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第5讲第1课西学东渐 (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不同:洋务派认为可以学习 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的维持既有的 西学,顽固派则贬低并完全排 政治文化格局。 斥;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 共同点在于都代表地主阶级的 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 利益,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朝 而不尽用其人。 ——李鸿章 的封建统治(实质)。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实用技术。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 了哪些作用?(影响) 积极:
政治上:维新变法思想有力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1898年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 经济上:使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的发展; 思想上:形成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一部分知识分子摆 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尤其是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平等的 思想进一步在中国传播开来,起到巨大启蒙作用; 社会进程: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 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 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 量。‛ ——《大国崛起· 法国篇》
命题规律
1.考查内容:近五年来本专题在全国新课标高考中出现49次, 其中2012年8次,命题的侧重点在从‚师夷长技‛到‚维新 思想‛。如2012年北京文综第16题. 2.题型赋分:本专题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也有涉 及,一般在10分左右。如2012年广东文综第39(2)题, 2012年江苏单科第22题为13分。 3.能力层次:本专题主要考查能力目标是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选择题的难度中等偏上。 如2012年北京文综第16题、2012年天津文综第3题。 4.考查方式:本专题多引用思想家的语录或史学名家的论著 及重要学术观点等作为材料,设计新情境,整体考查中国近 代前期思想解放的历程,并注意与西方启蒙思想相联系,如 2012年课标全国卷第41题、2012年江苏单科第32题。
近代思想的变化对中国人伦理道德观的影响
古代近代中西思想的发展及影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陈独秀对义和团的评价发生转别的原因 严复的思想以及产生的时代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化教育的变化
复习方法与策略
• 1、夯实基础:注重对中国近代先进思想演变的背景、 内容、代表人物及影响的复习,理解近代主要思想家主 张的异同及地位,认识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阶段特征; 从近代化的角度理解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对中国社会的影 响; • 2、注意三个关联:(1)与必修1、2的联系,注重政治 、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
4、结果:
5、评价‚中体西用‛
体用之争——围绕“用”之争 清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 ------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 ------正气为之 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学习西方 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趋中 的科学技术。 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筹办夷务始末》 不同点在于二者对待西学的态
决 定
推 动
• (2)注意关注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地位变迁的联系:从‚中学为体、西学为 用‛到‚打倒孔家店‛的新文化运动,儒家主流地位 的逐渐丧失
• (3)注意从整体化史观、文明史观的角度,理解工业 文化、世界整体化进程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作用
方法技巧
1.学习本专题要抓住一个主题、三大特征、四个阶段。 (1)一个主题: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其实也就是要 解决‚中国向何处去‛这样一个历史课题。 (2)三大特征: ①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是为了中国的独立 、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 连,体现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②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 历程。 ③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 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 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 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A
三.维新思想
1、早期的维新思想( 19世纪60年代)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背景:
(思想)西方思想的传入
人物: 郑观应、王韬等 前期 支持‚中体西用‛洋务派、参与洋务运动
主张: 政治: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 后期 经济:发展工商业,商战 思想:主张西学 影响: 对于思想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了 启蒙作用,但没形成理论体系,也没付诸实施
第5讲第1课
课程标准: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 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 的作用。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传教士为实现顺利传 西学东渐的含义 : 指西方学术思想向 教的目的,在中国宣传西方文化知识,使 随着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弱, 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通常指在明末 我国和西方思想文化进行直接的接触和交 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古老的中国文 清初以及近代晚清民初两个时期 ,欧 流。欧州传教士传入中国的西方先进科技 明日益黯淡,鸦片战争的失败凸现了西 成就使中国人眼界大开。明代中国的哪位 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 方文明的先进,因此先进的中国人不断 科学先驱的哪部著作里汲取了西方农业科 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近 技思想和方法? 代‚西学东渐‛的势头兴盛起来……
探究:康有为为什么把‚西装‛穿在孔子的身上?
