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综合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综合训练试题(含详细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综合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边长分别为6和8,则斜边边长为()A.10B.C.15D.10或2、如图,在△ABC中,BC=C=45°,若D是AC的三等分点(AD>CD),且AB=BD,则AB的长为()A.2B C D.5 23、小亮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度,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2m,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8m 后,下端刚好接触到地面,则学校旗杆的高度为()A.10m B.12m C.15m D.18m4、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cm ,周长为12cm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A .24cmB .25cmC .26cmD .212cm5、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A .0.3,0.4,0.5B .52,6,132 C 2 D .9,12,156、如图,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是( )A B C D 17、如图,在Rt △ABC 中,AB =6,BC =8,AD 为∠BAC 的平分线,将△ADC 沿直线AD 翻折得△ADE ,则DE 的长为( )A .4B .5C .6D .78、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1cm 和3cm ,高为6cm .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A 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点B ,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 )A .8 cmB .10 cmC .12 cmD .15 cm9、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2、3、4 BC .5、12、13D .30、50、6010、满足下列条件的△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 .∠A :∠B :∠C =5:12:13B .a :b :c =3:4:5C .∠C =∠A ﹣∠BD .b 2=a 2﹣c 2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_____.2、△ABC 的三条边长a 、b 、c 满足8c =60b -=,则△ABC ____直角三角形(填“是”或“不是”)3、已知:点A 的坐标为()3,4,点B 坐标为()1,1-,那么点A 和点B 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4、如图,已知△ABO 为等腰三角形,且OA =AB =5,B (﹣6,0),则点A 的坐标为_____.5、如图,△ABC 是边长为12的等边三角形,D 是BC 的中点,E 是直线AD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EC ,将线段E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60°得到FC ,连接DF .则在点E 的运动过程中,当DF 的长度最小时,CE 的长度为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阅读理解)我国古人运用各种方法证明勾股定理,如图①,用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正方形,通过证明可得中间也是一个正方形.其中四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图中大正方形的面积可表示为()2a b +,也可表示为2142c ab +⨯,即()22142a b c ab +=+⨯=,所以222+=a b c . (尝试探究)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的“总统证法”如图②所示,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直角梯形BCDE ,其中BCA ADE △△≌,90C D ∠=∠=︒,根据拼图证明勾股定理.(定理应用)在Rt ABC △中,90C ∠=︒,A ∠、B 、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求证:222244a c a b c b +=-.2、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求网格上的三角形ABC 的面积和周长.3、如图,在△ABC 中,CA =CB ,∠ACB =90°,AB =5,点D 是边AB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CD ,过C 点在上方作CE ⊥CD ,且CE =CD ,点P 是DE 的中点.(1)如图①,连接AP,判断线段AP与线段D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连接CP并延长交AB边所在直线于点Q,若AQ=2,求BD的长.4、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1)在图①中画出一个钝角三角形,使它的面积为4,并求出该三角形的三边长;(2)在图②中画出一个面积为10的正方形.5、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1(2)此三角形的面积是.---------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分析】已知两直角边边长分别为6和8,利用勾股定理求斜边即可.【详解】解: ∵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边长分别为6和8,斜边边长,∴斜边边长为1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当已知条件中明确直角边或斜边,直接应用勾股定理,如果条件不明确时那条边是斜边,要注意讨论.2、B【分析】作BE ⊥AC 于E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可得AE =DE ,根据∠C =45°,得出∠EBC =180°-∠C -∠BEC =180°-45°-90°=45°,可得BE =CE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E =BE =2,根据D 是AC 的三等分点得出AE =DE =121233AC AC ⨯==CD ,求出CD =1,利用勾股定理AB 【详解】解:作BE ⊥AC 于E ,∵AB =BD ,∴AE =DE ,∵∠C =45°,∴∠EBC =180°-∠C -∠BEC =180°-45°-90°=45°,∴BE =CE ,在Rt △BEC 中,∴(22222+2BE CE CE BC ===,∴CE =BE =2,∵D 是AC 的三等分点,∴CD =13AC ,AD =AC -CD =1233AC AC AC -=,∴AE =DE =121233AC AC ⨯==CD ,∴CE =CD +DE =2CD =2,∴CD =1,∴AE =1,在Rt △ABE 中,根据勾股定理AB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三等分线段,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三等分线段是解题关键.3、C【分析】根据题意设旗杆的高AB为xm,则绳子AC的长为(x+2)m,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的长,即旗杆的高.【详解】解: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下所示:则BC=8m,设旗杆的高AB为xm,则绳子AC的长为(x+2)m,在Rt△ABC中,AB2+BC2=AC2,即x2+82=(x+2)2,解得x=15,故AB=15m,即旗杆的高为15m.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学生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勾股定理与方程的结合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方法,关键是从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模型,画出准确的示意图.4、C【分析】设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b,根据勾股定理和周长公式即可列出方程,然后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即可求出2ab 的值,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设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 、b ,根据题意可得:22251257a b a b ⎧+=⎨+=-=⎩①② 将②两边平方-①,得224ab =∴12ab = ∴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2126ab cm = 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完全平方公式,根据勾股定理和周长列出方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5、D【分析】三个正整数,其中两个较小的数的平方和等于最大的数的平方,则这三个数就是勾股数,据此判断即可.【详解】解:A 、不是勾股数,因为0.3,0.4,0.5不是正整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不是勾股数,因为52,132不是正整数,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D 、是勾股数,因为222912=15+,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数的概念,勾股数是指:①三个数均为正整数;②其中两个较小的数的平方和等于最大的数的平方.6、D【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BC BA=BC AD的长,接着计算出OA的长,即可得到点A所表示的数.【详解】解:如图,BD=1﹣(﹣1)=2,CD=1,∴BC∴BA=BC∴AD2,∴OA=21,∴点A1.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实数与数轴的关系,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实数与数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7、B【分析】在Rt AB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长,利用折叠性质:得到ADE ADC∆∆≌,求出对应相等的边,设DE=x,在Rt BDE∆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关于x的方程,求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B=6,BC=8,∠ABC=90°,∴AC2222BC,6810∵AD为∠BAC的平分线,将△ADC沿直线AD翻折得△ADE,≌,∴∆∆ADE ADC∴A、B、E共线,AC=AE=10,DC=DE,∴BE=AE﹣AB=10﹣6=4,在Rt△BDE中,设DE=x,则BD=8﹣x,∵BD2+BE2=DE2,∴(8﹣x)2+42=x2,解得x=5,∴DE=5,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以及折叠中的三角形全等的性质,熟练利用折叠得到全等三角形,找到直角三角形中的各边的关系,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并求解方程,这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8、B【分析】立体图形展开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详解】解:将长方体沿着AB边侧面展开,并连接'AB,如下图所示:由题意及图可知:'13138AB cm=,=+++=,''6AA cm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AB的长即是细线最短的长度,''∆中,由勾股定理可知:'10Rt AAB===,AB cm故所用细线最短需要10cm.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勾股定理求最短路径、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以及立体图形的侧面展开图,因此,正确得到立体图形的侧面展开图,熟练运用勾股定理求边长,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9、C【分析】先求出两小边的平方和,再求出最长边的平方,最后看看是否相等即可.【详解】解:A、22+32≠4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2+2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52+122=13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302+502≠60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关键是掌握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10、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勾股定理逆定理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解:A、∵∠A:∠B:∠C=5:12:13,∴∠C=180°×1325=93.6°,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B、∵32+42=52,∴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A﹣∠B=∠C,∴∠A=∠B+∠C,∵∠A+∠B+∠C=180°,∴∠A=90°,∴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b2=a2﹣c2,∴a2=b2+c2,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主要利用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逆定理.二、填空题1、222+=a b c【分析】利用勾股定理: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和等于斜边长的平方和,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勾股定理可知:222+=a b c .故答案为:222+=a b c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注意区分好直角边和斜边,这是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2、不是【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以及绝对值的非负性,得出,a b 的值,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验证即可.【详解】60b -=,∴40a -=,60b -=,∴4,6a b ==,则22246528+=≠,∴222a b c +≠,∴△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不是.【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绝对值的非负性,勾股定理逆定理等知识点,根据题意得出,a b 的值是解本题的关键.3、5【分析】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求解即可.【详解】∵点A 的坐标为()3,4,点B 坐标为(1,1)-,∴点A 和点B 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两点间距离,若11(,)A x y ,22(,)B x y ,则两点间的距离是AB 距离公式是解题的关键.4、(﹣3,4)【分析】过点A 作AC x ⊥ 轴于点C ,AD y ⊥轴于点D ,根据AB =AO ,AC ⊥BO ,得OC =132OB =,在Rt △AOC 中,由勾股定理得:AC =4,即可求出点A 的坐标.【详解】解:如图,过点A 作AC x ⊥ 轴于点C ,AD y ⊥轴于点D ,∵B(﹣6,0),∴OB=6,∵AB=AO,AC⊥BO,∴OC=132OB=,在Rt△AOC中,由勾股定理得:AC4=,∴A(﹣3,4).故答案为:(﹣3,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5、【分析】取线段AC的中点G,连接EG,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角的计算即可得出CD CG=以及FCD ECG,由旋转的性质可得出EC FC=,由此即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证出ΔΔFCD ECG≅,进而即可得出DF GE=,再根据点G为AC的中点,求出AD和DE的长,由勾股定理可得出答案.【详解】取线段AC的中点G,连接EG,如图所示.ABC ∆为等边三角形,且AD 为ABC ∆的对称轴,162CD CG AB ∴===,60ACD ∠=︒, 60ECF =︒∠,FCD ECG .在ΔFCD 和ECG ∆中,FC EC FCD ECG DC GC =⎧⎪∠=∠⎨⎪=⎩, ΔΔ()FCD ECG SAS ∴≅,DF GE ∴=.当//EG BC 时,EG 最小,此时E 为AD 的中点,12AB BC ==,6DC =,AD ∴==12DE AD ∴==CE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找出DF GE =.三、解答题1、尝试探究:证明见解析;定理应用:证明见解析【分析】尝试探究: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得BAC AED ∠=∠,结合题意,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推导得90BAE ∠=︒;结合梯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即可证明222+=a b c ;定理应用:根据提取公因式、平方差公式的性质分析,即可完成222244a c a b c b +=-证明.【详解】尝试探究:∵BCA ADE △△≌,∴BAC AED ∠=∠.∵90D ∠=︒∴90DAE AED ∠+∠=︒.∴90DAE BAC ∠+∠=︒.∵180BAC AED BAE ∠+∠+∠=︒.∴90BAE ∠=︒. ∵直角梯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212a b +,也可以表示为211222ab c ⨯+, ∴()221112222a b ab c +=⨯+, 整理,得222+=a b c .定理应用:在Rt ABC △中,90C ∠=︒,∴222+=a b c ;∵2222a c a b +()222a c b =+.44c b -()()()2222222c b c b a c b =+-=+∴222244a c a b c b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平方差公式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平方差公式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2、面积是7【分析】利用面积和差和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ABC 的面积=111441432247222⨯-⨯⨯-⨯⨯-⨯⨯=;由勾股定理得:ABBC =AC ==所以△ABC【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解题关键是熟练运用勾股定理求线段长.3、(1)AP =12DE ,理由见解析;(2)BD =56或4514【分析】(1)连接AE ,首先根据∠ACB =∠ECD =90°,得到∠ECA =∠DCB ,然后证明△BCD ≌△ACE (SAS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到∠EAC =∠B =45°,进一步得出∠EAD =90°,最后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出AP =12DE ;(2)分两种情况讨论:当Q 在线段AB 上时和当Q 在线段BA 延长线上时,连接AE ,EQ ,根据题意得出CQ 垂直平分DE ,进而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Q =DQ ,设BD =AE =x ,在Rt △AEQ 中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1)AP =12DE ,理由:连接AE ,如图,∵CA =CB ,∠ACB =90°,∴∠CAB =∠CBA =45°.∵∠ACB =∠ECD =90°,∴∠ECA =∠DCB .在△BCD 和△ACE 中,CE CD ECA DCB AC BC =⎧⎪∠=∠⎨⎪=⎩, ∴△BCD ≌△ACE (SAS ).∴∠EAC =∠B =45°.∴∠EAD=∠EAC+∠BAC=90°.又∵P为DE中点,∴AP=12DE.(2)情况(一),当Q在线段AB上时,连接AE,EQ,如图,∵CE⊥CD,且CE=CD,点P是DE的中点,∴CP⊥DE.即CQ垂直平分DE,∴EQ=DQ.设BD=AE=x,EQ=DQ=AB﹣AQ﹣BD=3﹣x,由(1)知:∠EAB=90°,∴EA2+AQ2=EQ2.∴x2+22=(3﹣x)2,解得x=56,即BD=56;情况(二),当Q在线段BA延长线上时,连接AE,EQ,如图,∵CE⊥CD,且CE=CD,点P是DE的中点,∴CP⊥DE.即CQ垂直平分DE,∴EQ=DQ.设BD=AE=x,同理可得方程:x2+22=(7﹣x)2,解得x=45 14.综上:BD=56或4514.【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的运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作出辅助线.4、 (1)三角形如图①所示,三边长分别为2、(2)正方形如图②所示.【分析】(1)画一个底边长是2,高为4的钝角三角形即可,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出各边长.(2【详解】(1)如图①所示:很明显,12442EMFS=⨯⨯=,且FM=2,又由题意可得:EM=,EF=(2)如图②所示,由题意可得:AB=BC=CD=D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5、(1)画图见解析;(2)5.5【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在网格中确定2222223110,2313,1417,AB AC BC再顺次连接,,A B C即可;(2)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周围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即可. 【详解】解:(1)如图,ABC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其中:2222223110,2313,1417, AB AC BC(2)11134132314 5.5,222ABCS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网格中作三角形,勾股定理的应用,网格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掌握“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网格三角形的边长”是解本题的关键.。
勾股定理测试卷附答案
