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与惩戒——教育的“双翼”
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
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教育,是一项伟大而复杂的工程。
在这个过程中,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作为两种常见的教育方式,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
究竟哪种方式更有效?或许,答案并非非此即彼,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赏识教育,就如同春日里的暖阳,温暖着孩子的心灵,给予他们成长的力量和勇气。
它强调的是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通过鼓励、赞扬等方式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当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时,一句“你真棒!”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从而更加努力地追求更高的目标;当孩子在生活中表现出善良和勇敢时,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能让他们明白这些品质的珍贵。
赏识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乐观心态,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依然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
然而,赏识教育并非是一味地赞美和纵容。
如果过度使用,可能会让孩子变得自负,无法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足。
有些孩子可能会因为长期处于被赏识的环境中,一旦遇到批评就无法承受,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因此,赏识教育需要把握好度,要真诚而具体,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被表扬,从而不断完善自己。
与赏识教育相对的惩罚教育,就像是冬日里的寒风,虽然凛冽,但有时也能让孩子警醒。
惩罚教育并不是体罚或变相体罚,而是通过适当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当孩子违反规则或做错事时,给予一定的惩罚,能让他们明白行为的边界,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比如,孩子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可以减少他们玩耍的时间;孩子撒谎,可以让他们向被欺骗的人道歉。
惩罚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
但惩罚教育也存在风险。
如果惩罚过于严厉或不公正,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导致他们产生恐惧和抵触情绪。
有些孩子可能会因为频繁的惩罚而变得自卑、怯懦,甚至对学习和生活失去兴趣。
因此,惩罚教育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以爱为出发点,注重方式方法,让孩子明白惩罚不是目的,而是促使他们改正错误的手段。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应该相辅相成。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摘要】本文从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这两种教育方式进行了探讨。
首先介绍了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的定义,然后分析了赏识教育的优点和实践方法,以及惩戒教育的缺点和应用场景。
接着讨论了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综合运用,强调了个人在取舍和选择方面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合理平衡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建议。
通过对这两种教育方式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于教育方式的思考,找到更加合适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赏识教育、惩戒教育、定义、优点、实践方法、缺点、应用场景、综合运用、取舍、选择、平衡。
1. 引言1.1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是教育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它们分别强调正面激励和负面惩罚。
在我的看法中,赏识教育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自尊。
相比之下,惩戒教育可能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
在现代社会,赏识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认可和重视,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还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行为习惯。
惩戒教育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仍然是必要的,但应该谨慎使用,避免伤害学生的心灵和尊严。
在教育实践中,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应该结合起来,合理平衡,以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学生。
2. 正文2.1 定义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是教育领域中常见的两种教育方法,它们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赏识教育是指通过肯定和鼓励学生的优点和努力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身潜能。
赏识教育强调的是正面激励和建设性的反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而惩戒教育则是指通过惩罚和制裁来约束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促使他们遵守规则和规范。
惩戒教育的目的在于维护秩序和规则的有序进行,让学生明确边界和后果,从而在教育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都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两种手段,它们各有侧重,但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一直是教育界争议的话题,两种教育方式各有优缺点,但在我的
