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诗的唐宋之变

合集下载

《汉宫秋》本事流变综述

《汉宫秋》本事流变综述

厦 门 大 学 图 书 馆《汉宫秋》本事流变综述王姝原创-编者按:作者为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2007级研究生.古今往来,“昭君出塞”的历史故事,多为人们记述。

生活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作家,各自挥动时代赋予他们的彩笔,推陈出新,别出心裁地描画了这个令人同情的历史人物。

随着以王昭君为故事题材的诗歌,乐曲,舞蹈,小说,戏曲也相继问世,昭君形象被赋予了越来越丰富的社会内容,而离她的历史原型越来越远。

究竟“谁识明妃出塞心?”怎样历史地,本质地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本来面目,如何把握其本事流变的过程,是本文笔者讨论的主要目的。

一 王昭君的事迹,在《汉书·元帝纪》、《汉书·匈奴转》和《后汉书·南匈奴传》中均有记载。

在《汉书·元帝纪》、《汉书·匈奴转》中能够看到关于王昭君的简单而明确的记载“竟年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韩单于来朝”“单于自言愿婿汉室以自亲,元帝以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

……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呼韩邪死,复株累单于复妻王昭君,生二女……”知昭君是以宫女身份出嫁匈奴,并生一男二女,无两国相争,投水自杀等情节。

《后汉书·南匈奴传》与此所记大致相同,仅多“入宫数岁,不得见御”昭君不满于汉宫对她的冷漠歧视,“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

”辞别的时候,“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裴徊,竦动左右。

”元帝一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只得遣行。

二现在我们看到的咏昭君出塞的最早作品,是收在《乐府诗集》中的琴曲歌辞的《昭君怨》:秋木萋萋,其叶萎黄。

厦 门 大 学 图 书 馆有鸟处山,集于苞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

既得升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

志念抑沈,不得颉颃。

虽得委食,心有徊徨。

我独伊何,该往变常?翩翩之燕,远集西羌。

离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道里悠长。

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歌辞以一只在桑林里“养育毛羽,形容生光。

”的鸟儿起兴,暗示昭君在家乡的健康成长。

描写昭君的诗句

描写昭君的诗句

描写昭君的诗句
描写昭君的诗句如下:
1、未弹了,昭君遗怨,四坐已凄然。

——《绿头鸭·韩师朴相公会上观佳妓轻盈弹琵琶》宋·晁补之
2、但使初心随眼转,不妨延寿写昭君。

——《尝见石刻本华山图以为形似不过如此及既登而》明·王履
3、山川历历应如旧,昭君屈平犹荒村。

——《过屈平昭君故宅》宋·张嵲
4、昭君乃独出,负色羞自媒。

——《和王昭君》宋·韩维
5、天子后庭夸玉树,昭君胡服拂琵琶。

——《燕京四时歌(四首)》明·徐祯卿
6、君不见汉宫六六多少人,画图枉却王昭君。

——《和姜邦杰春坊续丽人行》宋·杨万里
7、琵琶拨尽昭君泣,芦叶吹残蔡琰啼。

——《送水云归吴》宋·郑惠真
8、昭君本楚人,艳色照江水。

——《昭君村》宋·苏轼
9、一自昭君向北迁,花魂千载却南旋。

——《蛮王妻俗呼县君来黎州锦领乌氈自跨马而至》宋·李石
10、屈平坐落寞,昭君若悲酸。

——答及甫和》宋·洪咨夔
11、不见天边青作冢,古来愁杀汉昭君。

——《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唐·李益
12、听尽昭君幽怨,莫重弹。

——《定西番·执胡琴者九人·般涉调》
宋·张先
13、不堪天塞恨,青冢是昭君。

——《观宋州于使君家乐琵琶》唐·张祜。

王安石写王昭君的诗

王安石写王昭君的诗

王安石写王昭君的诗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角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其一》明妃即王昭君,后因避司马昭讳,改名王明君,或曰明妃。

咏昭君诗自晋宋以后多见,但多专注于“怨”,即昭君不为君主所识之怨,及远嫁胡地、背土离乡之怨。

这两种情感,前一种可类比于士人的怀才不遇,自题名为班婕妤的《怨歌行》以来,其咏唱亦延绵不绝;后一种则涉及夷夏之别,或也可类比于忠臣不事二主,总之都与读书人的遭遇及观念颇为密切,是以很有话题性。

前一种遭遇此前文章已谈过不少了,唯当文人化身女子,所咏唱的身处冷宫时哀怨缠绵之情的审美特质,可日后略为展开说明。

后者的夷夏大防,是儒家观念中特别重要的一类,前有昭君出塞,后有文成入藏,现在是为历史教科书所弘扬的事件,在过去则不是如此。

当时汉人视匈奴等外族为蛮夷,因兄死之后,弟可以继娶其妻,这在汉人看来毫无人伦观念,是对礼教界限的彻底倾覆。

高级文明对低级文明本就具有一种优越感,并认为后者只有臣服于前者的份,所谓万邦来朝,前者绝无可能屈服于后者。

赵宋南迁后,有人写词说“弦歌地,亦膻腥”,指孔子所在的山东地区已在游牧民族的统治之下,这种屈辱感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信仰的破灭,远远超过了一个朝代的兴亡。

此外昭君以汉族宫嫔的身份下嫁,一方面是从高级文明进入低级文明,一方面也从侧面显示出国家实力的衰微,这都会触及人们神经中敏感的那根弦。

一种常见的思维模式是:君王未能宠幸妃子,是因为有某些小人作祟,遮蔽了君王的视线,君恩的浩荡无私是不容置疑的。

如赵飞燕之于汉成帝,毛延寿之于汉元帝。

据说昭君入宫后不愿贿赂毛延寿,致使未能受到君王宠幸。

待元帝亲见昭君的美貌后,因和亲已无法挽回,气得斩杀了毛延寿。

风格迥异的唐宋昭君诗

风格迥异的唐宋昭君诗

风格迥异的唐宋昭君诗作者:孔玺铭张旻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9年第06期内容摘要:昭君出塞,一直是历代中国文人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

