对封建家庭、封建道德以及封建制度的描写,鲁迅在《野草》中表达了对传统社会的不满和批判,展现了他对新文化运动的支持和对革命变革的渴望。
另外一个重要的主题是对人性的探讨。
在《野草》中,鲁迅通过对各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对他们的精神内在世界的揭示,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善恶、荒诞与悲哀。
他以鲜明的笔触刻画了社会中的假正经、势利小人和无足轻重的人物,通过这些形象的对话和行为,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虚伪。
人物形象解析《野草》中的人物形象多种多样,每个形象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
以下是我对其中几个重要人物形象的解析:良友良友是《野草》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形象,他是一位理性思考、积极向上的人物。
在整个作品中,良友通常充当着作者的声音,他具有宏大的胸怀和对社会现象深刻的洞察力。
通过与其他人物的对话,良友批判了社会的假面具和破旧不堪的制度,表现出他对社会变革的渴望和对人类未来的美好愿景。
徐志摩徐志摩是《野草》中的一位文人,他的思想和行为是耀眼独特的。
徐志摩有着浪漫主义的情怀和理想主义的追求,他对于生活充满了热情和渴望。
通过徐志摩这一形象,鲁迅描绘了一个对现实失望,追求精神自由和情感表达的文艺青年形象。
他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真理,并试图通过作品感动他人。
许地山许地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但他却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他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许地山的形象展现了弱者的顽强和坚韧,他通过努力和奋斗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鲁迅通过许地山这一形象,传达了对于个体力量的肯定和对于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怀。
《野草》散文诗赏析
《野草》散文诗赏析散文诗可以说是一种边缘文体,既具有诗的美质,又不受格律的拘限,而能享受散文的散漫自由。
在中国古代,《庄子》或《楚辞》的个别断片,魏晋南北朝的一些小赋,如《小园赋》、《枯树赋》之类,约略近之。
但是,作为一种完整的文体形式毕竟是从异域移植过来的。
中国现代散文诗的产生,从发表的作品看,当始于1918年,基本上与新文学运动同步。
一批诗人如刘半农、沈尹默、郭沫若等人都曾有过尝试性写作,却十分幼稚。
鲁迅的《野草》的出现,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鲁迅自称是一个散文式的人,他写过几首新诗,确是不押韵的,可是本质上是一个诗人。
当他善感的心灵受到触动,或身在大苦闷中而意欲作诗的突围时,采用散文诗的形式是适宜的。
在写作资源方面,无庸置疑的是,他接受过尼采和波德莱尔的影响,用他的话说,是摄取了“‘世纪末’的果汁”。
尼采是旧轨道的破坏者,一生与“庸人”作战,著作多用箴言集成;波德莱尔写人间“罪恶的圣书”,没有尼采似的强者的力,而竟陷入颓唐。
两人在鲁迅这里构成一种奇异的结合,他以一个东方人的巨大的创造力,吸纳了代表日神与酒神两种完全相悖的原质,使《野草》充满内在的张力,虽然篇幅有限,却显得更博大,更深遂,更富于瑰奇的色彩。
鲁迅从来视生命为第一义,重视无数个体生命的保存、充实和发展。
他的小说和杂文,就是面对生命遭到压迫和残害所作的抗议性言说。
《野草》同样表现出对生命的极度关注,不同的是更多地从客体返回主体,是作者对于生命的一个自我眷顾与反思。
他明白地把世界分为“身外”和“身内”两部分,个体生命于是成了黑暗的承担者,或竟至于是黑暗本身。
《野草》有两组词:人与兽,友与仇,爱与不爱,生与死,形与影,梦与醒,过去与未来,等等。
它们不可分割地共同构成为一种关系,一种境遇,一种选择,概括起来就是:绝望与反抗。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多次为鲁迅所称引,不妨看作是《野草》全书的大纲,倘置换为鲁迅自己的.说法,则是: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第六十一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七个十年”拾遗60条(诗歌、散文、戏剧篇)