观点中,赏识教育更适合现代社会和人类的发展。
首先,赏识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激励和鼓励,能够使学生产生自我价值感和认同感,从
而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比之下,惩戒教育强调的是惩罚和警告,其影响力往往
只在短期内产生效果,难以真正改变学生的行为和心态。
而现代社会追求的是个性化、自主、创新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也更符合这种趋势,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赏识教育能够建立积极的教育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我们知道,学生在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容易获得进步和成功,而惩戒教育则会产生负面情绪和抵触
心理,影响学生的自我发展。
通过赏识教育,学生不仅可以收获老师的尊重和认可,也能
够得到同学的鼓励和支持,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认同。
最后,赏识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有价值观、有责任感的人才是受尊重的。
赏识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从而形成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而惩戒教育则容易培养出低廉的
道德观和自私的行为倾向,给自我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和人类的发展需要,可以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因此,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多地采取赏识教育,为学生
创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鼓励他们实现自我梦想和发挥个人价值。
赏识与批评,正确把握教育的两翼
把握教育的“两翼”,在赏识中批评[内容摘要]教育,其实就是干预孩子成长的一个过程,这种干预的作用既需要赏识、鼓励,也需要正面批评以帮助孩子端正前进的方向。
赏识和批评,就像是鸟的两翼,缺一不可。
关爱不等于溺爱,批评不等于斥骂,处罚也不等于体罚。
赏识和批评都需要艺术,恰当的赏识如春风拂面令人信心百倍,朋友提醒式的批评似和风细雨荡涤心灵叫人诚心接受。
[关键词]赏识批评把握换位思考一视同仁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赏识”和“批评”就像小鸟的两翼,我们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孤立地偏重哪一方面,或是摒弃哪一方面。
每个学生都有可以赏识的地方,自然也有可批评之处。
一味的批评纵然不可取,一味的赏识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成为滋生“问题学生”的温床。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
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
因而,赏识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
它能催人奋进,即使对一个成绩不太优秀的学生,老师的赏识往往也会使他的闪光点更为明亮,原来的不足也很明显地有所改进。
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赏识。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
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大,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消沉。
然而,赏识教育也不能只是单纯的表扬。
那种不顾实际情况、一味夸大、无中生有的做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容易给孩子造成错觉,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赏识的前提是“识”,认识他人的德行、才干和发展的潜质。
只有具备伯乐的眼光和识人的技巧,才能真正认识人、欣赏人、培养人、成就人。
所以,“赏识教育”重在“识”,由“识”带来“赏”。
“人非圣贤,孰无过?”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可以培养他们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品质,而这正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也 谈 惩 戒
也谈惩戒摘要: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是教育的双翼,它们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少了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完整的教育。
教育的现实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要把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辅助学生的健康发展。
本文从一个案例入手,阐述了要运用适合学生、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手段。
适度的赞扬可以巩固孩子的自信心,而科学的惩戒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关键词:赏识教育惩戒教育班级管理有机结合近年来,主流教育理论都认为在未成年人教育问题上应以赏识教育为主,不准体罚或变相体罚。
一时间赏识教育成为当今最为流行的教育手段之一,由星星之火迅速成长为燎原之势,在神州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快速蔓延开来,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长所接受。
众多的教育者认为赏识教育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和必要性,关注的是学生的主体性,注重爱的教育和生命的教育,尊重了教育教学发展规律和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但是最近在我们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我班一位男生,上课总是不停地抹桌子,搞得周围孩子根本没法听课,况且一年级正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在一次课上,我用扬起的书摔了他一下。