在由唐至宋的历史时期,昭君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唐宋昭君诗的差异,与不同时代背景下民族心理和文化传承方面有着复杂的关联。

本文立足于唐宋时期不同的社会和文学环境,比较分析唐宋昭君诗风格迥异的原因。

关键词:昭君诗诗歌主题理学一.昭君故事的产生和发展(一)正史中的昭君形象王昭君,名嫱,字昭君。

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宜昌市)人,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

关于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正史中的记载为:《汉书·元帝纪》记载:“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

……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嫱为阏氏。

”《汉书·匈奴传》记载:“郅支既诛,……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

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

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

”通过正史中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昭君本名王嫱,进宫之前本是一“良家子”,进宫后“待诏掖庭”。

《汉书》的作者没有对昭君的其他方面进行多余的赘述,可能在当时历史环境下作者关注的是和亲这一事件对两国关系的影响,正是因为史料记载的缺乏才给了后来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广阔遐想空间。

(二)唐前昭君形象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创作许多了关于王昭君出塞的诗作,使昭君的形象更加的丰满生动。

因司马炎建立了晋朝,追封其父司马昭为晋文帝,为避司马昭讳,又称王昭君为“明妃”,王明君。

西晋石崇有《王明君辞》: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辞诀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仆御涕流离,辕马为悲鸣。

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

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

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

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

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

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

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

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

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

不同历史时期昭君出塞诗文特点

不同历史时期昭君出塞诗文特点

不同历史时期昭君出塞诗文特点王昭君故事源于西汉元帝时的昭君出塞和亲之事。

此事由史传到民间传说,再到文学不断地被世人拿来铺排演绎。

近年来对昭君文学作品的研究,主要有昭君故事的流变以及某一时期或某一体裁昭君作品主题思想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昭君故事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情节与主题,与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总体分析王昭君主题诗文反映历代社会文化意蕴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一些努力。

一、汉代昭君故事的主流是福音西汉焦延寿咏昭君的韵文是现存最早的咏昭君作品。

"昭君守国,诸夏蒙德。

异类既同,崇我王室";,"长城既立,四夷宾服,交和结好,昭君是福";①。

这两首诗比班固的《汉书》对昭君出塞的记载早六七十年,最早将昭君的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是赞颂昭君出塞这一倾向作品的源头";②。

焦延寿之所以盛赞昭君出塞之行,是因其所处的时代及社会环境使然。

焦延寿是与昭君同时代之人,生活于汉武帝之后的昭、宣、元、成帝年间。

当时的汉匈关系正是汉武帝武力征服匈奴之后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尤其是元帝时期,由于之前武帝、宣帝对匈政策所打下的良好基础,加之元帝时期匈奴内部的五单于争立造成的匈奴方面的政局不稳、力量薄弱,呼韩邪单于通过依附于汉朝并在汉朝帮助下最终统一了匈奴各部,因此使得这一时期的汉匈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和睦状态。

《易林》中这两首咏昭君的诗,作于昭君出塞的十二年后(成帝河平四年)王昭君第二个丈夫复株累单于来朝之时。

焦延寿亲历了昭君出塞给汉匈和睦及国家的边境安定带来的巨大好处,因此其诗中有"昭君守国";"昭君是福";之说,把昭君看作扞卫国家的能臣良将,认为昭君出塞就是对国家安全的守卫,是对国家的贡献,为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福祉。

③东汉班固的《汉书》中《元帝纪》《匈奴传》两章对昭君事有简要记载,被认为是目前最为可信的史料文字。

关于王昭君的千古诗句

关于王昭君的千古诗句

关于王昭君的千古诗句1. 有关王昭君的诗句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家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李白: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两人都对昭君出塞,墙予无限的怜惜与感叹。

另外还有: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家使人嗟。

王安石也有吟咏王昭君的诗,他另创新意,不落俗套,认为王昭君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如: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含情欲说无语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植拔春风手,弹着飞鸿劝胡酒;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家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此外欧阳修的“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也与王安石的意思相同,前后辉映,以理度情,从人性角度着墨,使人更能了解王昭君在出塞前后的悲苦之余,也未尝没有另一种迷离心情,也未尝不是人生价值的另一种实现。

“青家”墓碑上也刻有: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这首诗,包括“和亲果使边烽消,鹿阁何人许共论。

”总算对王昭君出塞和亲,有了公允的论断。

2. 有关王昭君的诗句有关王昭君的诗句作者:可以跳舞的鱼发表日期: 2007-06-03 22:36 点击数: 285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一)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死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二)明妃初嫁与胡儿,毡军百两皆胡妃。

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乎,弹看飞鸿劝胡酒。

历代昭君诗的主题衍变

历代昭君诗的主题衍变

历代昭君诗的主题衍变摘要:昭君诗的创作代不乏人,诗人们往往以人为本,给这一咏叹主题涂上不同的时代特色,寄寓着各自的感受,从而使咏昭君诗的主旨焕发出丰富的历史内涵。

关键词:昭君诗;以人为本;主题衍变中图分类号:i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64-03汉高祖遭遇白城之围,采纳和亲之议,送刘敬之女翁主为单于阏氏,围遂解,此后和亲的政策相沿不改。

这种牺牲一人幸福换来国家暂时安宁的屈辱政策,一直以来引起争议。

而其中,汉元帝时王昭君的出塞和亲,以其特殊的身份、惊艳的姿色、曲折的故事及悲剧的命运,不断成为后世诗人吟咏的题材。

历代诗人对昭君倾注了太多的人文关怀,仅《四库全书》所收就接近千首,足可称为古今诗歌第一题材。

而不同历史时期昭君诗的主题往往又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从而焕发出丰富的历史内涵。