第六十一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七个十年〃拾遗60条(诗歌、散文、戏剧篇)1、《野草》中《这样的战士》里的〃战士〃始终保持清醒、坚韧的战斗精神,任何情况下都〃举起了投枪2、鲁迅写作《朝花夕拾》当时的心情是“想在纷扰中寻找一点闲静来〃,以回顾和反思以往的生活。
3、《朝花夕拾》没有直接描写重大的历史事件,以个人遭遇抒写时代风云,在叙事中往往掺有杂文笔法和对现实的批判。
4、鲁迅的杂文(议论性散文)通过反语、夸张等幽默讽刺手法,亦庄亦谐,庄谐并出,三言两语画出敌人的‘鬼脸〃;通过比喻、暗示、对比等手法叙述描画突出事物的内在矛盾,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5、鲁迅的杂文(议论性散文)具有形象性,使说理形象化;同时把逻辑性和形象性结合统一,创造了许多类型形象。
6、湖畔诗社所作诗多为歌唱大自然的清新美丽和友情、爱情的纯真。
诗中真纯的自我抒情在主人公形象是〃五四〃个性解放精神的特别表现形式。
7、冯至20年代的诗风是浪漫主义的,其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8、新月诗派中闻一多提出〃三美〃的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9、郭沫若的《女神》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格调雄浑豪放,唱出了民主科学的时代最强音。
10、闻一多浓烈、真挚的爰国主义情思贯穿《红烛》和《死水》的诗魂,被朱自清誉为五四时期〃惟一的爱国诗人11、〃语丝文体〃特色是:短小犀利,富于俏皮和讽刺,任意而谈,无所顾忌;周作人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
12、20世纪20年代中期,一批留学欧美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归国后结成邺曲返,其重要的散文作家有徐志摩、陈西漠、吴稚晖等。
13、瞿秋白的两部通讯散文集《新俄国游记》(又名《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
某些篇目已经粗县报告文学形态,可视为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萌芽。
14、周作人的散文如《故乡的野菜》,介绍野菜征引民俗、古籍记载等,增长见闻、知性的享受;如《乌篷船》以书信的形式,为友人介绍故乡风情,浓郁的水乡气息和生活情趣,以淡笔写淡情,朴素而优美,质朴淡雅的平和冲淡、恬适淡远抒情风格。
散文诗名家名作-鲁迅《野草》题辞及赏析
散文诗名家名作-鲁迅《野草》题辞及赏析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
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
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
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
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
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来。
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赏析《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的散文诗集,共收有23篇散文诗,是鲁迅先生从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在北京写的,这些诗篇,面对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主要表现了鲁迅先生坚持战斗的精神,'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篇《题辞》是鲁迅写在《野草》之前的序言,也是一篇具有强烈的战斗性的散文诗。
这篇《题辞》写于1927年4月26日的广州,正当将介石背叛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广州'四·一二'大屠杀之后。
这时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杀戮,到处笼罩一片白色恐怖,鲁迅先生的处境十分险恶,随时有被反动派逮捕和杀害的可能,但他坚持革命立场,毫不畏惧。
《野草》中体现了鲁迅哪些生命哲学思想
《野草》中体现了鲁迅哪些生命哲学思想《野草》中体现了鲁迅哪些生命哲学思想2010-12-08 13:37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散文诗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成熟。