结果下午放学时孩子的爷爷找来了,爷爷很客气地说:“老师,孩子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树大自然直,古时候私塾先生敲学生手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教育法已经规定老师不能打学生了……”我觉得自己挺“犯贱”的,明明知道孩子不该多管,可还是想管,尤其是他坐姿不好的时候,尤其是他写字不认真的时候,尤其是听写错字太多的时候,尤其是课文不会背的时候,尤其是欺负其他孩子的时候……因为我知道,惩戒是为了教育,教育本身就是爱与责任!这件小事引起了我的思考,赏识教育真的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吗?我们用赏识教育出来的孩子走向社会后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学生的文化背景、家庭生活、成长轨迹不同,决定了他们生活习惯、道德准则、思维方式、评价标准的不同。
一群性格各异的个体共同在一起学习、生活与成长,如果没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去约束,没有一套相应的办法去惩戒,孩子又难以自律,育人的目的怎能实现呢?对学生违反规则的行为进行惩戒,不用太多的大道理说教,时间短,见效快,既能惩戒犯错者,也警示了其他人,让学生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要生存就必须遵规守纪,这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必需的品质,否则将难以生存。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是教育领域中比较常见的两种教育方法。
赏识教育强调的是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
而惩戒教育则是着重于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进行惩罚和批评,以达到纠正学生行为和学习态度的目的。
两种教育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也都有适用的情况,但从整体角度看,赏识教育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赏识教育更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
人的成长过程中,总是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这种肯定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而惩戒教育则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卑感,甚至会造成学习上的困扰。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赏识教育更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赏识教育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通过对学生的成绩和表现进行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可以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从而更有动力地去学习和探索。
而惩戒教育则容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逃避和抵触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
从学习动机的角度看,赏识教育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更愿意去主动学习。
赏识教育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鼓励,学生会更有自信心和独立意识,逐渐形成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而惩戒教育则容易使学生形成依赖心理和被动学习的习惯,长期下去会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
从教育引导的角度看,赏识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赏识教育还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通过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教师能够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
而惩戒教育往往会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并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师生关系的角度看,赏识教育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工作的进行。
赏识教育更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在实际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挖掘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通过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把握好教育的双翼
把握好教育的双翼赏识不等于溺爱,批评不等于斥骂,恰当的赏识会令人信心倍增,恰当的批评能叫人心悦诚服。
赏识和批评,就像鸟的两翼,缺一不可,关键是都不能过了头儿。
赏识本身是一把双刃剑:赏识得体到位,会激发孩子的热情;过度的赏识就会培植孩子的脆弱,他们会挡不住风雨,经不起挫折。
赏识孩子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
批评孩子时要客观,有时候即使自己已经满腔怒气了,但一定要克制住,这样就能平静下来了;用孩子的语言来批评孩子,给小孩子讲大道理他们不理解的,尽量用小孩子的话语,引用一些故事来跟他们交流、批评,这样孩子就容易理解、接受。
赏识和批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必要元素,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不同作用,无论缺乏哪一个,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长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加以肯定与赞赏,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
如果家长善于批评孩子,懂得适时用批评来规范孩子的人生,批评则会成为一种智慧,一种勇气。
人是立体的,有优点也有缺点;教育是综合的,既包括表扬也包括批评。
赏识教育与批评教育各有道理,关键是度的问题。
一味赏识没有相对的惩罚措施的话,孩子将来就只能听好话、恭维话,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竞争意识也比较差。
但是一味的批评教育会导致孩子的自信心下降,容易产生抵触的情绪,影响亲子关系的同时会使孩子对从事的事情比失去兴趣。
所以,鼓励与批评要相结合,要为孩子树立好自信心也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失误与不足,推动孩子不断地前进。
所以,适度的批评和惩罚,是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而不要把赏识教育错误地理解为只能表扬不能批评!赏识是爱,批评同样蕴含着对孩子的爱。
批评的方式有很多种,不管是故事性批评,还是幽默型批评,抑或是赏识性批评,其目的都只有一个:让孩子乐于接受,尽快改正。