一、魏晋六朝:怨妇形象的始作俑者魏晋六朝时期,大一统集权政治衰落,经学统治松动,社会秩序纷乱,而家族地位稳定,导致有权、有钱、有文化的特殊阶层自然地倾向对生命价值的探究、感性的重视乃至消极的享乐。

文学上的表现之一就是强调感性美的开掘。

据现有文献考知,文学史上最早以昭君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的是西晋的石崇,题为《王明君辞》: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辞诀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仆御涕流离,辕马悲且鸣。

哀郁伤五内,泣泪湿珠缨。

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

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

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

父子见陵辱,对之惭且惊。

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

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

愿假飞鸿翼,乘之以遐征。

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土英。

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

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关于石崇,《晋书》本传载其因女色误身被杀,千古传为笑谈。

但这首《王明君辞》却写得缠绵悱恻,感人至深。

石崇以代言体的形式,想像王昭君远嫁的情景,细腻地刻画其忧伤的心理,“哀郁伤五内,泣泪湿珠缨”、“昔为匣中玉,今为粪土英”等句,凸显昭君不忍远离、五内俱焚的感受,读之令人扼腕。

《王昭君变文》之新变与创发——敦煌写卷与唐宋昭君诗之比较

《王昭君变文》之新变与创发——敦煌写卷与唐宋昭君诗之比较
《 王 昭君 变 文 》 之 新 变 与 创 发
— —
敦 煌 写卷 与 唐 宋 昭君 诗 之 比较
张 高评
内容 提 要 : 敦 煌 写 卷《 王 昭君 变 文》 ( P . 2 5 5 3 ) , 咏写 昭君 故 事 , 相 较 于唐 宋 诗 2 2 2首 之歌 咏, 就原 型论 、 主题 学 而 言 , 新变 创 发 极 多 , 传 承 沿 袭 殊少 。 唐 人诗 ( 含 敦 煌 写卷 王 昭君 故事 三
讨 匈奴 四十 四年 。 战争 的代价 , 汉 朝虽然 所得不偿 所失 , 然 西域诸 国从此震 恐 , 纷纷 遣使来 献 。 之
后, 匈奴 内部 又 濒 临“ 坏乱 几亡 之 厄 ” , 面 对分 裂 , 于是 促成 臣服汉 朝 , 谋 求 和亲 之 意愿 。 自此 之
后, 国际情势 大逆转 , 从 汉 弱胡强 一变 而为 汉强胡 弱 。⑤自汉 宣帝 至 汉元 帝 , 原则 上 实行 武 帝 政
自是 同一 理 路 。
自有历史记 载以来 , 华 夏的外 患一直来 自北方 : 夏商周 之鬼方 、 猥狁 、 犬戎、 北狄 ; 两汉 之匈奴 ,
( 曾永 义 : 《 俗 文 学概 论 》 之 二编“ 三、 《 民族 故 事 之 孳 乳 展 延》 : 1 . 两个来源 ; 四条 线 索 ” , 三 民书局 , 2 0 0 3年 , 第4 1 7 ~
诗 雅 正 文学 不 同者 , 往 往 设 身处 地 , 绘 影绘 声 , 长 于 铺 陈形 容 , 唱 叹有情 。 变 文讲 史 , 多 出于拟
言代言, 同情 王 昭君 身 不 由 己之 悲惨 命 运 。考 察 敦 煌 写卷 之 遗 妍 开发 , 于 历 代 王 昭君 故 事之
形 成 与发 展别 具创 造 之 关键 意义 。

从诗、乐关系看唐代昭君诗的创作

从诗、乐关系看唐代昭君诗的创作

摘要:乐府采诗以配乐,汉代《明妃》和《昭君怨》两首曲子影响了后世昭君诗的创作。

在时代的发展中昭君诗所呈现的诗、乐的关系也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互动关系到渐离关系再到互相独立。

昭君诗到了唐代逐渐脱离音乐成为独立的诗体,形式、内容、情感也发生变异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关键词:昭君诗;诗乐关系;唐代昭君诗创作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9)05-0111-07作者简介:朱怡雯(1991—),女,扬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美国迈阿密大学联合培养博士。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项目“音乐雅俗流变与中唐诗歌研究”(14BZW177);扬州大学“扬州大学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专项基金”项目;美国迈阿密大学Modern Language Department 合作项目“Poetic images and por⁃trayals of Han women in Tang ”。

(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扬州225009)从诗、乐关系看唐代昭君诗的创作朱怡雯湖北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昭君出塞的故事历来受到文学创作者的青睐。

王昭君故事的原型最早见于《汉书》《后汉书》,后被收入汉代琴曲著作《琴操》,又经《西京杂记》改编从史实走向了民间传说,昭君的形象也由此发生变异,例如昭君出塞是画师毛延寿陷害的,昭君在胡地生活是悲伤、痛苦的,昭君最终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等等。

对以昭君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梳理,汉代已有王嬙所创作的《琴曲歌辞·昭君怨》,到了晋代石崇改编创作了《王明君辞并序》,此后大量的昭君诗涌现,这种蓬勃在唐代达到制高点。

就现时的研究情况而言,学界对以王昭君为题材的诗歌研究成果颇为丰富。

其中对诗歌中昭君形象的讨论是昭君诗研究的一个热点,吴河清的《论唐宋诗人的昭君诗》分析了唐、宋诗人笔下王昭君形象的时代特征与情感内涵。

徐海荣的《论唐代昭君诗的兴起与嬗变》探讨了唐诗中昭君形象的变化,讨论了唐代诗人如何借助昭君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与诉求。