C勾股定理能力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长为12,另两条边长均为自然数,则其周长为( ). (A )30 (B )28 (C )56 (D )不能确定2.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比一直角边长2 cm ,另一直角边长为6 cm ,则它的斜边长(A )4 cm(B )8 cm (C )10 cm(D )12 cm3. 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B )14(C )7(D )7或254.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 (A )13 (B )8 (C )25 (D )645. 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715242520715202425157252024257202415(A)(B)(C)(D)6. 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同时扩大同一倍数, 得到的三角形是( )(A ) 钝角三角形 (B ) 锐角三角形 (C ) 直角三角形 (D ) 等腰三角形. 7. 如图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 ( ) (A ) 25 (B ) 12.5 (C ) 9 (D ) 8.5 8. 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 c b a 2)(22+=+,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 等边三角形 (B ) 钝角三角形 (C ) 直角三角形 (D ) 锐角三角形.9.△ABC 是某市在拆除违章建筑后的一块三角形空地.已知∠C=90°,AC=30米,AB=50米,如果要在这块空地上种植草皮,按每平方米草皮a 元计算,那么共需要资金( ). (A )50a 元 (B )600a 元 (C )1200a 元 (D )1500a 元 10.如图,A B ⊥CD 于B ,△ABD 和△BC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CD=17,BE=5,那么AC 的长为( ).(A )12 (B )7 (C )5 (D )135米3米(第10题) (第11题) (第14题)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24分)11. 如图为某楼梯,测得楼梯的长为5米,高3米,计划在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____________米.12. 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斜边AB =2,则222AB AC BC ++=______. 13. 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偶数,则其周长为 .14. 如图,在△ABC 中,∠C=90°,BC=3,AC=4.以斜边AB 为直径作半圆,则这个半圆的面积是____________.(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15. 如图,校园内有两棵树,相距12米,一棵树高13米,另一棵树高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顶端飞到另一棵树的顶端,小鸟至少要飞___________米. 16. 如图,△ABC 中,∠C =90°,AB 垂直平分线交BC 于D若BC =8,AD =5,则AC 等于______________. 17. 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E 垂直于BE ,且AE =3,BE =4,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18. 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和长为7cm,则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_cm 2.EABCDBDE ABCD第18题图7cm三、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19. 11世纪的一位阿拉伯数学家曾提出一个“鸟儿捉鱼”的问题:“小溪边长着两棵棕榈树,恰好隔岸相望.一棵树高是30肘尺(肘尺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另外一棵高20肘尺;两棵棕榈树的树干间的距离是50肘尺.每棵树的树顶上都停着一只鸟.忽然,两只鸟同时看见棕榈树间的水面上游出一条鱼,它们立刻飞去抓鱼,并且同时到达目标.问这条鱼出现的地方离开比较高的棕榈树的树跟有多远?20. 如图,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底边上的高是4.求这个三角形各边的长.21. 如图,A 、B 两个小集镇在河流CD 的同侧,分别到河的距离为AC=10千米,BD=30千米,且CD=30千米,现在要在河边建一自来水厂,向A 、B 两镇供水,铺设水管的费用为每千米3万,请你在河流CD 上选择水厂的位置M ,使铺设水管的费用最节省,并求出总费用是多少?22. 如图所示的一块地,∠ADC=90°,AD=12m ,CD=9m ,AB=39m ,BC=36m ,求这块地的面积。
北师大版2020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自主学习单元综合能力达标测试题1(附答案详解)
北师大版2020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自主学习单元综合能力达标测试题1(附答案详解)1.在△ABC中,∠C=90°,AC=6cm,BC=8cm,则AB等于()A.2cm B.8cm C.10cm D.100cm2.等腰三角形底长为24,底边上的高为5,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37 B.60 C.34 D.533.古埃及人曾经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画直角:把一根长绳打上等距离的13个结,然后以3个结间距、4个结间距、5个结间距的长度为边长,用木桩钉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角便是直角,这样做的道理是()A.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补B.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C.如果三角形两条边长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长的平方D.如果三角形两条边长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长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如图,等腰三角形ABC底边上的高AD为4 cm,周长为16 cm,则△ABC的面积是()A.14 cm2B.13 cm2C.12 cm2D.8 cm25.如图,在波平如镜的湖面上,有一朵盛开的美丽的红莲,它高出水面3尺.突然一阵大风吹过,红莲被吹至一边,花朵刚好齐及水面,如果知道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6尺,则水是()尺.A.3.5 B.4 C.4.5 D.56.如图,Rt△ABC中,∠ACB=90°,AC=3,BC=4,将边AC沿CE翻折,使点A落在AB上的点D处;再将边BC沿CF翻折,使点B落在CD的延长线上的点B′处,两条折痕与斜边AB分别交于点E、F,则线段B′F的长为()A.35B.45C.23D.327.如图,小亮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绳子末端刚好接触到地面,然后将绳子末端拉到距离旗杆8 m处,发现此时绳子末端距离地面2 m,则旗杆的高度(滑轮上方的部分忽略不计)为( )A.12 m B.13 m C.16 m D.17 m8.如图,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1,2,过点B作PQ⊥AB,以点B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弧,交PQ于点C,以原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M,则点M表示的数是( )A.3B.5C.6D.79.以下各组数为边长,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1.5,2,2.5 B.40,50,60 C.7,25,24 D.54,1,3410.有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经过一次“生长”后,在他的左右肩上生出两个小正方形,其中,三个正方形围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经过一次“生长”后,变成了右图,如果继续“生长”下去,它将变得“枝繁叶茂”,请你算出“生长”了2018次后形成的图形中所有的正方形的面积和是()A.2017 B.2018 C.2019 D.111.在ABC ∆中,90,ACB CD ∠=︒是高,若,,BC a AC b ==,,AB c CD h ==,AD k BD p ==,且3,4a b ==,则____,____,____,____c p k h ====.12.如图,一架云梯长10米,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顶端离地面6米,要使梯子顶端离地面8米,则梯子的底部在水平面方向要向左滑动______米.13.已知,如图,△OBC 中是直角三角形,OB 与x 轴正半轴重合,∠OBC=90°,且OB=1,BC=3,将△OBC 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60°再将其各边扩大为原来的2倍,使OB 1=OC ,得到△OB 1C 1,将△OB 1C 1绕原点O 逆时针旋转60°再将其各边扩大为原来的2倍,使OB 2=OC 1,得到△OB 2C 2,…,如此继续下去,得到△OB 2015C 2015,则点C 2015的坐标是_____.14.如图ABC 与ADE 都是以A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DE 交AC 于点F ,若5AB =,32=AD ,当CEF △是直角三角形时,则BD 的长为__________.15.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DE BC ⊥,垂足为点E ,连接AC 交DE 于点F ,点G 为AF 的中点,2ACD ACB ∠=∠.若4DG =,1EC =,则DE 的长为__________.16.如图,在ABC 中,AB 32=,BC 1=,ABC 45∠=,以AB 为边作等腰直角ABD ,使ABD 90∠=,连接CD ,则线段CD 的长为________.17.如图,△OPQ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P ,则它的表达式是y =_____18.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网格上的ABC △是__________三角形.19.三角形中两条较短的边为a +b ,a-b(a>b),则当第三条边为_______时,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20.如图,在直角三角形纸片ABC 中,∠ACB =90°,AC =2,BC =4,点D 在边AB 上,以CD 为折痕将△CBD 折叠得到△CPD ,CP 与边AB 交于点E ,若△DEP 为直角三角形,则BD 的长是_____21.如图,在等边△ABC 中,D 为BC 上一点,∠BAD =3∠CAD, BC=2.(1)求△ABC 的面积;(2)求CD 的值.22.(1)在右面的方格纸中,以线段AB为一边,画一个正方形;(2)如果图中小方格的面积为1平方厘米,你知道(1)中画出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大吗?解释你的计算方法.23.如图,直角坐标系中的网格由单位正方形构成.△ABC中,A点坐标为(2,3)、B (-2,0)、C(0,-1).(1)AB的长为_____,∠ACB的度数为______;(2)若以A、B、C及点D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请写出D点的坐标___________,并在图中画出平行四边形.24.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别等于5 cm,3 cm和1 cm,A和B是这个台阶的两个相对的端点,A点上有一只蚂蚁,想到B点去吃可口的食物.请你想一想,这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着台阶面爬到B点,最短线路是多少?25.小明剪了两张直角三角形纸片,进行了如下的操作:操作一:如图1,将Rt△ABC沿某条直线折叠,使斜边的两个端点A与B重合,折痕为DE.(1)如果AC=6cm,BC=8cm,则△ACD的周长为cm;(2)如果∠B0,则∠CAD= 度;35操作二:如图2,小明拿出另一张Rt△ABC纸片,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若AC=9cm,BC=12cm,请求出CD的长.26.如图1所示,等边△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特性,AD 平分∠BAC ,且AD ⊥BC ,则有∠BAD=30°,BD=CD=12AB .于是可得出结论“直角三角形中, 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请根据从上面材料中所得到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2所示,在△ABC 中,∠ACB=90°,BC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垂足为E ,当BD=5cm ,∠B=30°时,△ACD 的周长= .(2)如图3所示,在△ABC 中,AB=AC ,∠A=120°,D 是BC 的中点,DE ⊥AB ,垂足为E ,那么BE :EA= .(3)如图4所示,在等边△ABC 中,D 、E 分别是BC 、AC 上的点,且AE=DC ,AD 、BE 交于点P ,作BQ ⊥AD 于Q ,若BP=2,求BQ 的长.27.已知四边形ABCD 中,10AB =,8BC =,26CD =,45DAC ∠=︒,15DCA =︒∠.(1)求ADC 的面积.(2)若E 为AB 中点,求线段CE 的长.28.在Rt△ABC 中,∠C=90°,BC=3,AC=4.现在要将交ABC 扩充成等腰三角形,且扩充的部分是以AC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求扩充后等腰三角形的周长.赵佳同学是这样操作的:如图 1 所示,延长BC 到点 D,使CD=BC,连接AD.所以,△ADB 为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则此时△ADB的周长为____________.请你在图2、图3中再设计两种扩充方案,并直接写出扩充后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图2的周长:______________;图3的周长:______________.29.如图(1),Rt△AOB中,∠A=90°,∠AOB=60°,OB=23,∠AOB的平分线OC交AB于C,过O点做与OB垂直的直线ON.动点P从点B出发沿折线BC﹣CO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O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沿折线CO﹣ON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当点P到达点O时P、Q同时停止运动.(1)求OC、BC的长;(2)设△CPQ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3)当P在OC上Q在ON上运动时,如图(2),设PQ与OA交于点M,当t为何值时,△OPM为等腰三角形?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值.30.如图,长方体的长BE=15cm,宽AB=10cm,高AD=20cm,点M在CH上,且CM=5cm,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M,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多少?参考答案1.C【解析】【分析】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可以直接利用勾股定理来求斜边.【详解】解:∵在△ABC中,∠C=90°,AC=6cm,BC=8cm,∴斜边22AB=+=.6810故选C.【点睛】运用勾股定理:a,b,c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c为斜边,则满足c2=a2+b2是解题的关键. 2.B【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求得等腰三角形的腰,据此即可得解.【详解】解:如图:BC=24cm,AD=5cm,△ABC中,AB=AC,AD⊥BC;则BD=DC=BC=6cm;Rt△ABD中,AD=5cm,BD=12cm;由勾股定理,得:AB===13cm,∴△ABC的周长是13+13+24=60cm,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3.D【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详解:设相邻两个结点的距离为m,则此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3m、4m、5m,∵(3m)2+(4m)2=(5m)2,∴以3m、4m、5m为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属于基础题,注意仔细阅读题目所给内容,得到解题需要的信息,比较简单.4.C【解析】【分析】设BD=xcm,由题意表示出AB的长度,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出x,进而求出△ABC的面积.【详解】设BD=xcm,∵等腰△ABC,∴AB=AC,∵AD⊥BC,∴BD=CD=xcm,∴AB=12(16﹣2x),由勾股定理可得:[12(16﹣2x)]2=x2+42,解得x=3,∴BC=2BD=6cm,∴S△ABC=12×6×4=12cm2.故选C.【点睛】本题关键在于设未知数,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5.C【解析】试题分析:如图,设水深h尺,在Rt△ABC中,AB=h,AC=h+3,BC=6,由勾股定理得,AC 2=AB 2+BC 2,即(h+3)2=h 2+62,∴h 2+6h +9=h 2+36,6h =27,解得h=4.5.故答案选C .考点:勾股定理.6.B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折叠可得CD=AC=3,BC=4,∠ACE=∠DCE ,∠BCF=∠B /CF ,CE ⊥AB ,然后求得△BC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进而求得∠B /GD=90°,CE-EF=125,ED=AE=95,从而求得B /D=1,DF=35,在Rt △B /DF 中,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得B /F 的长. 【详解】解:根据首先根据折叠可得CD=AC=3,B /C=B4,∠ACE=∠DCE ,∠BCF=∠B /CF ,CE ⊥AB ,∴BD=4-3=1,∠DCE+∠B /CF=∠ACE+∠BCF ,∴∠ACB=90°,∴∠ECF=45°,∴△EC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F=CE ,∠EFC=45°,∴∠BFC=∠B /FC=135°,∴∠B /FD=90°,∵S △ABC =12AC×BC=12AB×CE , ∴AC×BC=AB×CE ,∵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5,∴CE=125,∴EF=125,22AC CE -=95∴DE=EF-ED=35, ∴B /22B D DF '-=45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等,根据折叠的性质求得相等的角是解本题的关键.7.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设旗杆高度为x,可得AC=AD=x,AB=(x﹣2)m,BC=8m,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x.【详解】设旗杆高度为x,则AC=AD=x,AB=(x﹣2)m,BC=8m,在Rt△ABC中,AB2+BC2=AC2,即(x﹣2)2+82=x2,解得:x=17,即旗杆的高度为17米.故选D.【点睛】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构造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方法就是作垂线.8.B【解析】【分析】先依据勾股定理可求得OC的长,从而得到OM的长,于是可得到点M对应的数.【详解】解:由题意得可知:OB=2,BC=1,依据勾股定理可知:∴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实数与数轴,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9.B【解析】分析:判断是否可以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则判断两小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详解:A. ()()2221.52 2.5+=,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B. 222405060,+≠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C. 22272425,+=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D. 22235144⎛⎫⎛⎫+= ⎪ ⎪⎝⎭⎝⎭,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点睛: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0.C【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知“生长”1次后,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即所有正方形的面积和是2×1=2;“生长”2次后,所有的正方形的面积和是3×1=3,推而广之即可求解. 【详解】设直角三角形的是三条边分别是a ,b ,c .根据勾股定理,得a 2+b 2=c 2,即正方形A 的面积+正方形B 的面积=正方形C 的面积=1.推而广之,“生长”了2019次后形成的图形中所有的正方形的面积和是2019×1=2019.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是能够根据勾股定理发现每一次得到的新的正方形的面积和与原正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11.5,91612,,555【解析】【分析】运用勾股定理可求解c,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解h,再利用勾股定理可分别求解出k和p. 【详解】由勾股定理得:c2=a2+b2=9+16=25,则c=5;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ab=ch,则3×4=5×h,则h=125;由勾股定理得:b2=k2+h2,则16= k2+(125)2,则k=165,a2=p2+h2,则9= p2+(125)2,则p=95.【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12.2【解析】【分析】如图,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E的长,根据BE=BC-CE即可得答案.【详解】如图,AB=DE=10,AC=6,DC=8,∠C =90°,∴BC=2222106AB AC-=-=8,CE=2222108DE DC-=-=6,∴BE=BC-CE=2(米),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3.(22016,0)【解析】∵∠OBC=90°,OB=1,BC=,∵将△OBC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60°再将其各边扩大为原来的2倍,使OB1=OC,∴OC1=2OC=2×2=4=22,OC2=2OC1=2×4=8=23,OC3=2OC2=2×8=16=24,…,OC n=2n+1,∴OC2015=22016,∵2015÷6=335…5,∴点C2015与点C5在同一射线上,在x轴正半轴,坐标为(22016,0).点睛:根据直角三角形得出∠BOC=60°,然后求出OC1、OC2、OC3、…、OC n的长度,再根据周角等于360°,每6个为一个循环组,求出点C2015是第几个循环组的第几个点,再根据变化规律写出点的坐标即可.14.113【解析】∵△ABC、△ADE都是以A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AD=AE,∠BAC=∠DAE=90°,∴∠BAC-∠DAC=∠DAE-∠DAC,即∠BAD=∠CAE,∴在△ABD和△ACE中:AB ACBAD CAEAD AE=⎧⎪∠=∠⎨⎪=⎩,∴△ABD≌△ACE,∴BD=CE.①如图1,当∠CFE=90°时,AF⊥DE,∴AF=EF=22AE=23232=,∴CF=AC-AF=5-3=2,∴在Rt△CEF中,223213+=∴13②如图2:当∠CEF=90°时,∠AEC=90°+45°=135°,∵△ABD ≌△ACE ,∴∠ADB=∠AEC=135°,∴∠ADB+∠ADE=135°+45°=180°,∴点B 、D 、F 三点共线,过点A 作AG ⊥DE 于点G ,则AG=DG=22AD=2323⨯=, ∴在Rt △ABG 中,BG=22534-=,∴BD=BG-DG=4-3=1.综上所述,131.1515【解析】∵AD BC ∥,DE BC ⊥.∴DAC ACB ∠=∠,90ADE DEC ∠=∠=︒.∵G 为AF 的中点.∴AG GD GF ==.∴ADG DAG ACB ∠=∠=∠.∴2DGC ADG DAG ACB ∠=∠+∠=∠.∵DG DC =.∵4DG =,1EC =.∴4DC =,∵90DEC ∠=︒. ∴222241DE DC EC =-=-15=.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求出DG=DC 后利用勾股定理求DE 的长.16.13【解析】【分析】延长BC 交AD 于点E ,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D ,再求出BE=DE=12AD 并得到BE ⊥AD ,然后求出CE ,在Rt △CDE 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CD 的长.【详解】延长BC 交AD 于点E ,∵∠ABD=90°,∠ABC=45°,∴∠DBC=45°,∵AB=BD ,∴BE=DE=12AD ,BE ⊥AD , ∵2,∴AD=6,∴DE=BE=3,∵BC=1,∴CE=2,∴CD2=DE2+CE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熟练掌握这两点是解题的关键.17.【解析】分析:过点P作PD⊥x轴于点D,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知OD=12OQ=1,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PD的长,故可得出P点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OP的解析式即可.详解:解:过点P作PD⊥x轴于点D,∵△OPQ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OD=12OQ=12×2=1,在Rt△OPD中,∵OP=2,OD=1,∴PD=∴P(1,设直线OP的解析式为y=kx(k≠0),k,∴直线OP的解析式为y..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先根据题意得出点P 的坐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直角三角形【解析】∵2223213AB =+=,2224652BC =+=,2221865AC =+=,∴222AB BC AC +=,∴ABC △为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92222a b +【解析】 22a b a b ++-()()2222a b +. 2222a b +204552. 【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形:①如图1中,当∠EDF =90°时,作CH ⊥AB 于H .