因此我们在批评孩子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学会智慧的批评,本着尊重、信任、理解的原则,让孩子感受到浓浓的爱。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是两种教育方法,分别通过赞扬与奖励以及惩罚与处罚来影响和引导学生的行为与发展。
我认为,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效果,但在教育实践中应注重综合运用,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学生个体差异,科学选择教育方法。
赏识教育是一种重视激励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品质的教育方式。
通过鼓励、表扬和奖励,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动力,充分挖掘和发展他们的潜能。
赏识教育强调关注学生的优点和优势,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我肯定感。
当学生取得进步和成就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感。
在赏识教育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榜样,应注重与学生的良好关系,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互信和合作,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
赏识教育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追求肯定和奖励。
在一些情况下,如果学生犯错误或表现不佳,过分依赖赏识教育可能会导致对学生成长的阻碍。
这时,惩戒教育则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惩戒教育着重于纠正和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借助惩罚、警告和处罚等手段来进行。
这种教育方法能够让学生明确错误行为的后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以期达到纠错和引导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施行惩戒教育时应注意方式方法,避免过度惩罚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尊严。
合理的惩罚应以引导和教育为目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惩罚。
对于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机会选择与灵活应用,我认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性格特点进行综合考量。
在进行教育工作时,要通过观察和了解学生,充分调查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动机等,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对于一些天生胆小或自卑的学生,赏识教育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发展潜能。
对于一些顽固不化或有恶劣行为的学生,惩戒教育是必要的,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并明确行为的后果。
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教师应综合运用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形成动态平衡,既关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能引导他们正确行为和培养良好习惯。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
近年来,“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激励教育”成了教育的亮点和主流选择。
而与此同时,惩戒似乎成了我们教师最敏感和困惑的问题,加上媒体、家长、社会对这事的关注,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慎之又慎,唯恐被扣上“体罚”或“变相体罚”的帽子。
可是面对教育的现状,作为教师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深思一下呢?在教育学生时是不是只一昧地表扬孩子的优点:“你真棒!”“你做得真好!”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怕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连一句批评的话也不能有?面对屡劝不听的学生,教师的无力感,具体表现于装聋作哑、视若无睹的消极反应上。
面对不做功课、不专心听课、没礼貌、上课打岔、扰乱课堂纪律等的学生,老师如何是好呢?一、世界上没有一种“万能”的教育方法适合所有的学生。
其实,赏识教育也好,惩戒教育也好,只要它们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那便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
实际上,“惩罚”和“赏识”,都只是若干教育方法中的一种,还应与严格教育、挫折教育等并行,没有一种“万能”的教育方法适用于所有孩子。
新课程注重激发、鼓励、促进,提倡赏识教育,赏识教育的好处不言而喻,当然应该大力提倡,但是否因为提倡赏识就一概否定惩戒呢?有的人总喜欢走极端,一说提倡赏识教育,似乎其它教育手段就一概落伍,一概要抛弃。
其实,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向善,只要能达到此目的,手段的运用当然可以多种多样。
赏识和惩戒作为两种教育手段,本身无所谓孰优孰劣,关键要起到作用,用对地方,正所谓“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何况,“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有的人吃软不吃硬,有的人兴压不兴哄,对各种人应采取不同办法,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孔子早就提倡“因材施教”,今天怎么反而强调一刀切了呢?做思想工作固然重要,但如果人人都能做通做好,那何来监狱、犯人。
对有的人来说,他们缺少的不是赏识,而是惩戒。
曾看过一个小故事:一个母亲带孩子到百货商店,经过玩具部,看见一匹木马,孩子一跃而上,前摇后摆,再也不肯下来,可那木马只是商店的一个陈设。
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
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教育,是一项塑造灵魂、培养人才的伟大工程。
在这个过程中,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作为两种常见的教育方式,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
有人认为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让他们在温暖与鼓励中茁壮成长;而另一些人则坚信惩罚教育对于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纪律性至关重要。