这部满含着鲁迅的冷静和热情、绝望和反抗的作品集,同时也是鲁迅唯一部较集中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生命哲学的散文诗集。
这部在鲁迅一生中极为重要而特殊的时期完成的作品集,以它深邃的思想内含,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了鲁迅的丰富的想象力、无羁的创造力,和对国民素质深刻的剖析,成为中国现代散文诗领域的一座难以超越的高峰。
鲁迅的《野草》,展示了一个什么样的哲学世界呢?一位学者这样评价《野草》中的"哲学"。
他说:"这里所谓的哲学,主要是生命哲学。
人们当然可以从《野草》中离析出鲁迅的历史哲学,社会哲学,而从根本上来说,它是生命哲学或存在哲学。
"而对《野草》中的"生命哲学"的解读,李何林、许杰、孙玉石等资深的研究专家,以其深厚广博的学识,致力于"走进或走近鲁迅和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来解读其《野草》中的"生命哲学",并取得了《野草》研究里程碑式的显著成果,但难以避免的,他们的研究还是印上了很深的时代的烙印。
与此不同的是,钱理群、李欧梵等著名学者另辟蹊径,以"现代人"的眼光来解读《野草》,其解读给后学带来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更多的启发。
有感于此,作为离鲁迅和他所生活的时代越来越远的一代人,我尝试着从一个新角度去解读《野草》中的"生命哲学"。
有人说:"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基于此,我将我眼中的《野草》里的"生命哲学"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反抗绝望的意识在《过客》中,鲁迅表达了:对人生的理想的执着追求,这是人生在为一种目标而奋斗的道路上的行为方式的选择。
同时,鲁迅也借此暗示,人生的过程实际是一个为"理想",而坚定不移的实践的过程,其生命本身就体现着人的生命存在的重要价值。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题库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文学革命正式开始的时间是A.1915年B.1917年C.1918年D.1921年2.《人的文学》作者是A.李大钊B.陈独秀C.周作人D.胡适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于A.1928年B.1930年C.1937年D.1942年4.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成立于A.上海B.武汉C.重庆D.香港5.《七月》杂志的主编是A.巴金B.老舍C.胡风D.茅盾6.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于A.1937年B.1938年C.1942年D.1945年7.1921年1月成立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是A.创造社B.语丝社C.新月社D.文学研究会8.《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创刊于A.1915年B.1917年C.1919年D.1921年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人物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A.郑振铎B.许地山C.沈雁冰D.朱自清E.冰心2.下列哪些作家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A.周作人B.郭沫若C.郁达夫D.张资平E.郑伯奇3.下列哪些作家是新月社的主要成员?A.胡适B.徐志摩C.戴望舒D.梁实秋E.闻一多4.下列哪些作家是语丝社的主要代表?A.林语堂B.鲁迅C.周作人D.陈西滢E.田汉5.1928年积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要团体是?A.文学研究会B.创造社C.太阳社D.语丝社E.莽原社6.下列哪些是“左联”的重要刊物?A.《北斗》B.《十字街头》C.《拓荒者》D.《小说月报》E.《萌芽月刊》7.下列哪些作家属于“左联五烈士”?A.柔石B.殷夫C.胡也频D.丁玲E.蒋光慈8.下列哪些诗人是属于“九叶诗派”的?A.辛笛B.穆旦C.郑敏D.胡风E.绿原三、名词解释题1.《新青年》2.“人的文学”3.文学研究会4.创造社5.新月社6.语丝社7.学衡派8.甲寅派9.文协10.战国策派四、简答题1.简述胡适文学改良的基本主张。
2.简述陈独秀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3.简述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原因。