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 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 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 史的新场面。‛ 1、策略的考虑:借孔子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理 论的合理性,减少阻力。
2、思想根源: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受 严格的封建教育,奉孔子为圣贤。因此康有为不 敢也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绝裂。
局限:反封建不彻底,带有保守性。
核心考点﹒史料探究
维新思想的影响
材料1: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 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 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 这种场面,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思想启蒙,促进觉醒 材料2:19世纪末,……康有为在《戊戌奏稿》 中……要求皇帝:‚皇上身先断发易服,诏天下 同时断发,与民更始。……‛ ----必修二 材料阅读与思考 推动近代习俗风尚的演变 戊戌变法期间,有人作诗: 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 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考点】维新变法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题干材料‚中国并 不在中央‛就是要劝导中国人摒弃‚天朝上国‛观念 ,故选D项
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50年代) 1、背景 2、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及活动与思 想主张 3 、评价 思考:地主阶级抵抗派西学是在哪些层面的学
习?直接目的?根本目的(实质)?有何积极 局限性:只停留在思想领域,没大规模实践;只 作用?又带有什么局限性? 停留在学造器物(军事技术)的层面上; 进步性:起到先导的作用,使‚开眼看世界‛的 思想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思潮;为抵御外侮和民族 独立而学习西方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选择题(4分)
观点评析题(12分)
2013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选择题(4分)
2009-2013年山东省高考
西学传入中国引起学堂学习内容变化,并分析影响 非选择题(5分) 非选择题(8分) 非选择题(6分) 选择题(4分) 选择题(4分) 非选择题(20分) 非选择题(20分)
3、阶级局限性: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导致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维新派与顽固势力(顽固派、洋务派)的论战 内容是‚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 行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废‚八股‛、提倡西 学、改革教育制度。‛
归纳为三方面: 一是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之争; 二是民权平等与三纲五常之争; 三是学校与科举之争。 论证的实质是维护封建主义制度还是变法革新、 走资本主义制度的道路。 根源:阶级属性的不同。
(2009浙江文综高考,18) 一位现代学者在 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 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C
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 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命题趋势
1.热点预测:在2016年高考中,本专题在考点分布、题 型设计、赋分等方面基本保持稳定。 2.趋势分析:2016年高考可能会重视通史的考查,试 题难度可能有所下调。
回顾高考 2009
2009-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
新文化运动 选择题(4分)
2010
2012
20世纪初西学影响下中国教育的发展 近代西学东渐及其实践活动 西学东渐的趋向
(3)四个阶段 ①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②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 ③从1915年到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 ④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 路‛到走自己的路。 2.近代中国思想变化的速度极快,要用继承与发展的关 系来理解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3.比较法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即包括横向的、也包 括纵向的。通过比较,准确掌握历史事物的特征。 4.近代中国处于激烈的变革时期,思想界异常活跃,学 习时注意列表对比不同阶段(派别)的思想,形成完整 的知识体系。
• (4)具有启蒙作用;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 思想的传播
• (5) 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 • (6)促进了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3)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 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 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 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2008广东高考,23)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 习思想的本质意义在于 ( ) A.使中国人了解世界的形势 B.在军事上引进了先进技术,增强了抵抗外 来侵略的实力 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D.引起清政府高度重视,开始引进西方先进 技术
C
二、中体西用(19世纪60-90年代)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以固有的制度 1、背景: 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 和纲常礼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 根本。 2、代表人物及观点 ‚西学为用‛——采用西方资本 主义的实用科技,举办洋务来挽 3、实践: 救清王朝
梁启超
谭嗣同 《仁学》 《天演 论》
严复
① 宣传民权思想; ② 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 制代替君主专制的必然 性; ③ 强调变革教育; ① 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 级制度和纲常礼教; ② 倡导男女平等 借用进化论原理阐明中国 实行变法能由弱变强
在社会上产生广泛 影响;
冲决纲常礼教网罗 的维新勇士,发出 时代最强音; 系统介绍近代西方 文化的第一人;
(2013· 福建文综· 18)1900年张之洞《劝 学篇》出版英译本。英国媒体称,这标志 着‚长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 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 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 ( ) A.顺应时代潮流 B.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 C.指出中国未来之路 D.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