那么,究竟哪种教育方式更有效?或者说,它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如何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呢?赏识教育,顾名思义,是以欣赏、赞扬和鼓励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方式。
它强调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比如,当孩子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时,老师和家长一句真诚的“你真棒!”“继续加油!”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从而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动力。
在生活中,当孩子主动帮助他人、完成一项家务劳动时,一句“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也会让孩子内心充满喜悦和自豪,愿意继续保持这样的良好行为。
赏识教育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能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当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和老师的关爱与支持时,他们会更加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沟通氛围。
其次,赏识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
在充满赞扬和鼓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更加乐观、自信,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最后,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孩子的潜能。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潜力,当他们的优点得到充分肯定时,这些潜力就有可能被激发出来,让孩子在某个领域取得出色的成绩。
然而,赏识教育也并非完美无缺。
如果过度使用赏识教育,可能会导致孩子产生自负、骄傲的心理,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
此外,如果赏识不够真诚、具体,只是一味地泛泛而谈,也可能会让孩子觉得虚伪、不真实,从而失去对赏识的信任和期待。
与赏识教育相对的是惩罚教育。
惩罚教育是指通过批评、处罚等手段来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一直是教育界争论的热点话题。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惩戒教育曾被视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而赏识教育则相对较少被重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教育理念的不断探索,赏识教育逐渐引起了教育者和家长们的关注。
在我看来,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并不是对立的,而是需要相互结合和平衡,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让我们来看看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强调对学生的积极行为和优点进行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这种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在得到赞扬和鼓励的更有动力去积极参与学习和生活。
赏识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激励,促使他们自觉地去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相比之下,惩戒教育强调对学生的错误和缺点进行惩罚和指责。
这种教育方式以惩罚为手段,着重于制止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以期通过惩罚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研究表明,惩戒教育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并不利。
它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导致他们惧怕学习和上学,甚至对自身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抵触心理。
那么,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哪种方式更适合呢?据我所知,两种教育方式各有优点和不足,都不能独立存在。
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心,让他们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中成长;而惩戒教育则能够有效地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为教学秩序和师生关系的维护提供帮助。
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应当相互结合,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
在实际的教育中,我认为教师和家长应该坚持赏识教育的理念,注重对学生的优点和积极行为进行及时和充分的肯定。
对于学生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我们也不应该避之不谈,而是要冷静地面对并与学生进行认真的沟通。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可以告诉他们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同时也能够给予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和方式。
而在必要的情况下,对于严重的违规行为,惩戒也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在施行惩戒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尽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尊严,不让他们因为错误的行为而丧失对教育的信心。
浅谈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
浅谈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今天看到《教育文摘周报》刊登的张传民、张传梅撰写的《教育决不能没有惩罚》一文。
读后,足以看出国外学校教育制度的健全和规定之周细,文中列举了国外对学生惩罚教育的有关规定,不妨让我们共同学习一下。
韩国通过了《教育处罚法》,规定十分详细而明确。