4.简述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鲁迅《野草》赏析(3)
鲁迅《野草》赏析(3)而最后一类作品在《野草》里比较多,有的是认为表达过分怪异晦涩,往往最难懂。
可能更多的、更复杂的办法,也可能互相交织,大体上一类是借物抒怀,把这物象象征化了,跟一般的借物抒怀不太一样。
《枣树》,我家的后园有两棵树。
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
他是为了强调那个倔强,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就是那种抗争的精神,这就是象征了。
有些呢是属于那种编造的东西,但是有真实、有想象在里面。
有一种就是完全是超真实的,超现实的一种荒诞故事的编造。
而后一类呢,有些东西很难懂,其中最难懂的是这个《墓碣文》。
这样一些荒诞的东西,这样一些以丑为美,写死尸、写坟墓、写墓碣。
这不是美的东西,但是以丑为美,写这样一些东西,通过荒诞来写真实,通过以丑为美来表示一种更深的或者更新的审美追求。
这些东西也就跟西方的一些散文诗有一种内在的联系。
比如我举一首波特莱尔的叫做《谁是真的》,题目叫《谁是真的》。
当时《语丝》杂志上发表的,我有一个漂亮的太太,漂亮的年轻的妻子,她太漂亮了,以至于她很快就死了。
我买了一个最豪贵,最豪华的印度的棺椁把她埋着下葬。
当我在埋葬的时候,突然看见对面有一个漂亮的女人出现了。
她指着我的鼻子问,你说谁是真的?我恐惧地往后退,退退一下子脚陷到土里边。
就这么一个故事,这完全很荒诞的,死人、幻想里边的人和人的对话。
波特莱尔,散文诗的创始者,象征主义的创始者,法国的波特莱尔。
1840年左右发表了这样一个作品。
就在写《墓碣文》前在《语丝》上发表,他是在讲什么意思呢?他是讲,谁是真的?是那个埋在土里的死的人是真的?还是我幻想里的美是真的?也就是说,所有的豪华、伟大、富贵都不是永恒的,真正永恒的东西人的生命,最后必然是走向死亡。
死才是真的,死才是真实的。
而那些你所追求的那些世上的东西。
当时是发达时代,他想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秩序,现实的生活物质进行一种批判,对一些观念进行批判。
所以这首散文诗跟《谁是真的》,在创作方法上,在荒诞的运用上,在批判地思想上,我觉得都有这种内在的一种联系。
野草相关知识总结
体例
(见下页)
“散文诗”是现代名词,是将中国古 代文学中的散文和诗相结合的一种新体 裁。散文诗既有诗的抒情因素,用散文 来表现,又无须劳神于诗的艺术技巧的 拘束,实际上是诗与散文之间的桥梁。
《野草》开创了 “独语”体散文 。 “独语”是现代人在孤寂的生命之境 与自己灵魂的对话。
回首页
《野草》的生命哲学 一、韧性战斗的哲学; 二、反抗绝望的哲学; 三、个体生命的困境、向麻木复仇的哲 学和爱憎与宽宥的哲学等等。
复杂的人生哲学,是鲁迅出于改造国 民性思想而对于麻木群众一种愤激批判情 绪的升华与概括。鲁迅在《野草》里连着 写了《复仇》、《复仇(其二)》两篇散 文诗,将这一人生思考传达到了淋漓尽致 的程度。
回首页
简析《野草》的艺术特色
1)《野草》的多数篇什在艺术上采用象征 主义的方法,以创造有物质感的形象来表现 复杂的内心感受。
返回
简析《野草》的思想内容:
1)《野草》的较多篇什,虽然流露出彷徨、 苦闷等情绪,但着重表现的是黑暗重压下 的战斗、追求、牺牲精神。
2)《野草》重点在袒露内心的矛盾和苦闷 彷徨,展示了理想与现实、光明与黑暗、 希望与绝望等等痛苦而激烈的内心矛盾, 更显示了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3)以辛辣的讽刺针砭圆滑的处世哲 学、无聊的围观等病态心理以及黑暗 丑恶的社会世态,或以沉痛的笔刻画 群众的冷漠麻木。
2)艺术构思奇特,写梦境的作品有9篇, 创造了许多非现实性的形象和境界。
3)《野草》的艺术境界奇幻、神秘, 但表现的是现实性的内容。 4)《野草》的语言精致形象,饱含 诗情,具有音乐美、绘画美的特点。
回首页
《野草》的象征艺术 : 1.通过象征性的自然景物的意象和氛围, 构成象征世界、暗示作者的思想和情绪。 2.通过编造幻想中的真实与想象纠缠的故 事,构成象征的世界,传达自己的思想和哲 学。 3.完全用非常荒诞的现实中不可能发生或 存在的“故事”,传达或暗示自己的旨意。
后现代主义拼贴例子
后现代主义拼贴例子※“现代化”过程就是指商品化、城市化、官僚机构化和理性化的过程,这些过程共同构成了“现代世界”。
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发明、革新和活力的过程。
※“现代性”(modernity)体现的是理性和启蒙的精神,它相信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人性和道德的不断改良和完善,人类将从压迫走向解放。