只要证明CH =DH ,即可解决问题;②如图2中,当∠DEF =90°时,设DE =x ,则EF =2x ,DF =BD 5,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1中,当∠EDF =90°时,作CH ⊥AB 于H .在Rt△ACB中,∵AC=2,BC=4,∴AB=2224+=25,∴CH=AC BCAB⋅=455.∵∠ACB=∠AHC=90°,∴∠ACH+∠BCH=90°,∠BCH+∠B=90°,∴∠ACH=∠B=∠F.∵CH∥DF,∴∠F=∠HCE,∴∠ACH=∠HCE,∠DCE=∠DCB,∴∠HCD=45°,∴HC=HD=45.∵AH=22AC CH-=255,∴BD=AB﹣AH﹣DH=25﹣655=455.如图2中,当∠DEF=90°时,设DE=x,则EF=2x,DF=BD=5x.∵AE+DE+BD=25,∴255+x+5x=25,∴x=2﹣255,∴BD=5x=25﹣2.综上所述:BD的长为455或25﹣2.故答案为455或52.【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首先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填空题中的压轴题.21.(1)S△ABC32)3【解析】【分析】(1)过点A作AM⊥BC于M,根据已知可得BM=CM=12BC=1,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M的长,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求解即可;(2)过点D作DN⊥AC于N,根据已知则可得到△ADM≌△AND,从而得DM=DN,AN=AM=3,继而得CN=AC-AB=2-3,设DM=DN=x,则CD=CM-DM=1-x,在Rt△CDN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x即可得.【详解】(1) 过点A作AM⊥BC于M,∵△ABC是等边三角形,∴BM=CM=12BC=1,∠BAM=∠CAM=30°,在Rt△CAM中,AM2+CM2=AC2,∴AM 2+12=22 ,∴AM=3,∴S△ABC=12BC·AM =12×2×3=3;(2)∵∠BAD=3∠CAD,∠BAD+∠CAD=∠BAC=60°,∴∠CAD=14∠BAC=15°,∠MAD=∠MAC-∠DAC=15°,∴AD平分∠MAC ,过点D作DN⊥AC于N,则△ADM≌△AND,∴DM=DN,3∴3,设DM=DN=x,则CD=CM-DM=1-x,在Rt△CDN中,DN2+CN2=CD2,x232=(1-x)2 ,解得:3-3,∴3【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添加辅助构造直角三角形进行解题是关键.22.(1)作图见解析;(2)正方形的面积是53,解释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在网格中分别过点A作AD⊥AB于点A,过点B作BC⊥AB于点B,并使AD=AB=BC,再连接CD即可得到所求正方形;(2)如图,由勾股定理易得AB=22+=,再由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计算出正2753方形ABCD的面积了.试题解析:(1)如图,过A、B分别作AD⊥AB,BC⊥AB,并且使得AD=BC=AB,连接CD,则图中所得四边形ABCD为所求正方形;(2)如图,∵图中小方格为的面积为1cm2,∴小方格的边长为1cm,∴AB=222753+=,=AB2=53.∴S正方形ABCD23.(1)5 90°(2)(0,4)或(4,2)或(-4,-4),平行四边形如图.【解析】分析:(1)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BC,AC的值,然后由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 (2)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然后根据图可求得平行四边形中D 点的坐标.详解:(1)根据点A 和点B 的坐标可知:AB =()22223++=5;同理可得BC =()22111++=5,AC =2224+=5, 所以有(5)2+(25)2=52,即222BC AC AB +=,故△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ACB =90°. (2)点D 的坐标为(0,4)或(4,2)或(-4,-4),所作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点睛: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坐标与图形性质,注意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24.蚂蚁爬行的最短线路为13 cm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先将图形平面展开(如图所示),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为线段AB 的长,再用勾股定理求得AB 的长即可.试题解析:如图所示,将台阶展开.∵AC=3×3+1×3=12,BC=5,∴AB 2=AC 2+BC 2=132,∴AB=13(cm).∴蚂蚁爬行的最短线路为13 cm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化曲面问题为平面问题,再用所学的知识解决.25.操作一:(1)14 cm ;(2)∠CAD =20度;操作二:CD=4.5cm【解析】【分析】操作一:(1)依据DE 垂直平分AB ,可得AD=BD ,依据△ACD 的周长=AD+CD+AC=BD+CD+AC=BC+AC 进行计算即可;(2)依据DE 垂直平分AB ,可得AD=BD ,即可得出∠B=∠BAD=35°,再根据Rt △ABC中,∠BAC=90°-35°=55°,即可得到∠CAD=55°-35°=20°;操作二:设CD=DE=x ,则BD=12-x ,Rt △ABC 中,15AB ==,BE=15-9=6,依据Rt △BDE 中,DE 2+BE 2=BD 2,可得方程x 2+62=(12-x )2,即可得CD=4.5cm .【详解】操作一:(1)由折叠可得,DE 垂直平分AB ,∴AD =BD ,∴△ACD 的周长为AD +CD +AC =BD +CD +AC =BC +AC =8+6=14(cm )故答案为14;(2)由折叠可得,DE 垂直平分AB ,∴AD =BD ,∴35B BAD ∠=∠=,又∵Rt △ABC 中,903555BAC ∠=-=,∴553520CAD ∠=-=,故答案为20;操作二:∵AC=9cm ,BC=12cm ,∴15AB ==(cm ),根据折叠性质可得AC=AE=9cm ,∴BE=AB ﹣AE=6cm ,设CD=x ,则BD=12﹣x ,DE=x ,在Rt △BDE 中,由题意可得方程x 2+62=(12﹣x )2,解之得x=4.5,∴CD=4.5cm .【点睛】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勾股定理,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6.(1)15cm ;(2)3:1;(3)【解析】整体分析:(1)由“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AC 的长;(2)连接AD ,由“三线合一”得∠BAD=60°,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的30°角所对的直角边的性质,分别把BE ,EA 用BD 表示;(3)证明△BAE≌△ACD,得∠BPQ=60°,结合勾股定理求解.解:(1)∵DE 是线段BC 的垂直平分线,∠ACB=90°,∴CD=BD,AD=BD .又∵在△ABC 中,∠ACB=90°,∠B=30°, ∴AC=12AB , ∴△ACD 的周长=AC+AB=3BD=15cm .故答案为15cm ;(2)连接AD ,如图所示.∵在△ABC 中,AB=AC ,∠A=120°,D 是BC 的中点,∴∠BAD=60°.又∵DE⊥AB,,EA=12AD ,AD ,∴EA=1212AD , ∴BE:AE=3:1.故答案为3:1.(3)∵△ABC 为等边三角形.∴AB=AC,∠BAC=∠ACB=60°,在△BAE 和△ACD 中,AE=CD ,∠BAC=∠ACB,AB=AC ,∴△BAE≌△ACD(SAS),∴∠ABE=∠CAD.∵∠BPQ 为△ABP 外角,∴∠BPQ=∠ABE+∠BAD.∴∠BPQ=∠CAD+∠BAD=∠BAC=60°,∵BQ⊥AD,∴∠PBQ=30°,∴BP=2PQ=2,∴PQ=1,2BP PQ -2221-3.27.(1)933-(2)5【解析】试题分析:(1)如图,过点C 作CF ⊥AD 于点F ,由此可得∠CFA=90°,由已知条件可得∠CDF=60°,从而可得∠DCF=30°,即可由CD 的长度求得DF 、CF 及AF 的长度,从而可得AD 的长度,就可计算出△ADC 的面积了;(2)在Rt △ACF 中由CF 32CAF=45°可求得AC 的长,结合已知的AB=10、BC=8可的AC 2+BC 2=AB 2,从而可证得∠ACB=90°,结合点E 是AB 的中点,即可得到CE=12AB=5. 试题解析:(1)过点C 作CF AD ⊥,交AD 延长线于点F ,∵45DAC ∠=︒,15DCA ∠=︒,∴CDF DAC DCA ∠=∠+∠ 451560=︒+︒=︒,在Rt CFD 中,26CD =,∴ 162DF CD ==, ()()222226632CF CD DF =-=-=,∴ 326AD AF DF =-=-,∴ 12ADC S AD CF =⨯ ()1236322=⨯-⨯ 933=-.(2)在Rt AFC 中,∵ 45DAC ∠=︒,32CF =∴ 22326AC CF ===,在ABC 中,∵ 2222268AC BC AB +=+=∴ △ABC 是直角三角形,又∵ E 为AB 中点,∴ 1110522CE AB ==⨯=. 28.16 5 403 【解析】试题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AB 的长进而得出△ADB 的周长;再根据题目要求扩充成AC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利用AB=BD ,AD=BD ,分别得出答案.试题解析:∵在Rt △ABC 中,∠C=90°,BC=3,AC=4,CD=BC ,∴5=,则AD=AB=5,故此时△ADB 的周长为:5+5+6=16;如图2所示:AD=BD 时,设DC=x ,则AD=x+3,在Rt △ADC 中,(x+3)2=x 2+42,解得:x=76, 故AD=3+76=256 , 则此时△ADB 的周长为:256+256+5=403 ; 如图3所示:AB=BD 时,在Rt △ADC 中,=则此时△ADB的周长为:故答案为(1)16;(2)40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通过分类求出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情况是解此题的关键.29.(1)OC=2,BC=2;(2)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是:S=22(02)4)t t ⎧<≤⎪⎪-+<≤;(3)当t 为83时,△OPM 是等腰三角形. 【解析】整体分析:(1)先求出OA ,判断OC=CB ,再在Rt △AOC 中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2)分点P 在BC 上,与点C 重合,在CO 上,与点O 重合四种情况分类讨论,注意画出相应的图形,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的和差关系求解;(3)因为等腰三角形的腰不确定,所以需要分三种情况讨论,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列方程求解.(1)解:∵∠A=90°,∠AOB=60°,∴∠B=30°,∴OA=12由勾股定理得:AB=3,∵OC平分∠AOB,∴∠AOC=∠BOC=30°=∠B,∴OC=BC,在△AOC中,AO2+AC2=CO2,∴(3)²+(3﹣OC)2=OC2,∴OC=2=BC,答:OC=2,BC=2.(2)解:①当P在BC上,Q在OC上时,0<t<2,则CP=2﹣t,CQ=t,过P作PH⊥OC于H,∴∠HCP=60°,∠HPC=30°,∴CH=12CP=12(2﹣t),HP=32(2﹣t),∴S△CPQ=12CQ×PH=12×t×3(2﹣t),即S=﹣3t2+3t;②当t=2时,P在C点,Q在O点,此时,△CPQ不存在,∴S=0,③当P在OC上,Q在ON上时2<t<4,过P作PG⊥ON于G,过C作CZ⊥ON于Z,∵CO=2,∠NOC=60°,∴3CP=t﹣2,OQ=t﹣2,∠NOC=60°,∴∠GPO=30°,∴OG=12OP=12(4﹣t),34﹣t),∴S△CPQ=S△COQ﹣S△OPQ=12×(t﹣2)×3﹣12×(t﹣2)×34﹣t),即3233.④当t=4时,P 在O 点,Q 在ON 上,如图(3)过C 作CM ⊥OB 于M ,CK ⊥ON 于K ,∵∠B=30°,由(1)知BC=2,∴CM=12BC=1, 有勾股定理得:3∵3,∴333,∴S=12PQ×CK=12×2×33 综合上述: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是:S=2233(02)333(24)t t t ⎧+<≤⎪⎪⎨⎪+<≤⎪; (3)解:如图(2),∵ON ⊥OB ,∴∠NOB=90°,∵∠B=30°,∠A=90°,∴∠AOB=60°, ∵OC 平分∠AOB ,∴∠AOC=∠BOC=30°,∴∠NOC=90°﹣30°=60°, ①OM=PM 时,∠MOP=∠MPO=30°, ∴∠PQO=180°﹣∠QOP ﹣∠MPO=90°, ∴OP=2OQ ,∴2(t ﹣2)=4﹣t ,解得:t=83, ②PM=OP 时,∠PMO=∠MOP=30°, ∴∠MPO=120°,∵∠QOP=60°,∴此时不存在; ③OM=OP 时,过P 作PG ⊥ON 于G ,OP=4﹣t ,∠QOP=60°, ∴∠OPG=30°,∴GO=12(4﹣t ),34﹣t ), ∵∠AOC=30°,OM=OP ,∴∠OPM=∠OMP=75°, ∴∠PQO=180°﹣∠QOP ﹣∠QPO=45°,∴34﹣t ),∵OG+QG=OQ,∴12(4﹣t)+3(4﹣t)=t﹣2,解得:t=623+综合上述:当t为83或6233+时,△OPM是等腰三角形.30.25cm【解析】分析: 将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然后根据两点之间线段距离最短,利用根据勾股定理进行求解,根据立体展开成平面图形情况分类讨论进行进行比较.详解:将长方体沿CH,HE,BE剪开翻折,使面ABCD和面BEHC在同一个平面内,连接AM,如图1,由题意可得:MD=MC+CD=5+10=15cm,AD=20cm,在Rt△ADM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M=25cm,将长方体沿CH、GD、GH剪开翻折,使面ABCD和面D CH G在同一个平面内,连接AM,如图2,由题意得:BM=BC+MC=20+5=25(cm),AB=10cm,在Rt△ABM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M29cm,将长方体沿CD、CH、GH剪开翻折,连接AM,如图3,由题意得:AC=AB+BC=10+20=30(cm),MC=5cm,在Rt△ACM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M37cm,∵25<29<37则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25cm.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拓展应用,“化曲面为平面”是解决“怎样爬行最近”这类问题的关键.。
2019—2020年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勾股定理》综合测试题及答案解析(试卷).docx
《第1章勾股定理》一、填空题1.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12,则斜边长为,斜边上的高为.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是3和4,则第三边长为.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cm,底边长为6cm,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cm2.4.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8,正方形A的面积是11,B的面积是10,C的面积是13,则D的面积为.5.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8米,另一棵高2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则它至少要飞行米.6.如图,直线l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B,点A,C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是1和2,则正方形ABCD 的面积是.7.如图,是一个长方体,长4、宽3、高1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三角形的周长为.8.在△ABC中,∠C=90°,a、b、c分别为∠A、∠B、∠C的对边.若a=6,c=10,则b= ;若a=12,b=5,则C= ;若c=15,b=13,则a= .9.在△ABC中,AB=AC,AD⊥BC,若AB=13,BC=10,则AD= .10.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6、8、a,则a2= .11.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边上的高为6,则底边长为.12.小颖从学校出发向南走了150m,接着向东走了80m到达书店,则学校与书店的距离是m.13.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小刚头顶正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小刚5000米,则飞机每小时飞行千米.二、选择题14.下列几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是()A.a=7,b=24,c=25 B.a=1.5,b=2,c=2.5C.D.a=15,b=8,c=1715.在下列以线段a,b,c的长为三边的三角形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a=9,b=41,c=40 B.a=5,b=12,c=13C.a:b:c=3:4:5 D.a=11,b=12,c=1516.△ABC中,AB=13cm,AC=15cm,高AD=12,则BC的长为()A.14 B.4 C.14或4 D.以上都不对17.“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果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直角三角形中短直角边a,较长直角边为了b,那么(a+b)2的值为()A.13 B.14 C.25 D.16918.如图,已知矩形ABCD沿着直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BC交AD于E,AD=8,AB=4,则DE的长为()A.3 B.4 C.5 D.619.两只小鼹鼠在地下打洞,一只朝前方挖,每分钟挖8cm,另一只朝左挖,每分钟挖6cm,10分钟后,两只小鼹鼠相距()A.50cm B.100cm C.140cm D.80cm20.一个圆桶底面直径为24cm,高32cm,则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为()A.20cm B.50cm C.40cm D.45cm21.如图,将一根长24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cm的圆柱形茶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为acm(茶杯装满水),则a的取值范围是.22.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24,斜边长为10,则其面积为()A.96 B.49 C.24 D.4823.有下面的判断:①△ABC中,a2+b2≠c2,则△ABC不是直角三角形.②△ABC是直角三角形,∠C=90°,则a2+b2=c2.③若△ABC中,a2﹣b2=c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④若△ABC是直角三角形,则(a+b)(a﹣b)=c2.以上判断正确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三、解答题:24.在Rt△ABC中,∠C=90°,已知c=25,b=15,求a.25.甲、乙两同学在操场上,从同一旗杆处出发,甲向北走18米,乙向东走16米以后,又向北走6米,此时甲、乙两同学相距多远?26.一梯子斜靠在某建筑物上,当梯子的底端离建筑物9m时,梯子可以达到的高度是12m,你能算出梯子的长度吗?27.如图是一块地,已知AD=8cm,CD=6cm,∠D=90°,AB=26cm,BC=24cm,求这块地的面积.28.如图,滑杆在机械槽内运动,∠ACB为直角,已知滑杆AB长2.5米,顶端A在AC上运动,量得滑杆下端B距C点的距离为1.5米,当端点B向右移动0.5米时,求滑杆顶端A下滑多少米?29.如图,折叠长方形纸片ABCD,先折出折痕(对角线)BD,再折叠使AD边与BD重合,得折痕DG,若AB=4,BC=3,求AG的长.30.如图,长方形ABCD中,AB=4,BC=5,将长方形沿折痕AF折叠,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E处.(1)求BE的长;(2)求CF的长.31.已知:a、b、c为△ABC的三边,且满足a2c2﹣b2c2=a4﹣b4,试判断△ABC的形状.解:∵a2c2﹣b2c2=a4﹣b4,①∴c2(a2﹣b2)=(a2+b2)(a2﹣b2).②∴c2=a2+b2.③∴△ABC是直角三角形.问:(1)在上述解题过程中,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请写出该步的代号:;(2)错误的原因为;(3)本题正确的解题过程:《第1章勾股定理》(山东省济南市兴济中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1.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12,则斜边长为13 ,斜边上的高为.【考点】勾股定理.【分析】可先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长,然后再根据直角三角形面积的两种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可得:AB2=52+122,则AB=13,直角三角形面积S=×5×12=×13×CD,可得:斜边的高CD=.故答案为:13,.【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综合运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此题难度不大.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是3和4,则第三边长为5或.【考点】勾股定理.【专题】分类讨论.【分析】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但没有明确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因此分两种情况讨论:①3是直角边,4是斜边;②3、4均为直角边;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上述两种情况下,第三边的长.【解答】解:①长为3的边是直角边,长为4的边是斜边时:第三边的长为:=;②长为3、4的边都是直角边时:第三边的长为:=5;综上,第三边的长为:5或.故答案为:5或.【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要注意的是由于已知的两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并不明确,所以一定要分类讨论,以免漏解.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cm,底边长为6cm,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12 cm2.【考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作底边上的高,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和勾股定理求出高,再代入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作底边BC上的高AD,则AB=5cm,BD=×6=3cm,∴AD===4,∴三角形的面积为:×6×4=12cm2.【点评】本题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作出底边上的高,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高的长度,作高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8,正方形A的面积是11,B的面积是10,C的面积是13,则D的面积为30 .【考点】勾股定理.【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运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最大正方形的面积64,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如图记图中三个正方形分别为P、Q、M.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与B的面积的和是P的面积;C与D的面积的和是Q的面积;而P,Q的面积的和是M的面积.即A、B、C、D的面积之和为M的面积.∵M的面积是82=64,∴A、B、C、D的面积之和为64,设正方形D的面积为x,∴11+10+13+x=64,∴x=30.故答案为:30.【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正方形的面积,得出正方形A,B,C,D的面积和即是最大正方形M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8米,另一棵高2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则它至少要飞行10 米.【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从题目中找出直角三角形并利用勾股定理解答.【解答】解:过点D作DE⊥AB于E,连接BD.在Rt△BDE中,DE=8米,BE=8﹣2=6米.根据勾股定理得BD=10米.【点评】注意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熟练运用勾股定理.6.