例如,准许使用长度不超过100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的戒尺对女生打小腿5下,打男生小腿10下等。
日本法律规定,必要时可以依据监督机关的规定,对学生实施惩戒,但不得实施体罚,并对哪些行为属于体罚做了较为明确的说明。
在美国的一些地方,如果学生不努力读书,要判刑入狱,曾有7名学生因学业成绩差,被判刑坐牢两个月。
同样是在美国,学生如果经学校认为不宜的东西带进学校内,学校将一律没收,并且不再还给学生。
美国教师的惩戒权包括:言语责备、剥夺某种特权、留校、惩戒性转学、短期停学、开除。
在瑞士,如果有人无故旷课,法院就要对其提出诉讼,一般都要处以罚款。
法国中学对学习极差的学生,经班级理事会决定可以给予留级处分;对于打架、迟到、旷课等行为,将受到节假日必须到学校反省补课或做作业的处罚。
英国教师的惩戒权包括:罚写作文、周末不让回家、让校长惩戒、停学。
英国中小学生如果无故旷课,不仅会受到严厉批评,还将对其父母处以5000英镑的罚款。
教师体罚学生方面,一些地方教育部门规定了具体的要求,例如,用鞭子或皮带时,必须是经过认可的标准,必须具有惩罚记录,年龄在8岁以下的儿童禁止体罚,打手心时每双手不得超过三下,鞭打男生臀部不得超过六下等;最近又专门制定法律,允许教师以身体接触的方式去惩罚学生。
根据新加坡关于体罚学生的《指导原则》规定,在辅导、留校的惩戒方式不能奏效后,校长、副校长和纪律事务长有权用藤条对违规学生进行体罚,但对象限于男生,部位限于手心和臀部,必须有见证人在场,体罚后写成书面报告,并立刻通知学生家长。
在澳洲,有一些公立学校设立了警戒室,学生违反了校规校纪,会被叫到警戒室,由专门的教师依照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经行惩戒,或被送到农场从事体力劳动,严重的将被开除,如果再不起作用,就会被送到特殊学校。
“赏识”与“惩戒”的完美结合
“赏识”与“惩戒”的完美结合作者:陆小英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年第06期赏识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
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其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
首先,赏识教育有利于幼儿智力、潜力的开发和挖掘。
我班有一个女孩,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显得较木讷、茫然,每天自己坐在一边看别的小朋友玩耍,对老师的提问从不举手回答,老师请她回答,她脸涨得通红,言辞不连贯,回答也不完整。
老师经过了解,得知是家庭原因形成较孤僻性格。
老师在做好家长工作的同时,积极寻找幼儿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发现她的手很灵巧,就让她把手工做法介绍给全班小朋友,老师也有意多抚摸她,拥抱她,每当此时,她的眼睛总是很亮。
老师经常对她进行鼓励、表扬。
半年以后,她的性格明显改变,对老师的提问能认真思考,积极举手回答,头脑反应也较灵敏,思路较清晰。
其次,赏识教育有助于教师与幼儿关系融洽。
老师多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幼儿就会与老师亲近,形成民主和谐愉快的气氛。
因此,老师要改变教学方法,不能把这个孩子“真坏”“真笨”“讨厌得很”“滚开”等挂在口头,这样只会挫伤幼儿的自尊心。
教师在教学中,要随时注意幼儿的表现,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把握教育的时机,引导幼儿快乐积极地活动。
与幼儿的接触中,要通过积极的带鼓励性的语言,对幼儿注视、微笑、点头以及做肯定性手势和身体接触,使幼儿有一种充分被重视和接纳感,沐浴在温馨和谐的气氛里,使幼儿知道他们都可以是最棒的。
再次,赏识教育有助于幼儿良好情绪的培养,引导其个性及社会性健康发展。
幼儿期是情感体验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期老师、父母的爱抚、搂抱对幼儿心理发育非常重要。
幼儿都渴望表现自己,引人注意。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是教育领域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法,它们分别关注于奖励和惩罚学生的行为。
赏识教育强调鼓励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就,倡导温和的教育方法,而惩戒教育则强调通过惩罚来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当今社会,关于这两种教育方法的讨论从未停止并引起了一定的争议。
本文将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谈谈对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的看法与观点。
我认为赏识教育是更加积极和有效的教育方法。
赏识教育注重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成长和发展。
这种正面的教育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赏识教育也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建立起相互尊重和信任的教育环境。
教师通过赏识教育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个性,从而更好地去指导和培养学生。
这种耐心细致的教育方法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深远的,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相比之下,惩戒教育则更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和消极行为。
惩戒教育侧重于惩罚学生的错误行为,通过惩罚来纠正学生的过错。
过度的惩罚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生逆反心理和心理障碍。
而且,惩罚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反而可能使问题恶化。
过度的惩戒教育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可能使学生对学习和教育失去信心。
在当今社会,赏识教育正逐渐受到重视和推崇。
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采用赏识教育的方法,以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赏识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积极态度,使学生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赏识教育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不管,而是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个性化的肯定和激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惩戒教育也并非一无是处,适当的惩罚可以对学生起到警示和纠正作用。