从杜甫、王安石咏昭君诗看唐宋诗之异

从杜甫、王安石咏昭君诗看唐宋诗之异

从杜甫、王安石咏昭君诗看唐宋诗之异自西晉石崇制《明君怨》乐曲,作五言《王明君》始,吟咏昭君之作即在诗海中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在古诗里,男角占绝对主导地位,而在有数的女角中,王昭君是最常出现的,备受诗人垂青。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所收宋以前乐府诗,以昭君、明君、明妃为题的就多达五十三首1。

在以后的涉及昭君难以数计的诗作中,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和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最著名。

前者曾被誉为“咏昭君诗第一”,后者则褒贬两极。

杜、王是唐宋最有代表性的大诗人,本文就两家的昭君诗略加比较,以见唐宋诗之异。

一、情胜与理胜钱锺书在《谈艺录·诗分唐宋》中指出:“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

”3“体格”即作品风貌,系就作品而言;性分即才性天分,乃就作者而言。

钱氏以时代风格区分作品,乃是透过表象看本质,较之以朝代分诗人要深刻得多,我们对待昭君诗,亦当作如是观。

朱熹亦云:“作歌曲者亦按其腔调而作尔,大雅、小雅,亦古作乐之体格。

按大雅体格作大雅,按小雅体格作小雅,非是做成诗后旋相度其辞,目为大雅小雅也。

”2066-2067(《朱子五经语类·卷五十一诗二》)知大、小雅并不是成诗以后为宫商,而是按体格作之。

古诗评家论定诗人,都喜据其体格,乃至评论一朝文风,都谓为“汉人体格”(《中论·提要》),可知体格是论诗之根本,诗分唐宋,主要体现在诗歌风貌之殊,涵盖的风格、格调、笔法等不同。

体格云云,不仅指个人风格、作品体裁声调,还关系到时代精神。

想要确切了解某一时代的诗歌,就须把握其时代的精神。

各时代世道人心不同,诗之风格意味亦随时而异。

杜诗源出《诗经》、汉乐府,承袭写实传统,遵循“温柔敦厚”诗教,特别重视即事抒情,无论写法如何,抒情始终是其根本。

其《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借咏昭君来写身世家国之感,自始至终从形象落笔,不着抽象议论,是感性型的咏史诗。

清李子德说,此诗“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

王昭君二首十年时期诗句

王昭君二首十年时期诗句

王昭君二首十年时期诗句王昭君是一位著名的唐代女诗人,她的名字常常被提起,因为她的诗句充满古典风味,极其精致。

在中国,她的作品一直被人们熟知和欣赏,因为她的优美的文字描绘了人们心中的梦境。

而这两首《十年时期诗句》,就是她的传世之作,经久不衰。

第一首《十年时期诗句》描绘了一段悠久的爱情故事:“秋风萧瑟拂夕阳,一江明月思心中。

长相依依忆共枕,十年时期应恨空。

”这段诗歌描述的是一对恋人经历十年时期,他们心思紧密相连,相爱如初,虽然到了最后,却依然孤独而不可共枕。

这段爱情经历让人感到既悲凉又温暖,令人深深感动。

第二首《十年时期诗句》以更加真实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另一种更深刻的意义:“人间朱门无新年,马蹄响穿十年边。

尊前君虽寂寥寒,旧时意思至今全。

”这首诗用抒情的语句把千百年来的华夏文化的优美完美的展现出来,它阐述的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价值,即人们应该永远珍惜过去经过的时间,怀着这种情愫,将它继续留存下去。

王昭君用她精致质朴之间得体的句调,勾勒出一段段真实而温暖的感性时光。

她的诗歌极具意境,一直被世人所敬仰,用其自然而抒情的诗句,记录下了千百年来的唐朝文化精华,以及生活中的真挚情愫。

《十年时期诗句》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作品,把古代文人墨客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王昭君以自己多少深刻的人生阅历和对文化精髓的理解,写下了这两首充满情感和智慧的诗歌。

唐朝以及历史被这首诗歌所蕴藉,也被王昭君这一精神继承者所永远记录下来。

最后,《十年时期诗句》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宏伟的世界,见证了古代文化的精彩。

这两首诗的每一句都让人着迷,让人从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灵性,也唤起我们对生活中的真实情感的向往,让我们能够更加人性化和深情地去体会自然带来的一切。

论唐代昭君诗的兴起与嬗变

论唐代昭君诗的兴起与嬗变

论唐代昭君诗的兴起与嬗变
唐代昭君诗的兴起与嬗变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发展时期,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高峰期。

唐代诗歌随着文化的发展,渐渐成为中国文学家们最活跃的创作形式。

其中,唐代昭君诗也是唐代文学发展过程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诗歌形式之
昭君诗,又称“昭明诗”,是唐朝文学家常以妇女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它以唐朝最著名的皇后李昭明为蓝本,以她的英勇惊艳、美丽动人、芳香袭人及对唐王朝的贡献为主题,反映了当时妇女在爱情、家庭、社会和政治上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昭君诗的兴起,其实也是唐朝文学的发展的结果。

唐朝的文人们,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联想,将李昭明与一种抽象的、令人惊叹的、美丽的爱情形象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昭君诗的流派。

当时,昭君诗的诗人们,更多的是以李昭明的爱情故事为元素,以抒发爱情之情为主要内容,把爱情表现得深情款款,把爱情比作一种无穷的追求,体现出一种浪漫的精神。

此外,他们还经常将李昭明的形象与一个完美的女性形象联系起来,表达出一种完美的女性形象,强调女性的力量、优雅和尊严。

唐代昭君诗的兴起与嬗变,为中国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种新的形式催生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后世的文学
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唐代咏昭君诗的新变