如图,直线l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B,点A,C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是1和2,则正方形ABCD 的面积是 5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分析】根据正方形性质得出AB=CB,∠ABC=90°,求出∠EAB=∠FBC,证△AEB≌△BFC,求出BE=CF=2,在Rt△AEB中,由勾股定理求出AB,即可求出正方形的面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ABC=90°,∵AE⊥EF,CF⊥EF,∴∠AEB=∠BFC=90°,∴∠ABE+∠CBF=180°﹣90°=90°,∠ABE+∠EAB=90°,∴∠EAB=∠CBF,在△AEB和△BFC中,,∴△AEB≌△BFC(AAS),∴BE=CF=2,在Rt△AED中,由勾股定理得:AB==,即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求出BE=CF,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型较好,难度适中.7.如图,是一个长方体,长4、宽3、高1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三角形的周长为30 .【考点】勾股定理.【分析】在底面上,阴影三角形的边长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阴影部分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利用两直角边求出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在直角△BC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到BC===5.在直角△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C===13.所以,图中阴影部分的三角形的周长为:AB+BC+AC=12+5+13=30.故答案是:30.【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正确认识到阴影部分的形状是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主要考查空间想象能力.8.在△ABC中,∠C=90°,a、b、c分别为∠A、∠B、∠C的对边.若a=6,c=10,则b= 8 ;若a=12,b=5,则C= 13 ;若c=15,b=13,则a= 2.【考点】勾股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画出图形,根据勾股定理直接解答.【解答】解:如图:在Rt△ABC中,a=6,c=10,则b===8;在Rt△ABC中,a=12,b=5,则c===13;在Rt△ABC中,c=15,b=13,则a===2.故答案为8,13,2.【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要注意分清直角边和斜边,另外,解答时要注意画出图形,找到相应的边和角,再代入公式计算.9.在△ABC中,AB=AC,AD⊥BC,若AB=13,BC=10,则AD= 12 .【考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是BC边的中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即可.【解答】解:∵在△ABC中,AB=AC,AD⊥BC,AB=13,BC=10,∴BD=BC=×10=5,∴AD===1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6、8、a,则a2= 100或28 .【考点】勾股定理.【分析】本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但未明确这两条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因此两条边中的较长边8既可以是直角边,也可以是斜边,所以求第三边的长必须分类讨论,即8是斜边或直角边的两种情况,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解答】解:(1)若8是直角边,则第三边x是斜边,由勾股定理得:62+82=a2,所以a2=100;(2)若8是斜边,则第三边a为直角边,由勾股定理得:62+x2=82,所以a2=28.故答案为:100或28.【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当已知条件中没有明确哪是斜边时,要注意讨论,一些学生往往忽略这一点,造成丢解.11.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边上的高为6,则底边长为16 .【考点】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AB=AC=6,AD⊥BC,AD=6,∴BD===8,∴BC=2BD=16.故答案为:1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小颖从学校出发向南走了150m,接着向东走了80m到达书店,则学校与书店的距离是170 m.【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正南方向和正东方向成九十度,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正南方向和正东方向成90°,∴根据勾股定理得学校与书店之间的距离为=170(米).故答案为:170.【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勾股定理进行计算.13.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小刚头顶正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小刚5000米,则飞机每小时飞行540 千米.【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先画出图形,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解答.【解答】解:设A点为小刚头顶,C为正上方时飞机的位置,B为20s后飞机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2=BC2+AC2,即BC2=AB2﹣AC2=9000000,∴BC=3000米,∴飞机的速度为3000÷20×3600=540(千米/小时),故答案为:540.【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善于观察题目的信息是解题以及学好数学的关键.解题时注意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使问题直观化.二、选择题14.下列几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是()A.a=7,b=24,c=25 B.a=1.5,b=2,c=2.5C.D.a=15,b=8,c=17【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解答】解:A、满足勾股定理:72+242=252,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满足勾股定理:1.52+22=2.52,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不满足勾股定理,不是勾股数,故C选项符合题意;D、满足勾股定理:152+82=172,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知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在下列以线段a,b,c的长为三边的三角形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a=9,b=41,c=40 B.a=5,b=12,c=13C.a:b:c=3:4:5 D.a=11,b=12,c=15【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验证四个选项中数据是否满足“较小两边平方的和等于最大边的平方”,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因为92+402=41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此选项错误;B、因为52+122=13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此选项错误;C、因为32+42=52,故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此选项错误.D、因为112+122≠15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验证四个选项.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套入数据验证“较小两边平方的和是否等于最大边的平方”是关键.16.△ABC中,AB=13cm,AC=15cm,高AD=12,则BC的长为()A.14 B.4 C.14或4 D.以上都不对【考点】勾股定理.【专题】分类讨论.【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求得BD,CD,再由图形求出BC,在锐角三角形中,BC=BD+CD,在钝角三角形中,BC=CD﹣BD.【解答】解:(1)如图,锐角△ABC中,AB=13,AC=15,BC边上高AD=12,在Rt△ABD中AB=13,AD=12,由勾股定理得BD2=AB2﹣AD2=132﹣122=25,则BD=5,在Rt△ABD中AC=15,AD=12,由勾股定理得CD2=AC2﹣AD2=152﹣122=81,则CD=9,故BC=BD+DC=9+5=14;(2)钝角△ABC中,AB=13,AC=15,BC边上高AD=12,在Rt△ABD中AB=13,AD=12,由勾股定理得BD2=AB2﹣AD2=132﹣122=25,则BD=5,在Rt△ACD中AC=15,AD=12,由勾股定理得CD2=AC2﹣AD2=152﹣122=81,则CD=9,故BC的长为DC﹣BD=9﹣5=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把三角形边的问题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用勾股定理解答.17.“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果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直角三角形中短直角边a,较长直角边为了b,那么(a+b)2的值为()A.13 B.14 C.25 D.169【考点】勾股定理.【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勾股定理,结合图形进行分析发现:大正方形的面积即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13,也就是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是13,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是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小正方形的面积即2ab=12.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结合勾股定理a2+b2=13,四个三角形的面积=4×ab=13﹣1,∴2ab=12,联立解得:(a+b)2=13+12=2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注意观察图形:发现各个图形的面积和a,b的关系.18.如图,已知矩形ABCD沿着直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BC交AD于E,AD=8,AB=4,则DE的长为()A.3 B.4 C.5 D.6【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先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CD=C′D,∠C=∠C′=90°,再设DE=x,则AE=8﹣x,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Rt△ABE≌Rt△C′DE,可得出BE=DE=x,在Rt△ABE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x 的值,进而得出DE的长.【解答】解:∵Rt△DC′B由Rt△DBC翻折而成,∴CD=C′D=AB=8,∠C=∠C′=90°,设DE=x,则AE=8﹣x,∵∠A=∠C′=90°,∠AEB=∠DEC′,∴∠ABE=∠C′DE,在Rt△ABE与Rt△C′DE中,,∴Rt△ABE≌Rt△C′DE(ASA),∴BE=DE=x,在Rt△ABE中,AB2+AE2=BE2,∴42+(8﹣x)2=x2,解得:x=5,∴DE的长为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翻折变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熟知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的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9.两只小鼹鼠在地下打洞,一只朝前方挖,每分钟挖8cm,另一只朝左挖,每分钟挖6cm,10分钟后,两只小鼹鼠相距()A.50cm B.100cm C.140cm D.80cm【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知:它们挖的方向构成了直角.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解答】解:由图可知,AC=8×10=80cm,BC=6×10=60cm,由勾股定理得,AB===100cm.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画出正确的图形,再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20.一个圆桶底面直径为24cm,高32cm,则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为()A.20cm B.50cm C.40cm D.45cm【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如图,AC为圆桶底面直径,所以AC=24cm,CB=32cm,那么线段AB的长度就是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的长度,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出AB,也就求出了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的长度.【解答】解:如图,AC为圆桶底面直径,∴AC=24cm,CB=32cm,∴线段AB的长度就是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的长度,∴AB==40cm.故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的长度为40cm.故选C.【点评】此题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把握好题目的数量关系,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结果.21.如图,将一根长24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cm的圆柱形茶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为acm(茶杯装满水),则a的取值范围是11cm≤a≤12cm .【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解答】解:当筷子与杯底垂直时h最大,h最大=24﹣12=12cm.当筷子与杯底及杯高构成直角三角形时a最小,如图所示:此时,AB===13cm,故a=24﹣13=11cm.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11cm≤a≤12cm.故答案是:11cm≤a≤12cm.【点评】此题将勾股定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考查了同学们的观察力和由具体到抽象的推理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求出h的最大及最小值,有一定难度.22.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24,斜边长为10,则其面积为()A.96 B.49 C.24 D.48【考点】勾股定理.【专题】方程思想.【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两直角边,再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解答】解: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24,斜边长为10,则两直角边的和为24﹣10=14,设一直角边为x,则另一边14﹣x,根据勾股定理可知:x2+(14﹣x)2=100,解得x=6或8,所以面积为6×8÷2=2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两直角边,再计算面积.23.有下面的判断:①△ABC中,a2+b2≠c2,则△ABC不是直角三角形.②△ABC是直角三角形,∠C=90°,则a2+b2=c2.③若△ABC中,a2﹣b2=c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④若△ABC是直角三角形,则(a+b)(a﹣b)=c2.以上判断正确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分析】欲求证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这里给出三边的长,需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解答】解:①c不一定是斜边,故错误;②正确;③正确;④若△ABC是直角三角形,c不是斜边,则(a+b)(a﹣b)≠c2,故错误.共2个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三、解答题:24.在Rt△ABC中,∠C=90°,已知c=25,b=15,求a.【考点】勾股定理.【分析】直接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的值.【解答】解:∵∠C=90°,c=25,b=15,∴a==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正确应用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25.甲、乙两同学在操场上,从同一旗杆处出发,甲向北走18米,乙向东走16米以后,又向北走6米,此时甲、乙两同学相距多远?【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然后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CB的长.【解答】解:过C作CA⊥BA,由题意得:=20(米),答:此时甲、乙两同学相距20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是画出示意图,掌握勾股定理.26.一梯子斜靠在某建筑物上,当梯子的底端离建筑物9m时,梯子可以达到的高度是12m,你能算出梯子的长度吗?【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专题】数形结合.【分析】如(解答)图,AB为梯子长,AC为底端离建筑物的长9m,BC为顶端离地面的长12m;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解答】:解:如图:∵AC=9m,BC=12m,∠C=90°∴AB==15m∴梯子的长度为15米.【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时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关键是从实际问题中整理出数学问题.27.如图是一块地,已知AD=8cm,CD=6cm,∠D=90°,AB=26cm,BC=24cm,求这块地的面积.【考点】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AC的长,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求出∠ACB=90°,可求出△ACB的面积,减去△ACD的面积,可求出四边形ABCD的面积.【解答】解:如图,连接AC.∵CD=6cm,AD=8cm,∠ADC=90°,∴AC==10(cm).∵AB=26cm,BC=24cm,102+242=262.即AC2+BC2=AB2,∴△ABC为直角三角形,∠ACB=90°.∴四边形ABCD的面积=S△ABC﹣S△ACD=×10×24﹣×6×8=96(cm2).【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关键判断出直角三角形从而可求出面积.28.如图,滑杆在机械槽内运动,∠ACB为直角,已知滑杆AB长2.5米,顶端A在AC上运动,量得滑杆下端B距C点的距离为1.5米,当端点B向右移动0.5米时,求滑杆顶端A下滑多少米?【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由题意可知滑杆AB与AC、CB正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可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解答】解:设AE的长为x米,依题意得CE=AC﹣x.∵AB=DE=2.5,BC=1.5,∠C=90°,∴AC===2∵BD=0.5,∴在Rt△ECD中,CE====1.5.∴2﹣x=1.5,x=0.5.即AE=0.5.答:滑杆顶端A下滑0.5米.【点评】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善于观察题目的信息是解题以及学好数学的关键.29.如图,折叠长方形纸片ABCD,先折出折痕(对角线)BD,再折叠使AD边与BD重合,得折痕DG,若AB=4,BC=3,求AG的长.【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勾股定理.【分析】首先由折叠长方形纸片ABCD,先折出折痕(对角线)BD,再折叠使AD边与BD重合,得折痕DG,即可得:∠GDA=∠GDB,AD=ED,然后过点G作GE⊥BD于E,即可得AG=EG,设AG=x,则GE=x,BE=BD﹣DE=5﹣3=2,BG=AB﹣AG=4﹣x,在Rt△BEG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G的长.【解答】解:过点G作GE⊥BD于E,根据题意可得:∠GDA=∠GDB,AD=ED,∵四边形ABCD是矩形,∴∠A=90°,AD=BC=3,∴AG=EG,ED=3,∵AB=4,BC=3,∠A=90°,∴BD=5,设AG=x,则GE=x,BE=BD﹣DE=5﹣3=2,BG=AB﹣AG=4﹣x,在Rt△BEG中,EG2+BE2=BG2,即:x2+4=(4﹣x)2,解得:x=,故AG=.【点评】此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此题综合性很强,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方程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30.如图,长方形ABCD中,AB=4,BC=5,将长方形沿折痕AF折叠,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E处.(1)求BE的长;(2)求CF的长.【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AD=BC=5,∠D=∠B=∠C=90°,由折叠的性质得到AE=AD=BC=5,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果;(2)由(1)知BE=3,于是得到CE=BC﹣BE=2,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EF=DF=4﹣CF,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长方形ABCD中,∵AD=BC=5,∠D=∠B=∠C=90°,∵△AEF是△ADF沿折痕AF折叠得到的,∴AE=AD=BC=5,∴BE===3;(2)由(1)知BE=3,∴CE=BC﹣BE=2,∵△AEF是△ADF沿折痕AF折叠得到的,∴EF=DF=4﹣CF,∵EF2=CE2+CF2,∴(4﹣CF)2=22+CF2,解得:CF=.【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翻折变换,以及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方程思想等知识,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找准对应边.31.(2011•大田县校级模拟)已知:a、b、c为△ABC的三边,且满足a2c2﹣b2c2=a4﹣b4,试判断△ABC的形状.解:∵a2c2﹣b2c2=a4﹣b4,①∴c2(a2﹣b2)=(a2+b2)(a2﹣b2).②∴c2=a2+b2.③∴△ABC是直角三角形.问:(1)在上述解题过程中,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请写出该步的代号:③;(2)错误的原因为除式可能为0 ;(3)本题正确的解题过程:【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1)(2)两边都除以a2﹣b2,而a2﹣b2的值可能为零,由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等式仍然成立.(3)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和勾股定理,分情况加以讨论.【解答】解:(1)③(2)除式可能为零;(3)∵a2c2﹣b2c2=a4﹣b4,∴c2(a2﹣b2)=(a2+b2)(a2﹣b2),∴a2﹣b2=0或c2=a2+b2,当a2﹣b2=0时,a=b;当c2=a2+b2时,∠C=90°,∴△ABC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故答案是③,除式可能为零.【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分类讨论.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
1.勾股定理
AB 2 AC 2 BC 2 即AB 2 122 52 169 Q AB 0, AB 13
∴电线杆折断之前的高度=BC+AB=5米+13米=18米
2.填空 (1)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则另一边长为________ 5 或 7; (2)边长为a的正方形对角线长___ ; 2a
勾 3
弦5 股4
勾股数组:如果a,b,c都是正整数,且满足a² +b² =c² , 则称a,b,c为一组勾股数组.
