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师用书:第7单元 不朽的红楼 Word版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本单元所讲内容对应“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标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我们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红楼梦》
[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作品,享受读书的愉悦,从作品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撰写全书梗概或提要、读书笔记与作品评介,通过口头、书面形式或其他媒介与他人分享。
2.根据课后学习任务重点阅读前五回、六回至八十回、八十回至一百二十回,重点完成任务中的其中两项。
[方法指导]
1.阅读《红楼梦》这部文学著作,利用书中的回目、序跋、注解等,学习搜集检索作者信息、作品背景、对作品相关评价等资料,进行深入研读。
2.梳理全书回目,把握情节主线,大致了解小说的结构;依线索勾画圈点,力争读通读懂;品味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分析社会关系与生活习俗,关注人物形象塑造;反复阅读和思考,鉴赏小说的语言特点。
3.阅读整本书,应以利用课内外时间自主阅读为主,泛读精读相结合,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撰写读书笔记、统计阅读数据等巩固阅读成果,并积极参与讨论交流。
[资料链接]
一、作家名片
曹雪芹(约1715—1763),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
圃。
清代著名文学家。
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
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颙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
风流的生活。
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史,极受康熙宠信。
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
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
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
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
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
乾隆二十八年(1763)除夕,因贫病无医而逝。
二、著书背景
(一)时代背景
《红楼梦》诞生于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举国上下沉醉在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二)学术背景
红学,即研究《红楼梦》的学问,横跨文学、哲学、史学、经济学、心理学、中医药学等多个学科。
清代学者运用题咏、评点、索隐等传统方法研究《红楼梦》,被称为旧红学。
五四运动前后,王国维、胡适、俞平伯等人引进西方现代学术范式研究《红楼梦》,红学作为一门严肃学问自此正式步入学术之林,被称为新红学,与甲骨学、敦煌学并称20世纪三大显学。
20世纪末21世纪初,红学发生分化,主流红学遭遇瓶颈,民间红学奇谈怪论迭出,红学整体的学术品质和社会声誉均
呈下滑之势,同时又给人很多想象空间。
红学纵向划分为旧红学、新红学、当代红学三个时期,横向划分为评论派、考证派、索隐派、创作派四大学派,各派又细化为若干分支,主要包括题咏、评点、鉴赏、百科、批评、曹学、版本学、本事学、脂学、探佚学,等等。
红学具有高关注度、高吸引度、高参与度的特点,上至政商学,下至工农兵,各行各业、各个阶层都不乏红学爱好者,甚至跨越国界、跨越语种,其在国际上的热度堪与莎学(莎士比亚学)比肩。
三、学术价值
《红楼梦》是长篇章回体小说。
作者运用现实主义笔法,为我们徐徐铺开了十八世纪钟鸣鼎食之家的日常生活画卷,让我们看到了以贾府为中心的四大家族由鼎盛而至衰颓的过程,也看到了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中心的众女儿的不幸命运。
这部小说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
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一部作品能把爱情的悲剧写得像《红楼梦》那样富有激动人心的力量;也没有一部作品能像它那样把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揭示得如此全面、深刻,从而对封建社会作出了最深刻有力的批判。
《红楼梦》被王国维誉为“艺术的绝大著作”,被周汝昌先生评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综合体和集大成”,被王蒙赞为“生活的百科全书,语言的百科全书”。
[阅读指导]
一、
2.(略读)阅读三个神话故事和三个现实故事,初步了解《红楼梦十二支曲》的寓意,猜测其中隐伏的作者对人物命运的设定,绘制出人物命运的思维导图。
[参考示例]
金陵十二钗⎩⎪⎪⎪⎪⎪⎪⎪⎨⎪⎪⎪⎪⎪⎪⎪⎧贾府亲戚⎩⎪⎪⎪⎨⎪⎪⎪⎧林黛玉⎩⎪⎨⎪⎧书香世家木石前盟:还泪相思、爱情、泪尽而逝才:菊花诗、葬花吟、海棠社薛宝钗⎩⎪⎨⎪⎧商人小姐金玉婚缘:包办、守空房才:诗、画、佛史湘云⎩⎪⎨⎪⎧侯府千金(失双亲)趣:花荫醉眠、雪池荷内情:青梅竹马(宝玉)、金麒麟(卫若兰)
贾府媳妇⎩⎪⎨⎪⎧李纨:善良、守寡、教幼子王熙凤:精明能干、当家做主、见风使舵、泼辣狠毒秦可卿:托梦、乱伦、天香楼自缢贾府女儿⎩⎪⎨⎪⎧贾元春:贾政之女、宝玉长姐、贵妃元宵省亲、暴亡贾迎春:贾赦之女、性格懦弱、嫁给孙家抵债、病亡贾探春:贾政赵姨娘所生、聪明能干(承包制)、远嫁贾惜春:贾珍胞妹、出家
巧姐:凤姐之女、被刘姥姥搭救
其他——妙玉:仕宦之女、在贾府栊翠庵带发修行、聪明美丽、掉入泥潭
3.(略读)“林黛玉进贾府”“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等都具有总纲性质,试就其一作出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总体介绍了贾府的环境;通过林黛玉进贾府所见的人物,总体介绍了贾府的人物,所以起总纲作用。
通过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情节,总体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明确了贾府的外部环境,所以也起总纲作用。
4.(精读)林黛玉进贾府初见宝玉,两人都觉得似曾相识,为什么会这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木石前盟:林黛玉本是仙山上的绛珠仙草,而贾宝玉原是神瑛侍者。
一天,神瑛侍者无意看见了快要枯死的绛珠仙草,于心不忍,便用仙水精心灌溉它,终于让它重新存活,后来绛珠仙草得了仙水的灵气,投胎转世为一女子,就是林黛玉。
所以贾宝玉第一次见了林黛玉,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而绛珠仙草林黛玉也因为神瑛侍者贾宝玉上辈子有恩于自己,所以决定这辈子要用眼泪来偿还恩情。
三、
四、
五、
六、
七、
十、
十一、
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