唐代咏昭君诗的新变

唐代咏昭君诗的新变刘洁【摘要】现存唐代咏昭君诗大约七十余首,这些诗歌是唐代诗人追思汉代和亲历史、审视唐朝和亲现实的产物.诗人们以汉喻唐,借史抒怀,表明自己对待和亲的态度和认识,由此带来唐代咏昭君诗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在深化主题、扩大题材和意象创新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时代特色,对后世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期刊名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5页(P22-26)【关键词】唐代;咏昭君诗;和亲【作者】刘洁【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 7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2汉元帝时期王昭君远嫁匈奴是真实的史事,历经后人的“踵事增华”,便逐渐演变为史事与传说相杂糅的悲剧故事。

这种悲剧色彩在先唐咏昭君诗中已初露端倪,至唐,经过诗人们的吟咏,又呈现出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新变化和新风貌。

现存唐代咏昭君诗大约七十余首,另外还有二十多首诗歌涉及到昭君远嫁的内容,这与先唐由汉至隋流传下来的二十多首咏昭君诗相比,可谓是数量猛增。

据笔者统计,若按阶段划分,初唐咏昭君诗有15首,盛唐14首,中唐13首,晚唐27首,另外还有几首诗歌难以确定其创作时间。

唐代咏昭君诗在深化主题、扩大题材范围和意象创新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色,而这些新变又与唐代的政治、社会、民族关系以及诗人心态等密切相关。

一、唐代咏昭君诗主题的深化先唐咏昭君诗的主题多抒发昭君离宫辞汉、远嫁匈奴的别愁怨绪,诗人们对昭君和亲之事,有肯定颂扬,也有怀疑不满,大致可以反映出由汉至隋六百多年间人们对汉代和亲政策的基本认识。

唐朝与汉朝一样,也是统一强盛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王朝,但也都面临着如何处理复杂民族关系的问题。

据《新唐书·突厥传》记载:“唐兴,蛮夷更盛衰,尝与中国抗衡者有四:突厥、吐蕃、回鹘、云南是也。

”这对新兴的唐王朝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对此,唐太宗李世民曾曰:“朕熟思之,唯有二策:选徒十万,击而虏之,灭除凶丑,百年无事,此一策也;若遂其来请,结以婚姻,缓辔羁縻,亦足三十年安静,此亦一策也。

论唐宋诗词中的王昭君形象

论唐宋诗词中的王昭君形象

论唐宋诗词中的王昭君形象[摘要] 昭君出塞的故事在唐宋诗词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梳理了昭君出塞故事的发展历程,着重讨论了唐宋诗词中的王昭君形象,从多角度的体现了昭君的两个主要形象悲剧形象和勇敢坚强敢于追求的妇女形象,同时还探讨了唐宋文人在塑造昭君形象中的差异。

[关键词] 王昭君悲剧爱国怀才不遇发生于西汉元帝时代的昭君出塞故事在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而定型于晋代之后,更加广泛而强烈地引起了历代文人的关注,西晋之后的每一个时代中总会有以昭君为题材的诗词的出现,这也就极大的丰富了中国诗词宝库的内容。

唐宋文人的昭君诗词作,犹如一幅连缀而成的昭君出塞历史图画,以其各不同的人文视角展示出历史与现实碰撞对文人心灵的情感冲击,反映出特有的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念与情感心态。

这里我们主要通过唐宋诗词对昭君的吟咏,去走近昭君,感受昭君。

一、昭君出塞故事的发展过程以及唐宋以前咏昭君的主题情感梳理在探索唐宋文人的昭君形象之前,先对于昭君出塞故事的发展过程以及唐宋以前咏昭君的主题情感作一梳理。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最早记载昭君史实的是《汗书。

元帝纪》,原文如下: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呼汗邪单于来朝。

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既伏其辛,呼汗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

其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嫱为蹶氏。

”(《元帝纪》)自汉至两晋南北朝时期,文人笔下的王昭君自伤自悼,柔弱无助,完全是一个被当作牺牲品的弱女子形象,例如现存最早的咏昭君诗的石崇的《王昭君》诗中的昭君充满了对嫁与胡人的悲叹,自伤已不是昔日之“匣中玉”,沈约《昭君辞》“日见奇沙起,稍觉转蓬多。

胡风犯肌骨,非直伤绮罗”多描写起瘦、残妆、啼泪、细腰表现其远嫁的悲切,哀惋。

在他们的笔下奠定了王昭君泪别汉府的形象,出塞时王昭君“哭涕之”的胶弱女子形象。

诗人往往通过对环境的描绘,气氛的渲染来传达昭君的内心感受,长途跋涉的艰辛,风霜沙尘的凄厉。

论唐代昭君诗的兴起与嬗变

论唐代昭君诗的兴起与嬗变

论唐代昭君诗的兴起与嬗变徐海容【摘要】唐代昭君诗的兴起有着民族心理和文化传承等多方面原因,但更和唐代国力增强、民族关系改善,特别是诗歌自身发展规律相关.唐代昭君诗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超过了前朝,在主题思想、昭君形象塑造及题材功能上历经嬗变,持续了有唐一代,影响深远.唐代昭君诗创作是文人活动的重要现象,也是认识唐代文学与政治关系的重要基点.【期刊名称】《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43)001【总页数】5页(P68-72)【关键词】唐代;昭君诗;和亲;嬗变【作者】徐海容【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中文系,广东东莞5238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22自古关于昭君出塞的故事是文人咏史怀古、感叹时政的重要题材。

在诗歌繁荣的大背景下,唐人以新的文化心理和政治情怀对昭君出塞进行审视和解读,昭君诗的大量创作,使得此类诗歌蓬勃兴起,伴随着唐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思想内容及功能特征上亦多有嬗变。

本文追溯唐代昭君诗的兴起及发展历程,分析其嬗变表现及嬗变背后的深层历史文化动因,以求教于方家。

一、唐代昭君诗兴起的原因昭君出塞,自汉代以来,一直是文学作品描写的对象。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收录汉至唐以前的昭君诗共19首。