常用的勾股数:
3,4,5;
7,24,25; 6,8,10;
5,12,13;
9,40,41;… 8,15,17;
勾股数小常识:
(1)a² +b² =c² ,满足(a,b,c)=1 则a,b,c,为基本勾股数如:3、4、5; 5、12、 13;7、24、25…… (2)如果a,b,c是一组勾股数,则ka、kb、kc (k为正整数)也是一组勾股数, 如:6、8、10;9、12、15……
个新的正方形.要求:在图④中画出分割线,并在图⑤的正方形网格图(图 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中用实线画出拼接成的新正方形.
图④
图⑤
方法二
刘徽证法
约公元 263 年,三国时代魏国的数学 家刘徽为古籍《九章算术》作注释时, 用“出入相补法”证明了勾股定理.
2.解决如下问题:如图,边长分别为9和3的两个正方形, 排列形式如图①,请把它们分割后拼接成一个新的正方形.
3; (3)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面积为___ 4 2 5 (4)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长1和2,则斜边上的高长________ 5
D
(5)在A港有甲、乙两艘渔船,若甲船沿北偏东60方向以每小时8 海里的速度前进,乙船沿南偏东30的方向以每小时15海里的速度前 进,两小时后,甲船到达B岛,乙船到C岛,求B、C之间的距离. 34海里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教案)
(3)解决与勾股定理相关的综合应用题,如:勾股数与完全平方数的关系等;
(4)在几何图形证明中,灵活运用勾股定理。
举例:
-在证明勾股定理过程中,解释几何图形拼接与转换的原理,如:将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
-分析实际问题,如:测量旗杆高度,引导学生识别并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求解;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勾股定理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个数学概念。首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勾股定理的实际意义,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实际讲授过程中,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生动的案例和实验操作来演示勾股定理的应用,使学生在直观感受中理解抽象的数学原理。
5.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进行几何图形的证明。
本章内容将围绕勾股定理展开,通过实例分析、练习题、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勾股定理的内涵,提高解题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几何思维。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勾股定理的发现与证明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和逻辑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勾股定理的基本概念。勾股定理是指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腰的平方和。它是解决直角三角形相关问题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工程、建筑等领域。
综合实践勾股定理与拼图教案人教版(五四制)数学八年级下册
数学实践活动——勾股定理与拼图一、教材分析:勾股定理是初中几何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此课之前学生已学会了应用。
本课教学属于关于勾股定理的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对勾股定理的巩固和拓展。
主要目的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勾股定理及其应用,让学生经历不同的拼图方案设计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认识勾股定理的数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初步建立,肯于思考,乐于挑战,但动手能力较弱,思维严谨度有所欠缺,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适当增加了分类讨论思想的渗透。
希望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循序渐进地发展。
三、活动的目标:1、通过画边长为无理数的线段,让学生体会勾股定理的应用,建立数与形的联系。
2、通过设计勾股定理拼图方案,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通过优化方案,使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3、通过拼图的操作,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再好的设计也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4、通过拼图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品鉴美的能力。
四、活动流程一、创设情境,提出活动目标:1、观看动态的勾股树和赵爽弦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为活动课的展开积累良好的情感体验)2、演示“青朱出入图”的分割和拼接过程,教师出示活动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体验勾股定理的正确性,感受古人的智慧。
同时提出本节活动课研究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学后而思,设计拼图方案:活动1:观看《画长度为无理数的线段》微课。
(设计意图:通过微课的学习,快速进入课堂节奏,为画正方形作准备)活动2:按照要求画图(下面问题中网格均由正方形组成,正方形的边长视为1)1、在下面网格①中画出长度为2,5,13的线段。
2、在下面网格②中画出两边长分别为2,5的三角形。
3、在下面网格③中分别画出面积为2和5的正方形。
①②③(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一方面检验学生进行微课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层层递进让学生学会画边长是无理数的正方形,为突破拼图的难点进行铺垫)活动3:设计分割拼接方案1、下面图形均由两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组成,请将两个正方形经过适当的分割后,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正方形,请在图中画出分割和拼接方案。
几何最值问题常用解法初二
几何最值问题常用解法初二几何最值问题是指在给定的几何条件下,求解出某个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这类问题在数学竞赛和应用问题中经常出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题能力提出了要求。
下面将介绍几何最值问题常用的解法。
一、勾股定理求解最大值勾股定理是几何最值问题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根据勾股定理,对于任意一个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因此,当已知两条边的长度时,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求解另一条边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例题1: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AB=3,BC=4,求AC的最大值。
解法:根据勾股定理,AC的平方等于AB的平方加BC的平方,即AC^2=3^2+4^2=9+16=25。
所以AC的最大值为5。
例题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AB=5,AC=13,求BC的最小值。
解法:根据勾股定理,BC的平方等于AC的平方减去AB的平方,即BC^2=13^2-5^2=169-25=144。
所以BC的最小值为12。
二、三角形面积法求解最大值三角形面积公式是几何最值问题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乘以高的一半。
因此,当已知底边和高的一半时,可以通过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例题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是6,高的一半是5,求这个三角形的最大面积。
解法: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乘以高的一半,即面积=6*5=30。
所以这个三角形的最大面积是30。
例题4: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是10,面积是24,求这个三角形的最小高。
解法: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乘以高的一半,即24=10*高/2,解得高=4.8。
所以这个三角形的最小高是4.8。
三、相似三角形属性求解最大值相似三角形属性是几何最值问题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三角形是指具有相同形状但大小不同的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的边长之比等于对应边的比值,面积之比等于对应边长的平方的比值。
例题5: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分别是16和25,求这两个相似三角形的边长之比。
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综合应用试题
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综合应用一、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222a b 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为斜边。
逆定理说明: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
②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可用两小边的平方和22+与较长边的平方2c作比较,若它们a b相等时,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222+<时,以a,b,c为三边a b c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若222+>时,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a b c二、实际应用定理中的注意问题1. 定理中a,b,c及222+=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若三角形三a b c边长a,b,c满足222+=,那么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是b为a c b斜边;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用问题描述时,不能说成:当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时,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几种典型应用总结:1. 理解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之间的关系;2. 掌握好数形结合的思想及方程思想的应用。
例题1 如图,△ABC中,AB=15,AC=8,AD是中线,且AD=8.5,则BC的长为()A. 15B. 16C. 17D. 18解析:延长AD至E使ED=AD,利用好“AD是中线”这个条件,再根据题中数据的特点正好符合勾股定理逆定理,得到直角三角形,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就可以求出BD的长度了,再根据BC=2BD,所以BC的长也就求出了。
答案:解:延长AD 至E ,使DE=AD ;连接B E , ∵AD=8.5,∴AE=2×8.5=17, 在△ADC 和△EDB 中,AD =DE ∵∠ADC =∠EDB BD =CD ,∴△ADC≌△EDB(S AS ),∴BE=AC=8,BE 2+AB 2=82+152=289,AE 2=172=289, ∴∠ABE=90°,∵在Rt△BED 中,BD 是中线, ∴BD=21AE=8.5,∴BC=2BD=2×8.5=17。
利用数学史料,解决复杂问题,发展综合能力--小学五年级开展“勾股定理”教学的尝试与思考
教学月刊·小学版2021/6数学JIAOXUEYUEKANXIAOXUEBAN利用数学史料,解决复杂问题,发展综合能力——小学五年级开展“勾股定理”教学的尝试与思考□李建良1林永伟2【摘要】勾股定理是数学中的重要定理,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总复习”中安排的这一内容,存在“问题较为综合,学生缺乏相关经验;素材形式单一,学生无法深入体验”等问题。
结合相关史料,借鉴初中数学的一些做法,通过“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作为导入素材,借助‘勾三股四弦五’进行进一步探究,利用‘赵爽弦图’尝试进行实验证明”这样三个教学任务,使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发现并验证勾股定理,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勾股定理;数学史料;综合能力“勾股定理”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它的发现与证明都具有悠久的历史。
以往,这是初中数学的经典内容,而2013年教育部审定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在五年级上册“总复习”中安排了与此相关的内容。
笔者在对该内容做较为深入解读的基础上尝试开展相关教学。
一、现有教材内容的分析与思考相关内容在教材第114页上。
该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出示边长为3cm 、4cm 、5cm 的直角三角形(勾三股四弦五),求分别以这三条边为边长所作的正方形的面积,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是对第一部分所作的进一步拓展,期望学生从三个实例中得出规律。
仔细分析教材提供的素材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会因为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遇到阻碍。
(一)问题较为综合,学生缺乏相关经验教材中的第一个问题包含了三个步骤,分别是:①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3cm 、4cm 、5cm )为边长画三个正方形;②计算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③探索这三个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虽然步骤①由教材直接提供,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没有类似的作图经验,因此要理解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与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需要投入一定的精力。
步骤②难度不大。
步骤③中,由于这三个正方形从空间位置上,没有非常直接、明显的关系,因此,学生不容易想到两个较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较大正方形的面积。
数学德育中的勾股定理教学
勾股定理的德育功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勾股定理的德育功能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有很多种, 不同的证明方法体现了不同的思 维方式。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 生自主探究和发现不同的证明方 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 创新能力。此外,勾股定理的应 用也非常广泛,可以引导学生探 究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培养 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勾股定理的德育功能
勾股定理的德育功能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勾股定理的发现和证明体现了科 学精神的核心价值。科学家们通 过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发现了这 个重要的定理。在教学中,可以 引导学生体验这种科学精神,让 学生感受到科学研究的艰辛和乐 趣,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 探索精神
勾股定理的德育功能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现德育功能
联系实际,应用知识
在掌握勾股定理后,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利 用勾股定理测量一个不可直接测量的距离或高度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 意识和实践能力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现德育功能
多元评价,全面发展
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可以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包括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解题能 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评价方式,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和综合素质,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
勾股定理的德育功能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探究勾股定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分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可 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此外,在小组合作中,学 生还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勾股定理的教学反思及其实际应用
朱 先 石
( 日照 市 黄 墩 镇 粮 山小 学 , 山东 日照 摘 要: 勾股 定理 是 初 中数 学 中的 重要 定 理之 一. 它 揭 示 了一 个 直 角三 角 形 三 条 边之 间 的数 在 生 产 生 活 实际 中应 用很 广 泛. 对勾 股 定 理 的探 索 . 有助 于提 高 学生 学 习兴趣 , 发 展 学 生的 思 维 能 力. 体 会 数 形 结 合 的 思想 . 解 决 实际应 用 问题 , 关键 词 : 勾股 定理 数 学 学 习 兴 趣 实 际 应 用 数 形 结
一
、
能 力 就 会 逐 渐增 强 .
我 是 这 样 引入 新 课 的 : 教 师举 例 : “ 某楼房三楼失火 , 消 防 队员赶来救火 . 了解 到 每 层 楼 高 3 米, 消 防 队员 取 来 1 0 米 长 的 云梯 , 如 果 梯 子 的底 部 离 墙 基 的距 离 是 3 米, 请 问 消 防 队员 能 否进 入 三 楼 灭 火 ? ” 这 样 的 问 题设 计 有 一 定 的挑 战性 , 其 目的 是 激发 学 生 的 探究 欲 望 , 引导 学 生 将 实 际 问 题 转 化 为 数 学 问 题 . 也 就是“ 已 知一 直 角 三 角 形 的两 边 , 求第 三边 ” 的问题. 学 生 感到困难 . 老师 指 出 : 学 习 了这 节 课 的 内 容 后 , 同学 们 就 会 有 办法 解 决 了. 这样 以实 际 问题 作 为切 入 点 导 入 新 课 , 不仅 自 然, 而 且 反 映 了“ 数学 来 源 于生 活 ” , 把 生 活 与 学 习 数 学 紧 密结 合 起来 . 从 而提 高 了学 生学 习数 学 的兴 趣 . 二、 教 学“ 勾 股定 理 ” 。 让 学 生体 会 教 学 联 系 实 际 我们 在 教 学 中都 会 有 这 样 的体 会 : 学生 学会 了数 学知 识 , 却 不会 解决 与 之 有 关 的 实 际 问题 ,造 成 了知 识 学 习和 知 识 应 用的脱节 . 感受不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这 也 是 当 前 课 堂 教 学 存 在 的普 遍 问题 , 对 于学生实践能力 的培养非常 不利. 因此 , 新 课 标要 求 老 师 一定 要 转 变角 色 , 变主角为配角 , 把 主 动 权 交 给学生 , 让学生提出问题 , 动手操作 , 小组讨 论 , 合作交流 , 让 他 们 尽 情地 表 达 , 然后教师再进行点评与引导 , 这 样 做 能 充 分 发 掘 每 个学 生 的潜 能 , 久而久之 , 学 生 的综 合 能 力 就 会 逐 渐 提 高. 除了考试 . 勾股定理在 生活中很少用 到 , 但 是 工 程 技 术 人 员 用 得 比较 多 , 如 家装 时 , 工 人 为 了 判 断一 个 墙 角 是否 标 准 直 角. 可 以分 别 在墙 角 向两 个 墙 面 量 出3 0 c m, 4 0 c m 并 标记 在一 个 点. 然 后 量这 两 点 间 的 距 离 是 否是 5 0 c m. 如 果 超 出一 定 误 差 , 则说 明墙角不是直角. 在教学 中, 教师要 培养学 生“ 数 学 来 源 于生 活 ” . 把 生 活与 学 习 数 学 紧密 结 合起 来 的思 想 . 例如 : 小 明的 妈 妈 买 了一 部 2 9 英寸 ( 7 4 厘 米) 的 电视 机 , 小 明量 了 电视 机 的屏 幕 后 , 发 现屏 幕 只有 5 8 厘米长和4 6 厘米宽 , 他觉 得 一 定 是 售货 员 搞 错 了. 你 同 意他 的想 法 吗 ?你 能 解 释 这 是 为 什么 吗 ?