“现代性”通过技术、新的运输方式和交往方式、产品的分配和消费形式、现代艺术和意识形态而散布到日常生活中去。
※后现代主义不过是现代主义的一种新面孔和一种新发展。
哈贝马斯认为,福柯、德里达等人的“后现代主义”实际上就是反现代主义或超越现代主义,即全盘否定理性主义和启蒙运动。
※ 按照后现代哲学家的规定,后现代社会或后现代时代应该有一系列的特征。
首先,从后现代的社会特征来讲,它是后工业社会,是信息和科学技术膨胀和泛滥的新时代。
“各种事物之间的差异的界线模糊化,因果论和规律性为偶然性和机遇性所取代,休闲和消费优先于生产,娱乐和游戏取代规则化和组织化的活动,生活形式日益多元化,社会风险性增高,原来传统社会中以一夫一妻为基础的社会基本单位‘家庭’正在逐步瓦解和分化。
公民个人自由极端化,各种社会组织也逐渐失去其稳定性,各种组织原则不断地受到批判。
”(高宣扬:《后现代论》,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10月版,第32页。
)其次,后现代的知识特征是,一切知识都被数字化、符号化及商品化,不能数字化、计算机化的知识,几乎不被看作知识。
同时知识全部商品化,知识的发现和传授变成知识的生产和销售,甚至知识就是为了销售而生,学习知识成为一种知识的消费过程,完全是一种商品交换关系。
以往是现实的物质性产品才是商品,而如今越来越多的象征和可能性因素成为了商品。
掌握和传递信息成为非常重要的事情,生产和制造各种新的信息,也成为提高社会地位和扩大权力的重要途径。
掌握信息成为权力的象征,一个国家控制和占有信息的多少成为国力的一种象征。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不再仅仅是攻城略地,争夺自然资源,而更多的是争夺人才,争夺信息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草》中的后现代主义显征赵小琪内容提要 将《野草》与后现代主义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和研究,其目的无非是想揭示一种普遍的历史忽略,即:后现代主义绝非是一个时间概念,它作为一种思维态势,在每个时代极具挑战性和叛逆性的文艺作品中都有存在的可能。
我们只要仔细辨认,就能在《野草》中发现在今天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的反本质、反历史的本文和话语特征。
这显示,作为一个具有叛逆意识和超前意识的作家,鲁迅在20年代就具有一种类似于后现代的文化实感和体验。
因而,尽管《野草》在表面上与西方后现代主义存在着时空背景的区别,但在人生态度和思维方式诸方面,又存在着许多隐秘的精神联系。
本文力图从对本体存在、历史客观性、连续性的怀疑的角度,来探寻《野草》中的后现代主义显征。
关键词 后现代 怀疑 本体 历史一 《野草》与复杂性和多样性有着不解之缘。
这一方面表现在《野草》思维的一个重要策略便是对既定的事物和观念进行不断的怀疑和否定,另一方面也表现在《野草》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矛盾的、令人迷惘的多面体。
从某种程度上说,《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内涵最为复杂,因而也最难以解读的一部作品。
这一点从人们对它的众说纷纭中,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中可以部分地得到佐证。
上述两点事实给我们一个重要的方法论提示,那就是,面对《野草》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云里雾里、纠缠不清的问题,我们仅仅依据既有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价值规范与尺度已经难以得到完满的解释,但倘若我们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切入,则极有可能获得新的发现。
因而,将《野草》与后现代主义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和研究,其目的无非是想揭示一种普遍的历史忽略,即:后现代绝非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它也是福柯在《什么是启蒙》中所说的一种态度。
事实上,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内容在1890年至1945年期间作为文学和艺术的宗旨便已显征,像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的反体系、崇尚虚无、反确定性的态度,就都带有明显的后现代性。
由此可见,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维态势,它在每个时代极具挑战性和叛逆性的文学艺术作品中都有存在的可能性。