而据清代胡丹凤《青冢志》统计,仅有唐一代,关于昭君的诗作就有70首。

昭君诗在唐代何以兴起?这离不开具体的时代语境和文学发展规律。

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三云:“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体,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弗备矣。

其格,则高卑、远近、浓淡、浅深、巨细、精粗、巧拙、强弱,靡弗具矣。

其调,则飘逸、浑雄、沈深、博大、绮丽、幽闲、新奇、猥琐,靡弗诣矣。

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

”[1]163唐代社会经济发达,文化昌明,诗歌走向全面繁荣乃大势所趋。

而作为其中的一类,咏史诗亦必然随之兴起。

特别是唐代文人参政议政情怀浓厚,主体精神增强,需要借昭君诗的创作而感怀时代,表达自我的历史体认和现实期待,这就造成了昭君诗的兴盛。

从杜甫、王安石咏昭君诗看唐宋诗之异

从杜甫、王安石咏昭君诗看唐宋诗之异

从杜甫、王安石咏昭君诗看唐宋诗之异
张淑君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15(000)030
【摘要】唐宋时期咏王昭君的诗歌数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和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最著名,杜诗即事抒情,咏昭君来写身世家国之感,以情胜;王诗是借事明理,是古之托物言志的诗法,思致深刻,见解独到,以理胜。

杜诗以炼句、语言精美见长;王安石则不然,他工于炼意。

杜甫、王安石昭君诗的比较体现出唐诗重丰神情韵,宋诗多筋骨思理的时代特征和风格分野。

杜甫与王安石的昭君诗虽体裁、诗风、笔法、旨意不同,但对二诗人的评价不可强生区分,而应综合考量。

【总页数】3页(P1-3)
【作者】张淑君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 41120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说不尽的昭君咏不尽的情怀——元以前昭君诗的演变及内蕴试析
2.宋代特殊历
史背景下的和亲诗——兼论两宋咏昭君诗的主旨3.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阐论
兼与苏轼诗比较--唐宋诗人论书诗札记之三4.挥毫共有江山助,异代之音各不同——从漫游诗看唐宋诗之异质5.说不尽的昭君咏不尽的情怀——元以前昭君诗的演
变及内蕴试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王昭君二首》唐诗赏析

《王昭君二首》唐诗赏析

《王昭君二首》唐诗赏析《王昭君二首》作品介绍《王昭君二首》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3卷第11首。

这两首诗是以王昭君故事为题材创作的众多文学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因为对于昭君出塞,李白满怀惋惜之情,所以诗歌通篇都弥漫着一种伤怀、伤感的气氛。

古诗名句“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就是出自《王昭君二首》这首诗。

《王昭君二首》原文王昭君二首作者:唐·李白其一汉家秦地月⑵,流影照明妃⑶。

一上玉关道⑷,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⑸,蛾眉憔悴没胡沙⑹。

生乏黄金枉图画⑺,死留青冢使人嗟⑻。

其二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王昭君二首》注释⑴这两首诗为“相和歌辞”。

相和歌是中国汉代在“街陌谣讴”基础上继承先秦楚声等传统而形成的一种音乐。

主要在官宦巨贾宴饮、娱乐等场合演奏,也用于宫廷的元旦朝会与宴饮、祀神乃至民间风俗活动等场合。

“相和歌”之名最早记载见于《晋书·乐志》:“相和,汉旧歌也。

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其特点是歌者自击节鼓与伴奏的管弦乐器相应和,并由此而得名。

⑵秦地:指原秦国所辖的地域。

此处指长安。

⑶明妃:汉元帝宫人王嫱,字昭君,晋代避司马昭(文帝)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之为明妃。

⑷玉关:即玉门关。

玉门关:汉武帝置。

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

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

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唐王维有“春风不度玉门关”(《送元二使安西》)。

⑸燕支:指燕支山,汉初以前曾为匈奴所据。

山上生长一种燕支草,匈奴女子用来化妆,故名。

⑹蛾眉:细长而弯的眉毛,多指美女。

胡沙:西方和北方的沙漠或风沙。

⑺枉图画:昭君曾作为掖庭待诏,被选入汉元帝的后宫。

当时其他宫女为了早日博得恩宠,都用黄金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希望把自己画美,被皇上选中。

独有王昭君自恃貌美,不愿行贿,所以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

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论坛2018年第1期清人蒋士铨说:“宋人生唐后,开辟真为难。