2024年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教案(通用篇)
2024年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教案(通用篇)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教案 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观察图形,勇于探索图形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过程与方法(1)经历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2)在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几何图形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有趣的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实用性.教学重点:探索、发现事物中隐含的勾股定理及其逆及理,并用它们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利用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分钟,学生观察、猜想)情景:如图:在一个圆柱石凳上,若小明在吃东西时留下了一点食物在B处,恰好一只在A处的.蚂蚁捕捉到这一信息,于是它想从A处爬向B处,你们想一想,蚂蚁怎么走最近?第二环节:合作探究(15分钟,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学生分为4人活动小组,合作探究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充分讨论后,汇总各小组的方案,在全班范围内讨论每种方案的路线计算方法,通过具体计算,总结出最短路线。
让学生发现:沿圆柱体母线剪开后展开得到矩形,研究“蚂蚁怎么走最近”就是研究两点连线最短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构图,计算.学生汇总了四种方案:(1)(2)(3)(4)学生很容易算出:情形(1)中A→B的路线长为:AA’+d,情形(2)中A→B的路线长为:AA’+πd/2所以情形(1)的路线比情形(2)要短.学生在情形(3)和(4)的比较中出现困难,但还是有学生提出用剪刀沿母线AA’剪开圆柱得到矩形,前三种情形A→B是折线,而情形(4)是线段,故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判断(4)最短.如图:(1)中A→B的路线长为:AA’+d;(2)中A→B的路线长为:AA’+A’B>AB;(3)中A→B的路线长为:AO+OB>AB;(4)中A→B的路线长为:AB.得出结论:利用展开图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中,可让学生沿母线剪开圆柱体,具体观察.接下来后提问:怎样计算AB?在Rt△AA′B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若已知圆柱体高为12c,底面半径为3c,π取3,则.第三环节:做一做(7分钟,学生合作探究)教材23页李叔叔想要检测雕塑底座正面的AD边和BC边是否分别垂直于底边AB,但他随身只带了卷尺,(1)你能替他想办法完成任务吗?(2)李叔叔量得AD长是30厘米,AB长是40厘米,BD 长是50厘米,AD边垂直于AB边吗?为什么?(3)小明随身只有一个长度为20厘米的刻度尺,他能有办法检验AD边是否垂直于AB边吗?BC边与AB边呢?第四环节:巩固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1.甲、乙两位探险者到沙漠进行探险,某日早晨8:00甲先出发,他以6/h的速度向正东行走,1小时后乙出发,他以5/h的速度向正北行走.上午10:00,甲、乙两人相距多远?2.如图,台阶A处的蚂蚁要爬到B处搬运食物,它怎么走最近?并求出最近距离.3.有一个高为1.5米,半径是1米的圆柱形油桶,在靠近边的地方有一小孔,从孔中插入一铁棒,已知铁棒在油桶外的部分为0.5米,问这根铁棒有多长?第五环节课堂小结(3分钟,师生问答)内容:1、如何利用勾股定理及逆定理解决最短路程问题?第六环节:布置作业(2分钟,学生分别记录)内容:作业:1.课本习题1.5第1,2,3题.要求:A组(学优生):1、2、3B组(中等生):1、2C组(后三分之一生):1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教案 21、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b2=c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因此,在运用勾股定理计算三角形的边长时,要注意如下三点:(1)注意勾股定理的使用条件:只对直角三角形适用,而不适用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2)注意分清斜边和直角边,避免盲目代入公式致错;(3)注意勾股定理公式的变形: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边,可求第三边长.即c2=a2+b2,a2=c2-b2,b2=c2-a2.2.学会用拼图法验证勾股定理拼图法验证勾股定理的基本思想是:借助于图形的面积来验证,依据是对图形经过割补、拼接后面积不变的原理.如,利用四个如图1所示的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拼出如图2所示的三个图形.请读者证明.如上图示,在图(1)中,利用图1边长为a,b,c的'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的一个以c为边长的正方形,则图2(1)中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b-a),面积为(b-a)2,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4×ab=2ab.由图(1)可知,大正方形的面积=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的面积,即c2=(b-a)2+2ab,则a2+b2=c2问题得证.请同学们自己证明图(2)、(3).3.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将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的问题转化为化长为无理数的线段长问题.第一步:利用勾股定理拆分出哪两条线段长的平方和等于所画线段(斜边)长的平方,注意一般其中一条线段的长是整数;第二步:以数轴原点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顶点,构造直角三角形;第三步:以数轴原点圆心,以斜边长为半径画弧,即可在数轴上找到表示该无理数的点.二、典例精析例1如果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一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13cm和5cm,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cm2.分析:欲求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一条直角边的长,则求得另一直角边的长即可.根据勾股定理公式的变形,可求得.解:由勾股定理,得132-52=144,所以另一条直角边的长为12.所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12×5=30(cm2).例2如图3(1),一只蚂蚁沿棱长为a的正方体表面从顶点A爬到顶点B,则它走过的最短路程为()A.B.C.3aD.分析:本题显然与例2属同种类型,思路相同.但正方体的各棱长相等,因此只有一种展开图.解:将正方体侧面展开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教案 3重点、难点分析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其应用。
勾股定理的优秀教案
勾股定理的优秀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策划方案、讲话致辞、条据书信、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evidence letter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勾股定理的优秀教案勾股定理的优秀教案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北师大版2020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自主学习单元综合能力达标测试题C(附答案详解)
北师大版2020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自主学习单元综合能力达标测试题C (附答案详解)1.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B =4.分别以AC ,BC 为直径作半圆,面积分别记为S 1,S 2,则S 1+S 2的值等于( ).A .2πB .3πC .4πD .8π2.如图,已知线段AB ,过点B 作AB 的垂线,并在垂线上取BC =12AB ;连接AC ,以点C 为圆心,CB 为半径画弧,交AC 于点D ;再以点A 为圆心,AD 为半径画弧,交AB 于点P ,则AP AB的值是( )A B C 35 D .23.如图,是台阶的示意图.已知每个台阶的宽度都是20cm ,每个台阶的高度都是10cm ,连接AB ,则AB 等于( )A .120cmB .130cmC .140cmD .150cm4.已知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 和b (a <b ),过锐角的三角形顶点把该纸片剪成两个三角形,若这两个三角形都为等腰三角形,则有( )A .a 2﹣2ab +b 2=0B .a 2﹣2ab ﹣b 2=0C .a 2﹣2ab ﹣b 2=0D .a 2+2ab ﹣b 2=05.若△ABC 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b )2+|b-2|+(c 2-8)2=0,则下列对此三角形的形状描述最确切的是( )A .等边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 6.生活处处有数学:在五一出游时,小明在沙滩上捡到一个美丽的海螺,经仔细观察海螺的花纹后画出如图所示的蝶旋线,该螺旋线由一系列直角三角形组成,请推断第n 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A .nBC .2nD 7.如图,高速公路上有A 、B 两点相距25km ,C 、D 为两村庄,已知DA =10km ,CB =15km .DA ⊥AB 于A ,CB ⊥AB 于B ,现要在AB 上建一个服务站E ,使得C 、D 两村庄到E 站的距离相等,则AE 的长是( )km .A .5B .10C .15D .258.下列各组数是勾股数的一组是( )A .6,7,8B .1 2C .5,12,13D .0.3,0.4,0.5 9.如图所示,有一个高18cm ,底面周长为24cm 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在外侧距下底1cm 的点S 处有一蜘蛛,与蜘蛛相对的圆柱形容器的上口外侧距开口处1cm 的点F 处有一只苍蝇,则急于捕获苍蝇充饥的蜘蛛所走的最短路径的长度是( )A .16cmB .18cmC .20cmD .24cm10.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和12,则第三边长为( )A .13BC .13D .无法确定 11.如图,已知Rt ABC 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6、8,分别以它的三边为直径向上作三个半圆,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12.已知在Rt △ABC 中,∠C=90°,,直线L 过AB 中点O ,过点A 、C 分别向直线L 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 、F .若CF=1,则EF=__.13.如图,在5×5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请在网格中画出一个以AB 为边的等腰三角形,使另一个顶点在格点上,且另两边的长都是无理数.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方形MNPO 的边OM 在x 轴上,边OP 在y 轴上,点N 的坐标为(3,9),将矩形沿对角线PM 翻折,N 点落在F 点的位置,且FM 交y 轴于点E ,那么点F 的坐标为_____.15.已知Rt ABC ∆中,∠C=90°, a+b=14, c=10, 则Rt ABC ∆的面积等于____. 16.如图,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4cm ,圆柱高为24cm ,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圆柱的表面从下底面点A 爬到与之相对的上底面点B ,那么它爬行的最短路程为_________.17.如图,直线1L ,2L ,3L 分别过正方形ABCD 的三个顶点A ,D ,C ,且相互平行,若1L ,2L 的距离为2,2L ,3L 的距离为4,则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______.18.根据下图中的数据,确定A =_______,B =_______,x =_______.(A,B 表示面积,x 表示边长)19.如图为某楼梯的侧面,测得楼梯的斜长AB为13米,高BC为5米,计划在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______米.20.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和中线分别是5cm和6cm,则斜边长为,面积为.21.有一个如图所示的长方体的透明鱼缸,假设其长AD=80 cm,高AB=60 cm,水深AE=40 cm,在水面上紧贴内壁G处有一鱼饵,G在水面线EF上,且EG=60 cm.一小虫想从鱼缸外的点A处沿缸壁爬到鱼缸内G处吃鱼饵.(1)小虫应该走怎样的路线才可使爬行的路程最短?请画出它的爬行路线,并用箭头标注;(2)试求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22.如图,有一圆柱油罐,已知油罐的底面圆的周长是12米,高是5米,要从点A起环绕油罐建梯子,梯子的顶端正好到达点A的正上方点B,则梯子最短需多长?(6分)23.如图,是规格为8×8的正方形网格,请在所给网格中按下列要求操作:(1)在网格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A点坐标为(-2,4),B点坐标为(-4,2);(2)在(1)的前提下,在第二象限内的格点上找一点C,使点C与线段AB组成一个以AB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且腰长是无理数,则C点的坐标是;(3)求((2)中△ABC的周长(结果保留根号);(4)画出((2)中△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24.如图,在ABC ∆中,15AB =,14,13BC AC ==, AD 为BC 边上的高,点D 为垂足,求ABC ∆的面积.25.如图,D 、E 分别是△ABC 的边BC 和AB 上的点,△ABD 与△ACD 的周长相等,△CAE 与△CBE 的周长相等,设BC=a ,AC=b ,AB=c ,给出以下几个结论:①如果AD 是BC 边中线,那么CE 是AB 边中线;②;③BD 的长度为; ④若∠BAC=90°,△ABC 的面积为S ,则S=AE•BD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将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26.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 ∥CD ,AD ⊥DC ,AB =BC ,且AE ⊥BC .(1)求证:AD =AE ;(2)若AD =8,DC =4,求AB 的长.27.画图计算:(1)已知△ABC ,请用尺规在图1中△ABC 内确定一个点P ,使得点P 到AB 和BC 的距离相等,且满足P 到点B 和点C 的距离相等(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如图2,如果点P 是(1)中求作的点,点E 、F 分别在边AB 、BC 上,且PE =PF . ①若∠ABC =60°,求∠EPF 的度数;②若BE =2,BF =8,EP =5,求BP 的长.(3)如图3,如果点P 是△ABC 内一点,且点P 到点B 的距离是7,若∠ABC =45°,请分别在AB 、BC 上求作两个点M 、N ,使得△PMN 的周长最小(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则△PMN 的最小值为______.28.如图是盼盼家新装修的房子,其中三个房间甲、乙、丙.他将一个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顶端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记作MA ,如果梯子的底端P 不动,顶端靠在对面墙上,此时梯子的顶端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记作NB .(1)当盼盼在甲房间时,梯子靠在对面墙上,顶端刚好落在对面墙角B 处,若 1.6MA =米, 1.2AP =米,则甲房间的宽AB =______米;(2)当盼盼在乙房间时,测得 2.4MA =米, 2.5MP =米,且90MPN ∠=︒,求乙房间的宽AB ;(3)当盼盼在丙房间时,测得 2.8MA =米,且75MPA ∠=︒,45NPB ∠=︒.①求MPN ∠的度数;②求丙房间的宽AB.参考答案1.A【解析】根据半圆面积公式结合勾股定理,可知S 1+S 2等于以斜边为直径的半圆面积. 解:∵22111228AC S AC ππ⎛⎫== ⎪⎝⎭,2218S BC π=, ∴()2221211288S S AC BCAB πππ+=+==.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A【解析】【分析】由已知条件和勾股定理可知:设AB =2a ,BC =a ,则AC ,根据作图可知:AD =AC﹣CD 1)a ,即AP 1)a ,从而求出AP AB的值. 【详解】解:∵BC ⊥AB ,∴∠ABC =90°,设AB =2a ,BC =a ,则AC ,∵CD =BC =a ,∴AD =AC ﹣CD 1)a ,∵AP =AD ,∴AP 1)a ,∴AP AB .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及尺规作图,根据尺规作图判断图中相等的线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B【解析】试题解析:如图,由题意得:AC=10×5=50cm,BC=20×6=120cm,故AB130=cm.故选B.4.D【解析】【分析】如图,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得a2+a2=(b﹣a)2,整理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a2+a2=(b﹣a)2,2a2=b2﹣2ab+a2,a2+2ab﹣b2=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关键是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勾股定理得到等量关系.5.C【解析】【分析】现根据非负数的非负性质求出a =b =2,c 再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在△ABC 的三边长a,b,c 满足a 2+b 2=c 2,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又由于a=b ,因此可判定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详解】因为(a-b )2+|b -2|+(c 2-8)2=0,所以a-b=0, b -2=0, c 2-8=0,所以因为a 2=4,b 2=4,c 2=8,所以a 2+b 2=c 2,所以△ABC 是直角三角形,又因为a=b,所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非负数的非负性质和勾股定理逆定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非负数的非负性质和勾股定理逆定理.6.D【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分别求出1OA 、2OA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别求出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三角形的面积,总结规律,根据规律解答即可.