我们只要仔细辨认,就能在《野草》中发现在今天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的反本质、反历史的本文和话语特征。
这当然不是说,在20世纪20年代,鲁迅就已经有意识地在进行后现代主义的写作,而是说,作为一个具有叛逆意识和超前意识的作家,鲁迅在20年代就具有了一种类似于后现代的文化实感和体验。
因而,虽然《野草》在表面上与西方611 天津社会科学 2004年第1期后现代主义存在着时空背景的区别,但在人生态度和思维方式诸方面,又存在着许多隐秘的精神联系。
全面论述《野草》与后现代主义的这种复杂、隐秘的精神联系,非我们的学力所及,本文只是力图从对本体存在、历史客观性、连续性的怀疑的角度,依循《野草》创作的实际,探寻《野草》中的后现代主义显征。
二 在西方传统的文学观念中,人作为历史活动和理论话语的主体在文学理论和实践中具有不可动摇的中心地位。
这个大写的“人”,构成了西方自柏拉图形而上学以来最为坚固的人文主义堡垒。
即便是现代主义的反叛,也只是着力于表现主体对自我的怀疑,而并未从根本上去怀疑和消解主体的存在,泯灭自我存在的意义。
然而,至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巴尔特、福柯和拉康,则一致呼出“人的死亡”的口号,宣告了主体的崩塌和消解。
巴尔特反对把作者看成文本意义的主宰者,并且把这种否定视为“一种反神学活动,一种真正革命性的活动”①。
福柯则依据他的“知识型”理论,明确指出,在知识和社会发展上,由于“知识型”决定了知识、社会和人,因而人的本体已经化解为虚无,价值已经成为碎片②。
如果说现代主义在反对柏拉图的本体存在的理性主义基础的同时,又用种种盲目的理智无法穿透的存在取代了自明的和可以理解的存在,那么,福柯和巴尔特等后现代派则认为,不仅世界的本质并非理性可以解释和把握的,而且现代主义倡导的非理性的内容,也未必就是世界的本原或人的本质,因而,世界的中心就是无中心,世界的目的就是无目的,生存于这个无中心、无目的的世界中,人不应像现代主义者那样企求一个让主体驻足的永恒的家园,而应以流浪为目的,流浪者以四海为家而永远不在家,他徘徊在一片没有地界的莽原之中,表面上的个人主义空间已被无所不在的社会权力网络穿透得千疮百孔,个体的想象力在权力之网监禁、吞没之下化为一个空壳,完全丧失了创造和再创造的能力。
后现代主义的这种本体存在怀疑论,虽然比较远地偏离了西方人文理性主义的中心范式和阐释原则,但在内在精神上,却与遥远东方国度里的鲁迅的《野草》的思维路径和诗学精神极为切近。
鲁迅在《野草》中表现出的对本体存在的怀疑意识,是客观与主观、时代与个人交汇融合的生成物,它既是时代生命意识的共同反映,又是鲁迅自己独特的生命感受。
作为一种时代现象,“五四”后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亲眼所见的历史沉沦中对于自身行为的意义产生了深刻的怀疑。
对于鲁迅来说,他的本体怀疑意识不仅是以上时代意识的折射,而且也来自于被他自我发现的黑暗的人生经验和独特的生命感受。
由于兄弟失和与不幸婚姻的刺激,写作《野草》时期,鲁迅的怀疑与否定精神从对社会客体扩展深入到创作主体,进入对包括自身在内的本体存在的反思层次,反思使鲁迅日益明白:“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③。
较之写作《摩罗诗力说》时期那个梦想成为“动吭一呼、闻者兴起”的个人主义英雄的鲁迅,这时的鲁迅由于发现了自我与传统那种纠缠不清无法摆脱的联系,因而对本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充满着怀疑和否定。
与同时代的大部分作家相比,这种怀疑和否定的深刻性和超前性在于,它不仅揭示了本体存在的无方向性,而且也揭示了本体存在的他者性和无意义性,从而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表现出了一种类似于后现代主义式的怀疑精神的彻底性。
在《野草》中,这种浓厚的本体怀疑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本体存在的无方向性。
如果我们用“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对后现代主义文本中的个体存在进行概括的话,那么,这种概括对于《野草》中的个体存在就同样也是适用的。
在《野草》中,个体存在是如此的荒谬,他甚至于不知道自己叫什么,从哪里来,“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一个人。
我不知道我本来叫什么。
我一路走,有时人们也随便称呼我,各式各样的,我也记不清楚了”(《过客》)。
这样一个失去记忆的“流浪汉”,当然没有耶稣“救世主”似的俯视人世的胸襟,也没有尼采“超人”似的卓绝飞扬的气概。
他只得跄踉走出,“将在不知道的时候独自远行”(《影的告别》);他衣履破碎,像乞食者(《狗的驳诘》)在一条四面都是灰尘的路上漫游,对确定的终极目标茫然不知:“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墓碣文》)。
