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课程编码:110212130
学时:64 学分:4
开课学期:6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教学手段:板演、讨论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该课程是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较好应用因材施教等教学基本原则,充分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政治学基本的理论、范畴和知识,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讲授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加深学生对各种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理解。特别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透过政治现象把握政治生活本质与规律的能力和参与政治改革、政治文明建设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导论(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领会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掌握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重点掌握政治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的形成与发展。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教学难点:现代西方学者政治观
教学方法:板演
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一、政治的含义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政治概念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理解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活动及其规律。
三、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1) 政治学基本理论;(2)中国政治;(3)比较政治;
(4)公共政策; (5)行政管理;(6)国际政治。
四、政治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1)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 (2)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关系 (3)政治学和法学的关系
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古代政治学说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中国古代较具影响的政治学说派别:
(1)儒家政治思想; (2)法家政治思想; (3)道家政治思想。
2.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脉络:
(1)古希腊、古罗马的伦理政治观;(2)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观;
(3)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观;(4)17世纪至18世纪,西方近代政治学繁荣阶段的政治观;
(5)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西方近代政治的发展和变革阶段的政治观;
(6)19世纪后期一直到目前为止的政治观。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出现,是政治学说史上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
《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三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一、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一般研究方法: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从具体到一般,再从一般到具体;
(3)理论联系实际; (4)阶级分析; (5)经济分析。
具体研究方法:
(1)历史研究法;(2)制度研究法;(3)比较研究法;(4)结构功能研究法。
二、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的社会价值(意义)
(1)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
(2)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借鉴和吸取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3)学习政治学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的管理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民主化。
思考题:
1.剥削阶级思想家对政治的理解主要有哪几种观点?
2.简述中国古代儒家、法家的政治观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3.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有哪些内容?
4.简述学习政治学的方法及意义。
第二章国家理论(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领会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国家的历史类型和国家消亡的历史必然性。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历史类型的含义、划分标准,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重点掌握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国家的本质、国家的职能
教学难点:国家的本质
教学方法:板演、讨论
第一节国家的起源
一、原始氏族公社制度
原始氏族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氏族内部禁止通婚是氏族制度的根本规则。
第二,氏族制度中的决策组织——议事会,是一切成年男女平等表达意见的议事机构。
第三,氏族成员有互相帮助、互相保护的义务。
二、国家的产生及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
国家并不是人类社会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政治形态,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的产生,主要有三种具体形式:雅典形式,罗马形式和德意志形式。
国家同氏族组织的根本区别:第一,国家是按地域划分居民,氏族组织则以血缘关系划分居;第二,公共权力的设立。
三、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
(1)神权政治论;(2)社会契约论;(3)暴力论。
第二节国家的本质与职能
一、阶级
1.阶级的概念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2.阶级的形成和阶级类型
3.阶级关系与阶级斗争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
国家的定义: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
三、国家权力
国家权力(亦称政治权力、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其意志的能力。
国家权力的特性
四、国家的基本职能
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表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
任何国家的活动都表现为两种基本职能: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
依据国家活动的性质和方式,国家内部职能可以相对地划分为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两种。
在任何阶级社会中,国家都具有这两种职能,但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国家的两种内部职能所行使的范围、深度和方式是不一样的。
资本主义国家职能。
社会主义国家职能。
第三节国家类型
一、国家的历史类型
(一)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
1.非马克思主义的分类标准
2.马克思主义的分类标准
(二)国家历史类型的含义
国家的历史类型,是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是对建立在同一类型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具有同一阶级本质的一切国家共性的概括。
二、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
(一)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
(二)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方式
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
政治改良是社会政治变化的另一方式。
三、国家的历史类型概述
(一)奴隶制国家
(二)封建制国家
(三)资本主义国家
(四)社会主义国家
四、资本主义国家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