惩戒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的行为改正,而非简单地打击惩罚学生。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合理运用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科学地开展教育工作。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之我见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是教育领域中的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两者都在塑造学生的品格和行为习惯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赏识教育强调的是通过正面激励和肯定来促使学生良好的行为和品德,而惩戒教育则是通过惩罚和制裁来约束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对于这两种教育方式,我认为应该在实际教育中综合运用,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首先谈谈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一种通过正面激励和肯定来促进学生积极行为和健康成长的教育方式。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老师和家长应该主动去发现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鼓励他们勇敢尝试和积极进取,让他们因为被赞扬而产生成就感。
赏识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品德修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惩戒教育也是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教育者需要通过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制裁和惩罚来约束他们,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
但在进行惩戒教育时,我们应该明确惩戒的目的并注重方式方法的合理性,不可过于严苛或过分严厉,以免产生负面影响。
惩戒教育应该是有组织、有计划、有规范的,在思想上力求公平、公正和合理。
在实际教育中,我认为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应该结合运用,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在培养学生的品格与道德修养上,我们可以通过赏识教育来树立学生的正确价值观,让他们懂得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重要性。
而在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时,我们也应该适时使用惩戒教育来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制止和纠正,引导他们回到正确的行为轨道上来。
实际教育中,在运用这两种教育方式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坚持“赏识为主,惩戒为辅”的原则。
赏识教育是主要的教育方式,要通过正面激励和肯定来引导学生,使学生在积极向上、快乐成长的氛围里获得发展。
要灵活运用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
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不同行为特点来灵活调整,不要一刀切、铁面无情,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化的教育。
要注意教育的方法和态度。
在使用惩戒教育时,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制裁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引导他们改正错误,而不是单纯地惩罚,要用严谨、公正的教育方式来加以实施。
双翼教育:赏识教育和批评教育
双翼教育:赏识教育和批评教育双翼教育:就是注重赏识教育和批评教育的有机结合,建立健康和谐的完整教育。
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
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
但是,赏识教育也会带来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孩子只愿听好话,不愿听任何批评,也经受不起一点挫折。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这样的孩子什么都不缺,唯一缺少的就是适当的批评教育。
现在有的家长及老师对孩子则极尽宠爱之能事,这样的孩子往往表面上?°完美无缺?±,实际上却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又馋又懒,惟我独尊,谁也说不得,动辄伤心落泪,甚至离家出走。
因此,只有赏识没有批评、惩罚的教育应该是不负责任的教育,至少是不完整的教育。
应切记:赏识教育千万不能过度。
我们需要的是健康和谐的完整教育。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我们不应惧怕学生犯错误,更不能将批评教育视作洪水猛兽,而应将其视作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成长的契机。
批评教育,在于因势利导,着眼激发学生的自尊、自爱的品质,诱导学生自我认识错误、自我教育,使教师的期望内化为学生内心的矛盾向真善美转化的自我教育;对学生,除了学习上的严格要求,为人处事上也应对其严加管教。
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及原因,激发其强烈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教师自己在实施批评教育的过程中,也不断提升教育水平、教学相长,完善自我德行,最终实现与学生一道成长。
从表面上看,赏识教育与批评教育似乎是截然对立的。
在针对对象上,赏识教育主要是针对正确的认识行为;批评教育主要针对错误的思想举措。
在表达形式上,赏识教育常常是肯定、赞赏;而批评教育则常常是否定、斥责。
在情绪表现上,赞赏教育一般是正面、积极的;而批评教育则一般是负面、消极的。
在传递的信息上,赞赏教育大多为鼓励;批评教育则倾向于抑制。
教育中的两把双刃剑——赏识和惩罚
教育中的两把双刃剑——赏识和惩罚[ 录入者:adm_dhz | 时间:2009-11-24 09:20:24 | 作者:杨琳琼 | 来源: | 浏览:1445次 ]我有时会听到一些家长和老师说他们遇到的“麻烦”孩子,经验并不丰富的我听完之后,往往会很理论地说“多给他们一点鼓励吧”,可是我往往会听到接下来的感叹“唉,批评惩罚、表扬鼓励都试过了,没有多少作用”;而在我自己的教育活动中,有的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不断给某个学生鼓励,发现他的闪光点,可是作用依旧不大,学生并不“领情”;也听一些有经验的老师说“惩罚有时还是很有效的”。
对一向赞赏“赏识教育”的我,多少有些困惑——赏识是否完全是对学生有利的?教育中究竟能不能惩罚?为此我读了不少有关的资料,也进行了思索,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是表扬还是惩罚都是教育中必须的,关键在于如何用好它们,因为他们是两把双刃剑,唯有用好“利”的一面,才能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服务。