”此语道出了宋诗创作之不易。

尽管如此,面对辉煌的前代财富,在影响之焦虑下,宋人还是开辟出了一方新的诗歌天地。

这其中,写作手法的转变、思想境界的超越、题材的扩大都是影响宋诗整体风格的重要因素。

这种创新性在面对传统主题诗歌创作的继承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瞩目。

本文仅以王昭君这一主题诗歌为例,一窥宋诗在这类作品中的开拓之功。

一王昭君本是乐府诗中的一个主题,据称最早出现于汉代。

郭茂倩《乐府诗集》曰:“《王明君》,一曰《王昭君》。

《唐书·乐志》曰:《明君》,汉曲也。

元帝时,匈奴单于入朝,诏以王嫱配之,即昭君也。

及将去,入辞,光彩射人,悚动左右,天子悔焉。

汉人怜其远嫁,为作此歌。

”[1](P652)在《乐府诗集》中,以昭君为题材的诗歌按乐曲的不同分为两类,一是相和歌辞中的吟叹曲《王明君》,一为琴曲歌辞中的《昭君怨》。

其《昭君怨》解题曰:王嫱,字昭君。

《琴操》载:“昭君,齐国王穰女。

端正闲丽,未尝窥门户。

穰以其有异于人,求之者皆不与。

年十七,献之元帝。

元帝以地远不之幸,以备后宫。

积五六年,帝每游后宫,常怨不出。

后单于遣使朝贡,帝宴之,尽召后宫。

昭君盛饰而至,帝问欲以一女赐单于,能者往。

昭君乃越席请行。

时单于使在旁,惊恨不及。

昭君至匈奴,单于大悦,以为汉与我厚,纵酒作乐。

遣使报汉,白璧一只,騵马十匹,胡地珍宝之物。

昭君恨帝始不见遇,乃作怨思之歌。

单于死,子世达立,昭君谓之曰:‘为胡者妻母,为秦者更娶。

’世达曰:‘欲作胡礼。

’昭君乃吞药而死。

”[1](P1239)从记载看,除了乐曲类型和源起不同(一为旁人怜昭君而作,一为昭君自作)外,两类昭君诗所歌之内容和所抒之情大略相似。

总结而言,便是“怜”“恨”“怨”“思”:怜远嫁,恨不遇,怨君王,思中原。

除此之外,或许还要加上一个憎画师。

传统昭君诗即在此基础上发展演变。

唐代的昭君诗,在诗歌表达技巧和抒情手法上的成熟和完善是不消多说的,若论其主题和情感基调,则基本是乐府的延续。

从骆宾王的“敛容昭君诗的唐宋之变解 婷 婷(青岛大学 文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摘 要:作为乐府诗题之一,昭君诗的主题内容和情感寄托由唐至宋发生了较大转变。

宋人通过对昭君典故的重新解读,将昭君由传统宫怨诗中垂泪自恋的弱质宫女塑造成重持守、为国难、秉名节的高尚女性形象,以往昭君诗中的悲怨哀怜之情也被其坚韧人格和民族气节所取代,昭君诗的悲剧性因此由阴柔美转向了崇高美。

这种新变与宋代思想上理学的发展、国情上外患的加重和政治上党争的云变有着重要关联。

关键词:王昭君; 宋诗; 新变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18)01-0047-07收稿日期: 2017-07-28作者简介: 解婷婷(1984-),女,山东青岛人,文学博士,青岛大学文学院讲师。

47辞豹尾,缄怨度龙鳞”;李白的“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到白居易的“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戴叔伦的“到死不得归,何人共南望”[2](P657,P659,P662,P664);这些诗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容貌出众却命运可悲的宫女形象,其内容主旨也莫不在写昭君由于命运的捉弄,空怀美貌不得圣眷垂怜,不得不泪别宫廷,远嫁夷地,死埋荒冢。

其情感色彩也相应以悲叹怨恨万为主,连杜甫的《咏怀古迹》也不例外。

王昭君就如一位满腹经纶的才子,空怀高志却得不到命运的眷顾。

总之,唐代的昭君形象与同时期其它宫怨诗中的女性形象别无二致,都是诗人们对个人命运不偶、怀才不遇之情的寄托,昭君意象也因此具有了某种固定的象征意味。

若说唐代昭君诗在对传统乐府诗主题和情感表达的纵向延伸上有莫大功劳,那么宋代昭君诗则是在横向上于这两方面对前代诗歌有了很大开拓。

我们今天看到“昭君”这个女性形象所联想到的高洁气节和爱国精神等“意”,可以说几乎都来自于宋人。

下面笔者就在此基础上对这两方面进行逐一分析。

二相对于唐代较为单调的主题,宋代昭君诗的主题可谓丰富多彩。

这样的丰富性主要是宋人通过对历史记载的昭君故事的解读和重构来完成的。

这其中有四个主题尤为突出:(一)貌美性洁,耻赂画工昭君与毛延寿的典故是昭君诗里的常见情节,最早见于《西京杂记》:“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

诸宫人皆赂画工。

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

”[3](P31)唐代诗人对这个故事的解读主要集中在昭君的薄命和画师的无情上,如“薄命由骄虏,无情是画师”(沈佺期《王昭君》,一说为宋之问作);“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为人”(李商隐《王昭君》);“图画失天真,容华坐误人。

君恩不可再,妾命在和亲”(梁献《王昭君》)。

[2](P664,P1034,P6209)而昭君不赂画工的原因,在这段记录中是不明的。

在唐代,有极少数诗歌对这一模糊情节做了想象。

如李白《王昭君》“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是把昭君不赂的原因归于她的清贫,带有自嗟的味道。

刘长卿《王昭君》“自矜妖艳色,不顾丹青人。

那知粉缋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把昭君拒绝贿赂画师的原因归为其过于高傲,自恃貌美,不屑向画师输金,带有明显贬刺意味。

施肩吾的“马上徒劳别恨深,总缘如玉不输金。

已知贱妾无归日,空荷君王有悔心”,皎然的“自倚婵娟望主恩,谁知美恶忽相翻。

黄金不买汉宫貌,青冢空埋胡地魂”[2](P5208,P9247);也都写到昭君因自恃美貌不屑输金,却不想为自己招来如此祸患。

这种表达方式,让人感到在诗人意下,如果能够预见这样的结局,昭君或许也会产生悔不当初之慨叹。

总之,不管昭君愿不愿意与画师合作,是缺乏润笔之资,还是过于倚重自己的美貌,在诗人笔下,她只是一个并没有什么过人德行、对自己的命运无从把握的弱质女子,任凭意想不到的外因摆布,徒然悲叹自己远嫁异乡、客死蛮荒的命运。

宋代诗人在对这一故事的解读上,与前朝相比出现了非常大的转变,这主要在于诗人不再空叹薄命,而是把目光聚焦在了昭君不赂画工的原因上:蛾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