材料3:维新运动中,办报成为推进变法、开启 民智的重要手段,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 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 报》。 ----必修二
推动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维新思想的影响:
• (1)推动‚向西方学习‛的探索进入制度的层次 • (2)以救亡图存为目的,具有爱国性 • (3)以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具有进 步性
2、维新思潮(19世纪90年代)
背景
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 经济上: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阶级上: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思想上:西学进一步传播;早期维新思想奠定 基础;
代表人物及主张 论战 影响
代表人物
论著
特色主张
评价
康有为
《新学伪 ① 设万木草堂,聚徒讲学;为维新变法提供合 经考》 ② 将西方政治学说和儒家 乎传统文化价值的 理论依据; 《孔子改 学说相结合,宣传变法 制考》 思想; 《变法 通议》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 共同点在于都代表地主阶级的 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 利益,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朝 而不尽用其人。 ——李鸿章 的封建统治(实质)。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实用技术。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 了哪些作用?(影响) 积极:
政治上:维新变法思想有力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1898年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 经济上:使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的发展; 思想上:形成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一部分知识分子摆 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尤其是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平等的 思想进一步在中国传播开来,起到巨大启蒙作用; 社会进程: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 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 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 量。‛ ——《大国崛起· 法国篇》
命题规律
1.考查内容:近五年来本专题在全国新课标高考中出现49次, 其中2012年8次,命题的侧重点在从‚师夷长技‛到‚维新 思想‛。如2012年北京文综第16题. 2.题型赋分:本专题的考查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也有涉 及,一般在10分左右。如2012年广东文综第39(2)题, 2012年江苏单科第22题为13分。 3.能力层次:本专题主要考查能力目标是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选择题的难度中等偏上。 如2012年北京文综第16题、2012年天津文综第3题。 4.考查方式:本专题多引用思想家的语录或史学名家的论著 及重要学术观点等作为材料,设计新情境,整体考查中国近 代前期思想解放的历程,并注意与西方启蒙思想相联系,如 2012年课标全国卷第41题、2012年江苏单科第32题。
近代思想的变化对中国人伦理道德观的影响
古代近代中西思想的发展及影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陈独秀对义和团的评价发生转别的原因 严复的思想以及产生的时代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化教育的变化
复习方法与策略
• 1、夯实基础:注重对中国近代先进思想演变的背景、 内容、代表人物及影响的复习,理解近代主要思想家主 张的异同及地位,认识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阶段特征; 从近代化的角度理解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对中国社会的影 响; • 2、注意三个关联:(1)与必修1、2的联系,注重政治 、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
4、结果:
5、评价‚中体西用‛
体用之争——围绕“用”之争 清大学士倭仁说:“天下之大,不患无才。 ------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 ------正气为之 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学习西方 不伸,邪氛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趋中 的科学技术。 国之众咸归于夷不止。” ——《筹办夷务始末》 不同点在于二者对待西学的态
决 定
推 动
• (2)注意关注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地位变迁的联系:从‚中学为体、西学为 用‛到‚打倒孔家店‛的新文化运动,儒家主流地位 的逐渐丧失
• (3)注意从整体化史观、文明史观的角度,理解工业 文化、世界整体化进程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作用
方法技巧
1.学习本专题要抓住一个主题、三大特征、四个阶段。 (1)一个主题: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其实也就是要 解决‚中国向何处去‛这样一个历史课题。 (2)三大特征: ①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是为了中国的独立 、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 连,体现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②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 历程。 ③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 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 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 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A
三.维新思想
1、早期的维新思想( 19世纪60年代)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背景:
(思想)西方思想的传入
人物: 郑观应、王韬等 前期 支持‚中体西用‛洋务派、参与洋务运动
主张: 政治: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 后期 经济:发展工商业,商战 思想:主张西学 影响: 对于思想从工商科技转移到政治制度方面起了 启蒙作用,但没形成理论体系,也没付诸实施
第5讲第1课
课程标准: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 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 的作用。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传教士为实现顺利传 西学东渐的含义 : 指西方学术思想向 教的目的,在中国宣传西方文化知识,使 随着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弱, 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 .通常指在明末 我国和西方思想文化进行直接的接触和交 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古老的中国文 清初以及近代晚清民初两个时期 ,欧 流。欧州传教士传入中国的西方先进科技 明日益黯淡,鸦片战争的失败凸现了西 成就使中国人眼界大开。明代中国的哪位 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 方文明的先进,因此先进的中国人不断 科学先驱的哪部著作里汲取了西方农业科 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近 技思想和方法? 代‚西学东渐‛的势头兴盛起来……
探究:康有为为什么把‚西装‛穿在孔子的身上?