一、赏识教育的利弊赏识教育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并予以及时鼓励和赞扬,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的教育行为,使学生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
赏识、表扬在心理学上是一种“正强化”,可以鼓励学生加强他们的良好行为,在教育上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孩子更聪明”。
赏识教育的好处是不能否认的。
我很赞成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要以赏识为主,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赏识都是有好处的。
在表扬声中长大的孩子更容易导致“心理失衡”,一两次排名下降、考学不利就产生消极的念头。
张某在进入高中后不久就来找我,由于进入高中后感觉自己的成绩不占优势,老师很少关注自己,觉得学习没有意思,厌学情绪很严重。
张某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无论成绩还是其它方面都是最好的,听了太多的表扬的话。
进入高中之后,没得到原来那种关注,一下子心理落差很大,无法面对。
被过分赏识的学生往往很脆弱,耐挫能力很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识与惩戒——教育的“双翼”
作者:缪素华
来源:《教师·下》2010年第08期
摘要:没有赏识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赏识教育强调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崇拜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把;惩戒教育要求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批评教育,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责任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抵制和战胜诱惑的能力。
赏识与惩戒——教育的“双翼”,缺一不可。
关键词:赏识教育;惩戒教育;赏识有度;惩戒有方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
”赏识能使忧虑变得坚定、恐慌变得平静、犹豫变得果断、自私变得互助、怯懦变得勇敢、自卑变得自信……赏识引向成功。
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更是不可或缺,它是孩子生命成长的阳光、空气和水。
它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唤起孩子的自信,扬起孩子的激情,健全孩子的人格,挖掘孩子的潜能,实现其自我欣赏、自我发展。
新一轮教育改革就倡导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提倡通过赏识重塑孩子的健康自信,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以表扬促学习,以鼓励促发展,以尊重树信心。
表扬、鼓励、信任、尊重是赏识教育的核心。
于是很多老师、家长很认真地践行这一理念,对孩子只表扬不批评,甚至谈“惩”色变,对孩子一味地表扬、夸张地赞赏,对于缺点却轻描淡写甚至只字不提,很多课堂上甚至出现了这种倾向,不管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如何,教师一律是“好”“很好”“太好了”“棒” “真棒”“棒极了”……一堂课下来,“好”声一片,学生的脸上贴满了金星,这样的情形令人不由得心生疑窦:这就是赏识教育吗?这样的赏识究竟能有多大作用?赏识教育是不是就是简单地称赞?赏识是否意味着对学生的一切行为都给予包容甚至迁就?有了赏识是不是就不再需要批评惩戒了……
赏识,是指充分认识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它能增强孩子的进取心和自信心,激发孩子的创新精神。
但它绝不等同于简单肤浅的表扬,简单肤浅的表扬只能说明孩子做的某件事让人满意,而赏识的本质是从内心深处信任孩子、崇拜孩子,从而表扬他、鼓励他,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对孩子而言,简单肤浅的表扬过多不仅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反而有可能成为孩子的“精神鸦片”。
这种廉价的夸奖越多,孩子就越依赖于大人们的选择来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从而导致其对知识和是非判断标准的把握变得模糊和混乱。
同时过度肤浅的表扬会剥夺学生的未来的自豪感。
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认为,那些小时候经常毫不费力就能受到父母和老师廉价表扬的孩子,他们步入社会后在遇到很多的失望和挫折时,其心理感觉与现实
的巨大落差会造成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巨大障碍,与此同时也会因为早期缺少必要的挫折教育而使他们缺乏应付社会上是是非非的心理承受力,反而更加重他们的挫折感。
因此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我们的赏识应着眼于学生的劳动和努力,要有深度和力度,而决不应该是只停留在表面的那种肤浅而简单的表扬。
没有赏识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赏识与惩戒——教育的“双翼”,缺一不可。
人的成长需要多种营养,既要有顺境中的发展,也需要逆境中的磨炼。
中国有句古话说:不摔跤,长不大。
人生病了就要打针吃药,孩子犯错了就应批评教育,这是自然之理。
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予以改正,让他们明辨是非,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责任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抵制和战胜诱惑的能力。
如果孩子从小就不能学会为自己的错误埋单,他们又该如何去适应今后必然面对的充满惩罚的社会?有多少“社会不适症”的发生,不正是肇始于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的衔接出现问题吗?对学生的错误思想与行为进行惩戒,不仅能对其本人起到教育作用,还可以起到警示他人的效果,培养孩子强烈的责任感和正确的是非观。
当然惩戒应适度、艺术,惩戒不是体罚,惩戒不是伤害,惩戒是一种爱,惩是手段,戒是目的。
赏识和惩戒,就像鸟的两翼,缺一不可。
每个孩子都有可以赏识的地方,自然也有可批评之处。
对孩子既要赏识,也要批评,在赏识中不排斥批评,在批评时莫忘了赏识,才能使孩子既乐观自信,又有自知之明。
关键在于:赏识要有度,惩戒要有方。
赏识和惩戒都需要艺术,恰当的赏识如春风拂面令人信心百倍,朋友提醒式的批评似和风细雨荡涤心灵叫人诚心接受。
单纯的表扬赏识并不能包治百病,我们在推行赏识教育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挫折教育、惩戒教育,赏识教育不应是一种缺“罚”的教育,赏识与惩戒应携手并进,让孩子从赏识中增强信心,取得成功,从批评中学会自省,不断进取,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姜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