自信无由污白玉,向人不肯用黄金。

(曾巩《昭君怨》)[3](P5552)不惜将黄金,争头买颜色。

妾貌自可恃,谁能苦劳力。

(文同《王昭君四首》其一)[3] (P5304)汉家离宫三十六,宫中美女皆胜玉。

昭君更是第一人,自知等辈非其伦。

耻捐黄金买图画,不道丹青能乱真。

( 刘敞《同永叔和介甫昭君曲》)[3](5780)昭君自恃颜如花,肯赂画史丹青加。

宁辞玉质配夷虏,但恨拙谋羞汉家。

(李纲《明妃曲》)[3](P17609)天生国艳或为累,金赂画工宁不耻。

(陈造《明妃曲》)[3](P28031)从诗中可见,在宋人的想象中,昭君不赂画师的原因与刘长卿诗相似,但宋人对此的评价却与刘长卿的讽刺截然相反,也无施肩吾、皎然的怜悯懊悔之意,而是对这一主动性的拒绝行为充满赞誉。

在这些诗中,有一个意象的运用颇值得注意,那就是“玉”。

“玉”是以往昭君诗常用到的意象,玉为玉颜,美好女子比颜如玉。

玉也是玉质,君子亦比德于玉。

昭君的美貌本就如白玉无瑕,怎须靠黄金佐证,怎能用黄金玷污?这就像一个本就48秉持高尚操守的人,如何肯同流合污行各种不耻之事?在宋诗中我们能感到,虽然同样在诗中用到“玉”,但“玉”的隐喻发生了从容貌到德行的转变。

通过这一转变,人们对昭君的赞美也从美貌转移到了德行上。

(二)远嫁异域,唯忠与义这类诗歌又可分为两类,一是被迫远嫁,一是自荐请嫁。

先看第一类。

昭君远嫁是为了和番,作为笼络匈奴的手段,这对于昭君个人来说是不幸的事,对于整个汉朝政权来说却有莫大意义。

对此唐代昭君诗着重突出感慨的是昭君个人的不幸,较少提到和番对国家的意义。

迄今可见的只有唐末诗人崔涂的《过昭君故宅》与众不同:“以色静胡尘,名还异众嫔。

免劳征战力,无愧绮罗身。

骨竟埋青冢,魂应怨画人。

不堪逢旧宅,寥落对江滨。

”[2](P7773)崔诗前半部分赞扬昭君出塞的功绩,后半部分则又落入对昭君命运的悲叹、对画师的怨憎之情,“以色静胡尘”的功绩并不能减少这份感伤。

昭君既然有功于家国,却不得死归故里,那么对于昭君本人来说,这一切似乎只是徒增哀怨而已。

到了宋代,特别是南宋,诗人开始将昭君对家国王朝的功绩写入诗中,如:当时望幸君不顾,泪湿花枝怨无主。

一朝按图聘绝域,慷慨尊前为君去。

(姚宽《昭君曲》)[4](P22061)巫峡江边岁屡更,汉宫日月亦峥嵘。

此身端可清边患,谁惜龙沙以北行。

(陈长方《王昭君》)[4](22252)路人私语泪栖睫,况妾去国怀君恩。

穹庐渐耐胡天冷,政复难忘心耿耿。

夜深拜月望长安,顾叹当时未央影。

胡雏酌酒单于舞,铭肺千年朝汉主。

传闻上谷与萧关,自顷耕桑皆乐土。

向来屯饷仍缯絮,庙算年年关圣虑。

但令黄屋不宵衣,埋骨龙荒妾其所。

(陈造《明妃曲》)[4](28031)和戎何惜遣蛾眉,悔恨徒然杀画师。

汉主深恩如可报,妾身死虏亦无辞”。

(黄庚《明妃》其一)[4](P43602)毡城万里风雪寒,妾行虽危汉室安。

单于世世求和亲,汉塞自此无风尘。

(宋无《昭君曲》)[4](P44767)这类诗的结构往往分两部分,一部分继承传统,写昭君去国之哀,另一部分则笔锋一转,述其慷慨为国之志。

这些诗中为我们重塑了一个崭新的昭君形象:远嫁虽非出自本愿,但既然现实无法改变,那再伤感怨恨也无济于事,不妨在既定事实上重头审视,实现自己的价值。

昭君对家国的耿耿之志,不因被迫远嫁而改变,如果能换来胡人千年朝拜,边境安宁百姓和乐,换来“汉塞自此无风尘”,那么即使自己远赴朔风万里的蛮夷之地,埋骨荒野,也算死得其所了。

这样的昭君故事也颇有些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味道了。

再说第二类,请嫁单于。

昭君自荐出塞的故事本源于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

”[4]《乐府诗集》所引《琴操》中也有类似情节描写。

有趣的是,这一自请出行的情节虽然在今天脍炙人口,但于今存唐诗中未尝一见。

真正发掘昭君“因掖庭令请行”这一自荐行为的是宋人。

如吕本中《昭君怨》:“昭君请自嫁单于,当时各倚颜如玉。

露鬓云鬟胡地尘,帐中谁是可怜人。

”[4](P18078)如果说吕诗中昭君自荐的原因尚与《后汉书》一致,是出于对自身容貌与待遇差距的无奈和不忿,其主要情绪也依旧流连在“积悲怨”三个字上,那么后来的南宋人对此故事的最大改造,就是改写了昭君“因掖庭令请行”的原因。

且看赵文《昭君词》:君王要宁胡,借问谁能行。

女伴各惧怯,畏此道路长。

慨然欲自往,讵忍别恩光。

倘于国有益,尚胜死空房。

大忠与大义,二者俱堂堂。

可怜千古无人说,只道琵琶能断肠。

[4] (P43236)诗中昭君“请掖庭令求行”的原因由“积悲怨”变成了为国“宁胡”,昭君的形象也因此被塑造成一位勇敢无畏、凛然大义、为靖国难主动请缨的靖边女英雄,这又比被迫远嫁为君分忧更进了一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