【详解】解:第1个三角形的面积111122=⨯⨯=,由勾股定理得,1OA ==则第2个三角形的面积112==2OA则第3个三角形的面积112=⋯则第n个三角形的面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222a b c.+=7.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设出AE的长为x,再由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设AE=x,则BE=25﹣x,由勾股定理得:在Rt△ADE中,DE2=AD2+AE2=102+x2,在Rt△BCE中,CE2=BC2+BE2=152+(25﹣x)2,由题意可知:DE=CE,所以:102+x2=152+(25﹣x)2,解得:x=15km.所以,E应建在距A点15km处.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善于观察题目的信息是解题以及学好数学的关键.8.C【解析】【分析】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由此求解即可.【详解】解:A 、∵2226+78 ,∴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C 、∵2225+12=13,∴此选项符合题意;D 、∵0.3,0.4,0.5不是正整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勾股数的概念,一般是指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三个正整数.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从而作出判断. 9.C【解析】【分析】首先画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进而得到SC=12cm ,FC=18-2=16cm ,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SF 长即可.【详解】将圆柱的侧面展开,蜘蛛到达目的地的最近距离为线段SF 的长,由勾股定理,SF 2=SC 2+FC 2=122+(18-1-1)2=400,SF=20 cm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先根据题意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后,再确定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一般情况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平面图形上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10.C【解析】【分析】题目中没有明确直角边和斜边,故要分情况讨论,再结合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结果.【详解】当1213=,当1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是基础应用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勾股定理,即可完成.11.24【解析】【分析】先分别求出以6、8为直径的三个半圆的面积,再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阴影部分的面积是三角形ABC的面积加以AC为直径和以BC为直径的两个半圆的面积再减去以AB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详解】解:由勾股定理不难得到AB=10以AC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π×(6÷2)2×12=92π=4.5π,以BC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π×(8÷2)2×=8π,以AB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π×(10÷2)2×12=12.5π,三角形ABC的面积:6×8×12=24,阴影部分的面积:24+4.5π+8π−12.5π=24;故答案是:24.【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中半圆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与阴影部分的面积的关系,找出对应部分的面积,列式解答即可.12.1或3【解析】【分析】分两种情形分别求解即可解决问题:①如图1中,当点A、C在直线l的同侧时;②如图2中,当点A、C在直线l的异侧时.【详解】①如图1中,当点A、C在直线l的同侧时,连接CO.∵,∠ACB=90°,OA=OB,∴OC⊥AB,∵∠AOE+∠EAO=90°,∠AOE+∠COF=90°,∴∠EAO=∠COF,∵∠AEO=∠CFO=90°,∴△AEO≌△OFC,∴CF=OE=1,AE=OF.=,∴2∴OF=AE=2,∴EF=3.②如图2中,当点A、C在直线l的异侧时,连接CO.∵,∠ACB=90°,OA=OB.∴OC⊥AB,同法可证:△AEO≌△OFC,∴CF=OE=1,AE=OF.∴AE=()22512-=,∴OF=AE=2,∴EF=2-1=1.故答案为1或3.【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13.【解析】 试题分析:要想画出一个以AB 为边的等腰三角形,使另一个顶点在格点上,且另两边的长都是无理数.必须是边长在小正方形的对角线上,题目中已经给出了一个边,那么另外等腰三角形的边也一定是在多个小正方形的对角线上.解:∵AB=,那么以AB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且另一个顶点在格点上)在此图形中没有了,只有AB 为底边才可以得到题目要求中的三角形,如下图:△ABC 、△ABD 、△ABE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掌握,此题的难点“要求使另一个顶点在格点上,且另两边的长都是无理数”.这就要求边长必须在小正方形的对角线上,因此此题有一定难度,属于中档题.14.(﹣165,365) 【解析】【分析】作FH⊥OP于H,FG⊥x轴于G.首先证明△PFE≌△MOE,推出OE=FE,OM=PF=3,设OE=x,那么PE=9−x,DE=x,在Rt△PFE中,PE2=FE2+PF2,构建方程求出x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如图,作FH⊥OP于H,FG⊥x轴于G,∵点N的坐标为(3,9),∴MO=3,MN=9,根据折叠可知:PF=OM,而∠PFE=∠MOE=90°,∠FEP=∠MEO,∴△PFE≌△MOE,∴OE=FE,OM=PF=3,设OE=x,那么PE=9−x,DE=x,∴在Rt△PFE中,PE2=FE2+PF2,∴(9−x)2=x2+32,∴x=4,∴EF=4,PE=5,∴FH=•PF EFPE=125,∴HE165 =,∴FG=HO=4+165=365,∴F(−165,365),故答案为(−165,36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折叠问题,也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折叠的隐含条件,利用隐含条件得到全等三角形,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15.24【解析】【分析】根据已知及勾股定理可求得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再根据面积公式即可求得其面积.【详解】∵Rt △ABC 中,∠C=90°,a+b=14,c=10,∴由题意得2221410a b a b c c +=⎧⎪+=⎨⎪=⎩把c=10代入其他方程得:2214100a b a b +=⎧⎨+=⎩,①,②由①得:a=14−b ,代入②得:()2214-100b b +=,即214480b b -+=,因式分解得:(b-6)(b-8)=0,解得b=6,b=8,把b=6代入①得a=8;把b=8代入①得a=6;∴方程的解为:6886a a b b ==⎧⎧⎨⎨==⎩⎩或, 不论a 、b 取哪一组数据,Rt △ABC 的面积均是ABC S ∆=12×6×8=24. 故答案为:24.【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6.25cm【解析】【分析】把圆柱沿母线展开,点B 展开后的对应点为B′,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判断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为AB′,再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AB′的长度即可.【详解】把圆柱沿母线展开,点B 展开后的对应点为B′,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判断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为AB′,如图所示:∵AC=24,CB′=7,∴在Rt △ACB′,25=,∴最短路程为25cm .故答案是:25cm.【点睛】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先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再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勾股定理求解.17.【解析】【分析】添加垂直辅助线,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将已知线段转化到同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得解.【详解】解:如图,作2⊥AE l 于点E ,2⊥CF l 于点F ,连接AC ,则2,4AE CF ==.由正方形ABCD 可得,90AD CD ADC ︒=∠=,由垂直可得90AED DFC ︒∠=∠= 90,90ADE CDF ADC DCF CDF ︒︒∴∠+∠=∠=∠+∠=ADE DCF ∴∠=∠()ADE DCF AAS ∴∆≅∆4ED CF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D ===对角线AC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及勾股定理,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求线段长是解题的关键.18.A=225 B=144 x=40【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直接求解即可.【详解】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 的边长为=15,故A=152=225;B=169-25=144;.故答案为:(1) A=225, (2)B=144, (3) x=40.【点睛】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熟记一些常用的勾股数:9,12,15;9,40,41等,在计算的时候便于节省时间.19.17【解析】【分析】当地毯铺满楼梯时其长度的和应该是楼梯的水平宽度与垂直高度的和,根据勾股定理求得水平宽度,然后求得地毯的长度即可.【详解】由勾股定理得:楼梯的水平宽度22=-=,13512∵地毯铺满楼梯是其长度的和应该是楼梯的水平宽度与垂直高度的和,地毯的长度至少是12+5=17米.故答案为17.【点睛】考查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0.12cm,30cm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中线性质求出AB,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解:∵CD是Rt△ACB斜边AB上的中线,∴AB=2CD=2×6cm=12cm,∴Rt△ACB的面积S=AB×CE=12cm×5cm=30cm2,故答案为:12cm,30cm2.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21.(1)如图所示见解析,AQ→QG为最短路线;(2)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为100 cm.【解析】【分析】(1)根据轴对称性质,通过作对称点将折线转化成两点之间线段距离最短.(2)根据AE=40cm,AA′=120cm,可得:A′E=120-40=80(cm),再根据EG=60cm,可得:A′G2=A′E2+EG2=802+602=10000,A′G=100cm,进而可得:AQ+QG=A′Q+QG=A′G=100cm.【详解】 (1)如图所示,AQ→QG 为最短路线,(2)因为AE =40cm,AA′=120cm,所以A′E =120-40=80(cm),因为EG =60cm,所以A′G 2=A′E 2+EG 2=802+602=10000, 所以A′G =100cm,所以AQ +QG =A′Q +QG =A′G =100cm,所以小虫爬行的最短路程为100cm.【点睛】本题主要对称性质和勾股定理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利用轴对称性质和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22.13m .【解析】试题分析:求环绕油罐一周的最短距离,需将圆柱的侧面展开,进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结果.试题解析:解:如图,将圆柱体展开,连接A 、B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梯子最短是AB=22125 =13(m ).答:梯子最短是13米.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23.(1)详见解析;(2)(-1,1);(3)210;(4)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把点A 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4个单位就是原点的位置,建立相应的平面直角坐标系;(2)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寻找满足腰长是无理数的点C 即可;(3)利用格点三角形分别求出三边的长度,即可求出△ABC 的周长;(4)分别找出A 、B 、C 关于y 轴的对称点,顺次连接即可.【详解】解:(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2)(-1,1);,,∴△ABC 的周长=(4)画出△A 'B 'C ′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勾股定理,熟练正确应用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4.84【解析】【分析】设BD 为x ,则14CD x =-,利用勾股定理得出方程,然后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设BD =x ,则14CD x =-,在ABD ∆和ACD ∆使用勾股定理可以得到:22221513(14)x x -=--,解得:9x =,又∵222AD AB BD =-,∴12AD =,1842ABC S BC A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答.25.②③④【解析】试题分析:当AD 是BC 边中线时,则BD=CD ,∵△ABD 与△ACD 的周长相等,∴AB=AC ,但此时,不能得出AC=BC ,即不能得出CE 是AB 的中线,故①不正确;∵△ABD 与△ACD 的周长相等,BC=a ,AC=b ,AB=c ,∴AB+BD+AD=AC+CD+AD ,∴AB+BD=AC+CD ,∵AB+BD+CD+AC=a+b+c ,∴AB+BD=AC+CD=. ∴BD=﹣c=, 同理AE=, 故②③都正确;当∠BAC=90°时,则b 2+c 2=a 2,∴AE•BE=×=[a ﹣(c ﹣b )][a ﹣(c ﹣b )]=bc=S ,故④正确;综上可知正确的结论②③④,故答案为②③④.考点:三角形综合题.26.:解:(1)连接AC ,∵AB∥CD,∴∠ACD=∠BAC,∵AB=BC,∴∠ACB=∠BAC,∴∠ACD=∠ACB,∵AD⊥DCAE⊥BC,∴∠D=∠AEC=90°,∵AC=AC,∴△ADC≌△AEC,∴AD=AE;(2)由(1)知:AD=AE,DC=EC,设AB=x,则BE=x﹣4,AE=8,在Rt△ABE中∠AEB=90°,由勾股定理得:82+(x﹣4)2=x2,解得:x=10,∴AB=10.说明:依据此评分标准,其它方法如:过点C作CF⊥AB用来证明和计算均可得分.【解析】:(1)连接AC,证明△ADC与△AEC全等即可;(2)设AB=x,然后用x表示出BE,利用勾股定理得到有关x的方程,解得即可.27.(1)见解析;(2)①∠EPF=120°;②BP【解析】【分析】(1)作∠ABC的平分线BM,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EF,直线EF交射线BM于点P,点P即为所求;(2)①由Rt△PME≌Rt△PNF(HL),推出∠EPM=∠FPN,推出∠EPF=∠MPN,即可解决问题;②由Rt△PMB≌Rt△PNB(HL),推出BM=BN,由Rt△PME≌Rt△PNF(HL),推出EM=FN,推出BE+BF=BM-EM+BN+NF=2BN=10,推出BN=NM=5,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3)分别作点P关于边AB、BC的对称点E、F,连接EF,分别与边AB、BC交于点M、N,连接PM、PN.则线段EF的长度即为△PMN的周长的最小值;【详解】解:(1)如图,点P即为所求;(2)①连接BP,作PM⊥AB于M,PN⊥BC于N.∵BP平分∠ABC,PM⊥AB,PN⊥BC,∴PM=PN,∵PE=PF,∠PME=∠PNF=90°,∴Rt△PME≌Rt△PNF(HL),∴∠EPM=∠FPN,∴∠EPF=∠MPN,∵∠MPN=360°﹣90°﹣90°﹣60°=120°,∴∠EPF=120°.②∵PB=PB,PM=PN,∠PMB=∠PFB=90°∴Rt△PMB≌Rt△PNB(HL),∴BM=BN,∵Rt△PME≌Rt△PNF(HL),∴EM=FN,∴BE+BF=BM﹣EM+BN+NF=2BN=10,∴BN=NM=5,∵BE=2,PE=5,∴EM=3,PM4,∴BP(3)分别作点P关于边AB、BC的对称点E、F,连接EF,分别与边AB、BC交于点M、N,连接PM、PN.则线段EF的长度即为△PMN的周长的最小值.∵点E与点P关于AB对称,点F与点P关于BC对称,∴∠EBA=∠PBA,∠FBC=∠PBC,BE=BF=BP=7.∴EF=∴△PMN周长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轴对称最短问题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轴对称解决最短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8.(1)3.2;(2)3.1米;(3)①60°;②2.8米.【解析】【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求出MP,即可求出AB;∆≅∆,即可求出乙房间的宽AB;(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P,根据等角替换证明AMP BPN(3))①根据平角的定义即可求出∠MPN=60°;②根据PM=PN以及∠MPN的度数可得到△PMN为等边三角形.利用三角形全等即可求出丙房间的宽AB .【详解】(1)∵ 1.6MA =, 1.2AP =,∴2MP ===,∴BP=MP∴2 1.2 3.2AB AP BP =+=+=米.(2)∵ 2.5MP PN ==, 2.4MA =,∴0.7AP ===. ∵180MPN ∠=︒,∴90APM BPN ∠+∠=︒,∵90APM AMP ∠+∠=︒,∴AMP BPN ∠=∠.在AMP ∆与BPN ∆中, 90AMP BPN MAP PBN MP PN ∠=∠⎧⎪∠=∠=︒⎨⎪=⎩,∴AMP BPN ∆≅∆,∴ 2.4MA PB ==,0.7PA NB ==,∴ 2.40.7 3.1AB PA PB =+=+=米.(3)①18060MPN APM BPN ∠=︒-∠-∠=︒;②过点N 作MA 的垂线,垂足为点D ,连接MN .∵梯子的倾斜角45BPN ∠=︒,90B ∠=︒,∴BN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M PN =,180457560MPN ∠=︒-︒-︒=︒,∴PNM ∆为等边三角形,604515MND ∠=︒-︒=︒.∵75APM ∠=︒,∴15AMP ∠=︒.MN MP A MDNAMP MND =⎧⎪∠=∠⎨⎪∠=∠⎩, ∴()AMP DNM AAS ∆≅∆,∴ 2.8MA DN AB ===米.【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根据PM=PN 以及∠MPN 的度数得到△PMN 为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第一章 勾股定理 思维图解+综合实践(课件)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课标领航·核心素养学段目标
探索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
的实际问题.