在沮①②③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18页。
Dits etécrits,II,1970-1975,Editions G allimard,1994,“les prolenellde la culture,un débat F oucault-pleti”,19721巴尔特:《作者之死》,转引自《20世纪文论述评》,文联书店1986年版,第162页。
丧、绝望之中,“流浪汉”只得“向黑暗里徨于无地”(《影的告别》)。
未来、理想的彼岸,这些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主题话语全部被置于怀疑和否定之后,《野草》中的“流浪汉”就不得不沿着四面都是灰土的路进行着德里达所推崇的那种以无目标为目标的永世的飘流。
其次,是本体存在的他者性。
美国社会学家戴维・里斯曼在他所著的《孤独的人群》中,把历史划分为三种社会形式,第一种是“传统引导”的社会,第二种是“内在引导”的社会,第三种是“他人引导”的社会。
所谓的“内在引导”和“他人引导”的社会,指涉的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现代”和“后现代”社会。
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中,责任同个体的意志自由紧密联系。
由于个体具有意志自由,因此,他不仅能进行自主选择,而且,他具有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
然而,在“他人引导”的后现代社会里,个体则已经丧失了这种独立、自由选择的能力。
借用戴维・里斯曼的理论来观照《野草》,我们发现,《野草》中的个体与其说具有一种“内在引导”社会的自主选择性,不如说更多地具备一种“他者引导”社会里的被他者所控制的特性。
在《野草》中,“过客”之所以走,只是出于一个不能不走的被动的理由。
“……还有声音常驻在前面催促我,叫唤我,使我息不下”(《过客》)。
这里,“声音”作为一种他者权力的化身,具有无所不在主宰一切的神秘力量,而“过客”则已沦为这种权力的工具和牺牲品。
在这种他者权威的操纵下,个体离真切的生活和存在体验越来越远,以至于在这种他者的权威的高压下,他要么去附会谬误和谎言,要么以失语的形象违心地保持缄默(《立论》)。
于是,理应作为引导者的他者权威,而今却成了个体存在的克星。
在《影的告别》中,作为个体的“影”发现在“人”的极具束缚性的权力之网中,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趋向于零,他既无法生存于黑暗,又无法生存于光明,只能在“人”的挤压下滑向必然毁灭的“无地之境”。
这里,个体被他者权威任意地抛掷着,自由、个性、人格统统都被剥去,被投进一张深不见底的他者之网之中,既看不到一丝希望的亮光,又被断绝了“独自远行”的生路,只能恐惧而绝望地看着自我身不由己地被他者所吞没和溶化,成为他者权力之网中一块没有生命活力的芯片。
再次,是本体存在的无意义性。
展示本体存在的无意义性,是后现代主义消解本体存在的又一重要策略。
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世界本不过由外在于人的物质所构成,物质的千奇百怪的偶然性状态决定着世界的存在,在这个由物质偶然性状态决定的世界中,个体是渺小和无力的,个体在社会历史中以及个体生活中的意义趋向于零①。
后现代主义这一解构策略和思维趋向,在鲁迅的《野草》中同样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在《野草》中,对存在的根本性怀疑使鲁迅怀疑各种存在的形式。
一方面,他憎恶他者的任何方式的求乞:“我厌恶他的声调、态度。
我憎恶他并不悲哀,近乎儿戏;我烦腻他这追着哀吁,我就憎恶他这手势”;另一方面,“我”也同样不能免于求乞。
而对于求乞者来说,求乞的意义就在于布施者和布施心的存在。
因而,当布施者申明“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时,求乞的努力就会落空,求乞的存在意义也将丧失。
这种存在的无意义性,即使在《野草》中那些表面上看起来较为积极的篇章中也仍然有所显现。
《这样的战士》中的战士的存在和《求乞》中求乞者的存在一样,都是依托于他者的存在而显现其意义的。
然而,一个举着投枪,似乎具备尼采式的“超人”英雄气概的战士,却在“无物之阵”中根本找不到敌人。
于是,战斗成了一场没有敌人的游戏,没有了敌人的战士也终于不是战士,他在这种无对象的荒谬性境遇中,根本发现不了自我行为和角色得以产生和存在的依据和意义。
失去了行动意义依据的个体,最终便只能如《复仇》中的裸身对峙者那样,丧失尼采式的那种不证自明的人格优势和英雄气概,成为了失去行为意志的非主体的木乃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