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 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 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 史的新场面。‛ 1、策略的考虑:借孔子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理 论的合理性,减少阻力。
2、思想根源: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受 严格的封建教育,奉孔子为圣贤。因此康有为不 敢也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绝裂。
局限:反封建不彻底,带有保守性。
核心考点﹒史料探究
维新思想的影响
材料1: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 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 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 这种场面,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思想启蒙,促进觉醒 材料2:19世纪末,……康有为在《戊戌奏稿》 中……要求皇帝:‚皇上身先断发易服,诏天下 同时断发,与民更始。……‛ ----必修二 材料阅读与思考 推动近代习俗风尚的演变 戊戌变法期间,有人作诗: 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 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考点】维新变法思想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题干材料‚中国并 不在中央‛就是要劝导中国人摒弃‚天朝上国‛观念 ,故选D项
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50年代) 1、背景 2、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及活动与思 想主张 3 、评价 思考:地主阶级抵抗派西学是在哪些层面的学
习?直接目的?根本目的(实质)?有何积极 局限性:只停留在思想领域,没大规模实践;只 作用?又带有什么局限性? 停留在学造器物(军事技术)的层面上; 进步性:起到先导的作用,使‚开眼看世界‛的 思想发展成为一股社会思潮;为抵御外侮和民族 独立而学习西方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选择题(4分)
观点评析题(12分)
2013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选择题(4分)
2009-2013年山东省高考
西学传入中国引起学堂学习内容变化,并分析影响 非选择题(5分) 非选择题(8分) 非选择题(6分) 选择题(4分) 选择题(4分) 非选择题(20分) 非选择题(20分)
3、阶级局限性: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导致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维新派与顽固势力(顽固派、洋务派)的论战 内容是‚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 行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废‚八股‛、提倡西 学、改革教育制度。‛
归纳为三方面: 一是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之争; 二是民权平等与三纲五常之争; 三是学校与科举之争。 论证的实质是维护封建主义制度还是变法革新、 走资本主义制度的道路。 根源:阶级属性的不同。
(2009浙江文综高考,18) 一位现代学者在 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 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C
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 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命题趋势
1.热点预测:在2016年高考中,本专题在考点分布、题 型设计、赋分等方面基本保持稳定。 2.趋势分析:2016年高考可能会重视通史的考查,试 题难度可能有所下调。
回顾高考 2009
2009-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
新文化运动 选择题(4分)
2010
2012
20世纪初西学影响下中国教育的发展 近代西学东渐及其实践活动 西学东渐的趋向
(3)四个阶段 ①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②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 ③从1915年到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 ④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 路‛到走自己的路。 2.近代中国思想变化的速度极快,要用继承与发展的关 系来理解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3.比较法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即包括横向的、也包 括纵向的。通过比较,准确掌握历史事物的特征。 4.近代中国处于激烈的变革时期,思想界异常活跃,学 习时注意列表对比不同阶段(派别)的思想,形成完整 的知识体系。
• (4)具有启蒙作用;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 思想的传播
• (5) 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 • (6)促进了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3)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 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 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 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2008广东高考,23)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 习思想的本质意义在于 ( ) A.使中国人了解世界的形势 B.在军事上引进了先进技术,增强了抵抗外 来侵略的实力 C.启迪人们去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 D.引起清政府高度重视,开始引进西方先进 技术
C
二、中体西用(19世纪60-90年代)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以固有的制度 1、背景: 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 和纲常礼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 根本。 2、代表人物及观点 ‚西学为用‛——采用西方资本 主义的实用科技,举办洋务来挽 3、实践: 救清王朝
梁启超
谭嗣同 《仁学》 《天演 论》
严复
① 宣传民权思想; ② 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 制代替君主专制的必然 性; ③ 强调变革教育; ① 批判专制君权、宗法等 级制度和纲常礼教; ② 倡导男女平等 借用进化论原理阐明中国 实行变法能由弱变强
在社会上产生广泛 影响;
冲决纲常礼教网罗 的维新勇士,发出 时代最强音; 系统介绍近代西方 文化的第一人;
(2013· 福建文综· 18)1900年张之洞《劝 学篇》出版英译本。英国媒体称,这标志 着‚长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 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 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 ( ) A.顺应时代潮流 B.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 C.指出中国未来之路 D.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
材料3:维新运动中,办报成为推进变法、开启 民智的重要手段,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 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 报》。 ----必修二
推动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维新思想的影响:
• (1)推动‚向西方学习‛的探索进入制度的层次 • (2)以救亡图存为目的,具有爱国性 • (3)以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具有进 步性
2、维新思潮(19世纪90年代)
背景
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 经济上: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阶级上: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思想上:西学进一步传播;早期维新思想奠定 基础;
代表人物及主张 论战 影响
代表人物
论著
特色主张
评价
康有为
《新学伪 ① 设万木草堂,聚徒讲学;为维新变法提供合 经考》 ② 将西方政治学说和儒家 乎传统文化价值的 理论依据; 《孔子改 学说相结合,宣传变法 制考》 思想; 《变法 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