第一章 勾股定理
本章内容要点
1 个关键概念:勾股数
2 个重要定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 个重要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
2 种重要应用:求几何体表面上的最短路线长,判定直
角三角形
4 个核心素养:抽象能力,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
观念
第一章 勾股定理
单
元
思
维
图
解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用 a,b
和c 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
直角边和斜边,那么 a2+b2=c2
勾
股
定
理
勾
股
定
理
已知两边求第三边
基本
应用 已知一边和另两边的关系,求第三边
已知一边和一特殊角,求第三边
第一章 勾股定理
单
元
思
维
图
解
方位角问题
勾
股
定
理
实
际
应
用
最短路线问题
折叠问题
其他问题
第一章 勾股定理
单
元
思
维
图
解
勾
股
定
理
勾
股
定
理
的
逆
定
理
a,b,c满足
内容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实质
勾股数
应用
由“数”到“形”
满足 a2+b2=c2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
勾股数,每组勾股数的正整数倍
八年级数学下第17章综合能力检测卷勾股定理
八年级数学下第17章综合能力检测卷勾股定理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组线段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5,9,12B.7,12,13C.0.3,0.4,0.5D.3,4,62.如图所示的各直角三角形中,其中边长x=5的个数是 ( )A.1B.2C.3D.43.如图,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1,2,过点B作PQ⊥AB,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PQ于点C,以原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M,则点M表示的数是 ( )35674.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成立的是( )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B.如果两个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如果两个角都是45°,那么这两个角相等5.如图,在△ABC中,AB=AC=5,BC=8,D是线段BC上的动点(不含端点B,C),若线段AD的长为正整数,则点D共有 ( )A.5个B.4个C.3个D.2个6.如图,梯子AB靠在墙上,底端A到墙根O的距离为2m,顶端B到地面的距离为7m,现将梯子的底端A向外移动到A′,使梯子的底端A′到墙根O的距离等于3 m,同时梯子的顶端B下降至B′,那么BB′ ( )A.小于1mB.大于1mC.等于1mD.小于或等于1m7.如图,在△ABC 中,∠C=90°,AC=2,点D 在BC 上,∠ADC=2∠B,AD=5,则BC 的长为 ( )A.3-1B.3+1C.5+1D.5+18.图1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它是由四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若直角边AC=6,BC=5,将四个直角三角形中边长为6的直角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图2所示的“数学风车”,则这个风车的外围周长是 ( )A.12B.36C.66D.769.如图,在△ABC 中,AB=AC=5,BC=8,点P 是BC 边上的动点,过点P 作PD ⊥AB 于点D,PE ⊥AC 于点E,则PD+PE 的长是 ( ) A.4.8 B.4.8或3.8 C.3.8 D.510.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其面积标为S 1,以CD 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以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记为S 2……按照此规律继续下去,则S 2018的值为 ( ) A. 201522B.201622C.20151()2D.20161()2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11.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之比为5:12:13,它的周长为120,则它的面积为 . 12.如图,点E 在正方形ABCD 的边CD 上.若△ABE 的面积为8,CE=3,则线段BE 的长为 .13.已知m,n,d 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且25816m n n -=--,则此三角形的面积为 .14.如图,在Rt △ABC 中,∠C=90°,BC=6cm,AC=8cm,按图中所示方法将△BCD 沿BD 折叠,使点C 落在AB 边的C ′处,那么△ADC ′的面积是 .15.如图,Rt △ABC 的面积为20cm 2,在斜边AB 的同侧,分别以AB,BC,AC 为直径作三个半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6.如图,圆柱形容器的高为18cm,底面周长为24cm,在容器内壁离下底面4cm 的点B 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容器外壁,离容器上底面2cm 的A 处,则蚂蚁从外壁A 处到达内壁B 处的最短距离为 cm. 三、解答题(共52分)17.(6分)如图,在5×5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请在所给网格中按下列要求画出图形.(1)从点A 出发的一条线段AB,使它的另一个端点落在格点(即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且长度为2(2)以(1)中的AB 为边的一个等腰三角形ABC,使点C 落在格点上,且另两边的长都是无理数.18.(8分)如图,在Rt△ABC中,∠A=90°,在D处有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甲沿DA,AB过桥到达B处,乙沿DC过桥由C处直达B处.已知DA=6km,AB=6km,DC=2km,假设甲、乙两人速度相同,问甲、乙两人谁先到达B处?19.(8分)如图,在△ABC中,AB=6,AC=10,边BC上的中线AD=4,延长AD到点E,使DE=AD,连接CE.(1)求证:△AEC是直角三角形;(2)求BC边的长.20.(8分)在△ABC中5.AC=4,BC=2,以AB为边向△ABC外作△ABD,使△A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线段CD的长.21.(10分)清朝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对数学很有兴趣的帝王.近日,西安发现了他的数学专著,其中有一文《积求勾股法》,它对“三边长分别为3,4,5的整数倍的直角三角形,已知面积求边长”这一问题提出了解法:“若所设者为积数(面积),以积率六除之,平方开之得数,再以勾股弦各率乘之,即得勾股弦之数”.用现在的数学语言表述:“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的整数倍,设其面积为S,则第一步,6S=m;第二步第三步,分别用3,4,5乘k,得三边长”. (1)当面积S 等于150时,请用康熙的“积求勾股法”求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2)你能证明“积求勾股法”的正确性吗?请写出证明过程.22.(12分)我们新定义一种三角形:若一个三角形中存在两边的平方差等于第三边上高的平方,则称这个三角形为勾股高三角形,两边交点为勾股顶点. 特例感知①等腰直角三角形 勾股高三角形;(填“是”或“不是”)②如图1,已知△ABC 为勾股高三角形,其中C 为勾股顶点,CD 是AB 边上的高,若BD=2AD=2,试求线段CD 的长度;深入探究如图2,已知△ABC为勾股高三角形,其中C为勾股顶点且CA>CB,CD是AB边上的高,试探究线段AD与CB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推广应用如图3,等腰三角形ABC为勾股高三角形,其中AB=AC>BC,CD为AB边上的高,过点D作BC边的平行线与AC边交于点E,若CE=a,试求线段DE的长度.八年级数学下第17章综合能力检测卷参考答案1.C【解析】A项,52+92≠12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B项,72+122≠13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C项,0.32+0.42=0.5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D项,32+42≠6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C.2.B【解析】A项,5x=;C项,xx=;B项,7=8;D项,x=5.故选B.3.B【解析】由题中作图知,∠OBC=90°,0B=2,BC=1,由勾股定理得OC==所以故选B.4.C【解析】A项,逆命题是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不成立;B项,逆命题是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相等,不成立;C项,逆命题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成立;D项,逆命题是相等的两个角都是45°,不成立.故选C.5.C【解析】过点A作AE⊥BC于点E,因为AB=AC,所以BE=CE=4.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得3AE===,因为垂线段最短,所以AD的取值范围是3≤AD<5,又线段AD的长为正整数,所以AD=3或4.由对称性可知,使AD=4的点D有2个,所以点D共有3个.故选C.6.A【解析】在Rt△AOB中,∵OA=2m,0B=7m,∴.AB==由题意可知A′B′m,又OA′=3m,∴,OB'==∴BB′=)m<1m.故选A.名师点睛:对于实际问题,首先根据题意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和一些常识(如:墙与地面垂直、梯子的长度不变等)来完成题中的问题. 7.D【解析】∵∠ADC=2∠B,∠ADC=∠B+∠BAD.∴∠B=∠BAD,∴DB=DA=5.在Rt△ADC 中,2222(5)254 1.DC AD AC =-=-=-=∴BC=BD+DC=5+1.故选D. 8.D【解析】根据题意,得将边长为6的直角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所得的四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都是2212513,+=,所以这个风车的外围周长为13×4+6×4 =76.故选D. 9.A【解析】如图,过点A 作AF ⊥BC 于点F,连接AP.在△ABC 中,∵AB=AC=5,BC= 8,∴BF=4.在△ABF 中,由勾股定理,得22 3.AF AB BF =-=∵S △ABC =S △ABP +S △APC ,∴12×8×3=12×5PD+12×5PE,即12=12×5(PD+PE),则PD+PE=4.8.故选A.10.C【解析】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一直角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可得到规律:从第二个正方形起每一个正方形的面积都是上一个正方形面积的12,即S 2=12S 1,S 3=12S 2=(12)2S 1,…,S n =(12)n-1S 1,∴S 2018=22×(12)20l8-1=(12)2015.故选C. 11.480【解析】设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x,12x,13x,则5x+12x+13x=120,解得x=4,所以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0,48,52.因为202+482=522,所以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所以它的面积是12×20×48=480.【解析】如图,过点E 作EM ⊥AB 于点M,∵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BC=CD = AB,∴EM=AD,BM=CE.∵△ABE 的面积为8,∴12×AB×EM=8,∴E M=4,即AD=DC=BC= AB=4,∵CE=3,∴由勾股定理得,BE 2=42+32=25,∴BE=5.13.6或1025816m n n -=--,258160,m n n -++=∴25(4)0,m n --=∴m=5,n=4.(1)当m 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时2254-3,∴三角形的面积为12×3×4=6;(2)当d 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时,三角形的面 积为12×5×4=10.故此三角形的面积为6或10.14.6cm 2【解析】在Rt△ABC 中,∠C=90°,BC=6cm,AC=8cm,由勾股定理得AB=22AC BC +由折叠的性质知,DC=DC ′,DC ′⊥AB,∵S △BCD =12BC ⋅CD,1·,::6:103:5,2ABD BCD ABD BCD ABD ABC S AB DC S S BC AB S S S '=∴===+==Q △△△△△△22218624(),9,15,2BDC BCD ABD ADC ABD BDC cm S S cm S cm S S S '''⨯⨯=∴===∴=-=△△△△△△15-9=6(cm 2).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先利用比例关系求出△BCD 与△ABD 的面积,再利用面积之差求△ADC′的面积. 15.cm 2【解析】由题图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2211()()2222ABC AC BC S S ππ=++△-222221()()20228ABC ABC AB AC BC AB S S cm ππ=+-+==△△.【解析】将圆柱形容器展开(过点A 竖直剖开)后侧面是一个长24cm 、宽18cm 的长方形,如图,作点A 关于MN 的对称点A ′,连接A ′B 交MN 于点P,连接AP,过点B 作BH ⊥MA 于点H.由轴对称的性质和三角形三边关系知A ′B 的长度为蚂蚁到达蜂蜜的最短距离.由题意知BH=12cm,A ′H=16cm.在Rt △A ′BH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0A B A H BH cm ''=+=.即蚂蚁从外壁A 处到达内壁B 处的最短距离为20cm.17.【解析】(1)如图,2222822AB =+==.(2)如图,221310.AC BC ==+=18.【解析】甲走的路程为DA+AB=6+6=12(km).在Rt△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BC 2=AB 2+AC 2=AB 2+(AD+DC)2=62+(6+2)2=100, 所以BC=10km,则乙走的路程为BC+CD=10+2=12(km), 故甲、乙两人所走的路程相等.又甲、乙两人速度相同,所以甲、乙两人同时到达B 处. 19.【解析】(1)∵D 为BC 的中点,∴BD=CD. 又∠ADB=∠EDC,AD=ED ,∴△ABD≌△ECD,∴CE=AB=6. ∵AE=2AD=8,AC=10,∴AC 2=AE 2+CE 2,∴∠E=90°, ∴△A EC 是直角三角形.(2)在Rt△C DE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264213,CD CE DE =+=+=∴BC=2CD=413.20.【解析】∵AC=4,BC=2,AB=25,∴AC2+BC2=AB2,∴△ACB为直角三角形,∠ACB=90°.分三种情况讨论:如图1,AB=BD,∠ABD=90°,过点D作DE⊥CB,交CB的延长线于点E,则∠ABC+∠DB E=90°,又∠ABC+∠BAC=90°,所以∠BAC=∠DBE,所以△ACB≌△BED,所以BE=AC=4,DE=BC=2,所以CE=6.在Rt△CD E中,由勾股定理得22210.CD CE DE=+=如图2,AB=AD,∠BAD=90°,过点D作DF⊥CA,交CA的延长线于点F,同理可证△ACB≌△DFA,同理可得CD=213.如图3,AD=BD,∠ADB=90°,过点D作DG⊥CB,交CB的延长线于点G,过点A作AH⊥GD,交GD的延长线于点H, 同理可证△AHD≌△DGB,∴AH=DG,DH=BG.设BG=x,则CG=2+x,AH=DG=4-x,易知CG=AH,∴2+x=4-x,解得x=1,∴CG=3,DG=3,在Rt△CGD中,由勾股定理,得2232CD CG DG=+=.因此,线段CD的长为210或213或32.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通过作图,画出三种可能情况,再逐一进行讨论求解.21.【解析】(1)当S=150时,15025,66Sm===255, k m===3×5=15,4×5=20,5×5=25.所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5,20,25.(2)能.证明如下:设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k,4k,5k(k>0),则S=12⋅3k⋅4k=6k2,所以k2=6S,所以k=6S.22.【解析】特例感知①是②根据勾股定理,得CB2=CD2+4,CA2=CD2+1,∵△ABC为勾股高三角形,∴CD2=CB2-CA2=(CD2+4)-(CD2+1)=3,∴CD=3.深入探究AD=CB.证明如下:∵△ABC为勾股髙三角形,CA>CB,∴CA2-CB2=CD2,∴CA2-CD2=CB2.CA2-CD2=AD2,∴AD2=CB2,∴AD=CB.推广应用如图,过点A作AG⊥DE于点G,∵等腰三角形ABC为勾股高三角形,且AB=AC>BC, ∴AC2-BC2=CD2,由深人探究中的结论,可知AD=BC.∵ED//BC,∴∠ADE=∠B.又∠AGD=∠CDB=90°,∴△AGD≌△CDB,∴DG=BD.易知△ADE为等腰三角形,∴ED=2DG=2BD.又AB=AC,AD=AE,∴BD=EC=a,∴ED=2a.。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2013-2014年八年级下册教案设计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备课人:罗更新吕琳审核人:黄亚明17.1.1 勾股定理(一)教案总序号:10 时间:2014年2月26日星期三一、教学目的1.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2.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3.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促其勤奋学习。
二、重点、难点1.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
2.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例1(补充)通过对定理的证明,让学生确信定理的正确性;通过拼图,发散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个古老的精彩的证法,出自我国古代无名数学家之手。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例2使学生明确,图形经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进一步让学生确信勾股定理的正确性。
四、课堂引入目前世界上许多科学家正在试图寻找其他星球的“人”,为此向宇宙发出了许多信号,如地球上人类的语言、音乐、各种图形等。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曾建议,发射一种反映勾股定理的图形,如果宇宙人是“文明人”,那么他们一定会识别这种语言的。
这个事实可以说明勾股定理的重大意义。
尤其是在两千年前,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让学生画一个直角边为3cm 和4cm 的直角△ABC ,用刻度尺量出AB 的长。
以上这个事实是我国古代3000多年前有一个叫商高的人发现的,他说:“把一根直尺折成直角,两段连结得一直角三角形,勾广三,股修四,弦隅五。
”这句话意思是说一个直角三角形较短直角边(勾)的长是3,长的直角边(股)的长是4,那么斜边(弦)的长是5。
再画一个两直角边为5和12的直角△ABC ,用刻度尺量AB 的长。
你是否发现32+42与52的关系,52+122和132的关系,即32+42=52,52+122=132,那么就有勾2+股2=弦2。
对于任意的直角三角形也有这个性质吗?五、例习题分析例1(补充)已知:在△ABC 中,∠C=90°,∠A 、∠B 、∠C 的对边为a 、b 、c 。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奇心,引发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分组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主探究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和应用,通过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
展示分享: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和证明方法,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加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练巩固:通过练题让学生巩固勾股定理的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方法。
十一、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展示,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本节课时间分配较为合理,每个环节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和讨论。
但是在引出课题的PPT展示环节中,图片和文字排版有些混乱,可以在制作PPT时更加精细些。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分组探究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动手进行裁剪和拼图,培养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思维能力。
但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时,可以加强对学生思考和表达的引导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效果的反思:本节课通过探究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勾股定理的原理和应用,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但是在总结环节中,可以更加充分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方面,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课堂的乐趣和收获。
从整堂课的时间来看,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但是,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等面积法”,证明起来会比较慢,用时超出了预期的时间。
这导致后面的题思考和领会时间较少,因此,教师们需要重视课堂时间的合理控制。
应该让学生动手操作,在过程中领悟勾股定理的产生意义,自己练思考勾股定理题。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没有感受到勾股定理的重点,教师也没有反复强调。
这在课堂内容中是一个缺陷。
在题讲授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强调勾股定理的重点,慢慢渗透,让学生在解决题的时候找到重点。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避免类似问题,讲授内容时,要突出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图,在矩形ABCD中,BC=8,CD=4, 将矩形沿BD折叠,点A落在A′处,求重叠 部分△BFD的面积。 D A 4 B A′ F x C
如图,折叠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的一边,使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若AB=8, AD=10. (1)你能说出图中哪些线段的长? (2)求EC的长.
2
+FG
2
D A
E
5
5
=3 +1
2
2
C 3 4
=10 EF= 10
G1 F
B
.如图,△ABC中,∠C=90°,∠A=60 °,EF是AB的垂 直平分线,判断CE与BE之间的关系
E B F
C A
已知:如图,AB⊥BC,AD⊥DC,AB=AD,若E是AC 上一点。求证:EB=ED。
D
A BEBiblioteka CA10 D 8-x 10 8-x
x2+42=(8-x)2
8 B
E x
C
6
F
4
例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顶点A与顶点 C重合在一起,EF为折痕。若AB=9,BC=3,求: (1)FB的长。 (2)求折痕EF的长。
解:(2)作EG┴AB,交AB于点G。
H
∵∠EGF=90°,
EF2=EG
∴ ∴
公路AB和公路CD在点P处交会,且∠APC=45°, 点Q处有一所小学,PQ= 假设拖拉机行驶时 周围130m以内会受到噪声的影响,那么拖拉机在公路AB 上沿PA方向行驶时,学校是否会受到噪声影响?已知拖拉 机的速度为36km/h,那么受影响的时间为多少秒?
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为8cm,腰长为5cm,一动点 P在底边上从点B向点C以0.25cm/s的速度移动,请探究: 当P运动几秒时,P点与顶点A的连线PA与腰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